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区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_8

合集下载

2004年中考语文测试

2004年中考语文测试

文字2004年中考模拟测试(开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初三政治(命题、制卷人:张勇)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入下表的相应空格内。

1——16题每题1分,17——21题每题2分,共计26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1、在阶级社会,国家的本质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C、生产力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D、阶级统治的工具2、唐朝诗人罗隐在《峰》一诗中写道:“不论平地与尖山,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里诗人用蜜蜂比喻劳动人民,从而揭露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B、封建制度的腐朽性C、残酷的封建剥削制度D、封建土地所有的特点3、第一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是()A、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B、用机器制造机器C、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D、电力的广泛应用4、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标志着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③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④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________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产生种种矛盾和罪恶的根源。

()A、资本主义私有制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D、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使我国人民当家作主B、社会主义使我国选择了先进的社会制度C、社会主义使我国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D、社会主义使我国推翻了“三座大山”7、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党的基本路线C、四项基本原则D、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002年12月23日,我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试题分析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试题分析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试题分析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干涸(hé)粗犷(kuàng)惬意(qiè)鞭笞(chī)B. 毗邻(bǐ)猝然(cù)栖息(qī)酗酒(xù)C. 吮吸(shǔn)造诣(yì)湍急(tuān)刹那(shà)D. 唱和(hè)发酵(jiào)畸形(jī)抨击(pēng)2. 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过节了,一些大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令人眼花潦乱;购物的人群熙熙攘攘,穿流不息,热闹非凡。

B. 《真心英雄》这首歌实在好听,不仅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更因为它的歌词很有哲理,能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笛。

C. 布什发誓非把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赶下台不可,经过几个月的经心策划和布署,伊拉克战争终于爆发了,一场人道主义悲剧又在中东地区拉开了序幕。

D. 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小蚂蚁显得一愁莫展,但它很快请来了帮手。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划线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3分)①EP-3型飞机不但可以克服特高频通信系统的抗__________性,而且能够使用测向设备对有关的通信所在地实施定位。

②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样,强烈_________那些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

③“人体炸弹”在以色列不时炸响,使中东和平进程命悬一线,以色列要求巴勒斯坦自治政府_________激进组织的暴力行为。

④“西博会”的举行为杭州经济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_________提供了契机。

A. 干扰斥责制止腾飞B. 干扰谴责制止腾飞C. 骚扰谴责阻止腾越D. 骚扰斥责阻止腾越4.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大雨过后,山水络绎不绝地流下来,灌溉着田野,滋润着庄稼。

B. 爬上西天目山才知道它有多高,只见周围的群山鳞次栉比,都在它的脚下了。

C. 西湖南线的风景秀丽别致,让人留连;西线的风景更是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阅读题

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阅读题

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阅读题精选(一)(一)《人类能移居火星么?》人类能移居火星么?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

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

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

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

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到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

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

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

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

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

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

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

”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

”“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如果我们(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1.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火星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四个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祖布林和弗雷德曼对探测火星的意义各有什么看法?简要回答。

【中考压轴】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压轴】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寒假期间,你观看老师推荐的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摘录了第8集“册”解说语并检查完善。

甲骨文“册”的样子一望而知,是把竹片或木用绳子系在一起。

人们用毛笔在竹片上写字,保存时再把它们卷成一卷.一卷的,后人所说的“万卷.书”“书卷气”也由此而来。

从商朝到汉末,中国人一直使用竹简记录文明。

相传孔子晚年好读《周易》,韦编三绝,这不仅体现了孔子好读书,更说明竹简极易损耗和“体重”超标,“册”终究逃不过被叠代的命运。

(1)你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加注了拼音,修改了其中一个错别字。

①一卷._________①万卷.书_____①_____改为_____(2)联系《过零丁洋》,你知道“竹简”还有______、简牍等代称。

二、情景默写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

”在时序交替中,中国空间站迎来建成后的首个春节,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亲笔书写春联、“福”字,祝祖国国泰民安。

(2)用图画代替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审美表达。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一句“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用想象中回家团聚的情景,把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得简朴又深切。

(3)离家不远的公园里,秋日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亦有冬雪降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惊喜,其实“诗和远方”就在身边。

(分别填入秋瑾《满江红》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日京》中的诗句)三、语言表达3.学校组织诗歌朗诵会,你班朗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集体致献词”,你和小唐领诵。

请你解答小唐的问题。

(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一带一路”互通互联(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合)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举世称赞小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句是在“推动”后面停顿还是在“构建”后面停顿呢?请你给我讲讲。

唐山地区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唐山地区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唐山地区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第一部分(1~5题,15分)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yú)_____越(2)(sè)____索(3)归____(xǐng)(4)(cuān)_____掇2. 下边的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修茸蹊跷纵横绝荡淳朴3. 根据课文用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

(《敕勒歌》)(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5)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

(张志和《渔歌子》)4. 按要求默写:(1)《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他退休后,回到家乡栽种菊花,与山水相伴,心境十分平和,正如陶渊明《饮酒》诗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

