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开拓考试题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一、概念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

3、矿区开发:矿区根据煤炭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设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

4、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5、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又称竖井。

6、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

7、斜井:有直接出口通达地面的倾斜巷道。

9、上山:服务于一个采区(或盘区)的倾斜巷道。

10、下山:由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或盘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11、平硐: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水平巷道。

12、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13、煤门:开掘在煤层中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角的水平巷道称为煤门。

14、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达地面,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15、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

16、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叫准备巷道。

17、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18、矿井生产系统: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19、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20、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21、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采煤概论——井田开拓复习题及解答

采煤概论——井田开拓复习题及解答

一、名词解释01、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

02、矿区——由一个机构所管辖的若干相邻矿井的总称(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的一部分)。

03、井型——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Mt/a)。

04、阶段——沿煤层倾斜、按一定标高将井田划分为若干长条形部分,每一个长条形部分为一个阶段。

05、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的水平。

06、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块段,每一块段称为一个采区。

07、分段——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倾斜将阶段划分的若干适合于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走向长条部分,每一个走向长条部分称为一个分段(也叫小阶段)。

08、分带——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将阶段划分的若干适合于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倾斜长条部分,每一个倾斜长条部分称为一个分带或条带。

09、盘区——开采近水平煤层时,一般是在井田倾斜的适当位置沿煤层主要延展方向布置运输大巷,在运输大巷上下两侧划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盘区。

10、区段——在采区或盘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将采区或盘区划分为若干适合于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长条部分,每一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区段。

11、井田开拓(矿井开拓)——在井田内从地面开凿一系列井巷进入煤层,包括矿井主要巷道的布置与施工。

12、井田开拓方式(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主要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

13、主井——担负矿井煤炭提升或运输任务的井硐。

14、副井——担负人员、材料、设备和排矸等辅助提升或运输任务的井硐。

15、井巷——在煤层或岩层中所开凿的一切空硐。

16、硐室——长度较小、断面相对较大的特殊巷道。

17、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两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

18、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两个以上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

19、回采巷道——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

20、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二、填空题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既降低了煤柱损失,又减少了开采技术上的困难。

矿井开拓

矿井开拓

矿井开拓一、煤田、井田 1. 煤田划分为井田在同一地质时期生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煤田的范围很大,面积由数十至数千平方公里,煤的储量由几亿到几百亿吨。

一个大的煤田通常由几个或十几矿开采,划归一个矿井进行开采的煤田通常称为井田(或矿田)。

井田的边界多以大断层等自然条件进行划分。

2. 矿井储量与可采储量井田范围的大小,决定了矿井的煤炭储量和开采条件,是建设矿井的基本根据。

井田范围内煤炭的埋藏量称为矿井储量,矿井储量中工业储量只有一部分能够采出,这部分储量叫做可采储量。

3. 矿井井型与服务年限矿井生产能力指矿井一年内能生产煤炭的产量,又称为矿井年产量或井型。

矿井范围内可采储量按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计算其可生产年限,称为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我国目前按设计生产能力把煤矿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若干个等级,目前我国井型系列如表2-2-1所示。

表2-2-1 矿井井型和服务年限二、井田再划分煤田划分为井田后,每一个井田的面积仍然比较大,为便于开采,还必须将井田再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区、段,以便有计划的按一定顺序进行开采。

1. 井田划分为阶段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煤层时,通常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井田划分为若干长条部分,每一个长条部分称为阶段,如图2-2-1所示。

阶段大小一般用阶段斜长或阶段垂高来表示,它的走向长度等于井田走向全长。

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800-500-300-150第四阶段图2-2-1 井田划分为阶段 H-阶段垂高;h-阶段斜长阶段与阶段之间以水平面分界,分界面又称为水平面。

布置有主要运输大巷和井底车场,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水平常用该处标高、开采顺序和用途来表示,如图2-1中的-150、-300、-500、-800水平,又称为第一水平,第二水平以及运输水平、回风水平等。

阶段的开采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的,在开采第二阶段时,第一阶段的运输水平可变为第二阶段的回风水平。

