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合集下载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成人安氏I类轻中度牙列拥挤的临床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成人安氏I类轻中度牙列拥挤的临床应用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8 — 6 4 5 5 ( 2 0 1 3 ) 0 9 — 0 9 7 0 — 0 5
Cl i n i cal a ppl i c at i on o f br a ck e t l e s s an d i n v i s i bl e or t h od on t i c s y s t em f or adu l t An gl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b r a c k e t l e s s a n d i n v i s i b l e a p p l i a n c e s . f o r wh o m s o me a dd i t i o n a I me a s u r e s
d o c t or e v e r y 4- 6 we e k s .R e s u I t s Al l l h e 31 p a t i e n t s c o mpl e t e d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e n t wi t h s a t i s f y i n g
9 7 0
中 国美 容 医 学 2 0 1 3年 5月 第 2 2卷 第 9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e s t h e t i c Me d i c i n e . Ma y . 2 0 1 3 . V o 1 . 2 2 . N o . 9
t r e a t me n t ,p a t i e n t s we r e i n s t r u c t e d t o c h a n g e a l i gn e r s s e qu e n t i a l l y e v e r y t wo we e k s a n d v i s i t t h e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被动面
主动面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56/64
1,含有更为圆钝平滑形态,施力更持久、更均匀,使摘戴矫治器愈加便捷舒适 ,带来良好矫治体验
2,该附件受力面为曲面设计,为压低前牙提供更充分支抗
3,相较于平面,曲面形态有效增加受力面积,使矫治力搜集愈加集中,从而到 达升高前磨牙矫治效果
4,独特近中鸢尾式设计,确保了压低前牙反作用力充分吸收
患者坐直立/半卧位 肘部靠近身体 腿部靠近牙椅 双脚一前一后
镜头长轴与咬合平面平行 咬合平面在取景框中居中 对焦位于上颌中切牙区 需要足够景深,预防后牙区含糊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16/64
镜头长轴与咬合平面平行 对焦位于尖牙区
下颌: 椅背与地面呈30 ° 反光镜放正,与(牙 合)面呈45 ° 医生正对患者,相机 与反光镜呈45 °
附件说明: 上颌:11、21窗口附件,辅助拉伸牙齿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62/64
调(牙合)说明
矫治过程中,上下颌前磨牙区可能产生少许早接触,请临床医生定时复诊检验,并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对 应调整
佩戴第一步矫治器前,需在患者口内15、25、33、44颊侧粘贴牵引钩,配合种 植支抗钉,后移前牙
备注
因为患者前期需植入种植钉进行牵引,故前期35扭转先不进行力偶牵引,此次颊舌侧各设计一个窗口附 件,辅助35进行扭转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10/64
1,对医生医疗水平提升起到催化剂作用 2,方便学术交流 3,医生自我保护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11/64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12/64
手动功效拍摄:景深加大,口腔整个环境清楚
隐形矫治临床具体操作
13/64
肘部靠近身体支撑相机,竖 着拍摄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Mod Diagn Treat 2019Feb 30(4),,、、、,,[5]。

MPR SSD、VR ,SSD VR 。

SSD ,,,,,。

,SSD ,,CT ,,,。

VR ,,360°,,,,。

,VR ,,SSD ,,MPR。

,MPR、SSD VR ,,,,、、,,。

,CT ,MPR、SSD VRT ,、X ,、、,,,、。

参考文献:[1],,.CT [J].,2016,26(10):120 ̄123.[2],,,.CT [J].,2013,32(21):125 ̄126.[3].MSCT [J].,2015,25(10):89 ̄90.[4].CT [J].,2016,17(5):422 ̄424.[5].CT [J].,2015,40(4):517 ̄519.收稿日期:2018 ̄10 ̄10,,。

,[1]。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杜静冰(,453700)摘要:目的。

方法20163~20171174,,,37。

,。

,。

结果,,、,(P <0.05);6,:(GI)、(SPD)、(SBI)(PLI),,(P <0.05)。

结论,,,,。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 ̄8174(2019)04 ̄626 ̄03626··Mod Diagn Treat2019Feb30(4)[2],20163~20171174,,。

1资料与方法1.120163~20171174,37。

16、21,18~37(27.73±0.64),1~3(2.39±0.64),Ⅰ19,Ⅱ18;14、23, 17~38(29.14±0.65),1~4(2.58±0.49),Ⅰ20,Ⅱ17。

