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别致的小花瓶|冀美版(2012)

别致的小花瓶韦艳红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利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坯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模具成型法等。
本课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本课学习盘条成型法、并了解泥板成型法等陶艺技法等陶艺技法。
应会:利用盘条成型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盘条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
学习材料花瓶图片、陶泥、抹布……教学过程一、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1.介绍白陶鬶、旋涡纹瓶、绘鹤鱼石斧纹彩陶缸、蛋壳陶杯。
2.陶瓷花瓶和玻璃花瓶的区别?陶瓷---随意质朴,玻璃----晶莹剔透二、别致的造型1.花瓶大变身:a 减瓶口b 减掉瓶颈倒置c减去瓶口瓶底d再多减一点e改变瓶口方向f改变瓶颈形状g 改变瓶身形象2 小结:通过改变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的形状和大小,一只普通的花瓶可以变成各种造型别致的艺术品。
三、观察对比:出示两个不同的泥条作品,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
1相同点:盘条成型。
2不同点:排列方式不同四、盘条法小花瓶的制作步骤:A.制作瓶底(揉成球压平)B.搓成条垒起来(从底部往上盘筑)C制作外部装饰欣赏盘条作品,引导学生如何做到“别致”小组讨论:书中的这几个作品,你喜欢哪个?用了什么装饰手法?装饰手法:刻、压、捏、盘……出示装饰花纹图样,给孩子打开思路五、制作别致的小花瓶:1.提出作业要求:每个人用泥制作一个新颖别致的小花瓶,运用盘条方法。
2.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想法的进行创作;通过实践,通过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展示别致的小花瓶:展示自己的作品:1说一说自己的花瓶别致的地方,运用了哪些方法?2 说一说你喜欢谁的作品,那些地方最吸引你?拓展:欣赏陶艺作品。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别致的小花瓶|冀美版(2012) (4)

《别致的小花瓶》教学设计
《别致的小花瓶》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拟在多媒体互动教学环境下进行,即使用互动平板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中采用了微课教学让学生了解体验拉坯成型法的陶艺技法,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欣赏使用易企秀制作的花瓶博物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创作过程中,使用应用程序一起玩陶艺引导学生体验在数字化的虚拟环境下制作陶艺的过程,启发与引导学生大胆创作,发挥想象力,抓住“别致”的特性,自由、开放的表现自己想要做的花瓶,最后通过互动课堂实时展示学生学习状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使学生在多媒体互动课堂、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学习新知,感受陶艺的乐趣。
不足之处:参观花瓶博物馆的时间不足,有的组没有全部参观完。
改进措施:可以把参观的任务在课前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学生利用课前进行参观,节省课上的时间。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别致的小花瓶 |冀美版(2014秋)

13.《别致的小花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小花瓶制作方法。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3、了解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审美能力及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花瓶的组成,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花瓶的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花、各式花瓶。
学生准备:学生带上陶泥(或瓷泥、纸粘土)、报纸、玻璃瓶(圆木棍)。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家里的小花瓶,它由几部分组成?(2)它的造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了解小花瓶的组成部分和造型特征,为学生制作和装饰小花瓶做铺垫。
花瓶由: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组成。
二、图片欣赏后,提问导入(1)看了这么多别致的花瓶,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样做成的呢?(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拓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对“小花瓶”制作方法的探索看书观察,找答案。
1.制作小花瓶,书中用了哪些方法?你能想到更好的办法吗?(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2.这些方法使用了哪些工具?(陶泥(或瓷泥、纸粘土)、玻璃瓶(圆木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突破重点。
四、“小花瓶”制作方法的研究观察,分析,讨论。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礼物——“花”(每组不一,有的长,有点短,有的仅有一枝,有的有多枝,根据每组花的特点)请同学们帮这些花,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作为它们的家(1)小花瓶的高度(2)小花瓶的开口大小(3)小花瓶的造型有什么特点?(4)小花瓶怎样才能稳稳立在桌上【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主动探索出小花瓶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小组合作制作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每组花的特点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制作。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别致的小花瓶 |冀美版(2014秋) (1)

