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网桥分析
Linux路由表详解及route命令详解

Linux路由表详解及route命令详解Linux 内核的路由表通过route命令查看 Linux 内核的路由表:[root@VM_139_74_centos ~]# routeKernel IP routing table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default gateway 0.0.0.0 UG 0 0 0 eth010.0.0.10 10.139.128.1 255.255.255.255 UGH 0 0 0 eth010.139.128.0 0.0.0.0 255.255.224.0 U 0 0 0 eth0link-local 0.0.0.0 255.255.0.0 U 1002 0 0 eth0172.17.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docker0172.18.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br-0ab63c131848172.19.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br-bccbfb788da0172.20.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br-7485db25f958[root@VM_139_74_centos ~]# route -nKernel IP routing table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0.0.0.0 10.139.128.1 0.0.0.0 UG 0 0 0 eth010.0.0.10 10.139.128.1 255.255.255.255 UGH 0 0 0 eth010.139.128.0 0.0.0.0 255.255.224.0 U 0 0 0 eth0169.254.0.0 0.0.0.0 255.255.0.0 U 1002 0 0 eth0172.17.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docker0172.18.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br-0ab63c131848172.19.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br-bccbfb788da0172.20.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br-7485db25f958各列字段说明:列含义Destination⽬标⽹络或⽬标主机。
Linux网络疑难杂症解决断网问题的几个窍门

Linux网络疑难杂症解决断网问题的几个窍门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时,有时会遇到网络连接断开的问题,这对于依赖网络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头疼的。
本文将分享几个解决Linux网络断网问题的窍门,希望能帮助读者尽快解决这一疑难杂症。
一、检查网络硬件连接网络连接出现问题的第一步是检查网络硬件连接,包括网线、网卡和路由器等设备。
确保网线插紧,网卡连接正常,路由器无故障,从而排除硬件连接问题对网络故障的影响。
二、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检查Linux主机与其他设备的网络连通性。
在终端中执行ping命令,加上目标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如果能够连通,则表示无问题。
如果无法连通,请检查本地网络配置或目标主机是否正常。
三、检查网络配置文件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文件位于/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中。
可以通过编辑此文件来检查和修改网络配置。
确保配置文件中指定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是正确的。
如果有任何更改,请使用sudo service networking restart命令重启网络服务以使更改生效。
四、重启网络管理服务有时,网络管理服务可能出现问题,导致网络连接断开。
可以尝试重启网络管理服务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执行sudo service network-manager restart命令,可以重新启动网络管理服务。
请注意,此命令可能因Linux发行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请根据您所使用的发行版进行调整。
五、禁用IPv6IPv6是一种新的网络协议,用于替代IPv4。
虽然IPv6在未来是必要的,但当前仍有些网络环境对其支持存在问题。
尝试禁用IPv6可能会解决某些网络断开的问题。
可以通过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在末尾添加以下行来禁用IPv6:```net.ipv6.conf.all.disable_ipv6 = 1net.ipv6.conf.default.disable_ipv6 = 1```保存文件后,通过执行sudo sysctl -p命令使更改生效。
Linux 网桥配置命令:brctl

Linux网关模式下将有线LAN和无线LAN共享网段实现局域网内互联: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虚拟出一个bridge口,将对应的有线LAN和无线LAN都绑定在这个虚拟bridge口上,并给这个bridge口分配一个地址,其他子网微机配置网关为bridge 口的地址便可以了。
当然,因为是设备是网关模式,路由和nat也是必须的了。