,、、(P>0.05),。

1.2:(1)ⅠⅡ;(2)30°~45°,15°~30°;(3);(4);(5),;(6),,。

时代天使隐形矫正流程

时代天使隐形矫正流程

时代天使隐形矫正流程时代天使隐形矫正是一种修正牙齿不齐的矫正方式,采用的是隐形矫正器,相比传统的牙套,更加隐蔽,更加方便。

下面将详细介绍时代天使隐形矫正的流程。

1.初诊在初诊阶段,医生会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患者的牙齿问题以及患者的期望。

医生会使用一些工具来拍摄患者的牙齿照片、X光片和口腔印模,以用来制作个性化的隐形矫正器。

2.模具制作根据患者口腔的印模和X光片,医生会制作一副适合患者的隐形矫正器。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几周的时间来完成。

3.首次佩戴当隐形矫正器制作完成后,患者需要去医院进行首次佩戴。

医生会将隐形矫正器放置在患者的牙齿上,确保矫正器的舒适度和良好的贴合度。

医生会向患者解释使用隐形矫正器的注意事项以及正确的佩戴和取下方式。

4.佩戴在初次佩戴完成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每天的佩戴时间。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每天佩戴20-22小时,只有在吃饭和刷牙时才可以取下。

隐形矫正器需要每两周进行一次换片,以逐渐调整牙齿的位置。

5.定期复查在佩戴阶段,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医生会检查矫正的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医生可能会在复查时更换新的隐形矫正器,以使牙齿持续向正确的位置移动。

6.矫正完成当牙齿矫正到预期的位置后,医生会停止使用隐形矫正器,并根据需要进行后期调整和保持。

此时,患者需要戴保持器,以保持牙齿的位置稳定,并防止牙齿回到原来的不正常位置。

总结起来,时代天使隐形矫正的流程包括初诊、模具制作、首次佩戴、佩戴、定期复查和矫正完成。

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佩戴和照顾牙齿,以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隐形矫正器不仅可以有效修复牙齿不正,还不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相比传统的牙套更加受欢迎。

牙齿隐形矫正流程

牙齿隐形矫正流程

牙齿隐形矫正流程
牙齿隐形矫正是一种通过透明的矫正器来调整牙齿位置的方法,它相比传统的牙箍更加舒适、美观。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牙齿
隐形矫正的流程。

首先,进行初步检查。

在决定进行牙齿隐形矫正之前,您需要
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牙医进行初步检查。

医生会对您的牙齿进行全
面的检查,包括拍X光片、拍照等,以确定您是否适合进行隐形矫正。

接着,制作个性化矫正器。

一旦确定适合进行隐形矫正,医生
会为您进行牙齿的3D扫描,然后根据扫描结果制作个性化的矫正器。

这个矫正器会根据您的牙齿当前的位置和需要调整的位置来制作,
确保最佳的矫正效果。

然后,开始佩戴矫正器。

一旦个性化矫正器制作完成,您就可
以开始佩戴了。

通常情况下,您需要每天佩戴矫正器22小时,只有
在进餐和刷牙时才需要取下来,这样才能保证矫正效果。

随后,定期复诊。

在佩戴矫正器的过程中,您需要定期复诊,
医生会根据您的牙齿调整情况来调整矫正器的设计,以确保最佳的矫正效果。

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具体时间长度会根据个人的牙齿情况而定。

最后,完成矫正。

当您的牙齿达到理想的位置后,您就可以完成矫正了。

医生会给您一个保持器,您需要每天佩戴一段时间,以固定牙齿的位置,避免出现反弹的情况。

总的来说,牙齿隐形矫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矫正方法,它不仅可以改善牙齿的外观,还可以提高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如果您正考虑进行牙齿矫正,不妨考虑一下隐形矫正,它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隐形矫正粘附件流程

隐形矫正粘附件流程

隐形矫正粘附件流程隐形矫正是一种有效的牙齿矫正方式,它能够在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情况下,逐步调整牙齿的位置,使之达到理想的状态。

而在进行隐形矫正的过程中,粘附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正确的粘附件流程能够保证矫正效果的最大化。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隐形矫正粘附件的流程。

首先,进行粘附件前,需要进行牙齿的充分准备。

医生会对患者的牙齿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粘附件的位置和数量。

在确定好粘附件位置后,医生会对患者的牙齿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粘附件的粘贴效果。

接着,医生会将粘附件逐一粘贴在患者的牙齿上。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确保每一个粘附件都粘贴到位。

粘附件的位置和数量是根据患者的牙齿情况和矫正需求来确定的,因此医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一个粘附件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粘附件完成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指导。

患者需要了解如何正确清洁口腔,如何正确佩戴隐形矫正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些知识对于保证矫正效果和患者的口腔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医生需要耐心地向患者进行讲解,并确保患者能够正确掌握这些知识。

