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习题课件:专题训练一、二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专题训练)专题1 电路故障判断(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一电路故障判在进行电路故障分析前,首先要进行电路结构分析,了解各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弄清各电表测的是哪段电路的哪个物理量。
先根据电流表有无示数确定电路是断路还是短路,再根据电压表是否有示数来确定电路故障出现在哪个部位。
断路的判断:把电流表分别与各部分串联,如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则当时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断路;把电压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则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处断路(电源除外)。
短路的判断:把电压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导线部分的电压为零表示导线正常,如某一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零,则此用电器短路。
表一电路发生故障时的现象故障现象灯泡仍可能亮;灯泡可能不亮(灯泡被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可能有示短路数(电压表并联部分无短路);电压表示数可能为零(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 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或接近电源电压表二常见电路故障的判断现象故障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可能都选择过大;电源电压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可能过低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值量程可能选择过小;电路中可能出现短路专题分析【例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灯泡(选填“灯泡短路”“灯泡断路”或“变阻器断路”)【解析】若灯泡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0,电路为通路,电流表有示数;若灯泡断路,则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故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若变阻器断路,整个电路断路,则两表都没有示数。
【答案】断路【例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甲、乙两灯泡均发光,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但两电表示数仍明显偏转,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甲灯泡短路B.乙灯泡短路C.甲灯泡断路D.乙灯泡断路【解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乙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 专题训练 (2)0928(有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专题训练 (2)一、实验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______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______。
(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______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需要的时间短,______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2.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比较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1)用质量为50g的烧杯装甲液体,在测量其总质量时天平平衡,右盘砝码与游码如图1所示,则甲液体质量为______g;同样方法测量出质量相同的乙液体.(2)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甲、乙两液体,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______℃.通过实验,记录了以下数据:物质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甲液体25350乙液体25375(3)图3是实验过程中,描绘甲、乙液体的温度-时间关系的部分图像,其中A图线代表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比热容:c甲____c乙(选填:“<”“=”或“>”).(4)80℃的甲液体和20℃的实心合金,质量相同.将它们放进密闭的容器中(忽略它们与外界的热传递),最终温度都为70℃. 已知c甲=2×103J/(kg·℃).则:合金的比热容c合金=______ J/(kg·℃).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別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升温20℃所需时间/s升温30℃所需时间/s沙306492124子水3092163220(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温度变化量和______________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__升高的温度更高。
第十三章复习训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PPT优秀课件(共15张)

D
3.(2019·益阳)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 C.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
4.(2019·武威)“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 ______分__子__在__不__停__地__做_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___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
•
3.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 口喝茶 。这时 ,巷口 来了个 年轻人 ,路过 锁匠铺 时停了 下来。 看着锁 匠铺头 上里挂 着的老 招牌, 上门写 着“制 锁”两 个苍劲 有力的 大字, 年轻人 马上兴 奋了起 来。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内能
14.(2019·南充)如图甲是小东质探量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_______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 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 乙)。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__不__相__同_____( 选 填 “ 相 同 ” 或 “ 不 相 同 ” ) , 计 算 出 煤 油 的 比 热 容 是 __________J/( kg·℃)。[c水=4.2×103 J/( kg·℃)] __2.1×103
2019年秋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专题训练(一)热量、热值和热效率的综合计算

8.重庆温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温泉之都”,温泉水主要 靠地热,温度大多在60 ℃以上。取质量为400 g、温度为60 ℃的温泉水加热,当吸收了5.04×104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 到多少摄氏度?此时这些水会不会沸腾?[假设当时的气压为 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图ZT-1-2
解: (1)经过 4 min 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Q 吸=cm 水(t-t0)=4.2×103 J/(kg·℃)×8 kg ×(70 ℃-20 ℃) =
1.68×106 J。
(2)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 放=m 煤 q=1.4 kg×3×107 J/kg=4.2×107 J;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专题训练(一)热量、热值和热效率的综 合计算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专题训练(一) 热量、热值 和热效率的综合计算
类型一 一般吸热、放热的计算
1.物体吸收热量公式:___Q_吸_=__cm_(_t_-_t_0_)___;物体放出热量公 式:__Q_放_=__cm_(_t_0-__t_) ___。液体、固体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 公式:__Q_放_=__mq__。气体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公式: ___Q_放_=_V_q___。
4.将一瓶容量为200 mL的矿泉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水温 从30 ℃降低到10 ℃,这是用__热__传_递___的方式改变了矿泉
水的内能;在这个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为_1_._6_8_×_1_0_4 J。[c水
=4.2×103 J/(kg·℃)]
5.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0 kg的水,吸收1.26×106 J的 热量,温度能从72 ℃升高到___1_00__℃__。[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PPT教学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砂石和海水受太阳照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砂石的比热 容小,温度变化大;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故 感觉砂石烫,海水不那么烫。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 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 水的比较容大,等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演示实验: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棕色二氧化氮
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现象。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 下,能否举出几个例子?
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 直径大小 。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
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讲授新课
一 物质的构成
观察与思考
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 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演示实验: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 滴红墨水,观察现象。
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思考:固体分子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会变黑,用笤帚扫都扫不干净。
讲授新课
第十六章复习训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共16张PPT)

