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LED产业链市场前景调研投资展望分析报告
2017年LED产业分析报告

2017年LED产业分析报告2017年2月目录一、全球LED产业变迁:国内LED产业将脱颖而出 (4)1、美国:产业起步早,技术优势突出 (5)2、日本:技术优势尤其突出,但产业规模被后来者超越 (6)3、台湾地区:封装业起步,近年在同大陆厂商竞争中显露颓势 (7)4、大陆地区:政策大力扶持,产业发展于08 年后加速,并向中上游转移 . 9二、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供需结构改善,下游应用需求高增长 (11)1、上游设备与材料:国外对上游的垄断仅限于专利层面,中国正加速赶超 (12)2、中游封装:大陆和台湾地区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门槛较低,竞争激烈 (14)3、下游应用:LED照明渗透率持续提升,价格下降导致出口减少 (18)4、LED上游、中游供需结构改善、下游需求高增长 (21)5、LED企业上游三安崛起迅速,国内领先;中下游群雄并起 (23)(1)LED国际企业竞争情况:上游市场基本被欧美日垄断、三安是生力军 (23)(2)国内LED企业竞争情况:三安上游一家独大,中下游群雄并起 (25)三、LED国内龙头公司比较优势逐渐显现 (26)1、龙头公司全景图:美国科锐、德国欧司朗、日本日亚、台湾晶电、中国三安 (27)(1)美国科锐(Cree):LED上、中、下游一体制造商 (27)(2)德国欧司朗(Osram):照明领域的领导者 (30)(3)日亚化学:凭借技术优势垄断LED上游各环节 (33)(4)晶电:台湾地区一家独大的LED芯片企业 (35)(5)三安光电:全产业链布局,国内一家独大 (38)国内LED产业崛起,国际竞争优势显现。
美国和日本技术优势缩小。
美日企业在上游芯片领域拥有大量专利,21 世纪之后大陆和台湾大力发展LED产业,美日企业的技术优势正在缩小,市场份额被台湾和大陆企业蚕食。
台湾地区缩减产能。
台湾凭借封装和代工起步,技术虽不及美日但稍强于大陆,但此前大陆地区LED产业的政府扶持,最近技术进步和市场优势,台湾地区LED产业产值下滑,开始削减产能。
2017年LED产业趋势分析

LED产业趋势分析导读:7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三个部委发布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要实现不断突破,形成万亿的整体产值,培育一家以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LED照明企业、一至两个国际知名品牌。
《规划》将有效解决我国LED当前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尤其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将促进我国LED产业和企业变大变强。
一、LED产业发展现状半导体照明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很多国家立足国家战略进行系统部署,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全球产业格局正在重塑。
中国大陆第一只LED是1969年由中科院长春物理所(现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的GaAsP红色LED。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LED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LED产业在经历了买器件、买芯片、买外延片之路后,目前已经实现了自主生产外延片和芯片。
现阶段,从事该产业的人数达几十万人,研究机构100多家,企业4000多家,其中上游企业50余家,封装企业1000余家,下游应用企业3000余家。
特别是中国半导体照明工作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政府对于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寄予厚望,LED作为光源进入通用照明市场成为日后产业发展的核心。
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形成了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则成为中国LED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二、LED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至2016年LED 在各市场的渗透率都将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家用市场将从6%上升至49%,户外照明从5%上升至40%,而商用照明将呈现出最大的发展,从2%上升至51%。
