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2014年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证券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3月目录一、证券行业主要业务简介 (4)1、证券经纪业务 (4)2、投资银行业务 (4)3、资产管理业务 (4)4、自营业务 (6)5、证券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7)6、证券公司收入结构情况 (8)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 (9)1、第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 (9)2、第二阶段:全国统一监管市场的形成 (9)3、第三阶段:依法治市和市场结构改革 (10)4、第四阶段: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 (11)5、第五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发展 (11)三、中国证券行业监管 (13)1、中国证券行业监管体系 (13)(1)中国证监会 (13)(2)中国证券业协会 (15)(3)证券交易所 (1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7)(1)市场准入和业务许可 (17)(2)证券公司业务监管 (17)(3)证券公司日常管理 (18)(4)证券从业人员的管理 (18)四、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 (19)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2)1、行业准入管制 (22)2、资本进入壁垒 (23)3、人才进入壁垒 (24)六、证券行业竞争格局 (24)1、国内券商之间的同业竞争 (25)(1)行业出现集中化趋势 (25)(2)同质化竞争局面未能根本改变 (25)(3)部分优质证券公司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树立起竞争优势 (26)2、金融业态之间的竞争 (26)3、中外券商之间的竞争 (27)七、影响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因素 (27)1、有利因素 (27)(1)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增长态势 (27)(2)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支持 (28)(3)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和监管环境日臻完善 (29)(4)行业自身发展需求推动金融创新和发展 (29)2、不利因素 (29)(1)传统业务占优势、金融创新不足 (29)(2)行业内外部竞争环境更加激烈 (30)(3)证券公司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30)八、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 (30)1、资本证券化 (31)2、市场层次化 (31)3、业务多元化 (31)4、经营集约化 (31)5、管理规范化 (32)一、证券行业主要业务简介1、证券经纪业务证券经纪业务主要包括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基金分仓业务以及代销金融产品等业务。

中国证券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发展历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政府开始探索建立一个资本市场来促进企业的融资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以下是中国证券发展历程的主要里程碑:一、1988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开始迈出第一步。

当时成立了中国股票交易所,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先驱,开始进行证券交易和资金融通。

二、1990年代初,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形成了中国的主要证券交易所体系。

同年,中国首家招股上市的公司——神华煤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三、1992年,中国推出了第一部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立法的重要里程碑。

该法律为证券市场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法律框架,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时中国开始推行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国有企业的流通股份从国有股东手中划归上市公司流通。

这一改革措施促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市场活跃度,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五、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再次迎来重大改革。

当时中国启动了股指期货试点,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创新之一。

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品种,同时也增加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六、2014年,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

当时中国推出了沪港通和深港通,允许国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通过港股交易所进行交易。

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提高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七、2016年,中国推出了科创板,这是为了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而设立的交易板块。

科创板的设立旨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

综上所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使得证券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投资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相信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和具有活力。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总结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总结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总结(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概述1984年,上海市政府批准发布《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部分优质企业被纳入股份制试点。

为了适应国债发行和交易以及股份制试点改革的需要,我国的证券市场应运而生。

1984年11月18日,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

1986年9月26日,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成为我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

1987年9月,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业,成为建国以来大陆地区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此外,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并于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设立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同时,我国证券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业务范围也迅速扩张。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证券行业逐步走向规范经营、风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了较为良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证券市场规模显著扩张,市场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

2004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从1,377家增长至3,033家,复合增长率为6.80%。

截至2017年6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280家。

与此同时,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末的3.72万亿元上升至2016年12月31日的54.75万亿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达57.62万亿元。

伴随着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市值的提升,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日趋活跃,沪深两市股票总成交额从2004年全年的4.15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全年的127.12万亿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沪深两市股票总成交额达51.91万亿元。

伴随着我国A股市场成交量的日趋活跃,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持续提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规模从2004年的642.77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19,583.16亿元,债券市场募集资金规模从2004年的27,983.73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363,638.96亿元。

