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学课件(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的结构 (共20张PPT)

硝化细菌)。 地位: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光合细菌、蓝藻、
消费者:异养生物,包括大多数动物。(还有猪笼草、菟
丝子,和寄生型细菌)
地位: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分解者: 异养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主,
(还有蜣螂、蚯蚓、秃鹫、蘑菇、木耳等)
地位:生态系统必需的关键成分
判断并说明理由:
1、生产者就是指绿色植物。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3、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4、消费者都是动物。 5、分解者都是细菌和真菌。
6、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
食物 栖所
生产者
无机环境
遗体
消费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遗体
传粉 播种
分解者
无机物
有机生命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是一个 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举例 草 虫 蛙 蛇 鹰
初级 次级 三级 四级 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1. 一般为捕食链。 2. 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是生产者 3. 营养级数一般不大于5
果园杀虫
麦地除草 延长食物链 获得多种产品
焚烧稻草 浪费能量 塘泥肥桑 物质循环
生态农业
减少化肥和农药 的使用
太阳能
能量流动复习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总量 能量流动主渠道: 食物链(网)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能量传递效率: 10%~20%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无 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_ _机物 , 但不提供能量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光合细菌、蓝藻、
消费者:异养生物,包括大多数动物。(还有猪笼草、菟
丝子,和寄生型细菌)
地位: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分解者: 异养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主,
(还有蜣螂、蚯蚓、秃鹫、蘑菇、木耳等)
地位:生态系统必需的关键成分
判断并说明理由:
1、生产者就是指绿色植物。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3、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4、消费者都是动物。 5、分解者都是细菌和真菌。
6、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
食物 栖所
生产者
无机环境
遗体
消费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遗体
传粉 播种
分解者
无机物
有机生命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是一个 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举例 草 虫 蛙 蛇 鹰
初级 次级 三级 四级 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1. 一般为捕食链。 2. 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是生产者 3. 营养级数一般不大于5
果园杀虫
麦地除草 延长食物链 获得多种产品
焚烧稻草 浪费能量 塘泥肥桑 物质循环
生态农业
减少化肥和农药 的使用
太阳能
能量流动复习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总量 能量流动主渠道: 食物链(网)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能量传递效率: 10%~20%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无 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_ _机物 , 但不提供能量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精品教学课件

3. (2020广东广州中考)如图中,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阳光 C.图中所有生物
B.池塘中的水草和鱼 D.图整1个-2-池2-1塘
答案 D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 态系统,因此题图中整个池塘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4.(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答案 D 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宜细菌、
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圾留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
分解有机物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
9.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
A.阳光
B.小麦
C.蚜虫
D.细菌
答案 A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A阳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答案 C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会分解动植物遗体,它们是生态系
统中的分解者。
8.(2020河南开封中考)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
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
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课堂小 结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
习了哪些内容?大胆
地说说自己的体会、
感受或想法。与同学
?
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寄 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
奥秘,希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
积极探索钻研,解决更多的难
题。 谢谢!
A.①②
B.⑥⑦
新人教版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共42张PPT)

注:食物链起于生产 者,终于最高级消费者
。食物链的组成中不包
括分解者及非生物部分
。
你连接的食物琏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 的变化?
图中的食物链有几条?写出最长的一条
• 食物链的写法: • (1)箭头指向捕食者 • (2)开始于生产者 • ( 3 ) 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
度、无机盐等
例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D)
A、草履虫 B、病毒 C、蘑菇 D、草
B 例4、下列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不同 生物之间由于吃与 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 链状结构叫做 食物链
A、河边上的一簇簇美丽的月季 B、远山上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
C、鱼缸内一群艳丽的锦鲤 D、坝上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
轻松尝试
1、“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 “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
• A、消费者
B、生产者
•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是(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动物
2、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水等
链
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相互关系
。食物链的组成中不包
括分解者及非生物部分
。
你连接的食物琏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 的变化?
图中的食物链有几条?写出最长的一条
• 食物链的写法: • (1)箭头指向捕食者 • (2)开始于生产者 • ( 3 ) 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
度、无机盐等
例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D)
A、草履虫 B、病毒 C、蘑菇 D、草
B 例4、下列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不同 生物之间由于吃与 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 链状结构叫做 食物链
A、河边上的一簇簇美丽的月季 B、远山上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
C、鱼缸内一群艳丽的锦鲤 D、坝上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
轻松尝试
1、“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 “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
• A、消费者
B、生产者
•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是(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动物
2、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水等
链
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相互关系
初中七年级生物(人教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 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 超过 这 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结构越 复杂 ,就越 难 恢复。破坏后的森 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更 难 恢复。
随堂检测
猜一猜: 以下两个生态系统哪一个更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AB C D
C
A
F
D
B
G
E
结论: 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越不容易被破坏。
技能训练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观察兔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眼睛的位置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 么关系吗?
课堂小结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
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在草 兔 狐这条食物链中,若把狐大量捕杀,则兔的数量会怎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先增多后减少
生物种类
A
B
C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03
D 0.145
E 0.009
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B )
A.A→B→C→D→E B. C→E→B→A→D C.D→A→B→C→E
PPT模板:om/moban/
PPT素材:om/sucai/
1、什么是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33张PPT)

