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持机方法(文书特制)
持机摄像的基本姿势和要领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右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持机摄像基本要领
• 一般情况是稳定高于一切 • 广角镜头相对不宜看出抖动 • 状态放松、降低重心、注意呼吸 • 尽量以上身旳扭曲、移动来替代全身运动 • 以难度大旳动作开始拍摄 • 走动拍摄时,双膝弯曲,小步移位 • 定位拍摄尽量利用支撑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站姿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肩扛执机注意事项
• 肩扛摄像机时,摄像机旳重心应落在肩上,由肩 部承担摄像机旳全部重量
• 肩扛摄像时,持执机运动旳灵活性是摄像师是用肩扛拍摄方 式旳主要目旳
• 移动拍摄时保持画面旳稳定 • 在拍摄摇镜头时,摄像师可先使自己旳身体处于
紧张状态,在拍摄过程中慢慢放松下来,变成舒 适稳定旳姿势,这么画面较稳定 • 注意呼吸方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跪姿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蹲姿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执提拔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徒手执机拍摄时旳注意事项
• 应保持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使身体在拍摄时感觉 舒适从而保持一定旳稳定度和灵活度
• 与肩扛拍摄相同,摄像师应尽量利用身体本身旳 减震部位,如手部和肘部旳减震。(身体稍右倾, 肘部略弯)
• 尽量找某些依托物 • 应尽量防止似站非站、似蹲非蹲旳姿势 • 注意呼吸,一般不用屏息方式 • 在运动交通工具上拍摄,在没有减震装置旳情况
下,不能把摄像机放在与交通工具直接接触旳物 体上拍摄。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电视摄像课件——执机方式与要领

执机姿势 拍摄要领
固定执机
徒手执机 肩扛执机 执机姿势 拍摄要领
执机方式
2、徒手执机
固定执机
徒手执机 肩扛执机 执机姿势 拍摄要领
使身体姿势 处在放松的 状态下,可 使拍摄能维 持较长的时 间。
拍摄时尽量 找一些物体 作为辅助支 撑。
避免似站非站、 似蹲非蹲的姿 势,时间稍长 会导致画面的 抖动。
固定执机
徒手执机 肩扛执机 执机姿势 拍摄要领
固定执机
徒手执机 肩扛执机 执机姿势 拍摄要领
拍摄要领
“平”指平衡,是通过寻像器看到的被摄场景应该是横平竖直。 除了在几何位置上的平衡外,还要讲究色彩平衡、影调平衡及心理 平衡等。 “稳”指稳定,拍摄操作必需持稳摄像机,确保画面稳定,避免 不必要的晃动,尽可能使用三脚架等支撑装置。还应注意掌握好镜 头的焦距,焦距越长,稳定性越差。 “准”指准确,即画面构图完美、曝光控制正确、拍摄意图明确、 落幅镜头到位及色彩还原真实等。 “匀”指匀速,即运机速度均匀,画面节奏统一,起落幅镜头速 度要缓慢,加减速变速要均匀等,避免忽快忽慢,大起大落,犹犹 豫豫以及痉挛式、刷墙式、拉风箱式的拍摄。 “清”指清晰,也叫实,即正常的拍摄应力求图像清晰,照度适 中,聚焦精确等。
执机姿势
“扛”指扛机拍摄,可用立姿也可用跪姿,其中立姿肩扛式是最 常用的持机方式,其视点高度与常人相近,画面具有亲切感、交流 感,镜头比较稳定且调度灵活。拍摄时讲究“三紧贴”,即肘部紧 贴身体,脸部紧贴机身,眼睛紧贴寻像器目镜眼罩。 “托”指托机拍摄,适用于便携式小型摄像机,托式拍摄不及肩 扛式稳定,尤其是单臂前伸托机边观看显示屏边拍摄时,画面特别 容易晃动。应双手持机,眼睛紧贴寻像器,以利于增加稳定效果。 “抱”指抱机拍摄,结合立、蹲、跪姿使用,能降低拍摄机位。 向上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按摄像机上部摄录钮控制拍摄。 “举”指举机拍摄,可抬高拍摄机位,适用于拍摄大场面及前方 有人遮挡的情况拍摄,向下转动寻像器或显示屏角度取景,由于机 器举起后,难以保持稳定,所以一般采用短焦拍摄。 “拎”指拎机拍摄,可降低拍摄机位,移跟拍摄运动目标,能起 缓冲作用,减弱画面晃动。
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

