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实验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离子交换反应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离子交换反应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对化学现象的理解。
离子交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索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离子交换反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离子交换反应的基础知识。
离子交换反应是指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置换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溶液中或在固态物质中。
其中,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
离子交换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方程式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互相交换位置。
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种简单的离子交换实验——铁离子和铜离子的交换反应。
这个实验可以通过将铁钉放入铜硫酸溶液中观察到。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烧杯、铁钉、铜硫酸溶液等。
将铜硫酸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将铁钉放入溶液中,观察反应的进行。
你会发现,原本无色的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并且铁钉表面开始出现铜的颜色。
这是因为铁的离子与溶液中的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铁离子和铜金属。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离子交换反应的现象,还可以推测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可以尝试将不同浓度的铜硫酸溶液分别与铁钉进行反应,记录下反应的时间。
通过观察时间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浓度较高的溶液会使反应的速率加快。
这是因为溶液中离子浓度越高,离子之间碰撞的概率就越大,从而促使反应加速进行。
除了离子交换实验,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探究离子交换反应的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节酸碱溶液的pH值来观察离子交换反应是否会受到酸碱条件的影响。
取一烧杯中加入盐酸,再取一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两者倒入同一容器中。
你会发现,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水分子。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离子交换反应的机制。
综上所述,离子交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离子交换反应的机理和特性。
实验2离子交换法制备去离子水

实验2 离子交换法制备去离子水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子交换法的原理。
2.掌握离子交换柱的制作方法及去离子水的制备方法。
3.学习电导率仪的使用及水中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离子原理无论是工农业生产用水、日常生活用水,还是科研实验用水,对水质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天然水或者自来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无机和有机杂质,常见的无机杂质有、、、、离子及某些气体。
常见的处理+2Mg +2Ca -23CO -3HCO -Cl 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
本实验中主要介绍离子交换法的原理及应用。
离子交换法中起核心作用的物质就是离子交换树脂,它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由本体和交换基团两部分组成,其中本体起的是载体作用,而本体上附着的交换基团才是活性成分。
根据活性基团类型的不同,可以把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典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是磺酸盐型交换树脂,其结构为其中H +离子可以电离,进入溶液,并与溶液中阳离子如、、+Na +2Mg 离子等进行交换,故名为阳离子交换树脂。
+2Ca典型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如季铵盐型离子交换树脂,其结构为其中离子可以电离进入溶液,并与溶液中阴离子、离子等进-OH -24SO -CI 行交换,故名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等净化的水分别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杂质离子被离子和离子+H -OH所取代,最后通过中和反应结合生成水,达到净化的目的。
值得指出的是离子交换法只能对水中电解质杂质有较好的净化作用,而对其他类型杂质如有机杂质是无能为力的。
实际生产时,将离子交换树脂装填入容器状管道中,做成离子交换柱(见图3.28),一个阳离子交换柱和一个阴离子交换柱串联在一起使用,称为一级离子交换法水处理装置(图3.29)。
该装置串联的级数越多,去杂质的效果显然越好。
实际上实验室里使用的所谓蒸馏水,有很多就是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得的。
离子换柱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柱内树脂的离子交换能力会出现下降,解决办法是分别让NaOH 溶液和HCl 溶液流过失效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这一过程叫做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报告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报告引言: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研究不同离子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行为,并探讨离子交换层析的应用潜力。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离子交换树脂、不同离子溶液、蒸馏水。
仪器:离子交换层析柱、分光光度计。
方法:1. 准备不同离子溶液,浓度分别为10 mM。
2. 将离子交换树脂装入层析柱中,并用蒸馏水洗涤至平衡。
3. 将不同离子溶液分别加入层析柱,收集洗脱液。
4.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洗脱液中离子的浓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离子在离子交换层析柱上的吸附行为存在一定差异。
