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社会科学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杨菲 黄彦 叶逢春(皖江工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1)摘 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重点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新内容。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对策分析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一)农民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知不足我国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因环境保护的理念尚未普及到农民,导致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
农村地区的大多数青年,中年和高等教育程度较高的人都在城市工作,而儿童和老人则大多落后。
他们的文化素质很差,对环境保护的了解也很少。
生活在农村中的农民往往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例如燃烧秸秆等等,从而大大增加了碳排放量。
此外,由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小农户的意识,农民认为创造生态环境与农民的生活及其参与监测和管理无关。
对环境报告不是很重要。
该事件很难进行。
当面对某些收益和损失时,他们通常选择当前的实时收益而放弃长期收益。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不足在一些乡镇引进中小企业时,最重要的是要确定该企业是否会给该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而环境保护问题将不会得到充分解决。
考虑在内。
除了环境保护部监管不力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执行,大大降低了环境保护的难度,公众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动机。
现阶段人们尚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期,对于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宣传教育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没有完善的生态建设体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阻碍了生态文明的建设。
在某种程度上,不可能积极地鼓励村民注意环境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
(三)农村建设过程中产生污染排放量越来越大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然而,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农村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够,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水源等资源遭受污染。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等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
农村生态系统灵活性差,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农村地区通常地势较低,易积水、易发生洪涝和山洪等自然灾害。
对策是:加强农村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采取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构建农村防灾减灾系统,提高农村抗灾能力。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手段不足。
农村地区缺乏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设施和专业人才,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应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环保设施的管理水平,培养和引进环境污染治理相关的人才。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的问题。
在一些农村地区,居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农村环境的破坏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
应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农村环境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促使居民自觉地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农村的生态工程建设也亟待加强。
农村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缺少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探讨对策是:加大对农村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修复农村生态系统,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污染治理和居民环保意识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等。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够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果。
解读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解读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式,旨在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推广面较窄。
虽然生态循环农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但是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方面,部分农民对于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接受度不高,缺乏对于生态循环农业的了解和认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如投入成本高、技术培训不到位、市场需求不足等。
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链还不完善,主要是由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农民的收益较低,不利于生态循环农业的长期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于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和参与度,培养农民的生态农业观念和技术能力,鼓励农民参与到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中来。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农民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经济成本,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加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完善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增强农民的发展信心。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不断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益,推动农业向高效、安全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是积极的,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完善产业链和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全面发展。
探析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经济管理探析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陈胜斌(白河县双河乡政府,陕西安康725807)脯要】近年采我国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畏农业循环经济和无公害生态型农业、加强农业化基地管理、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本文对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存在着理论不完备、技术不完善、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适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D蝴】生态农业;问题;对策一、生态农业的定义“生态农业”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中出现的一种针对现代农业的弊端而提出的新农业理念。
所谓“现代农业”,也称“石油农业”、“化学农业”或“石化农业。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资源、技术的大量投入和生产的集约化,获取更多产量和经济收入。
由于现代农业片面强调农业生产效率而轻视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在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使得环境污染加剧,土壤侵蚀、退化,农产品质量下降,而大量的投^也使农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这种人口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平衡,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农业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得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彼IH舫调,以求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㈠基础理论有待完备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
单一学科、单一的理论已隧不能够满足和处理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问题。
因此,需要进—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生态农业必须要从系统的、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处理和研究,要从生态的前瞻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持久1生等多,湎进行考虑: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需要跨学科,多界面的专家人士来参与,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各要素之间的耦合、结构优化、科学分类、科学评价,发掘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存在的更多关系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理论体系。
农村生态种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种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生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生态种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在农村种养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是一大问题。