如果设备本身便是网桥模式,那么路由和nat便可以省掉了。
brctl addbr bridgebrctl addif bridge eth0brctl addif bridge ath0ifconfig eth0 0.0.0.0ifconfig bridge 10.0.0.1 netmask 255.255.255.0 up添加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1 -j SNAT --to 192.168.2.173将有线和无线都设置为10.0.0.*网段,即可通过网上邻居进行访问当然了,要是Linux可以工作在网桥模式,必须安装网桥工具bridge-utils,运行命令:yum install bridge-utils或者下载bridge-utils-1.4.tar.gz进行安装,步骤如下:编译安装bridge-utils(1)进入到/usr/src 目录下,下载bridge-utils-1.4.tar.gz :#cd /usr/src#wget /bridgeutils/main/1.4/+download/bridge-utils-1.4.tar.gz(2)解压缩:#tar zxvf bridge-utils-1.4.tar.gz进入bridge-utils-1.4目录:#cd bridge-utils-1.4(3)编译安装:#autoconf生成configure文件:#./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编译安装完成。
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是一种用于连接同一网络的多个局域网(LAN)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如下:1. 工作原理:网桥基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进行工作。
当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进入网桥时,网桥会检查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并通过查找自己的MAC地址表,确定数据包是向哪个端口转发。
如果目的地址在同一网桥的另一个端口上,则数据包不会被转发到其他网桥端口;如果目的地址在另一个网桥上,则数据包会被转发到相应的网桥。
2. 学习和转发:网桥通过学习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端口,建立起一个MAC地址表。
这样,当它接收到特定MAC地址的数据包时,就可以根据表中的信息决定是否转发该数据包。
网桥只会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网段,从而限制了冲突域的范围。
3. 分割冲突域:网桥能够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冲突域。
冲突域是指共享同一物理介质的设备之间发生冲突的范围。
网桥通过将不同的冲突域连接起来,可以减少各个冲突域之间的干扰,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4. 过滤和隔离:网桥可以过滤网络中的广播和多播数据包,只将其转发到其他网络。
这样可以避免网络中出现广播风暴和浪费带宽的问题。
此外,网桥可以隔离网络中的通信,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自我维护和纠错:网桥可以自动检测和纠正网络中的错误和故障。
当发现一个端口或链路出现问题时,网桥会将该端口或链路隔离起来,确保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总结来说,网桥的工作原理是基于MAC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具有学习和转发、分割冲突域、过滤和隔离、自我维护和纠错等特点。
通过使用网桥,可以提高局域网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基于Linux的网桥防火墙的应用研究

收 稿 日期 :0 6一叭 一1 20 0
1 Itbe、 ba ls 绍 pa lsE tbe 介
Itbe 是 L n x2 4和 Ln x2 6中实现 数据 包 过滤 F l r 网络 地 址 转换 、 据 包 处 理等 功 能 的 N t pa l s iu . iu . ie 、 t 数 e—
ftr ie 的用 户空 间工 具 _ . E tbe 是 Lnx2 6中实 现数 据 帧 的过 滤 、 理 地址 转 换 、 l 2 而 bal J s iu . 物 网桥 式路 由等 功 能 的用 户空 间工 具 [ 引. Itbe 对 数据 包 的处理 流程 如 图 1 示 _ ( pal s 所 4 全部 大 写 的为 链 名 , J 首字 母 大 写 的为表 名 )数 据包 从 上 部 : 进入 系统 , 过 I 经 P校验 后经 过 P E OUTI G链 中的 Mage和 Na 的处 理 ; 经 过路 由查 找 , R R N nl t 再 决定 该 数 据
linux tap原理

linux tap原理Linux Tap是一种在Linux系统中实现网络桥接的方式,它允许用户在物理网络上创建虚拟网络接口,从而实现网络流量在多个设备之间的转发和隔离。
本文将介绍Linux Tap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Linux Tap的核心思想是将物理网络接口(如eth0)虚拟化为多个网络接口,每个接口代表一个虚拟网络,从而实现网络流量的隔离和转发。
具体来说,Linux Tap通过使用内核中的tap-netdev和tap-module模块来实现虚拟网络的创建和管理。
这些模块允许用户将物理网络接口桥接到虚拟网络上,并配置相应的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二、Linux Tap的实现方式Linux Tap的实现方式主要涉及内核模块、驱动程序和用户空间工具三个层次。
内核模块负责注册tap设备,并提供基本的设备管理功能;驱动程序负责与内核模块进行交互,处理虚拟网络的创建、销毁和数据转发等操作;用户空间工具则提供用户接口,用于配置虚拟网络参数和管理tap设备。
