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2016年9月计算机二级Ms office新增题库一Word样本参考答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6年9月计算机二级Ms office新增题库一Word样本参考答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 年7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前言1997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1997年至今CNNIC已成功发布了33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告是第34次报告。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CNNIC的历次报告则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起步到腾飞的全部历程,并且以严谨客观的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等各界掌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自1998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了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惯例。

第34次统计报告延续了以往内容和风格,对我国网民规模、结构特征、接入方式和网络应用等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工作一如既往地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配合下,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

在此,谨对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接受第34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网民朋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7月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摘要 (1)一、基础数据 (1)二、趋势与特点 (1)第一章 (2)一、调查方法 (2)(一)网民个人调查 (2)(二)网上调查 (4)(三)网上自动搜索与统计数据上报 (4)二、报告术语界定 (5)第二章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5)一、网民规模 (5)(一)总体网民规模 (5)(二)手机网民规模 (7)(三)农村网民规模 (8)二、网民属性 (8)(一)性别结构 (8)(二)年龄结构 (8)(三)学历结构 (8)(四)职业结构 (8)(五)收入结构 (8)三、接入方式 (8)(一)上网设备 (8)(二)上网地点 (9)(三)上网时长 (9)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9)一、基础资源概述 (9)二、IP地址 (9)I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三、域名 (10)四、网站 (10)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10)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10)一、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10)二、信息获取类应用发展 (11)(一)搜索引擎 (11)三、商务交易类应用发展 (12)(一)网络购物 (12)(二)团购 (12)(三)网上支付 (12)(四)互联网理财 (13)(五)旅行预订 (13)四、交流沟通类应用发展 (14)(一)即时通信 (14)(二)博客/个人空间 (14)(三)微博客 (14)(四)社交网站 (15)五、网络娱乐类应用发展 (15)(一)网络游戏 (15)(二)网络文学 (16)(三)网络视频 (16)附录1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16)附录2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介绍 (17)II报告摘要 1报告摘要一、基础数据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

《2016年中国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使用报告》

《2016年中国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使用报告》

《2016年中国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使用报告》解读报告的主要点- 社交网络的两重性: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改变了我们的互动方式和价值观。

- 代际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社交网络的方式和目的不一样。

- 社交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包括加强家庭关系、提供信息和知识、增加职业机会等。

老年人的网络社交生活报告发现,老年人用社交网络主要是和子女沟通,而且用了社交网络后,他们和子女的联系更频繁了,面对面交流也多了。

但老年人在网上找信息的能力有点弱,还有点担心网购的安全问题。

中年人的社交网络生活中年人用社交网络主要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和同事、朋友的交流也多了。

他们用社交网络找工作、跳槽的机会也多了,但感觉社交网络对提升职位帮助不大。

年轻人的社交网络生活年轻人用社交网络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比如发表情包、抢红包。

他们也在社交网络上找到了很多共同兴趣的朋友,还用社交网络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文化。

社交网络的好处- 加强家庭联系: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社交网络让他们和子女的联系更紧密了。

- 提供信息和知识:社交网络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新闻和信息,也学到了一些新东西。

- 增加职业机会:特别是对中年人来说,社交网络帮他们找到了新的工作机会。

社交网络的问题- 信息过载:社交网络上信息太多,有时候不知道该信哪个。

- 隐私问题:有时候我们的个人信息会被泄露。

- 网络诈骗:有些人在网上被骗,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遇到这种问题。

结语这份报告让我们看到了社交网络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它不仅是我们沟通的工具,也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

虽然社交网络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我们也要小心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希望这份报告能让你对社交网络有更深的理解。

---以上就是对《2016年中国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使用报告》的通俗解读。

如果你对报告的某个部分特别感兴趣,或者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提问哦!。

201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广州华育国际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主要从互联网基础资源、网民规模与结构、互联网接入环境、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

互联网基础资源截至2016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8亿个,拥有IPv6地址20781块/32,半年增长0.9%。

