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人物心理作业
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变化

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变化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小说作家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出人物在经历不同的事件和环境影响下的心理变化。
本文将以《红楼梦》、《活着》和《1984》为例,通过分析其中的人物心理变化,探讨小说中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红楼梦》中的人物心理变化《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宝黛、黛玉、宝钗等一系列人物为主线,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心理变化。
比如,黛玉作为一个敏感多情的少女,在与宝玉的相处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对他的感情。
她的心理由最初的羞涩和矜持逐渐转变为对宝玉的深深眷恋,但同时她也面临着家族压力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这种心理矛盾和变化使得她的形象更加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活着》中的人物心理变化《活着》是余华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
在小说中,男主人公福贵从富有的地主家庭一夜之间跌入了贫困。
他经历了家人的死亡、农村的困苦和社会的动荡,逐渐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沧桑的老者。
他的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恐惧和绝望逐渐变得坚强和乐观。
整个过程让读者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三、《1984》中的人物心理变化《1984》是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通过主人公温斯顿的经历,揭示了极权主义对人物心理的影响。
温斯顿生活在一个严密监控和思想控制的社会中,最初他对这种状态感到不满,并试图反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束缚住,他的思想和情感逐渐发生变化,变得遵守党的规则和信仰党的思想。
这种心理转变揭示了权力对人的影响,引起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总结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变化是塑造和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使得人物更加立体、丰满和有趣。
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成长与变化,同时也能引起读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因此,人物心理描写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丰富作品的内涵和传达作者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人物心理描写摘抄

三国演义人物心理描写摘抄一、背景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描绘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展现了许多英雄豪杰的人生故事和心理活动。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中选取几个典型人物,分析他们的心理描写,探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心态变化。
二、刘备的心理描写1. 机智与谋略刘备是三国演义中一位富有智慧和谋略的人物。
他经历了艰难的流亡生活,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与曹操对峙时,他决定借荆州之地,利用这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深知自己实力不足,但通过巧妙的策略,成功地将曹操引入圈套,最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2. 忧国忧民刘备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也是常常体现在他的心理描写中。
他一直抱着复兴汉室的梦想,为此不断努力奋斗。
他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他不断地进行内政建设,推行各种政策,力图减轻百姓的负担。
3. 忍辱负重刘备的心理描写中也能看到他忍辱负重的一面。
他曾多次受到曹操的压迫和侮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努力地准备复兴汉室的大业。
他不计较个人的名利,以国家利益为重,忍受着屈辱,为了最终的胜利而不断努力。
三、关羽的心理描写1. 忠诚与义气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心理描写中常常体现出他对刘备的忠诚和义气。
他与刘备结义之后,一直视刘备为兄长,忠心耿耿。
在曹操追击刘备的时候,关羽坚决地拒绝了曹操的诱降,选择了保护刘备的安全。
他的忠诚和义气深深地打动了刘备,也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赞美。
2. 矛盾与挣扎关羽的心理描写中还能看到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他曾经与曹操是同事和朋友,但在刘备和曹操之间做出选择时,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纠结。
他知道自己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已经无法挽回,但又舍不得和曹操彻底决裂。
