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地理真题专项训练——中国的农业

合集下载

专题19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专项练习)(原卷版)

专题19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专项练习)(原卷版)

专题18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2019·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中央扶贫小组来到湖南省某乡镇,组织落实精准扶贫,适合当地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有()A.柑橘、茶叶B.苹果、核桃C.咖啡、椰子D.甜菜、菠萝(2021·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为提高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

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四川、重庆B.湖南、江西C.山东、河北D.黑龙江、吉林3.甲地农作物的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2021·湖南·田心中学二模)阅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下题.4.关于该地叙述正确的是()A.6月22日这一天黑夜比广州长B.12月22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较广州低C.位于半干旱地区D.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经济作物是甜菜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③农作物一年一熟④农作物两年三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在很多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肉、蛋的生产,其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河湖众多,水源充足C.晴天多,光照充足D.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7.(2021·湖南·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三模)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山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B.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农业基地C.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地区D.黄土高原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2021·内蒙古新城·二模)如表为我国四个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专项训练农业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专项训练农业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专项训练农业农业是中国传统经济支柱之一,中考地理考试中经常会涉及与农业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中考地理必考的农业知识点专项训练。

一、农业发展和优化1.描述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演变过程。

2.解释农业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关系。

3.探究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特点。

4.分析农业优化发展的现状和主要措施。

二、农业区位和特色1.分析我国农业区位因素及分区特点。

2.解释农业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3.分析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和特色产业。

4.对比城市、农村、小城镇的功能定位。

三、农业物质生产与农业耕作1.分析农业物质生产的要素组成和相互关系。

2.解释农业生产成果的转化过程。

3.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4.探究农业种植和养殖的适宜区域和有利因素。

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技术1.总结农业现代化的实施途径和基本内涵。

2.解释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3.分析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的变化。

五、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1.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特点和生产优势。

2.解释农产品流通的作用和现状。

3.描述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方式和渠道。

4.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

六、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1.描述农民生活结构的变化和现状。

2.总结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特点。

3.解释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合作社的作用。

4.分析农民增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七、农业与生态环境1.分析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描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探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4.分析农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要提高农业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及时总结和归纳农业知识点,并且多做题来巩固知识。

同时还要关注农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关注农业发展中的新闻和时事,增加对农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以上是中考地理必考的农业知识点专项训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专题21 农业-三年(2022-2024)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21 农业-三年(2022-2024)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21农业一、选择题(2024·云南·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平均海拔(米)人口(千万)省区面积(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万亩)粮食自给率(%)甲2469.8716.6812035164.6乙303 6.6310.35281824丙1892 4.6939.408268102.2丁313 3.1043.9720807617.6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经验欠缺B.热量条件不足C.机械化水平低D.人均耕地较少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

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2024年“天水麻辣烫”火爆网络,满怀好奇的客人从天南地北涌来,品尝一碗冲上“顶流”的麻殊烫。

天水麻辣烫里料汁是“灵魂”,菜品是“主体”,浓缩着甘肃味道。

不仅有“双椒”(天水甘谷的辣椒,秦安的花椒),还有定西宽粉、兰州高原夏菜、康县木耳、河西走廊香菇……一碗碗看似简单的麻辣烫,实际上是对甘肃农业发展的全面展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甘肃不同地方盛产不同的农业特产,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地方()A.地形条件不同B.水源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D.自然环境不同5.“天水麻辣烫”火爆网络会直接带动当地()A.农业效益提高B.工业发展加速C.旅游收入增加D.房价快速上涨(2024·甘肃天水·中考真题)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创新团队用15年的坚持,自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红肉猕猴桃品种一“红阳”,产品出口至欧美高端水果市场,创造了小水果成就大产业的神话,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2018-2019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2018-2019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2018-2019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一、单选题1.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地形因素B. 降水因素C. 热量因素D. 土壤因素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B.降水与工业的关系C.降水与商业的关系3.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A,东南沿海 B,长江流域 C.华北平原4. 导致我国南、北方地区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水源 C, 土壤5. “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①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③河流众多,多洪涝④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6. 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题。

D.降水与农业的关系D.内蒙古高原东部D.气候D.①④(1)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A.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B.糖料作物是甜菜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D.盛产温带水果(2)该区域河湖密布,盛产水稻,被称为“鱼米之乡”。

