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教学设计(晓丽)(1)

合集下载

修辞手法教学设计3篇

修辞手法教学设计3篇

修辞手法教学设计3篇修辞手法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修辞手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修辞手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这六种修辞手法。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仿写、改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

说说什么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和拟人。

(指名生回答,师板书,引出本课复习内容——修辞手法)二、总结:(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自问自答)(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6)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二、比喻句的辨析练习一:请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滑如凝脂。

()3、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5、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6、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

()让学生说说修辞手法复习时要达到什么要求,师总结出示教学目标练习二: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句。

A、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C、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修辞手法运用教学教案

修辞手法运用教学教案

修辞手法运用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本教学教案旨在教授学生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提升表达效果。

二、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用法和效果;3.通过练习和写作实践,提升自己的修辞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对比和分析不同修辞手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一段有趣或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带领学生思考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好奇。

2.讲解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写出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简要解释。

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排比等,并解释其具体的用法和效果。

3.示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句子,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讨论其效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帮助他们深入思考修辞手法与文本表达之间的关系。

4.实践练习(3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教师可以给定一些写作题目,如描写自然景观、描述人物特点等,让学生在写作中尽量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与全班一起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们在实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修辞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展修辞手法的应用范围,例如在演讲、辩论等口语表达中,或是在广告、新闻报道等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中观察和分析作家使用的修辞手法,以提升自己的修辞意识和解析能力。

七、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作品,对他们在修辞手法运用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完整版)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完整版)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这六种修辞手法。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仿写、改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

说说什么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和拟人。

(指名生回答,师板书,引出本课复习内容——修辞手法)二、总结:(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自问自答)(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6)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二、比喻句的辨析练习一:请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滑如凝脂。

()3、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5、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6、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

()让学生说说修辞手法复习时要达到什么要求,师总结出示教学目标练习二: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句。

A、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C、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D、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E、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说说为什么只有F句是比喻句?小结: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具体表达方式;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作文写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具体表达方式;2.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作文写作。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教科书、参考书等;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通过示意图、解释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使学生对修辞手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具体表达方式(30分钟)(1)比喻: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例句: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般奋力挣扎。

(2)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增强表达力。

例句:太阳母亲般地轻轻抚摸着大地。

(3)夸张:夸大描述事物的性质或程度,以产生强烈的感觉。

例句:他笑得像是要把整个世界都征服了一样。

(4)排比:通过列举同类的事物或词语,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她的声音温柔、婉转、动人。

(5)反问:用问句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句: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吗?4.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作文写作(5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或话题,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作文写作;(2)通过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作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

六、课后作业(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作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七、板书设计主题:-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具体表达方式-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作文写作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修辞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在作文写作中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3. 能够通过修辞手法丰富作文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基本含义;2. 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3.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课堂讲解+示例分析);2. 分类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课堂讲解+练习);3. 引导学生自主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小组讨论+展示);4. 教师点评、总结。

四、教学过程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达到增强表达效果、打动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

示例分析:例如,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形象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2. 分类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1)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来描述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含义。

比喻可以采用直接的比喻句式,也可以采用修饰词语进行比喻。

(2)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通过拟人可以使文体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对所描述的对象产生共鸣。

(3)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和放大,以达到强调和夸示的效果。

夸张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具感染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词语、短语或句子的重复来强调事物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节奏感更强,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5)反问反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进行暗示和强调。

反问可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 引导学生自主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多角度地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表达。

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展示,进行互动交流。

4. 教师点评、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表达的能力。

初中二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初中二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初中二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初中二年级语文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修辞意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初中二年级语文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学生课本、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例如,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 介绍修辞手法(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如"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达到修饰语言、烘托气氛、提升文章效果的目的。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的含义。

3. 比喻(20分钟)教师介绍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并给学生讲解比喻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有趣的比喻句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比喻手法。

最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一个比喻句子。

4. 拟人(20分钟)教师介绍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并给学生讲解拟人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带有拟人手法的句子,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拟人手法。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写一个拟人句子。

5. 夸张(20分钟)教师介绍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并给学生讲解夸张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夸张的句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夸张手法。

最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一个夸张句子。

6. 对比(20分钟)教师介绍对比这一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并给学生讲解对比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带有对比手法的句子,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对比手法。

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写一个对比句子。

7.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修辞手法,并总结各个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3. 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运用中,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达到增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它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升整体的文学品质。

2.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1)比喻比喻是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手法,用一个事物(A)来说明另一个事物(B),使B更加形象生动。

比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例句1: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例句2:他犹如一只失去翅膀的鸟儿,无助而孤独。

(2)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具生气和情感。

拟人可以使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句1:大海怒吼着冲向岸边,似乎在告诉人们它的力量无穷。

例句2:雨点轻轻地敲打着窗户,好像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小故事。

(3)排比排比是通过同一句型的重复,将几个相同结构的句子并列使用,以增强表达的冲击力和节奏感。

排比可以使句子更加连贯,并且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例句1:她的眼睛大而圆,鼻子高而直,嘴巴小而红。

例句2:他倚窗而立,思绪万千,情感矛盾,犹豫不决。

(4)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程度上的放大,以夸大效果吸引读者的注意。

夸张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加强表达的影响力。

例句1:他的嗓子像炮声般震耳欲聋。

例句2:他的笑声如同地震一般,让人心头一阵颤动。

(5)反问反问是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语气,用于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反问可以引起读者思考,并且加强对表达内容的强调。

