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

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引言IE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又称产业工程,是一门关注如何优化和改进系统的学科,它结合了工程学、管理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通过运用科学的手法,IE工程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流程并提升产品质量。

在IE工业工程的实践中,有七种主要的手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七大手法,并分析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1. 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VSM)价值流图是一种分析和改进生产流程的工具。

通过绘制物料和信息流的图示,价值流图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使用价值流图,工程师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2. 五大S(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大S是一套用于组织和管理工作环境的方法。

这五个S分别是整理(Sort)、整顿(Set in Order)、清扫(Shine)、清洁(Standardize)和素养(Sustain)。

通过使用五大S,可以使工作场所更加整洁、高效,并且减少了寻找工具和材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时态图(Gantt Chart)时态图是一种项目管理的工具,用于展示项目的时间计划和进度。

通过绘制时态图,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项目的各个任务和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时态图也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项目进度的跟踪和控制,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4. 魔鬼六法(Six Sigma)魔鬼六法是一种专注于减少过程变异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统计工具和质量管理技术,帮助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减少产品产生的缺陷,并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魔鬼六法的核心概念是DMAIC(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它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框架来解决质量问题。

5. 工序分析(Workplace Analysis)工序分析是一种对工作站点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与优化的方法。

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

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

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引言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生产系统进行分析、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一门工程学科。

某科技公司作为一家现代化制造企业,注重工业工程的应用,以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部门常用的七大工业工程手法。

1. 工作站分配技术工作站分配技术是一项用于确定工作站数量及其分布的技术。

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部门在设计生产线时,常使用这一技术来优化工作站的分配,以确保各个工作站的负荷均衡,并减少生产线的拥堵和等待时间。

2. 工作站布局设计工作站布局设计是指在生产线上安排和布置工作站的过程。

某科技公司工程工程部门会使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优化工作站的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和人员在生产线上的移动时间和距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 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是指通过分析评估和优化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部门会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通过引入新工艺、新设备以及优化工作流程,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4. 设备选型与布置设备选型与布置是指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当的设备,并对其进行合理布置的过程。

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部门会评估不同设备的性能、功耗、维护成本等因素,并结合生产线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备选型和布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5. 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明确的工作标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部门会制定标准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6. 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控制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某科技公司工业工程部门会利用计划管理工具和技术,制定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进度,并及时调整生产资源,以保证按时交付产品,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7. 质量管理与改进质量管理与改进是指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和提升的过程。

IE七大手法及其应用

IE七大手法及其应用
20
动作改善之技巧
动作分析及动作经济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工 作,寻求省力,省时的方法
改善重点: 1.需要用全身用力的工作 2.不自然的动作 3.需要注意力的工作 4.厌恶的工作
技巧: 5W1H法 四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迅速,正确地记录工作状况(人和物 的流动,作业工序变化,时间,距离等)并使记录结 果易于整理或向有关人员讲解时易于理解,应用 统一的图标符号表示程序图中操作人员的所有 操作,检验,搬运,迟延,储存等全部活动.
4
工业工程的意识
1.成本和效率意识 2.问题和改善意识 3.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4.全局和整体意识 5.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5
IE七大手法
何为IE七大手法? 1.防呆法 2.动改法(动作分析法) 3.流程法 4.五五法 5.人机法 6.双手法 7.抽查法
11
动改法
动作分析的方法: 1.目视动作分析 2.动素分析 3.影片分析
动素: 人完成工作的动作,可由17个基本动作构 成,这17个基本动作又称为17个动素.
12
动改法之动素
符号
铭称 伸手 握取 移物 装配 使用 拆卸 放手 检查 寻找
符号
铭称
选择
计划
定位
预定位
持住
休息
迟延
故延
发现
13
动改法之动素分类
10.缓和原理:保利龙,鸡蛋运输等等
10
二.动改法
动改法:即动作分析法,利用动作经济原则, 对操作者的动作进行细微的分析,消除不 合理的和浪费的动作,以找出轻松,快速,准 确的操作动作的一种研究方法.
目的:是简化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减轻 工人疲劳,进而确定操作方法和制定动作 时间标准.