(4)“春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请你再写出一个含“春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据下面几句话提示的语境,组织适当的语句,填写在其中的横线处。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

我正是靠着读书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当我_________时,我读到了《_____________》,我变得__________了;当我________时,我读到了《______________》,我变得_________了。

第二部分(6-28题,55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 (4分)全卷书写分。

二. (30分)完成下面1-10题。

1. 常用成语填空。

(1)()柱中流(2)旷远()逸(3)意兴()珊(4)()人心脾2. 给下面加点字注上拼音。

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生机。

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夜雨剪新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3. 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储存贮蓄积攒凝聚(1)水藻真绿,把终年____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北大,两年里__________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下来。

(3)开始她拼得很慢,后来越拼越快,我的注意力全___________在她的手指上。

(4)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都为冰川所覆盖,全球95%以上的永久性冰川都________在南极。

4. 文学常识填写。

(1)初中课本中,范仲淹的作品有《》、《》。

(2)初中课本中,辛弃疾的作品有《》、《》。

5. 提炼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

格林尼治时间今天清晨5:38,搭载着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的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并于8分钟后顺利进入轨道。

飞船上载着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和西班牙的三名宇航员。

这是自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今年失事以来,欧洲宇航员首次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有人认为,它将有助于推动欧洲的航天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骆驼驮着神像从城里走过。

虔诚的信徒们见到神像,纷纷顶礼膜拜。

骆驼以为人们在向它致敬,高兴得停下脚步,卧在地上,准备尽情享受这种荣耀。

正当它忘乎所以的时候,驮夫狠狠地打了它一下:“蠢东西,你不要搞错哟!还是勤勤快快地干活,当头好骆驼吧!”骆驼这才懊丧地站起来,接着赶路。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1. 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2分)(1) 龙游的古塔像一个个饱经cāng ( )桑的老人,静静地伫立着,经历了世纪的变迁、朝代的更.( )替。

(2) 前来zhān( )仰刘英烈士的游人,络绎.( )不绝。

他们缅怀烈士的功业,追寻烈士的足迹……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2分)A. 对玉皇大帝所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有这一件事却非常满意。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C.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一扭,实在标致..极了。

3. 仿写。

要求句式相同,字数一样,内容新颖独特,有创意。

(3分)例句: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仿句:宽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与下面这段话衔接顺当的一项是( )。

(2分)“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若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

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_____________。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然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5.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 )。

(2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攒聚(cuán)酝酿(liàng)镌刻(juān)叱咤风云(zhà)B. 踱步(duó)颔首(hàn)刹那(shà)鲜为人知(xiǎn)C. 恪守(gè)踱步(duò)恪尽职守(kè)怒不可遏(è)D. 嗔视(chēn)恪守(kè)脍炙人口(huì)叱咤风云(zhà)答案:B解析:A项有误,“酝酿”的“酿”应读“niàng”;C项有误,“恪守”的“恪”应读“kè”,“踱步”的“踱”应读“duó”;D项有误,“脍炙人口”的“脍”应读“kuài”;B项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好看而选择不适合自己的。

C. 几个学校的领导在座谈会上就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

答案:B解析:A项有误,否定不当,应去掉“不”;B项正确;C项有误,有歧义,“几个”修饰的对象不明,应改为“学校的几位领导”;D项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社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歌,作者是现代诗人贺敬之。

C.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是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唐代著名诗人。

D. 《傅雷家书》是傅雷、朱梅馥、傅聪写给儿子的家信摘编,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国家和民族的高尚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地区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第一部分(1~5题,15分)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yú)_____越(2)(sè)____索(3)归____(xǐng)(4)(cuān)_____掇2. 下边的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修茸蹊跷纵横绝荡淳朴3. 根据课文用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

(《敕勒歌》)(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5)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

(张志和《渔歌子》)4. 按要求默写:(1)《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他退休后,回到家乡栽种菊花,与山水相伴,心境十分平和,正如陶渊明《饮酒》诗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

(4)“春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请你再写出一个含“春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据下面几句话提示的语境,组织适当的语句,填写在其中的横线处。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

我正是靠着读书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当我_________时,我读到了《_____________》,我变得__________了;当我________时,我读到了《______________》,我变得_________了。

第二部分(6-28题,55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2)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8.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____________(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

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孟子的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入手。

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

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翻译这一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又一个夏季。

炎热的田野,火热的山林。

她穿着一件红裙子。

带着几个小学生,说说笑笑走出校门,步入校园树丛的绿色中了。

这是所“老龄”的村级小学,已经65年了。

任课老师大多都五十多岁了。

学校生活在“老”的色彩中变得默默无语。

那年我刚上小学,20岁的她走进了校园。

她一头乌黑的头发,穿了件美丽的红裙子。

学校安排她给我们上语文课,任班主任。

她上语文课与众不同:有时把学生带到村子中间的清水河里,找小鱼咬脚趾的感觉;有时把学生领到郁郁葱葱的牛头山上,看哪儿像牛头,哪儿像牛角;有时把学生打扮成课文中的大灰狼、小白兔、丑小鸭,在讲台上模仿课文内容大喊大叫,有哭有笑……课堂上,学生跟着她进入了情境。