随着LED 成本的降低,价格的回落,以及淘汰白炽灯的政策,中国LED 市场发展迅速,LED 照明渗透率逐步提高,2015年已经达到32%,已成为主流光源。
LED总产值从2011 年的154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967亿元,CAGR为26.69%。
2017年LED产业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7年LED产业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全球LED产业发展情况 (5)1.1、美国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依赖先发优势以及技术优势一直领跑全球 (5)1.2、日本 (6)1.3、台湾地区 (7)1.4、大陆地区 (9)2、中国LED产业链解析 (12)2.1、上游设备与材料 (12)2.2、中游封装 (14)2.3、下游应用 (17)2.4、产业链需求结构 (21)2.5、产业链竞争格局 (23)2.5.1、LED国际企业竞争情况 (23)2.5.2、国内LED企业竞争情况 (25)3、LED产业领先企业分析 (26)3.1、美国科锐(Cree) (26)3.2、德国欧司朗(Osram) (29)3.3、日亚化学 (31)3.4、台湾晶电 (33)3.5、三安光电 (36)图表目录图表 1:2011-2020 年美国照明行业 LED 市场份额及预测 (5)图表 2:2010-2015 年日本 LED 市场规模 (7)图表 3:台湾首家 LED 企业光宝集团早期发展历程 (8)图表 4:1999-2015 年台湾 LED 市场规模增速及全球占比 (8)图表 5:2006-2015 年中国 LED 市场规模及市场规模及增速 (9)图表 6:2006-2016 年中国 LED 产值及产值及增速 (10)图表 7:2010-2015 年中国 LED 行业渗透率 (10)图表 8:2008-2016 年中国 LED 芯片产值增速与 LED 封装产值增速对比 (11)图表 9:2006-2016 年中国 LED 外延芯片市场规模 (13)图表 10:中国 LED 芯片企业 MOVCD 保有台数完成“弯道超车 (13)图表 11:2003-2016 年我国功率型白光光效 (13)图表 12:2000-2016 年 LED 封装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单位:亿元) (15)图表 13:2010-2016 年 LED 封装指数走势情况 (16)图表 14:2009-2016 年国内 LED 封装产值占比及增速变化 (16)图表 15:2005-2016 年台湾 LED 封装行业营收情况 (16)图表 16:2013-2014 年封装主要产品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7)图表 17:LED 中游封装投资门槛低 (17)图表 18:2006-2016 年中国 LED 应用市场规模 (19)图表 19:2009-2016 年全球照明市场规模 (19)图表 20:2011 年和 2016 年中国 LED 应用规模占比对比 (19)图表 21:2011-2016 年中国 LED 照明出口额及增速 (20)图表 22:2016 年 1-11 月中国 LED 照明出口结构 (20)图表 23:2009-2016 年 LED 产业上、中、下游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22)图表 24:2016 年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 (22)图表 25:2008-2017 年国内 LED 封装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22)图表 26:全球 LED 企业概览 (23)图表 27:2015 年全球 LED 龙头企业利润率对比情况 (24)图表 28:2015 年全球 LED 龙头企业研发销售比情况 (24)图表 29:2015 年全球 LED 龙头企业资本开支情况 (24)图表 30:2015-2016 年国内 LED 上游厂商营收净利情况 (25)图表 31:2015-2016 年国内 LED 中、下游厂商营收净利情况 (25)图表 32:最新财年世界 LED 上、中、下游公司比较 (26)图表 33:1992-2016 年科锐公司营收增长率变化情况 (27)图表 34:1991-2016 年科锐公司净利润变化情况 (28)图表 35:2000-2017 年科锐公司股价变化情况 (28)图表 36:2011-2017 年欧司朗公司营收增长率变化情况 (30)图表 37:2010-2017 年欧司朗公司净利润变化情况(百万欧元) (30)图表 38:2013-2017 年欧司朗公司股价变化情况 (31)图表 39:日亚公司专利申请变化情况 (32)图表 40:日亚公司同其它公司专利交叉授权情况 (33)图表 41:晶电并购之路 (34)图表 42:2014-2015 年台湾 LED 上游厂商数据(单位:百万新台币) (35)图表 43:2006-2016 年台湾晶电公司营收增长率变化情况 (35)图表 44:2005-2016 年台湾晶电公司净利润变化情况 (35)图表 45:2010-2016 年台湾晶电股价变化情况 (36)图表 46:1994-2017 年三安光电公司营收变化情况(百万人民币) (37)图表 47:1994-2017 年三安光电公司净利润变化情况(百万人民币) (38)图表 48:2000-2017 年三安光电股价变化情况 (38)报告正文1、全球LED产业发展情况美国和日本凭借技术的先发优势,90年代在LED上游芯片领域拥有大量专利,但进入21世纪之后大陆和台湾大力发展LED产业,美日企业的技术优势正在缩小,市场份额被台湾和大陆地区企业蚕食。
