DCCI-2008(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数据发布

合集下载

2008年中国 即时通讯与搜索引擎市场都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

2008年中国 即时通讯与搜索引擎市场都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

2008年中国即时通讯与搜索引擎市场都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作者:来源:《数码世界》2008年第03期刚刚揭晓的《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相关市场分析显示:2008年6大因素将影响中国即时通讯市场。

预计2008年该市场营收规模增长率为37%,可达65.1亿元人民币,2009年可能达到87.6亿。

趋向1:即时通讯平台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化,用户的在线生活圈逐渐形成。

包括QQ在内的即时通讯工具不断增加新的增值应用服务,如新闻资讯、博客、邮箱、音乐、网络游戏、虚拟服装、C2C等,为即时通讯用户提供了众多的娱乐和资讯服务选择,在增加盈利的同时,不断强化用户粘性。

即时通讯仅仅是整个平台的最基本的服务,新的应用和服务将继续增加进来,用户的在线生活圈逐渐形成。

趋向2:用户逐渐显示出细分特性,即时通讯定位差异化发展趋向显著。

即时通讯的主流用户为娱乐驱动型中低收入细分人群,随着即时通讯的发展,用户逐步成熟,显示出明显的细分市场特征,在主流的青少年娱乐类型之外,许多细分市场开始出现,比如增长中的商务型、办公型细分用户市场。

趋向3:垂直类即时通讯市场发展迅速,综合类即时通讯与垂直类即时通讯格局即将形成。

垂直类即时通讯发展迅速,以淘宝旺旺、贸易通为代表的专业型即时通讯软件发展迅速,他们的出现有助于各自领域业务的发展,降低了交易、交流成本。

综合类即时通讯与垂直类即时通讯格局即将形成。

趋向4:即时通讯厂商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增值业务与营销平台为战略重点。

即时通讯市场盈利模式从移动增值和互联网增值业务转向互联网增值业务与营销平台并重的格局,进一步规避移动增值的政策风险。

而该营销平台,既包括互联网的营销平台,也包括无线营销平台。

趋向5:企业IM有望走出市场培育期,未来重点在提高企业用户的认知和接受度。

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尚在开发期,国内企业对企业IM认知度和接受度正在提高,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未来的重点在于培育和抢占市场。

分众传媒发布2008-2010财务报表

分众传媒发布2008-2010财务报表

分众传媒发布2008年第一季度财报2008-6-6北京时间6月6日,分众传媒(Nasdaq:FMCN)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08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

报告显示,分众传媒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14.7%,相关详情如下:主要业绩:分众传媒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214.7%至1.616亿美元。

分众传媒第一季度净亏损为5380万美元,不计入非现金股票补偿费用、并购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以及非经常性运营业务相关的一次性费用,分众传媒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480万美元。

数字户外:分众传媒第一季度数字户外广告营收为1.0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4%。

其中,分众传媒第一季度来自商业楼宇联播网、户外LED、以及电影院广告的广告服务营收为6230万美元,在数字户外广告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7.3%;来自卖场终端联播网的广告服务营收为1730万美元,在数字户外广告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5.9%;来自公寓电梯媒体网络的广告营收为2920万美元,在数字户外广告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6.8%。

截至2008年3月31日,分众传媒商业楼宇联播网安装的液晶屏和数字框架总数量为119240块。

分众传媒卖场终端联播网液晶屏总数量为61420个。

分众传媒框架网络可用非数字框架总数量为225473个,数字框架21447个。

互联网广告:分众传媒第一季度互联网广告服务营收为4960万美元。

对此,分众传媒首席执行官谭智表示:“2008年第一季度,数字户外和互联网广告业务表现强劲。

近期的四川地震对分众传媒第二季度的业务将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分众传媒在四川地区的网络广告收入将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

