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运行报告分析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运行报告分析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运行报告分析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分析互联网金融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与传统金融业态的有机结合,是基于互联网实现资源配置与优化的全新金融发展模式与金融创新,也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

其业务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货币等;其业务格局则多具跨业经营特征;而其参与主体则涵盖了电商机构、基金和投资公司、资本市场经纪人机构和商业银行等部门。

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2013年以来,不少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推出措施,推动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金融创新。

201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金融机构向金融消费者催收债务,不得采取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不得损害金融消费者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地方政府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温州大力建设金融改革市场,投资建设信息对称平台,引入专业化的投融资金融机构和关联服务机构,实现融资需求“一站式”服务,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对民间借贷交易信息进行登记备案,设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江浙等地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注册登记环节采取开放态度,允许在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中使用“金融信息撮合”等相关字样;北京市石景山区建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北京市海淀区揭牌互联网金融大厦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园。

2、征信环境我国征信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已初步形成一个覆盖面较广、结构基本齐备、以公共征信为主导的多层次征信体系。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央行征信系统收录10.2亿自然人、2834.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分析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国际网络,指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

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截止2020年底,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57634块/32,较2019年增长13.3%。

截止2020年底,我国Pv4地址数量为38923万个,较2019年增长0.4%。

截止2020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656亿GB,较2019年增长35.74%。

截止2020年底,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26.2小时,较2020年3月减少4.6个小时。

截止202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98899万人、70.4%。

截止2020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总网民比例分别为98576万人、99.7%。

三、2020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行为1、搜索引擎用户规模与结构特征截止2020年底,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76977万人,较2020年3月增长1962万,占网民整体的77.8%;手机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76836万人,较2020年3月增长2300万,占手机网民的77.9%。

2、各主要搜索品牌用户结构分析(1)性别结构2020年,我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1.0::4.0,与整体人口中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2)年龄结构2020年,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8%、20.5%、18.8%,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份的16.9%提升至26.3%,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报告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报告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鲜明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工业互联网”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地方层面,福建、河北、内蒙古、长沙、深圳、广州、银川等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指导意见,因地制宜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落地实施。

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从概念普及转入实践深耕阶段,形成了政策支持到位、技术创新多样、产业推进迅速的良好局面。

一 2019年工业互联网发展总体情况2019年,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步发力,助力工业互联网迈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市场呈现协同联动、创新活跃的良好发展格局,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为国民经济带来近2万亿元的增长。

[1](一)三大核心体系实现全方位突破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的三大核心体系——网络、平台、安全实现全方位突破。

网络层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初具规模,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与主要标识解析体系国际根节点的对接。

截至2020年1月15日,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总量突破20亿,二级节点已上线运营45个,覆盖钢铁、电子、医药等19个行业,接入企业超过1000家。

[2]平台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初步构建起涵盖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运维管理、平台资源整合等的多层次平台发展体系。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70个,重点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已达到69万台、工业App数量突破2124个。

[2]安全方面,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省、企业三级联动安全监测预防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已上线运行,可识别141类协议、4500余类联网设备和平台。

(二)产业承载基础持续夯实目前,特色鲜明的工业互联网体系逐渐形成,全国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上百家,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70家,重点平台平均设备连接数达到69万台,工业模型数突破830个,工业App数量突破2124个,平台注册用户数突破50万。

中国互联网行业背景、经济运行情况及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互联网行业背景、经济运行情况及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互联网行业背景、经济运行情况及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互联网行业背景及趋势在互联网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出现了非常多以互联网为依托而存在的新型产业,在1994年中国互联网萌芽阶段,也许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互联网能给社会能带来如此大的巨变,并且在中国富豪榜上第一、第二名就是来自于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比如:马化腾、马云。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背景趋势及未来的走向,才能紧跟趋势,站在时代风口。

1、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1998年—1999年这两年是电子商务的萌芽期,相继成立了中国的第一批电子商务公司(腾讯、8848、阿里、易趣、当当等),直到现在人们对他们也绝对不陌生,也正因为这第一批看到风口,愿意尝试新型行业的创业者,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宛如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所有好的、不好的都在朝他们涌去,在这过程中他们备受非议、备受质疑,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随着21世纪初期互联网迎来了第一次泡沫危机的来临,8848从此没落,易趣被收购,在这巨大的波动下阿里靠着资本支持,迎难而上,2003年成立了淘宝网,支付宝也开始问世,免费的淘宝打败了一众的平台,成为这个时代的枭雄,在C2C 领域称霸至今。