后来发现有人出现一种怪病,开始时只 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 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 一会儿沉睡,一会儿兴奋异常,最后, 他身体弯弓着、口中高声嚷叫着死去。
最终调查结果是由于化工厂在生产有机品 过程中,排出含有汞的废水。这些有害物 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类和贝类内体内 富集。100多人吃了这种鱼导致严重中毒, 并先后死亡。
物富集。
日本水俣湾汞污染事件
日本水俣湾汞污染事件 水俣是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小镇,西 面就是鱼产丰富的不知海和水俣湾,因 此,这个小镇的渔业原来很是兴旺,但 是,自从1925年开始,在此地建成了一 个又一个化工厂后,奇怪的事情接连发 生了。
人们先发现有一些家猫不知为何走 路时左摇右晃、步态不稳,有的还抽筋 麻痹,最后竟自己跳入水中溺死。
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
的( B )
A、A→B→C→D→E B、 C→E→B→A→D C、 D→A→B→C→E
非生物部分
树
草
植物
害虫 生物部分 动物
鸟
植物能够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
生动产有物机者不物能,自不己仅 制供造给有了机植物吃物,与自被吃 消它接费身地们食,者以直物也植接的是物或来动为间源物
食
细菌
细菌、真菌
分解者
蘑菇 土壤、遗体和 遗物分解,将其 中的有机物分解
成无机物。
啄木鸟在树 上找虫子吃
思考?
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 幼虫,昆虫幼虫与啄 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吃与被吃的关系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
消失吗?
腐烂的树干上 长出许多真菌
会消失
3、在生态系统中,植 物,动物和真菌分别 扮演着什么角色?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角色
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共29张PPT)

生态系统的组成
{ { 生 非 生 物 部 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态
系 统
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等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以上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有________,属于消费者 的有_________,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__。 2.“森林医生”指的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好心”?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 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 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实例
食物链和食物网对有毒物质的 富集作用。
水水俣俣病病
展示资料: 资料1: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
气候适宜的时候,草木灰生长得十分 茂盛,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兔的数 量急剧增加。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
讨论: 1.上图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和 牛、羊的关系是怎样的? 2.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重 要作用? 3.动物与植物的区别有哪些? 4.牛羊死亡以后的尸体会最终 消失吗?
观察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
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以表示不用生物之 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 食者)。
大家都听说过“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这句谚语吧?
地增加呢? 不会
资料2: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 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维持原状, 但是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了,草场会
发生哪些变化呢?草原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其自动调节能力越 强 。
生态系统中的各 种生物的_数__量__和所占 _比__例__相对稳定的现象
叫生态平衡。
下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 者之间的关系,请思考甲、乙、丙、 丁分别代表三者中的哪一个?
展示图片,分析下面的三个讨论题: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件 (共19张)

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 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
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 变化。
课堂小结
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物
植物
生产者
与
生
环 境 组 成
物 部 动物
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
细菌、真菌 — 分解者
生
态
系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
统 食物链和食物网
气、水等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
课堂小结
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物
植物
生产者
与
生
环 境 组 成
物 部 动物
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
细菌、真菌 — 分解者
生
态
系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
统 食物链和食物网
气、水等
练习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 误的画 “×”。 (1)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 态系统。( ×) (3)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 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 坏。(√ )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
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
物
提供营养)
部 消费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
分
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分解动植物尸体成简单
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
物重新利用。)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 变化。
课堂小结
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物
植物
生产者
与
生
环 境 组 成
物 部 动物
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
细菌、真菌 — 分解者
生
态
系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
统 食物链和食物网
气、水等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 )
课堂小结
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物
植物
生产者
与
生
环 境 组 成
物 部 动物
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
细菌、真菌 — 分解者
生
态
系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
统 食物链和食物网
气、水等
练习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 误的画 “×”。 (1)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 态系统。( ×) (3)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 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 坏。(√ )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
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
物
提供营养)
部 消费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
分
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分解动植物尸体成简单
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
物重新利用。)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人教版七上 1.2.1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共39张PPT)