在隐形矫正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诊。

在每一次复诊时,医生都会对患者的牙齿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隐形矫正器和粘附件进行调整。

这些调整能够确保矫正效果的最大化,并且能够让患者更加舒适地佩戴隐形矫正器。

因此,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复诊,以确保矫正效果的达到。

总的来说,隐形矫正粘附件流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矫正效果的好坏。

医生需要在粘附件的过程中非常细心和耐心,确保每一个粘附件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同时,患者也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口腔卫生和复诊,以确保矫正效果的最大化。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隐形矫正粘附件流程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Invisible Aligner)是一种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的新技术。

相比传统的金属托槽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有更好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评价。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采用透明的矫治器覆盖在患者的牙齿上,以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

它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口腔扫描或拍摄口腔模型获取患者的牙齿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三维重建和矫正规划;最后,根据矫正规划结果进行矫治器的制作。

患者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矫治器,直至矫正达到预期效果。

相比传统的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它的透明性使得矫治器在口腔内基本看不见,可以保持患者的面部外貌。

其次,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取下,患者可以随时取下并重新戴上,有助于保持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

再次,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舒适度要比传统的矫治器好,减少了对口腔软组织的刺激和不适感。

此外,由于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矫正效果更好,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和控制牙齿的矫正过程。

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研究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牙列拥挤、错颌等问题。

一项对300名患者的研究显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总疗效评价达到了83%,并且在牙列拥挤、牙齿开牙等方面的疗效评价较高。

另一项研究发现,在矫正前后的牙齿拥挤度、错颌指数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此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咬合关系,提高口腔健康指数。

然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严重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较差,适应症相对较窄。

其次,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制作和调整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需要患者合作度较高。

最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价格相对较高,不适合所有患者。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牙齿矫正方式,通过透明的牙套进行矫治,避免了传统矫治中金属托槽的使用。

随着社会对美观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这种隐形矫治方式。

而远移磨牙则是一种常见的矫治手段,通过磨牙的方式扩大牙弓,解决牙齿拥挤问题。

在治疗前牙轻中度拥挤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结合远移磨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种矫治方式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对于传统矫治方式的担忧和抵触。

在日常生活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也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通过对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应用技巧和适应症,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牙齿矫治方案。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该技术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效果,并比较其与传统矫治技术的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选择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轻中度前牙拥挤病例中的可行性和疗效;2.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矫治技术在治疗效果、舒适性、病例接受度等方面的差异;3.探讨远移磨牙在矫治前牙拥挤中的具体机制和作用,为临床技术与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高矫治效果、减少病例不适和提升患者治疗体验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2. 正文2.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它决定了整个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临床观察、病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病例筛选:首先我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前牙轻中度拥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术前评估:对每位患者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和X光片分析,确定牙齿位置、拥挤程度和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测法 ➢ 牙齿形态 ➢ 牙龈形态 ➢ 邻接关系 ➢ X光片观察
2,牙线法
确定邻面去釉牙位常用方法
1,目测法
牙齿形态 牙龈形态
邻接关系 X光片观察
确定邻面去釉牙位常用方法
2,牙线法
邻面去釉时机的选择
可能需要治疗过程中去釉或追加去釉
邻面去釉量
Fillion医生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可以安全磨除的釉质厚度[22]
a,获得牙齿位移空间技术:唇展、扩弓、远移磨牙、蛙跳移牙、拔牙、去釉. 其中的唇展、扩弓、远移磨牙、蛙跳技术主要由制作厂家在设计软件上完成
b,需医生独立完成的操作是:拔牙和去釉
拔牙操作的关键是,确定要拔牙的位置.正畸拔牙通常是
4 4
4 4