其发展农业的气候有利条件是()A.夏季温和少雨B.终年高温多雨C.全年温和湿润D.雨热同期7.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宜牧草生长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人们喜爱吃牛羊肉和乳制品8. 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A.交通便利、人口众多B.热量充足、降水丰富C.历史悠久、技术先进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9. 下列各项中属于西北地区的农业区是()a .渭河平原、江汉平原、三江平原B.y 皇水谷地、鄱阳湖平原、雅鲁藏江谷地C.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D.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10.读"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问题.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纬度的差异B.东西温带的差异C.东西干湿的差异D.南北干湿的差异11.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B.甲水稻、乙甜菜、丙油菜、丁冬小麦D.甲冬小麦、乙水稻、丙甜菜、丁油菜错误的是()A.甲油菜、乙冬小麦、丙水稻、丁甜菜C.甲甜菜、乙冬小麦、丙水稻、丁油菜12. 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的差别的叙述,A. 北方的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B. 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或三熟C. 北方的棉花种植比南方普遍,南方的水稻种植比北方普遍D. 南方地区的生长期比北方长13. 我国南北方耕作方式不同,北方以旱作为主,A.地形B.气候14. 下列农作物与生产地区一致的是()A.北方地区--甘蔗B.青藏地区--青棵二、填空题南方以水田为主,产生这种差异最主要因素是()C.水源 D, 土壤C.南方地区--甜菜D.西北地区--香蕉15. 将下列优良畜产品与其所在的省区有直线连接起来。

专题21 农业-三年(2022-2024)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21 农业-三年(2022-2024)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21农业一、选择题(2024·云南·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平均海拔(米)人口(千万)省区面积(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万亩)粮食自给率(%)甲2469.8716.6812035164.6乙303 6.6310.35281824丙1892 4.6939.408268102.2丁313 3.1043.9720807617.6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经验欠缺B.热量条件不足C.机械化水平低D.人均耕地较少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

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答案】1.B2.D3.C【解析】1.读数据表可知,丙的海拔是1892米,题目信息中云南省属于云贵高原,海拔高,丙是云南。

题目四省中,河南的人口数量最多,甲的人口数最多达9.87千万,甲是河南。

题目四省中,黑龙江是地广人稀,丁人口最少,耕地面积最大,丁是黑龙江。

题目四省中,浙江的省区面积最小,乙的省区面积是10.35万平方千米,乙是浙江省。

故B正确,故选B。

2.丁是黑龙江,乙是浙江。

相比与黑龙江省,浙江省耕地面积小,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粮食自给率低,故D正确。

浙江省属于东部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高,故C错误。

浙江省属于南方地区,热量充足,故B错误。

浙江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故A错误。

故选D。

3.农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故A错误。

2021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题 中国的农业 (含答案)

2021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题 中国的农业 (含答案)

中国的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国的种植业中,旱地主要分布在()A.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B.青藏高原地区C.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D.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2.生活在塔里木河沿岸的人们希望夏天越热越好。

其原因是( )A.越热农作物成熟的越快B.越热冰雪融水越多C.越热越有利于晾晒葡萄干D.越热瓜果越甜3.有关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高纬,能满足三季农作物的生长B.属肥沃的黄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C.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大平原,灌溉水源丰富D.机械化程度高,人均产量多,有大量的余粮4.下列农产品主要产区与产品的连线,正确的是( )A、新疆--畜产、水产B、黄淮海平原--玉米、甘蔗C、长江流域--水稻、油菜D、华南--大豆、棉花5.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

这说明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C.全国降水丰富D.季风气候显著6.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甲油菜、乙冬小麦、丙水稻、丁甜菜B.甲水稻、乙甜菜、丙油菜、丁冬小麦C.甲甜菜、乙冬小麦、丙水稻、丁油菜D.甲冬小麦、乙水稻、丙甜菜、丁油菜7.下图表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8.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9.发展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很多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肉、蛋、奶等的生产,是为了( )A.扩大出口贸易B.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C.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加入“世贸”D.使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10.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属于( )A.生态农业B.观光农业C.精确农业D.外向型农业11.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至三熟B.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一熟C.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D.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大豆为主12.下列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无土栽培技术说明农业生产可以不需要土地、气候、水资源等B.科学育种技术改善农产品品质,还可以增加农产品产量C.灌溉技术的普及可以使我国广大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大面积发展种植业D.储存、保鲜技术只能让农产品保存时间延长,并不能改变农产品的消费地点二、读图填空题13.如图为我国两大商品棉基地与两区域气温、降水资料图。

26 中国的农业-三年(2020-2022)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带解析

26 中国的农业-三年(2020-2022)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带解析

专题26 中国的农业一、选择题1.(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甘肃人民普遍喜欢面食,蒸、煮、炒、炸、烙,样样美味可口。

面食成为甘肃人的主食,从地理角度看,主要原因是()A.冬季气候寒冷,适合食用面食B.耕地为旱地,适合种植小麦C.气候较为湿润,适合小麦生长D.烹饪技艺高超,食材精美可口【答案】B【解析】甘肃主要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适合种小麦,所以以面食为主食,B正确;与冬季寒冷、烹饪技艺无关,排除AD;甘肃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大,排除C,故选B。