我国域名总数为3698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半年增长为19.2%,达到1950万个,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52.7%。

我国网站数量为454万个,半年增长7.4%。

我国国际出口带宽为6,220,764M,半年增长率为15.4%。

网民规模与结构如下图所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比去年增长3656万人。

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比例达到了92.5%;同时,仅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的24.5%。

一方面,移动设备上网的便捷性,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带动新网民的增长;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服务不断丰富,推动了PC端网民快速向移动端渗透——在上半年,有2355万的新增手机网民是从PC网民中转化而来的。

从图中数据来看,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保持稳定,截止2016年6月为31.7%,比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35.6%。

因为“不懂电脑/网络”,而放弃上网的农村人口占68%,可见这是农村人口上网的主要障碍。

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的城乡差异仍然较大,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开展农村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培训,并推行贴近农民生活的措施及服务,引导农村非网民使用互联网。

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其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

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日渐趋向于低龄化,以20~29岁的网民居多,初中及高中学历者最多。

中国互联网报告

中国互联网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CN”域名总数为2061万,年增长%,占中国域名总数比例为%。

“.中国”域名总数为万,年增长%。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亿,普及率达到%,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个百分点。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增长率为%。

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

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

移动互联网与线下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16年,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亿,年增长率为%,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提升至%。

手机支付向线下支付领域的快速渗透,极大丰富了支付场景,有%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

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亿,比2016年上半年增加4616万,增长率为%。

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性服务,在盘活车辆资源、满足用户出行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进入规范发展期。

截至2016年底,有%的中国网民使用过互联网进行慈善行为,用户规模达到亿。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募捐、公益众筹、社交圈筹款等公益新模式推动慈善捐助的过程阳光化、操作便捷化、形式多样化。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包括支付宝/微信城市服务,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手机端应用等在内的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亿,占总体网民的%。

互联网政务服务各平台的互联互通及服务内容细化,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提高用户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各级政府及机构加快“两微一端”线上布局,推动互联网政务信息公开向移动、即时、透明的方向发展。

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佚名
【期刊名称】《国家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16(025)002
【摘要】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1)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较2014年提升1.1%,网民规模增速有所提升;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幅为9.5%,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农村互联网普及工作成效显现。

【总页数】1页(P76-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相关文献】
NIC发布《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三大差距"在缩小 [J],
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J],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
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J], 于朝晖
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J], 于朝晖
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8月3日讯 8月3日上午10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布厅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

网民规模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增长稳健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CN域名仍是国内注册量排名第一的主流域名截至2016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增至3698万个。

中国国家域名“.CN”注册量达到1950万个(占中国域名总数的52.7%),年增长率达到19.2%,持续保持国内注册量最大的顶级域名。

随着我国互联网文化、经济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网民更加热衷注册和使用“.CN”域名。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平稳,城乡差异依然较大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截至2016年6月为31.7%。

但是,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不会上网”和“不愿上网”仍是农村人口上网的主要障碍,68.0%的农村非网民因为“不懂电脑/网络”不上网,认为“不需要/不感兴趣”的农村非网民比例为10.9%。

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4.4% 5.1%
768*1024
4.6%
720*1280
8.0%
320*568
5.2%
移动端不同浏览器分辨率访问量占比
注:* 移动端浏览器分辨率指Phone/Pad端浏览器的分辨率,而非设备的屏幕分辨率;
12 / 13
节假日拉新率较好
节假日移动端访问量和拉新率超非节假日; 与非节假日相比,节假日日均访问量、转化率更低;
iOS 27.9%
其他 1.9%
移动端
Android 70.2%
移动端不同操作系统访问量占比
移动端,Chrome超越Safari夺得第一
2016年移动端浏览器多元化,除Chrome外,其他主流浏览器访问量占比下降;
2016移动端不同浏览器访问量占比
18.8%
23.0%
2.4% 7.6%
8.9%
移动端 2016
节假日整体指标对比非节假日整体指标
日均访问量*
-13.0%
转化率*
-10.6%
拉新率*
1.5%
节假日不同设备端指标对比非节假日不同设备端指标
访问量占比
PC端
转化率
拉新率
-0.6%
-8.7% 12.9%
-11.2%
移动端
访问量占比
转化率
-10.5%
1.5% 拉新率
注:* 参看报告尾部“术语解释”;
14 / 15
分析、行业视角等四个方面,以女装、IP影视剧植入、汽车、美妆等四
P24
个行业为典型案例,继续引领读者,多维透视解读2016年中国互联网的
发展大势,捕捉瞬息万变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用户足迹,提供企业决策
P36
关键洞察。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深度解读)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深度解读)