这种矛盾和挣扎使他的心理状态变得复杂而纠结。
3. 割席断交最终,关羽在心理描写中做出了割席断交的决定。
他放弃了与曹操的友谊,选择了与刘备并肩作战。
他明白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这意味着他必须面对更多的困难和危险,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忠诚和正义。
名著名篇心理描写片段

名著名篇心理描写片段导读: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曹雪芹《红楼梦》她的姿态时常追随着我,醒时睡时她充满着我的灵魂!此刻,我把眼睛闭了,在我脑海里,我的心神之力凝聚着,有她的一双黑眼睛俨然存在着。
我又睁开眼睛,她也在这儿,好像一个海洋,好像一个深圳,她在我的面前,我的身上,充满了我头部的感官。
——歌德(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珠帘别有情调,珠帘幽雅美丽,珠帘是诗词上的东西,珠帘像一串串水滴……而我现在,却只能对着这珠帘发呆。
因为,今晚家里有宴会。
宴会是为了绿萍而开的。
今年暑假,绿萍拿到了大学文凭,我拿到了高中文凭,父亲本就想为我们姐妹俩请次客,但我正要参加大专联考,母亲坚持等我放榜后,来一个“双喜临门”。
于是,这宴会就拖延了下来,谁知道联考放榜,我却名落孙山,“双喜”不成,变成了“独悲”。
这份意外的“打击”,使母亲好几个月都振作不起来。
这样,转眼间,秋风起兮,转眼间,冬风复起,绿萍又考进了一个人人羡慕的外国机构,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
这使母亲又“复活”了,又“兴奋”了。
绿萍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用她的光芒,来掩盖我的暗淡。
母亲忘了我落榜带给她的烦恼,也忘了这份耻辱,她广发了请帖,邀请了她的老同学,干姐妹,老朋友,世交,以及这些人的子女,姐姐的同学……济济一堂,老少皆有……这是个盛大的宴会!而我,我只好对着我的珠帘发呆。
琼瑶《一帘幽梦》令狐冲慢慢转过身来,只见岳灵珊苗条的背影在左,林平之高高的背影在右,二人并肩而行。
岳灵珊穿件湖绿衫子,翠绿裙子。
林平之穿的是件淡黄色长袍。
两人衣履鲜洁,单看背影,便是一双才貌相当的璧人。
令狐冲胸口便如有甚么东西塞住了,几乎气也透不过来。
他和岳灵珊一别数月,虽然思念不绝,但今日一见,才知对她相爱之深。
他手按剑柄,恨不得抽出剑来,就此横颈自刎。
三国演义人物心理描写摘抄

三国演义人物心理描写摘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豪杰、智勇之间的斗争图景。
在小说中,作者罗贯中巧妙地刻画了众多人物的心理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中,曹操是小说中最为复杂且多面的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着过人的智谋和权谋手段。
然而,在心理上,曹操也有他的脆弱和纠结。
在对抗袁绍的战争中,曹操常常会陷入犹豫和不安之中。
他明白自己身负国家重任,但内心却时常担心失败和被人背叛。
在与刘备交手之际,曹操也曾有过放下武器与之成为朋友的念头,可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以军事手段来对抗对手。
这些心理上的纠结和矛盾使曹操成为一个更加立体和真实的人物。
张飞是刘备的义弟,性格粗犷豪放,仗义疏财。
在刘备统一南方的过程中,张飞常常表现出强烈的虚荣心和嫉妒心。
他对于刘备的重视和待遇有时会感到不满,心生妒忌之情。
而当刘备获得更多的功劳和地位时,张飞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
他渴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成就,却在实现自己的愿望时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使张飞成为一位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
刘备是小说中最为仁义和有道德的人物之一,他一心想要统一中国,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
然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刘备也常常陷入内心的挣扎。
他深知权力的诱惑和残酷,但又不得不在权谋之间做出抉择。
他曾多次表达对于杀戮和战争的痛心之情,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不得不将这些痛苦藏在内心深处。
刘备的内心挣扎和对于道义的坚守使他成为一个备受尊敬和敬仰的领袖。
总之,罗贯中通过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心理的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使这些历史人物变得更加真实和立体。
这些人物的心理挣扎和矛盾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曲折性。
这些心理描写使小说更加引人入胜,也给读者带来了深思。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心理

《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2014 年月日《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一次农民起义的作品。
宋江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都和他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
《水浒传》里的宋江是一个文学形象,并非传记里的历史人物。
作为文学形象,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之一。
对宋江这个人物形象,褒的人有之,贬的人亦有之,众说纷纭。
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下面我们即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下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一、宋江的“仗义”(一)仗义疏财、济弱扶贫宋江是一名押司,在衙门中管理文书案牍,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