但是,我们相信,这些都是有限的短期影响,今年第二季度业绩仍将持续拥有强劲的表现。

”业绩展望:受中国四川大地震的影响,分众传媒调整了2008年业绩预期。

不计入非持续运营手机广告业务,分众传媒预计2008年总营收为8.2亿美元到8.5亿美元。

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的调查报告

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的调查报告

题目: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的调查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的调查报告摘要:随着信息化生活的到来,网络营销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如何进行网络营销呢?搜索引擎营销关键词广告是最常用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搜索引擎营销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分析了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应用的现状,更好的服务于这一广告形式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网络营销;SEO;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目录一、引言 (4)二、搜索引擎营销关键词广告的定义 (5)三、搜索引擎营销关键词广告的常见方式 (6)四、搜索引擎关键字广告的特点 (7)五、搜索引擎关键字广告应用情况分析 (9)六、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11)七、Google关键词广告的专业操作 (16)八、总结 (18)九、参考文献 (19)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Internet作为信息沟通渠道的商业使用,网络营销的商用潜力被挖掘出来,网络营销对于人们来说早已不再陌生。

根据 2009 年1 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比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赶超全球平均水平。

目前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中的基础应用,使用率为68%,在各互联网应用中位列第四。

目前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2.03亿,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年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了51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33.6%。

其中有41%万网民为商业决策相关人士,在商业决策相关人士有69.6%的人把搜索引擎作为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最主要的方式。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问题是目前各国普遍关注的世界性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温州是民营企业的前沿阵地,中小企业更是林立。

相对于大型企业,其最大的劣势就是其规模的劣势,人才短缺、信息不畅、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进而导致了市场机会少、交易成本高、客户关系差、合作伙伴少等问题。

马云做长尾效应文章阿里妈妈或成网络广告第一中介

马云做长尾效应文章阿里妈妈或成网络广告第一中介

马云做长尾效应文章阿里妈妈或成网络广告第一中介将所有非主流的网站累加起来就会形成比主流网站还大的规模,马云很相信这一点。

他不是要在一个人身上赚很多钱,而是要从很多人身上赚钱。

他的特点在于从不喜欢走寻常路,而结果证明这正是他的制胜之道互联网的普及使任何人都相信网络广告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媒介广告,中国的网络广告市场却一直呈温吞状。

如今,有一个“人”在这个沉寂的氛围中引发了强烈的骚动,她就是“阿里妈妈”。

2008年6月18日,炎热的北京。

低调蛰伏了半年多之后,马云的第七家公司阿里妈妈网站宣布正式上线,其身份是网络广告交易平台,为广告主和发布广告的网站搭建桥梁。

与此同时,阿里妈妈还推出了一个重量级产品――“全国联播”,据说此名是借鉴了“新闻联播”而来的。

所谓“全国联播”,就是首先整合大量网站资源,当接到广告主的订单后,依据其需求,在一个网站群上同一时间发布广告。

为此,阿里妈妈已整合了超过40万的中小网站以及近20万的博客站点,拟将贯穿其中的超过13亿的流量打包,同时将网站按照内容分成不同频道,销售给广告主。

作为“全国联播”的子产品之一,“一夜成名”让许多广告主为之疯狂。

率先从中大大受益的一位广告主是“昭贵”,这是一个过去鲜为人知的化妆品品牌。

然而,从2008年6月14日午夜开始,超过40家中小型网站的首页上同时出现了它的形象广告,占据了这些网站最好的广告位置,吸引了众多眼球,至少有8000万网民点击了它。

与“昭贵”一起受益的还有中国民航网、百才招聘网,以及服装品牌Justyle。

以前,要做一个这种规模的广告,所需的费用是像“昭贵”这样的小企业承受不起的,但如今阿里妈妈却满足了它们的愿望。

阿里妈妈的出现对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意味着什么?它凭什么能够做到别人尚未做到的事?不走寻常路同马云过去所有成功的创业经历一样,阿里妈妈又一次颠覆了所在行业的固有模式,其创新能力不仅让业界兴奋,也令它的竞争对手们侧目。

2007年初,“阿里联盟”成立,通过雅虎的搜索引擎技术将中小企业广告配对到中小网站上。

试论互联网音视频的复合传播模式

试论互联网音视频的复合传播模式

试论互联网音视频的复合传播模式作者:任军庆来源:《声屏世界》2008年第04期在2007年9月底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音视频从业者发出了“明年视频网站的节目播放数将达到1亿”的豪言壮语。

