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海绵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与策略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2015年4月2日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有16个城市开始试点。
• 想像一下城市像“海绵”一样很有“弹性”,当城市里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当需要时把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再利用造福人类。那么,园林行业与 海绵城市建设有何关系呢? 实际上“海绵城市”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 设施。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 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但是,各种关键性生态过程在土地的分布是不 均衡的,因此,通过“景观设计的安全格局”合理规划在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 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 中关键性的区域、位置和空间,它们共同构成水生态基础设施。“海绵”不是一 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 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故此“海绵城市”建设的理 念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 下面由中国时创带您走进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应用!
4 | COMPANY CONFIDENTIAL | | © 2015 Bentley Systems, Incorporated
低影响开发
• 那么,具体要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海绵城市中与景 观设计结合最为紧密的低影响开发吧。
9 | COMPANY CONFIDENTIAL | | © 2015 Bentley Systems, Incorporated
雨水花园
•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 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 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
• 低影响开发,其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传输、截污净 化等功能有效地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引言海绵城市是一种以生态为基础,借鉴海绵的吸水特性来处理城市雨水、洪水和污水的管理系统。

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旨在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减少洪水和水污染的风险,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包括规划目标、关键原则和主要措施。

规划目标海绵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洪水和水污染的发生,并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

具体规划目标如下:1.减少洪水风险:通过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增加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影响。

2.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增加绿地、湿地等自然景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3.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通过采用雨水收集、雨水回用等措施,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需求。

4.保护水体生态系统:通过减少污水排放、增加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保护城市周边水体的生态系统。

关键原则海绵城市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关键原则:1.自然与人工相结合:从自然系统中汲取灵感,并将自然元素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形成自然和人工的有机整合。

2.高效运营与综合管理:通过高效运营和综合管理,使不同的城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包括雨水收集、环境改善等。

3.多元化措施与策略:采用多元化的措施和策略,包括建筑物绿化、道路渗水、雨水收集等,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4.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提高城市的自身适应能力,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措施为了实现海绵城市规划的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混合用途发展:将城市土地用途规划中的混合用途成为基本原则,以减少交通需求、节约能源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内的绿地、湿地等自然景观,以增加水体的自然保护和城市生态系统。

3.雨水收集和利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冲厕以及城市景观等用途,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需求。

4.污水处理与回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

5.道路渗水和绿化:在城市道路中采用渗水材料,增加道路绿化和雨水渗透,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2024年海绵城市项目建议书

2024年海绵城市项目建议书

海绵城市项目建议书目录序言 (4)一、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一)、人员资源需求 (4)(二)、员工培训与发展 (6)二、运营与管理 (8)(一)、公司经营理念 (8)(二)、公司目标与职责 (9)(三)、部门任务与权利 (10)(四)、财务与会计制度 (13)三、发展策略 (15)(一)、公司发展计划 (15)(二)、执行保障措施 (16)四、海绵城市项目基本情况 (17)(一)、海绵城市项目名称及海绵城市项目单位 (17)(二)、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地点 (18)(三)、调查与分析的范围 (19)(四)、参考依据和技术原则 (19)(五)、规模和范围 (21)(六)、海绵城市项目建设进展 (21)(七)、原材料与设备需求 (22)(八)、环境影响与可行性 (24)(九)、预计投资成本 (25)(十)、1海绵城市项目关键技术与经济指标 (26)(十一)、1总结与建议 (27)五、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28)(一)、海绵城市项目风险分析 (28)(二)、风险管理与应对方法 (30)六、市场与供应链管理 (31)(一)、供应链策略 (31)(二)、供应商关系管理 (32)(三)、存货与库存管理 (32)(四)、客户关系管理 (32)(五)、物流与分销策略 (33)七、营销策略与品牌推广 (33)(一)、营销策略制定 (33)(二)、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35)(三)、促销与广告战略 (36)(四)、品牌推广计划 (37)八、原辅材料供应 (39)(一)、建设期原材料供应情况 (39)(二)、运营期原材料供应与质量控制 (40)九、海绵城市项目进展与里程碑 (41)(一)、海绵城市项目进展 (41)(二)、重要里程碑与进度控制 (42)(三)、问题识别与解决方案 (43)十、投资方案 (44)(一)、海绵城市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44)(二)、建设投资构成 (45)(三)、资金筹措方式 (45)(四)、投资分析 (46)(五)、资金使用计划 (47)(六)、海绵城市项目融资方案 (48)(七)、盈利模式和财务预测 (50)十一、战略合作伙伴与投资者关系 (51)(一)、投资者关系管理 (51)(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52)(三)、投资者关系沟通 (52)(四)、投资者服务计划 (52)十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53)(一)、可持续发展目标 (53)(二)、环境友好措施 (54)(三)、社会影响与贡献 (55)(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55)十三、战略退出计划 (56)(一)、海绵城市项目退出战略 (56)(二)、潜在退出方式 (57)(三)、退出时机与条件 (57)(四)、投资者回报与退出 (58)序言本报告旨在对公司海绵城市项目进行评价分析,旨在提供参考意见和改进建议,帮助企业优化项目管理和提升产品竞争力。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城市面临的水负荷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以其出色的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环境保护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和借鉴。