2.(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2022年“青储小麦”事件,即将已经结穗的小麦提前收割,用来作青储饲料,在我国引发广泛关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青储小麦”最有可能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小麦是主要口粮,我国禁止任何理由的毁麦和小麦大量青储C.大量“青储小麦”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D.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答案】A【解析】由题可知,“青储小麦”事件,即将已经结穗的小麦提前收割,用来作青储饲料,而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A错误,符合题意;小麦是主要口粮,我国禁止任何理由的毁麦和小麦大量青储,B正确,不合题意;大量“青储小麦”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C正确,不合题意;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022·辽宁铁岭·中考真题)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很大,有“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我国南、北方饮食差异反映出南、北方农业的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差异,判断“南米北面”的主要原料分别是()A.玉米、谷子B.水稻、大豆C.玉米、高粱D.水稻、小麦4.我国南、北方的大致界线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天山一阴山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5.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的差异B.气候的差异C.栽培技术的差异D.地势的差异【答案】3.D 4.A 5.B【解析】3.南方以米食为主,常将稻米做成饭、粥、米线等;北方以面食为主,常将小麦等做成馍、饼、馒头、面条等。

中考地理专题——中国的农业及工业

中考地理专题——中国的农业及工业

中考地理专题——中国的农业及工业1.我国各地区主要农作物与熟制地区农作物分类农作物熟制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春)、水稻、高粱、谷子、马铃薯一年一熟经济作物大豆、甜菜、亚麻(辽东半岛盛产苹果)华北平原粮食作物冬小麦、玉米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经济作物(经济林木)棉花、花生、苹果、梨、桃等黄土高原粮食作物谷子(小米)、冬小麦、马铃薯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经济作物(经济林木)棉花、苹果、枣、柿、核桃、板栗等华中地区粮食作物水稻、冬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云贵川)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经济作物(经济林木)油菜、棉花、柑橘、茶叶、蚕桑、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华南地区粮食作物水稻、甘薯一年三熟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甘蔗、香蕉、柑橘、菠萝、荔枝、桂圆、芒果、椰子、天然橡胶、油棕、咖啡等西北地区粮食作物小麦(南疆、河西走廊为冬小麦其余为春小麦)、水稻等一年一熟、两年三熟经济作物棉花、甜菜、瓜果青藏高原粮食作物青稞、小麦、豌豆一年一熟经济作物油菜(注:华中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南丘陵等地)2.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特色和主要限制性因素:地区农业特色限制性因素东北平原旱作农业热量不足华北平原旱作农业水资源短缺,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水土流失、干旱南方地区水田农业旱涝、春季的低温阴雨等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源缺乏(降水少)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热量不足(气温低)3.我国主要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基地类型分布地区商品粮基地九大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商品棉基地五大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南疆。

油料作物基地花生山东(最多)、广东、广西、福建的丘陵地区油菜长江流域糖料作物基地甜菜“黑吉内新”甘蔗“台湾两广福建,海南云南四川”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出口商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天然橡胶基地)淡水鱼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4.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A、问题:①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②粮食总产量大,人均粮食产量低,增长慢;③自然灾害多,粮食产量波动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备战2020地理真题专项训练——中国的农业 【知识点回顾】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概念:利用 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地位:农业是支撑 的基础产业。 3.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 五个部门。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 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 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 区和西部 区。 2.东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种植业:东部 地区。 ②林业: 的天然林区,以及 的人工林区。 ③渔业: 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 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西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天然草场广布,以 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②我国四大牧区: 牧区、 牧区、 牧区、 牧区。 4.南北差异:以 一线为界。

我国三大产棉区: 。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①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 可以保持水土。 ②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 。 ③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 。 ④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 。 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问题: 等。 2.对策: 2

① 。 ② 。 ③ 。 ④ 。 3.九大商品粮基地: 。 4.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 ②“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 。 【真题演练】 1.(2019长沙)粮食关乎民族生存根基,我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袁隆平院士研究团队在山东青岛等地实验种植耐盐碱的海水稻,你认为适合推广海水稻的区域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东北平原 D.沿海滩涂 2.(2019宜昌)“清江鱼”是宜昌市民喜爱的一道菜肴,宜昌下属的宜都市是其妻耍产地之一。近年来,宜都市出台相关政策,全面禁止清江流域网箱养鱼,并全部拆除了近86.47万平方米的网箱。宜都市全面禁止网箱养鱼的主要原因是 A.网箱养鱼产量过高,造成清江鱼供大于求 B.治理因网箱养鱼造成的清江水质富营养化 C.农民因网箱养鱼大量亏损 D.网箱养鱼严重影响了清江河道的航运 3.(2019宜昌)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有条“最美水上公路”——古昭公路(下图),它横亘蜿蜒在香溪河上,是中国第一条水上生态环保公路。古昭公路很多路段采用了造价高昂的水上架桥方案,其主要原因是 3

