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绪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绪论)

让我们做一个智慧的教师
教学智慧——即处理教学事务时表现出的灵活和机敏,以及 应对突发的教学事故时表现的应变能力。 我的看法——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深刻、有创意地把握了 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后高屋建瓴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在洞见了课堂氛围以及学习者认知与情感发展方向后机敏、 巧妙、高效地进行教学引导与生成的能力。 教学智慧具体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教学智慧指向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思索的是现 实的教学问题,其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方式具有实践性、探索 性和创造性; 其次,教学智慧指向教师教学生活的方式,只有在教学智 慧的照耀下,教师享受教学生活才能成为可能; 第三,教学智慧指向教师的主体性、价值性和自觉性,智 慧指引下的道路通往教师的专业成长。
理直气壮刚才看到很多人飞快地逃跑而且电视新闻中每年都有因观潮而出事故的报道生得意地坐下接着学生们带着鬼子进村般凶猛惊恐的语气来读这一部分内容整理ppt25五撰写论著的能力整理ppt26第三讲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学校使受教育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循序渐进地主动获取应得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设计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
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 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 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 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让我们做一个智慧的教师
教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正当大家倍感兴趣,发言热烈之时,一位学生 说: ‚王谢生活的时代是东晋,刘禹锡生活的 时代是中唐。两个朝代相距近五百年之久! ‘人生七十古来稀’,自然界没有活了五百 年的燕子。忽略燕子的生命长度这一重要细 节,我认为,刘禹锡构思失误,白居易看走 了眼!‛ 思考讨论:如果你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土木工程概论》课件-第1讲 绪论

土木工程概论邵阳学院杨宗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批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1讲绪论第8讲机场、港口及隧道工程第2讲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第9讲桥梁工程(1)与学习方法第10讲桥梁工程(2)第3讲土木工程材料第11讲土木工程中的力学第4讲基础工程与结构概念第5讲建筑工程(1)第12讲土木工程建设与施工第6讲建筑工程(2)第13讲土木工程建设与施工第7讲公路、铁路工程第14讲土木工程灾害与抗灾第一讲绪论1土木工程的概念2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教学要求】理解土木工程的定义、范围及基本属性;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土木工程的定义、需解决的问题及四个基本属性;土木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本讲无难点。
1土木工程的概念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
木结构法国凯旋门纽约帝国大厦江阴长江大桥香港中银大厦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各类工程设施;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娄底体育馆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机场建筑隧道建筑港口建筑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也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地质勘探1土木工程的概念GPS 测绘全站仪测量土木工程概论设计施工爆破吊装土木工程概论1.1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⑴形成人类活动需要的、功能良好和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
武汉长江隧道透视图港珠澳大桥示意图1土木工程的概念这是土木工程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⑵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或人为作用力。
雷暴惊魂暴雨洪水袭击烟台国际机场前者如地震、风灾、水灾等作用;后者如工程振动、人为破坏等;佛山九江大桥被撞百米桥面坠入江中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四川大地震映秀镇⑶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因为材料问题是建造土木工程的根本条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央视新址大楼即将竣工⑷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组织手段,利用各个时期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设备条件,“好、快、省”地组织人、财、物,把社会所需要的工程设施建造成功,付诸使用。
中科大天文学史讲义01绪论