IE七大手法在企业中的应用PPT

IE七大手法在企业中的应用PPT

2、操作分析
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 具三者科学地结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 工时消耗,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目的的工作分析。可分为: (一) 人机操作分析(二)联合操作分析(三)双手操作分析
为什么IE能够如此呢? 为什么 能够如此呢? 能够如此呢 3、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 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 提高工作效率。 4、线路分析:对现场布置及物料(另件、 产品、设 备)和作业者的实际流通路线进 行分析,以达到 改进现场布置和移动路。
一、什么是IE 什么是
IE就是指 就是指Industry工业,Engineering工程,是 工业, 工程, 就是指 工业 工程 由二个英文字母的前缀结合。 由二个英文字母的前缀结合。 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 “IE”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 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 以合理化、 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品质及效率, 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以达 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 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 期的生存发展,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因此, 期的生存发展,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因此, 简单地说“ 就是代表 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 就是代表“ 简单地说“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 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我们就以中文“改善” 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我们就以中文“改善”来代 的含义。 表“IE”的含义。 的含义
中国可不可以用IE? 中国可不可以用 ? 广东科龙电器有限公司冰箱公司,四条生产线原设 计生产能力60万台/年,实际生产43万台,应用IE 后,93年生产了75万台,94年生产了91万台,在 此基础上引进100万台改造项目,94年底投产,生 产95万台,与43万台相比,增加了52万台,相当 于投资几亿新建一个大型冰箱厂。

IE七大手法及其应用

IE七大手法及其应用

IE七大手法及其应用IE(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自1955年创立以来,一直在企业中扮演着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水平、改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品质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辅助企业经营的主流科学,从方法工程、工作衡量、工作评价、薪酬制度以及工厂设计,一直到作业研究、决策分析等,甚至透过统计方法与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网络规划技术与行为科学的发展,也都成为IE领域的重要主题。

IE的目标是改善工厂的生产管理基础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学理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管理效果,降低成本、改善经济效益,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管理的技巧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企业领导者、生产厂长、工程QA部门、采购、研发等主管﹑IE﹑PE﹑QE等工程师﹑现场管理及技术人员等能够把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对企业进行工业简化(Simplification)、专业化(Specialization)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IE管理,从制定做出标准,劳动定额工时,工艺流程到现场管理优化直至全公司生产管理系统优化、改善都能发挥IE技术管理的作用。

一、工业工程的内涵与应用1.分析制造业的IE应用现状与面临的问题2.工业工程的软与硬3.生产率4.直接人员的生产率5.偏生产率6.IE 机制建立二、IE手法一:标准工时设定与分析1.IE标准工时结构2.时间衡量系统分析与应用3.预定时间标准的分析4.12项基本动作分析5.方法时间衡量MTM6.WF(Work Factor)7.影响动作之因素8.疲劳或休息宽放之订定9.休息宽放时间定义10.决定休息宽放时间应考虑因素11.固定宽放时间12.变动宽放时间三、IE手法之二—动作分析1.操作程序分析2.流动程序分析3.双手程序分析4.人机配合分析5.动作改善要领。