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一、持稳持稳是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领之一、在拍摄时,我们要注意保持相机的稳定,避免画面晃动。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1.使用稳定器和三脚架:稳定器和三脚架可以帮助我们固定摄像机,提供稳定的拍摄平台。
在需要拍摄稳定画面的场景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些设备来提高拍摄的稳定性。
2.手持摄像机时的姿势:如果没有稳定器和三脚架,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手持姿势来尽量减少手部晃动。
-双手握持:用一只手握住摄像机的把手,另一只手用来支撑摄像机的底部。
双手握持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将肘部靠在身体上:将肘部放在身体旁边,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拍摄平台。
-慢慢操控:要慢慢操作摄像机,避免突然的移动或转动,这样可以减少晃动。
二、控制对焦在摄像过程中,控制对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的对焦,我们可以确保主体清晰,画面有层次感。
1.使用自动对焦(AF):大部分摄像机都配备了自动对焦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对焦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只需要将焦点锁定到主体上,然后按下快门,摄像机会自动对焦。
2.使用手动对焦(MF):在一些情况下,自动对焦可能不够准确,或者我们想要在特定的主体上进行对焦。
这时,我们可以选择手动对焦。
通过调整摄像机的对焦环,我们可以手动调整对焦位置。
三、控制曝光曝光是摄像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正确的曝光可以让画面明亮且具有逼真感。
1.使用自动曝光(AE):摄像机通常会自动调整曝光,以确保画面的亮度适中。
我们只需将摄像机对准拍摄主体,按下快门,摄像机会自动调整曝光。
2.使用曝光补偿:在一些情况下,自动曝光可能会根据场景的亮度误判。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手动调整曝光值。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值来调整画面的亮度。
四、控制焦距焦距可以改变画面中的主体大小和背景模糊程度。
掌握焦距的操作要领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拍摄主题的意图。
1.使用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来改变画面中的主体大小。
第1章(4节)摄像机持机方式

(2 ) 清
摄像机拍出的画面应该是清晰的,不能模糊不清。
2、 摄像机持机要领
为了保证画面的清晰,首先要保证摄像机镜头清洁;其次在调整聚焦 时,无论是拍摄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最好要把镜头推到焦距最长(大特 写)的位置调整聚焦环,使图像清晰。 因为这时的视角小,景深短,焦点容易调准,然后再拉到所需的范围 拍摄就可以拍出清晰的画面。
三 脚 架 拍 摄
11/16/2011
5
1、 持摄像机的方式
摄像稳定装置---斯坦尼康 (Steadicam)
斯坦尼康稳定器拍摄
11/16/2011 6
1、 持摄像机的方式
摇
臂
11/16/20117Βιβλιοθήκη 1、 持摄像机的方式轨
道
11/16/2011
8
2、 摄像机持机要领
为了让摄像机拍出更好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要领, 需掌握如下要领:
11/16/2011
12
2、 摄像机持机要领
(3 ) 匀
“匀”是指运动镜头的速度要均匀。 在拍摄过程中,运动的速度不要时 快时慢,断断续续。起幅、落幅时的加速和减速也应缓慢、均匀。 无论是推、拉、摇、移,都会对观众的某种心理进行诱导,若是运动 过程不流畅,速度不均匀,忽快忽慢,就会产生不协调感,所以在拍摄画面 时一定要保证机位移动、变焦时的流畅和协调性。(利用镜头上的电动变 焦装置和带有阻尼的(三脚架)云台、移动车等,来形成运动的匀速变化)。
11/16/2011
13
(4 ) 平
2、 摄像机持机要领
“平”是指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 物、图形应该 横平竖直,即景物中的水平线应与荧光屏横边框相平行, 垂直线与竖边框相平行。如果这些线歪斜,会使观众产生某些错觉 。
相机的持机方法