三、Linux Tap的应用场景Linux Tap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
在网络安全方面,Linux Tap可以实现网络流量的隔离和监控,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在云计算领域,Linux Tap可以实现虚拟机之间的网络通信和流量控制;在物联网方面,Linux Tap可以实现传感器数据传输和设备间通信。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Linux Tap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虚拟网络的安全性:Linux Tap可能会暴露物理网络接口给虚拟网络,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网络安全措施,如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来限制虚拟网络中设备的访问权限。
2. 配置正确的网络参数:用户需要正确配置虚拟网络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以确保网络通信正常进行。
3. 考虑性能问题:由于Linux Tap需要将数据包从物理网络转发到虚拟网络,因此需要注意性能问题,如数据包丢失、延迟等。
Linux-网桥原理分析(三)

Linux-网桥原理分析(三)5网桥数据结构网桥最主要有三个数据结构:struct net_bridge,struct net_bridge_port,struct net_bridge_fdb_entry,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展开来如下图:说明:1. 其中最左边的net_device是一个代表网桥的虚拟设备结构,它关联了一个net_bridge结构,这是网桥设备所特有的数据结构。
2. 在net_bridge结构中,port_list成员下挂一个链表,链表中的每一个节点(net_bridge_port结构)关联到一个真实的网口设备的net_device。
网口设备也通过其br_port指针做反向的关联(那么显然,一个网口最多只能同时被绑定到一个网桥)。
3. net_bridge结构中还维护了一个hash表,是用来处理地址学习的。
当网桥准备转发一个报文时,以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key,如果可以在hash表中索引到一个net_bridge_fdb_entry结构,通过这个结构能找到一个网口设备的net_device,于是报文就应该从这个网口转发出去;否则,报文将从所有网口转发。
各个结构体具体内容如下:struct net_bridgespinlock_t hash_lock;//hash表的锁/*--CAM: 保存forwarding database的一个hash链表(这个也就是地址学习的东东,所以通过hash能快速定位),这里每个元素都是一个net_bridge_fsb_entry结构--*/struct hlist_head hash[BR_HASH_SIZE];struct list_head age_list;/* STP *///与stp 协议对应的数据bridge_id designated_root;bridge_id bridge_id;u32 root_path_cost;unsigned long max_age;unsigned long hello_time;unsigned long forward_delay;unsigned long bridge_max_age;unsigned long ageing_time;unsigned long bridge_hello_time;unsignedlong bridge_forward_delay;u16 root_port;2. struct net_bridge_portu8 priority;u8 state;u16 port_no;//本端口在网桥中的编号unsignedchar topology_change_ack;unsigned char config_pending;port_id port_id;port_id designated_port;bridge_id designated_root;bridge_id designated_bridge;u32 path_cost;u32 designated_cost;//端口定时器,也就是stp控制超时的一些定时器列表struct timer_list forward_delay_timer;struct timer_list hold_timer;struct timer_list message_age_timer;struct kobject kobj;struct rcu_head rcu;}3. struct net_bridge_fdb_entrystruct hlist_node hlist;//桥的端口(最主要的两个域就是这个域和下面的mac地址域)struct net_bridge_port *dst;struct rcu_head rcu;//当使用RCU 策略,才用到atomic_t use_count;//引用计数unsigned long ageing_timer;//MAC 超时时间mac_addr addr;//mac地址。
Linux网桥的分析

Linux网桥的分析——计算机0707 石龙 20073093一、综述网桥,类似于中继器,连接局域网中两个或者多个网段。
它与中继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解析它收发的数据,读取目标地址信息(MAC),并决定是否向所连接网络的其他网段转发数据包。
为了能够决策向那个网段发送数据包,网桥学习接收到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在本地建立一个以 MAC和端口为记录项的信息数据库。
Linux 内核分别在2.2 和 2.4内核中实现了网桥。
但是2.2 内核和 2.4内核的实现有很大的区别,2.4中的实现几乎是全部重写了所有的实现代码。
本文以2.4.0内核版本为例进行分析。
