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广告五大陷阱PPT课件
食品安全教育PPT课件

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小食品
不盲目随从广告, 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 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食品安全歌
小朋友,进学校, 学知识,长本领。 文化知识要学好, 健康安全也重要。 病从口入危害大, 食品质量数第一。 食品挑选要细心, 三无食品需留意。 苏丹红、吊白块…… 样样都是有害物。
看清厂家出厂期, 切莫超过保质期。 小摊小贩莫相信, 卫生更是难放心。 油炸腌制要少吃, 健康危害正面临。 饮料冷饮有节制, 损害牙齿吃坏肚。 安全意识人人有, 争当食品小卫士。
健康饮食,快乐成长,关注食品安全, 拥有美好未来。健康饮食,快乐成长, 关注食品安全,拥有美好未来。
腌制类食品
健康饮食,快乐成长,关注食品安全,拥有美好未来。健康 饮食,快乐成长,关注食品安全,拥有美好未来。健康饮食, 快乐成长,关注食品安全,拥有美好未来。
健康饮食,快乐成长,关 注食品安全,拥有美好未 来。
加工类肉质食品
健康饮食,快乐成长,关注食品安全,拥有美好未来。 健康饮食,快乐成长,关注食品安全,拥有美好未来。
健康饮食,快乐成长,关注食品 安全,拥有美好未来。
饼干类食品
(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健康饮食,快乐成长,关 注食品安全,拥有美好未 来。
汽水、可乐类食品
健康饮食,快乐成长,关注食品 安全,拥有美好未来。
健康成长,远离垃圾食品
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
包装干净整洁,图案字迹清晰。
产品名称
配料表
产品标准号 生产许可证 保质日期
生产日期
厂名,厂址
QS标识
? 如何分清食品
保质期和保存期
保质期
(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 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一定时 间内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食品掺假问题解决方案PPT课件

2021/3/24
授课:XXX
2
1.1 食品掺假 是什么呢? What’s food adulteration?
2021/3/24
食品掺假是指向食品中非法 掺入外观、物理性状或形态 相似的非同种类物质的行为 ,掺入的假物质基本在外观 上难以鉴别。如小麦粉中掺 入滑石粉,味精中掺入食盐 ,油条中掺入洗衣粉,食醋 中掺入游离矿酸等。
2021/3/24
授课:XXX
20
3 解决方案思路
Solutions Ideas
客户 委托
标准 抽样
Client Sampling
测试 Test
2021/3/24
记录处理 检测结果
复核检 测结果
Note and Examination handle
授课:XXX
Analyse 分析查明原因
Yes Doubt?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compan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授课:XXX
22
Preliminary screening Qualitative study Quantitative study
初筛
定性
定速无损检测: 光谱检测、生物传 感器检测、电子鼻 、质构仪
2021/3/24
授课:XXX
26
第四步 甘三酯结构分析
FORTH STEP:structural analysis of triglycerides 采用胰脂酶水解技术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可对油脂中
甘三酯组分及结构进行分析。胰脂酶水解技术主要分析测 定油脂甘三酯的Sn-2位脂肪酸组成。
第五步 特殊成分分析
物理方法:密度法、折光法、旋光法 Physical methods: refractive index、densitometer
掺伪食品的检验PPT课件

