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1.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从苏州的街道走下来,通过一个小门,留在你身后的,是繁华xuān嚣的现代中国城市,而你迈步进入的,是一个个如诗似画的世界。
山水yíng绕,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峰回路转。
每一个转身都能看到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这既是建筑学上的美观,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苏州古典园林,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huàn多端的景致,yùn含着中国文化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芭蕉舒展,雨声碎玉,即可成诗。
________,________,便能成画。
守护好园林这座宝藏,希望能穿越千年时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xuān()嚣②yíng()绕③变huàn()多端④yùn()含(2)结合文段,仿照画线句,在空格处将句子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便能成画。
【答案】(1)①. 喧②. 萦③. 幻④. 蕴(2)①. 几竿修竹②. 一壁粉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①喧嚣:xuān xiāo,是指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吵闹、喧哗。
②萦绕:yíng rào,是指萦回环绕。
③变幻多端:biàn huà duōduān,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 页。
全卷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 ~(6)题中,任选四题....。
](6分)....;在(7)~(8)题中,任选一题(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2)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3)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5)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6)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7)光阴荏苒,岁月匆匆。
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总是能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真可谓,。
(王湾《次北固山下》)(8)人生之路常有不如意,但我们要有“,”的旷达胸襟,心怀“古仁人之心”,用聪明才智书写专属于自己的辉煌。
(范仲淹《岳阳楼记》)阅读语段,完成2~3题。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guǒ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lǒng 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1)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A. shuò B. sù)那一道道沟渠。
( )(2)纵然谄.(A. chǎn B. xiàn)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5分)1.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里有一句话:“这个草原上的草,没有人用它,它就这么待着,也很好!“小江和小海围绕“草”进行了研究,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1)【汉字演变】①从上图“草”字卡片的整理中可以发现,“草”字的字形经历了从____→____→____三种造字法的变化.(选择下列字母填空)A指事B会意C形声D象形②“草”可以做偏旁,草字头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如"yíng 绕”指树木盘旋缠绕:又如“遮bì ",意思是用草木遮挡。
③我经常会把[A]“藉”和“籍”,[B]“蓬”和“篷”两组形近字混为一谈,你能否选择其中一组,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它们的正确用法。
我选组,。
(2)【成语积累】(3)【诗文整理】(10分)【西域故事】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
汉方欲事灭胡,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大月氏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留岁余,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
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初,骞行时百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删改)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
骞既失候,因言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出使乌孙。
骞既至乌孙,时乌孙国素服属奴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王不能专制。
骞不得其要领。
因分遗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及诸旁国。
乌孙发导译送寄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拜为大行,列于九卿。
岁余,骞卒。
后岁余,骞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一、字词书写1. 请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博文约礼,明德天下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
a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①)【甲】不仅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就是担心处理不好同学的关系。
b我们三年②)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乙】c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③),最后一段【丙】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丁】”d师恩如海,浩瀚无边。
老师④)的关怀将永远铭刻我们心中。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在【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4.“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放入选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文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不仅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就是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