采煤技术员题库

采煤技术员题库

第二章煤田地质与井田开拓一、填空题:1.煤层产状三要素指、、。

2.按煤层倾角大小不同,将煤层分为、、三类,一般倾角在8°以下的煤层叫作煤层。

3.褶曲的基本形态分为和两种。

4.断裂构造分为和两种。

5.矿图是、和等工程的用图。

6.层理的形态是与煤层呈状态。

7.反映、和的综合性的水平面投影图叫采掘工程平面图。

8.矿井的某一点和这个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叫做该点的。

9.厚度在米的煤层称为中厚煤层。

10.在煤层中将同一标高的各点,连成一条线称为煤层的。

11.区分岩石坚固程度所用的系数叫系数,该系数的符号为。

12.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硐形式不同分为、、和综合开拓。

13.含有夹石层的煤层称为结构的煤层。

14.位于开采水平以上的倾斜巷道叫。

15.按作用和服务的范围不同,可将矿山井巷分为巷道、巷道和巷道。

16.由含碳物质沉积的大面积含煤地带叫。

17.大于8米的煤层叫煤层。

18.煤层按倾角的变化可分类为、、。

19.矿井巷道按巷道轴线和水平面的关系可分为巷道、巷道、巷道。

20.矿井巷道按巷道的服务对象和范围可分为巷道、巷道、回采巷道。

21.煤矿井下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的水平巷道叫。

22.轨道上山的主要用途是。

23.设置了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的水平叫水平。

24.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将井田划分成的若干长条部分叫。

25.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全部生产时间叫。

26.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按一定的长度划分的块段叫。

27.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三中布置形式。

28.按斜井与井田内的划分方式的配合不同,可分为斜井和斜井。

29.主井的主要作用是。

30.在井筒底部连接井筒和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统称为。

31.在倾斜煤巷(岩层)面上任意一条水平线称为,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就是。

32.煤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最大锐角,称为。

33.主要反映含煤地层的岩石组成,各煤层的层位、厚度和顶、底板特征与层间距的图件称为矿井煤系地层图。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每小题后边的括号中划“√”号或“×”号)1.厚度是米的煤层是中厚煤层。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名词解释(3X 5= 15分)1、米区上山 2 、暗立井 3 、可米储量4、开拓煤量 5 、采掘平衡二、简答题(6X 6= 36分)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三、分析题(2X 12= 24分)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姓名 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采区上山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2、暗立井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 =(Z-P)C式中—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 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

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二、简答题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煤层上山(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一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地下开采复训题目

地下开采复训题目

地下矿山开采平安技术复习题开拓巷道1、矿床开拓分为〔 B 〕。

A、主要开拓巷道和一般开拓巷道B、主要开拓巷道和辅助开拓巷道C、辅助开拓巷道和特殊开拓巷道2、地下矿山主要井巷的位置应布置在〔C〕。

A、一般岩层中B、较稳定的岩层中C、稳定的岩层中3.主要井巷的位置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辅助井巷应布置在不稳固的岩层中。

〔×〕4、每个生产矿井必须有〔 B 〕独立的能上下人的直达地表的平安出口。

A、一个B、至少两个C、三个5、矿井各个生产中段必须有上下人,直达地表的〔C 〕。

A、四个以上平安出口B、三个以上平安出口C、两个以上平安出口开采布局6、一个矿区可包括一个或几个矿田,一个矿田可包括一个或几个井田。

〔√〕7、在井田围,通常沿倾斜把矿床划分为一个一个的水平条矿段,这种矿段称为分层。

〔×〕8、阶段的长度等于井田边界沿走向的长度,高度等于上下两个阶段平巷间的垂直距离。

〔√〕9、在阶段围,沿矿体走向将阶段划分为假设干个采区或矿块,采区或矿块是采矿工作的根本单元。

〔√〕10、根据采矿的要求,将采区划分为假设干个矿房和矿柱。

〔√〕开采顺序11、开矿方法根据矿床的赋存条件确定,开采顺序自上而下进展开采,并满足平安要求。

〔√〕12、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一般是由上而下B、先中间后两边C、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下往上的回采顺序13.当开采相邻较近的矿体时,特别是开采平行矿脉群时,应同时开采矿体。

〔×〕〔先采上盘,后采下盘〕14.空场采矿法在回采过程中分两步进展,即〔C〕的顺序进展。

A.先采矿柱,再采矿房B.同时对矿柱和矿房进展回采C.先采矿房,再采矿柱15.矿柱回收应采取〔A〕回采方式,并制定专门的平安措施。

A.后退式B.前进式C.由设计确定16.采矿方法设计应包括矿房和矿柱回采,地压管理、空区处理可以不考虑。

〔×〕17.在阶段中,各采区沿走向的开采顺序是以主井或主平硐为标准的,一般采取后退式开采较为平安。

煤矿掘进题库填空题(含答案)