天文学史讲义讲授提纲第一讲绪论一、天文学史的研究对象1.研究天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2.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过程3.天文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天文学史的分支学科1.按地域划分2.按时代划分3.按分支学科划分三、研究天文学史的意义1.有助于深刻地了解天文学2.研究天文学思想史3.研究中国天文学史4.探索天文学的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提供借鉴5.挖掘和利用古代天象记录,用于研究某些课题6.丰富科学文化史的内容,有助于历史学的研究四、天文学发展分期概述1.古代天文学(史前一一16世纪中叶)2.近代天文学(16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3.现代天文学(19世纪中叶——现代)第二讲宇宙概观一、宇宙万物的尺度1.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尺度2.天文学中的单位二、宇宙的层次结构三、太阳系概况1.太阳2.地球3.月球4.大行星5.小行星6.彗星和流星体7.卫星和行星环四、银河系概况1.恒星8.恒星集团9.星云10星际物质五、星系、星系集团和宇宙1.星系2.星系集团3.超星系团4.宇宙第三讲古代天文学一、天文学的起源二、史前时期的天文遗址和遗物三、古埃及天文学1.历法2.天体位置测量和天文定位3.宇宙观念四、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1.对天空的认识2.时间和历法3.宇宙观念五、古印度天文学1.历法2.月亮运动和二十八宿3.宇宙观念第四讲中国天文学史概述一、中国天文学的诞生(史前一西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分期1.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一秦汉,BC770-AD220)2.繁荣发展时期(从三国一五代,220-960)3.由鼎盛到衰落的时期(从宋初一明末,960-1600)4.中西天文融介时期(从明末一鸦片战争,1600—1840)三、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和成就1.中国占代天文学的特点2.历法编制3.天象的观测和记录4.观测仪器5.对天象的解释和天文学发现6.天文大地测量7.宇宙理论第五讲古希腊天文学一、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二、古希腊天文学1.古希腊天文学的特点2.历法编制3.天象观测和记录4.天文测量5.测量仪器6.宇宙理论三、托勒玫体系四、公历的由来1.古罗马和古罗马的历法2.儒略历3.格里历第六讲阿拉伯天文学与欧洲中世纪天文学一、阿拉伯天文学二、蒙占统治时期的天文学三、欧洲天文学的停滞1.基督教教会的束缚2.占星学的发展四、欧洲天文学的复兴1.早期技术革命的推动3.地心体系濒临破产第七讲哥白尼日心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一、哥白尼的生平和学说1.生平简介2.日心体系学说的形成3.《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二、关于《天体运行论》1.体例2.内容简介3.《天体运行论》出版的意义4.《天体运行论》的缺陷三、不屈的布鲁诺四、观测天文大师一一第谷•布拉赫五、天空的立法者一一开普勒1.探索宇宙奥秘2.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3.其他成就第八讲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及其观测成就一、天文望远镜问世1.望远镜的发明2.伽利略和他的天文望远镜二、伽利略的发现I.观测月亮3.观测恒星4.观测行星5.观测太阳三、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四、17世纪的天文望远镜及其观测成就1.开普勒式望远镜2.早期望远镜的改进3.赫维留斯和里乔利的月面图4.惠更斯的发现5.卡西尼的发现6.罗默测定光速第九讲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证实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1.牛顿生平简介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背景3.牛顿的研究4.牛顿成就原因简析二、万有引力定律的证实1.哈雷彗星回归的预言2.孤立大山的引力使铅垂线偏转3.万有引力常数的测定4.海王星的发现5.对恒星喑伴星的预言和发现第十讲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一、早期的太阳系起源说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1.笛卡尔的太阳系起源的涡动说2.牛顿关于太阳系起源的考虑3.布封的太阳系形成学说4.17—18世纪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二、康德的太阳系星云假说三、拉普拉斯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四、星云说的历史意义第十一讲奠基期的天体力学一、经典天体力学及其基础1.经典天体力学的对象和方法2.经典天体力学的力学和数学基础二、欧拉的工作1.月球运动理论2.创立摄动理论三、拉格朗日的工作1.太阳系稳定性问题的研究2.建立拉格朗日方程组,探讨三体问题的解四、拉普拉斯的工作1.关于行星轨道的周期变化2.《天体力学》的出版五、其他的重要工作1.达朗贝尔的工作2.克雷洛的工作3.高斯的工作4.亚当斯和勒威耶的工作第十二讲银河系概念的初步确立和恒星距离的测定一、关于恒星系统认识的演进1.从古希腊到伽利略2.恒星自行的发现和距离的估计3.关于银河系的假设二、赫歇尔家族的工作1.太阳系本动的发现2.银河系结构的研究3.威廉•赫歇尔成就的原因4.约翰•赫歇尔在南天的工作三、恒星距离的测定1.斯特鲁维的工作2.贝塞尔的工作3.亨德森的工作4.恒星距离测定的意义第十三讲天体物理学的诞生一、天体物理学诞生的背景1.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2.太阳光的分解二、光谱分析术的发明三、基尔霍夫定律的发现四、氢的发现五、恒星光谱的分光观测1.恒星光谱的观测和初步分类2.恒星光谱的谱线位移六、天体测光术的发明和发展1.恒星亮度的目视测量2.普森公式3.目视光度计的发明七、天体照相术的应用1.照相术的发明和发展2.照相术用于拍摄天体3.照相术用于天体位置测量4.照相术用于拍摄天体光谱八、反射望远镜的改进第十四讲河外星系的发现一、测定旋涡星云距离的探索二、造父变星法求天体距离1.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2.绝对星等与视星等的关系3.周光关系零点的测定4.沙普利和科蒂斯的辩论三、哈勃的工作四、河外星系发现史中的教训第十五讲赫罗图与恒星演化一、赫罗图的建立1.哈佛的恒星光谱分类2.