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十二种词牌名的由来
古诗词中35个词牌的由来

古诗词中35个词牌的由来在我们学古诗词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词牌,比如望江南、蝶恋花……这些词牌名的由来你都知道吗?下面小编就给给大家涨涨姿势。
古诗词的35个词牌1、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2、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7、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8、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9、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10、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11、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12、浣溪沙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
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渔歌子又名《渔父》。
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5、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
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唐代教坊曲,后转作词调。
据传《生查子》的“查”字本是“楂”字,省笔写成“查”字。
【《历代诗馀》云:“查本楂梨之楂。”《辞源》注:木筏。】
词调名取义就是张骞乘槎到天河的传说。
《荆楚岁时记》记载,汉武帝派遣张骞等出使西域﹐寻黄河源头,乘槎经一个月来到一处,只见城墙像州府,室内一女子在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着牛在河边饮水。张骞问道:“这是什么地方?”那人回答说:“你可以去问严君平。”又赠给他一块支机石让他回去。张骞到蜀后找到严君平询问,严君平对张骞说:“某年某月,一客星侵犯牛郎织女星。”
沁河的东边就是丹河流域,那里得天独厚,土地肥沃,到处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翠竹,形成我国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竹林。永平三年(公元61年),汉明帝刘庄带着他的女儿刘致从洛阳来怀川游丹河竹林,公主为这里青山绿水的旖旎风光所吸引,请明帝在那为她建一座长期居住的庄园。明帝也很喜欢这个地方,便答应了女儿的要求。于是当年就在枋口之南,横跨沁河,建起了一座十分壮观的庄园,庄园被命名为沁园,同时封刘致为沁水公主。后来沁水公主嫁给了高密侯邓乾,沁园就做了他俩的小窝。
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词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原是隋唐以来配合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长短的诗体,因而又称诗余。和唐诗双峰竞秀,各臻其美。
词首先盛行于民间,现存最早的词是敦煌发现的曲子词,文人词相传以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最早,但疑为伪作。
词是根据曲子所填的歌词,又称为“曲子词”。他是用来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曾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由于种种原因,曲子早已失传,只把名字留给我们瞻仰。清《词规》收录词牌1180多个,实际上应该更多。常用的词牌,大约有100多个。
赞!12个经典词牌名,涉及的历史地理、人物典故,够孩子学了!

赞!12个经典词牌名,涉及的历史地理、人物典故,够孩子学
了!
关于古诗词的学习,贯穿了孩子的整个小学,初中乃至高中。
在我的公益课上,我也一直常常对孩子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积累知识对于孩子学习有很大帮助,很多家长从小就要求孩子背诵诗词。
的确,对诗词的积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在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孩子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但是,孩子对于积累诗词也只是基于简单的背诵,从来都没有深层次的去探索过。
就比如您的孩子对这12篇词的词牌名了解多少?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我在互联网课堂免费举办《最强大脑》公益课,教你不一样的学
习法,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
添加微信号:459700519。
如果你们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欢迎向我咨询。
词牌名100个唯美词牌名的由来

词牌名100个唯美词牌名的由来
苏轼⼀⾸《念奴娇》流传千古,可你知道“念奴”是谁吗?柳永⼀曲《⾬霖铃》凄婉动⼈,可你知道“⾬霖铃”最初是唐⽞宗在⾬夜哀叹⾃⼰⽆法保护杨贵妃吗?“踏莎⾏”的“莎”还在读shā?........ 蝶恋花、浣溪沙、⽔调歌头,这些脍炙⼈⼝的词牌名,不⽌词美,词牌本⾝就已经让⼈浮想联翩了。
词牌不仅是词的格式,它们⾃⾝也是有故事的,这些美丽的词牌,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的曲调名。
词牌也叫词典。
词典,兴于元初,李渔著《闲情偶寄》所述,唐则诗⼈济济,宋有⽂⼠跄跄。
词最初是伴曲⽽唱的,曲⼦都有⼀定的旋律、节奏。
词牌来历大全

词牌来历大全一、词牌名来历: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
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
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但一般而言,词牌的产生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原来的乐府诗题(如"乌夜啼","长相思"等)⑵唐代教坊乐曲的名称(如"浪淘沙","西江月"等)⑶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临江仙"----原写水仙,"双双燕"----原咏燕子等)⑷取别人诗句中几字(如"醉春风"----李白"丝管醉春风","看花回"----刘禹锡"无人不道看花回"等)⑸取某些历史故事(如"解连环"----出《庄子》"连环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马等)⑹取本词几字(如"忆秦娥","占春芳"等)⑺词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们作的曲自己填上词,再根据词意自定;⑻用原有词牌,增字数后改称(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⑼根据词的字数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⑽有综合两个词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⑾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⑿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⒀用乐调(如"角招","四犯令"等)... ...当然,还应该注意到词牌名的四种情况:⑴调同名异,也就是一调数名(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余皆为别名)。
52个绝美词牌名及由来,替孩子收藏!