煤矿掘进题库填空题(含答案)

填空题1、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2、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

3、光面爆破有轮廓线法、预裂法和修边法。

4、阶段内的划分方式有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三种。

5、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规定是: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

6、国家对采煤工作面采出率的规定是: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7、根据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类。

8、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类。

9、按平硐与煤层走向的相对位置不同,平硐分为走向平硐、垂直平硐和斜交平硐。

10、井底车场运输线路包括存车线、调车线和绕道线路等。

11、井底车场常用的调车方式有:顶推调车法、甩车调车法和专用设备调车法。

12、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环形式和折返式。

13、按照井底车场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的位置关系,环形式车场可分为卧式、立式和斜式。

14、按列车从井底车场两端或一端进出车,折返式车场可分为梭式车场和尽头式车场。

15、煤矿井下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有:轨道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16、轨道运输大巷的轨距一般有600mm和900mm两种。

17、运输大巷的方向应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为便于运输和排水,其坡度一般为3‰~5‰。

18、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分层运输大巷、集中运输大巷和分组集中运输大巷。

19、井田开拓方式是井硐形式、水平数目和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20、在现生产的采区内,采煤工作面结束前 10~15 天,完成接替工作面的巷道掘进及设备安装工程;在现开采水平内,每个采区减产前1~1.5 个月,必须完成接替采区和接替工作面的掘进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

21、采煤方法是指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22、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技术发展及装备水平、矿井管理水平和矿井经济效益。

煤炭矿山采矿机操作工理论试题单选题测试二

煤炭矿山采矿机操作工理论试题单选题测试二

煤炭矿山采矿机操作工理论试题单选题测试二1、《煤矿安全规程》第八十二条规定:井下开拓巷道不得布置在()煤层中。

A、无冲击地压B、一般冲击地压C、突出D、严重冲击地压标准答案: D2、牵引部油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均应保持()所示油量。

A、油标B、油位C、油箱D、油池标准答案: A3、电缆引入装置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间隙不大于()。

A、2mmB、3mmC、1.5mmD、3.5mm标准答案: A4、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

A、串联通风B、分区通风C、专用回风道回风D、机械通风标准答案: B5、单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若进入两腔油液压力相等,则无杆腔活塞上的推力与有杆腔活塞上的推力()。

A、有杆腔活塞上的大B、相等C、无法断定D、无杆腔活塞上的大标准答案: D6、煤电钻的电压是()V。

A、110B、220C、127标准答案: C7、采煤机电机的工作温度一般不超过()。

若超过该值就应停机检查,并消除过热的原因,待冷却下来后方可继续工作。

A、60℃B、80℃C、90℃D、70℃标准答案: B8、液压泵能实现吸油和压油,是由于泵的()变化。

A、动能B、压力能C、流动方向D、密封容积标准答案: D9、在采煤机MG500/1180-WD 中,M代表的含义是()。

A、无链牵引B、采煤机C、电牵引D、滚筒式标准答案: B10、主要通风机设置的防爆门,每()应检查维修1次。

A、1年B、半年C、1个月D、1个季度标准答案: B11、在井下维修牵引部时,必须由()批准,方可打开牵引部盖。

A、组长B、队长C、区长D、矿机电领导标准答案: D12、采煤机大修规范规定,在采高1.5m时,截割电机的大修周期是割煤量()t。

A、75~113B、150~200C、50~100D、30~50标准答案: A13、MG300/700-WD采煤机电牵引调速系统是()。

A、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B、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简称SRD)C、变压器调速系统D、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标准答案: B14、液压拉伸器管线最大工作压力应()实际工况的最大工作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阶段:沿煤层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2.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

3.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2.采掘关系:通常将采煤与掘进的配合关系称为采掘关系。

3.掘进率:生产矿井在统计的时期内每生产10kt煤所分摊的掘进生产巷道总进尺数和开拓总进尺数。

4.开采计划:根据市场对矿井的煤炭产量和质量提出的要求,按照地质情况和生产技术条件,统筹安排采区及工作面的开采与接替。

1、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称为石门3、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提升两个环节的枢纽,是矿井生产的咽喉。

4、开拓巷道:一般来说,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5、沿空掘巷: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区段平巷6、采掘平衡: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保持一定的比例,能很好的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接续,做到采掘的同步平衡7、开拓煤量: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1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称为开拓方式。

