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耦合方式对电源负载动态恢复特性测试结果的影响
用示波器测试电源环路稳定性的方法

用示波器测试电源环路稳定性的方法首先开关电源的环路补偿基础知识内容涉及广,需要的数理知识比较庞杂。
1、反馈控制系统开关电源是一种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其有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两个重要的指标。
响应速度就是当负载变化或者输入电压变化时,电源能迅速做出调整的速度。
因为开关电源的负载多数情况下都是数字IC,其电流会随着逻辑功能的变化而变化,比如FPGA在进行配置时,电流会增大一倍以上。
而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为了保证电源稳定输出,不产生跌落或者过冲,就要求电源必须迅速做出调整,使得最终输出的电压没有变化。
而电源的响应速度就决定了电源的调整速度。
由于电源加入了反馈系统,就可能发生震荡。
如果电源系统的参数没有设置好,就会产生震荡,结果就是电压上会被叠加一个固定频率的波动。
导致电源不稳定。
开关电源如下图所示:从开关电源的框图中可以看出,该系统是通过一个反馈电路,将最终输出的变化反馈给比例电路,经过比例电路的等比例衰减,输入到误差放大器中。
而后误差放大器通过比较该信号和内部参考信号的差异,来驱动后级脉宽调制器等一系列的输出环节,最终与干扰信号相互抵消,从而保证电源的稳定。
2、波特图幅度曲线的频率响应是电压增益改变与频率改变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波特图上一条以分贝(dB)来表示的电压增益比频率(Hz)曲线来描述.波特幅度图被绘成一种半对数曲线:x轴为采用对数刻度的频率(Hz),y轴则为采用线性刻度的电压增益(dB),波特图的另一半则是相位曲线(相移比频率),并被描述成以”度”来表示的相移比频率关系.波特相位曲线亦被绘成一种半对数曲线:x轴为采用对数刻度的频率(Hz),y轴为采用线性刻度的相移(度)。
很多同学容易把波特图看不明白,是因为用一个坐标系,把增益和相位画到一张图上,导致的认知错乱。
如下图,注意左边纵坐标是增益,单位是dB;右边的纵坐标是相位,单位是°。
横坐标是频率,是两个变量曲线共用的。
维修电工高级工考试试题

维修电工高级工考试试题维修电工高级工一、单项选择1. 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应由( B )来确定。
A、欧姆定律B、楞次定律境C、焦耳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 互感系数是由( B )决定的。
A、电流B、线圈的匝数、几何尺寸C、线圈的电压D、线圈的电阻3. 使用SB-10型普通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时,欲使显示波形稳定,可以调节( B )旋钮。
A、聚焦B、整步增幅C、辅助聚焦D、辉度4. 示波器面板上的“聚焦”就是调节( C )的电位器旋钮。
A、控制栅极正电压B、控制栅极负电压C、第一阳极正电压D、第二阳极正电压5. 在SBT-5型同步示波器使用的过程中,希望荧光屏上波形的幅度不大于( D )厘米。
A、1B、2C、5D、86. SR-8型双踪示波器中的“DC--⊥--AC”是被测信号馈至示波器输入端耦合方式的选择开关,当此开关置于“⊥”档时,表示( A )。
A、输入端接地B、仪表应垂直放置C、输入端能通直流D、输入端能通交流7. 双踪示波器的示波管中装有( A )偏转系统。
A、一个电子枪和一套B、一个电子枪和两套C、两个电子枪和一套D、两个电子枪和两套8. 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取决于( D )。
A、反馈强度B、反馈元件的C、放大器的放大倍数D、选频网络的参数9. 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调整管工作在( A )状态。
A、放大B、截止C、饱和D、任意10. 在或非门RS触发器中,当R=S=1时,触发器状态( D )。
A、置1B、置0C、不变D、不定11. 多谐振荡器( D )。
A、有一个稳态B、有两个稳态C、没有稳态,有一个暂稳态D、没有稳态,有两个暂稳态12. 寄存器主要由( D )组成。
A、触发器B、门电路C、多谐振荡器D、触发器和门电路13. 最常用的显示器件是( B )数码显示器。
A、五段B、七段C、九段D、十一段14. 在并联谐振式晶闸管逆变器中,为求得较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应使晶闸管触发脉冲的频率( C )负载电路的谐振频率。
电源纹波和电源噪声测量的七大注意事项

电源纹波和电源噪声测量的七大注意事项示波器是测量电源纹波和电源噪声的必备工具,但在实际的测量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带宽、采样率,如何选择探头、示波器的耦合方式,甚至接地,都会对测量结果带来不一样的影响,以下总结了一些来自具体实际案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本文整理自21ic主办的电源技术研讨会)电源纹波(Power Ripple)和电源噪声(Power Noise)的定义目前,关于电源纹波和电源噪声其实并没有一个协会给定的标准定义。