2017年LED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LED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综述:行业继续向上,补贴占比下降 (5)一、行业景气持续,毛利率提升 (5)二、子版块表现不一,中上游最为受益 (6)三、政府补贴持续,占营收比例降低 (10)第二节 LED 芯片:盈利提升,龙头增速明显 (12)第三节 LED 封装:集中度提升,毛利率承压 (15)第四节 LED 显示:小间距爆发,海内外发展均衡 (18)第五节 LED 照明:整体表现平稳,十三五规划给予良好预期 (22)第六节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25)一、三安光电 (25)二、华灿光电 (25)三、澳洋顺昌 (26)四、乾照光电 (26)五、木林森 (27)六、国星光电 (27)图表1:LED 板块营收规模与增速 (5)图表2:LED 板块利润规模与增速 (5)图表3:LED行业毛利率变化 (6)图表4:各子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7)图表5:各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7)图表6:各子行业毛利率变化 (8)图表7:各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8)图表8:各子行业毛利率变化 (9)图表9:各子行业净利率变化 (9)图表10:政府补助占营收比例持续下降 (10)图表11:四家芯片厂季度营收(万元) (12)图表12:四家芯片厂季度净利润(万元) (12)图表13:四家芯片厂毛利率(%) (13)图表14:四家芯片厂净利率(%) (13)图表15:四家芯片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4)图表16:六家封装厂季度营收(万元) (15)图表17:六家封装厂季度利润(万元) (15)图表18:六家封装厂毛利率(%) (16)图表19:六家封装厂净利率(%) (17)图表20:四家显示企业季度营收(万元) (18)图表21:四家显示企业季度利润(万元) (18)图表22:四家显示企业存货周转天数 (19)图表23:四家显示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9)图表24:三家显示屏企业小间距收入与增速(亿元) (20)图表25:四家显示屏企业2017H1 海外收入 (20)图表26:显示屏企业海外收入占比略有下降 (21)图表27:五家照明企业季度营收(万元) (22)图表28:五家照明企业季度利润(万元) (22)图表29:五家照明企业毛利率(%) (23)图表30:五家照明企业净利率(%) (23)表格1:LED行业政府补助占营业收入比重 (10)表格2:四家芯片厂历年政府补助(万元) (10)表格3:半导体照明十三五规划2020年主要目标 (24)第一节综述:行业继续向上,补贴占比下降一、行业景气持续,毛利率提升行业回暖持续。
2017年中国LED灯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LED灯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核心内容提要市场规模(Market Size)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
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
本报告的第三章对LED灯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
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
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s)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市场份额是企业判断自身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无数大中型企业讨论和制定市场战略的重要依据。