深度解读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全面繁荣“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欣欣向荣,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基础资源技术加速突破,为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数字经济方面,“十三五”期间,党中央总揽全局、擘画蓝图,先后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政策文件,全面布局产业发展,精准发力重点领域,为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起到了举旗定向的关键作用。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 比重超过36%,对GDP贡献率达67.7%。

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

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0%,其中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23.8%。

截至2020年6月,全国应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企业数量突破2.8万家,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1.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1.1%。

数字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五年间,我国网上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6%,其中实物网上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45.6%。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已达1.69万亿元。

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互联网应用进入大繁荣、大发展时期,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惠民红利。

一是商务交易类应用打通线上线下,不断扩大产品渠道、创新营销形式,推动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分别较“十二五”末期增长89.3%和105.3%。

二是网络娱乐类应用推陈出新,内容工艺显著提升,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十二五”末期增长83.9%,成为第二大网络应用。

三是公共服务类应用如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不断涌现,不断推动优质公共资源向贫困边远地区延伸,促进全国各地网民协同发展、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6Phone端访问量增长率
2016
20.4%
2015 2014
9.9% 7.4%
Pad端 1.2%
2014-2016Pad端访问量增长率
2016
-1.2%
2015
-0.7%
2014
0.5%
PC端 19.2%
2014-2016PC端访问量增长率
2016
-19.2%
2015
-9.2%
2014
新访客 老访客
华为与苹果新老访客访问量占比
华为
38.1%
61.9%
苹果
29.2%
70.8%
华为与苹果新老访客转化率
华为
0.20%.4% 0.4%
苹果
0.3%
0.9% 0.9%
08 / 09
移动端, Chrome超越Safari夺得第一
2016年移动端浏览器多元化,除Chrome外,其他主流浏览器访问量占比下降;
手机端这一特征更加显著; 而在Pad端,用户访问特征较其他设备终端相对一致;
Phone端
老访客 新访客
Pad端
PC端
2.0
3.4
2.0
2.6
1.9
4.4
平均页面访问数(单位:页)
141.5
399.6
96.1
173.6
76.3
361.2
68.6%
53.5%
72.6%
平均停留时间(单位:秒)
62.3%
77.6%
日均访问量*
-13.0%
转化率*
-10.6%
拉新率*
1.5%
节假日不同设备端指标对比非节假日不同设备端指标
访问量占比
PC端
转化率
拉新率
-0.6%
-8.7% 12.9%
-11.2%
移动端
访问量占比
转化率
-10.5%
1.5% 拉新率
注:* 参看报告尾部“术语解释”;
14 / 15
老访客停留时间更长,访问页面数较多,新访 客跳出率较高
访问者
人们的访问更加快速、轻度,多日内回访再度减少。
节假日影响
节假日拉新率较好。
流量来源
垂直类媒体来源流量占比逐季度上升。
女装
“时尚”非发达地区专属,城市间传播呈现季度性特征。
