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矫治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分析

合集下载

口腔隐形矫治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分析

口腔隐形矫治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分析

口腔隐形矫治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分析【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最早见于20世纪90年代,其属于新兴正畸矫治技术,以快速成型技术与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在舒适性、美观性、疗效可预测性以及便捷性等方面均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口腔隐形矫治中的应用力度较大。

本文基于此,对口腔隐形矫治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口腔隐形矫治正畸口腔隐形矫治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且新兴了多种新型矫治技术,大大提高了口腔正畸临床治疗水平。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作为新型矫治技术之一,其首次将先进的三维数字化技术与透明压模式矫治器概念相结合,以实现牙齿移动目的,且在材料方法、技术手段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该技术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因而,本文通过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历史回顾、发展中的机遇以及所面临困难与挑战的研究,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1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历史回顾早在1945年,美国便出现了硬橡胶制作牙齿正位器的报道,为Kesling医生,而后其被广泛应用于牙齿的移动,也衍生出种类繁多的类似透明保持器透明压模式矫治器,且Raintree Essix技术问世,其对透明矫治器的制作主要是基于石膏模型。

直到1997年,来自美国Stanford大学的Zia Chishti与Kelsey Wirth创建了Align公司,其中的Zia Chishti基于自身牙齿矫正的经历,其接受正畸治疗后,并未较好的配戴透明保持器,最终导致下颌牙列拥挤复发,最终不得不又戴上透明压模式矫治器,将复发的下压列重新排列,但因其矫治效率相对较低,Zia Chishti联想到将计算机图像技术与多个矫治器相结合来实现移动牙齿,并与1名计算机软件工程师、2名正畸医生创建了公司。

就我国而言,北京时代天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型中心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于2002年对此技术展开研究,最终成功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除了在我国的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外,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口腔正畸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概述和优势,以及分析其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现状和优势,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其临床效果。

通过对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前景进行展望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和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成人口腔正畸、优势、应用现状、案例分析、前景、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成人口腔正畸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在传统的牙齿矫正方法中,托槽矫正技术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金属托槽和金属线来调整牙齿的位置。

这种方法在外观上不够美观,且容易引起不适。

而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则通过透明的矫正器来调整牙齿,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同时也保持了口腔的美观性和舒适感。

随着人们对口腔美学需求的增加,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逐渐成为口腔正畸领域的热门选择。

与传统的托槽矫正技术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更加舒适、方便,能够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矫正,被越来越多的成人患者所接受。

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概述、优势以及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现状,以及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这种先进技术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随着人们对口腔美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成人口腔正畸需求逐渐增加。

传统的金属托槽矫正技术在外观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且效果更加美观自然。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具有矫正过程舒适度高、便捷灵活等优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在正畸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对于那些对传统矫正器有排斥感的成人患者来说,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将是一种更理想的选择。

口腔正畸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本书在这一部分详细列 举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帮助医生避免或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展望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了当前的前沿技术和 研究方向。这一部分内容既体现了作者的学术眼光,也为读者提供了该领域的研 究方向和发展思路。
《口腔正畸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一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不 仅为口腔正畸医生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 的参考资料。通过对其目录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本书在口腔正畸领域 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口腔正畸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这本书是2014年人民卫生社的图书,作者是田杰教授,一位在口腔正畸领域 有着深厚学术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全书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地阐 述了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
书中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解析。这种技术摒弃了传统的 金属托槽和弓丝,采用透明的矫治器来逐步调整牙齿的位置。这种矫治器不仅美 观,而且减少了患者的口腔不适感,极大地提高了正畸治疗的舒适度。
田杰教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帮助读 者明确这种技术的适用范围,避免盲目使用。同时,他还详细描述了无托槽隐形 矫治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这种技术。
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临床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 实际应用效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深刻感 受到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优势所在,同时也认识到了这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问题。
口腔正畸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 技术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是一种新型口腔正畸技术,逐渐受到成人患者的青睐。

本文首先介绍了口腔正畸技术在成人患者中的重要性,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后详细阐述了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原理和优势,以及适用于成人患者的原因。

展示了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具体步骤和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案例。

结尾部分探讨了该技术的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成人患者、原理、优势、步骤、应用案例、前景、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矫正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口腔正畸是一种专业治疗口腔颌面畸形的医学技术。