由于淘宝网的红火,2007年出现了一个依托淘宝网为背景的新型职业,淘宝客。

而2008年是电子商务的群雄爆发期,是电子商务腾飞的一年,由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传统行业也因此收到了巨大冲击,许多线下门店,B2B的公司相继关门、倒闭。

而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商务成为了热门,导致传统行业开始大批量涌入,而淘宝、亚马逊、京东、当当、红孩儿、梦芭莎、乐淘等各大平台开始进行混战抢占市场。

07年乔布斯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上,非常好的诠释了智能手机,从此智能手机便开始普及,进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也开始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各种App开始接踵而至,腾讯也在2011年推出了至今日活10亿的微信,而2013年借助于火爆的微信,微商这个有着中国独特色彩的行业,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开始大众的视野,开始大行其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5 刘雅辉,等.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 J] .
京容 馆员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 刘 慧 副
46 杜静,等.智能教育时代下人工智能伦理的内
级工程师 上海市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研究所)
涵与建构原则[ J] . 电化教育研究,2019( 7) :
收稿日期:2020-07-09
21-29.

亿,占网民整体的 87 0%。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5 62 亿,占网民整体的 59 8%。
•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 7 73 亿,占网民整体的 82 2%;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 1 26 亿
人,总计访问人数 10 02 亿人,总浏览量 58 91 亿次。
•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 3 81 亿,占网民整体的 40 5%;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 3 77 亿,占手机
网民规模为 2 85 亿,城镇网民规模为 6 54 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 9 32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 2%;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笔记本电脑上
网、平板电脑上网、电视上网的比例分别为 37 3%、31 8%、27 5%、28 6%。
•网络视频( 含短视频) 用户规模达 8 88 亿,占网民整体的 94 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 8 18
2020. 6
总第132期
43 2020 北京 AI 治理论坛 | 旷视对话大咖:全球
共建可持续发展 AI[ EB / OL].[2020-10-24].

https: / / www sohu com / a / 403727165_153054.
44 2019 年 度 中 国 图 情 档 学 界 十 大 学 术 热 点
网民的 40 4%。
•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 4 67 亿,占网民整体的 49 7%;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 4 65 亿,占手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5年网上销售产品类别排名数据及变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5年网上销售产品类别排名数据及变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5年网上销售产品类别排名数据及变化一、经营现状互联网产业广义指一切通过互联网以互联方式提供的生产及生活服务,狭义指互联网设施设备生产及相关应用服务,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广泛深入应用,互联网发展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1、业务收入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社交网站、网络视频、视频监视、移动支付、智能电表、宠物植入芯片、数字健康监测、智能穿戴设备等应用服务得到快速发展,生产性信息服务兴起加速了产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互联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简称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达12838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777亿元,同比增长6.4%,2021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已完成6951亿元。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从2017-2021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对比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增幅明显,2021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达6951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了1044亿元,同比增长17.7%。

从细分市场来看,2021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企业信息服务收入已完成3974亿元;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已完成2326亿元;互联网接入服务收入已完成200.7亿元;互联网数据服务收入已完成107.7亿元。

2021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企业信息服务收入占互联网企业业务总收入的57.17%,占比最大;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占互联网企业业务总收入的33.46%;互联网接入服务收入占互联网企业业务总收入的2.89%;互联网数据服务收入占互联网企业业务总收入的1.55%。

分地区来看,2021年上半年中国东部地区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已完成5883亿元;中部地区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已完成179.6亿元;西部地区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已完成412.1亿元;东北地区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已完成24.6亿元。

抖音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契机

抖音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契机

New Media新兴传媒50 传媒∷MEDIA 2021.6(上)抖音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契机文/余保刚 菅晓旭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抖音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因此,充分利用抖音所带来的传播新契机,对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显得十分重要。

一、抖音:共享共创的全民娱乐技术是推动新媒体发展的核心动力。

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在互联网通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了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抖音自2016年9月上线后,迅速超越了西瓜视频、秒拍、美拍、快手等同类型短视频APP,成为用户量最大、使用时长最多的短视频应用软件。

