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PPT演示课件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PPT演示课件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 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 称七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其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2.按内容(题材)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 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 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l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 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答题示例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 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 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 “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 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二年级下学期古诗 10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二年级下学期古诗 10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暮春即事
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晚春 唐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农家
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难行。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绝句
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两个黄鹂)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庆全庵桃花
宋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
花影 宋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
山居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诗词赏析PPT课件

诗词赏析PPT课件
2024/1/25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意象的描绘 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境。
欣赏诗词中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如押韵、平仄、对仗等所带 来的审美体验。
9
情感表达与传递
分析诗词中表达的情感类型和程 度,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
探讨诗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力。
探究诗词中情感传递的途径和效 果,如通过共鸣、移情等作用让
12
音韵节奏掌握
平仄
音调
通过平仄的交替和对应,形成抑扬顿 挫的声韵效果。
通过声调的起伏变化,表现情感的波 动和意境的深远。
押韵
在诗句的末尾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韵脚 ,增强音韵美感。
2024/1/25
13
结构布局安排
起承转合
通过起句、承句、转句、合句的 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
或意境。
对仗工整
运用对偶、排比等手法,使诗句 在形式上更加美观。
6
02
诗词内容解读
2024/1/25
7
主题思想阐释
揭示诗词背后的深层 含义和主题思想,如 爱情、人生哲理、社 会批判等。
探究诗人如何通过诗 词传达自己的价值观 和立场。
2024/1/25
分析诗词如何通过具 体的意象、情节和语 言表达主题思想。
8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如自然景物、动物、植物等 所代表的含义。
2024/1/25
科举制度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使得更多人才得以涌现。
文化交流
唐朝对外开放,吸收了多 元文化,为诗词创作注入 了新的活力。
4
作者生平及成就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 诗仙”,其诗歌飘逸、豪 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古诗鉴赏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古诗鉴赏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 • •
下面我们运用“三问解答法”来分析一下。 写的什么? 用什么手法写的? 写的怎样?
萋萋的草、东流复西的涧水、无人欣赏的芳 树、自开自落的花、春山、空自啼叫的鸟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对仗的修辞手法。 借写景表现了山中的宁静,流露出伤 春、凄凉之情。
• 据此,组织答案如下: • 问题1、对偶(对仗)。“芳树”对“春 山”,“花”对“鸟”,“自落”对“空 啼”。 • 问题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 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 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 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 都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古诗词鉴赏:试用“三问解答 法”
• 对于古诗词鉴赏题,可以采用“三问解答 法”—— • 这首诗写了什么, • 用什么手法写的, • 写的怎样(表达效果)。 • 只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运用这个方法 还是很有效的。
•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的诗歌鉴赏题,李华的《春 行即兴》: • 宜阳城下草萋萋, • 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 • 春山一路鸟空啼。 • 问题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 问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欣 赏这首诗。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详细描述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精品文档

古诗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精品文档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东汉末年)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夏日田园杂兴
小妇连宵上绢机, 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 留得黄丝织夏衣。
夏日田园杂兴
下田戽水出江流, 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 丁男长在踏车头。
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田园杂兴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 借助背景,把握写景的作用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借助背景,把握用典的含义
典故,就是古代的故事(可真实的,可虚构) 或前人的章句。由于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所表述 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用典就可以用很少的字, 借用那个故事或文章的全部含义,来表达丰富的 思想感情。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语言风格
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 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 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豪迈雄奇
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 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 表现慷慨高昂的情感。
四言诗:
清明时节,行人断魂。 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五言诗: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六言诗:
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长短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讲 鉴赏诗词
意象 思想感情 语言 还可以关注:表现手法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将进酒》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作者似乎有千 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 于笔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下阕 下片)

咏山泉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咏山泉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 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你是 否看见,也不在乎你是否看见)(这股)泉水年复一年 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四两句 (颔联)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 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的品质。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 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咏山泉(唐﹒储光羲) • • • •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 字,却没有人知道。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水)面的颜色和天 空的颜色是一样的(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 工之意),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 这两句从声和色(动和静)的角度描写了 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辙见底, 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 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 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 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 凸显泉流山中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 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考查鉴赏 表达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语言类题常用术语:
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
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饰, 返璞归真;
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委婉含蓄,清静幽深; 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 雄伟奇特,慷慨悲壮;
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 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 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 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 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 (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 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四、诗歌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 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
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五、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
从题目入手 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 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 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页) 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六、诗歌描写的内容与常见的主旨或情感
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 辞美等等。
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才能少扣分。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 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 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 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 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 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

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
二、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
语言分析 形象分析 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 评价思想内容。
三、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 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
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 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
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 角度考查。
怀古咏史类
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 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 (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 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 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 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 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古诗词答题基本模式 及相关知识
主讲人 吴晓焰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
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 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 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 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 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 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 “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 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穷兵黩武、反映离乱 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反 对战争、追求和平);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 的郁闷、壮志难酬的感伤、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 痛苦、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等); 思乡怀人(羁旅行愁、思念亲友、边关思人、闺中怀人、 宫中哀怨); 生活杂感(对自然的热爱、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 衰的感慨、怀古伤今或怀古伤人的情怀、青春易逝的感伤、 仕途失意的苦闷); 长亭送别(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别的惆怅、情深意长的勉 励、坦诚心志的告白等)。

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 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 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 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咏物言志类
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 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 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 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 (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 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 手法)。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 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表达技巧型题常用术语: 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
反复、设问、反问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以乐景衬哀
情、对比、用典、欲扬先抑、想象 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 结合(有层次感)、白描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格式是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什么环境气氛,映衬 了什么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 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 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 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 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三)
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
“诗眼”题“效果”常用评价语: 运用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确、生动、
贴切;
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的 作用;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
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
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 表达心情。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 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 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 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 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
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表明赞成 的一点)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 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 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引文赏析)抒发了 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突出的情感)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照应试题)
( 三)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

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
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 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 语、委婉含蓄、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七、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步骤
(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
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 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 可。
(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