拔除单侧或双侧
.拔牙为简单常规操作,这里就不详细介绍
11
5 5
5,相较于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的附件位置更靠近(牙合)方,使第二前磨 牙的升高更为有效
三、隐形矫治技术高级操作
3S概念的举例方案
由于磨牙缺失无法黏贴附件导致支抗不足,故佩戴第一步矫治器前,建议在17、27、36、47近中植入 种植钉,15、25、33、44颊侧龈方粘结长臂牵引钩(公司提供成品,粘结时需与牙龈需保持一定距 离),用链状圈将其与种植体弹性牵引(可参照下图),建议每个月更换一次链状圈。矫治后的第6-9 个月,建议每个月复诊一次,以关注矫治中的牵引效果
单反的使用-自动模式
单反的使用-手动模式
手动功能拍摄:景深加大,口腔整个环境清晰
口腔正畸摄影技巧-正面像
肘部靠近身体支撑相机,竖 着拍摄
上缘在头顶4mm
瞳孔连线平行地面,镜头与 眼睛连线平行于地面
左右侧耳缘4mm
对焦鼻根点下方
底缘在锁骨附近
口腔正畸摄影技巧-侧面向
上缘在头顶4mm
眼外眦与耳廓最上方 连线平行于地面
对焦点在耳屏区域
注意:景深不足将导 致鼻尖模糊
右侧鼻尖3-4mm空白
底缘在锁骨附近
口腔正畸摄影技巧-正面(牙合)像
患者咬合于正中(牙合)位 清洁口腔 吹干牙面,去除水泡 俯视
患者坐直立/半卧位 肘部靠近身体 腿部靠近牙椅 双脚一前一后
镜头长轴与咬合平面平行 咬合平面在取景框中居中 对焦位于上颌中切牙区 需要足够景深,防止后牙区模糊
5 5
,也常见非对称拔牙.或
去釉(邻面去釉)技术:是隐形矫治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后有详细论述)
4,粘接附件:用光固化树脂通过模板粘接在患者牙表面的技术
隐形矫治的临床操作
Ⅲ类为隐形矫治的高级操作(最好由专业正畸医生完成)
具体操作内容为: 1,各种活动矫治器的联合隐形矫治的运用
加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用于深覆(牙合)中压低下前牙
附件粘接常见问题1,粘接效 Nhomakorabea差,易脱落?
操作过程中注意隔湿 凹槽中树脂量是否合适 光照前可在附件处向牙面施力加压,使树脂紧贴牙面
2,粘接后摘除模板时困难,甚至附件脱落?
凹槽中充填树脂前可在凹槽内壁涂布适量凡士林
3,矫治过程中附件脱落
可使用前一副或当前佩戴中的矫治器为模板进行粘接
优化附件
正雅公司研制的具有优良生物力学特性的新型附件
Fillion D (1993) Apport de la sculpture amélaire interproximale à l'ortodontie de l'adulte (troisième partie). Rev Orthop Dento Faciale 27:353–367
邻面去釉
口内照片(正位、侧位、开口位) 3,填写病理提交单 4,取硅橡胶模型(制取合格的硅胶膜型要经过学习和练习) 其中的协同操作为 5,拍摄X光片(全景片、侧位片)
隐形矫治的临床操作
Ⅱ类为隐形矫治的一般操作(主要由主诊医生完成)
具体操作内容为: 1,方案、审核及与制作厂家设计人员沟通确认 2,动画审核及与患者沟通确认,并及时通知制作厂家 3,在椅位上对患者的临床操作
4,片段弓或整体短期固位矫治器的应用
具体操作培训
一、隐形矫治技术基础操作中的拍照摄影技术
口腔摄影的目的
1,病例的原始资料,防止医疗纠纷 2,病例讨论 3,学术会议,论文
家用卡片式数码相机
颜色失真
牙弓后段模糊
口腔数码摄影-单反相机
1,对医生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催化剂作用 2,方便学术交流 3,医生自我保护
邻面去釉的适应症
1,解除前后牙拥挤
对于牙列轻度拥挤(4-6mm)的患者,邻面去釉是拔牙的另一种选择。 然而,这种去釉是不可逆转的切割[13] ,所以在正式操作前一定 要仔细测量牙弓拥挤度
Frindel C. Clear thinking about interproximal stripping.J Dentofacial Anom Orthod 2010;13:187-99.
佩戴完第二十步矫治器,因下颌44已基本到位,需将44颊侧龈方粘结长臂牵引钩去除,同时需在43颊 侧龈方粘结长臂牵引钩,用链状圈将其与种植体弹性牵引 佩戴完第三十步矫治器,因15、25已基本到位,需将15、25颊侧龈方粘结长臂牵引钩去除,同时需在 13、23颊侧龈方粘结长臂牵引钩,用链状圈将其与种植体弹性牵引 佩戴完第四十部矫治器,请临床医生进行复诊,查看上下颌前磨牙牙是否达到目标位