抖音凭借简单易学的操作方法、快捷互动的传播方式、炫酷海量的背景音乐,迎合受众的偏好需求。

用户可运用抖音拍摄生活趣事、表达情感需求、实现远程互动、记录自身的成长,抖音的发展也映射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短视频“声音+画面”的传播方式与采用单纯文字或图文传播的传统媒体相比,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

抖音专注开发集潮流音乐、视频样式、美颜、滤镜、特效等各项技术于一体的应用软件。

相比传统视频较长的生产周期和复杂的制作过程,抖音视频生产所需的技术成本、制作成本非常低。

用户只需按下拍摄按钮,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拍摄的画面,通过搭配喜欢的音乐和特效,简便快捷地进行剪辑和拼接,即可完成内容制作。

简短的抖音视频使人们可以在一分钟内获取视频信息,迎合了当下大众快节奏的阅读方式。

同时,抖音自带海量曲库,再加上炫酷特技和高清画质,这使得不具备专业技术的普通人也能制作颇具观赏性的视频。

总之,进入门槛低、操作简单、开放程度高、几乎零成本的表演机遇,使得抖音快速走红,成为众多青年人偏爱的传播媒介。

2019-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分析报告

2019-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分析报告
以举办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为契机, 以建设智能雄安、智慧冬奥为突破口, 以安全高效便捷的5G网络建设为基础, 以5G产业创新发展为核心,以5G融合应 用为切入点,打造5G“1+3+N”发展格 局,构建5G生态
河南省 5G产业发展
行动方案
基本完成5G规模组网部署名 实现商用,中心城市和重要 功能区实现5G全覆盖;5G 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关于加快5G 发展的意见
到2022年,北京市5G产业 实现收入约 2000 亿元,拉 动信息服务业及新业态产业 规模超过1万亿元。
到2020年底,雄安新区、冬 奥会张家口赛区、石家庄市 主城区实现5G网络覆盖, 5G基站1万个。
实施“一五五一”工程 一个突破、五大场景的五类应用、五大 场景示范应用、一批5G产业新业态。
泛珠三角区域
东北地区
总指数60以上 总指数60-40之间 总指数40-20之间
总指数20以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基础指标
数字经济基础指数标准差情况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基础指标
5G示范城市建设部署时序
哈尔滨 长春
乌鲁木齐 拉萨
西宁


北京
沈阳


天津
兰州
银 川
太 雄安 原
青岛
西安 郑州
苏州
成都 重庆
武汉
2019-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指数分析报告
对数字经济内涵的理解
从四个维度认识数字经济
载体
现代信息网络、数字化基础设 施、数字平台
要素
数据资源及数据价值链
技术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 术、工业技术、创新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9年7月
目录
2018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与市场重要数据 1 2018 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2 2018 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 2018 年中国云计算发展状况 5 2018 年中国大数据发展状况 6 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状况7 2018 年中国物联网发展状况8 2018 年中国虚拟现实发展状况9 2018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10 2018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11 2018 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13 2018 年中国网络资本发展状况14 2018 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状况16 2018 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19 2018 年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状况20 2018 年中国搜索引擎发展状况21 2018 年中国网络音视频发展状况22 2018 年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状况23 2018 年中国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状况24 2018 年中国网络出行服务发展状况25 2018 年中国网络广告发展状况27
2018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与市场重要数据
用户市场
网民第三方支付
8.29 亿208.07 万亿
即时通讯电子商务
7.92 亿31.63 万亿
搜索引擎网络零售
6.81 亿9.01 万亿
网络新闻网络广告
6.75 亿4914 亿
网络视频网络教育
6.12 亿3734.1 亿
网络购物网络游戏
6.10 亿2871 亿
网民使用率
网民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手机网民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8.29 亿,全年
新增网民 5653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59.6%,较 2017 年
底提升 3.8 个百分点。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7%)2.6 个
百分点。

2018 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IPv6 应用进入高速发展期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IPv4 地址数量为 338,924,544
个,拥有 IPv6 地址 41079 块/32,年增长 75.3%。

网站数量 523 万个,略有减少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网站总数量为 523 万个,较
2017 年底下降 1.9%。