➢ 掺入特殊调节作用的物质,如酸性化合 物、碱性化合物、盐类物质、抗生素、 防腐剂等。
2. 常见掺伪种类
掺水 掺电解质 掺非电解质 掺胶体物质 加防腐剂 其他类调节性物质
(三)掺伪检验的方法
1. 掺水的检验--------动机及危害
1. 掺水的检验--------检验方法 牛奶的比重法测定
操作方法
取奶样2mL于试管中,使试管倾斜,沿管壁小 心加入0.04%的溴百里香酚蓝乙醇溶液0.6mL,缓慢 转动3~5次,静置2min后,观察两溶液界面环层颜色 变化。
结果判定
按环层颜色变化判定结果。
环层颜色 黄色
黄绿色 淡绿色
绿色
含碱量 无碱
含碱 0.03% 含碱 0.05% 含碱≥0.1%
• 混入 在固体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外观相 似的非同种类物质或虽种类相同但掺入的 物质质量低劣。如面粉掺滑石粉,味精掺 小苏打,大米掺霉变米等。
• 抽取 从食品中提取出部分营养成分后仍 冒充完整成分进行销售的做法。如面粉提 取出面筋后,其余物质还充当面粉销售或 混入好面粉中出售。
• 假冒 名不副实的食品即商标与其食品的 种类、品质、成分不相符合。如假乳粉、 假巧克力、假咖啡等。
取被检乳、正常乳各1mL分别注入两个试管 中,然后各滴加0.2%玫瑰红酸酒精溶液1mL,摇 匀后观察其变化。
结果判定
若乳中含碱则呈玫瑰红色,含碱量越大其颜 色也越鲜艳,而不含碱的牛奶则呈棕黄色(肉桂 色)。
灰分的碱度测定法
牛乳中加入中和剂后,其灰分的碱度将升高。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牛乳灰分的碱度(以碳酸钠计) 来检验是否掺入中和剂。此方法适用于掺入任何量的 中和剂,但操作复杂。
食品掺杂是在食品中非法加入非同一种类 或同种类的劣质物质。
个食品安全认识误区 (1)_PPT幻灯片

8、食品必须百分之百的安全,不 允许存在食用风险问题
答:不对。
● 食品“零危险”的要求无论在科学层面还是 在实践中都是不现实的。全世界都知道,“零 危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任 务就是,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不 至于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 既然“零危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我们就 必须加强食品召回制度立法,完善我国的食 品召回制度。目前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十分 不完善,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食品 召回制度立法和实践方面已经为我国提供了 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
5、纯天然食品就是卫生安全 的食品
答:不对。
● 食品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纯天然来判断。 自然界中作为食物来源的动植物和真菌存在 天然有毒或可产生毒素的成分。
● 天然有毒成分主要有: ● 海洋生物毒素
海洋藻类毒素是由海洋中的微藻产生的 一类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可以通过食物链的 富集作用蓄积在鱼贝类等海洋生物媒介的体 内,人摄食染毒的鱼贝类即可引起中毒。如 西加鱼毒素、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鲭精毒 素(组胺)。
● 植物毒素 一些野生或食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产
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四季豆中含血凝 素(植物红细胞凝聚素)和酶抑制剂,鲜黄花 菜中含秋水仙碱,未烧熟煮透会中毒;蜂蜜中 含木藜芦烷类毒素,白果中含氰苷,马铃薯中 含龙葵素,棉籽油中含棉酚。
● 真菌毒素 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有毒的代
谢产物,如野蘑菇中的蕈毒素和霉变花生中的 黄曲霉毒素。
●又如阜阳奶粉事件中的假冒奶粉,因没含有 有毒、有害物质,尽管对婴儿健康造成危害, 也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 而食品非法添加和食品投毒是故意的犯罪行 为,严格说来也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 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是非食用物质, 而不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欺诈与预防知识 ppt课件

2020/11/15
食品欺诈与预防知识
14
Bold title Tahoma 24 point
• First level text Tahoma 18 black non bold
• Second level Tahoma 16 black non bold, red bullet
• Third level 14 black non bold, teal bullet
2020/11/15
食品欺诈与预防知识
10
Bold title Tahoma 24 point
• First level text Tahoma 18 black non bold
• Second level Tahoma 16 black non bold, red bullet
• Third level 14 black non bold, teal bullet
2020/11/15
食品欺诈与预防知识
13
Bold title Tahoma 24 point
• First level text Tahoma 18 black non bold
• Second level Tahoma 16 black non bold, red bullet
• Third level 14 black non bold, teal bullet
2020/11/15
食品欺诈与预防知识
3
Bold title Tahoma 24 point
• First level text Tahoma 18 black non bold
最新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PPT课件