但是,业内渐渐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将电源纹波理解为电源模块包括VRM的输出电压的波动,和复杂的供电网络无关,或者说是电源输出的源端(Source端)的电压的波动,电源噪声则是指电源模块工作在实际产品系统中,经过供电分布网络将电源能量输送到芯片管脚处,在芯片管脚处的电压的波动,或者简单说是电源输出的末端(Sink端)的电压的波动。
也可以这么说:电压的波动在源端叫纹波(Ripple),在末端叫噪声(Noise)。
在开关电源的众多的测试项目中,电源纹波和电源噪声是一个重要的测试项。
电源纹波和噪声在示波器上的显示。
一、示波器带宽选择带宽是示波器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理论上来说,只要带宽覆盖被测信号能量的99.9%,测量的误差可以小于3%,即是合适的带宽。
因此,业界也存在着多个带宽选择法则,例如:5倍法则、三倍正弦波频率、1.8倍法则、1/3法则。
针对不同的测量信号和测量要求适用不同的法则。
根据上升时间和带宽的关系,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带宽越高,测量的误差越小。
但实际上,具体的应用中并非如此。
因为,示波器毕竟不是一个理想的仪器,测量系统本身有噪声。
这些噪声包括放大器的噪声,ADC的噪声,有源探头的噪声,探头地线感应的空间辐射噪声及地环路耦合的传导噪声从信噪比的角度理解,只有当被测信号的能量远大于示波器测量系统本身带来的噪声能量的时候即信噪比足够大的时候,选择的带宽才是合适的。
电源纹波测量的带宽选择取决于电源开关管的上升时间,测量纹波的带宽等于测量开关管的带宽。
高频电子线路_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和高频功放_实验报告

1-3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 .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4.熟悉放大器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5.了解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 . 实验内容1.采用点测法测量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2.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幅度,并计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3.用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5.观察集电极负载对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三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插装好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插好鼠标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闪亮。
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
扫频法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但需要扫频仪。
点测法采用示波器进行测试,即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1)扫频法,即用扫频仪直接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利用本实验箱上的扫频仪测试的方法是:用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扫频仪,将显示屏下方的高频信号源(此时为扫频信号源)接入小信号放大的输入端(1P1), 将显示屏下方的“扫频仪”与小信号放大的输出(1P8) 相连。
按动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上的编码器(1SS1),选择1K2指示灯闪亮,并旋转编码器(1SS1) 使1K2指示灯长亮,此时小信号放大为单调谐。
显示屏上显示的曲线即为单调谐幅频特性曲线,调整1W1、1W2曲线会有变化。
用扫频仪测出的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图1-5 扫频仪测量的幅频特性(2)点测法,其步骤如下:① 通过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实验项目中“高频原理实验”,然后再选择“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通过选择“小信号调谐放大”后,显示屏上显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原理电路图。