对他人的困境,均能雪中送炭,给予帮助。
因此,天下不论识与不识的,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也无不以结识宋江为荣。
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第二十一回叙述他接济唐牛儿,许给卖汤药的王公公一具棺材及送终之资。
而阎婆惜这件事情可以算是宋江若干次行善济弱中比较重要的事件。
阎婆惜是东京汴梁人士,她跟着父母到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郓城县。
在阎家的父亲暴病身亡,却无钱埋葬时,仗义疏财的宋江在街上听到了这件事情,就出手相助,给棺材铺打了招呼,让阎家母亲去拿口棺材,又见阎家母女生活无着,随手给了母女十两银子,阎婆惜母女感恩涕零。
按理说,宋江与阎婆无亲无故,素不相识,他没有帮助阎婆惜的理由,对阎婆惜的求助可以不理不睬或些许资助,可宋江帮助了她。
(二)仗义待友、侠名远扬宋江私放晁盖,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
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都是灭九族的的罪,但是他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闪失。
于是他知法犯法,私放晁盖,为了义气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
“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名著心理描写

名著心理描写我心里头那个乱啊,就像是刚被大风卷过的菜园子,啥都被吹得七零八落的。
昨儿晚上那事儿,到现在我还跟做梦似的,心里头翻江倒海的,没个消停。
你说这事儿吧,本来挺平常的,就是跟老李头在胡同口下棋,下着下着,他突然就提起了那档子陈年旧事。
我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那事儿我可是一直藏着掖着,生怕哪天被人给翻出来。
结果,嘿,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当时我那心里头啊,就像是突然被塞进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咚咚咚地跳个不停。
我脸上还得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头却已经是百转千回了。
我琢磨着,这事儿要是让邻居们知道了,我这老脸往哪儿搁啊?我一边下棋,一边心里头盘算着怎么应对。
老李头那张嘴,你是知道的,跟机关枪似的,突突突地停不下来。
我生怕他一个不小心,就把这事儿给抖搂出去了。
我心里那个急啊,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好不容易挨到棋局结束,我赶紧找了个借口开溜。
回到家,我把门一关,往床上一躺,心里头那个滋味儿啊,真是五味杂陈。
我闭上眼睛,想让自己静一静,可那事儿就像是生了根似的,在我脑子里头转来转去,甩都甩不掉。
我叹了口气,心里头暗自埋怨自己,当初怎么就那么冲动呢?现在好了,弄得自己这么被动。
我翻了个身,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头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孤独感。
我琢磨着,这事儿要是让老伴儿知道了,她会不会怪我?会不会觉得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想到这里,我心里头更不是滋味了。
我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夜色,心里头乱糟糟的。
我告诉自己,这事儿得想个办法解决,不能一直这么拖着。
可是,我又能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去找老李头,让他把这事儿烂在肚子里吧?我叹了口气,重新躺回床上。
心里头那个乱啊,就像是被一群蜜蜂围着转,嗡嗡嗡地响个不停。
我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入睡,可那事儿就像是梦魇一般,缠绕着我,让我无法安眠。
就这样,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了一夜。
第二天起来,我顶着两个熊猫眼,整个人看起来都萎靡不振的。
老伴儿看了我一眼,关切地问我是不是不舒服。
四大名著心理描写的句子

四大名著心理描写的句子
大庆精神口号是“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团结奋斗、迎难而上”。
四大名著中的心理描写句子如下:
1.《红楼梦》:“这时林黛玉已经昏倒在地,凤姐见他抱住了林黛玉,只当他发了疯,急忙跑来夺去。
”这个句子描写了宝玉因为失去
黛玉而变得精神错乱,凤姐发现后赶紧过来防止他造成更大的伤害。
2.《水浒传》:“大家听得此言,无不暗自称奇:本来以为他是个呆头鹅,谁知他竟也有此高论!”这个句子描写了晁盖意外地说出了
一个高明的计策,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和惊奇。
3.《西游记》:“唐僧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要取回真经,但是看到如来佛祖面前还需要通过一番考验,内心焦虑不安。
”这个句子描
写了唐僧的内心矛盾和焦虑,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取经的决心和勇气。
4.《三国演义》:“关公听后,脸上现出了沉思的神色。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去,曹操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攻打荆州。
”这个句子描写了
关羽对于荆州安危的担忧和内心决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兄长刘备的忠诚和奉献之心。
名著人物心理描写片段摘抄

名著人物心理描写片段摘抄
以下是 9 条名著人物心理描写片段摘抄及例子:
1. “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为林妹妹这么牵肠挂肚,她可曾知晓?’”例子:比如说你心里一直惦记着某个人,就像宝玉惦记黛玉一样,那滋味好受吗?