2中央并列式通风:进风井与回风井都位于井田中央的同一个工业场地内,一般利用主,副井分别作为进风井与回风井。

4.运输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5.暗立井:又称盲竖井,盲立井。

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巷道。

1.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

2.开拓系统:开拓巷道的形式、数目、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总称开拓系统。

3.矿井工业储量: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合乎开采要求,可供利用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一,填空1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矿井可采储量)。

2.根据主、副井筒的形式,矿井开拓方式可分为四种:(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综合开拓)。

3.矿井巷道按服务范围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大类。

4.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可分为(顶推调车),(顶推拉调车),(专用设备调车),(甩车调车)。

5.根据开采煤层的数目和层间距,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三种:(分层布置)、(集中布置)和(分组集中布置)。

6.矿井技术改造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矿井改扩建)、(合理集中生产)和(生产环节改造)。

7.矿井三量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8.某矿有一工作面编号为1234,其中数字1代表(水平序号),数字2代表(采区编号),数字3代表(煤层编号),数字4代表(区段编号)1、井底车场的形式分为(环形式井底车场)和(折返式井底车场)两大类型。

2、井底车场内用于排水的副井主要硐室是(井底水仓)。

3、运输大巷采用轨道运输时,根据矿车的卸载方式不同,分(固定式)矿车和(底卸式)矿车。

4.运输大巷作用:为开采上水平各煤层服务;为开采下水平煤层回风。

5.环行车场可分为:(卧式)、(斜式)和(立式)(2)梭式和尽头式车场6.井底车场运输线路包括(存车线)、(调车线)和(绕道线路)等2我国井田开拓朝着(生产集中化),(矿井大型化),(运输连续化),(系统简单化)方向发展。

3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有(垂直划分),(水平划),(按煤组划分),(按自然条件形状划分)几种。

4选择岩石大巷的位置,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大巷至煤层的距离);二是(大巷所在岩层的性质)。

5按进风与回风井的相对位置:有中央并列式,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对角式_,采区式通风_,布置方式。

7.立井开拓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立井多水平上山,斜井为集中斜井和片盘斜井平硐有平硐-立井-斜井,平硐-立井,平硐-斜井,立井-斜井8.阶段斜长的影响因素:煤的运输,行人条件,辅助运输二.选择1 .主副井筒采用不同形式的开拓方式称为( D )。

A)平硐开拓B)斜井开拓C)立井开拓D)综合开拓2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在岩层中开掘、和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 D )。

(A)小井(B)暗井(C)斜井(D)石门3.某矿井用一个开采水平将井田划分为上山阶段和下山阶段,阶段内再划分为采区,从地面以倾斜巷道进入地下,这种开拓方式称为( D )。

A)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B) 立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C)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D) 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4.当采用矿车运输时,大巷允许风速不大于(C)。

A) 4m/s B)5m/s C)8m/s D)10m/s5.底卸式矿车适用于下列哪种类型的车场(B)。

A)环形车场 B)折返车场 C)甩车场 D)转盘车场6.下列设计生产能力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是(C)。

A) B) C) D)7.当大巷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时,大巷风速不得超过(B),通常只有少量进风。

A)2m/s B)4m/s C)6m/s D)8m/s8.煤层运输大巷的缺点不包括(D)。

A)维护困难,维护费用高 B)煤柱回收困难,损失大C) 有自燃发火危险 D)要求的掘进设备多9.下列那个不属于开拓巷道(D)。

A)井底车场 B)回风大巷 C)主石门 D)运输上山10.下列不是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的是(B)。

A)水平划分 B)倾斜划分 C)垂直划分 D)按煤组划分1 .下列那个不属于开拓巷道(D )。

B)井底车场 B)回风大巷 C)主石门 D)采区车场2根据矿井生产能力不同,下面哪一个是中型矿井( C )。

A) B) C) D)3.下面哪一个不是“三下一上”采煤(B )。

A)建筑物下B) 承压水体下C)铁路下D) 水体下5.按进风和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分,下面哪一个不是风井的布置方式(D )。

A)中央并列式 B)中央边界式 C)对角式通风 D)中央集中式通风6.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 B)。

B)水平 B)阶段 C)区段 D)采区7.下列设计生产能力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是(C )。