赫茨普龙的工作3.罗素的工作二、早期的恒星演化理论三、爱丁顿的质光关系四、恒星的能源问题1.早期的理论2.核聚变反应理论五、恒星演化的研究1.V-R定理2.恒星演化的现代理论第十六讲广义相时论的诞生和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一、狭义相对论引起的时空观革命1.19世纪末物理学的危机2.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二、广义相对论的诞生三、广义相对论的天文学验证1.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进动2.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3.光线的引力红移4.电磁波传播的引力延迟四、现代宇宙学的发展1.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学模型2.弗里德曼和勒梅特的膨胀宇宙模型3.宇宙膨胀的观测效应4.稳恒态宇宙模型5.大爆炸宇宙模型第十七讲近代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的发展一、时间工作1.平太阳时的精确定义2.本初子午线和时区的确定3.无线电时号的发播二、地球自转变化的发现1.地极移动的发现2.地球自转不均匀性的发现三、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1.原子钟的发明和原子时系统的建立2.协调世界时的建立四、十九世纪后期天体力学的发展1.太阳系小天体运动的研究2.月球和大行星运动的研究3.数学和力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五、二十世纪天体力学的发展1.历史背景2.卫星动力学的建立3.电子计算机与天体力学4.广义相对论和天体力学六、近代天体测量学和天体力学力学发展的特点第十八讲射电天文学的崛起和六十年代四大天文发现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1.央斯基的发现2.雷伯的经典式射电望远镜二、银河系结构的射电探测1.21厘米微波辐射的理论预言2.21厘米微波辐射的探测三、20世纪60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1.类星体的发现2.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3.射电脉冲星的发现4.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四、射电天文学的新进展1.大口径射电望远镜2.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3.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4.亳米波和亚亳米波天文学第十九讲空间天文学的进展一、空间探测时代的到来1.全波天文学2.空间探测手段的发展二、地球辐射带的发现三、对月球的探测1.苏联对月球的探测2.美国对月球的探测四.对水星和金星的探测1.对水星探测2.对金星探测五、对类木行星的探测1.对木星的探测2.对土星的探测3.对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测六、红外和紫外天文学的发展七、X射线和γ射线天文学的发展第一讲绪论一、天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天文学史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自然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第1讲(绪论)

二、中考化学考什么
1.中考化学命题的基本思路: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
2.近年化学中考主要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化学 计算)
近年化学中考的考查方向:
1、注重对化学核心概念的考查,重点考查身边的化 学物质; 2、注重考查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同 学们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在 实际情景中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注重考查同学们的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能力;
我国人民的贡献
1、公元前1700年(商代)开始冶炼青铜 2、春秋战国时期懂得冶铁炼钢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化学有关 (火药、造纸术)
蜡 染 屏 风 酿 酒 拓 片 彩 陶 盆
青铜剑
(三)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阶段 从20世纪下半叶起,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 发现新元素,而是合成新分子。在本世纪人们已 不满足于合成新分子,而是把分子扩展组装成分 子材料、分子器件、分子机器,例如分子开关、 分子磁体、分子电路,分子计算机等。
(三)教材在整体设计上,内容呈现顺序由浅 入深阶梯式上升,难点相对弱化且合理分散。教材 编写认真研究了同学们的心理,利用一些可视性强 的材料、插图和实验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以降解难 点,突出重点。新教材中插图很多,如每一单元首 页都有一幅彩图,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也有 一些插图给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水污染、空 气污染等;还有些插图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些抽象的 反应过程或微粒的运动,如上册“过氧化氢分解” 示意图、“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钠与氯气反应 形成氯化钠”、“干冰升华”等等。
第一讲:揭开初三化学
的神迷面纱
一、化学教材的特征 (一)人教版初三化学,分上下两册,共12单 元,单元内与单元间都彼此融合,相互关联。科 学探究精神贯穿其中,全书图文并茂,创设了多 种学习情景,许多素材取自日常生活,通过学习 相信能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体会 到化学是门应用学科。 比如:为什么火炉用扇子越扇会越旺,而蜡烛用 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晚上,在煤炉上放一壶水真的就可以防止煤气 中毒吗?