按照一个音视频节目平均10分钟计,1亿个合算大约1667万小时的节目量。

而2006年全国共播出公共广播节目1078.05万小时,公共电视节目1360.45小时①,合计2438.5万小时。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堪与广播电视相媲美的行业。

互联网音视频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动力?本文试从其独具特色的复合传播模式进行分析。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互联网上的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技术开始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音视频(Webcasting)已成为互联网领域一个独立的概念和分支。

今天的互联网音视频是指内容格式以WMV、RM、RMVB、FLV以及MOV 等类型为主,可以在线通过RealPlayer、Windows Media Player、Flash、QuickTime 及DivX 等主流播放器播放的视听文件。

②由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互联网视频点播、直播市场营收规模达到6亿元。

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预测,2010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4亿元,未来五年的增长率约为60%。

互联网音视频发展速度缘何如此迅速?这是由于互联网音视频的传播模式体现为一种多维的复合传播,因而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

这种传播模式特色体现在媒介形态、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方面,如下图所示:互联网音视频复合传播模式示意图1.在媒介形态上,互联网音视频融合了网络媒体的时空特性与广电媒体的视听特性。

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

网络中每一个成员可以平等地共享网上信息,只要计算机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获取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信息。

网络媒体让受众感受到了空前的平等与民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享受与权利。

2008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媒体公共运营商将成市场的佼佼者

2008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媒体公共运营商将成市场的佼佼者

Ne w Me d iat新媒体根据DCCI最新调查《Ne tm a rke ting2008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2007年网络营销市场发展态势乐观,未来三年仍保持快速乐观增长态势,主要表现:第一,互联网相对传统媒体倍速增长,2011年成第二大广告媒介。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年增长率未来2年继续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率,高出传统媒体广告年增长率一倍以上。

在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互联网五种主要广告媒介当中, DC CI预计2011年网络广告市场将会超过500亿元人民币,超过报纸成为广告投放第二大媒介。

与互联网作为媒介的各项关键指标的快速增长相比,报纸的发行量、日到达率、人均日阅读时间、广告收入增长率等都呈现为明显的下降态势。

第二,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营销总体市场规模正式突破100亿元。

受门户、垂直、联盟、视频、社区、邮件、游戏内置、分类等各个细分领域广告投放快速增长的有力驱动,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在2006年49.8亿元基础上增长至76.8亿元人民币(不包含搜索引擎在内),年增长率为54.2%。

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增长态势比网络广告更为强劲,根据DC CI动态监测,用户月到达率高达90%以上的互联网第一应用———搜索引擎,2007年在中小企业广告主和大型品牌广告主两个方面均受到了更为密切的关注和投放。

关键字广告、搜索联盟广告、搜索品牌广告等搜索紧密相关业务在2007年的合并增长率为73.8%,规模扩展至27.3亿元人民币。

受用户与需求增长、搜索内容垂直纵深发展、搜索广告技术服务的创新推动,DC CI预计2008年中国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49.3亿元,2008年相对于2007年的增长率预计为80.6%,搜索市场营收的高度集中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狭义的网络广告市场与搜索引擎市场相加之后,中国网络广告营销市场(不包含电子商务在内)截至2007年底,总体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元这一历史大关,达到104.1亿元人民币。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综合搜索引擎网站监测数据发布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综合搜索引擎网站监测数据发布

4 % n8 2 % &7 2 . % 46 2 . % I7
I 0 %
4 .% 2 3 2 8 2 ‘ 2. 3
I 4% & 9 2%
・Leabharlann -一2 , ̄ 33 2 .% 1 4 I % 2 86 譬
—●一9 o 1 9 o l t m) o 9e o ge o ( 十
N t nt r e mo i 网络 监测 系统 数据 显 示 : o
月度孕达率 l I I £
中 +
.-
2 年 I 胄
8 .% 52 4 % 93 4 . ̄ 28
3 .% 1 0
2o  ̄ 2 o e - 胄
8 , % 89
乱 6 %
2o  ̄ 3 o e - 胄