以Na+、K+、Ca2+、Mg2+为例,我们发现Na+和K+的吸附量较小,洗脱较快,而Ca2+和Mg2+的吸附量较大,洗脱较慢。
这是因为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功能基团与离子之间的亲和性不同所致。
进一步分析发现,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加工、药物制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例如,在水处理中,离子交换层析可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提高水质;在食品加工中,离子交换层析可用于去除食品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食品质量;在药物制备中,离子交换层析可用于纯化和分离药物成分,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果。
此外,离子交换层析还可以与其他分离技术相结合,形成多重分离系统,提高分离效率。
例如,离子交换层析与凝胶过滤、逆流色谱等技术的结合,可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高效分离。
结论: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离子在离子交换层析柱上的吸附行为,以及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的应用潜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更多可能性。
离子反应实验观察离子交换反应

离子反应实验观察离子交换反应离子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它是指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发生交换或转移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在化学分析、配位化学、溶液的酸碱中和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实验观察的方式,探讨离子交换反应的相关实验现象和规律。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仪器:酸碱滴定仪、电子天平、试管等。
2. 实验试剂:硝酸铊、氯化铵、硝酸银等。
实验一:氯离子与硝酸铵反应将一定量的硝酸铵溶液倒入试管中,并加入几滴硝酸铊指示剂。
随后,缓慢滴加氯化铵溶液,同时用酸碱滴定仪记录滴加的体积。
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并伴随着气泡的产生。
停止滴加时,继续滴加少量的氯化铵溶液,直至指示剂颜色恢复原状。
记录下总共滴加的体积。
实验现象与解析:在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铵溶液反应的过程中,离子交换反应发生了。
氯化铵溶液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铵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氯化根离子和硝酸离子。
这种反应是典型的离子交换反应,其中氯化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分别是反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实验现象的颜色变化和气泡的产生,是由于生成的沉淀与水反应产生了氧气。
实验二: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将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的盐酸。
随后,缓慢滴加氯化铵溶液,同时用酸碱滴定仪记录滴加的体积。
观察到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停止滴加时继续滴加少量的氯化铵溶液,直至沉淀完全溶解。
记录下总共滴加的体积。
实验现象与解析:在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过程中,离子交换反应再次发生。
氯化铵溶液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离子。
这也是典型的离子交换反应,其中氯化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分别是反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实验现象的白色沉淀即为氯化银,其溶解需要加入足够的氯化铵溶液。
实验三:碳酸根离子与盐酸反应将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倒入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
随后,缓慢滴加硝酸铵溶液,同时用酸碱滴定仪记录滴加的体积。
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自来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

自来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自来水的离子交换法净化方法,了解其基本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评价其净化效果。
实验原理:离子交换是指在溶液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杂质离子时,通过其他离子与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将杂质离子从溶液中去除的过程。
水净化领域常用的离子交换法有阳离子交换法和阴离子交换法。
阳离子交换法:通过弱酸性聚合物树脂(如聚苯乙烯)的作用,将溶液中的阳离子与树脂中固定的Na+离子发生交换作用,使水中的金属、铵盐等阳离子被去除。
阴离子交换法:通过强碱性树脂(如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作用,将溶液中的阴离子与树脂中固定的OH-离子发生交换作用,使水中的硝酸盐、氯酸盐等阴离子被去除。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自来水、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等。
2.将自来水通过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
3.将过滤后的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阳离子交换法净化,另一部分用于阴离子交换法净化。
4.在两个不同的容器中分别放入适量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5.将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与水进行接触,使其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6.定期采集反应液进行测试,测量水中的金属离子、硝酸盐等指标的浓度,并与未经净化的水进行对比。
7.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净化效果,并评估离子交换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发现经过阳离子交换法和阴离子交换法净化后的水中杂质离子浓度明显降低,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阳离子交换法主要适用于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锰离子等。
