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

3. 通过专项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第一章:比喻1. 教学内容:介绍比喻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比喻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思。

b. 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c. 举例说明比喻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二章:拟人1. 教学内容: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拟人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拟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

b. 讲解拟人的构成要素,包括被拟物和拟人化的特征或行为。

c. 举例说明拟人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三章:排比1. 教学内容:掌握排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排比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排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排比是通过并列排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b. 讲解排比的构成要素,包括并列排列的句子或词语。

c. 举例说明排比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四章:反问1. 教学内容: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反问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反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反问是用来表达疑问或强调的句子。

b. 讲解反问的构成要素,包括疑问词和否定词。

c. 举例说明反问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五章:专项练习1. 教学内容:通过专项练习,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2. 教学方法:练习法、指导法。

3. 教学步骤:a. 针对每个学过的修辞手法,提供一些练习题目。

b.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提供帮助和解答疑问。

c.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和点评。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属性。

5. 设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 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比喻和拟人现象,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示例:展示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

2.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达效果。

3.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借代等。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教案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语感。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修辞手法的解析和举例3. 修辞手法的运用练习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修辞手法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美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二、讲解修辞手法(15分钟)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突出其特点。

如“他是我的明灯”。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如“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3. 排比: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列举几个事物,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如“天空中有太阳、月亮、星星”。

4.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义。

如“山高水长,人寿年丰”。

5.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突出其效果。

如“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6. 设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观点或引起思考。

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7. 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如“这难道不是最美的风景吗?”三、举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分别用上述修辞手法造句,并解释其作用。

2. 学生跟读并模仿造句。

四、练习运用(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2. 学生现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修辞手法,并尝试创作。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 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生动、有感染力。

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够初步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修辞手法初中教案

修辞手法初中教案

修辞手法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学会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写作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审美感知。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例句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语文课上学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提问: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讲解修辞手法(15分钟)1. 讲解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形象、生动地表达某种意义。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2. 讲解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征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3. 讲解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夸大事态的修辞手法,以突出某种特点或效果。

4. 讲解排比: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进行并列比较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三、举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相关例句,让学生识别出其中的修辞手法。

2. 分析例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四、练习运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进行练习。

2. 每组编写一段运用所选修辞手法的句子或短文。

3. 各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强调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修辞手法运用得出色的文章或书籍,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学会了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同时,要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

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
5.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分别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或段落的编写。
4.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
3. 逐步引导: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4. 反馈与激励: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及时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
1. 举办修辞手法运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2.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3. 组织文学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
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来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教学评价
补充和说明: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注意考察学生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以及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文章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
补充和说明:在选择教学资源时,要考虑其与课程内容的匹配度,以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九、教学反思
补充和说明: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十、教学计划
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确保课时安排合理,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内容。
九、教学反思
1.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修辞手法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定义: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对语言进行修饰和加工的方式。

2. 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

3. 修辞手法的分类: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等。

教学活动:1. 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例子。

练习活动:1.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修辞手法的短文或句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

第二章:比喻教学目标:1. 了解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比喻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教学内容: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2. 比喻的作用:比喻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3. 比喻的构成: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4. 比喻的类型:直接比喻、间接比喻、明喻、暗喻、借喻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比喻的构成和不同类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比喻的理解和例子。

练习活动:1.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运用直接比喻、间接比喻等修辞手法。

2. 让学生尝试创作含有比喻的短文或句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运用比喻的准确性和创造性进行评价。

第三章:拟人教学目标:1. 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拟人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

修辞手法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3. 能够通过修辞手法丰富作文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基本含义;2. 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3.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课堂讲解+示例分析);2. 分类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课堂讲解+练习);3. 引导学生自主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小组讨论+展示);4. 教师点评、总结。

四、教学过程1.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达到增强表达效果、打动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

示例分析:例如,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形象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2. 分类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1)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来描述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含义。

比喻可以采用直接的比喻句式,也可以采用修饰词语进行比喻。

(2)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通过拟人可以使文体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对所描述的对象产生共鸣。

(3)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和放大,以达到强调和夸示的效果。

夸张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具感染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词语、短语或句子的重复来强调事物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节奏感更强,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5)反问反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进行暗示和强调。

反问可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 引导学生自主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多角度地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表达。

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展示,进行互动交流。

4. 教师点评、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表达的能力。

《修辞手法教案》课件

《修辞手法教案》课件

《修辞手法教案》PPT课件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用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识记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加以运用。

3. 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两个相似的事物,突出其中一个特点。

2. 拟人: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

3.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突出其效果。

4. 排比:将几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修辞手法的魅力。

2. 讲解:详细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3. 分析:让学生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解释其效果。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并强调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认为最有用的修辞手法,并分享为什么。