IE七大手法应用案例

IE七大手法应用案例

精选PPT
13
6.五五法案例(2)
▪ 严格分析所记录的全部事实。采用提问技术对所记录的全部事实逐项提问。 ▪ 对步骤3的“操作”进行提问
❖ 问: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What) ❖ 答:选取比需要稍长的橡皮管。该操作为保证需要所必须。 ❖ 问:为什么? ❖ 答:怕在柜台上量时不够长,故必须选择稍长的橡皮管。 ❖ 问:有无其它更好的办法? ❖ 答:可能有,假如能够储存各种不同长度的管子。 ❖ 问:何处做?(即在什么地方锯)(Where) ❖ 答:在柜台上。
精选PPT
4
装配螺栓与垫圈的动素程序图(原方法)
操作者左手的动作
伸向4号箱中的螺栓 从4号箱中选出并握取一个螺栓 带螺栓到桌子的中心部位 持住螺栓
带已完成的装配件到5号箱 放开装配件
操作者右手的动作
伸向3号箱中的锁紧垫圈 从3号箱中选出并握取一个锁紧垫圈 带锁紧垫圈到桌子的中心部位 定好锁紧垫圈装上螺栓的位置并装配在螺栓上
上锯。
❖ 问:有无其它更合适的时间锯? ❖ 答:似可在最初于铁架处取管子时锯,或事先锯好最常用的各种尺
寸的管子。
精选PPT
15
6.五五法案例(4)
❖ 问:由谁做?(由什么人来锯)(Who)
❖ 答:由发料员锯。
❖ 问:为何要发料员锯?
❖ 答:仓库没有其他人。
❖ 问:有无其他更合适的人锯?
❖ 答:如果由具有锯切经验的专人来锯可能更好。
改善后换模流程
加工 找新模板
完工处理
卸模板
清理机台
完工处理
加工
装刀具
寻边
装模板
在上一个工件加工完成之前把新的待加工模板找好﹐清理机台后直接装新模板﹐ 可缩短换模作业时间。

2024年度IE七大手法

2024年度IE七大手法

生产线现状分析
收集生产线相关数据,分析生产线的瓶颈和 问题。
生产线平衡计算
计算生产线的平衡率和平滑指数,评估生产 线的平衡性能。
生产线改善措施
针对生产线的不平衡现象,采取相应措施进 行改善,如调整工序、增加设备等。
2024/3/23
改善效果评估
对改善后的生产线进行效果评估,验证改善 措施的有效性。
35
通过分析生产流程,取消不必要的工序、操作或动作,减少浪费。
合并(Combine)
将多个工序或操作合并为一个,提高生产效率。
重排(Rearrange)
重新安排生产流程,使工序更加合理,减少等待和空闲时间。
简化(Simplify)
简化复杂的工序或操作,降低工作难度和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3
案例二:人机法在设备操作改善中的应用
界面交互设计
设计符合用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 交互方式,使人与机器的交互更 加自然、顺畅。同时,考虑不同 用户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
性化的交互体验。
2024/3/23
16
04
生产线平衡
2024/3/23
17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生产线平衡是对生产线上各工序所需 时间进行平均化,使各工序时间与瓶 颈工序时间尽可能接近,进而实现生 产线的顺畅、高效运行。
2024/3/23
6
IE七大手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流程优化
通过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 ,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和无效劳 动。
生产计划和调度
利用时间研究和工作抽样等方法收集 的数据,为生产计划和调度提供科学 依据。
2024/3/23
01
02
工作效率提升

精益生产ie之七大手法

精益生产ie之七大手法

精益生产ie之七大手法【实用版】目录一、精益生产与 IE 七大手法概述二、IE 七大手法的具体内容1.方法研究2.作业测定3.布置研究4.线路平衡5.人机配合法6.双手操作法7.动作分析法三、精益生产七大手法的应用四、总结正文一、精益生产与 IE 七大手法概述精益生产是一种源于丰田生产方式的管理哲学,旨在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率来优化生产流程。

IE 七大手法是精益生产中的一种工具,它包括了方法研究、作业测定、布置研究、线路平衡、人机配合法、双手操作法和动作分析法等七种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IE 七大手法的具体内容1.方法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优化生产流程。

2.作业测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观测和记录,以一定的观测样本来推定整体的生产状况,从而找出问题并进行优化。

3.布置研究: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布局进行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4.线路平衡:通过对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使生产流程达到平衡状态,以提高生产效率。