对市场份额的研究,又分为总体市场市场份额和目标市场市场份额,本报告以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中国市场即为总体市场,而某些特定的省、市则为目标市场。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集中度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缩写:HHI,以下简称赫希曼指数)、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其中集中率(CRn)与赫希曼指数(HHI )两个指标被经常运用在反垄断经济分析之中。
2017年LED照明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LED照明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4)二、行业监管体系和产业政策 (5)1、行业监管部门及行业自律组织 (5)(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6)(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6)(5)中国照明电器协会 (6)2、相关法律法规 (7)3、主要行业政策 (7)三、行业市场容量 (8)1、国内照明市场规模 (8)2、国际照明市场规模 (10)四、行业发展趋势 (12)1、节能照明产品将全面替代白炽灯 (12)2、智能灯具将成为LED照明产品发展新亮点 (13)五、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14)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1、有利因素 (15)(1)国家产业政策 (15)(2)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15)(3)绿色低碳消费观推动全球LED照明产品需求 (16)2、不利因素 (16)(1)高端技术人才缺乏 (16)(2)国外企业涌入带来激烈竞争 (17)七、行业风险因素 (17)1、技术升级与转型风险 (17)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18)3、贸易壁垒风险 (18)八、行业进入壁垒 (19)1、技术壁垒 (19)2、资金与规模壁垒 (19)3、质量控制壁垒 (19)九、行业竞争状况 (20)1、国际竞争状况 (20)(1)飞利浦 (20)(2)欧司朗 (20)(3)GE照明 (21)2、国内竞争状况 (21)(1)江苏宜美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2)深圳市博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2)(3)深圳市豪恩光电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23)一、行业概况19世纪以前,照明工具一般为蜡烛、煤油灯等。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白炽灯,开启了人类照明领域的一次革命。
照明发展的历程主要为: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1959年卤素灯问世;1961年高压钠灯出现;1962年金属卤化物灯出现;1969年第一盏LED灯(红色)出现;1976年绿色LED灯问世;1983年荧光灯问世;1993年蓝色LED灯问世;1999年白色LED灯问世。
2017年LED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LED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 LED供求关系改善—上游产能收缩 (4)一、LED产业链逐渐走向成熟 (4)1、2010-2015:产能过剩,价格下跌 (4)2、2016年:产能收缩 (5)3、2016年:价格上涨 (6)二、产能逐渐转移到大陆 (6)三、新增产能还看大陆厂商 (7)四、LED产能预测 (8)第二节 LED供求关系改善—下游需求强劲 (10)一、LED下游应用需求提升 (10)二、2016年是LED小间距爆发的一年 (11)1、小间距LED具备性能优势 (12)2、小间距LED四巨头受益 (14)三、MicroLED,LED显示的下一个大时代 (15)四、LED照明应用增长稳定 (16)1、LED通用照明应用市场规模较大 (16)2、LED照明渗透率逐渐提升 (17)3、汽车LED照明:规模小,发展迅速 (18)4、LED车灯具备性能优势 (19)第三节供需拐点来临,产能缺口已现 (21)一、供需拐点来临,产能缺口已现 (21)二、中上游厂商受益 (22)第四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23)图表目录图表1:LED产业链发展历程 (4)图表2:国内大功率LED芯片价格变化(元/千颗) (4)图表3:LED外延片产能(万平方英寸) (5)图表4:MOCVD保有量趋势 (7)图表5:三安光电LED芯片毛利率 (7)图表6:鸿利智汇SMDLED毛利率 (8)图表7:LED外延片产能(万平方英寸) (8)图表8:2015年LED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占比 (10)图表9:LED应用 (10)图表10:LED小间距进入爆发阶段 (11)图表11:小间距LED市场规模预测 (12)图表12:LED具备性能优势 (13)图表13:小间距LED市场推广三部曲 (13)图表14:2015年LED小间距行业市场份额占比 (14)图表15:LED显示应用 (16)图表16:我国通用照明市场规模发展概况 (16)图表17: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发展概况 (17)图表18:我国通用照明市场结构 (18)图表19:汽车照明市场份额 (18)图表20:LED车灯市场规模 (19)图表21:各应用LED需求(万平方英寸) (21)图表22:LED芯片需求/供给 (21)图表23:LED上下游供应链 (22)表格目录表格1:2016年晶圆价格上涨 (6)表格2:不同车灯性能对比 (20)第一节LED供求关系改善—上游产能收缩一、LED产业链逐渐走向成熟LED产业链经过多年的洗牌和产业扩张,现已逐渐走向成熟,行业格局确定,中小企业减少,部分行业龙头在多年的竞争中不断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降低成本,提升良率,在经历最初期的毛利率大幅下跌后,毛利已经稳定。
2013-2017年中国LED灯带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中国产业洞察网第一: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第二: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第三: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对LED灯带行业有价值?第四:LED灯带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结构第五:LED灯带市场调查报告常见问题有哪些?第六:LED灯带市场调查报告特点第七: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的五要素是什么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市场调查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市场调查报告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准确来说是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以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帮助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市场调查报告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让项目发起方自己明确项目运作模式与经营计划;其二:用于引资或者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因此,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标准也要围绕有效实现这两个目标来衡量。
我们认为,一份合格的市场调查报告至少应注意如下几点:(1)产品与服务介绍清晰准确;(2)商业模式清晰(3)目标市场分析清楚(4)本项目的目标市场定位有效(5)团队组合具有能实现计划书所称之目标的能力与要素(6)资金运用合理,现金流分析令投资人信服(7)项目估值合乎行业规矩,要为投资人安排合理(8)项目风险分析详细,风险规避措施合理有效(9)文字处理精要准确,错误的地方要少,包装简洁大方,体现认真之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LED产业链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7月正文目录一、上游供给侧改革完成,行业景气度持续 (5)(一)从MOCVD机台补贴说开去 (5)(二)判断景气度的关键:毛利率 (10)二、新格局形成,行业告别草莽时代 (13)(一)行业集中度由上至下蔓延 (13)(二)产能向大陆转移,产品从国内走向国外 (16)三、新需求应接不暇,带动行业继续成长 (19)(一)照明:替换需求接近尾声,新型需求接力 (19)(二)照明: 灯丝灯复古造型引发新潮流 (26)(三)显示:小间距替换大屏幕,市场空间广阔 (29)(四)显示:MicroLED崭露头角,争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 (33)四、相关建议及主要公司分析 (34)图表目录图表 1:机型为K465i的MOCVD设备 (5)图表 2:MOCVD是LED芯片生产前道工序的关键 (6)图表 3:三安光电历年收到政府补助情况 (7)图表4:营业收入按照商品种类划分 (8)图表5:不同商品种类对应的毛利率水平 (8)图表 6:历年MOCVD开机率与产能利用率 (9)图表 7:各大LED芯片厂毛利率变化 (11)图表 8:各大LED封装厂毛利率变化 (11)图表 9:各大LED照明厂毛利率变化 (12)图表 