IP影视剧植入
在饮料、食品、美妆等行业较多品牌选择IP影视剧植入,饮料、零售、生活服务等获取了较高关注。
汽车
动力、油耗等负面讨论较多,营销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
-7.9%
06 / 07
华为手机访问量超越三星位居第二位, 与苹果差距进一步缩小
来自苹果手机的访问量最高;
2016年各品牌手机访问量占比
27.9%
16.5% 11.6%
8.3%
7.5%
6.7%
6.6%
2.7%
2.2%
2.0%
8.0%
苹果 华为 三星 小米 ViVO OPPO 联想 金立 酷派 魅族 其他
今年,《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从全网概况、访问特征、渠道 分析、行业视角等四个方面,以女装、IP影视剧植入、汽车、美妆等四 个行业为典型案例,继续引领读者,多维透视解读2016年中国互联网的 发展大势,捕捉瞬息万变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用户足迹,提供企业决策 关键洞察。
重点发现
互联网
手机端访问量逐年上升,华为手机访问量超越三星位居第二位,与苹果差距进一步缩小。
5.1%
320*568
5.2%
768*1024
4.6%
移动端不同浏览器分辨率访问量占比
注:*移动端浏览器分辨率指Phone/Pad端浏览器的分辨率,而非设备的屏幕分辨率;
12 / 13
节假日拉新率较好
节假日移动端访问量和拉新率超非节假日; 与非节假日相比,节假日日均访问量、转化率更低;
节假日整体指标对比非节假日整体指标
62.9%
跳出率(单位: %)
16 / 17
华东、华北地区访问量比重上升,华南访问 量比重下降
PC端,华东地区访问量占比上升较高; 移动端,华南、华北地区占比均有下降;
移动端: 4.2% 上升: 0.9% PC端: 3.5% 下降: 0.2%
西北
西南
移动端: 7.8% 上升: 0.6% PC端: 7.9% 下降: 1.0%
2.5% 1280*800 3.2%
1280*1024
4.0%
1024*768
13.6%
1600*900
7.2%
PC端不同浏览器分辨率访问量占比
其他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360*640
28.7%
375*667
9.5%
320*570
2.8%
800*600
2.9%
1080*1920
4.4%
720*1280
8.0%
414*736
2016移动端不同浏览器访问量占比
18.8%
23.0%
2.4% 7.6%
8.9%
移动端 2016
20.3%
19.0%
2015移动端不同浏览器访问量占比
2.0%
3.6% 8.4%
16.7%
11.6%
移动端 2015
26.1%
31.6%
Chrome
Safari
Android
QQ
UC
MIUI
其他
10 / 11
也是这一年,国双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大 数据企业,代表以国双为代表的中国大数据企业的技术实力得到了世界 的认可,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各方瞩目。
国双数据中心迈入第五个年头,基于独有的交互式数据挖掘平台, 全方位采集Web端、移动端等源头的海量数据,并且与时俱进,运用多 维度数据剖析方法,针对贴近民众生活的重要产业领域,进行分析。几 年下来,在渠道、汽车、美妆等积累庞大数据资产,洞悉消费者行为。
360*640浏览器分辨率*在移动端占比较高
PC端1366*768浏览器分辨率占比依然最高; 移动端浏览器分辨率Top10占比71.2%,低于PC端,移动端更加分散;
其他
14.5%
1366*768
20.4%
1920*1080
17.6%
1680*1050
2.5%
1440*900
14.5%
800*600
美妆
欧美品牌更受人们关注和青睐,与本土、韩系品牌在话题热度上,大致呈现“此消彼长”态势。
2016年,手机端访问量较去年增长20.4%, 再创新高
2014年以来,手机端访问量增长率逐年上升,全年增长率由7.4%上升至20.4%; 与此同时,PC端访问量增长率逐年下降,由-7.9%跌至-19.2%;
Phone端 20.4%
2016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移动互联网继续 高歌猛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 活,改变着你我生活,翻转着你我看世界的视角与思维,甚至影响着经 济发展与战略布局。
这一年,《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布,建设网络强国成为国家 战略;人工智能技术引发新革命,席卷全球并改造着各行各业;大数据 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大数据国家战略加速落地。大数据作为基础性 战略资源,其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和创新思维,正强有力地推动产业转型 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