本文将从整体思路和具体方案两个层面,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整体思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统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包括城市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

2. 多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实施多元治理,通过灵活运用自然、半自然和人工手段开展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高效利用。

3. 生态优先: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优先原则,通过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湿地、河道系统、植被覆盖等生态要素,提高城市的自我调节和抗灾能力。

4. 系统集成: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将各个领域的技术和措施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城市水、土、气的统一管理,推动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方案在整体思路的指导下,海绵城市建设可以采取多种具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雨水管理: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等,将城市的降雨水分散利用,减少径流和洪涝灾害,解决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 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用生态建筑材料和绿色建筑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3. 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城市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湿地对雨水的滞留和净化能力,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4. 路面渗透:通过采用透水铺装和绿色交通设施,增加城市道路的透水面积,减少雨水径流,改善路面积水问题。

5. 水域生态修复:对城市内的河流和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湿地,提高水域自净能力,增加城市水资源的供给。

6. 灰水回用:将城市的灰水进行处理和回用,如将家庭的洗衣水、洗碗水用于冲厕、浇灌等,减少对清洁水的需求。

“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

“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

“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在“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与规划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水环境问题以及城市内部的自然灾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构建与规划绿色基础设施的策略。

首先,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规划城市。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自然系统的功能,将城市规划与自然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相结合。

在城市规划中,要保留足够的绿地和湿地,保护水源地和水体的生态功能,同时还要注重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要构建具有水资源循环利用功能的基础设施。

在城市建设中,要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浇灌、景观绿化和城市冲洗等用途,减少城市雨水径流给城市造成的压力。

同时,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植物灌溉、景观水体的补充以及城市绿地的灌溉和冷却等用途。

另外,要加强城市的自然防灾功能。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防洪、抗旱、防风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合理规划城市居住区的位置和城市建筑的布局,提高城市的自然防灾能力。

同时,还要建设城市的绿色护坡、绿色挡土墙等设施,提高城市山体和水体的抗灾能力。

此外,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森林公园、景观区等绿色空间,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还要注重多样性的绿化,引入多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最后,要加强城市的生态教育和公众参与。

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认识和理解,并鼓励公众参与到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中来。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保障。

总之,构建和规划绿色基础设施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

在构建和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完善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加强城市的自然防灾功能,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并加强城市的生态教育和公众参与。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作者:朱优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4期摘要: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划越来越完善,海绵城市的理念由此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的对抗洪水灾害对城市带来的冲击,可以弹性的对城市洪涝灾害进行抵抗。

一般结合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情况,完成海绵城市的整体建设,这对建设节约城市和实现现代生态型城市非常有意义,同时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城市中的内涝灾害,进而减少洪涝对城市内河各个径流的污染。

本文的主要切入点是海绵城市的概念以及建设的整体布局和运行的相关原理,详细叙述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相关要素,并结合道路建设、绿地广场以及城市的排水系统等相关方面,进一步的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布局中的方向和重要工作,进而求得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弹性;整体布局;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发展不断的深入,城市建设中的每个环节都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受到洪涝灾害的侵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不断的深化,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海绵城市的顺利建设还需要城市建设中的其他方面进行配合,要在针对市容市貌、公共交通情况以及城市的承载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后再进行海面城市的设计工作,保证城市全面功能的实现,保证城市的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所以,想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就需要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和城市特点进行研究,重新规划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确定好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和规划方式,进一步的推动海绵城市的建成,为人们的生活给予更多的保障。

1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必须要在自然规律的要求下进行,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否则不仅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海绵城市结合自然环境后,可以在洪涝灾害出现的时候,快速的进行吸纳积水和及时排水,这就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目标。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对雨水和洪水进行存储利用和进化处理,进而降低城市的洪涝造成的损失,还能够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建设给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建设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利用自然系统的功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入手,系统地介绍其整体思路和方案。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模仿自然生态,构建可持续性城市,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在城市建设中实现雨水自然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复原和增强,从而减轻城市的水资源压力和水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的构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在城市内部构建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来模仿自然的水循环。

这样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收纳,降低城市排水量,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2、绿色建筑的促进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绿色建筑的推广来减少城市的人工硬化地面,提高城市的绿化率,从而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生态交通的优化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优化城市内的生态交通,降低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的道路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实现雨水自然收集和高效利用来减少城市对水资源的压力,提高城市的自给水率,从而降低城市的水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案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案来实现:1、雨水花园和雨水广场的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广场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收集和利用,使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降低城市的人工硬化地面,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2、生态景观带和生态廊道的建设生态景观带和生态廊道可以为城市内涵水系统提供一定的缓冲和调节作用,使城市内部的雨水能够得到处理和利用,从而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

