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卓越的研究能力,具备系统、
扎实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理论与方法知识,具备独立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
究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高校、研究机构、体育教育管理部门等
单位从事师资培训、科研与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
1.具备扎实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
2.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具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工作;
3.具备对体育教育训练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贡
献研究成果;
4.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
5.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意识。

三、培养模式
1.研究生入学前培训: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素质和学科基础的培训,包
括科研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内容。

2.导师制:每位研究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
究和论文撰写工作,定期进行学术指导和评估。

3.课程学习:研究生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
核心课和选修课。

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体育教育训练学导论》、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理学》等;选修课可根据研究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4.知识积累:研究生需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5.科研实践:研究生需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实践经验,提升
科研能力。

2.1.6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培养计划

2.1.6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培养计划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现代教学论
专业基础
1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运动心理学
专业基础
1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运动营养学
专业基础
1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体育人类学
专业基础
2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学校体育学
专业基础
1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运动生物力学技术诊断
专业基础
2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体育测量与评价
方法课
2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体育科研方法
方法课
2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体育统计与SPSS
方法课
1
课堂教学
56/3
考试
普通逻辑学
方法课
2
课堂教学
36/2
考试
总学分
36
学位课程学分
23
非学位课程学分
13
五、学位论文大致的范围、目的意义、进程安排(如:何时完成文献综述、何时开题、实验或调研的时间、中期检查的时间、完成论文初稿的时间等等):
三、用钢笔填写(或打印),字迹工整、清晰,文字简练。
四、统一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
一、
二、
培养目标
必须坚持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做到:
(一)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六、其它说明(包括研究生实习安排、“三助”安排,等等):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体育教育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领域从事教学、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优良,作风朴实,学风严谨,具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愿意为振兴祖国的体育事业而献身的思想,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

2.掌握体育教育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具有独立从事体育教育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在各级各类体育机构中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写作和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前沿,发现和解决问题。

3.培养过程提倡校内外相结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校外有关学术活动和调研活动,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4.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

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搞好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实践,组织研究生定期参加有关学术活动,鼓励并尽力帮助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

5.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6.硕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四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完成。

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引言: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深厚的体育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体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一、培养目标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素质:1. 具备扎实的体育教育理论基础,熟悉体育教育教学的原理和方法;2. 具备深入研究和分析体育教育训练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具备独立承担体育教育训练项目的能力,能够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训练;4.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教育训练项目;5.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体育教育领域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二、培养内容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教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2. 体育训练理论知识:包括体育训练的基本原理、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的制定等;3. 体育教育训练实践能力:包括体育教育训练项目的实施、组织和指导能力;4. 体育教育训练科研能力: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等;5. 体育教育训练领导管理能力:包括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和领导力等。

三、培养方式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论文写作等。

1. 课堂教学: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传授体育教育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2. 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教育训练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科研论文写作: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科研,撰写科研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四、评价机制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应该全面客观,包括学术评价和实践评价两个方面。

1. 学术评价:包括论文评价、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等;2. 实践评价:包括实践能力评价、项目评价和团队协作评价等。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1. 引言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

2. 目标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深厚的体育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具备扎实的体育训练和指导技能,能够独立承担体育训练和指导任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3. 培养要求3.1 学术能力和研究素养本专业培养重点是夯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术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

学生应通过阅读文献、课程研究、实验研究等形式,培养学术交流、阅读、写作和科研能力。

3.2 专业技能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学科专业、教育科研和体育训练工作领域内,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进行体育科研和体育教学、训练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培养期间要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对策。

4. 课程设置4.1 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体育科学基础•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管理学4.2 专业选修课程•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康复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统计学5. 考核评价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考核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5.1 课程考核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参加相应的考试或评价活动,形成成绩。

5.2 学术研究与论文学生在学习期间需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包括调查研究、实验设计等,并完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5.3 实践环节学生需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如参与教学、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并形成实践报告。

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引言: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科研和教学人才而设计的教育计划。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实际教学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在体育领域具备深入研究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介绍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课程设置和科研要求等内容,为有意愿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科研和教学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实习和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能力,包括教学策划、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技巧等。

3. 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通过相关的管理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胜任体育管理和领导工作。

二、课程设置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广泛而深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体育学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的基础知识。

2.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如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提供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3. 科研实践:通过科研项目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包括科研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统计和学术论文写作等。

4. 教学实习:安排学生进行教学实习,独立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科研要求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科研要求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要求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2. 要求学生完成科研论文:学生在培养期间应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论文,包括学术会议报告和学术期刊发表。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体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体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体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为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体育教育实践和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基本要求是:(一)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谨记“敬业、博学、求实、创新”校训,学风严谨,品行端正,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二)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坚实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专业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能独立承担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和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工作。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能进行一般的学术交流。

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和数理统计能力。

(四)善于沟通,乐于奉献,富有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三年。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对于没有达到学校和本专业培养要求,完不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

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结构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

本研究方向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本专业修完37学分(含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即为完成课程学习。

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见教学计划表。

学位课程必须至少修满23学分,其中包括公共课程8学分,基础理论课程6学分,专业课程9学分。

非学位课至少修满10学分,其中包括专业选修课6学分,公共选修课2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

跨专业课程在教育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外语基础较好的研究生,经个人申请,任课教师、导师同意,学院审核,报研究生处批准,可以免修,但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外语学位课程考试。

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以下是 7 条关于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1. 你知道体育研究生的培养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哟!就好比学游泳,不是一下水就能游得飞快,得一步步来。

我们要给他们制定全面的课程,涵盖理论和实践,让他们既能懂体育的原理,又能在场上一展身手。

难道不是这样吗?像安排各种专项训练课程,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耕,这多棒啊!2. 培养体育研究生,那得注重个性化呀!每个人就像不同的运动项目,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不能一概而论地培养呀!比如有的同学擅长长跑,那咱就给他更多耐力训练的机会。

这就像裁缝做衣服,得量体裁衣,才能合身呀,对吧?我们要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3. 嘿呀,实践经验对体育研究生老重要啦!不能光读书本知识呀。

就好比学骑自行车,光看说明书可不行,得上去骑一骑才知道咋回事。

所以要多安排他们去实习,去参加比赛,真正感受体育的魅力和挑战。

这样他们毕业后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不是吗?4. 导师的作用那可大了去了,就如同航海中的灯塔呀!体育研究生可得有优秀的导师来引导。

导师要像朋友一样和他们交流,指导他们。

你想想,要是没个好导师,那不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容易迷失方向嘛!所以选好导师很关键呢。

5. 团队合作对体育研究生也不能忽视呀!这就好比打篮球,一个人再厉害也不能赢比赛,得大家一起配合。

我们要鼓励他们多参加团队项目,学会和别人协作。

这样他们以后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和团队融合,不是吗?6. 创新思维对体育研究生来说也是必需的呀!不能老是走老路。

就像跑步,偶尔也得换个新路线找找新鲜感。

要鼓励他们思考新的训练方法、新的研究方向。

这样体育行业才能不断进步,对吧?7. 对体育研究生的培养,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成为优秀的体育人才呀!能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让他们带着知识和技能,在体育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这就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呀,没有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广州体育学院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科(专业)_________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羽毛球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罗罗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谭先明,吴武彪___________
所属教研室___________小球教研室___________
所属系(部)体育教育系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2011年3月29日______
2004年 2 月8 日制
填表说明
一、此培养计划须师生双方研究确定后,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

二、需填写一式五份,研究生处、系部、教研室、导师及研究生各保
存一份。

三、用钢笔填写(或打印),字迹工整、清晰,文字简练。

四、统一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

三、课程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