2014年中国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中国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中国证券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3月目录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 (4)二、中国证券行业的监管情况 (9)1、行业监管体制 (9)(1)中国证监会的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9)(2)中国证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10)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2)(1)证券公司市场准入和业务许可 (12)(2)证券公司业务监管 (12)(3)证券公司日常管理 (13)(4)证券公司风险防范 (13)(5)证券从业人员的管理 (14)三、中国证券行业竞争情况 (14)1、证券行业的竞争形势 (14)(1)传统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 (14)(2)部分优质证券公司初步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15)(3)证券行业对外开放正有序推进,竞争更为激烈 (16)2、证券行业的主要进入壁垒 (16)(1)经济性进入壁垒 (17)(2)行政性进入壁垒 (17)3、证券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 (18)四、影响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因素 (20)1、有利因素 (20)(1)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投融资需求的日益增长 (20)(2)积极的产业政策导向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22)(3)证券行业的创新发展 (23)2、不利因素 (24)(1)资产规模总体偏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24)(2)业务模式和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25)(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26)五、中国证券业的经营模式及周期性、区域性特征 (26)1、中国证券业的经营模式 (26)2、中国证券业的周期性特征 (27)3、中国证券业的区域性特征 (28)六、中国证券业的发展趋势 (29)1、业务趋于多元化 (29)2、资本需求规模化 (30)3、行业分化逐步加剧 (31)4、经营更加规范化 (31)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萌生和发展源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和改革开放。

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证券市场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中国所有制变革和改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力量。

中国历年融资融券业务情况统计(2014-2018)

中国历年融资融券业务情况统计(2014-2018)

合计
27313.79 38384.9 30106.94 31286.37 20916.07
客户平均维 持担保比例
240.44 277.3 269.81 261.84 230.53
4.ETF自2011年12月开始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金融公司
中国历年融资融
中国历年融资融券业务情况统计(2014-2018)
融资融券交易金额(亿元)股票
融资融券交易金额(亿元)
融资买入额 融券卖出额 ETF
融资买入额
101824.43
92962.43
8862.01
4700.82
93
7529
35941.93
35798.53
93
8635
28712.68
28617.32
93
10024
30176.28
30013.99
94
10768
19855.74
19556.67
债券.基金及 其它
211.35 143.4 95.36 162.29 299.06
现金
1339.27 2442.97 1394.26 1110.09 1060.33
2953.3
亿元)
融券卖出额
2405.53 3313.17 216.53 339.08 411.91
合计
106525.25 352980.62 115648.01 105785.93 77643.12
融资买入额
95257.71 323752.37 114811.82 103909.56 75735.47
融券卖出额
11267.54 29228.25 836.19 1876.37 1907.66

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下面将以时间顺序,简述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1. 清末民初时期:清政府开始推行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改革,为证券行业的诞生奠定基础。

1904年,上海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品第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

2. 20世纪20年代:由于政局动荡,证券市场发展缓慢。

但是,上海证券市场逐渐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股票集散地,并开始发展以股票为主的交易。

3.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国民政府成立证券监察委员会,规范证券市场发展。

然而,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导致证券市场停滞不前。

4.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证券
市场开始恢复和发展。

1986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证券交易
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全面复苏。

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逐渐成为中国两大主要证券交易所。

5. 21世纪以来:证券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改革。

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成立,负责全面监管证券市场。

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上证综合指数期货
合约。

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股票期权交易。

此外,
2019年,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为中国资本市
场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总体而言,中国证券行业经过多次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了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中国证券行业将继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证券发展史

中国证券发展史

中国证券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当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引进了市场经济思想和制度,逐步建立了证券市场。

以下是中国证券发展史的主要里程碑事件。

1980 年代末期至 1990 年代初期,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建立。

1988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成立。

同时,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建立也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990 年代后期至 2000 年代初期,中国的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

1991 年,中国证券法规定了证券的发行、交易和监管制度。

1991 年至 1997 年期间,证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股票和债券的融资规模大幅增加。

1997 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全国性证券市场开始逐步统一和规范。

2000 年代中期,中国证券市场面临股市泡沫。

由于股市过热,许多人开始盲目买入股票,推高了市场价格。

2007 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份股指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随着股市繁荣的逐步退去,股市泡沫也被逐步吹破,如 2008 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的爆炸,带来了股市的暴跌。

2000 年代后期,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和改革。

2014 年,上海 - 香港通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将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证券市场连接起来,让外国投资者可以方便地投资中国内地市场。

2016 年,深圳 - 香港通也正式启动,另一个中国证券市场的重大发展。

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将继续朝着更加开放、透明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

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快速发展,198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随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以规范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也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实行全面开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

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总市值已经超过了人民币50万亿元。

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中国证券市场很快恢复了稳定。

在2014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如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等。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股票、债券、期货等各种金融产品交易活跃。