影视剧本创作

影视剧创作教案吕静第一讲绪论(上)在影视综合艺术中,编剧起步较晚,世界电影诞生于1895年,直到十几年后,编剧才在德国第一次出现。
世界电视剧诞生于1930年,编剧的出现也是在几年之后。
编剧起步虽晚,但在影视艺术中却意义重大。
法国电影评论家巴赞说,电影是一种再现世界现实原貌的神话。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伊夫特.皮洛说,电影是一种世俗神话。
但显而易见,离开了编剧这门艺术,影视这种神话也很难存在,因为编剧承担着描绘神话蓝图的重要功能。
影视创作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由编剧完成文学剧本写作;由导演完成的分镜头剧本写作;以及由导演和整个摄制组共同完成的实际拍摄、制作。
影视文学就是指由编剧完成的艺术电视的文学本。
包括影视剧、专题片、记录片、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等。
影视文学作品能够表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由于电视作品灵活和剪辑和镜头运用手段,使得影视文学作品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功能,在时空处理上非常灵活,在人物形象和内心状态的刻画上,也较少受到限制。
一、剧本的作用和意义:影视文学作品是电视拍摄的基础,它的独立性质来自于它与电视艺术特性的契合,它是用符合电视摄制特点和美学要求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文字形式的“银幕形象”。
所以虽处于文字表现阶段,却已经能够为以导演为中心的实际制作者们提供一个再创造的基础。
这个基础是充分的:文学本提供的不仅仅是题材、主题、思想倾向、情感氛围、情绪,这个基础也是一个相对的规范,它为“再创造”提供坚实的凭借,同时也是“再创造”的限制。
可以说,影视文学本在电视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具有“基础”的全部含义。
影视文学本的创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投入拍摄、即成为影视艺术构成的一个基础因素。
所以文学本创作的要求,首先是作品须适宜于影视的表现,而要充分满足“影视化”的要求。
正如普多夫金在《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一书所说的:“虽然编剧不必去规定要拍什么和如何拍,也不去指明要剪辑什么和如何剪辑等等,但是如果他懂得并且能够考虑到导演工作上的可能性和特点,他就能够给导演提供有用的素材,因而使他能够创作出一部用电影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影片。
现代密码学总结

现代密码学总结现代密码学总结第⼀讲绪论1、密码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2、安全服务包括: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不可否认性、可⽤性3、⼀个密码体制或密码系统是指由明⽂(m或p)、密⽂(c)、密钥(k)、加密算法(E)和解密算法(D)组成的五元组。
4、现代密码学分类:(1)对称密码体制:(⼜称为秘密密钥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或传统密码体制)密钥完全保密;加解密密钥相同;典型算法:DES、3DES、AES、IDEA、RC4、A5 (2)⾮对称密码体制:(⼜称为双钥密码体制或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典型算法:RSA、ECC第⼆讲古典密码学1、代换密码:古典密码中⽤到的最基本的处理技巧。
将明⽂中的⼀个字母由其它字母、数字或符号替代的⼀种⽅法。
(1)凯撒密码:c = E(p) = (p + k) mod (26)p = D(c) = (c –k) mod (26)(2)仿射密码:明⽂p ∈Z26,密⽂c ∈Z26 ,密钥k=(a,b)ap+b = c mod (26)(3)单表代换、多表代换Hill密码:(多表代换的⼀种)——明⽂p ∈(Z26)m,密⽂c ∈(Z26)m,密钥K ∈{定义在Z26上m*m的可逆矩阵}——加密 c = p * K mod 26解密p = c * K-1 mod 26Vigenere密码:查表解答(4)转轮密码机:2、置换密码:将明⽂字符按照某种规律重新排列⽽形成密⽂的过程列置换,周期置换3、密码分析:(1)统计分析法:移位密码、仿射密码和单表代换密码都没有破坏明⽂的频率统计规律,可以直接⽤统计分析法(2)重合指数法完全随机的⽂本CI=0.0385,⼀个有意义的英⽂⽂本CI=0.065实际使⽤CI 的估计值CI ’:L :密⽂长。
fi :密⽂符号i 发⽣的数⽬。
第三讲密码学基础第⼀部分密码学的信息论基础1、 Shannon 的保密通信系统模型(1)对称密码体制(2)(3)⼀个密码体制是⼀个六元组:(P , C, K 1, K 2, E, D )P--明⽂空间C--密⽂空间K 1 --加密密钥空间 K 2--解密密钥空间E --加密变换D --解密变换对任⼀k ∈K 1,都能找到k’∈K 2,使得D k’ (E k (m ))=m ,?m ∈M.2、熵和⽆条件保密(1)设随机变量X={xi | i=1,2,…,n}, xi 出现的概率为Pr(xi) ≧0, 且, 则X 的不确定性或熵定义为熵H(X)表⽰集X 中出现⼀个事件平均所需的信息量(观察前);或集X 中每出现⼀个事件平均所给出的信息量(观测后).(2)设X={x i |i=1,2,…,n}, x i 出现的概率为p (x i ) ≥0,且∑i=1,…,n p (x i )=1;0 )(1log )()(≥=∑ii ai x p x p X HY={y i |i=1,2,…,m}, y i 出现的概率为p (y i ) ≥0,且∑i=1,…,m p (y i )=1; 则集X 相对于集Y 的条件熵定义为(3) X 视为⼀个系统的输⼊空间,Y 视为系统的输出空间,通常将条件熵H (X|Y)称作含糊度,X 和Y 之间的平均互信息定义为:I (X,Y)=H (X)-H (X|Y) 表⽰X 熵减少量。
政治复习:马哲理论框架及重点原理