A.①着落(zhuó)②五彩斑斓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微不至B.①着陆(zháo)②美轮美奂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所不为C.①着落(zháo)②五彩班斓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所不为D.①着陆(zhuó)②美仑美奂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微不至A.逗号逗号逗号感叹号B.逗号句号逗号句号C.逗号句号逗号感叹号D.逗号逗号逗号句号A.a处B.b处C.c处D.d处三、综合性学习6. 【实践园地】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按照示例进行解读。
①竹篮打水——一场空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A.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啦!”B.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C.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D.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部编教材)(附参考答案)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部编教材)(附参考答案)第一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í)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zhāi )句,而应推敲细思。
B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情达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chēng),丝毫不爽.(shuǎng),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C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jǐng)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qí)首。
D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zēng wù),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fà)。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付予对象以生命。
B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他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D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倾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3.以下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A.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举重若轻....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C.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一)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一)近来,全国各地的初中毕业班都陆续开始进行中考模拟考试,而语文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门科目。
正所谓,“语文是做好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如何应对模拟考试,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备战中考也成了许多学生关注的话题。
一份好的模拟试题不仅能够真实模拟中考所考察的内容和难度,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不足,纠正错误。
下面,笔者汇总了一份常见的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学习参考。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25分)本部分共分三篇文章,每篇文章后有5个问题。
阅读时间为40分钟。
篇一:《天上的圆舞曲》孩子们在嬉闹,老人们在谈笑,城市的一草一木都在为今天做好准备,因为今天是烟花盛会的日子。
天上的圆舞曲是今天最重要的一场演出。
与众不同的是,这场演出是由天上的小动物们为大家表演的。
大家开心地庆祝着,天上的小动物也在认真排练。
1.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A. 烟花盛会的日子B. 天上的圆舞曲表演C. 城市的热闹景象D. 天上的小动物们的表演2. 天上的圆舞曲是由谁表演的?A. 孩子们B. 老人们C. 城市中的一草一木D. 天上的小动物们3. 以下哪句话说明了天上的小动物在认真排练?A. “孩子们在嬉闹”B. “老人们在谈笑”C. “城市的一草一木都在为今天做好准备”D. “天上的小动物也在认真排练”4. 为什么大家在开心地庆祝?A. 因为今天是烟花盛会的日子B. 因为今天是天上的圆舞曲表演日C. 因为城市中的一草一木都在为今天做好准备D. 因为孩子们在嬉闹5. 本文的文体是什么?A. 描写文B. 故事文C. 说明文D. 记叙文参考答案:1.B 2.D 3.D 4.A 5.D篇二:《一只流浪的小猫》有一只小猫走丢了,只能四处流浪。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风雪把它冻得瑟瑟发抖。
它饿了三天三夜,身体如同小枯枝般瘦弱。
有一天,它感觉到了一丝暖意,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家人的门稍微开了一点。
小猫轻轻地钻进去,躲在了床下。
2024年福建省中考模拟试语文试题(一)(原卷版)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1)漫游西湖之畔,见莺燕点染了早春的生机,我们可以用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来描述这番画面。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展现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濂在求学生涯中,生活即使艰苦,他也不羡慕同门的优渥生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常借月抒怀,用清冷之月表思念之情,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们美丽的祖国,草木皆有意,山水都含情。
假日里,你是否有去看那①(wēi)峨山峦,汤汤江水;看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看那清风闲坐,白云高卧;看那碧涛如浪,百②(gě)争流……这些景象是否又引起你的()呢?看那雄鹰搏击蓝天,海燕笑傲③(cāng)海,我感受到了勇敢者的奋斗;看那大雪中挺拔的青松,严寒中()的腊梅,我体味到了坚强者的();看那雨后灿烂的彩虹,秋霜染红的枫叶,我感受到了乐观者的心境。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浮想联翩怒放抗争B. 思绪万千怒放反抗C. 浮想联翩绽放抗争D. 思绪万千绽放反抗(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读懂自然,学会生活。