2. 修辞手法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制作展板或PPT进行展示,并解释其应用和效果。

3. 修辞手法竞赛:举行一个修辞手法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对修辞手法的记忆。

七、教学资源1. 修辞手法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供学生查阅和学习。

2. 写作模板:提供一些包含修辞手法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快速上手。

3. 修改建议: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修改文章中修辞手法使用不当的例子和建议。

八、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教案)
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识别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语境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够运用修辞准确表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鉴赏热情,提高对语言的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课件,比较两句话的效果。

二、复习常用修辞手法
1、学生说。

2、教师课件出示: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对偶……
3、各修辞手法的作用:学生说,教师板书。

4、学生各写一句带有以上修辞手法的句子,小组内展示。


师巡堂指导
5

抽两组展示。



判断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课件出示,学生判断并说理由。

2、集体评析,教师指导、小结。

四、

-
普通句子转换成指定的修辞句。

1、教师出示课件(逐句)。

2、学生逐句做题,反馈,评价。



课堂检测。

1、学生自己做题,教师巡堂指导。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反馈不会做或错得多的题,请高手上台解题。

4、总结。

六、做《突破演练》题,小组合作探究后抽组展示
七、作业布置:预习“仿句和连贯句”。

【课后反思】
考题展示
1、2006年上海市中考题《水的感悟》
12题、第2段画线句“水就像人的血液”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对人类很重要,却不显山露水,更不张扬狂妄的特点。

2、2009年上海市中考题《在可可西里回头》
24题、第5段“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思贤因母羊之爱引起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3、2011年上海市中考题《龙眼与伞》
21题、第1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其表达效果是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花飞舞时轻盈、娇媚的姿态。

二、考试目标
(8)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6种修
辞手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解读目标,并说说常见的体型。

三、实战演练
1、(一模卷)《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23题(1)第8段画线句“而几年前就丧夫的她,家里一贫如洗,哪有钱补身体?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 。

2、本卷中另一处的修辞运用
第2段“等待着前面的车如蜗牛般缓缓通过。

”运用___________ 修辞手法, 其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方法总结
1、六中修辞的识别:两比两问(来)夸拟
2、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基本格式
五、现场演练
一模卷《好老师是一盏灯》
23题、第1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 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 。

运用篇
六、读写结合
(一)片段举隅
1、比喻、拟人
自古有天必有云,天云合一才是完美的协作。

每每蓝天瘦的时候,云就多些,是白底蓝花的青花器,明代官窑的极品;蓝天胖了的时候,云就少些,是蓝底的白布,是云贵山区的手工蜡染。

《完美》(连云港中考满分作文)
2、排比我们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无法改变上苍给我们的“厚礼”,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 《贝多芬告诉我》(泰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3、设问
刘邦、项羽都是名载史册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业,后者却无奈乌江自
刎,这难道真如项羽所言“此乃天意”吗?不是,刘项二人相比,项羽比刘邦更有才能,但其恃才傲物,很少与属下谈心沟通,一意孤行,又兼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最终走向了灭亡。

-- 《得民心者得天下》(嘉兴市中考满分作文)
4、反问
不要做依靠男人的小女人,依靠他们,意味着丧失平等与自由。

精明、
狂放的斯嘉丽哪能容忍别人控制自己呢?
――《斯嘉丽一一我最欣赏的人》(北京海淀区满分作文)
5、夸张
(二)挑战原文
1、女歌唱家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被一场致命的疾病击倒。

她整
日卧病在床,回忆自己刚刚绽放的青春年华和艺术生命,犹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杨浦区模拟卷)
原文:犹如窗外天幕上一闪即逝的流星,心里充满了忧伤。

2、刑满释放后的黑皮不仅没有远离血雨腥风的江湖,反而收编了狗
砣的残兵败将,成了水镇的龙头老大。

从那时起就连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一句运用夸张手法的句子)(2011年长宁区模拟卷)
原文:就连水镇的狗经过黑皮身边时,都要紧紧地夹住尾巴。

3、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详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___________ ,也许是 ______________ ,也许是 __________________ ,
也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
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要有孝心,需得从小培养”作家毕淑敏的这段话会给我们以很深刻的启示。

原文: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
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总结
1、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及方法。

2、根据语境创作,要符合文中的内容。

作业:
续写:
那笑容哦……”
请至少运用三种修辞手法,写150字左右的文字,体现笑容的特点。

教学反思:
一、可取之处: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围绕考纲的第8条展开,通过演练区模拟卷,以
及通过相关内容的写作,达到训练的目的,从而达到巩固考试目标。

2、教学环节流畅,板书清晰,简练。

3、通过小组的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1、在关注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方面有所欠缺。

要多给这部分学生机会和激
励。

2、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