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以及答案
苏教版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卷纸、答案)

苏教版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含答卷纸、答案)(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跻(jī)身叱咤(chà)风云 B.濒(bīn)危晶莹剔(tī)透C.粗犷(guǎng)消声匿(nì)迹 D.璀璨(cài)深恶(wù)痛疾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们和朱先生聚集在白鹿书院,开始了卷帙浩繁....的庞大工程。
B.党员干部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就会出卖灵魂,亵渎..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
C.他工作认真,做事勤恳,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可是,尽管这样,他还是常常自诩..做得不够。
D.上海“迎绿色世博,给生活添绿”的互动问卷与“绿色世博”的精神相得益彰....。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支:通“肢” B. 汤:热水 C.寓:住 D. 再:第二次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2004年之前欧美国家几乎包揽了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电视信号制作权,在亚洲除了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很少能够插足。
B.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
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C.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商业与环境”全球峰会,是继哥本哈根大会之后,世界环保组织和全球商界领袖首次谋求绿色共识。
D.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5.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幸福无疑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人们不应以此误入歧途,转而毕生追求财富。
当人们把幸福全部寄托于此后,拜金主义兴起,消费主义盛行。
江苏省苏州市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子曰:“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②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白居易《______》)④______,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⑤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⑥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⑦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__《无题》)⑧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下面这段文字提供了黄山哪几个方面的具体信息,请用三个短语(不超过四个字)概括。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
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它选中皖南山区。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侵入的手法,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大自然布置完毕,就把胜境给予人类。
三、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xiáng______ 和②jīn______持③融huì______贯通④中流dǐ______柱。
4.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如果说河对岸草原是一片骚动和聒燥,河这边却是万籁无声。
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遂的丛林,拂动着河中漂浮的各种色彩,使白色、绿色、蓝色、水红色混杂交错,所有的色调溶为一体;偶尔几声斑鸠和黑雀的啼鸣穿过丛林,那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多么让人震憾的景象。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5.名著阅读。
(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两句话,回答问题:A.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B.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第Ⅰ卷(选择题 16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A.庖.代(bāo)杀戮.(lù)侃.侃(kǎn)深谙.(yīn)B.绽.开(zhàn)玉帛.(bó)始龀.(chân)驾驭.(yù)C.娴.熟(xián)考妣.(bǐ)吮.吸(yún)累.赘(lâi)D.攘.除(rǎng)匿.名(nì)间.进(jiàn)倭.瓜(wēi)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倡导“爱心文化”。
B.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C.《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C.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第一部分(共4题;共33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éng huìmàn wěi一脉相________ 描________ ________长经天________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________》)(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
(李煜《相见欢》)(6)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7)子曰:“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8)________,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桃花源记》)3.名著阅读题。
(1)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苏教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风驰电掣B. 漫不经心息息相关C. 妙手偶得胸有成竹D. 落花流水雕梁画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图片精美,深受同学们喜爱。
C. 他的成绩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同学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
3. 下列词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豁然开朗:形容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
B.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C.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D. 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事情就能成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田田:茂盛的样子)B.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朝露:早晨的露水)C.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幽篁:幽静的竹林)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藻荇:水草)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风云。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通过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歌颂了佛法的伟大。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圆:形容词用作动词)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动词)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啼:名词用作动词)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对:动词)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座山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那里的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江苏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一