B.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每时每刻不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著阅读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甲】难道就是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yōng_______、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cì_______予我一点zī_______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一样难分难舍。
【乙】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我没有受到践踏。
我没有被弄得jiāng_______化。
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yōngcì 予zī 色jiāng 化(2)下列短语类型与“难分难舍”相同的一项是()A.仔细观察B.载歌载舞C.百花齐放D.表达观点(3)经典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也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请联系阅读全书的相关积累,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简•爱的这一特征在【甲】【乙】两个语段中的体现。
二、名句名篇默写2.默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历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李贺《雁门太守行》三、综合性学习3.学校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2)【活动二:写赠言】活动中,老师出示田汉《毕业歌》中的一段歌词,表达了他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请你从歌词中细心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据此为你的好友写上简短的临别赠言。
歌词: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撤起民族自教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临别赠言:(3)【活动三:选封面】小语为毕业相册设计了以下封面,请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并写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语文五月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狡黠(xiá) 雾霭恹恹欲睡(yān) 蓬首垢面B.尴尬(gān) 褴褛拈轻怕重(zhān) 诩诩如生C.魁梧(wú) 褶皱重峦叠嶂(zhàng) 钟灵毓秀D.慰藉(jiè) 悲怆万贯家私(guàn)荒谬绝伦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态度。
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譬如说,在媒体的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
A.怀疑影响落伍B.疑惑影响落后C.怀疑指导落伍D.疑惑指导落后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武汉市政府正在大力加强廉租房、公租房建设,用这种方式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房价上涨的问题。
B.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C.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本着客户至上为原则,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和人性化服务。
D.在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今天,只有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才能实现包容互鉴的共赢。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食无定味,适口为佳。
美好语言的标准必须遵循两条:有效,悦耳。
在人人想着创新的年代,自觉认知与坚守语言的底线,或许才能让我们的母语故乡变得更加美好。
B.蒲松龄尝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读好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C.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D.有人在纸质书中嗅到了书香,感受到了阅读审美;也有人将视野浓缩于方寸之间,同样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在互联网时代,却非要固守黄卷青灯不可,未免显得有些迂腐。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①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
这些联想和想像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在中国历来是被强调的。
比如中国古代诗论,一概强调写诗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你写了一个象,你要使人想到这个象外面还有丰富的形象。
法国巴尔扎克在小说《幻灭》里面讲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了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
这就叫弱刺激变为强刺激。
这是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②在审美过程当中,有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需要专门论述,就是欣赏语言艺术是要通过再造想像的。
什么叫再造想像呢?再造想像就是根据语言、符号、图样的描述和指示,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
譬如一个建筑师拿到一个建筑设计图,想像未来的高楼大厦是什么样的,这就叫再造想像。
再造想像很重要,白纸黑字,要讲形象感,它似乎比戏曲和电影差远了。
你这不是白纸黑字吗?他那不是表演吗?穿得花花绿绿的,还带动作,应该是那个形象感强得多。
恰恰相反,名著改成电影或者戏剧,从来只有一个反应:没有原著好看。
《红楼梦》拍得再好,也没有原著好,《水浒传》拍得再好,也没有原著好看。
白纸黑字通过再造想像,它给你的形象感丰富得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十八个字,往你眼前一摆,一幅生动的乡土民俗风情画就展现在你面前。
③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再造想像。
有的人看书囫囵吞枣,根本没有把握住再造条件是什么,脑子里也没出现有关的人物形象,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那就不叫艺术欣赏。
特别是读中国的诗词曲赋,这些语言艺术作品含有更大的特殊性,因为它有很多典故,如果你的文化素养能够通晓,那么这个典故不但有形象感,而且还能够引发联想想像。
特别是唐代以后用的典故,它都是意象化的。
典故本身就构成形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的本身就有形象,但同时也有典故。
假如你没有这个文化知识来理解它,你对这个诗所反映的这个形象也不理解,在诗中的关系也就更不理解。
所以我说要提高联想想像能力,要增加生活经验,要增加文化知识。