(2)在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 L1 两 端的电压为__1_.9_____ V。 (3)闭合开关后,小芳发现 L1、L2 均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 且大小接近 3 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L1 发生了 ___断__路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为了得出串联 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换__用__不__同__规__格__的__器__材__(灯__泡__、__电__源__)_或__加_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__多__次__测__量________。
第2题图
3.(2019·岳阳)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要灯泡 L 和 滑动变阻器 R 串联,则只需要闭合开关___S_2______;闭合 开关 S1 和 S3,断开 S2,将滑片 P 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 灯泡 L 的亮度__不__变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第3题图
考点2: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4.(2019·邵阳)小芳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连接好了的实 物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请你协助完成:
L1 两端 电压/V 1.4
L2 两端 电压/V 3.1
串联总 电压/V 4.5
考点3: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6.(2019·永城市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 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将a、b、c、d四段导体分别接入电路。经过测量, 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热机的效率)内能的利用课件教学 (2)

专题训练(一) 热量、热值和热效率的综合计算
解: (1)经过 4 min 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Q 吸=cm 水(t-t0)=4.2×103 J/(kg·℃)×8 kg×(70 ℃-20 ℃)=
1.68×106 J。
(2)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 放=m 煤 q=1.4 kg×3×107 J/kg=
专题训练(一) 热量、热值和热效率的综合计算
8.一根质量为2 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是600 ℃,若它的 温度降低到100 ℃,释放的热量为__4_6_0___J。若这些热量 全部用于加热100 g常温的水,则水温将升高___1_._1___℃。 [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水的比热容 为4.2×103 J/(kg·℃)]
交流与讨论
根据热值表,计算一下10吨氢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氢的热值是1.4×108 J/kg
放出热量Q = qm
=1.4×108 J/kg× 10×103 kg =1.4×1012 J
若用干木柴完全燃烧来获得这些热量,需要多少吨干木柴?
干木柴的热值1.2×107 J/kg
需要干木柴 m Q 1.4 1012 J 1.67 105 kg q 1.2107 J/kg
容为c=4.2×103 J/(kg·℃)]
专题训练(一) 热量、热值和热效率的综合计算
13.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 机的效率降__低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已知 某台汽油机的效率是30%,如果这台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 是9×104 J,则这段时间里汽油机消耗了_7_.5______g的汽油(假 设汽油的热值为4×107 J/kg)。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 专题训练 (1)0928(有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专题训练 (1)一、实验题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下图________(选填“a”或“b”),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下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①仅增加水的质量;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③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选填图中“a”“b”“c”或“d”)(3)如图,乙试管容器内盛有水,甲烧杯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______)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液态氨酒精水煤油沸点/℃-33.578100150A.煤油 B.酒精 C.水 D.液态氨2.同学们猜想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都有关。
在探究跟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时:可以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表、天平和砝码;还有足量的水、酒精、色拉油三种物质,(1)玻璃杯的规格要求相同吗?理由是:____________。
(2)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预设三种物质的末温(2)对三种物质同时加热(3)用天平称出质量相等的三种物质(4)用温度计量出三种物质的初温(5)用表开始计时(6)分别记录三种物质加热到预设温度的时间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
A.(3)(4)(1)(2)(5)(6)B.(1)(2)(3)(4)(5)(6)C.(5)(6)(1)(2)(3)(4)D.(1)(4)(3)(2)(5)(6)(3)如果三种物质的质量是50g;初温是20℃;预设温度是70℃;请你画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并将已知的数据填入表中。
(_______)(4)如果实验结果是色拉油最先达到预设温度用时10min;酒精12min;水21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