A) B) C) D)8.下列不是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的是(D )。

A)水平划分 B)按煤组划分 C)垂直划分 D)倾斜划分9.下面哪一个不是矿井储量(A )。

A)矿井开拓储量 B)矿井地质储量C) 矿井工业储量 D)矿井可采储量10.下列哪个是大巷的合理轨距(C )。

C)300/mm B)400/mm C)600/mm D)800/mm11.下列不是环形式车场的是(B )。

A)卧式 B)尽头式 C)斜式 D)立式1、井型为a的矿井属于( D )。

A) 小型矿井 B)中型矿井 C)大型矿井 D)特大型矿井2、主副井筒采用不同形式的开拓方式称为( D )。

A)平硐开拓B)斜井开拓 C)立井开拓 D)综合开拓3、根据地形高差,按不同标高开掘的若干平硐称为( D )。

A)走向平硐B)垂直平硐C)斜交平硐D)阶梯平硐4、有些特大型矿井,将井田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的辅助提升和进、回风井筒的部分,每一个部分称为( D )。

A)采区B)盘区 C)区段D) 区域(分区)5、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在岩层中开掘、和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 D )。

A)小井 B)暗井C) 顺槽D)石门6、某矿井用一个开采水平将井田划分为上山阶段和下山阶段,阶段内再划分为采区,从地面以倾斜巷道进入地下,这种开拓方式称为( D )。

A)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B) 立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C)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D) 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三,问答1.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1)要多出煤,出好煤,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工程量(2)简化生产系统,为集中生产创造条件(3)减少煤炭损失(4)完善通风系统,减少巷道维护量(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为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2.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1)井田的地质概况和开采条件与矿井生产能力想适应(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4)合理规划开采范围,处理好临矿关系1.轨道运输对大巷的一般要求①大巷风速不大于8m/s ②运输大巷的方向应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大巷尽量取直。

③运输大巷坡度一般为3‰~4‰或5‰;采用无极绳运输大巷一般不超过10°2.大巷采用矿车运煤的优点①同时统一解决煤炭、矸石、物料和人员的运输问题;②运输能力大,机动性强;③能满足不同煤种煤炭的分运要求;④能适应长距离运输;⑤吨公里运输费用低。

3.煤层大巷的适用条件① 煤层赋存不稳定,变化大的小型矿井;② 离其他煤层较远的深及中厚煤层,储量小、服务年限不长;③ 煤系基底有距离较近富含水层,不易将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④ 井田走向短、运输大巷服务年限短,煤层厚度不大;⑤ 煤系基底有媒质坚硬、稳固的围岩,煤层无自然发火危险。

4.岩石大巷的优缺点与煤巷相比的优、缺点如下优点:巷道维护费用低,并可少留或不留煤柱,能较好地适应地质构造的变化,便于保持巷道的方向和坡度,利于列车行驶和保证运输能力,有利于预防火灾和安全生产,有利于设置采区煤仓和采区车场。

缺点:如果在煤层底板岩石中的位置选择不当仍然会使岩石大巷维护困难。

5.环形式和折返式井底车场有什么特点环形井底车场的特点:是空重列车在车场内不在同一轨道上做相向运行,即采用环形单向运行。

因而,调度工作简单,通过能力较大,应用范围广。

但车场的开拓工程量较大。

折返式井底车场的特点:空、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内的两股线路上折返运行,可简化井底车场的线路结构,减少巷道开拓工程量。

6.影响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包括(1)井田开拓方式(2)大巷运输方式及矿井生产能力(3)地面布置及生产系统(4)不同煤种需分运分提矿井。

8.井底车场选择原则(1)车场有足够的通过能力(2)调车简单管理方便(3)工程量小,便于维护(4)投资小,建设时间段(5)符合规程规定7.与其他开拓相比,立井开拓有哪些优缺点立井开拓主要优点:(1)立井开拓不受煤层性质,瓦斯及水文等自然条件限制。

(2),立井井筒短,提升能力好,对辅助提升特别有利;(3)井筒通风断面大,通风条件优越,(4)煤田开发及并田开拓高地质条件复杂岩层时,立井井筒比斜井容易施工;(5)对地质构造和煤层产状均特别复杂的井田,能兼顾井田浅部和深部不同产状的煤层。

立井开拓主要缺点:井筒施工技术复杂,需用设备多,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井筒装备复杂,掘进速度慢,基本建设投资大。

9.井田开拓方式的解决的问题(1)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及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2)合理地确定开采水平数目和位置;(3)布置大巷及井底车场;(4)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开采水平的接替;(5)进行矿井开拓延深、深部开拓及技术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