A.为了美观,吸引更多游客 B.缩短路程,更加方便快捷 C.提高知名度,彰显大国实力 D.尽量避免开山毁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2019北京)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下题。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苏绣 A.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5.(2019大庆)下列农业发展规划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在东北平原大力发展甘蔗种植 C.在海南省发展海水养殖 D.在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6.(2019龙东)不同的温度带出产的水果有所不同,下列出产于我国暖温带的水果是 A.椰子、香蕉 B.榴莲、芒果 4

C.梨、苹果 D.香蕉、柑橘 7.(2019大庆)下列不属于农业的是 A.种植业 B.纺织业 C.林业 D.畜牧业 8.(2019宜宾)甘肃、四川、海南三省有我国三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基地。其中,海南省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读“海南岛农业分区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①下列有关海南岛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一年一熟 B.水稻一年三熟 C.杂粮林业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D.水稻甘蔗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②与我国其他育种基地相比,南繁基地最突出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9.(2019无锡)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剖面图,回答问题。

①该地区有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珠江三角洲 ②近年来,图中的稻田慢慢变成了蔬菜田,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A.气候 B.市场 C.劳动力 D.交通 10.(2019无锡)读“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5

①柑橘优势区域的气候条件是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C.气候高寒,光照强烈 D.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②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生产柑橘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 A.南部有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不易进入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 C.气温低,柑橘的生长期较长 D.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11.(2019杭州)读某水果批发商收集的我国“部分省区西瓜集中成熟时间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①四川盆地的西瓜成熟时间早于塔里木盆地 ②珠江三角洲的西瓜成熟时间晚于山东半岛 6

③江西省的西瓜成熟时间比河南省更晚 ④浙江省是我国西瓜成熟时间最晚的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海南瓜农选择让西瓜在春节前后集中成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南冬半年气温比夏半年高 B.海南冬半年降水比夏半年多 C.有利于外省西瓜在海南销售 D.希望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2.(2019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宜港海岸线1000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00千米。沿岸拥有超过2000平方千米尚未开发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浅海区滩涂广阔。 材料二: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计划,辽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的发展方向:一是重点拓展深水网箱等离养殖,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二是重点推进东北亚国际海洋海岛旅游、海滨避暑度假旅游区建设,大力培育邮轮旅游发展,打造东北亚地区邮轮旅游基地等。 材料三:辽宁沿海经济带位置图 7 (1)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要分布在渤海沿岸和____海沿岸,在我国沿海地区中,纬度较______。

(2)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它不仅是辽宁省的外贸中心,也是吉林省、_____省和______自治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3)试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有利条件。 (4)请你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提出至少三点建议并简单说明理由。 13.(2019潍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渭南苹果生长于黄土高原南部。夏季,当地果农会利用自然生长的杂草覆盖果树间的土壤。当地的苹果具有“色泽艳丽、角质层厚、果肉香脆、酸甜适度、耐贮运”等品质特征,畅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连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全长11179公里,运行时间16天,运费比航空节省,运时比海运缩短,运力更大,成为“新丝绸之路”,也使重庆成为国内产品抢滩欧洲市场的桥头堡。如图示意“渝新欧”国际铁路。 8

(1)陕西渭南苹果“色泽艳丽、角质层厚”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说出果农利用自然生长的杂草覆盖果树间土壤的主要目的。 (2)从重庆出发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在西安汇入________线。简述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分析陕西渭南苹果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畅销的原因。 14.(2019无锡)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以 业、渔业、林业为主,西部地区以 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 部的人工林区。 (2)图中,A为东北平原,适宜发展 业,B为横断山区,适宜发展 业。 (3)A地的作物熟制是 。C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 9

(4)制约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5)图中①为 牧区,②牧区的优良畜种是 ,③④牧区的优良畜种是 。 15.(2019北京)2018年10月,某校学生到学农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图13为学农基地平面图。阅读图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2016年人口总量已接近14亿。

(1)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单项选择) A.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人们对粮食需求减少 C.优等耕地所占比重大 D.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2)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感悟,并绘制了示意图。请将人口、耕地、粮食三个关键词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

学农期间,某同学在学农日志上记下了自己的收获:今天我了解了人口、耕地与粮食的关系,太有收获了。在科普展厅,我看到了由中学生发明的新型柿子采摘器,它应用了3D打印和VR技术,太神奇了!” 16.(2019云南)下图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