通过将树脂中固定的Na+离子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过阳离子交换法净化后,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大幅下降,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要求。
阴离子交换法主要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氯酸盐等阴离子。
通过将树脂中固定的OH-离子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过阴离子交换法净化后,水中的硝酸盐、氯酸盐浓度明显减少,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离子交换除盐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除盐实验报告离子交换除盐实验报告引言:离子交换是一种常见的除盐方法,通过交换树脂材料吸附水中的离子,实现除去水中的盐分。
本实验旨在通过离子交换除盐实验,探究离子交换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离子交换除盐实验,探究离子交换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效果。
二、实验原理离子交换是一种通过树脂材料吸附和释放离子的过程。
树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或释放特定的离子。
离子交换除盐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阴离子交换树脂。
该树脂上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可以吸附水中的阴离子,如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等。
当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树脂会吸附水中的阴离子,并释放出等量的阳离子,如钠离子、钙离子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离子交换树脂、蒸馏水、离子交换柱、试管、移液器等。
2. 将离子交换树脂放入离子交换柱中,并用蒸馏水洗净。
3. 将待处理水样倒入离子交换柱中,让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
4. 收集通过离子交换柱的水样,进行离子浓度测定。
5. 将处理后的水样与原始水样进行对比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离子交换除盐实验,我们得到了处理后的水样和原始水样的离子浓度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经过离子交换处理后,水样中的阴离子浓度明显降低,阳离子浓度有所增加。
2. 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的吸附效果有所差异,某些离子可能被部分保留在树脂中,导致处理后的水样中仍含有少量的盐分。
3. 离子交换除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盐分,提高水的质量。
五、实验总结通过离子交换除盐实验,我们了解了离子交换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效果。
离子交换除盐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盐分,提高水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树脂的再生和替换等问题,以确保离子交换除盐技术的持续有效性。
六、参考文献[1] Smith, K. C., & Wegrzyn, J. (2012). Ion exchange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221, 84-103.[2] Sengupta, A. K., & Clifford, D. A. (2012). Water purification by ion exchange. Chemical Reviews, 112(4), 2171-2202.以上为离子交换除盐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总结,我们可以对离子交换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离子交换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通过在水溶液中调整离子的平衡来达到特定的化学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离子交换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原理。
实验过程:
首先,准备一定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样品,并将其置于一容器中。
然后,向容器中加入需处理的水溶液,在一定时间内让离子交换树脂与水溶液充分接触并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接着,将树脂取出,通过洗涤等步骤使其与溶液中吸附的离子彻底分离。
最后,将处理后的水溶液进行检测,比较处理前后的离子浓度变化,以验证离子交换的效果。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处理后,我们观察到水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发生了显著变化。
通过测量和分析处理前后的离子浓度,我们得出了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溶液的离子平衡的调整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有效地去除了水溶液中的目标离子,并使水质得到提升。
实验结论:
离子交换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离子平衡来改善水质。
在实际应用中,离子交换广泛用于工业生产、饮用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离子交换的原理和应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结语:
离子交换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实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
价值。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离子交换技术
的效率和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离子交换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愿离子交换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更多的益处!。
初中化学离子交换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离子交换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离子交换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离子交换反应的原理,掌握离子交换反应的基本方法,学会制备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滤纸、玻璃棒、烧杯、热水浴、盐酸、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盐酸溶液,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5. 通过滤纸过滤得到沉淀物。