随着人们对美观牙齿的需求不断增加,口腔正畸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矫正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排列不齐、咬合不准确等问题,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矫正技术,可以使口腔形态更加美观,增强自信心,改善咀嚼功能,预防口腔疾病等。

1.2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发展历程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作为口腔正畸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的上半叶。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升级,逐渐成为成人口腔正畸领域的热门选择。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位医生首次提出了隐形矫正的概念,并尝试使用一种简单的塑料托槽来进行牙齿矫正。

这种技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导致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材料科学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1998年,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第一套商业化的隐形矫正产品,引起了口腔界的轰动。

随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隐形矫正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中,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

2. 正文2.1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原理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原理是基于传统矫正技术的进化而来,它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生产技术。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3期95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武凤平(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030)0 引言作为临床口腔科常见病之一,牙齿错位畸形会对患者的颌面部美观性产生一定影响[1]。

若未及时纠正,可能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其自信。

临床口腔正畸治疗牙齿错位畸形的方法较多。

为了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价值,本研究将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5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5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9-46岁,平均(32.7±1.5)岁。

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20-45岁,平均(32.6±1.4)岁。

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固定矫治器治疗:行X 线检查,根据患者的口腔X 线资料使用金属托槽固定矫治器行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磨牙与颊面管相连,下牙列则与固定器金属托槽粘接。

嘱患者定期入院复诊,遵循由细至粗、由圆至方原则为患者更换弓丝。

1.2.2 观察组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行X 线检查及相关专科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作患者的数字化全口模型,将其作为加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参照依据。

行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前,耐心为患者讲解矫治器的清洁方法,告知患者未能及时清洁口腔的危害,指导患者养成定期漱口、清洁口腔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习惯,并要求患者将每日矫治器佩戴时间控制在20h 以上。

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后,嘱患者按照两周1次的频率,定期入院复诊,更换矫治器并进行常规复查,以评估患者的牙齿矫治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疗效。

观察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2.0软件为统计工具。

浅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运用

浅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运用

临床探索浅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运用王碧容 (山西大同金冠口腔门诊部,山西大同 037006)摘要:目的:探究在口腔正畸中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固定矫治术,观察组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比较两组综合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语言功能、便携性以及美观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运用于口腔正畸中,可以提升患者语言功能、便携性以及美观舒适度,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口腔正畸;运用口腔正畸主要是指患者牙齿出现拥挤错位,常见错牙因创伤而造成牙齿松动,在患者开唇露齿的时候,上前牙进一步突出,对美观产生极大影响[1]。

传统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会影响患者舒适度与美观度[2]。

本研究探究在口腔正畸中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成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43.81±4.32)岁。

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7~51,平均年龄是(44.93±4.1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牙齿错颌畸形;需要开展口腔正畸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口腔疾病;配合度较差;开口度与口型异常。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开展传统固定矫治术。

在了解患者口腔情况之后,采取直丝弓矫治器有效开展治疗,在患者下牙列的位置对托槽进行粘接,叮嘱患者对所用的弓丝进行定期更换。

观察组患者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患者入院后,医生充分分析明确其符合这一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利用硅胶模型明确患者上下咬合关系,对颅侧位片进行准备,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一步委托矫治中心对矫治器进行制作,对患者进行佩戴矫正器与粘结附件,患有的是2周更换1次矫正器,每日佩戴矫正器的时间一定要保持在22 h以上。

口腔正畸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

口腔正畸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

口腔正畸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78例患者展开分析,入院时间在2020年2月-2021年9月,以随机分配为原则,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术治疗)和对照组(n=39,实施传统固定矫治术治疗)。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在经过口腔正畸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前者高于后者,差异较大(P<0.05)。

结论:在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术的疗效更为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术;应用效果牙齿错位畸形属于口腔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出牙齿拥挤错位,会影响牙齿的美观度,容易使患者出现自卑,敏感等心理,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否则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其身心健康[1]。

在以往的牙齿错位畸形纠正中,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矫治器治疗,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错位情况,但是缺乏了美观性,导致患者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接受度不高[2]。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成熟,被广泛应用至口腔正畸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鉴于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20年2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

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例和16例;年龄范围在22岁-53(38.36±3.62)岁。

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例和17例;年龄范围在23岁-52(38.29±3.57)岁。

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齿错位畸形情况,在经过详细的试验内容介绍后,患者均同意配合研究并签字。