大量的农药化肥使用不仅给农作物带来了污染,还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农业面源污染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田排水和施肥、灌溉过程中有机肥料、农药残留物、农药冲刷物、土壤流失物等农业面源污染物对农田和周边水体造成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
3.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生态种养中,存在着种养结构不合理、农业种植业面积扩大、养殖规模过大等问题,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挑战。
4.荒山荒地的开发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扩张,一些农村地区的荒山荒地被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亟待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二、对策建议1.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加大对农业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防治体系,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减少化肥农药的流失和排放,保护农田和周边水体的生态环境。
3.优化种养结构和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农村生态种养业结构,加大优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力度,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畜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荒山荒地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发和利用,推动荒山荒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村生态种养企业发展,加大对绿色农业和生态种养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引导农户开展绿色种植和健康养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绿色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符合现代社会对健康环保的要求。
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农药、化肥、农膜、养殖污染等问题,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和破坏。
同时,过度的农业开垦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对策:1、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药品的使用;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业生态保护,限制农业用地的扩大和乱占;3、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建设,保持农业生态平衡。
二、技术水平问题我国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还存在差距,对于新型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足,导致品质提高和产量增加的效果不明显。
1、加强对新型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养专业人才和引进外来科技;2、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加强技术指导和咨询支持;3、鼓励农民自主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三、市场和贸易问题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还处于低水平状态。
由于绿色农业生产相对成本较高,价格自然较高,而市场上的普遍消费者对于环保、健康的意识不足,在购买意愿上表现不积极。
同时,绿色农产品贸易存在对出口规模和质量的限制。
1、推广绿色农业认证标志,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和品牌影响力;2、加强市场调研和推广营销,扩大绿色农产品消费市场;3、适当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支持环保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发展和创新。
四、法律和政策问题相关法律和政策不完善,对于绿色农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不够严格和明确,给相关管理和监管带来困难。
同时,相关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也有待提高。
1、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明确绿色农业的标准、质量监管和生产保障等事宜;2、优化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的支持和扶持力度;3、加强绿色农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农业的宣传认识和支持度。
总之,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困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对策,以推动我国绿色农业向着可持续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进⼊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少国家陆续提出并实践多种替代常规农业的模式,如⽣态农业、⽣物农业、有机农业等。
⽣态农业是指按照⽣态学原理和⽣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农业⽣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程体系。
它要求把发展粮⾷与多种经济作物⽣产,发展⼤⽥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设计⽣态⼯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与保护之间的⽭盾,形成⽣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态、社会三⼤效益的统⼀。
⽣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我国⽣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前,虽然我国在⽣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范、推⼴普及等⽅⾯已经取得了很⼤成绩,但不能否认,我国⽣态农业在这些⽅⾯还存在着⼀些问题。
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态农业进⼀步发展的障碍。
1.理论基础不完备。
⽣态农业是⼀种复杂的系统⼯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态学、经济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复杂系统中的某⼀⽅⾯有了⼀定的、甚⾄是⽐较深⼊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之间的相互作⽤的研究还不够深透。
因此,需要进⼀步从系统、综合的⾓度,对⽣态农业进⾏更加深⼊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法⽅⾯。
这种研究应当建⽴在对现有⽣态农业模式进⾏深⼊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农学、⽣态学、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建⽴⽣态农业的⾃⾝的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健全。
在⼀个⽣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其间具有⾮常复杂的关系。
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就要考虑鸭⼦的饲养数量,⽽鸭⼦的数量将受到⽔的交换速度、⽔塘容积、⽔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温、鸭⼦的年龄和⼤⼩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在⼀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复合系统进⾏科学的设计,⽽简单地照搬另⼀个地⽅的经验,也是⾮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床抬高、湖泊淤积
洪涝灾害频繁
黄河流域输入黄河泥沙14.7亿吨 黄土高原地区占1/2 全国200个贫困县87%分布在水 土流失地区
2.3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 受到威胁
森林、草场资源稀少 近年来森林草场遭到破坏退化严重
我国森林草原资源现状
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
三江源地区 的草场退化
2.4 农田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农药毒效大、残留高 化肥污染 污水灌溉 2001 年发生农业污染事故1998 起,直 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2.5 生物多样性锐减
恐龙:300年前灭绝。
渡渡鸟:1665年灭绝。 无翅海雀:1884年灭绝。 美洲旅鸽:1914年灭绝。 普氏野马:50年前在我国灭绝。 新疆大头鱼:已经灭绝。 单叶贯众:已经灭绝。 毛脉蕨:已经灭绝。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采取的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主要途径有: 根据不同生物的生态习性,选择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改造生 物的生态习性,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改造生态环境,以适应 生物生态习性的需要。
2.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农田污染严重,影响粮
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居世界第四 河川径流27000亿m3 居世界第六 人均2600m3 为世界1/4 居88位 570座城市 364座缺水 50座严重缺水
水源涵养功能退化
黄河上游90年代水量比30年前减少23%
大力发展科技,积极推广科学技术
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
培育环境文化,发展生态农业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观世界农业 的发 展 历程 , 体 可 以划分 为 3 阶段 : 大 个 传统农业 阶段 、 工业化农业 阶段 和后 工业 化农 业 阶段 。传 统
农 业 阶段集 中解 决 丰衣 足食 问题 , 以社 会效 益 为核心 ; 业 工
1 我 国生态农业建设 的必要性
长期 的工作 , 资金投入是保 障 。由于资金 投入 不够或 者没有 相应 配套措施 , 导致部分 工作推进 不理想 。 23 局部生态 系统严重 失调 . 某些地 区由于人们滥砍滥伐 、 过度放牧 等不合理地开 发利用 , 导致生态环境严 重恶 化 、 生态 系统难以一时恢复 , 给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 的影响 。
没有改变 。 3 加强 生态农业 建设 的对策 3 1 加 强宣传 和培 训 , 人参 与生 态农 业 建设 . 人 各级 艰 巨而迫切的任务。为了
使 农 民脱贫 致富 , 速度 奔小 康 , 加快 一些 地方 政府 和农 民把 生产 的主要 目 标放 在经济效 益上 , 忽视 了社会 效益 和生态 而 效益 。这表 现为 大量 投入 以化 肥 、 药 、 农 机械 和动 力 为代 表 的能源 , 现迅 速增 长 的趋势 ; 生 产 的思维方 式具 有 且呈 农业 片 面盲 目性 , 只研究 农业 的直接 杀 虫效 应 , 如 而不考 虑其 残 留与转 化 ; 究氮肥 的增产 效应 , 只研 而不考 虑其循环 与流动 。 致使农业生 态危机空前严 重 , 资源 浪费与 破坏现 象 日益 农业
摘 要 分析我 国生 态农 业建设 的必要 性及现 状 , 探讨 生态农业 的发 展对 策 , 以进一 步促 进我 国农业可持 续发展和社 会主 义新 农村建设 。 关键 词 生 态农业 ; 态农业建设 ; 策 生 对 中图分类号 F 0 文 献标识码 A 33 文 章编号 0 1 — 6 1 07 2 — 9 7 0 57 6 l( 0 )8 0( — 2 2 0 .