一会儿是没捞到月亮的水淋淋的小猴子站在讲台上,一会儿又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巴巴地向大家诉说着什么。

她那漂亮的红裙子飘在课外活动场地上,飘在学校的小戏台上,把学生带到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

不久,班队会、活动课在这所偏僻小学的各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二胡、口琴、笛子、小碗小盆等“乐器”的“交响曲”在校园小戏台上演了,惹得近处几个“玩船迷”村民止不住心里痒痒而登台献艺。

小学生们把课本剧演到了家里,课本里的故事家长们也熟悉起来。

学校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它驱散了丛林深处的宁静,赶走了村民们的无聊和疲惫。

放学回家的学生吃了饭就吵着要上学,学校充满了令家长费解的诱惑。

再也没有搜肠刮肚的找借口的“逃学生”了。

更没了爸妈拿棍赶着上学的孩子了。

村民们在议论:学校变了。

原来辍学的9名学生又自觉地背着书包上课了,主动来学校找老师谈孩子情况的村民多起来……有一次,她到县城参加了一个教学研讨会,一去就是五天。

这可苦了这些山里娃。

他们一天三次站在校门口的尖角山上,等啊,盼啊,想看到那红裙子又飘回来。

等到第三天,五年级的一个女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泪水汪汪地告诉大家:红裙子飘到城里的学校了!坐到太阳落下了尖角山,带着一种无名的惆怅、一种失落感,几个不甘心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拖着沉沉的脚步告别了最后一抹余晖,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第六天,她从城里回来了。

她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批改作业的小方桌,还带了几件更漂亮的红裙子。

她对着围过来的学生微笑着,好像在说:我哪里也不会去。

激动、兴奋的孩子们把她围起来,许多学生流着泪笑了。

在红裙子的映衬下,这些满含渴望的笑脸多么动人,多么纯真!12. 从全文来看,“红裙子”贯穿全篇,因此,从结构上来说,它是文章的___________;从内容上说,它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轻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得学生及家长欢迎的好老师;她的语文课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章刻画“红裙子”形象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15. “红裙子”给小山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第11段写“红裙子”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小方桌,还带来了几件红裙子,这意味着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文中画线的句子“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附加题:文章中有一个病句,请挑出来进行修改。

(做对了加2分,不做或做错了不扣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一天晚上,去朋友家玩,朋友正给他4岁的儿子讲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便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寓言《农夫和蛇》。

我插话说:“这个寓言不宜讲给小孩听。

”朋友笑问为什么,我解释道:“至少有这样几个理由:其一,农夫的做法有些不妥,但保护动物的观念却应该提倡。

我们至多告诉孩子遇见冻僵的蛇时,采取适当的保护办法。

其二,我们如果过多地给孩子讲《农夫和蛇》之类的故事,肯定在他们心里会造成浓重的阴影,觉得世人皆不可随便信任,到处都是陷阱和阴谋,连好心好意帮助别人也会招致莫名的灾祸。

要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整个社会就会高墙四立,压抑的气氛和自私的品格会主宰着每一个人的心胸,最终受害的也是每一个人,这样的教训其实已经不用多说了。

”蛇不会主动伤害人类,蛇对人的侵害肯定是它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某种危险状态,这已是生物学上的常识。

这种常识也同样适用于老虎、狼、豹等所谓的危险动物。

何况与人类多年来对它们的伤害相比,它们对人的危害是何等微不足道。

我们现在出版的大量少儿读物和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中,依然惯于把它们作为反面角色来表现,最后的结果也总是遭到了灭亡的下场。

这当然不只是教育层面上的问题。

谁乐意在自己作品中把某一类动物作为反面角色,是他自己的自由,动物们也不会像人一样同他打名誉官司。

问题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欠缺的不是相互争斗、相互算计的技巧,而是欠缺理解、怜悯和扶持的观念,欠缺爱的教育。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邪恶仍然会长期存在,教会孩子抗争邪恶也是我们教育的应有之义务。

但这种正义的教育与爱的教育并无任何矛盾的地方,而是相互补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的。

没有正义的爱与没有爱的正义同样不可思议。

唐僧一再放过白骨精固然糊涂,这里面就没有让人感动的东西吗?历史上,不是有许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的“英雄好汉”吗?境界之高下显而易见。

我们更不可嘲笑那把蛇抱进怀里的农夫。

苏醒后的蛇对人的危害,农夫不可能不知道,他一定是个把爱看作高于生命的人。

19. 一篇好的议论文,总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

本文就是针对________________这一问题,有感而发的。

20.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

21. 《农夫和蛇》这则寓言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处分别提及,但在文中的作用却各不相同。

文章开头提及这一寓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文章结尾提及这一寓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思辨性是议论文的灵魂,请你站在作者的对立面,用简明的语言列举一个事实来反驳作者的观点。

(四)(1)对联,也称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其特点是一副两联,字数相等,形式相称,内容相连,声律协调,对仗严谨,而且可贴,可镌,可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