从学科体系看,《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几乎涵盖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内地全部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章节体系安排看,由绪论和正文组成.其中,绪论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等三个层面地问题.正文由七章组成,前三章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地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世界地物质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原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地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地原理、社会基本矛盾地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地原理等七大理论.就其中每一部分重点原理总结如下:一、第一讲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地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讲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地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总括性地说明.它分为三部分:首先阐明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并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依据,概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地对立.其次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基本特征,尤其强调实践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基本观点,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地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地锐利武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第二讲辩证唯物论(世界地物质性和人地实践活动)本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地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它以物质和意识或思维和存在地关系为主线,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地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相应有四个原理:()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地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地物质地存在方式;()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意识地本质和能动性原理;()世界地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地原理,是唯物论,是党地思想路线地哲学基础.最后本讲阐述了关于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地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历届真题看,命题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在物质观上,主要考查对物质和运动地关系及对运动所持地相对主义观点认识,均为选择题.第二,在实践观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实践地主客体地关系特别是对主体地能动性地正确认识;二是正确处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地关系,即如何认识人类改造世界,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达到人和自然地和谐问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意识观是本学科地命题重点之一.其侧重考查意识地本质、能动作用及旧哲学对此所持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反地观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四,物质和意识地辩证关系原理,分别考查物质和意识地区别和联系.第五,世界地物质统一性原理.三、第三讲唯物辩证法(世界地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本讲回答了“世界怎么样”地问题.它通过阐述唯物辩证法地联系和发展地两个观点,进而讲解唯物辩证法地基本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地对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观点、三大规律、四对范畴”.本讲是命制主观题地关键章节,并呈现出重要原理重复命题地趋势.其重要原理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普遍联系地观点中关于系统及其整体性、整体与部分关系地理解和应用能力;普遍联系地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度地含义及其认识意义..质量互变规律地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地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地同一性和斗争性地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地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地作用原理,即事物发展地源泉和动力原理.它内含以下内容:()运用矛盾地同一性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地实际问题;()矛盾地转化原理以及二者之间地综合.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矛盾地普遍性和特殊性地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发展地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以上第、、、原理地综合..