初学者必须看看泰克示波器的入门使用方法

01示波器基本概念与原理Chapter示波器定义及作用01020304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表示,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信号波形信号波形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信号的强度。
幅度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重复的次数,表示信号的周期性。
频率描述信号波形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位置关系。
相位信号波形与参数示波器工作原理0102030402泰克示波器特点及优势Chapter高带宽高分辨率低噪声030201高性能指标分析多样化触发模式边沿触发脉宽触发模式触发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实时FFT分析波形数学运算自动测量数据存储与导出03泰克示波器基本操作指南Chapter电源开关01亮度调节02聚焦调节03通道选择耦合方式选择垂直灵敏度调节水平时基调节触发源选择触发方式选择自动设置调用设置调用之前保存的设置,快速恢复示波器的配置。
将当前设置保存为默认设置或用户自定义设置,以便下次使用。
参数设置在子菜单下设置各种参数,如垂直灵敏度、水平时基、触发源、触发方式等。
主菜单通过前面板的按键或旋钮进入主菜单,进行各种设置和调整。
子菜单在主菜单下选择相应的子菜单,菜单设置与调整方法选择合适的触发源和触发方式,确保波形稳定将测量数据存储在示波器内部或通过接口导出到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处数据存储与导出使用单次触发或自动触发模式,捕获瞬态或异常波形。
波形捕获波形分析使用双通道或多通道功能,同时显示多个信号,进行波形比较和分析。
波形比较0201030405波形显示与测量技巧04信号捕获、存储与回放功能详解Chapter信号捕获方式选择触发模式选择根据信号特点选择合适的触发模式,如边沿触发、脉宽触发等,确保信号稳定捕获。
触发电平设置调整触发电平,使其适应信号幅度,避免误触发或漏触发。
时基设置根据信号频率和所需观察的细节,选择合适的时基,以便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信号波形。
1 2 3存储格式选择存储深度设置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存储格式及大小设置01020304历史波形查看信号特性分析故障定位与诊断教学与演示回放功能应用举例05触发模式设置及优化建议Chapter触发模式类型介绍边沿触发脉宽触发模式触发触发条件设置方法选择触发源首先,用户需要选择触发的信号源,这通常是示波器的输入通道之一。
采用耦合电感的交错并联Boost

采用耦合电感的交错并联Boost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一种创新的电力电子技术——采用耦合电感的交错并联Boost电路。
在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中,Boost电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能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如电池管理、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电动汽车等。
传统的Boost电路在某些应用场合下存在效率低下、热损耗大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研究人员提出了采用耦合电感的交错并联Boost电路。
耦合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电气元件,在电力电子电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合理设计耦合电感,可以实现在相同体积下更高的电能转换效率,降低热损耗,并且具有更好的电磁兼容性。
而交错并联技术则能够进一步提高Boost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对单一元件的依赖。
本文将对采用耦合电感的交错并联Boost电路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我们将从电路拓扑结构出发,介绍该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探究该电路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实验验证,评估该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解决现代电力系统中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采用耦合电感的交错并联Boost电路,我们有望为未来的电力电子系统带来更高效、更可靠、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二、耦合电感理论及其特性分析耦合电感,也称为变压器,是一种能够实现电能传输和电压变换的电感器件。