相机的持机方法采用正确的姿势持机不仅能够让我们顺利完成拍摄,而且会极大地影响所拍照片的质量。
为了防止出现手抖动,应该掌握正确的相机持机方法。
取景器拍摄1 横向持机右手切实握持手柄,左手支撑镜头下部,基本上是用双手包裹住相机。
取景器拍摄时,眼睛贴紧眼罩,通过眼睛和双手的3点来支撑相机更稳定。
为了能迅速捕捉快门时机,不要过度用力。
不要忘记双手手肘夹紧身体。
2 纵向持机纵向持机时手肘容易不自觉地张开,需要特别注意。
双脚稍微左右分开,保持身体稳定,使身体正面朝向被摄体。
小提示这样持机不正确手肘张开的状态下,相机不稳定。
捏着相机边缘的持机方法不正确。
切实握持相机使其稳定,抑制抖动。
实时显示拍摄观察液晶监视器的实时显示拍摄时,身体与相机有一定距离,容易引起手抖动。
与取景器拍摄一样,持机时也要双肘夹紧身体,右手切实握持手柄,左手支撑镜头下部。
触摸操作时将相机置于掌中使其稳定。
3实时显示拍摄持机方法的示例和取景器拍摄一样要夹紧双肘。
托住镜头下部,将相机置于掌中,稳定持机。
4 利用可旋转液晶监视器拍摄利用可旋转液晶监视器能轻松伸长手臂进行高位置拍摄或贴近地面进行低位置拍摄。
但要避免硬以不稳定的姿势拍摄,比如不合理地伸长手臂或踮脚等。
令打开的可旋转液晶监视器抵住手腕等办法也能有效稳定相机。
高位置拍摄等手指难以按到快门按钮的情况下,可以将可旋转液晶监视器抵住手腕拍摄。
推荐根据场景积极利用触摸操作。
5 用可旋转液晶监视器拍摄的示例高角度或低角度拍摄时,可旋转液晶监视器可发挥作用。
入门篇完结,相信大家对相机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恭喜各位,从下一课开始,我们一起升级进入初级篇的学习阶段。
摄影相机的持机方法

摄影相机的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
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摄影相机的持机方法。
摄影相机的持机方法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
千万不要耸起双肩。
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摄影相机的持机方法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
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
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摄影相机的持机方法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
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摄影相机的持机方法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摄像机使用的技巧

摄像机使用的技巧摄像机是拍摄影像的重要工具,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正确使用摄像机可以提高拍摄的效果,下面将介绍一些摄像机使用的技巧。
首先是手持摄像机的技巧。
手持摄像机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真实感,但也容易导致画面晃动。
为了减少晃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握紧摄像机。
用右手握住摄像机的右侧把手,并将右肘紧贴在身体上,左手扶稳摄像机的底部。
2.站稳。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平衡。
3.利用体重。
将身体重量稍微向前倾斜,这样摄像机在手上的压力会减小,减少晃动。
4.缩小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大,画面晃动越明显,所以可以适当缩小焦距。
其次是使用三脚架的技巧。
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拍摄平台,适合拍摄需要定格的画面,如静态场景、固定镜头的拍摄等。
在使用三脚架时,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三脚架。
根据摄像机的重量和使用环境选择相应承重能力的三脚架。
2.调整三脚架高度。
将摄像机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使取景器与眼睛平齐。
3.锁紧三脚架。
确保三脚架各个部件都紧固牢固,避免晃动。
4.使用水平仪。
在摄像机上安装水平仪,保持画面水平。
第三是镜头的运动技巧。
摄像机的运动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利用镜头的运动可以更好地表达拍摄者的意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镜头运动技巧:1.平移。
即将摄像机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可以用来追踪运动的主体。
2.推进。
将摄像机朝前移动一段距离,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3.拉远。
将摄像机朝后移动一段距离,可以展示出更广阔的画面。
4.旋转。
使摄像机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可以制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
最后是拍摄角度的选择。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影响观众的观感和情感。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拍摄角度:1.低角度。
从低处朝上拍摄,可以使被拍摄物体显得高大、威严。
2.高角度。
从高处朝下拍摄,可以使被拍摄物体显得渺小、卑微。
3.斜角度。
将摄像机倾斜一定角度拍摄,可以制造出一种不平衡的感觉。
4.俯视角度和仰视角度。
摄像基本要领