6. 分析并确认沉淀物的性质。
实验结果:
1. 加入盐酸溶液后,出现气体产生,试管内溶液变浑浊。
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
3. 过滤得到硫酸铜的沉淀物。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的离子交换反应生成氯化
钠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的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
安全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戴上手套,避免溶液溅入皮肤。
2. 注意用试管架固定试管,避免试管倾斜摔破。
3.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试管清洁工作,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延伸:
1. 尝试调整实验中物质的量比例,观察反应的结果有何变化。
2. 尝试将实验中得到的沉淀物与其他物质反应,观察反应结果。
希望本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离子交换反应的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愿大家都能在实验中享受科学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水处理工程实验 指导老师: 胡宏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离子交换实验 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 陈巧丽、林蓓等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和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除去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
离子交换是一种特殊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性化学吸附;其特点是吸附水中离子化物质,并进行等电荷的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剂分无机的离子交换剂如天然沸石,人工合成沸石,及有机的离子交换剂如磺化煤和各种离子交换树脂。
在应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水处理时,需要根据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设计离子交换设备,决定交换设备的运行周期和再生处理。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 加深对离子交换基本理论的理解;学会离子交换树脂的鉴别; 2) 学会离子交换设备操作方法;3) 学会使用手持式盐度计,掌握pH 计、电导率仪的校正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由于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交换基因,其中的可游离交换离子能与水中的同性离子进行等当量交换。
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中阳离子,反应式如下:nRH + M +n→ Rn M+ nH +M ——阳离子专业: 环境工程 姓名: 王 义学号: 71 日期: 2010-4-2装 订 线n——离子价数R——交换树脂用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中的阴离子,反应式如下:nROH + Y−n→ R n Y + nOH-Y——阴离子离子交换法是固体吸附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也可以用解吸法来解吸,进行树脂再生。
本实验采用自来水为进水,进行离子交换处理。
因为自来水中含有较多量的阴、阳离子,如Cl¯, NH4+,Ca2+,Mg2+,Fe3+,Al3+,K+,Na+等。
在某些工农业生产、科研、医疗卫生等工作中所用的水,以及某些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都需要除去水中的这些离子。
而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来达到目的是可行的方法。
本实验采用测量水中电导率值或盐度的方法来间接地、近似地表示离子的去除情况。
三、主要仪器设备离子交换树脂的鉴别:30ml试管数支、吸管1支、5ml移液管数支,废液缸一个;溶液、5mol/L NH4OH溶液、1 溶液、10%CuSO4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作用:烧杯50ml 5只,METTLER TOLEDO 326电导率仪1台、PHS-9V型酸度计一台、手握式盐度计一支,清水、模拟废水,流量计,砂滤柱、阳树脂柱、阴树脂柱、混树脂柱装置一套。
交换柱有效值:Φ=9cm,h=100cm。
图1 离子交换实验装置流程图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离子交换树脂的鉴别第一步:1)取试样树脂2g,置于20ml 试管中,用吸管吸去树脂的附着水;2)加入 5ml ,摇动1~2 分钟,将上部清液吸去,重复操作2~3次;3)加入纯水,摇动后将上部清液吸去,重复操作2~3 次;4)加入10%CuSO4 5ml,摇动一分钟,按 3)充分用纯水清洗。
第二步:经第一步处理,如树脂变为浅绿色,加入 2ml,摇动一分钟,用纯水充分清洗。
如树脂经处理后,颜色加深(深蓝)则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如树脂浅绿颜色不变,则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第三步:经第一步处理后,如树脂不变色,则:1)加入 5ml,摇动一分钟后用纯水充分清洗干净;2)加入酚酞5 滴,摇动一分钟,用纯水充分清洗;3)经此处理后,树脂呈红色,则为强碱性阴树脂。
第四步:经第三步处理后,树脂不变色,则:1)加入 5ml,摇动一分钟,然后用纯水清洗2~3 次;2)加入5 滴甲基红,摇动一分种,用纯水充分清洗;3)经处理后,树脂呈桃红色,则为弱酸性阳树脂;如树脂不变色,则该树脂无离子交换能力。
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作用1、熟悉离子交换柱的流程、阀门的位置和开阀的次序;2、测定原水pH,电导率,记入表中;3、打开进水阀,分别调节在50L/h、20L/h的进水流量下进行实验;4、在相应的进水流量分别稳定30、55分钟后,分别取进水水样、阳柱出水水样、阴柱出水水量、混合柱出水水样各20ml。
测定各水样的pH、电导率,盐度。
树脂柱出水参数—p H1——盐度,ppm ;2——pH 值;3——电导率,μS/cm 树脂柱出水参数值图2 50L/h 水流速度时出水性质图1——盐度,ppm ;2——pH 值;3——电导率,μS/cm图3 20L/h 水流速度时出水性质图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表1 离子交换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日期: 2010 年 4 月 2 日, 星期五原水特性:温度 15℃ pH — 电导率 µS/cm 盐度 15ppm树脂柱出水参数—电导率,μS /c m树脂柱出水参数—盐度,p p m%100⨯-=原水样盐度交换柱出水样盐度原水样盐度盐度去除率表2 离子交换实验盐度去除率表【规律观察】由上图2至图6及表2可发现,同样的模拟NaCl 废水,在水流速度分别为50L/h 、20L/h 时,依次经过阳离子交换柱、阴离子交换柱及阴阳离子交换柱后,出水水质的变化基本一致,各参数值相差也不大:pH 值:模拟废水的pH 本值为,属于中性废水;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后,pH 均下降至左右,出水呈现中酸性;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柱后,出水的pH 值均上升至10左右,呈现中碱性;最后经过混离子交换柱后,出水的pH 值又降低至左右,呈现弱碱性。