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相似度较高(P>0.05),可比。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目的:评价口腔正畸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这一时间段本科室接诊的62例行口腔正畸诊治的患者开展研究,以矫治技术不相同分成常规组(n=31)和治疗组(n=31),常规组运用传统矫治器,治疗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总结比较62例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效率相比于常规组无明显差距,P>0.05;治疗组美观度及便捷度评分较常规组提升幅度更为明显,P<0.05。

结论:口腔正畸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传统矫治器的诊治效果相当,但在佩戴美观度与便捷性方面,无托槽的隐形矫治技术更胜一筹。

标签: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口腔正畸;美观度;效果牙齿错位畸形是当前临床口腔科常见性疾病,既往多采用固定矫治器予以正畸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但在美观度与隐蔽性上略有欠缺[1]。

近几年,伴随医疗水平提升与信息化技术深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已被运用于口腔正畸的诊治中,因其美观度与便捷性及隐秘性等优点被医患认可接受。

本次研究对31例行无托槽隐形矫治,以期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这一时间段本科室接诊的62例行口腔正畸诊治的患者开展研究。

纳入标准:入选者均为轻度畸形,安氏I类;满足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同意并知情。

排除标准:伴有明显牙周病亦或是开口度异常;非自愿参与研究。

以矫治技术不相同分成常规组(n=31)和治疗组(n=31),常规组男有17例,女为14例;年龄在12-48岁范围内,平均年龄(28.4±7.6)岁;治疗组男为16例,女有15例;年龄区间13-50岁,平均年龄在(29.3±7.6)岁。

将此次研究涉及62例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予以常规组固定矫治器。

诊疗前经X線片了解患者口腔有关情况,选取金属托槽式直丝弓矫治器实施治疗,在患者下牙列处粘连托槽,嘱其按时复诊且更换弓丝,弓丝更换原则遵循由细到粗、由圆变方,由钛镍到不锈钢,治疗结束后实施口腔卫生健康宣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3月第6卷/第7期V ol.6, No.7 Mar. 2019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47
口腔矫治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分析
程传花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口腔医院,山东 济南 250200)
【摘要】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94例接受牙齿矫正的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前后患者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牙弓宽度和扩弓量结果对比,探讨在牙齿矫治方面的具体效果。

结果 通过全程应用隐形无托槽矫治技术,矫治前后患者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结果对比,通过对比可见,基于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的测量结果,牙弓宽度和扩弓量观察,矫治后,患者的上下唇凸点至E线的距离均得到改善,且矫治前后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一项正在发展和改进中的新型的牙齿矫正技术。

【关键词】隐形矫治;无托槽矫治;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7.47.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畸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1997年最早在美国出现,即隐适美(Invisalign)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

2003年,国产EAB型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也相继研发成功。

之所以称为“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因为该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融合了现代正畸学、数字化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成果。

我院口腔正畸科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于错畸形患者治疗,探讨其在牙齿矫治方面的具体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94例接受牙齿矫正的患者,探讨利用无托槽的牙齿矫治技术,其在牙齿矫治方面的具体效果。

病例样本数选取年份,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

所有患者均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牙齿矫正,患者一般资料如下。

性别,男病人,26例,女病人21例;年龄,最大32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21.4±2.1)岁。

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均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矫正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针对患者牙齿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随后取患者牙齿的硅橡胶模型。

拍头部及全景的X光片。

并留下患者口内和面部的照片,用于治疗三维立体的数字模型。

第二,根据患者的牙齿畸形程度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制作相应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第三,从这种治疗方法的正畸治疗流程的角度分析,此方法一经使用,所能够维持的时间较长,达到至少2年。

患者在此期间只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并根据畸形部位的变化,对矫正器进行调整即可。

2 结 果
2.1 矫治前后患者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结果对比
通过对比可见,基于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的测量结果观察,可见矫治后,患者的上下唇凸点至E线的距离均得到改善,且矫治前后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详细统计结果如下表1中显示。

表1 患者矫治前后上下唇凸点距E线的距离改善情况(x±s)所在分组矫治前矫治后t P 上唇凸点至E线距离 2.21±1.32-0.32±1.41-7.426<0.05下唇凸点至E线距离 4.67±1.640.43±1.42-7.514<0.05
2.2 对比矫治前后,患者的牙弓宽度和扩弓量
通过对比可见,经过矫治后,患者的牙弓宽度指标和扩弓量指标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矫治前后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详细统计结果如下表2中显示。

