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8.2敬畏生命 学案(无答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学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导学案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也包括对他人生命的关怀;2.敬畏生命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是责任和使命;3.学会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
重点:为什么要敬畏生命?难点: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一、预习导航【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 _________的情怀。
2.在外在东西面前,____________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______________同样重要。
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1.课本P94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2.课本P95探究与分享: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3.课本P97探究与分享:从上述四个情景中你能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你有怎样的感受?三、随堂练1.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①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③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④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A.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8.2 敬畏生命(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中的第二框。
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成长中的我”中的第二部分“自尊自强”。
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是:“2.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2.6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本框题由“生命至上”“休戚与共”两目组成。
第一目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至上的内涵,思考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第二目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2.教材地位分析本框题所在的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旨在通过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审视和理解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本框题《敬畏生命》在第一框题介绍生命的特点和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
只有敬畏生命,才会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
因此,本框题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1.思想分析: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2.思维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但一方面,思维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仍较强,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需要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抽象思维仍待提高,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3.知识经验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命的脆弱、艰难与坚强、有力量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且在上一框题中已学习了生命的特点与价值,这些为本节课的关键词“敬畏生命”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设计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引导学生谈感受并列举身边的事例
点评回答、归纳知识
表演、感悟、
回答问题
使学生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懂得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活动三:话题延伸播放视源自:《敬畏自然》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类共存,在敬畏生命同时要敬畏自然
观看视频、感悟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
情感升华,让学生明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我们人类与自然也是休戚与共的。
1、意识层面
2、行为层面
3、道德层面
作业布置
学习评价
教后反思
板书
敬畏生命
一、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又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4、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二、怎样做到敬畏生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麦艳明授课时间:第十四周星期五授课班级:初一3班
课题
8.2敬畏生命
课时
第八课,共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尊重生命,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坚守道德底线。
课题解读
提问:如何理解是“敬畏”一词?
引导作答
思考、回答问题
从敬畏一词引导出学生明白“生命是神圣的”。
活动一:话题探讨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教案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教案第二框敬畏生命教材分析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自觉过道德生活。
教材主要从“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和“如何敬畏生命”两个角度展开阐述,让我们既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又体会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让我们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关爱他人的生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只有敬畏生命才会守护生命、珍爱生命。
本节课为后面第九课和第十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命有了初步的认知,他们知道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生命是独特的、有限的、代代接续的,他们也知道生命的可贵,要敬畏生命。
但不少学生往往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教学目标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能够自觉关爱他人的生命。
健全人格通过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的观念,培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生命的情感。
教学建议1.利用视频资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享个人对敬畏生命的理解和体会。
3.鼓励学生思考在面对生命威胁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材料:每年4月份的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每年9月30日的烈士纪念日,人们庄重地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每年12月13日的国家公祭日,人们沉重地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
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提示:这么做是为了悼念生命,体现对生命尊重、敬畏的情怀,体现了生命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教师过渡: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一起来探究《敬畏生命》吧。
七年级政治上册 8.2 敬畏生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二框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也包括对他人生命的关怀;2.敬畏生命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是责任和使命;3.学会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
重点:为什么要敬畏生命?难点: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一、预习导航【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 _________的情怀。
2.在外在东西面前,____________高于一切。
3.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______________同样重要。
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1.课本P94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2.课本P95探究与分享: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3.课本P97探究与分享:从上述四个情景中你能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你有怎样的感受?三、随堂练1.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①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③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④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A.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8.2 敬畏生命 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2课时敬畏生命学习目标1.通过甘宇、罗勇的英勇行为,懂得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是崇高的、神圣的,感悟生命至上的内涵,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
2.通过救援人员坚持17天搜救甘宇的故事,分析敬畏生命的原因,增强敬畏生命的意识,总结敬畏生命的做法。
◎素养目标: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树立生命道德观念,培养关怀和善待他人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认识敬畏生命的原因,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
【预习导学】课时线索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生命至上→敬畏生命→关怀他人生命→休戚与共重点梳理=生命至上◎敬畏生命的原因◎生命是__________、艰难的;生命是__________、有力量的,生命是__________、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_________情怀。
◎我们的生命都是__________,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对待他人生命,我们应具有怎样的态度和情怀◎必须承认__________生命同样重要。
◎自觉地____________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休戚与共◎如何敬畏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怀______________,与他人____________。
◎谨慎地对待____________、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要与周围的生命__________,走向________生活【答案】重点梳理脆弱的坚强的崇高的敬畏的宝贵的别人的珍爱他人他人的生命共同生活生命关系休戚与共道德的【答案】议题一◎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是崇高的、神圣的。
◎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生命至上,我们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合作探究】议题一为什么要“敬畏生命”议学背景2022年9月5日泸定地震中,甘宇和罗勇没有选择第一时间逃生,而是冲上10层楼高的大坝坝肩,拉闸泄洪,避免了河水漫过大坝冲毁下游村庄。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8.2敬畏生命 学案(无答案) (2)

七(上)《道德与法治》学案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学习目标: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休戚与共;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生命至上。
学习难点:休戚与共。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自主学习生成能力】(阅读课文p93—98,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
)一、生命至上1.生命是的、艰难..的;生命是的、有力量..的;生命是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___的情怀。
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____。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____。
二、休戚与共4.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的珍惜走向对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5.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会____、___、___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6.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__。
【探究+合作+分享】活动一:阅读课文p94大字的内容,思考回答。
●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活动二:阅读课文p95大字的内容,思考回答。
●生命至上的内涵包括哪两层?活动三:阅读课文p96—98大字的内容,思考回答。
●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活动四:阅读课文p94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内容●(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活动五:阅读课文p95“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内容●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③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④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知心姐姐”的行动是( )①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②当他人生命遭困难需帮助时,伸出援手③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④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对于“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是(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B.为了避免“被讹”的麻烦,不扶为好C.要扶,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关爱D.只有在有证人或有监控的情况下,才扶【课后作业】1、生命至上的内涵包括哪两层?2、我们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生命可贵 8.2《敬畏生命》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生命可贵8.2《敬畏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课以“敬畏生命”为主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教材结构:引言: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引出“敬畏生命”的主题。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拷问生命价值、选择生命态度、担当生命责任三个方面展开。
结语:总结全文,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并呼吁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材内容特点:案例丰富:教材选取了大量与生命相关的案例,例如抗疫英雄事迹、自然灾害中的生命救援等,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活动多样:教材设计了多种活动,例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
情感共鸣:教材通过诗歌朗诵、名言警句等形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价值导向:教材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教材与学情的契合: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命充满好奇,但认知水平有限,对生命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
教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
教材的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敬畏生命的理念。
教材在教学中的运用:结合时事热点:将教材内容与当前时事热点相结合,例如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引导学生关注生命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补充相关案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例如校园霸凌、网络暴力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价值,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导学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二框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
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也包括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2.敬畏生命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是责任和使命;
3.学会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
重点: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难点: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一、预习导航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 _________的情怀。
2.在外在东西面前,____________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______________同样重要。
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1.课本P94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
值得吗?为什么?
2.课本P95探究与分享: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3.课本P97探究与分享:从上述四个情景中你能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你有怎样的感受?
三、随堂练
1.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
③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④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这是因为()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困难
B. 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 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
D.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
3. “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科学巨匠霍金的话表明他()A.有顽强的生命力 B. 有高雅情趣
C. 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D. 过于自信
4.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一把推开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最美司机”吴斌突遭飞来铁块击中,却忍痛完成换挡、刹车等操作,安全疏散24名旅客,自己却伤重身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生命?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