• 生活在寒冷 海域中的海 豹,皮下脂 肪很厚。
• 蚯蚓在土壤 中活动,可 以使土壤疏 松。
荒漠中的 植物—— 骆驼刺, 根系非常 发达
• 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特点 生活环境 尿液少、出汗少 适应 干旱缺水
(减少水分消耗)
根特别长 适应 干旱缺水 (吸收水分)
6、下列影响小麦生长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光照
B.土壤湿度
C.温度 D.杂草
7.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 组对照实验条件 ( ) A.阴暗、明亮 8.潮湿、干燥 C.明亮、潮湿 D.阴暗、干燥
8.为确保对照实验结果的科学性,除变量外,对影响实 验的其他因素应 ( )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4、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5、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 还应同时设计( ) A 、分组实验 B、 重复实验 C、 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水、土壤等, 生物因素主要有老鼠、蚯蚓、七星瓢虫、麦蚜、杂草等。
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温度、水分以及肥料。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对
植
物
的
影
响
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
• 蚯蚓在土壤 中活动,可 以使土壤疏 松。
荒漠中的 植物—— 骆驼刺, 根系非常 发达
• 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特点 生活环境 尿液少、出汗少 适应 干旱缺水
(减少水分消耗)
根特别长 适应 干旱缺水 (吸收水分)
6、下列影响小麦生长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光照
B.土壤湿度
C.温度 D.杂草
7.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 组对照实验条件 ( ) A.阴暗、明亮 8.潮湿、干燥 C.明亮、潮湿 D.阴暗、干燥
8.为确保对照实验结果的科学性,除变量外,对影响实 验的其他因素应 ( )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4、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5、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 还应同时设计( ) A 、分组实验 B、 重复实验 C、 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水、土壤等, 生物因素主要有老鼠、蚯蚓、七星瓢虫、麦蚜、杂草等。
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温度、水分以及肥料。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对
植
物
的
影
响
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 此相互关联着,形成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食 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大家仔细看向右箭头的条数
食物链条数
草
1 草 2 草
食草昆虫 鸟
1 食草昆虫 鸟 兔子 1 食草昆虫 兔子 鸟 3
1
1+(1-1) 2 2+(2-1)
老鼠 3 1
3+(1-1)
兔子
草
青蛙
鸟 4 3+(2-1)
把握核心 提高效率
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 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 限的
想一想,议一议
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2、这些生态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
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联系生活
请借助你平时的午餐,说出一条 以你为终点的食物链。 你父母每天上班劳动,创造劳 动价值,他们是生产者吗?
保护我们的家园
生物圈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有的家 园。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依赖地球环境而 生存,并使自己变得适应这个环境。同时, 人类也不断地与恶劣的环境条件作斗争, 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更适宜于人类。正确认 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 的重要课题;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 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日本 水俣病事件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草木生 长十分繁茂,兔的数量由于食物充足而大量增加, 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吗?兔的数量会无限制 地增加吗?这说明了什么?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 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 到破坏。
(2)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会发生哪些变化?这 又说明什么问题? 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自动 调节能力强。
谢谢各位!
1、左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幼 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捕食关系,昆虫幼虫吃树,啄木鸟吃昆虫幼虫。 2、右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为什么? 会,细菌和真菌将树桩分解。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 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动物是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他 们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 为叫消费者;
色 植 物
第三 营养 螳 级
螂
第四 营养 级黄
雀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 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植物 蝉 螳螂 黄雀
1、从生产者开始
2、消费者结束
3、箭头从被吃指向吃 4、没有分解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说的是什么生 物现象? 这是否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为什么?
风 吹 草 低 现 牛 羊 。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结论: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 ————生产者 生 态 系 统 生物部分 动物
—————消费者
细菌、真菌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技能训练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这些动、植物的遗体会消失吗? 3、细菌、真菌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 物质,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是分解者
你会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吗?
消费者
非生物部分
消费者
生产者与消 费者的吃与 被吃又构成 了什么?
生产者 分解者
食物链
如果没有他们,生物圈会 变成什么样呢?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一 营养 级绿 第二 营养 级 蝉
观察兔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 什么问题吗?眼睛的位置与它们的生活方式 有什么关系吗?
下面这个水族箱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吗?
家庭摆设:
水晶球样的生态系统
该球密闭,内装有水和两三 条小鱼,底部有珊瑚、沙子 等,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 在里面的小鱼、水藻常年都 是活的。 1.它应放在什么地方?
2.水藻和小鱼能生存的原因 是什么?
食草昆虫 老鼠 3 1
从生产者数出去的箭头,消费后面的箭头多 几条就加几条
2
2
3 3 3 9条
3+(2-1)+(3-1)+(3-1)+(2-1)=9
四、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水俣病: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
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 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 死亡。
3、为什么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虫吃光, 而未加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事例说明 什么?
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
概念: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 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疑问: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 真菌 思考: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