季 度 三 个 月 的 月 度 受 众 到 达 率 呈 现 持续 上 升 态 势 ,从 份 额 。
20 0 8年 1月 的 4 , 上 升 到 3月 份 的 5 ,% ;搜 搜 在 93 % 44 20 0 8年 第 一 季 度 三 个 月 月 度 受众 到达 率均 在 4 % 以 上 , 0
维普资讯
市场透视 I 薰 i MAR E E S E l — <≥,z≮ K TP R P CTVEl j: > _j
>、 <
20 0 8年 第 一 季 度
中国综合 搜 索 引擎 网站 监 测数 据 发布
2 0 年 第 一季 度 中 国互联 圈 圈站 各 月度 监 0B
三 月 月度 受众 到 达 率达 8 I%。谷 歌 (o ge c ) 87 g o l,n 和 表 的客 户 端 派 系 搜 索 引 擎 ,以 其 较 强 大 的 用户 群 为 基 础 , 搜 搜 ( s ,o 为 市场 第二 阵营 。谷歌 在 2 0 s o c m) o 0 8年第 结 合 各 种 有 效 的 网络 推 广 方 式 ,正 在 有 力 扩 张 用 户 市 场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08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08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目录报告术语界定 (4)内容摘要 (5)第一章调查介绍 (10)一、调查背景 (10)二、调查方法 (11)第二章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4)一、网民规模 (14)(一)总体网民规模 (14)(二)不同接入方式网民规模 (15)二、网民结构特征 (16)(一)性别 (16)(二)年龄 (16)(三)学历 (17)(四)网民身份 (18)(五)收入/婚姻状况 (18)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20)一、基础资源概述 (20)二、IP地址 (20)三、域名 (22)四、网站 (23)五、国际出口带宽 (24)第四章上网条件 (26)一、上网接入设备情况 (26)二、上网地点 (27)三、上网时长 (28)四、上网费用 (29)五、手机上网情况 (30)第五章网络应用情况 (33)一、网络应用概述 (33)二、互联网基础应用 (35)三、网络媒体 (36)四、数字娱乐 (37)五、电子商务 (39)六、网络社区 (40)七、其他网络应用 (41)第六章网民对互联网的评价 (42)一、互联网对网民的帮助度 (42)二、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 (44)三、网民对互联网的心理依赖度 (45)附录1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47)附录2 表目录 (55)附录3 调查支持单位 (58)报告术语界定◇ 网民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 宽带指专线(光纤入户、以太网等)、xDSL、CABLE MODEM和电力线等互联网接入方式。

◇ 手机网民指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

◇ 家庭上网计算机指网民在家中上网时使用的计算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 IP地址IP地址是互联网络协议即IP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IP协议中对网络和网络中特定主机的全球唯一标识。

目前使用的IP地址类型为IPv4,IPv4地址为32位,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72.1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tguide Netmonitor g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数据发布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Data Center of China Internet目录• 中国互联网市场监测及受众测量概述 • Netmonitor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综合搜索引擎网站监测数据 • Netmonitor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视频分享网站监测数据 2008年第 季度中国视频分享网站监测数据 • Netguide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品牌调查数据 • Netguide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奥运受众调查数据调查历程与规模•扩展到互联网55个典型细 分领域,利用专业调研手 分领域 利用专业调研手 段对市场和受众两大层面 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 •调查扩展到互联网用户、互联网 调查扩展到互联网用户、互联网 各个细分产业企业,总计50个典 型细分领域•2004年的调查以用户 对不同互联网服务的使 用状况调查为主。