10:各大LED显示屏厂毛利率变化 (12)图表 11:国内LED芯片前十大厂商市占率 (13)图表 12:2016年国内芯片市场份额情况 (14)图表 13:2016年以来各大封装厂商纷纷扩产 (14)图表 14:2010-2020年中国LED封装行业企业数量(单位:家) (15)图表 15:芯片行业集中度提升传递至封装环节 (16)图表 16:中国外延芯片行业产业规模(亿元) (17)图表 17:LED封装产业的两次转移 (17)图表 18:LED封装产值地区占比 (18)图表 19:全球主要LED封装厂2016与2015营收比较 (18)图表 20:中国LED显示屏月度出口规模 (19)图表 21:2016年中国LED照明应用领域分布 (20)图表 22:LED照明市场渗透率 (21)图表 23:中国LED通用照明应用产值(亿元) (21)图表 24:全球禁用白炽灯时间表 (22)图表 25:整体车灯布局图 (22)图表 26:车内外LED产值 (23)图表 27:植物照明应用广泛 (24)图表 28:智能LED照明网络 (25)图表 29:智能照明和互联照明控制市场规模 (25)图表 30:典型灯丝灯 (26)图表 31:灯丝灯灯丝制作工序 (27)图表 32:灯丝灯四大优点 (28)图表 33:LED 灯丝灯全球需求预计 (28)图表 34:我国LED灯丝灯出口总额 (29)图表 35:洲明科技P1.6小间距屏 (30)图表 36:小间距显示屏产值(单位:亿元) (32)图表 37:点间距和灯珠使用数量的关系 (32)表目录表 1:历年MOCVD装机量梳理折算54片机 (10)表 2:各大LED企业植物照明实例 (24)表3:大屏幕显示主流技术对比 (31)表 4:LCD、OLED与MicroLED比较 (33)表 5:各大厂商MicroLED进展 (34)一、上游供给侧改革完成,行业景气度持续(一)从MOCVD机台补贴说开去MOCVD是Mete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的简称,即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它是外延生长的一项技术,利用特制的设备,以金属有机物源(MO源)作原料,用氢气或氮气作为载气,通入液体中携带出蒸汽,与Ⅴ族的氢化物混合,再通入反应室,在加热的衬底表面发生反应,外延生长化合物晶体薄膜。
图表 1:机型为K465i的MOCVD设备图表 2:MOCVD是LED芯片生产前道工序的关键MOCVD是制作外延片的关键,而外延片的产能决定了芯片的产能,因此MOCVD 是整个LED芯片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投资额最大的环节。
不同的机型每炉产量不同,如19 片、31 片、45片等,采用不同机型对芯片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很大,目前主流已经达124片。
目前,美国厂商Veeco及德国厂商Aixtron 占据全球 MOCVD 设备超过90%的市场份额,国产MOCVD设备研发起步晚,差距仍较大。
不过近年来已有国产MOCVD设备打入国内芯片厂,未来渗透率有望提升,挑战欧美厂商的垄断地位。
自2009年起,各地政府开始对LED芯片制造企业采购MOCVD进行高额补贴(每台设备500万~1000万不等),吸引各路资本纷纷涌入LED芯片行业,上游外延片和芯片设备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中下游封装和应用领域。
MOCVD机台补贴在2010~2011年达到顶峰,可以从芯片龙头三安光电收到的政府补助一窥其变化。
三安在2011年收到的政府补助高达8亿多元,占其当年净利润的九成。
可见政府补助对芯片企业的助力之大。
图表 3:三安光电历年收到政府补助情况而在MOCVD主要供应商之一AIXTRON看来,中国设备投资也在2010~2011年间达到顶峰,成为其设备出货的主要拉动力(如图表4)。
这两年间扩产的设备主要是VECCO的K465i,行业陡然增加的设备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至今仍占保有产能的一半以上,以致2014~2015年,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形,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近年来,由于新一代设备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更低的生产成本(降低40%),这些老机台逐步被淘汰,行业产能开始收缩,客观上形成了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LED芯片行业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表4:营业收入按照商品种类划分图表5:不同商品种类对应的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发展壮大,地方政府逐步退出了MOCVD补贴,也导致芯片产能收缩。
没有了补贴支持,再加之芯片价格跌势不减(年跌30%—40%),2015年以来国内LED 芯片企业购置 MOCVD 的意愿大大降低。