2. “武松看着那老虎,心里暗叫不妙:‘这可如何是好!’”例子:你遇到危险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像武松这样,心里直呼糟糕呀!
3. “祥子看着自己的新车,心里乐开了花:‘咱也有车啦!’”例子:当你得到一直渴望的东西时,不也像祥子这般高兴得不得了吗?
4. “林黛玉独坐窗前,暗自伤神:‘为何这世间如此薄情。
’”例子:大家都有过觉得世界不公,独自伤心的时候吧,就像林黛玉一样。
5. “唐僧满心慈悲:‘这妖怪也是生灵,能否渡它向善呢?’”例子:要是你看到一些可怜的人或物,不也会像唐僧这样心怀慈悲去想办法吗?
6. “诸葛亮在帐中沉思:‘此次如何破敌,须得好好谋划。
’”例子: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是不是也得像诸葛亮一样认真思考对策呀!
7. “祥林嫂逢人便说:‘我真傻,真的。
’心里满是悔恨。
”例子:我们有时做错了事,不也会像祥林嫂那样满心悔恨嘛。
8. “曹操看着天下大势,心中暗道:‘这天下,终将是吾之天下!’”例子:当你有远大目标的时候,是不是也有曹操这样的豪气和野心呢?
9. “简·爱心中呐喊:‘我一定要追求属于我的幸福!’”例子:我们不都应该像简·爱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吗!
我的观点Conclusion:这些名著人物的心理描写都非常精彩,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交往之浅析宋江
摘要:人际交往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状态。
而一个地位低下、武艺平平的宋江能坐上梁山的头把交椅,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即非凡的领导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讨和学习的。
关键词:人际交往什么是大学生的问题宋江如何促进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的问题及表现
有关资料显示,据去年国家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座谈会透露的消息,大学生中16%到25.4%有心理障碍,其中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占一半以上。
由此看来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
仔细的分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小圈子活动。
大多数同学都是以宿舍为单位活动的,尤其以女生为多,一个圈子与另一个圈子并没有足够的交流,男女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是很少的。
(2)自卑情绪妨碍交往。
一些同学因为自身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感到自卑,难以与同学打成一片,久而久之,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越来
越被动,容易被孤立、被忽略,最终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3)与异性交往的态度把握不当。
许多同学都希望能够与异性交往,可有些同学并不能很好的把握尺度使得他们分不清普通的友情与爱情,有时异性的一个善意的举动都会令他们自己产生误会,然后便可能会故意疏远彼此的关系。
三、浅析宋江的人际交往
一个地位低下、武艺平平的宋江能坐上梁山的头把交椅,团结和带领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有着许多高明之处。
1、人格魅力:豪爽而仁义
宋江为人仗义豪侠,仁义之至。
这使他赢得了在梁山的地位,获得了在江湖的声名,更树立了在好汉们心中的威望。
优秀的人格魅力为松江的“好人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也就是豪爽仁义的人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信服。
因此好的人格魅力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是相当重要的。
宋江的“仁”突出表现在爱民,即同情人民,关心人民。
上山以前,他就以救困扶危闻名于社会:“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
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被称作“及时雨”。
上山以后他仍然保持这种思想品德,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所规定的严明军纪上:宋江命令梁山泊队伍攻破一个地方以后,“不许杀害百姓,放火烧人房屋”,“不可分毫侵害百姓”。
他还经常打开仓库,救济贫苦居民。
正因为如此,梁山泊的部队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受到人民的欢迎。
这都与他的爱民措施有密切的关系。
除了“爱民”
之外,其他方面体现宋江也非常的仁义。
如宋江在攻打无为军黄文炳时,告诫众人说:“只恨黄文炳那贼一个,却与无为军百姓无干。
他兄既然仁德,亦不可害他,休教天下人骂我等不仁。
”而在第六十五回,书中通过王定六父亲之口写出了宋江仁德之名,远播四方,他说:“老汉听得说,宋江这伙端的仁义,只是救贫济老,那是我这里草贼?若得他来这里,百姓都快活,不吃这伙滥污官吏薅恼!”宋江的“仁”得到了普通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因此才会出现所到之处,百姓无不香花灯烛,焚香礼拜的动人场面。
这也使得宋江的威望在诸位英雄好汉之中树立。
2、主动与人交流:仗义疏财,获得“及时雨”美名
学会主动与人交往是促进我们人际关系融洽的一种方式,而主动的帮助别人无疑是主动于他人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宋江的仗义疏财,雪中送炭就是他在主动地帮助他人,主动地与他人交流。
这正为以后李逵等人对他的誓死效忠奠定了基础。