•继续对50个典型细分进 行深度的市场及用户调 查,该调查300多家网站 联合推介,最终形成了 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调 查报告调查历程与规模•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调查时间范围:– 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调查调查人群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 – (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未涉及)•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调查用户有效样本量:– 50 786个用户样本 50,786个用户样本中国互联网调查线上调查方法固定样本组监测 • 2006年1月开始至今,通过与互联网用 户 户达成许可协议安装调查软件客户端 装 户 • 实现了固定样本的持续跟踪 • 直接、准确的记录互联网用户的具体上 网网址和具体的浏览行为 • 避免了以往通过问卷调查用户网站上网 行为的记忆误差 网上联机问卷调查 • 针对网上大规模用户调研科学系统的开 发网上联机调研体系 • 对于每位安装客户端调查软件的互联网 用户,都需要填写本次季度调查问卷 •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调研用户/受众消费 与需求、媒介与广告接触、消费态度和 喜好、奥运行为、基本特征等中国互联网调查最终数据来源 Netguide Netmointor目录• 中国互联网市场监测及受众测量概述 • Netmonitor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综合搜索引擎网站监测数据 • Netmonitor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视频分享网站监测数据 2008年第 季度中国视频分享网站监测数据 • Netguide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品牌调查数据 • Netguide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奥运受众调查数据两大暗流涌动搜索引擎市场, 变局在即• 2008年第一季度各月份,百度(baidu. com)受众达到率以较为领先的优势占领 搜索引擎市场,第 季度三个月月度受 搜索引擎市场,第一季度三个月月度受 众到达率均在85%以上,在2008年三月 月度受众到达率达88.7%。

谷歌()和搜搜()为市场 的挑战者,两者形成第二阵营。

谷歌在 2008年第 季度三个月的月度受众到达 2008年第一季度三个月的月度受众到达 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2008年1月的 49.3%上升到3月份的54.4%;搜搜在2008 年第一季度三个月月度受众到达率均在 40%以上,2008年3月月度受众到达率达 42.3%。

其他网站为第三阵营。

42 3%。

其他网站为第三阵营。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综合搜索引擎格局 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两大暗涌正在酝酿 搜索引擎变局:一方面,第一阵营之间 与第二阵营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另一 方面,第二阵营的两大企业谷歌和搜搜 方面 第二阵营的两大企业谷歌和搜搜 竞争胶着,但谷歌相对于搜搜的领先优 势并不明显,以腾讯搜搜为代表的客户 端派系搜索引擎,以其较强大的用户群 为基础,结合各种有效的网络推广方式 ,正在有力扩张用户市场份额。

正在有力扩张用户市场份额••总量指标 到达率总量指标 搜索次数人均指标 人均搜索次数人均指标 人均指标 人均指标 人均搜索翻页数 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 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百度搜索次数市场份额超6成 ,但未来挑战不容忽视• 百度搜索次数市场份额虽超过6成,但未 来挑战不容忽视: – 在对2008年第 季度各月度中国综 在对2008年第一季度各月度中国综 合搜索引擎网站搜索次数的市场份 额统计中,百度以超过6成市场份 额占领市场,是该指标第二名的综 合搜索引擎网站的近6倍,百度在 2008年3月搜索次数市场份额达 62.7%。

– 但是监测数据表明,位于搜索次数 市场份额第二名的谷歌一直保持着 良好的上升势头,与百度的差距逐 渐缩小,谷歌在2008年3月搜索次 数市场份额增长至11%。

搜搜虽然 在2月份搜索次数市场份额有所下 滑,但在3月份呈现较强的增长势 滑 但在3月份呈现较强的增长势 头,其搜索次数市场份额增长至 8.3%。

总量指标 到达率总量指标 搜索次数人均指标 人均搜索次数人均指标 人均指标 人均指标 人均搜索翻页数 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 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搜搜人均搜索次数接近谷歌, 第 阵营用户黏度需继续增强 第二阵营用户黏度需继续增强• 搜搜人均搜索次数与谷歌差距不大: – 在对2008年第一季度综合搜索引擎 网站月度人均搜索次数统计发现, 百度人均搜索次数在经历了2月份 显著下滑后又在3月份快速上升, 即百度人均搜索次数从1月份的77.1 次下降到2月份的66次,随后又上 升到3月份的83.6次。

– 而人均搜索次数排名的第二的谷歌 显示出小幅波动发展态势,在 月 显示出小幅波动发展态势,在2月 份人均搜索次数有小幅下降,随后 又增长至3月份的23.7次。

– 人均搜索次数排名第三的搜搜在第 季度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势头 一季度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势头 ,从1月份的人均搜索次数8.5次一 直增长至3月份的22.9次,与谷歌的 差距非常小。