合, 注重全面规划 , 制宜 , 、 、 、 、 等各业 全 面发 因地 农 林 牧 副 渔
益, 从而 提高人 民的生态 意识 、 环境 意识 , 强公众参 与生态 增 建设 和环境保护 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同 时要通过 科技 讲座 、
展, 农工商综合经营, 强调充分合理利用“ 大农业” 系统内部
技术培训 、 农业教育等途径对劳动生产者进行农业科技培
训, 要建 立 和强化 科技 的社 会化 服务 体 系 , 农 民进 行 科技 对
十字路 口。 生态农业 着 眼 于社 会 效 益 、 济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相 结 经
要 通过报纸 、 广播 、 电视 、 黑板报 、 手册 等宣传 媒体 , 宣传 大力 生 态农 业 的重 要意义 , 高广 大 干部群 众 的认识 , 树立 提 使其
紧迫感 、 机感 , 识 到生态农 业 建设关 系 到 自己 的切 身利 危 认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ora o A hi .c.0 73 (8 .07—94 Junl f n u A Si20 ,52 )94 O 8
责任编辑
庆珞
责任校对
俞 洁
我 国生态 农 业 建设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陶西文 ( 台 院 等 育 院 河 邢 5o 邢 学 初 教 学 ,北 台00 ) 41
加剧 , 农业 生态环境 污染 日益加深 , 业生 产力受损 , 农 人类 的
可持续发展 面临 着严 峻挑 战 。同时我 国农 业 人 口基数 大 且
有不断增 长趋势 , 而且 资源 匮乏 , 人均 资源严 重不足 , 民环 农
保法律意识低等现象令人担忧。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人
口、 资源 、 环境等 危机 迫使 我 国农业 发展 走到 了生 死关 头 的
化农业 阶段 以发 财致 富 为优先 目标 , 以经济 效益 为核 心 ; 后 工业 化农业 阶段 十分重视 蓝天碧水和 食物 安全 , 以生 态效 益
为核心 。 目前 , 国的农 业 还处 在工业 化初 期 , 我 加快 农业 经 济发
和科 学技 术知 识 , 产 方 式 单一 、 生 落后 , 能 以多 种 生 态 模 不 式、 生态工 程 和丰 富多 彩 的技 术类 型装 备农 业生 产 , 能通 不 过物质 循环 和能量多 层 次综 合利 用 以及 系列 化深 加工 实 现 经 济增值 , 废弃物 资源化 利用 , 实行 进一 步降低农业 成本 , 提 高效 益 , 使各产业根 据社会需 要与当地实 际协调发展 。 25 信息传 递不 畅通 . 广大农村 地 区覆 盖面 大 , 交通不 便 , 通讯 渠 道不 畅通 , 息 闭塞 , 加 上农 民受 教育程 度相 对较 信 再 低, 致使科技 信息难 以及 时传递和普 及 。 26 惠农政 策有待进一步 落实 . 长期 以来 , 民不堪 重 负 , 农 上学 、 医 、 就 买农 用物 资等 一直 严重 困扰 着农 民 的生活 和生 产 。农业 基础薄 弱状 况 、 源消 耗高 、 境 污染 重 的现状 仍 能 环
的资源 、 能源 , 注重 自 资源 的保 护和增 值 , 并 然 使之得 以永续 或合 理利用 , 它既 可为 人类 创造 出更多 的 可利用 产 品 , 为 又 人类提供优美 的生活环境 。因此 , 国农 业发 展必 须走生 态 我
农业之路 , 实现社会 效益 、 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 的最佳 统一 。 经 2 我 国生态农 业建设存在 的主要 问题 2 1 生态农 业建设的意识不 够强 . 少数 领导 和部 门还 没有 站在 国民经济发展 的全局 , 真正把生 态农业 建设作 为新 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