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3.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 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 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
• 为什么说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1)、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 意识的理论依据(P77第一自然段)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内涵(P77第二自然段)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P77第二自然段)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A.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 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 落后观念;
B.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 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人类在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 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而对这 种“思维定式”的有意识破除,则可使人们产 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 ①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②在思维过程 中,要进行合理想象,大胆创新 ③在科学理论 指导下,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 问题 ④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能否归纳概括出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 事物自身的否定 否定观有什么根本不同?外力的否定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中断 和停止 实质是“扬弃”, 要么肯定一切 即既肯定又否定、 要么否定一切 既克服又保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课件

收和创新,国产化率很低。而上海大众,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第
一天,就重视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正是凭借这么高的
国产化率,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得了价格
优势,也赢得了竞争优势。同时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还进行了大范
围的技术创新,使引进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
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更新了人们的 1 __生__产__工__具__,促进了 2 _生__产__技__术___的进步,提高了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_劳__动__者___的__素__质__,开辟了更广阔的 4 _劳__动__对__象___
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实践基础上的 5 _理__论__创__新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
思想政治 必修4
|名师解惑|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
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
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问题探究| (1)结合材料分析,京剧为什么会形成衰落之后的又一复兴浪 潮? (2)《新京剧》为什么能提高年轻人的思维能力?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提示:(1)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京剧的繁荣是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结果。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之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事物自身的否定
外力的否定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中断和停止
既肯定又否定
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探究: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 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 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基本上坚 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 “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被 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请你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 样正确对待儒家思想?
3、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有哪些?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 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5、本框原理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 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 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 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 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 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 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 界。
哲学10复习课件

考点三、创新的社会作用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 治角度 )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 的先导。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考点三、创新的社会作用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一、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变化。 第二、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 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第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 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的结果。(教材修改的内容)
高考真题
(2009宁夏卷)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 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 新意识,引导他们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 盾固有的基本属性。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 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 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③城市文明和乡村 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 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 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④我们在 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 明有机统一起来。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保留和改
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080

第二十四页,共46页。
否定同发展 和联系 的关系
否定是联系 的环节和发 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 的中断
第二十五页,共46页。
[即时应用] 1.如果说 60 年前和平相处、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 时代主题,那么 60 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则 最能抓住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亚非国家应该与时俱进, 在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同时,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 内涵。材料观点表明( )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②辩证否定是联系 的环节 ③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批判的、否定的 ④人 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第二十六页,④ D.②④
解析:“如果说 60 年前和平相处、求同存异是万隆
精神的时代主题,那么 60 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
共赢则最能抓住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体现了辩证否定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①正确;“在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
同时,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第二十页,共46页。
面对爱恨交织的 GDP,我们要超越,但不能抛弃。 如何认识“我们要超越,但不能抛弃”? 答案: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其实质是“扬弃”。对于 GDP,我们既不能抛弃,又要 超越,坚持了辩证否定的观点,既要发扬 GDP 中反映国 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长处,又抛弃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 展质量等方面的缺点,有助于树立创新意识,推动工作 发展。
体现了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②正确;③观点错误,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A
第二十八页,共46页。
2.依法治国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总结社会主义法 治建设经验,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 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从哲学方法 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
浙江省临海市高三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习课件

1、创新的哲学依据
(1)从唯物论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从辩证法的角度: 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 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 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辩证法的革 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旧说, 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3)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 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
[2010· 山东卷]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 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 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 统一。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关注的热点。 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 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否定观。
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 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11浙江卷40.(2)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
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 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 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 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 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 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 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 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 辩证否定的实质?(10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切
否定同 发展和 联系的 关系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含义 作用 实质
辩证 法的 革命 批判 精神
理论依据
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基本内涵 二者关系
方法论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 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 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 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从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4)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必须发扬创新精神,才能达到主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创新 内容 依据 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 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
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
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 创新精神与社会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

• (一)辩证否定
•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 己,自己发展自己
• 注意: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
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 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 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 化的方面。
• (一)辩证否定 • 1、辩证否定的内涵 •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没有否定就没有 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因此,它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 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 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 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 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 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另一种表现。它对待旧事物的 态度是全盘否定,统统抛弃,认为新事物是绝对的新,它既不 能在旧事物的基础上成长起来,也不会有旧事物的一点痕迹。 这样,就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使事物的发展失去 了基础和条件。实际上也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这种 否定一切的错误表现就是只要克服,不要保留,只要批判,不 要继承。认为否定就是对事物的绝对消灭。
成功体验
•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 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 示是
•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 展
•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 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 么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辨证否定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 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③辨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 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 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 因素。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 连续性的统一。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经济、政治、文化)
考点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第三位推销员对庙里的住持说:瞧,女香客们拜佛磕头时,把 头发都磕乱了……他建议:庙里何不备些梳子,让香客们磕完 头可以整理发容,使她们感受到寺庙的关爱,以后就会常常来 烧香。于是他推销了上百把梳子。
第四位推销员对住持说:庙里经常接受捐赠,得给施主一 些纪念品,梳子很便宜,若刻上“积善梳”,再冠以庙名 和住持的亲笔签名,就变成珍贵礼品了。住持听后连称 “善哉”,于是决定将上千把梳子全部买下,还签了长期 订单。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 和变革的先导。 ②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 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①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A.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有人的实践 方式决定的。 B.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 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 和提高。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因为: (1)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 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 方面。 (2)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 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 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事 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④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
A.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
B. 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C. 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D.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①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与创新意识的理论依据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A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破 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 观念; B.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 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含义
树 立 创 新 意 识 是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要 求
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 与创新意识
要 求 我 们
是发展的环节 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 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 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上不唯书,只唯实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 精神与创新意识
要我 求们
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的实际, 突破成规陈说……
为什么要创新? (1)理论依据: 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辩证否定观、发展的实质) (2)实践依据: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①否定的动力是什么? ②否定和肯定的关系是什么? ③否定同发展、联系的关系是什么?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能否归纳概括出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 事物自身的否定 外力的否定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 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否定观有什么根本不同?
联系和发展的 中断和停止 要么肯定一切 要么否定一切
内涵(P77第二自然段)
A.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 在着否定; B.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方 面去理解的; C.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 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③二者的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A.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B.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考题:把梳子卖给和尚
有什么办法把梳子卖给和尚,这 是某公司招聘人才时出的一道考 题,你想留下来 你会怎么做?
请你就“把梳子卖 给和尚”这事谈感 想.
第一位推销员空手而归,说和尚们嘲笑他傻:我们没有头发, 哪用得着梳子?
第二位推销员向和尚宣传梳子有保健功能,即使 没有头发,也能止痒活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1: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含义、特点、实质、方法论要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①理论依据 ②基本内涵 ③二者的关系 ④方法论要求
(1)辨证否定 ①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 链接 自己发展自己。
②辨证否定观的特点
A、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外 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辨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 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C、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辨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 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是吸取、保 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所以,辨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 们联系起来。
袁隆平的“水稻梦”: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 种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 论述的结论。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 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从“鹤立 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 稻的道理,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 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这一重大
突破,打破了传统经典理论的束缚, 他当之无愧成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 杂交优势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