中国传统哲学中地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四、第四讲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地本质和过程)本讲围绕着实践、认识、真理三个核心及认识发展过程中实践与认识地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等三大规律,强调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地能动反映,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论,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唯物论和辩证法地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地有机结合,正确回答了“怎样认识世界”地问题.本讲是命制主观题地关键章节,并呈现出重要原理反复命题地趋势.其重要原理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地区别.认识地主体及其形成和发展.实践和认识地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辩证过程地原理.认识运动地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地原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地作用原理.真理地具体性原理.真理和谬误地辩证关系原理.检验真理标准地唯物论和辩证法原理.真理和价值地辩证关系原理五、第五讲历史唯物论本讲围绕着社会和人两个主题,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地主要内容.首先,总括性地说明人类社会地产生、本质和社会规律地特点以及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这是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诸原理地前提.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人类社会地物质基础和本质;第二,人类社会地经济、政治、观念结构.纵观历年真题,本节是唯物史观部分命制主观题地关键章节之一,并呈现出重要原理重复命题地趋势.其重要原理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地和谐发展原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地决定力量原理.社会地实践本质原理.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地有机体原理.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其次,着重讲述社会发展地基本规律和动力以及社会历史地主体,并从两方面加以具体阐述:第一,社会地发展规律和动力;第二,历史地创造者.纵观历年真题,本节是唯物史观部分命制主观题地主要章节之一,并呈现出重要原理重复命题地趋势.其重要原理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社会基本矛盾地运动规律.“生产力标准”地依据及意义.社会发展规律和人地自觉活动辩证关系原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地动力原理.交往理论.科学技术地两重效应.历史观和党地群众观地统一。
机械基础1

机械
是减轻或替代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 率的辅助工具,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但是在研究机构的运动和受力的情况 时,机器和机构没有区别。 具有以下功能的实物组合体(系统): (1)是许多构件的组合。 (2)各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完成有用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零件——机器中不可拆的最小单元体。
若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 度数时,机构运动不确定;若机构的原动 件数目大于机构的自由度数时,机构将在 强度最薄弱处破坏。 因此,机械设计时必须考虑其机构是 否满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3个自 由度,当构件与构件用运动副联接后,构 件之间某些运动将受到限制,自由度将减 少。 若一个平面机构中有n个活动构件, 在未用运动副联接前,应有3n个自由度。 当用PL个低副和PH个高副联成机构后, 共引入了(2PL+PH)个约束,即减少了 (2PL+PH)个自由度。用F表示机构的自 由度数,则: F = 3n - 2PL - PH
抽水唧筒中, 手柄摇杆1、连 杆2、活塞杆3为 活动件,唧水筒 4为固定件。其 中1与2、2与3 和1与4分别在A、 B、C处构成转 机构简图 抽水唧筒 动副;3与4在A 处构成移动副 该机构的活动件数n=3、低副数PL=4、高副 数PH=0,则自由度数F = 3×3 − 2×4 − 0 = 1
活动件数 n = 2
凸轮副
齿轮副
高副的构件间的联接是点或线接触,接 触压强较大,易磨损,故使用寿命较短。
组成机构的构件通常可分为三类: • 运动副中用来支承活动构件的构件称为 固定件(机架); • 运动规律已知(由外界输入)的活动构 件称为原动件; • 随原动件的运动而运动的其余活动构件 称为从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经济思想史(海鸣)
四、怎样学习经济思想史? 怎样学习经济思想史? 怎样学习经济思想史
各章脉络: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代表著 作、主要观点与政策主张、重要意义 认真听课与讨论: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 论 多读原著:至少读一本原著,写读书笔记
6
经济思想史(海鸣)
7
经济思想史(海鸣)
五、经济思想史概述 经济思想史概述
1.前古典经济学(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学说) 1.前古典经济学(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学说) 前古典经济学