三、拍摄中常见的毛病
1、未对摄像机进行正确的调试(如白平衡、焦点、景别、对 未对摄像机进行正确的调试(如白平衡、焦点、景别、 明暗、影调等调整); 比、明暗、影调等调整); 无意识、无目的操作(镜头的运动,开关和状态的调整); 2、无意识、无目的操作(镜头的运动,开关和状态的调整); 避免“拉风箱”“刷墙”式的运动; ”“刷墙 3、避免“拉风箱”“刷墙”式的运动; 秒的起幅落幅不够; 4、5秒的起幅落幅不够; VTR不宜长时间暂停 不宜长时间暂停; 5、VTR不宜长时间暂停; 录前缺少预演. 6、录前缺少预演.
侧面从起幅( 侧面从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留有一定时间的 固定镜头)开始拍摄,然后随着身体转回到正面, 固定镜头)开始拍摄,然后随着身体转回到正面, 摄像机也摇向正面,最后落幅( 摄像机也摇向正面,最后落幅(运动镜头结束时 留有一定时间的固定镜头)是落在身体的正面。 留有一定时间的固定镜头)是落在身体的正面。 若按相反顺序拍摄, 若按相反顺序拍摄,身体最后可能会失去平衡而 导致画面不稳。 导致画面不稳。 若边走边拍时,为减轻垂直震动, 若边走与地面平行擦地移动。
学生作业
请从电视摄像要领这一角度对以下学生作品 进行评价: 乡村教师》 进行评价:《乡村教师》
作业提交形式: 作业提交形式: 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字提交,字数3000; 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字提交,字数3000;按照论文 3000 格式,要求有摘要、关键字和参考文献。 格式,要求有摘要、关键字和参考文献。
2.徒手执机 2.徒手执机
要确保身 体姿势处 在放松的 状态, 状态,可 使拍摄能 维持较长 的时间。 的时间。
拍摄时尽量 找一些物体作 为辅助支撑。 为辅助支撑。
避免似站 非站、 非站、似 蹲非蹲的 姿势, 姿势,时 间稍长会 导致画面 的抖动。 的抖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摄像机的持机要领持机方式大致有
扛式、托式、抱式、举式、拎式,拍摄姿势主要有立、坐、蹲、跪等。
持机姿势的比较:
A. 立姿的扛式和托式是最常用的持机法。
B. 抱式可降低拍摄机位,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按上部摄录钮控制拍摄。
C. 举式可抬高机位,适用于前方有人群遮挡的情况,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
D. 拎式可降低拍摄机位,拍摄运动画面时能起缓冲作用,减弱画面的抖动。
E. 坐、蹲、跪姿可降低拍摄机位,与立姿结合,连贯操作,可实现升降拍摄。
F. 因地制宜,借助依托,如:借助桌子、椅子、树干、墙壁等等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拍摄稳定的画面
拍摄时,要注意手、眼、身、气、步五个方面动作的配合。
二、持机的方式(手)
肩扛式:摄像机扛在右肩上,右手握住镜头的变焦控制器,大拇指操作摄录钮。
左手握住镜头的调焦环,左手协助稳定机器,右脸颊贴住摄像机机身。
两手肘部尽量贴近身体,稳住机身。
手掌机的握法不尽相同,左手托持把稳机器。
手持式: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
右手持机,左手掌五指并拢,成圆弧状扶住液晶屏的左边沿并罩在其上方,挡住左方和上方射进来的光线,帮助稳住摄像机,这样看起了就好多了,采用舒适又稳定的姿势,确保摄像机稳定不动。
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保持身体平衡
跪姿拍摄: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扶住摄像机,可以获得最佳的稳定性。
三、取景方式(眼)
即用右眼取景的同时,左眼也同样睁开以综观全局,把握动向,注意被摄主体的变化趋势。
手掌机尽量用寻像器取景,尽量少用液晶屏,以求省电。
有时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用液晶屏可以拍到比较难拍的画面。
四、身体的移动(身)
站姿:双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基本直立,稳定重心。
摄像时经常要用到仰俯或摇摄等拍摄方法,利用自己的腰部和手臂动作来配合完成。
摇镜头:拍摄工作中,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拍摄摇镜头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将身体朝向摇镜头的终止方向上,两脚分开使摄像机稳定朝向终止的拍摄方向。
然后身体扭向摇镜头的开始方向并开始拍摄。
拍摄时,身体慢慢地、均匀地向终止方向转动,直到完成整个摇镜头过程。
五、脚的移动方式(步)
摄像师还应该锻炼和具备“走”的功夫,这是因为在影视拍摄中的推、拉、移等镜头,要求机器沿一条轨迹作纵向和横向位移,通常拍摄环境中无法借助轨道车等器材,因此,只能依靠摄像师的步法。
这就要求摄像师不能像平常那样随便走步,而应双腿曲膝,蹑着脚走。
腰部以上要正直,仿佛头上顶着水碗,不受脚下的动作干扰,使传到肩部的振动尽量减弱。
行走时利用脚尖探路,并靠脚补偿路面的高低。
这样腰、腿、脚三者协调配合,使身体起到一部“智能摄像车”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使机器的移动达到滑行的效果。
当然,如果在现场能物色到助手的话,可以请助手用双手轻轻把握住你的腰部,这样既能帮着导向,又可以进一步吸收振动。
左右移动,顾名思义,脚的行走路线是左右的而不是前后的,因此这种走法与“前后移动”的步伐有很大不同。
如果你想向右边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