2011-2018 年中国网站数量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8.17 亿,
较2017 年底增加手机网民 6433 万,其中网民中使
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 2017 年底的 97.5%提升至
2018 年底的 98.6%。

2018 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和网民占比
域名略有减少,“.C N”域名略有增加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域名总数为 3792.8 万个,
较2017年底减少 1.4%,其中,“.CN”域名总数为
2124.3 万个,较 2017 年底增长 1.9%,占我国域名
总数的 56.0%。

网页数量达 2816 亿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网页数量为 2816 亿个,
较2017 年底增长 8.2%。

2011-2018 年中国网页数
国际出口带宽数年增长 22.2%
截至2018 年底,我国国际出口带宽数为
8,946,570Mbps,年增长 22.2%。

2011-2018 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数及其增长率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中国主要骨干2018 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网间互联架构持续优化调整,骨干网络与云协同程度不断提高,
国际传输网络全球布局加速延伸
2018 年我国骨干网络架构优化调整工作继续进行,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积极推动推进以云为核心的骨干网络重构,同时逐步推进骨干网络智能化,成效逐步显现。

骨干网络架构变化趋势
网间架构
中国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分布图2018 年全国网间互联路由策略持续优化,13
个骨干直联点整体上实现各互联单位网间互通流
量的统一调度承载、均衡协调。

我国网间互联互通性能和总体时延性能持续
提升,从 2014 年的开通前的 68.18ms 降至 2018 年
的46.15ms,降幅达 32.31%。

4G 网络5G 网络
2018 年我国4G 网络建设进入优化提升阶段,
深度覆盖效果显著,网络覆盖率已超98%的全国
人口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 4G 基站总规模超过 370
万个,继续保持全球最大 4G 网络。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进行的 5G 技术研发试验
第三阶段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国稳步推进5G
商用进程
☐测试结果表明,5G 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均可支持
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模式,主要功能符合预
期,达到预商用水平。

☐自 2018 年下半年起,运营商主导的 5G 产品研
发试验启动,在产业链主要环节基本满足商用需
求的条件下,我国将启动 5G 商用服务。

☐在商用初期,我国将重点在中频频段
(2.6GHz-6GHz)开展 5G 网络部署,在实现良
好覆盖的同时,可有效支持智慧城市、车联网、
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

下一代互联网 IPv6 规模部署进入加速阶段,应用基础设施发展迅猛, 骨干设备已全部具备支持 IPv6 能力
我国积极推动 IPv6 规模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IPv6 地址数量全球领先,IPv6 用户数显著增
长。

2018 年底,我国 IPv6 地址申请数量达 41060 块/32,同比增长 75.2%,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2013-2018 年我国 IPv6 地址数量变化
宽带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
基础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的 IPv6 改造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仅于 2018 年下半年,支持 IPv6 访问的省部级
政府网站数量就攀升了 10 倍,央企网站更是攀升了
30 倍;在 IPv6 支持能力建设方面也是急速攀升,
省部级与央企的支持度分别由原先的 6.5%和 3.1% 攀升至 67.7%和 94.8%。

2018 年中国政府和央企网站的 IPv6 支持度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平台
互联网骨干网络 IPv6 网内网间性能总体保持稳定,时延与丢包率等指标相较 IPv4 网络仍存在一定差距。

☐ 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 4.07 亿户,全年净增 5884 万户。

☐ 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超过 7 成。

☐ 天津、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固定宽带用户超
过 8 成。

☐ 发达城市开始发展 200Mbps ,甚至 500Mbps 固定宽带用户。

2018 年中国大规模数据中心区域分布
数据中心转向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发展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 IDC 企业达到 1923 家, IDC 机房数量达到 5580 个,同比 2017 年新增 51 家企业,机房数量增长 48%。

受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新建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我国中西部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加速落地。

内蒙古、贵州等政策重点扶持地区,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快速提升,吸引国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陆续入住。

央企网站IPv6支持度
省部级政府网站IPv6支持度
支持IPv6访问的央企网站 支持IPv6访问的省部级政府网站 2018年12月
2018年6月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
6 3.1%
6.5% 63
94.8%
92
67.7%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8 年中国云计算发展状况
公有云
私有云
2018 年中国大数据发展状况
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状况
2018 年中国物联网发展状况
2018 年中国虚拟现实发展状况
虚拟现实技术架构
虚拟现实产业结构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