其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次侧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进而在二次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实现电能的传输。
耦合电感的特性主要由其耦合系数、匝数比以及电感值等参数决定。
耦合系数是描述一次侧和二次侧线圈间磁场耦合程度的物理量,其值越接近1,表示耦合程度越高,能量传输效率也越高。
匝数比则是一次侧和二次侧线圈的匝数之比,它决定了电压的变换比例。
电感值则是描述电感器件对电流变化的阻碍程度,其大小会影响电流的变化速率以及磁场的强度。
示波器交流耦合

示波器交流耦合一、示波器的基本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测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可以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视化的波形,以便对电路进行分析和故障排查。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根叫做探头的传感器,将待测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相应的电流信号,再将这个电流信号送到示波器主机中进行处理,最终显示出一个与待测信号相对应的波形。
二、交流耦合和直流耦合在使用示波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耦合方式。
常见的有交流耦合和直流耦合两种方式。
1. 直流耦合直流耦合是指将待测信号与示波器内部直流参考电压相连,并通过一个高通滤波器去除掉低频分量。
这种方式适用于观测直流偏置较大的信号,但不适用于观测低频分量较强的交流信号。
2. 交流耦合交流耦合是指将待测信号与示波器内部交流参考电压相连,并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去除掉高频分量。
这种方式适用于观测交流信号,特别是在观测信号中的低频分量时,交流耦合方式更为适用。
三、示波器交流耦合的原理和优点1. 交流耦合的原理示波器交流耦合的原理是将待测信号与示波器内部的参考电压相连,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分量,只留下低频成分。
这样就可以观测到信号中的低频部分。
2. 交流耦合的优点(1)可以观测到信号中的低频部分。
在观测一些振荡信号时,如果采用直流耦合方式,由于直流偏置较大,可能会掩盖掉一些重要的信息。
而采用交流耦合方式,则可以去除掉直流偏置,并且保留下来重要的低频成分。
(2)可以避免直流漂移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
在使用示波器进行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时,由于电路元件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待测信号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漂移。
如果采用直流耦合方式,则这种漂移会对观测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而采用交流耦合方式,则可以避免这种影响。
(3)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在信号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信号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噪声。
如果采用直流耦合方式,则这些噪声会对观测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而采用交流耦合方式,则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去除掉高频分量,从而减少噪声的影响。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维修电工》(700题)题库(附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维修电工》高级(700题)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一含源二端网路,测得开路电压为100V ,短路电流为10A ,当外接10Ω负载电阻时,负载电流为(b )A 。