——(取材于金开诚《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5、下列对“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审美对象可以自然地唤起审美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B.在理解感受基础上产生的联想和想像,会加深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理解感受。
C.中国古代诗论强调诗歌所写的景象要能引发人们的审美联想。
D.真正懂诗的人能够把简短的诗句在心中扩展成为长诗,这体现了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6、根据文意判断下列现象关于“再造想像”的表现不准确的一项是()A.电影导演最初阅读剧本时脑海中涌现出电影镜头的画面。
B.读者阅读小说《红楼梦》时,心中形成了大观园的景象。
C.读《清明》眼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乡土民俗风情画。
D.读到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会想到他的其他诗作。
7、“一些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人们普遍反映不如原著好看。
”结合文意对其原因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影视作品普遍不如语言类艺术作品好看并耐人寻味。
B. 因为语言艺术通过再造想像,给人的形象感丰富得多。
C. 要想理解影视作品,人们需增加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
D. 中国文学名著有很多典故是影视作品不容易表现的。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真宗皇帝时,向文简①拜右仆射。
麻下②日,李昌武③为翰林学士,当对④。
上谓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⑤。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对曰:“臣今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
”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
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
”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
丞相方谢客,门阑⑥悄无一人。
昌武与向亲近,径入见之。
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
”公但唯唯⑦。
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⑧,此非常之命。
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复唯唯,终未测其意。
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
既退,复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亦寂无一人。
明日再对,上问:“昨日见敏中否?”对曰:“见之。
”“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见对。
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职。
”【注释】①向文简:即向敏中,官至宰相,进右仆射。
②麻下:指宣布任命书。
唐宋皇帝诏书用麻纸书写,颁诏又称“降麻”。
③李昌武:即李宗谔,官至翰林学士。
④对:入对,晋见皇帝。
⑤除仆射:除,任命官职;仆射,官职名称。
⑥门阑:大门前的栅栏。
⑦唯唯:应而不置可否的样子。
⑧端揆:指尚书省长官,即仆射。
8.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以命敏中命:命令B.径入见之径:径直C.此非常之命非常:非同寻常D. 自非勋德隆重勋德隆重:德高望重9.为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A.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B.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C.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D.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10.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上以右仆射一职授予向敏忠,这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命。
B.皇上派李昌武暗中观察向敏忠,说明皇上对向敏忠并不完全信任。
C. 向敏忠接受任命后,前去祝贺的官员并不多,向敏忠也没有大宴宾客。
D. 向敏忠接受任命后泰然处之,说明他宠辱不惊。
四(10分)1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填空。
(6分,每空2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_______________。
(《左传·曹刿论战》)(2)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念此私自愧,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安放一颗“文艺心”杨照⑴多年前,我和朋友在纽约街头闲逛,下午喝完咖啡,散步经过施坦威(Steinway)钢琴的门市,橱窗里看到的钢琴,美到令人难以抗拒。
我的朋友学过几年钢琴,更是受不了那份诱惑。
有我在旁边壮胆,他决定走进去,假装要买一台我们其实谁也买不起的施坦威钢琴。
⑵一个年轻的女生接待我们,问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琴。
我们说因为预算不多,也许选一架入门等级的琴吧!她马上补充,说她问的不是这个,是想知道我们要什么样声音的琴?我们一时回答不出来,她就打开一架琴,老天,那种最长最大的演奏琴,要我们随便弹一首曲子。
我的朋友勉强坐上去,紧张得手都会抖,几乎想要夺门而出了,纯粹是怕太丢脸才没那样做。
我们商量了一下,他说可以弹一点舒伯特。
小姐立刻找了谱来,让他弹了一小段《乐兴之时》。
我的朋友一直说弹得太差,弹得太差了。
小姐认真地问:“你的意思是你弹奏的音乐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还是技巧不够成熟?”⑶讨论了好一阵子,换服务小姐坐上去,她随手弹了三次《乐兴之时》,三次!然后问我们最喜欢哪一种弹法,再来又问,“最喜欢谁的作品啊?是舒伯特吗?”我帮我的朋友答:“不,其实是莫扎特,不过他的莫扎特一直都练不好。
”小姐又问:“会想找一架琴来弹莫扎特吗?”我的朋友热切地点点头。
⑷于是,她就带我们到二楼,开始一架一架琴弹给我们听。
先弹K485回旋曲,再弹K466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浪漫曲,有快有慢,让我们感受不同琴发出的不同声音。
我终于忍不住问她自己的钢琴资历,啊,竟然是个茱丽亚音乐学院的高材生!而且,他们门市16个销售服务人员,至少都有钢琴演奏学士的学位。
⑸结果,我们在施坦威门市待了三个多小时,走出来时,我已经完全相信──每一架琴都不一样,每个人喜欢的音乐声音也都不一样,所以她提供的服务,不是要卖我们一架琴,而是帮助我们一起找出最“对”的那一架琴来。
而在那过程中,作为施坦威的顾客,我们得到的,我们必须得到的,是找出自己的音乐品味与音乐倾向,因为只有知道了我们的音乐品味与音乐倾向,他们才有办法帮我们找到那一架“对”的琴。
⑹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直到要离开时,我们才弄清楚,原来楼下展示的是新琴,楼上则是二手琴,两者当然在价钱上颇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