2016年,厂商扩产潮减缓,当年基本没有新增 MOCVD 设备,三安光电终止了47台AIXTRON 的 MOCVD 设备采购计划,台湾晶元光电也关闭了25%的产能,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综合上面两个因素,2016年,行业在上游产能出清后逐步回暖,外延芯片行业产值增长率达20.53%,与下游封装和应用增速保持一致。
MOCVD开机率和产能利用率也开始回升,特别是产能利用率超过80%,达到历史最高值。
至此,LED 芯片产业甩掉包袱轻装前进,对接下游日益扩大的需求,迎来新一轮成长。
图表 6:历年MOCVD开机率与产能利用率我们团队在年初时进行过详细测算,2017年LED芯片总需求 9235 万片,增长约12.5%;总有效产能8328片,存在不小的缺口。
行至年中,我们维持供需缺口持续的判断,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表 1:历年MOCVD装机量梳理折算54片机(二)判断景气度的关键:毛利率由于材料成本持续下降,国产MOCVD份额提升,芯片及下游终端的价格保持下降的趋势,无法反映行业景气状况。
而毛利率作为行业价格线与成本线之间的空间度,是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引。
从LED行业上下游企业毛利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整个行业自2016年来迎来一个良好的盈利水平。
其中尤以上游的芯片企业最为明显,原因在于上文所说的,芯片厂面临难得的供不应求状况,产能的不足促使芯片厂涨价,从而毛利率提升。
这一轮行业景气由供给主导。
图表 8:各大LED封装厂毛利率变化图表 10:各大LED显示屏厂毛利率变化在LED照明替代需求接近尾声、LED显示新技术纷纷抢滩户内外显示市场,以及整个LED产业向大陆转移的背景下,LED正迎来由需求主导的新成长期。
这一阶段不再以政策和成本驱动,而是以技术、新需求驱动,相对于行业之前的高景气度依赖产能的收缩与扩张,这一轮成长将更稳健、更健康,更值得期待。
二、新格局形成,行业告别草莽时代(一)行业集中度由上至下蔓延随着近年来上游LED芯片厂商的扩产,目前行业前五大厂家已经占据国内市场75%左右市场份额,而国内LED芯片厂的全球市占率也已经高至45%。
外延芯片企业的规模化优势进一步显现,行业进入了多寡头垄断局面,龙头厂商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此外,部分国内芯片厂2017年开始采用国产的MOCVD设备,后续生产成本将更具竞争力,在此情况下,芯片行业的集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表 11:国内LED芯片前十大厂商市占率图表 12:2016年国内芯片市场份额情况封装行业也同样经历着扩产潮带来的集中度提升。
经历了前两年的LED产品价格战后,部分中小型封装企业被淘汰出局,而相应地封装大厂扩产,对上游芯片厂的扩产呈跟随之势。
这样封装厂进可以提价提升自身利润率,退可以降价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不可逆转地,中国LED封装行业也将呈现大者恒大的局面。
根据高工LED的数据,2016年封装企业只有1000家左右,比高峰期减少30%,到2020年将仅剩下500家。
图表 13:2016年以来各大封装厂商纷纷扩产图表 14:2010-2020年中国LED封装行业企业数量(单位:家)中游封装厂集中度的提升与上游芯片厂集中度提升是否有因果关系?答案是肯定的。
整个LED产业链,集中度由下自上而提升,芯片端集中度最高。
芯片厂在供货给封装厂时,大的封装厂可以对同一型号的芯片下巨量大单,芯片厂可以不必频繁转换生产线,生产成本和效率得以提升;此外大的封装厂由于下游客户众多,可以承接芯片厂不同规格的芯片,甚至可以免去芯片厂分bin的工序,使得其产品损耗降低,利润空间扩大,因此芯片厂乐意与大封装厂合作。
另一方面,芯片供应对于封装厂至关重要,只有产能足够的芯片厂能够满足封装大厂的供货需求,且大厂规模优势带来的低价也有利于封装厂,因此后者也开始逐渐选择大芯片厂作为合作伙伴。
久而久之,大芯片厂逐渐与大封装厂配对,互利共生,小厂商失去生存空间,使得芯片厂集中度的提升传递到封装环节。
而对于下游照明应用,行业目前仍较散乱,前十大照明品牌所占的份额不足10%,未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富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品牌将会胜出,逐步统一下游市场,整个行业集中度也会缓慢提升。
图表 15:芯片行业集中度提升传递至封装环节(二)产能向大陆转移,产品从国内走向国外国内LED芯片早已占据全球大部分产能。
以MOCVD机台为例,根据LEDinside 统计,截至2015年全球MOCVD机台累计安装量约3,130台,大陆累计安装数量达1,473台,占全球总量的47%,台湾占全球总量约19%,日本的占比约15%,韩国比重约13%。
伴随新机台的扩产,中国芯片市场仍是未来产能扩充的主力市场,预计于2017年中国地区的产能将会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