现代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正式权力;第二是非正式权力。
非正式权力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个人影响权力。
”宋江获得的美名“及时雨”,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的把个人影响权力发挥到极致,并因此领导梁山一百单八将好汉。
《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讲当他在柴进庄园初遇武松,看到武松的落魄,便拿出自己的银子分与武松,使得受冷遇的武松感激涕零,并与宋江结拜。
同样,宋江初遇李逵,便送李逵十两银子。
后来李逵大闹赌场,宋江为其化解尴尬,
直到二人分别时,宋江又送李逵五十两银子,以致换来了日后李逵对宋江的至死追随。
此外,宋江碰上在揭阳镇卖艺的薛永,“乐善好施”这一招照样好使,当别人都给薛永白眼而无分文时,宋江作为一个配军却主动上前给他五两纹银,这使得薛永更是感激不尽,在他看来,宋江的五两纹银胜似别人的五十两银子。
宋江的关系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仗义疏财给连起来的。
不仅乐于结交这些江湖好汉,即使在乡里、官场也一样如此。
凭借上述做法,宋江的江湖名气很大,获得了“及时雨”的美名,开创了水泊梁山的伟大事业。
3、交往技巧: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进行不同的交往方式
人际相互吸引的原则有一个社会交换原则,即所谓的功利性原则。
功利性原则是指只有当交往双方认为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值得的时候,人们的交往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会维持下去。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
若是与某个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我们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反之亦然。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人的需要,进行不同的交往方式。
而松江的非凡领导力就是在于他独特的领导方法上。
他根据不同人的需要,相对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把着力点在于放在人的优势需要上。
宋江在对待下属的需要方面分了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用不同方式进行满足:(1)物质需要的满足。
宋江仗义疏财,扶贫济困,雪中送炭,获得了“及时雨”的美名,从这一点看到满足了很多英雄的物质需要。
(2)情感需要的满足。
宋江安排一百单八将结拜,宋江和其
他人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兄弟关系,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兄弟关系,因此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情感需要。
宋江给矮脚虎王英安排妻子一丈青扈三娘,解决个人问题。
对待李逵,宋江又是恩威并施,像一个严父一样,给李逵这个从小没父亲的孩子更多的情感关怀。
(3)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
而在梁山当中除了打家劫舍的强盗之外,也有一大批像关胜、胡延灼一样朝廷降将和卢俊义、吴用等人的有识之士。
因此,必须给这些人一个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就是“替天行道”的伟大理想和最终归宿“朝廷招安”。
宋江就是通过对下属不同需要的分析,进行不同的交往方式,他给出了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把梁山打造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具有凝聚力的战斗团队。
四、如何更好的促进人际关系的交往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有技巧可循的,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懂得一些人际沟通的技巧。
(1)要具备优良的个人品质:真诚、信任、理解、宽容和尊重等。
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够更好的吸引他人与你做朋友。
(2)要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
要想宋江一样培养自己豪爽的性格,无论跟谁都要自信满满的去沟通交流。
还要有意识的主动地向别人求助或者帮助别人。
向宋江一样主动地帮助他人有助于他的对我们自己的接受。
(3)要懂得一些语言沟通的技巧。
跟人们沟通的时候有些话不必明说,有时候委婉的说话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4)在一个陌
生的环境里要重视第一印象的建立。
即人际交往的首因效应。
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
因此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往往决定着今后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第一印象的建立,如: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找符合对方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们自己很重要等等。
参考书目:
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
人际交往之浅析宋江
姓名:
系别:
班级:
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