电导率:原废水的电导率为µS/cm ,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后,电导率均上升至50µS/cm 左右;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柱后,出水的电导率却都下降至15µS/cm 左右;最后经过混离子交换柱后,出水的电导率又基本上降低至零。
但是,仔细比较图4、图5,可发现不同水流速度下,电导率的变化相比而言有一定差别,就是50L/h 水流速度时阳、阴离子交换柱的出水电导率都小于20L/h 水流速度时对应的电导率值;但阴阳离子交换柱出水却是20L/h 水流速度时的电导率更低。
盐度:模拟废水的盐度本底值为15ppm ,经过阳树脂柱后,盐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增大,分别达到了25ppm 、29ppm ;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柱后,盐度却呈现出明显的减小,且均比原模拟废水的盐度小,降到了8ppm ;最后经过混树脂柱后,盐度都降到了零。
盐度去除率:模拟废水的盐度值基本保持不变,因而盐度去除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等同于出水盐度变化趋势;废水经过阳树脂柱后,盐度都明显增大使盐度去除率为负,再经阴树脂柱,出水盐度减小到比原模拟废水的盐度还要小,盐度去除率是正值,最后经过混树脂柱后,出水盐度去除率都达到了100%。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离子交换树脂的鉴别】鉴别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具体方法步骤与产生的反应结果可由下图表示:各步的反应机理为:鉴定前加入1mol/L HCl约5ml,目的是使树脂再生,本实验小组使用的是新鲜树脂,只需加入约1ml 的盐酸便可,摇动后加入纯水清洗,再加入10%CuSO4约,摇动再清洗,观察颜色:1)若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于Cu2+交换势强于H+,加入的Cu2+会与H+发生离子交换,而Cu2+与树脂结合后生成水合铜离子,清洗之后树脂呈现浅绿色;2)若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则水合铜离子与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基团—NH3OH、—NH2OH及—NHOH中的-N-H中的氮原子配位形成类似于铜氨络离子的特殊结构,从而使树脂清洗后亦呈现浅绿色;3)若为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离子具有最强的交换势)或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则不会有离子交换发生,清洗后树脂不会有颜色变化。
若第一步处理后,树脂呈现浅绿色,则树脂可能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再加入5mol/LNH4OH约2ml,摇动再清洗,观察颜色变化:1)若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则原先生成的浅绿色水合铜离子会与NH4OH继续反应生成蓝色的铜氨络离子,树脂颜色加深;2)若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加入NH4OH后没有反应发生,无颜色变化,树脂仍呈浅绿色。
若第一步处理后,树脂不变色,再加入1mol/L NaOH约2ml再生后,纯水清洗,再加入2-3滴酚酞,充分摇动后再清洗,观察:1)若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后树脂上的OH-会与酚酞发生显色反应,呈现出红色;2)若为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树脂没有离子交换能力,加入酚酞之后都不会有显色反应的进行,树脂都不会有颜色变化。
经第三步处理后,若树脂仍不变色,再加入1mol/L HCl约5ml再生后纯水清洗,再加入甲基红2-3滴,充分摇动后再清洗,观察:1)若为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后,树脂上的H+会与加入的甲基红发生显色反应,树脂呈桃红色;2)若树脂没有离子交换能力,再生后加入甲基红,树脂不会有颜色变化。
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鉴别的是D号树脂,鉴定步骤及各步的反应结果如右图示,鉴定结果为:D树脂是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不同离子交换柱出水性质变化探讨分析】废水在阳离子交换柱中,水中阳离子(本实验模拟废水中主要是Na+)与H+发生如下离子交换:R-SO3-H+ + Na+ ⇌R-SO3-Na+ + H+由此易知阳离子交换柱出水的pH值会因水中H+的大量增加而降低;原废水的电导率及盐度的主要贡献者就是Na+、Cl-,而H+的电导率、迁移率均比Na+的高,不是因为H+的离子半径较小,而是因为“A hydrogen ion, H+(or OH-), could make a new bond with a nearby water molecule. The water molecule then releases a new hydrogen ion off its other side, resulting in the apparent motion of a hydrogen ion without any single ion actually moving. This process continues through the solution, resulting in highconductivities for H+ and OH¯”,因而等量H+与Na+离子交换后,阳离子交换柱出水的电导率会明显增大;又电导率与盐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见水样盐度与电导率关系分析),则其出水盐度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大。
阴离子交换柱中,水样中阴离子(本实验模拟废水中主要是Cl-)与OH-发生离子交换,进入水样中的OH-立即会与废水流经阳离子交换柱产生的H+反应,促进了离子交换的进行,因而阴离子交换柱的出水呈碱性,pH大于7;虽然导电机制类似,但是OH-的电导率、迁移率均比H+的低,且水样中OH-、H+浓度都很低,“The most important fact for measuring seawater salinity is that anything that is not present at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just doesn’t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total. Even H+ and OH¯, with their high inherent conductivities, do not contribute much because they are present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故此时阴离子交换柱出水的电导率和盐度都下降,且比原废水还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