5.人机配合法:通过记录操作人员与机器之间的操作情况,发现人或机器的多余能量,并充分利用这些能量,以提高生产效率。

6.双手操作法:通过研究并记录左右手在操作时的各自的动作要素,发现双手动作的不平衡之处,进而改善调整使双手的操作趋于平衡,以降低劳动强度。

7.动作分析法:通过研究分析人在操作时的各种肢体及躯干动作,发现和消灭不必要动作,使劳动强度最低。

三、精益生产七大手法的应用精益生产七大手法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找出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例如,通过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企业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然后通过布置研究和线路平衡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通过人机配合法、双手操作法和动作分析法,企业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七大手法在企業中的應用第一部分、IE七大手法介紹第二部分、防呆法(Fool-Proof)第三部分、5W1H法第一部分、IE七大手法介紹一、什麽是IE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個英文字母的字首結合。

“IE”是應用科學及社會學的知識,以合理化、舒適化的途徑來改善我們工作的品質及效率,以達到提高生産力,增進公司之利潤,進而使公司能長期的生存發展,個人的前途也有寄託之所在。

因此,簡單地說“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義,爲了顧及記憶的方便,我們就以中文“改善”來代表“IE”的含義。

二、改善(IE)七大手法1. 手法名稱簡稱(1)防止呆子法(Fool-Proof) 防呆法(2)動作改善法(動作經濟原則) 動改法(3)流程程式法流程法(4)5X5WIH(5X5何法) 五五法(5)人機配合法(多動作法) 人機法(6)雙手操作法雙手法(7)工作抽查法抽查法三、七大手法的用途名稱用途(1)防呆法如何避免做錯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夠具體實現。

(2)動改法改善人體動作的方式,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爲舒適、更有效率,不要蠻幹。

(3)流程法研究探討牽涉到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係,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4)五五法借著質問的技巧來發掘出改善的構想。

(5)人機法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藉以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6)雙手法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時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

(7)抽查法借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瞭解問題的真象。

四、改善(IE)七大手法與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別“品管(QC)七手法”較著重於對問題的分析與重點的選擇,但對如何加以改善則較少可應用。

“改善(IE)七手法”較著重於客觀詳盡瞭解問題之現象,以及改善方法的應用,以期達到改善的目標。

有了“改善(IE)七手法”正可彌補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達到相輔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更爲落實也更容易實現。

同時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手法亦可單獨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發掘問題的技巧之故。

第二部分、防呆法(Fool-Proof)一、目的認識“防呆法”的意義,及學習如何應用“防呆法”的原理於我們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進而達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之境界。

請將下列東西放入盒內以上面這個例子來看,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做對。

想要做錯也不可能,因爲不同的形狀根本就放不進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時匆忙起床趕著上學或上班時,才發覺忘了帶車票、鑰匙、鈔票、證件等等,這種忘記帶東西的事,大家多少都經驗過。

爲了防止再次發生,有些人就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每晚睡前,將東西集中預放在床邊或事先預放在隔天要穿的衣服或公事袋內。

所以一早起來只要順手一拿或穿上衣服後,東西絕不會忘了帶。

這各做法也是“防呆法“觀念的延伸使用。

防呆法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如何去防止錯誤發生的方法。

通常人性的弱點總是在怪罪一件錯誤的發生,而較少去動腦筋想想如何去設計一些方法來避免錯誤的發生。

這也難怪,因爲我們背負了歷史的包袱那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而事實上,許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把它當做“做錯事是正常應該有的現象”的負面意義。

事實上,這句話的積極意義是在鼓勵吾人“不要怕改過,有了錯誤應該徹底檢討,努力改過向善”。

二、意義防呆法,其義即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錯事。

亦即,連愚笨的人也不會做錯事的設計方法,故又稱爲愚巧法。

狹義:如何設計一個東西,使錯誤絕不會發生。

廣義:如何設計一個東西,而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的程度。

因此,更具體的說“防呆法”是:1.具有即使有人爲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的構造──不需要注意力。