例句1:我们难道不是为了梦想而奋斗吗?例句2:这样的机会,你难道不想抓住吗?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例如广告、演讲等。

修辞手法分析教案

修辞手法分析教案

修辞手法分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3. 能够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并提出学习修辞手法的重要性以及能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好处。

二、讲解与示范(25分钟)1. 列出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含义和作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2. 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和示范,说明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应用效果;3. 引导学生分析示范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帮助他们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

三、练习与互动(3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析练习题中的修辞手法,并写出分析的依据和效果;2.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各自的答案和观点,教师引导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补充说明;3. 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演示,对他们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评价。

四、拓展与应用(25分钟)1. 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自选一段文本进行修辞手法分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析报告;2. 学生报告并展示自己小组的分析结果,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提问,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诗歌进行修辞手法分析,并准备下节课进行展示。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和反思,引导学生认识到修辞手法在文学鉴赏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案附注: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确保课堂进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此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文稿等辅助教学工具,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眉内容 一、(猜谜语)导入 第一则: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 (打一农业活动)插秧!

第二则: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洲上。 (打一植物)荷花! 第三则:丈夫的外祖母。 (打一四字格词语)婆婆妈妈。 二、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对词语进行修饰加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 三、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 (一)比喻 定义(1)比喻就是 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被比喻的事物叫 本体 ,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叫 喻体 ,二者 性质 不同,但又要有 相似 之处。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比喻词 。 (2)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使 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具体 。(作用: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3)用什么来比喻就要作者发挥 想象力 。 (4)常见的比喻类型有 明喻 、 暗喻 、 借喻 。 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像,好像,似,如,仿佛,犹如,宛如,如同,好比,像……一样,仿佛……似的)

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例: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暗喻本体+喻体+比喻词(是,成了,变成、变为、成为) 例:小兴安岭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例: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借喻喻体 页眉内容 例: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我们的血肉 例:我们的教室里,一年四季都飘着雪花。 注意: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 1、作比较: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2、表猜测: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想象:每当开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表举例:在我们班,有好多乐于助人的人,像杨乐,李明等。 5、表说明:猎人微笑地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小结:第一,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第二,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所以并不是所有出现“像”“仿佛”“如”这样词语的句子就是比喻句。

小试牛刀: 1、请辨别下列的句子,找出比喻句。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 )

2、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一下比喻句的妙处。 (1)“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品味:本来手术都是让人很担心,很害怕的,而经他这么一比喻,就像棉花打在页眉内容 了脸上,一点都不疼,使读者对手术更加自信。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医生话语轻柔的特点以及医生职业的特点,符合病人的心理。

(2) 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的露水,手指那么轻一碰就会掉下来。(《围城》钱钟书)

品味: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眼睛溢满泪水,晶莹透亮,滴而未落的特点。

(3)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劈开,旋转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长江三日》 刘白羽)

品味:描绘了一幅“江面陡然下降,船飞速而下”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传神地写出了船的快,从侧面写出了江面的陡急。

总结: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想象,寻找新颖的喻体。 3、阳光下小孩灿烂的笑脸会像什么呢? 例:阳光下小孩灿烂的笑脸是六月美丽的花朵,充满生机与活力。 例:阳光下小孩灿烂的笑脸就像激石的浪花,展示着生机与活力。 (二)比拟 定义:(1)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的修辞手法。

(2)总结:比拟的作用 。

(3)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物体当做人来写,临时赋予某种物以人的语言、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例: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页眉内容 拟物把“人”当“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例: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例:在群众的欢呼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注意:比喻的喻体一定会出现;比拟的拟体不出现。 小试牛刀: 1、判断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例: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 啄木鸟像医生一样给树治病。(明喻) 啄木鸟成了医生。(暗喻) 名称 区 别 示 例

比 拟 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点写本体,重在“拟” 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 一般不出现;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拟人)

比 喻 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在“喻”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

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比喻)

2、请品味下列语句: (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品味: 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品味: 页眉内容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

品味: 3、仿照例句,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 仿写:

4、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比喻) 改为拟人句: (三)夸张

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扩大或是缩小。 作用:它可以增强语意的力量,突出事物的特征,启发读者的想象力。 夸张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的形式

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的夸张形式 例:巴掌大的地方还开宴会? 例: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超前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超前 例:农民们都说:“看到了这样翠绿的麦田,都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小试牛刀 页眉内容 (四)排比 定义:三个或是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是相同的句子。

例: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与神秘特色) 例: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以“时而”构成排比来形象地描写出溪流随着山势变化而变化的动态)

作用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注意排比的运用要注意以下技巧: (1)要注意各句间的关系,如时间先后、范围大小、程度轻重,加以合理安排。

(2)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拼凑词句,牵强附会。 小试牛刀 (五)反问 定义反问就是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或者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恰当地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感情更强烈。

(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页眉内容 小试牛刀: (六)设问 定义设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自问自答)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是怎样的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作用设问能够引起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突出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辨析反问和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小试牛刀: (七)反复 定义: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是句子 反复分为两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例: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间隔反复例: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 小试牛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