在分析具体的实现之前,先描述几个概念,有助于对网桥的功能及实现有更深的理解。
冲突域一个冲突域由所有能够看到同一个冲突或者被该冲突涉及到的设备组成。
以太网使用C S M A / C 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Collision Detection,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技术来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能够在冲突域内传送数据。
网桥或者交换机,构成了一个冲突域的边界。
缺省情况下,网桥中的每个端口实际上就是一个冲突域的结束点。
广播域一个广播域由所有能够看到一个广播数据包的设备组成。
一个路由器,构成一个广播域的边界。
网桥能够延伸到的最大范围就是一个广播域。
缺省的情况下,一个网桥或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在同一个广播域中。
VLAN技术可以把交换机或者网桥的不同端口分割成不同的广播域。
一般情况下,一个广播域代表一个逻辑网段。
网桥中的CAM表网桥和交换机一样,为了能够实现对数据包的转发,网桥保存着许多(MAC,端口)项。
所有的这些项组成一个表,叫做CAM表。
每个项有超时机制,如果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以这个MAC为源MAC地址的数据包,这个项就会被删除。
在Linux内核网桥的实现中,一个逻辑网段用net_bridge结构体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 网桥分析1.网桥概念中继器:只是简单的把一个端口所接收的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端口,且是按位复制的。
多端口的集线器叫做hub网桥:网桥了解链路层协议,是按帧复制数据,而非按位复制。
网桥还具有地址学习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把数据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其他端口,其会根据学习到的mac地址来决定是否进行转发,如何转发。
2.Linux网桥模型对于linux而言,网桥是虚拟设备。
因此,需要将真实的设备绑定到网桥上,网桥才能正常工作。
网桥设备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模型如下:如上图,对于数据传输:当上层协议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到网桥设备br0后,br0就会查询转发数据库(FDB),来决定是将数据广播给出去,还是从某个eth口转发出去对于数据接收:从eth0或从eth1接收到的报文被提交给网桥的处理代码,在这里会判断报文该转发、丢弃、或提交到协议栈上层3、数据结构下面是bridge代码中比较主要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网桥、网桥端口、转发数据表项网桥相关的数据结构有Mac地址的数据结构struct mac_addr{unsigned char addr[6];};转发数据表项struct net_bridge_fdb_entry{struct hlist_node hlist;/*将该表项链接到hash表头的指针*/struct net_bridge_port *dst;/*指向目的网桥端口*/struct rcu_head rcu;/*rcu机制使用*/unsigned long ageing_timer;/*aging定时器*/mac_addr addr;/*mac地址*/unsigned char is_local;/*是否是本地mac地址*/unsigned char is_static;/*mac地址是否为静态的标志*/};桥端口struct net_bridge_port{struct net_bridge *br; /*指向该网桥端口所绑定的网桥*/struct net_device *dev;/*指向该网桥端口所绑定的网络设备*/struct list_head list;/*用于将该网桥端口链接到网桥的port_list链表的指针*//* STP */u8 priority;/*端口优先级*/u8 state;/*端口状态,在对数据进行转发时会对该state值进行判断*/ u16 port_no;/*端口号*/unsigned char topology_change_ack;unsigned char config_pending;port_id port_id;/*端口ID*/port_id designated_port;bridge_id designated_root;bridge_id designated_bridge;u32 path_cost;/*端口路径开销*/u32 designated_cost;unsigned long designated_age;/*网桥端口定时器*/struct timer_list forward_delay_timer;struct timer_list hold_timer;struct timer_list message_age_timer;struct kobject kobj;struct rcu_head rcu;unsigned long flags;#define BR_HAIRPIN_MODE 0x00000001};net_bridgestruct net_bridge{spinlock_t lock; //自旋锁,在向net_bridge中增加port节点或改变net_bridge结构时使用struct list_head port_list;//网桥端口列表struct net_device *dev;//网桥设备spinlock_t hash_lock;//对hash转发库进行操作时需要使用该自旋锁struct hlist_head hash[BR_HASH_SIZE];//转发数据库hash表struct list_head age_list;unsigned long feature_mask;#ifdef CONFIG_BRIDGE_NETFILTERstruct rtable fake_rtable;#endifunsigned