A.10B.5C.20D.22、 共发射级放大电路中,当负载电阻增大时,其电压放大倍数的值将(c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迅速下降3、 在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中,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主要采用(A )耦合方式。
A.阻容 B.直接 C.变压器 D.电感4、 多级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之(C )。
A.和 B.差 C.积 D.商5、 关于磁场的基本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磁场具有能的性质B.磁场具有力的性质C.磁场可以相互作用D.磁场也是由分子组成 6、 磁极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力和能的特性,该物质叫(b )。
A.磁性 B.磁场 C.磁力 D.磁体7、 如果一直线电流的方向由北向南,在它的上方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的N 极偏向(A )。
A.西方B.东方C.南方D.北方 8、 把3块磁体从中间等分成6块可获得(D )个磁极。
A.6 B.8 C.10 D.129、 关于相对磁导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
A.有单位B.无单位C.单位是亨/米D.单位是特 10、 在磁路中与媒介质磁导率无关的物理量是(c )。
A.磁感应强度 B.磁通 C.磁场强度 D.磁阻11、 以下列材料分别组成相同规格的四个磁路,磁阻最大的材料是(c )。
A.铁 B.镍 C.黄铜 D.钴12、 在磁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有磁阻就一定有磁通B.有磁通就一定有磁通势C.有磁通势就一定有磁通D.磁导率越大磁阻越大13、 磁阻的单位是(b )。
A.亨/米B.1/亨C.米/亨D.亨14、 在铁磁物质组成的磁路中,磁阻是非线性的原因是(A )是非线性的。
A.磁导率 B.磁通 C.电流 D.磁场强度15、 在一个磁导率不变的磁路中,当磁通势为5安匝时,磁通为1韦;当磁通势为10安匝时,磁通为(c )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的提出
开关电源测试中通常都要测量负载动态恢复特性,其目的是测试输出负载变化情况下,电源输出电压稳定在整定值的能力。
最关注的测试指标是过冲幅度和恢复时间。
图一所示为过冲幅度和恢复时间的定义及测试方法接线图。
恢复时间是指直流输出电压随着负载的变化开始出现过冲开始,恢复至小于等于并不再超过负载调整率处止的这段时间。
(没有输出负载调整率要求的以输出电压范围界定)
图一过冲幅度和恢复时间的定义及测量方法接线图
过冲幅度是指负载变化带来的过冲的最大值和电压稳态值的电压差。
测试要求在全范围输入电压条件下,分别测试输出负载按照额定值的25%-50%-25%,以及按照额定负载的50%-75%-50%跳变时,观察示波器上检测到的过冲幅度和恢复时间,按图一定义记录过冲幅度及恢复时间。
输出电流变化速度要求不小于一定的值(根据不同电源要求的规格书或司标要求而定),跳变时间间隔要大于完全稳定所需时间(稳定时间长表明环路会比较慢,需要注意考察其他相关项目是否合格),示波器上波形建议有2到3个周期为好(包括正、负)。
问题:在进行上述测试时,示波器通道耦合方式应该选择为交流耦合还是直流耦合?很多公司都按交流耦合的方式测试。
我之前也没有怀疑过这种方法,直到有一天有客户发现用D公司的示波器测试结果和力科的测试结果差别很大。
如图二所示,两个示波器都是用AC耦合,力科示波器测量出来的恢复时间大约
为27ms,D示波器测试出来的大约为198ms。
如果按力科的测试结果就合格,按D的测试结果就不合格。
为什么会有上述差别?哪个结果是正确的? (有些工程师看到所在公司大都是用力科示波器,于是就认为力科的结果是正确的; 有些工程师看到所在公司用大都是用D公司的示波器,于是就认为D公司的结果是正确的。
遇到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是在销售示波器的过程中令人感到痛苦甚至有点伤心的时刻。
)
图二力科示波器测量的恢复特性
图三D公司示波器测量的恢复特性
二、示波器的AC耦合
示波器的AC耦合方式通常理解为在示波器的输入通道增加了一个隔直电容,示波器的前端放大器的特性在AC耦合时表现为带通滤波器。
不接探头时,力科示波器和D公司的示波器在AC耦合时的低频段的截止频率是很接近的,都小于10Hz(典型值8Hz)。
但D示波器在连接探头之后的截止频率会降低1 0倍,大约0.7Hz,这在频域上理解就是不能完全隔断直流信号,所以在时域上表现为充电时间更长,测试出来的恢复时间会大很多。
力科示波器的截止频率不受探头的影响,截止频率仍然是8Hz左右。
这说明用D示波器的AC耦合方式测试出来的恢复时间的结果是完全错误的。
图四和图五分别画出了两种不同示波器在有无探头时的幅频特性。
图四 D示波器在连接探头和不接探头时的幅频特性,连接探头之后截止频率降低10倍
图五力科示波器在连接探头和不接探头时的幅频特性是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上面的幅频特性。