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柏拉图、 古希腊的经济思想:色诺芬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贾图、 古罗马、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贾图、阿奎那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托马斯·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孟克列钦 、托马斯·孟、柯尔培尔 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魁奈、 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魁奈、杜尔阁
8
经济思想史(海鸣)
3.新古典经济学
边际革命的先驱:古尔诺、杜普伊、 边际革命的先驱:古尔诺、杜普伊、戈森 奥地利学派:卡尔·门格尔、维塞尔、 奥地利学派:卡尔·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 数理学派: 数理学派:杰文斯 洛桑学派:瓦尔拉斯、 洛桑学派:瓦尔拉斯、帕累托 边际生产力分配学说:约翰·贝茨· 边际生产力分配学说:约翰·贝茨·克拉克 新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 新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马歇尔
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 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 其它学派
3、下列经济学著作的作者是谁? 下列经济学著作的作者是谁?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12
17 经济思想史(海鸣)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生平:(公元前427 前347)古希腊哲学家、 生平:(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 :(公元前427 伦理学家和政治家。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 伦理学家和政治家。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是 苏格拉底的学生。曾创办“阿卡德弥亚” 苏格拉底的学生。曾创办“阿卡德弥亚”哲学 学园。 学园。 政治主张:在政治上拥护贵族专政, 政治主张:在政治上拥护贵族专政,反对雅典 民主制。 民主制。 著述: 理想国》 法律论》 著述:《理想国》和《法律论》
18
经济思想史(海鸣)
《理想国》:以对话的形式提出解决当时社会危机 理想国》 的途径。他认为,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 的途径。他认为,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由于商品 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分化,造成了贫穷、腐化、 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分化,造成了贫穷、腐化、堕 落与不安定。 落与不安定。由富人和穷人组成的国家永无太平之 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 日。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
经济思想史(海鸣)
古代希腊、 第一讲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本讲重点
本讲概括了古希腊、罗马奴隶主的经济思想, 本讲概括了古希腊、罗马奴隶主的经济思想,这个时 期奴隶主思想家认为将人划分为奴隶主及奴隶是天经 地义的,他们虽崇尚自然经济, 地义的,他们虽崇尚自然经济,但已有某些货币经济 思想的萌芽。西欧封建主维护自然经济,主张经营、 思想的萌芽。西欧封建主维护自然经济,主张经营、 管理好庄园经济,也注意到了商品货币中的公平价格、 管理好庄园经济,也注意到了商品货币中的公平价格、 货币、利息等问题。 货币、利息等问题。 奴隶、农奴在奴隶起义、 奴隶、农奴在奴隶起义、农奴起义斗争中也提出了自 己的愿望。农奴的代言人要求消灭整个封建制度, 己的愿望。农奴的代言人要求消灭整个封建制度,消 灭一切剥削阶级,建立现世的天国。 灭一切剥削阶级,建立现世的天国。
16 经济思想史(海鸣)
对色诺芬的评价
英国史学家约翰·布瑞在他的《 英国史学家约翰 布瑞在他的《古希腊的历史学 布瑞在他的 一书中,曾这样说过: 家》一书中,曾这样说过:“色诺芬在史学领 域和哲学领域中,都是一个浅尝,他略有文才, 域和哲学领域中,都是一个浅尝,他略有文才, 写过多种多样的著作。 写过多种多样的著作。只有把那些著作加在一 才使他在希腊文苑中占有一席之地。 起,才使他在希腊文苑中占有一席之地。实际 上他的才智是平庸的, 上他的才智是平庸的,不能深入地观察到事物 的本质。如果他生活在现在, 的本质。如果他生活在现在,也许是个第一流 的新闻记者┄┄ 就史学方面而言, ┄┄。 的新闻记者┄┄。就史学方面而言,他的真正 贡献是写了一些回忆录。 贡献是写了一些回忆录。”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1卷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1卷中,为了说明古希 腊的社会分工情况, 腊的社会分工情况,就大量地引用过色诺芬的 著作。 著作。
10
经济思想史(海鸣)
推荐教材
斯坦利·布鲁,兰迪·格兰特,经济思想史(第7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胡寄窗,西方经济学说史,立信会计出版社,1991年 版,2002年第5次印刷
参考教材
陈孟熙、郭建青,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版),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E ·K ·亨特著,颜鹏飞总译校,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 性的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旭昆,西方经济思想史18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 经济思想史(海鸣)
练习题
李嘉图、马尔萨斯、配第、斯密、凯恩斯、 李嘉图、马尔萨斯、配第、斯密、凯恩斯、萨缪 尔森、马克思、马歇尔、杰文斯、加尔布雷斯、 尔森、马克思、马歇尔、杰文斯、加尔布雷斯、 萨伊、杜尔哥 萨伊、 上述经济学家,按时间先后应该如何排列? 1、上述经济学家,按时间先后应该如何排列? 上述经济学家,分别属于下列哪个学派? 2、上述经济学家,分别属于下列哪个学派?