long flags;#define BR_SET_MAC_ADDR 0x00000001/* STP */bridge_id designated_root;bridge_id bridge_id;u32 root_path_cost;/*网桥定时器*/unsigned long max_age;unsigned long hello_time;unsigned long forward_delay;/*本地配置的网桥定时器*/unsigned long bridge_max_age;unsigned long bridge_hello_time;unsigned long bridge_forward_delay;/*转发数据表项未被使用时可以待在转发数据库里的最大时间*/unsigned long ageing_time;u8 group_addr[ETH_ALEN];u16 root_port; //根端口的端口号enum {BR_NO_STP, /* no spanning tree */BR_KERNEL_STP, /* old STP in kernel */BR_USER_STP, /* new RSTP in userspace */ } stp_enabled;unsigned char topology_change;unsigned char topology_change_detected; /*网桥定时器*/struct timer_list hello_timer;struct timer_list tcn_timer;struct timer_list topology_change_timer;struct timer_list gc_timer;struct kobject *ifobj;};这些数据结构的关联如下图:二、网桥初始化本节主要分析网桥初始化相关的代码对于网桥初始化所需要做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项1、CAM表的初始化2、注册网桥相关的网络防火墙钩子函数3、向通知链表中注册网桥的回调函数,处理网桥感兴趣的一些事件4、设置网桥的ioctl,以便处理应用层添加网桥、删除网桥的需求5、注册网桥处理回调函数,在接收封包处理函数netif_receive_skb中用来处理网桥设备而网桥相关的初始化,主要是由函数br_init来完成的。
下面是br_init的代码其完成的功能有:1、调用stp_proto_register进行stp相关的初始化2、调用br_fdb_init进行CAM表的初始化3、调用register_pernet_subsys,为bridge模块注册网络命名空间。
而br_net_ops的init函数为NULL,所以调用register_pernet_subsys并没有在/proc目录下生成任何与bridge相关的目录,如果我们想在/proc下生成bridge相关的子目录或子文件,我们可以自己写init函数。
关于register_pernet_subsys函数的详细处理流程可看我以前的文档static struct pernet_operations br_net_ops = {.exit = br_net_exit,};4、调用函数br_netfilter_init,注册网络防火墙相关的钩子函数,主要是实现ebtables相关的功能5、调用函数register_netdevice_notifier,向通知链中注册网桥感兴趣的信息。
6、调用函数br_netlink_init,进行netlink的初始化7、调用brioctl_set,设置网桥相关的ioctl回调函数br_ioctl_deviceless_stub,8、设置br_handle_frame_hook的回调函数static int __init br_init(void){int err;err = stp_proto_register(&br_stp_proto);if (err < 0) {printk(KERN_ERR "bridge: can't register sap for STP\n");return err;}err = br_fdb_init();if (err)goto err_out;err = register_pernet_subsys(&br_net_ops);if (err)goto err_out1;err = br_netfilter_init();if (err)goto err_out2;err = register_netdevice_notifier(&br_device_notifier);if (err)goto err_out3;err = br_netlink_init();if (err)goto err_out4;brioctl_set(br_ioctl_deviceless_stub);br_handle_frame_hook = br_handle_frame;#if defined(CONFIG_ATM_LANE) || defined(CONFIG_ATM_LANE_MODULE) br_fdb_test_addr_hook = br_fdb_test_addr;#endifreturn 0;err_out4:unregister_netdevice_notifier(&br_device_notifier);err_out3:br_netfilter_fini();err_out2:unregister_pernet_subsys(&br_net_ops);err_out1:br_fdb_fini();err_out:stp_proto_unregister(&br_stp_proto);return err;}下面继续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初始化函数进行分析:a)br_fdb_init该函数主要是调用kmem_cache_create,获取一块slab缓存br_fdb_cache该函数定义在br_fdb.c中,这次仅分析这一个函数,对于br_fdb.c中的其他函数,我打算专门作为一小节来分析b)br_device_notifier网桥通过调用register_netdevice_notifier,向netdev_chain中注册了网桥相关的链表元素br_device_notifier,br_device_notifier的定义如下(关于通知链的详细分析可参看我以前写的linux 内核通知链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