总量指标 到达率总量指标 搜索次数人均指标 人均搜索次数人均指标 人均指标 人均指标 人均搜索翻页数 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 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人均搜索翻页数百度平稳提升•搜搜人均搜索翻页数接近谷歌:–在对2008年第一季度综合搜索引,搜搜增长较为明显擎网站月度人均搜索翻页数统计发现,百度人均搜索翻页数在经历了2月份呈现显著的下滑态势后又在3月份快速上升,即百度人均搜索翻页数从1月份的123.4页下降到2月份的108.4页,随后又上升到3月份的135.7页。

–而人均搜索翻页数排名的第二的谷歌显示出小幅波动发展态势,在2月份人均搜索翻页数小幅下降,随后又增长至3月份的57页。

–人均搜索翻页数排名第三的搜搜在第一季度呈现出较为迅猛的增长势头,从1月份的人均搜索翻228页一直增长至页数22.8页直增长至3月份的43.1页,与谷歌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总量指标搜索次数总量指标到达率人均指标人均搜索次数人均指标人均搜索翻页数人均指标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人均指标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百度、谷歌搜索技术服务相对稳定、成熟,搜搜不断优化•百度、谷歌技术相对稳定、成熟,搜搜技术不断优化:稳定成熟,搜搜不断优化–在对2008年第一季度综合搜索引擎网站月度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统计发现,百度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在2008年第一季度的各月度均稳定在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1.6页;同样,谷歌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也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在2008年第一季度的各月度均保持在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2.4页左右;–搜索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一直呈现20081显著的下降势头,从年月的2.7页一直下降到3月的1.9页,显示出搜搜的用户在使用搜搜查找结果时,翻页数逐渐减少,结果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出搜搜技术性进步提高,可以看出搜搜技术的正在不断成熟。

总量指标搜索次数总量指标到达率人均指标人均搜索次数人均指标人均搜索翻页数人均指标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人均指标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搜搜•搜搜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接近谷歌:逼近谷歌,与百度差距较大–在对2008年第一季度综合搜索引擎网站月度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统计发现,百度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在经历了2月份呈现显著的下滑态势后又在3月份快速上升,即百度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从1月份的57.5个下降到2月份的48.6个,随后又上升到3月份的63.9个。

–而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排名的第二的谷歌显示出小幅波动的发2展态势,在月份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小幅下降,随后又增长至3月份的19.6个;–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排名第三的搜搜在第一季度呈现出较为快的搜搜在第季度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势头,从1月份的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5个一直增长至3月份的16.9个,与谷歌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步缩小。

总量指标搜索次数总量指标到达率人均指标人均搜索次数人均指标人均搜索翻页数人均指标人均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人均指标人均单次搜索翻页数目录•中国互联网市场监测及受众测量概述•Netmonitor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综合搜索引擎网站监测数据Netmonitor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视频分享网站监测数据•Netmonitor 2008年第季度中国视频分享网站监测数据•Netguide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品牌调查数据•Netguide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奥运受众调查数据视频分享第一、第二阵营竞争均呈现胶着状态•2008年第一季度,优酷、土豆网和我乐网形成市场第一阵营,竞争胶着:优酷网2008年第一季度各月度到达率优酷年第季度各度到达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月份的34.8%一直上升到37.3%。

土豆网和我乐网的月度到达率均呈现小幅波动发展的趋势土网从增长势。

土豆网从1月份的33.2%增长至2月份的36.4%(与优酷仅差0.2%),随后下降至3月份的32.9%;我乐网从1月份的29.8%增长至2月份的33.1%,随后下降到3月份的30.9%。

数据显示,市场309%数据显示市场的第一阵营相互之间差距并不大,市场领先者竞争胶着。

•2008年第一季度视频分享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相关数据与2006年中国视频分享网站市场受众/用户高度分散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2006年度该领域单一网站受众/用户到达率普遍偏低,即使是年到达率统计,相关统计数据居前的视频分享网站也只在10%左右。

总量指标人均指标人均指标人均指标与综合门户2008一季度优酷、土豆人均月度访问时长微幅下降•2008年第一季度各月度优酷、土豆人均月度访问时长均有所下降。

在对2008年第一季度各月度中国视频分享年第季度各度中视频分享网站月度人均访问时长的统计中发现,优酷网和土豆网月度人均访问时长呈下滑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