将0.1Hz的方波信号通过BNC 线直接输入到D公司的示波器的通道1,同时通过无源探头输入到示波器的通道2。
两个通道都设置为AC耦合。
图六显示了两个通道测试出来的结果对比。
通道1的恢复时间为30ms,通道2因为通过探头连接,恢复时间非常长。
为什么?还是那个原因,在连接探头之后,截止频率降低为0.7Hz,截止频降低在时域上理解就是时间常数更大,充电时间更长,需要接近200ms。
这就是为什么前面客户用D公司的示波器来测试出来的恢复时间是那么地长。
图六通道1为探头连接,通道2为BNC线连接
图七通道1为探头连接,通道2为BNC线连接
将相同的信号按相同的方法分别输入到力科的示波器的通道1和通道2,显示两个通道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
这说明力科示波器在AC耦合方式下,截止频率不会因是否连接探头而变化。
为什么D公司的示波器的截止频率会在AC耦合时降低10倍呢?显然,在D示波器中,AC耦合电容是直接连接到通道输入端的,而且AC耦合电路没有任何buffer设计,截止频率当然就会受到外部输入的影响,如图八所示。
不接探头时,1M欧姆的输入电阻和AC电容(大约0.02uF)串联,时间常数为R * C,截止频率为1/(2 * PI * R * C )=1/(2*3.14*1*10 ^6(1MOhm)*0.02* 10^-6),约等于8Hz。
当接上X10无源探头之后,探头的9M 欧的电阻和输入端1M欧电阻串行在了一起,时间常数增加10倍,截止频率降低10倍。
图八示波器的输入电路原理框图
在力科示波器设计中,我们有两种方法保证截止频率不受到外部连接探头等输入源的影响,一种方法是将AC耦合电路放在了放大器的后面,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缓冲器将探头的电阻和AC耦合电容隔离出来,保证时间常数(截止频率)基本不变。
力科的某款示波器的AC耦合电路设计如图九所示,通过耦合电容左边的400K欧电阻与探头的9M欧电阻及输入端800K欧电阻并联,然后再和耦合电容及400K欧的电阻串联,时间常数中的R由1M欧变化为784K欧,因此,截止频率基本不变。
图九带有Buffer的AC耦合电路设计
三、正确的测量方法
既然力科的AC耦合不受探头的影响,那么是否可以说负载动态特性的测量的正确方法是:第一,如果要使用无源探头测量恢复时间,就一定要用力科示波器并将耦合方式设置为AC耦合。
第二,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D公司的示波器就必须用BNC线来测量并一定要将耦合方式设置为AC耦合?
用AC耦合方式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让我们跳出力科示波器和D公司示波器的思维圈子,以纯学术性思维来思考电源负载动态恢复特性测量这一问题的本身。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图三中D示波器测量的波形,我们会发现开始部分(蓝色标记的部分)下降得很快,我想这部分可能表示了真正的电路恢复特性。
在力科的测量波形看不到下降特别快的单独部分,但D示波器有很长的时间常数,所以可看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事实上,对于电源动态负载恢复时间测量,我们希望测量到的应是图九所示的红圈标识部分的时间。
将此波形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稳态电压,另外一
图十示波器在DC耦合方式下测量恢复时间
部分是从负载跳变的转换部分。
在DC耦合时两部分理论上都能准确地测量出来,如图十一的蓝色虚线所示。
但在AC耦合时,测量到的红色部分是由AC耦合电容和电阻构成的时间常数大小决定的。
蓝色的转换部分可能会受到AC耦合的时间常数的影响。
如果AC耦合的时间常数远小于被测电源的恢复时间,那么可以用AC耦合方式,但在实际测量中通常都难以满足这个条件。
为了准确的测量,您需要消除掉红色部分的的影响,因此,最好是用DC耦合。
图十二的通道1和通道2波形分别是DC耦合和AC耦合时的测量结果。
但在DC耦合下,又有两个问题:第一,被测电压很大时,譬如测量48V的电压,示波器的量程需要设置得比较大(譬如10V/div),这时候负载变化带来的电压转换部分在示波器中的所占的区域就很小,量化误差很大,难以准确分辨、测量出过冲幅度和恢复时间。
如果将示波器量程设置小一些,就需要大幅度调节DC偏置电压,但在小量程下普通无源探头的偏置电压范围是有限的,那么示波器就可能
显示不出来负载变化的部分。
第二,负载的快速动态变化会使探头和示波器的放大器有过载的可能从而产生过载恢复时间和过载电压,这也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图十一 DC耦合与AC耦合对测量的影响
图十二 DC耦合和AC耦合测量结果差异
那么该怎样测量输出电压比较大的电源动态负载恢复时间呢?力科的DA18 55A差分放大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DA1855A具有很大的偏置范围、非常优异的过载恢复能力及最好的共模抑制比。
在DC耦合下也不用担心偏置电压范围。
对于小电压的恢复时间测量,就直接用普通无源探头,设置为DC 耦合方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