江苏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一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匍.匐(pú)曝.(bào)晒长吁短叹语无伦次B.栖.息(xī)曲.(qū)解姹紫嫣红暗然失色C.迸.溅(bènɡ)脉.(mài)络潜滋暗长栩栩如生D.荒谬.(miù)宝藏.(zànɡ)天衣无缝犹豫不绝2.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湖心亭看雪》、《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分别选自《水经注》、《陶庵梦忆》、《三国演义》、《红楼梦》,作者分别是郦道元、张岱、罗贯中、曹雪芹。
B.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C.《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是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
D.《儒林外史》中描绘了四位市井“奇人”,他们分别是寺院里安身的季遐年、卖火药桶子的荆元、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王太。
二、句子默写3.古诗文默写。
(1)不要人夸好颜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天祥也在《过零丁洋》里用,。
这两句诗,表达他的生死观。
三、基础知识综合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一个个特别“中国”的文化类节目触动了无数观众的美好遐想。
文化长河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多彩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有()的绚丽风景。
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更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
人们的精神殿堂定将更加灿烂辉煌。
江苏省语文初三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

江苏省语文初三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B. 窃窃私语C. 振聋发聩D. 拈轻怕重答案:A解析:A项“纷至沓来”字形完全正确,表示接连不断地到来。
B项“窃窃私语”应为“窃窃私议”,C项“振聋发聩”应为“振聋发聩”,D项“拈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
故选A。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保护视力,减少对电子屏幕的依赖,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下降。
B. 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下降,这是我国在保护视力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C. 我国在保护视力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下降。
D. 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下降,这得益于我国在保护视力方面的努力。
答案:C解析:A项中,“减少对电子屏幕的依赖”与“保护视力”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当;B 项中,“这是我国在保护视力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D项中,“这得益于我国在保护视力方面的努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C项句子结构完整,语意通顺,没有语病。
故选C。
3、题目: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qiú)B.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C. 鸦雀无声(yāquè wú shēng)D.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答案:C解析:选项A中,“精益求精”应读作“jīng yì jīng qiú”,而非“jīng yìng jīng qiú”;选项B中,“轰轰烈烈”应读作“hōng hōng liè liè”,而非“hōng hōng liè li è”;选项D中,“沉鱼落雁”应读作“chén yú luò yàn”,而非“chén yú luò yàn”。
江苏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四

江苏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四一、句子默写1.用古诗词原句填空。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4)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5)山川有风雨,人生有困境,你大可不必为之焦虑。
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的那样“,”,继续前行,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二、基础知识综合下面是小江撰写的主持词,请阅读并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大美浦口,南临长江,北枕滁河,老山横贯东西。
①山与水千百年的交融共生,孕育出这片人杰地灵之地。
②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诗意田园与现代都市交错,历史人文景观huì聚。
③春天的浦口百花绽放,草木葱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④近年来浦口正全力建设“都市圈最美花园”,绘就了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
一年四季各地游客前仆后继,全域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宜.居宜游的地方,幸福感油然而生!2.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3.给加点字注音:南临.()长江4.根据拼音写汉字:huì()聚5.加点的“宜”字的意思是()A.适合B.应当C.也许D.当然6.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杰地灵B.如火如荼C.前仆后继D.油然而生7.语段中与上下文语意不连贯的一句是()A.①B.②C.③D.④三、语言表达8.小组正在积极筹备“浦口最美景点”推荐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小江:我为我们小组推荐的永宁河岸花海找了一张图片,还给它配了一句“子规空山啼,黄花遍地香”,很有诗意吧?你:。
小浦:你说得对,确实不太合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其中“子规”这个意象就给人这样的感觉。
我倒是想到两句话,“白鹭漫天舞,黄花遍地香”“碧波千里漾,黄花遍地香”。
你看哪个好?你:我选,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以及答案一、知识积累(19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扬州jì( )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 )( )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 )物城。
人文景观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古典园林jiān jù( )( )“南秀北雄”艺术风格。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________消化。
②只要抓住机遇,勇于冒险,机会就会永存,________失败了也不必计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浓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的修养,是很难综合利用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A.咀嚼虽然品位B.品尝即使品味C.咀嚼即使品位D.品尝虽然品味3.默写(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7分)①天时不如地利,(《孟子》)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③江山代有才人出,(《论诗》)④,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观沧海》)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⑥,望峰息心; ,窥谷忘返。