《别致的小花瓶》一、教材分析《别致的小花瓶》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学生初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学情介绍深入分析教材后,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小学中段的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初步认识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及四人小组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具体环节如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陶艺制作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视频中的泥条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激发学生的陶艺兴趣,并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课程内容。
从而引出课题——《别致的小花瓶》。
2、直观感知:教师展示组合花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图片中的小花瓶都运用了哪几种造型方式?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圆形、雨滴形、柱形,引导学生了解别致小花瓶的造型方式,开阔学生的眼界,改变以往陶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逐步走向开放、自由的创作局面,充分流露出艺术家的纯真情怀,提高学生欣赏陶艺的能力。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运用了哪几种制作方法来制作小花瓶?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
小学美术冀美版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线》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线》比赛获奖
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冀美版二年级下册第2课《各种各样的线》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欣赏各种用“线”构成的画,发现线造型的魅力
实践与创造:自我构思,用线创造新画面
欣赏与评议:互相观摩,挖掘闪光点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铅笔、橡皮和填充工具的使用,对工具的基本操作有较深的印象,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够顺利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点、线、面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画面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用线作画。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好玩的石头》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 4:29:08 04:29:0 804:29 4/4/202 1 4:29:08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4.404:29:0 804:29 Apr-214 -Apr-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04:29:0804 :29:080 4:29Sunday, April 04,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4.421.4. 404:29: 0804:2 9:08Apr il 4,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4 月4日 星期日 上午4时 29分8 秒04:29: 0821.4. 4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4月 上午4 时29分2 1.4.404 :29Apri l 4, 2021
好玩的石头
【石头画】 就是以石当纸,点石 成画。
【石头画】
生动 形 象,多姿多彩, 而且,趣 味 横 生。
石头画 怎 么 做 呢?
1. 选 块 好石头。 大小适中,光滑平整。 形 状 也 很 重 要。
2. 想 好 画 什么。 要 根 据 石头的 颜 色 形 状 来 确 定 画什么。
圆圆的石头上画个圆圆的鲸鱼头 很好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4 月4日 星期日4 时29分 8秒04: 29:084 April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4时29 分8秒 上午4时 29分04 :29:082 1.4.4
谢谢大家
根 据石头的颜色 和 形 状 ,画个脚丫
2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小小“品评家”冀美版 (1)

《小小品评家》教材分析: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双发现没得眼睛,来引导他们用眼睛去鉴赏美,用心灵去感受美,是每一位美术老师都应该去研究的问题。
小小“品评家”正是要引导学生从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出发,通过欣赏与品评生活中常见的设计之美,培养学生欣赏与评述能力。
学生分析: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天性活泼好动、好玩,好奇心又强。
情感也要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因素,设置故事情境,让他们自己发现、探索,牵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增强自信心,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品味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设计之美,大胆表达自己的评价。
能力目标了解美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美术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养成生活中注意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如何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设计产品。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的图片2、学生: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1、你认为学校中哪最美,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2、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美丽的衣服总结:刚才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在说校园、说衣通过谈话导入,先从学生生活的大环境校园中发现美,再从学生生活的小环境中发现服的过程就是对我们的学校和自己衣服的品评。
品评就是我们对一些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我们对这件事物的认识。
引出课题《小小品评家》美,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新授部分二、新授设定情境,请各位小品评家帮忙选购物品1、家具区(出示粉色南瓜床和托马斯床)(1)请小品评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2)设计师叔叔为什么要设计出这么多颜色和形象不同的床总结:生活中物品的设计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图片对比使同学感受生活中的物品都具备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特点。
都遵循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特点2、生活用品装饰区(出示树脂花朵相框和木质蜜蜂花朵相框)(1)游戏相框和介绍连线(2从相框介绍中找出售货员阿姨从哪几方面对相框进行介绍的。
2年级美术教案《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8.折纸动物》

8、折纸动物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杨俊芳小学美术冀教版(教育部2021审定)教材分析:1、本课是一节集折、剪、撕、摆、贴、画为一体的综合设计与制作课,教材上的范图和方法指导能给学生一定的启示,通过图像辨识与思维引领同步,帮助学生抓住动物形体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本课制作方法简单,我设计采用“不教之教”,让学生通过分析范品和示范步骤图进行探究性学习,找到制作的规律,这节制作课留给学生的表现空间较大,所以从如何合理利用纸张,帮助学生建立节俭的习惯。
3、引导学生个性表现,发散思维,进行求异性教学目标:1、学会用纸条通过折、剪、撕、摆、贴、画制作动物的方法。
2、对动物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动物造型作品的愉悦。
3、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物种多样性让世界更美好。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从图例中分析简单的制作方法,掌握折、剪、撕、摆、贴、画的操作方法与要领。
2、借助彩纸的色彩,抓住动物动态特点,表现动物形态的合理、美观。
教具准备: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各种动物的图片PPT、微视频。
学具准备: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胶水。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范品、设疑导入:1、现场示范,欣赏激趣教师微视频示范:一分钟用半张彩纸撕贴出一只大象老师视频里制作了什么动物?生:大象!师:大象有什么特点?生:耳朵像扇子,身体像堵墙,四肢像柱子,尾巴像绳子……师:刚才视频里,老师制作大象时都用到了什么方法?生:“折、撕、画、摆、粘贴……”抓住了大象的形体特征,所以能看出来。
2、设疑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折纸动物》,师:同学们,在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与我们一起分享蓝天与大地,我们的世界也因它们而更加多姿多彩。
师:我们都用什么办法来制作的?生:折、剪、画、贴……你来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展示PPT欣赏折纸动物作品。
生:狮子、金刚、鳄鱼、奶牛……生:驴,马?斑马?师:为什么大家有分歧了?因为这些动物很像,特征不明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狄静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
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
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
欣赏绘画能力。
二、 教材解析
二年级美术课本教材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了
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能力。注重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
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
课型,其中造型与表现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
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三、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
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
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
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
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3、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等的表现
技巧。
4、运用各种材质纸张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难点: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
感。 2、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3、由简单的平面折纸
逐步转为立体造型。
五、教学措施:
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 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
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
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1、以情导入,以趣启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的习惯。
3、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拓宽学生学
习、体验渠道,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的能力。
4、注重课评方式的多样性,课评标准的鼓励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