52个绝美词牌名及由来,替孩子收藏!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
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
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
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
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常见的词牌名有:1.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2.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 丑奴儿: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 捣练子: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词调。
8.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 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 风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12. 浣溪沙: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词牌名背后的故事

词牌名背后的故事
词牌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格式,不同的词牌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每个词牌都有其独特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下面简要介绍几个词牌名背后的故事:
浣溪沙: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词的词牌名。
据说,柳永在一次游玩中,看到一位少女在溪边洗涤衣裳,因而感到灵感,创作了这首词,表达了对清新自然和淳朴少女的赞美之情。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元曲的一种词牌名,最初由元代文学家贯休所创。
据说,贯休在一次游玩中看到了一位少女,被她的美丽和动人的歌声所打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词,歌颂了少女的美丽和动人心魄的歌声。
菩萨蛮:菩萨蛮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词牌名源自李白的一首同名词。
故事中讲述了李白饮酒作诗,感叹人生短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每个词牌名背后的故事都承载着词作者的情感和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这些故事也丰富了词牌的内涵,使得词作更具情感共鸣和历史意义。
词牌名及其来历

词牌名及其由来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
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
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但一般而言,词牌的产生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原来的乐府诗题(如"乌夜啼","长相思"等)⑵唐代教坊乐曲的名称(如"浪淘沙","西江月"等)⑶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临江仙"----原写水仙,"双双燕"----原咏燕子等)⑷取别人诗句中几字(如"醉春风"----李白"丝管醉春风","看花回"----刘禹锡"无人不道看花回"等)⑸取某些历史故事(如"解连环"----出《庄子》"连环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马等)⑹取本词几字(如"忆秦娥","占春芳"等)⑺词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们作的曲自己填上词,再根据词意自定;⑻用原有词牌,增字数后改称(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⑼根据词的字数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⑽有综合两个词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⑾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⑿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⒀用乐调(如"角招","四犯令"等)... ...当然,还应该注意到词牌名的四种情况:⑴调同名异,也就是一调数名(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余皆为别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种词牌名的由来
文学常识
☑一、提起赤壁古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你知道词牌名念奴娇中的念奴是什么意思吗?
答: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
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二、唐朝官府设有教坊,汇集乐曲,据记载有300多个曲调,史称教坊曲。
教坊曲约有半数成为后来的词调。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即唐教坊曲之一。
据说这一词牌的产生与唐玄宗有关。
你知道这个典故吗?
答: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
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
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
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三、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
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準创制。
有人说踏莎行中的莎字不该读shā,而该读suō,这个说法对吗?
答: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
据说,寇準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hng)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
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莎读shā时多用于人名、地名。
☑四、词牌菩萨蛮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其中的菩萨是指观音菩萨吗?
答: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
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
☑五、虞美人是一种花,夏初盛开,色彩艳丽。
请问词牌虞美人是从这种花得名的吗?
答: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六、词牌贺新郎是婚宴上祝贺新郎之意吗?
答:事实上,贺新郎最初名字是叫贺新凉。
清代《古今词话》记载了这个词牌的来历:东坡守杭州,湖中宴会,有官妓秀兰后至,问其故,以结发沐浴忽觉困倦对,座客颇恚(hu)恨。
秀兰受责怪后,于酒席上摘石榴花献在座诸宾,未曾想更激怒了宾客。
苏轼为此赋贺
新凉,即乳燕飞华屋也。
秀兰歌之,众人始息怒而乐。
以贺新郎为词牌的词大多感伤悲愤,和婚宴气氛不合。
☑七、你知道鹊桥仙这个词牌出自我国的哪个神话吗?
答: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
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
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
该调当于此际产生。
☑八、红酥手,黄縢酒,满城违禁小说请删除宫墙柳,是陆游的词《钗头凤红酥手》中的名句。
请问词牌钗头凤最早出自陆游吗?
答:《钗头凤红酥手》的创作,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
多年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该词饱含怅惘与悲痛,数百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成为宋词中的经典。
但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
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pǐ)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
不过,自陆游之后,这一词牌才为文人广泛采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九、你知道词牌沁园春因何而得名吗?
答: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____(省、市、区、县)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
主园,简称沁园。
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
后来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
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
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十、请问词牌水调歌头中的歌头二字是什么意思?
答: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
凡是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
《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十一、你知道词牌青玉案的案是指什么吗?
答:青玉案出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锦绣段,即锦缎,丝织品,表面有彩色花纹。
案指放食物的小几,形状如有脚的托盘。
☑十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纱一曲新词》。
你知道词牌名浣溪纱的含义吗?
答:浣溪纱词牌典出西施浣纱。
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
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
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