(《与朱元思书》)⑦他的性格,,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4. 下列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B.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二、实践运用(16分)5、下面是武松在阳谷县的景阳冈打死老虎后,阳谷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报道。
请联系社会实际(国内或国际新闻),说说新闻报道具有哪些特点。
(3分)打虎英雄武松本报讯(通讯员郓哥) 昨晚,本县青年农民武松路过景阳冈时打死一只恶虎,为民除害,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打虎英雄有望获得本县年度优秀青年人物殊荣。
(阳谷县商报)“打虎案”列本年度典型案件本报讯(通讯员西门庆)日前,本县不法分子武松在景阳冈自然保护区打死一只国家明令保护的濒危动物野生动物老虎,保护部门执法人员立即采取行动,欲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此案为本年度典型案件。
(阳谷野生动物保护报)6.根据文学名著,在下面一句话的横线上,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
(3分)我来到英国,听到了笛福在叙述着鲁滨孙的非凡荒岛生活;我来到,听到了。
7.下面是一封信的正文,请按要求加以改正。
(3分)①十集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刚演完,我不知你看没看。
这真是一部好戏。
②通过高一新生一个常年的校园生活,有血有肉的反映了咱们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的苦恼、困惑、忧伤和喜悦。
③演员表演很成功,很到位,使人感到青春气息浓烈。
戏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都是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考试、游戏、同学间的交往等等。
我很喜欢杨守凌这个人物,他很有性格特点。
④这是一部好戏,它鼓励我们去拼搏,去超越。
建议你抽时间看看,看完后,来信谈谈你的体会。
(1)文中有一句话删去后,上下文才连贯,这句话是第句。
(只写序号)(2)缺少句子成分的是第句(只写序号),补出这个成分:。
(3)动宾搭配不当的一句是第句(只写序号),句中动词应改为:。
8.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3分)本报讯(见习记者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
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
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次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径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9.班会课上有四位同学都说各自的家庭,主持人要求他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家庭的特点。
你最敬佩哪一位同学的家庭?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第一位说:相亲相爱第二位说:相依为命第三位说:相敬如宾第四位说:相安无事三、阅读理解(55分)(一)古诗鉴赏(4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下面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原因是“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②元代历史短暂,有影响的文学家相对较少,你能否说出一位吗?请写出其代表作。
文学家代表作(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14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11、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1)公与之乘( ) (2)遂逐齐师( )(3)既克( ) (4)彼竭我盈,故克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13、通过对选文的理解仿照例句把以下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3分)曹刿选择进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曹刿选择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选择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曹沫(即曹刿)劫齐桓公》,完成文后题目。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
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
令鲁城坏即压齐境①,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注释:①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
(1)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2)请分别说出上文曹刿靠什么赢得战争、本文中他靠什么为鲁国赢得尊严。
(2分)(3)文中曹刿的行为很容易使我们想到古代的另外一些谋士或大臣在维护国家尊严的过程中不辱使命的例子,请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16分)失败是一种提示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有的说,人的前半生不怕犯错误,因为它们在中年后会变成珍贵的记忆。
这话十分有哲理。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可以变得快乐一些呢?快乐是我们的权利,没有人能阻止我们的快乐。
而失败,只是一种提示,它提示你好好珍惜自己,珍惜自己所付出的每一点努力,以便创造更持久的快乐。
理想越高,失败的系数就越大,但失败并不等于就永远失去了与成功结缘的机会。
失败了也并不等于你就屈服于困难和压力。
从事一项新的事业,有点曲折,跌个跤,是在所难免的,爬起来继续前进就是了。
许多成功者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失败里该有多少你过去忽略了的真理等着你去再认识呀!抬起头来,眼睛的前方依然是一片光明,只要手脚还能动,希望还在闪烁,就不怕没有成功的那一天。
总忘不了一句话:除非经历许多大错,无人能变得伟大或优秀。
经历大错,或许就是人生的一个转折。
回头看看自己的人生之路,你会发现,失败总是在人越过重重困难、层层障碍,将要达到成功的目标时出现,这就不免使人心灰意冷,失去进取的信心。
其实,失败的最大悲哀并不在于你已经失败,而在于失去了重燃希望的信心。
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然而,如果付出了,是不是就一定能爬上梯子呢?努力了一场,总是想要有所收获的,但事实上并非都能尽如人意,往往是曲折的路途加上艰辛的追求,到头来仍是一腔希望在心头,空留落寞两茫茫。
这时候你就应该想想自己努力的方法及努力的方向了。
这是失败给你的一个机会,一个反省自己的机会。
生活会告诉你,失败后你才能对未来有一个真实的领悟。
(选自《秋雨黄昏》,作者,肖剑涛)15、如何理解“失败是一种提示”?请联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回答。
(4分)16、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4分)17、文中第四节“许多成功者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句中的“这样”指什么?请举一个例子进行证明。
(4分)18、文中说“快乐是我们的权利”,而失败又不可避免,请结合你自身经历谈谈感受。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
(21分)首先是康熙,山庄正宫午门上悬挂着的“避署山庄”四个字就是他写的,这四个汉字写得很好,撇捺间透露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祥,可以想见他首次踏进山庄时的步履也是这样的。
他一定会这样,因为他是走了一条艰难而又成功的长途才走进山庄的,到这里来喘口气,应该。
他一生的艰难都自找的。
他的父辈本来已经给他打下了一个很完整的华夏江山,他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年轻轻一个孩子,坐享其成就是了,能在如此辽阔的疆土、如此兴盛的运势前做些什么呢?他稚气未脱的眼睛,竟然疑惑地盯上了两个庞然大物,一个是朝廷中最有权势的辅政大臣鳌拜,一个是自恃当初做汉奸领清兵入关有功、拥兵自重于南方的吴三桂。
平心而论,对于这样与自己的祖辈、父辈都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政治势力,即便是德高望重的一代雄主也未免下得了决心去动手,但康熙却向他们,也向自己挑战了。
十六岁上干脆利落地除了鳌拜集团,二十岁开始向吴三桂开战,花八年时间的征战取得彻底胜利。
他等于把到手的江山重新打理了一遍,使自己从一个继承者变成了创业者。
他成熟了。
眼前几乎已经找不到什么对手,但他还是经常骑着马,在中国北方的山林草泽间徘徊,这是他祖辈崛起的所在,他在寻找着自己的生命和事业的依托点。
他每次都要经过长城,长城多年失修,已经破败。
对着这堵受到历代帝王切切关心的城墙,他想了很多。
他的祖辈是破长城进来的,没有吴三桂也绝对进得了,那么长城究竟有什么用呢?堂堂一个朝廷,难道就靠这些砖块去保卫?但是如果没有长城,我们的防线又在哪里呢?他思考的结果,可以从一六九一年他的一份上谕中看出个大概。
那年五月,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竟然完全不同意,他的上谕是: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