表2 患者矫治前后牙弓宽度与扩弓量对比统计表(x±s)
牙齿位置矫治前牙弓预置牙弓实际牙弓预置扩弓量实际扩弓量P 尖牙32.4±2.334.6±1.633.4±1.7 2.7±1.4 2.1±1.2<0.05第一前磨牙33.1±2.137.5±2.436.4±2.3 3.3±1.6 2.6±1.3<0.05第二前磨牙38.4±3.243.1±2.441.4±2.1 4.6±2.4 3.1±1.2<0.05第一磨牙44.2±3.153.1±3.651.4±3.4 3.5±1.3 1.6±1.2<0.05第二磨牙4952.650.7 2.40.4<0.05(48.5,52.1)(50.6,54.1)(48.6,54.1)(1.4,3.2)(0.1,1.2)DOI:10.16269/11-9337/r.2019.07.026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9 年3月第6卷/第7期V ol.6, No.7 Mar. 2019
48
3 讨 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雏形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Kesling 医师发明的正位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有30多家公司生产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并不断进行材料和系统革新,逐步拓宽错HE畸形的矫治范围。

无托槽隐形技术以传统正畸技术理论为基础,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结合先进的正畸软件及精密的计算机辅助制造工艺,生产出系列的透明正畸牙套。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矫治技术而言,其矫治器是用医用树脂膜片加工而成,没有了带环、托槽、弓丝等固定矫治器的矫正装置,因而称之为“无托槽”;透明树脂膜片加工的矫治器佩戴在口内不宜被发觉,因而称之为“隐形”。

与固定矫治器施力方式不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通过矫治器的形变对牙齿产生压力或推力实现牙齿移动。

减数前磨牙可为拥挤或前突的前牙提供间隙和空间,因此,合理设计支抗和牙移动方式对正畸疗效至关重要。

3.1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见通过应用隐形无托槽矫治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软组织头影测量项目指标的结果,且矫治前后的改善效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在关于牙弓宽度和扩弓量的对比中,矫治后两项质保的对比结果也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

首先,在这种矫治技术的应用范围方面,错合畸形是隐形矫治技术的主要适应症。

主要表现为牙齿出现轻度的拥挤、前突、牙列间隙或者牙齿错位以及扭转的现象。

为了取得更好的矫治效果也可以将这种矫治技术与固定的矫治器联合应用。

患者的牙齿本身,需要萌出完整。

如果患者在症状上表现为牙体萌出异常,需要通过应用颌间牵引技术,可能由于患者自身的牙齿萌出状态问题,无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关于此矫正技术的确切适应症范围,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规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判别是否适用这种技术。

其次,在具体应用上,虽然这种技术的原理和技术支持已经在我国得以实现,但这种技术在我国并没有经历充足的发展历史[4]。

现阶段在我国也存在着垄断的现象。

这就使得此技术应用中的资金成本投入不断的增加。

这是从现实的因素角度分析,此技术应用遇到的实际阻力。

而且,从应用的技术效果层面进行分析,此技术在应用中主要能够对前牙排齐和深覆盖发挥显著的作用,可通过矫正过程提高牙齿的排齐程度。

但对于横向咬合以及颊侧的矫正效果还不够理想。

这表明了此技术的应用在范围和技术实用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对此项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矫正应用效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一项个性化、精确性、美观程度高的矫治技术,目前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正畸医师可利用固定矫治技术的思维在矫治方案设计时仔细控制,并在矫治过程中及时监控,及时处理矫治过程中的脱套现象,一般均可获得较好的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我国属于一项正在发展和改进中的新型的牙齿矫正技术。

但由于经费、技术上的原因,目前给这种技术的普遍推广应用带来的一定的阻碍。

因此,技术人员和口腔医护人员,应当加强沟通和交流,取得更高的矫正效果为目的,满足患者矫正需求,对此项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苏倩怡,甘友志,郑静怡,等.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5(5):386-388.
[2] 王斌.正畸治疗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效果及
临床优势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6). [3] 邱元香,曹剑,张新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牙周病致前
牙间隙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0):18.
[4]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
牙周健康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8,38(2):149-153.
本文编辑:李 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