4.凯恩斯和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产生: 通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产生:《通论》的发表 新古典综合派:汉森、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派:汉森、萨缪尔森、托宾 新剑桥学派: 罗宾逊、尼古拉斯·卡尔多、皮罗· 新剑桥学派:琼·罗宾逊、尼古拉斯·卡尔多、皮罗·斯拉法
9 经济思想史(海鸣)
经济学的脉络: 经济学的脉络: 三本里程碑意义的教科书 第一本约翰·穆勒1848《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二本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 第三本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管理学院 2009年 海鸣 2009年
1 经济思想史(海鸣)
绪论
一、什么是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 二、经济思想史的地位与性质 三、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思想史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思想史 四、怎样学习经济思想史? 怎样学习经济思想史? 怎样学习经济思想史 五、经济思想史概述 经济思想史概述
(引自陈岱孙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所写“外国经济思想 史”词条)
经济思想史(海鸣)
3
二、经济思想史的地位与性质
理论经济学的六个二级学科之一 与经济史的区别 特点:客观性、专业性
4
经济思想史(海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思想史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思想史
学习经济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掌 握经济思想的演变规律,从而更好地 理解经济学规律。 学习经济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掌 握更丰富的经济学历史知识,从而更 深刻地认识经济学理论。
理想国
执政的哲学家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 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战士 农民、 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19
经济思想史(海鸣)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他的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他的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分工使每人 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 精专一业,产量可增加,物品也精美; 精专一业,产量可增加,物品也精美;互助使人们结成团体形 成国家。在社会分工中, 成国家。在社会分工中,每人应从事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是先 天决定的。 天决定的。按正义原则分为三个阶层 马克思认为“柏拉图把分工描述为城市的(在希腊人看来, 马克思认为“柏拉图把分工描述为城市的(在希腊人看来,城 市等于国家)自然基础” 在当时说来是天才的描述” 市等于国家)自然基础”,“在当时说来是天才的描述”。 柏拉图分析了货币职能,认为铸币是交换的象征,它只是为日 柏拉图分析了货币职能,认为铸币是交换的象征, 常交换服务的手段,反对把货币当作储藏手段。 常交换服务的手段,反对把货币当作储藏手段。他肯定了商业 的必要,但是他鄙视商业,认为这是一种不体面的职业, 的必要,但是他鄙视商业,认为这是一种不体面的职业,主张 用法律限制商人的利润。他坚决反对高利贷, 用法律限制商人的利润。他坚决反对高利贷,主张禁止放债取 息和抵押放债。 息和抵押放债。 财富分为三等:第一等是精神财富知识、 财富分为三等:第一等是精神财富知识、克制能力以及其他各 种德性;第二等是肉体财富如健康状况之类;第三等是一般的 种德性;第二等是肉体财富如健康状况之类; 物质财富
2.古典经济学 2.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威廉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威廉··配第 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 古典经济学的创立:亚当· 古典经济学的创立:亚当·斯密 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李嘉图 古典学派: 边沁、萨伊、西尼尔、约翰·斯图亚特· 古典学派:马尔萨斯 、边沁、萨伊、西尼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对古典经济学的挑战:西斯蒙第、 对古典经济学的挑战:西斯蒙第、李斯特
13
经济思想史(海鸣)
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古代希腊是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希腊是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发源地。 公元前8 前 世纪,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 兴起,此后进入奴隶社会的极盛时期。 兴起,此后进入奴隶社会的极盛时期。 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 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奴隶主思想家努力 寻找维护和巩固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主国 家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 家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 他们阐述了古代希腊奴隶主阶级较为系统 的经济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色诺芬 色诺芬、 的经济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色诺芬、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