2.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會錯的構造──不需要經驗與直覺。

3 具有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都不會出差錯的構造──不需要專門知識與高度的技能。

三、功用1.積極:使任何的錯誤,絕不會發生。

2.消極: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程度。

四、應用範圍任何工作無論是在機械操作,産品使用上,以及文書處理上皆可應用到。

五、基本原則在進行“防呆法”時,有以下4原則可供參考:1.使作業的動作輕鬆難於觀察、難拿、難動等作業即變得難做,變得易疲勞而發生失誤。

區分顔色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標示,或加上把手使得容易拿,或使用搬運器具使動作輕鬆。

2.使作業不要技能與直覺需要高度技能與直覺的作業,容易發生失誤.考慮治具及工具,進行機械化,使新進人員或支援人員也能做不出錯的作業。

3.使作業不會有危險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會給人或産品帶來危險時,加以改善使之不會有危險.又,馬虎行之或勉強行之而發生危險時,設法裝設無法馬虎或無法勉強的裝置。

4.使作業不依賴感官依賴像眼睛、耳朵、感觸等感官進行作業時,容易發生誤。

製作治具或使之機械化,減少用人的感官來判斷的作業。

又,一定要依賴感官的作業,譬如,當信號一紅即同時有聲音出現,設法使之能做二重三重的判斷。

六、進行步驟防呆法進行方法的基本步驟如下:【步驟1】發現人爲疏忽發生何種之人爲疏忽,搜集資料進行調查,重估自己的工作找出疏忽所在。

✶平常即搜集像異材混入、表示失誤、數量不足、零件遣忘、記入錯誤等之資料,加以整理即可發現問題點。

✷調查抱怨情報、工程檢查結果、産品檢查結果之資料,掌握發生了何種之問題。

【步驟2】設定目標,制定實施計書目標具體言之盡可能以數位表示。

計書是明示「什麽」「什麽時候」「誰」「如何」進行。

【步驟3】調查人爲疏忽的原因盡可能廣泛的收集情報呈資料,設法找出真正的原因。

【步驟4】提出防錯法的改善案若掌握了原因,則出創意將其消除。

提出創意的技法有✶腦力激蕩法✷查核表法✹5WIH法 KJ法等。

【步驟5】實施改善案有只在自己的戰場中進行者,有與其他部門協力進行者,有依賴其他部門進行者。

【步驟6】確認活動成果活動後必須查核能否按照目標獲得成果。

【步驟7】維持管制狀態防呆法是任何人都能使作業不出差錯之一種構造。

不斷的注意改善狀況,若發生新問題時要能馬上處理,貫徹日常的管理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八、基本原理排除化:剔除會造成錯誤的要因。

替代化:利用更確實的方法來代替。

容易化:使作業變得更容易、更合適、更獨特,或共同性以減低失敗。

適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個別化。

異常檢出:雖然已經有不良或錯誤現象,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將之檢出,以減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緩和影鄉:作業失敗的影鄉在其波及的過程中,用方法使其緩和或吸收。

九、應用原理以下所舉“防呆法”應用原理,系依居吾人在生活上所常見到的實例,舉出來,希望能觸類旁通應用於自己的工作上。

1.斷根原理將會造成錯誤的原因從根本上排除掉,使絕不發生錯誤。

符號:(1)藉“排除”的方法來達成例:錄音帶上若錄有重要的資料想永久保存時,則可將側邊防再錄孔之一小塊塑膠片剝下,便能防止再錄音。

2.保險原理藉用二個以上的動作必需共同或依序執行才能完成工作符號:(1)藉“共同”動作必須同時執行來完成例:開銀行保險箱時,須以顧客之鑰匙與銀行之鑰匙,同時插入鑰匙孔,才能將保險箱打開。

例:操作衝床之工作,爲預防操作人員不小心被手夾傷,所以設計一雙手必須同時按操作鈕下去,才能執行工作。

3.自動原理以各種光學、電學、力學、機構學、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以避免錯誤之發生。