❖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商品上,或者以 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制 作成分、性能、产地等情况作引人误解的陈 述或表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我国《反》法第5条第4项的虚假表示行为、 第9条的虚假宣传行为。
利用广告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 行政责任——《反》法第24条:经营者利用广告或 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 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 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广 告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 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 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广告法》第37条:违反本法规定, 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 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 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 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 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竞合的具体适用
❖ 在广告虚假宣传上,采取“后法优于前法” 的原则,《广告法》优先于《反不正当竞争 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 利用其他方法虚假宣传的,仍然适用《反不 正当竞争法》第24条的规定。
❖ 现行法律,“在商品上”、“广告”以及 “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均不 同,应当统一。
销售技巧之大陷阱培训课件

销售技巧之大陷阱培训课件1. 简介本课件旨在帮助销售专员认识和了解在销售工作中常见的陷阱,以及如何避免和克服这些陷阱,从而提升销售技巧和业绩。
2. 陷阱的定义和分类2.1 陷阱的定义在销售工作中,陷阱指的是一种常见的困境或误区,会导致销售专员在销售过程中遇到困难,影响销售业绩和客户满意度。
2.2 陷阱的分类根据陷阱的性质和来源,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价格陷阱:客户过于关注产品价格而忽视其他价值。
- 假设陷阱:销售专员假设客户需求而未充分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
- 竞争陷阱:无法有效与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导致陷入价格战。
- 时间陷阱:销售专员花费过多时间与不符合目标客户的潜在客户沟通。
- 技巧陷阱:销售专员对销售技巧过于依赖,忽略了与客户建立信任和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3. 如何避免价格陷阱3.1 价值的传递•将产品特性转化为客户价值,突出产品的独特性和优势。
•强调产品的附加价值,例如售后服务、保修期等。
•和客户一起探讨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找到适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3.2 定位与差异化•强调产品的差异化特点,突出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
•提供独特的销售主张,突出品牌形象和口碑。
•找到目标客户群体,专注于他们的需求并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
4. 如何避免假设陷阱4.1 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提问并积极倾听客户,以确保对客户需求有准确的理解。
•主动与客户互动,挖掘潜在的问题和需求。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4.2 提供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与客户共同思考和探讨,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可行性和效果,以满足客户期望。
5. 如何避免竞争陷阱5.1 了解竞争对手•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和优势。
•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份额。
•找到差异化的销售点,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
5.2 提供独特价值•通过良好的服务和售后支持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提供针对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食品掺伪.ppt

(5)鉴别结论必须明确,不得含糊不清 (6)在进行食品综合全面鉴别前,应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集食 品的
有关资料,如食品的来源、保管方法、储存时间、原料组成, 包装情况以及加工、运输、保管、经营过程的卫生情况,寻找 可疑环节、可疑现象,为鉴别结论提供必要的基础。
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 质为基础,利用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 的方法,它包括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 析法。
微生物分析法
微生物分析法是基于某些微生物生长需要 特定的物质来进行测定的方法。此方法测 定条件温和,克服了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 析法中某些被测成分易分解的弱点,方法 的选择性也较高。此法广泛应用于维生素、 抗生素残留量、激素等成分的分析中。
掺伪食品鉴别的法规依据
《食品安全法》 各类法规、标准
食品检验的工作原则
(1)我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省、市、自治区卫生 防疫部门颁发的食品卫生法规是判定食品能否食用的主要依据。
(2)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颁发的食品产品质 量标准是判定食品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
(3)食品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食用,必须严格加工复制或在其他 相关条件下处理时,可提出限定加工条件、加工环境和限定食 用及销售等范围的具体要求。
食品掺伪与检验
食品掺伪的定义
食品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 加入一些非固有的成分,给正常的市场秩 序和百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伪劣食品的范围
失效变质 危及健康 掺杂使假 以旧充新 标签混乱 ……
食品掺伪的方式
掺伪 &混入 &抽取& 假冒&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