2.1 去釉操作
邻面去釉的定义
邻面去釉(IPR, Interproximal Enamel Reduction),又 称片切或牙齿减径,顾名思义,就是磨除极少量牙齿邻面 的牙釉质。不管是隐形矫治还是固定矫治,邻面去釉都是 一种较为常规的获得间隙的辅助治疗方法
邻面去釉的理论基础和安全性
通过研究远古人类颌骨化石,发现牙齿邻面普遍存在着生 理性磨耗,这就使牙齿的邻面接触从点接触逐渐变为面接 触.邻面去釉实际是对这个自然生理磨耗过程的重现
上海正雅齿科科技有限公司
隐形矫治的临床操作
综述
隐形矫治(定制式正畸无托槽矫治器)的临床 操作,我们认为分三类,分别明确各类操作内 容及需求,详述如下:
隐形矫治的临床操作
Ⅰ类为病例提交的基础操作(可以由护士或助理完成)
具体操作内容为: 1,取模:藻酸盐模型 2,拍照:面部照片(正面、侧面、微笑照)
牙齿移动说明
上颌:12、13、14、15、22、23、24、25远移,11、12、13、21、22、23扭转,11、12、13、21、 22、23内收,排齐上颌牙列
下颌:32、33、42、43、44远移,31、32、33、41、42、43内收,32、33、35、43、44扭转,排齐 下颌牙列
期待与您的合作
口腔正畸摄影技巧-侧面(牙合)像
镜头长轴与咬合平面平行 对焦位于尖牙区
下颌:
椅背与地面呈30 ° 反光镜放正,与(牙 合)面呈45 ° 医生正对患者,相机 与反光镜呈45 °
上颌: 椅背与地面平行
拉钩拉上唇向上向后
医生位于患者后方
口腔正畸摄影技巧-面部照片
口腔正畸摄影技巧-口内照片
二、隐形矫治技术一般操作
牙齿邻面釉质的厚度为0.75-1.25mm,而适量的、安全的 邻面去釉量既能获得需要的间隙同时又能降低龋坏发生的 可能性
邻面去釉的适应症
1,解除前后牙拥挤
2,改善牙龈形态,减小和避免牙龈乳头处的三角间隙 3,协调上下颌牙量 4,改善牙齿形态,协调牙弓两侧同名牙齿的形态 5,改善覆颌、覆盖关系 6,改善Spee曲线 7,不适宜扩弓的病例 8,减少拔牙
附件的作用
1,利于矫治器固位 2,辅助牙齿移动
附件粘接技巧
1,试戴附件模板
附件粘接技巧
2,附件粘接部位酸蚀处理
附件粘接技巧
3,涂布粘接剂、光固化
附件粘接技巧
4,模板上附件凹槽内填充适量树脂
附件粘接技巧
5,模板完全就位后光照固 化
附件粘接技巧
6,去除多余树脂并抛光
附件粘接技巧
7,粘接完成
金刚砂盘
邻面去釉工具选择
金刚砂盘, 0.5mm左右去 釉量
金刚砂车针
邻面去釉工具选择
金刚车针, 0.5mm左右去 釉量
邻面去釉牙位的选择
邻面去釉位置确定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邻面去釉位置应尽量与需要间隙的部位接近 2、前牙区去釉 3、中线偏斜 4、前磨牙和磨牙区
确定邻面去釉牙位常用方法
去釉前 分牙圈分牙
去釉后
邻面去釉后牙体外形的修整
1、一般使用去釉砂条去釉量很小,不会对牙齿形态有明显影响,一般不 需要特殊修整
2、慢速手机和高速车针去釉后,牙体形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邻面去釉后牙面抛光
氟化处理
2.2 粘贴附件
附件的定义
由光固化复合树脂制成,通过定位模板制作,并粘结在牙齿上的树脂突起
邻面去釉的适应症
5,改善覆颌、覆盖关系 6,改善Spee曲线 7,不适宜扩弓的病例 8,减少拔牙
邻面去釉的禁忌症
1,牙弓拥挤严重(拥挤超过8mm,通常考虑拔牙矫治) 2,过小牙或牙冠形态异常 3,外形成方形或长方形的牙体 4,牙齿对冷热刺激过敏者 5,年轻患者(髓角高) 6,口腔卫生差,易患龋(有待商榷) 7,牙根间距过小的牙齿
被动面
主动面
新型压低附件的优点
1,具有更为圆钝平滑的形态,施力更持久、更均匀,使摘戴矫治器更加便捷舒 适,带来良好的矫治体验
2,该附件受力面为曲面设计,为压低前牙提供更充足的支抗
3,相较于平面,曲面形态有效增加受力面积,使矫治力的收集更加集中,从而 达到升高前磨牙的矫治效果
4,独特的近中鸢尾式设计,保证了压低前牙反作用力的充分吸收
3S概念的举例方案
调(牙合)说明
矫治过程中,上下颌前磨牙区可能产生少量早接触,请临床医生定期复诊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 应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