目前這些自動開關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簡易的“自動化”之應用。

符號:(1)以“浮力”的方式來控制例:抽水馬桶之水箱內設有浮球,水升至某一高度時,浮球推動拉杆,切斷水源。

(2)以“重量”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電梯超載時,門關不上,電梯不能上下,警告鍾也鳴起。

(3)以“光線”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自動照相機,光線若不足時,則快門按不下去。

(4)以“時間”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洗手間內的“烘手機”,按一次只有“一分鐘”,時間一到自動停止。

(5)以“方向”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超級市場內進口及出口之單向欄柵,只能進不能出。

或只能出不能進。

(6)以“電流”用量的方式來完成例:家庭的電源開關皆裝置保險絲,用電過量時,保險絲就熔斷,造成斷電。

(7)以“溫度”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家庭內冷氣機之溫度控制,冷度夠時,自動停止,溫度上升時,自動開啓。

(8)以“壓力”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廚房內之快鍋內壓力過大時,則“液壓閥”就開啓,使鍋內之壓力外液以免造成爆炸之危機。

(9)以“計數”控制的方式來完成例:防止忘記換基片改良前:因基片磨損而必須換基片,但因忘記換基片而使基片尖端發生不合標準情形,此時即成爲不合于塊金(NUGGET)直徑之標準。

改良後:✶使控制盤記憶常數達到基片換裝之常數時即停止機械。

✷到達基準數時●燈泡點燈●機械停止動作●由此換裝基件效果:消除忘記換裝基片使不良變零4.相符原理藉用檢核是否相符合的動作,來防止錯誤的發生。

符號:(1)依“形狀”的不同來達成例:個人電腦與監視器(monitor)或印表機之連結線用不同之形狀設計,使其能正確連接起來。

(2)依“數學公式”檢核方式來完成例:“100029608”這一組數位中,最後一字爲檢查號“8”。

“8”之由爲系將每一位元數位加起來得爲18(1+0+0+0+2+9+6+0=18),取個位數“8”做爲檢查號碼。

假如有人將此數位寫錯爲“100029508”則“1+0+0+0+2+9+5=17”個位數爲“7”與原先之檢查號碼“8”不符合,所以顯然“7”與原先之檢查號碼“8”不符合,所以顯然“100029508”這一組數位不對。

此種應用情形在電腦中常見到。

此爲一簡單之例子。

(3)以”發音”方式來檢核(4)以“數量”方式來檢核例:開刀手術前後必須點核數量有否符合,以免有工具遺留在人體內,忘了拿出來。

5.順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順序或流程前後倒置,可依編號順序排列,可以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

符號:(1)以“編號”方式來完成例:流程單上所記載之工作順序,依數目字之順序編列下去。

例:兒童之勞作教材,加以編號依序工作,終能完成模型玩具。

(2)以“斜線”方式來完成例:許多檔案歸檔在資料櫃內,每次拿出來看之後,再放回去時,放錯了地方,可用斜線標誌的方式來改善這個問題。

6.隔離原理藉分隔不同區域的方式,來達到保獲某些地區,使其不能造成危險或錯誤的現象發生。

隔離原理亦稱保獲原理。

符號:例:家庭中危險的物品放入專門之櫃子中加鎖並置於高處,預防無知的小孩取用而造成危險。

例:家庭中之鍋鼎把手煮菜時太熟,加上電木隔熱不夠時,仍需戴手套或取濕布來拿鍋鼎以達保獲之作用。

例:電動圓鋸有一保獲鋸片套,以防止鋸到手。

7.複製原理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採用“複製”方式來達成,省時又不錯誤。

符號:(1)以“複寫”方式來完成例:緊常見到的例子就是“統一發票”。

(2)以“拓印”方式來完成例:信用卡上的號碼都是浮凸起來的,購物時只須將信用卡放在拓印機上底下放上非碳複寫紙,將滾軸輾過即可將號碼拓印在紙上,又快又不會發生錯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