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将继续加强国际化发展,提升市场的开放度和竞争力,为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是证券行业创新发展较快的一年,行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基础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加强,以融资类业务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快速成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证券行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互联网证券布局明显提速,证券业务国际化步伐加快。

伴随创新业务的快速成长及其与传统业务的融合发展,证券行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已大幅改善。

从全行业看,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20家证券公司,其中20家证券公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较2013年新增国信证券1家;4家证券公司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较2013年新增中原证券1家;另有两家证券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总资产为4.09万亿元,净资产为9205.19亿元,净资本为6791.60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代理买卖证券款)1.2万亿元,托管证券市值24.86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7.96万亿元,共实现营业收入2602.84亿元,净利润965.54亿元。

与2013年相比,证券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增长96.63%和22.11%,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增加115%;托管证券市值增加62%;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增加53.27%;融资融券余额增幅达195.48%;营业收入增长63.45%,净利润增长119.34%。

分析数据可以发现,2014年,随着股市行情的好转,券商净资产和净资本集中度在经历了2013年的阶段性谷底之后缓慢回升,证券公司营收结构亦有所改善,创新业务和传统业务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经纪、承销和自营这三项传统业务占比加总虽然近年来始终维持在75%左右的水平,但比例有所调整。

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快速成长并已成为证券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13年的11.59%增至2014年的17.14%。

首先,证券投资净收益增加。

证券投资净收益受益于证券市场指数持续上扬,收入占比较2013年增长了8.1%。

其次,转融通业务逐渐成熟。

转融资试点证券公司由2013年底的52家增至81家,转融券试点证券公司由2013年底的30家增至73家,标的证券由287只扩大至625只;其次,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由2013年底的712只增加至914只,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公司数量由84家增至91家。

此外,去年内启动的“沪股通”还允许投资者在中国香港市场开展具备上交所融资融券标的资格的“沪股通”标的证券的融资融券交易。

截至2014年底,融资融券余额突破万亿元大
关,达到10256.56亿元,是2013年底该余额的2.96倍。

融资融券余额约占A 股市场流通市值的3.21%,融资融券交易额约占A股交易总额的20.98%,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分别为1.74%和10.19%。

再次,投资咨询业务同比下降13.46%;受益于IPO重启及再融资持续活跃,股权融资业务增长明显,同比增幅达165.7%,2014年全年,证券承销总额为10757.81亿元,同比增长56.25。

其中,IPO融资668.89亿元,占证券承销总额的6.22%;股票再融资6778亿元,占证券承销总额的63.01%;债券承销总额为3310.92亿元,约占证券承销总额的30.78%;券商受托管理资金总计7.9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53%,其中,集合理财产品2197只,期末合计受托管理金额6437.01亿元,规模增长78.91%;专项资产管理产品149只,期末受托管理金额合计395.13亿元,是2013年的3.55倍;证券公司进行金融产品投资的资金规模达8763.34亿元,同比增加32.50%。

随着证券行业监管转型和业务创新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开始加速互联网证券业务布局,通过打造多层次互联网平台,整合升级线上线下资源,加速网络证券业务创新,增强客户黏性。

去年全年有35家证券公司取得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资格,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专项调查数据显示,51家已完成互联网金融平台搭建的证券公司中,44家选择自主创建方式,其余7家则选择与互联网企业、电商共建的方式,有77家证券公司开展网上开户业务,实现网上开户近300万户,占全年新增A股账户的比重超过1/3,其中21家证券公司网上开户占新增开户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

同时,证券公司对移动互联网终端入口的重视明显提升,67家证券公司支持移动终端开户,在线金融产品销售依然是目前互联网证券业务的主流模式,2014年36家证券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金融产品销售额达1056.48亿元,22家证券公司开展网络资讯服务实现销售额近1.17亿元。

部分证券公司还将融资类业务与互联网终端相结合,以增强其在创新类资本中介业务方面的竞争力,多家证券公司主导参与的证通公司也处于积极筹备阶段,这都将为证券行业联网互通平台搭建和完善证券行业支付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4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RQFII总额度增至8200亿元人民币,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至韩国、德国和法国等地,去年实
现境外上市融资364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09%。

2014年,还是证券行业监管转型和制度建设的关键一年。

围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证监会大力推进监管转型实现“六个转变”,统筹安排市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等各项工作,全年共取消行政审批13项,发布的重要法规内容主要涉及创业板上市规则修订完善、企业兼并重组环境优化、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优先股试点管理、“沪港通”机制平稳推出以及资产证券业务施行备案制管理等多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