浅谈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与思路

浅谈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与思路

浅谈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与思路海绵城市是一种生态智慧型城市,其核心理念是利用自然系统模仿净化污染物的过程,将城市的功能与生态系统融合在一起,实现水循环的优化管理,达到调节城市水文的目的。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城市开发中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建设不足、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城市的综合规划中采用生态、经济、社会等多元化思路,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以自然为师,依据景观”,其核心思想是用生态系统代替传统的土木工程,实现城市的自然化和智慧化。

海绵城市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如河流、湿地、植被等结构体系,将自然界和城市交相辉映,促进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互动和平衡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路是“全国一盘棋,总部坐北山”,即统筹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发掘城市生态潜力,打造自然生态系统,集中建设海绵城市总部,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城市的优势,以“生活控制圈”为基础,在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水循环管理,包括:城市雨水管理、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水资源和生态水污染处理等。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降低城市的水灾风险。

3.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

4.重视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实现城市水环境自净。

5.采用多元化的治污措施,建立健康的海绵城市环境。

今后,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设海绵城市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命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强化政策跟踪、加强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主体作用,共同营造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c 。
淄 博 市 海 绵 城 市 规 划 编 制 思 路 与 策 略
口 魏 培 峰 ,赵 明 ,王 鑫
【 摘 要】 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修复城市水生态、实现雨洪利用和
促进城市水 系统 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 文章 从水 资源 、 水环 境、 水 安全 和水生态方面对淄博市展开调研 与分析 , 切实把握海绵 城市的重点建设方 向 ,提 出海 绵城市建设的编制思路 与规 划策略 ,推动淄博市海绵城 市规 划 目标的实现 。
市的 “ 海绵”功能 。
海 绵城市建设 为解 决城市水 问题 开拓 了新 的思 路, 有助于实现由 “ 工程治水” 向“ 生态治水” 的转变 , 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修复城市水 生态、实现 雨洪利用和促进城市水 系统的良 陛循环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说 ,编制一个具有较强实施性 和可操作性 的科学、合理的海 绵城市专项规划是指导 城市各方面有序发展的有 力保障。本文以 《 淄博市海 绵城市专项规划》为例 ,对如何编制专项规划指导海
绵城市建设进行探讨 ,以期为规划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树立尊重 自然 、顺应 自然、保护 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地位”。建设具有 自然积存、 自然渗透 、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 内容 ,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 资源协调发展的重
要体 现 。
海绵城市 的国际通用术语为 “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 统构建” ,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
王 蠢 ,工程师,现任职于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重要 的交通枢纽城市、沟通 中原地 区和
山东半 岛的咽 喉要道 ( 图1 ) 。淄博市域
形态南北狭长 ,地势南高北低 ,南部及 东西两翼 山峦起伏 ,以胶济铁路 为界 , 以南大部分 为山区、丘 陵 ,以北大部分
为山 前冲 积平 原 和 黄泛 平 原。全市 山
项 目概 况
淄博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 ,南依 沂蒙山区减、中途转输与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 ,通过多
华北平原 ,东接潍坊 ,西与省会济南接壤 ,是 山东省
【 作者简介 】 魏墙峰 ,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职于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赵 明, 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 现任职于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化和应对 自然灾害等 方面具有 良好的 “ 弹性” ,下雨 时吸水 、 蓄水、 渗水 、 ; ,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 释放”
并加以利用 ,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 “ 自 然”。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海绵城市就是低影响开发 , 也称 “ 低影响设计” ,指在 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
【 关键词 】 海绵城市 : 编制思路 ;策略 ; 淄博市
[ 文章编号 】 1 0 o (  ̄o 2 2 ( 2 o 1 7 ) 0 4 - 0 1 4 8 - O 8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4 [ 文献标识码 】 B 【 引文格式 】 魏培峰, 赵明, 王鑫.淄博市海绵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与策略 [ J ] . 规划师, 2 0 1 7 ( 4 ) :1 镐一 1 5 5 .
c on t r ol ,wa t er e c ol o gy ,r ai n wa t er r eu s e,a nd he al t hy c yc l i n g of u r b an wat er s y s t em . Th e pap er m ak e s s ur ve y a nd an al y s i s o f
Zi b o Sp o n g e Ci t y Pl a n n i n g I d e a s An d St r a t e g i e s / We i P e i f e n g, Zh a o Mi n g, Wa n g Xi n
氓瞻岫 删 Sp o n g e c i t y h a s b e c o me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t r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t y d e v e l o p me n t . a n d i t i s s i g n i i f an c t t o l f o o d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 e n v i r o n me n t , s a f e y t , a n d e c o l o g y o f Z i b o c i y t , f o l l o w s s p o n g e c i y t d e v e l o p me n t o r i e n t a t i o n , p r o p o s e s s p o n g e c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d e a s a n d p l a n n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Z i b o c i y t  ̄
咖 ■ Sp o n g e c i t y , I d e a , S t r a t e g y , Z i b o c i y t
◎引言
面对 资源约束趋 紧、环境 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
化的严峻形势 ,党的 “ 十八大 ”报告 明确提出 “ 必须
种技术 ,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提高对径流雨水的 渗透、调蓄 、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 ,维持或恢 复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