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五方通话是什么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要求与验收规范方案使用规范方案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要求与验收规范方案使用规范方案乘客电梯“五方通话”是目前一个流行的提法,指在下列五个方位之间的对讲通话:1、电梯轿厢;2、电梯机房;3、电梯轿顶;4、电梯底坑;5、物业值班室(救援服务处所)。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的法规、标准、规依据主要有:(一)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具体规定条文如下:第十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以及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第二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要求的特种设备。
……(二)中华人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GB 7588-2003)。
具体规定条文如下:5.10 紧急解困如果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设置报警装置。
该报警装置应符合14.2.3.2和14.2.3.3的要求。
14.2.3 紧急报警装置14.2.3.1 为使乘客能向轿厢外求援,轿厢应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
14.2.3.2 该装置的供电应来自8.17.4中要求的紧急照明电源或等效电源。
注:14.2.3.2不适用于轿与公用网连接的情况。
14.2.3.3 该装置应采用一个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
在启动此对讲系统之后,被困乘客应不必再做其他操作。
14.2.3.4 如果电梯行程大于30m,在轿厢和机房之间应设置8.17.4述及的紧急电源供电的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
(附:8.17.4 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1W灯泡用电1h。
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
)(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具体条文容: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电梯轿厢会产生困人的情形外,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同样也存在被困危险,而这些人员可能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其被困的主要方位就是电梯的轿顶、底坑;另一方面,最能实现紧急救援联络的方位就是物业值班室(救援服务处所)及电梯机房。
电梯五方通话布线原理图和常见问题处理

电梯五方通话布线原理图和常见问题处理导读电梯通话系统中管理中心主机、电梯轿厢、电梯机房分机、电梯顶部、电梯井道底部五方之间进行的通话就是电梯五方通话。
来源:建筑水电知识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什么是电梯五方通话?电梯通话系统中管理中心主机、电梯轿厢、电梯机房分机、电梯顶部、电梯井道底部五方之间进行的通话就是电梯五方通话。
五方通话并不是法规与国家标准的直接要求,而采用五方通话是满足法规和国家标准的比较简明而又直接有效的方法。
其中与电梯乘坐人员关系最为密切是轿厢与管理中心主机的值班人员之间的通话。
电梯五方通话有什么作用?电梯紧急报警装置的作用是当电梯出现困人故障时,被困人员能够简单迅速得使用该装置与外界取得联系。
特别是在未带手机或没有信号手机无法使用时更为重要。
注:1、图中机房对讲主机及监控中心对讲主机由卖方提供;2、电梯机房至监控中心之间的布线(包括线材、线管及敷设工程)由客户按大楼结构尺寸负责,并且客户需协助电梯安装单位完成该功能的安装调试。
3、敷线线缆为:PVC护套屏蔽软电缆0.75mm2的2芯电缆,型号为RVVP2×0.75。
4、此图适用于整个项目仅有6台或6台以下电梯的情况。
5、监控中心预留的通讯线需在到达对讲主机后,再多预留2米以上线缆;电梯机房预留的通讯线需在到达电梯控制柜后,再多预留2米以上线缆。
6、电梯机房到监控中心的最远布线距离不能超过2km。
7、对于无机房电梯,电梯的控制柜一般放置在地面1楼井道内。
8、通讯线路单根内阻平均每百米不高于4Ω。
9、布线需达到以下检测要求绝缘表:500V档分别测量接地线对黑线、白线及黑白两线间阻值,应在0.02MΩ以上。
万用表:①交流电压档测量黑、白线与接地线间的感应电压在48V以内(电梯系统带电时测量)②直流电压档测量黑、白线与接地线间及黑白两线间电压应为零③短接各机房对讲主机通讯主线,在监控中心测量黑线、白线间阻值,应在120Ω之内10、如客户负责的布线部分需委托卖方完成,具体方案及价格需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另行协商确定。
电梯五方通话名词解释

关于乘客电梯“五方通话”问题的解释者:作者:深圳易精灵科技有限公司乘客电梯“五方通话”是目前一个流行的提法,指在下列五个方位之间的对讲通话:1、电梯轿厢;2、电梯机房;3、电梯轿顶;4、电梯底坑;5、物业值班室(救援服务处所)。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的法规、标准、规范依据主要有:(一)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具体规定条文如下:第十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以及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第二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
具体规定条文如下:5.10 紧急解困如果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设置报警装置。
该报警装置应符合14.2.3.2和14.2.3.3的要求。
14.2.3 紧急报警装置14.2.3.1 为使乘客能向轿厢外求援,轿厢内应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
14.2.3.2 该装置的供电应来自8.17.4中要求的紧急照明电源或等效电源。
注:14.2.3.2不适用于轿内电话与公用电话网连接的情况。
14.2.3.3 该装置应采用一个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
在启动此对讲系统之后,被困乘客应不必再做其他操作。
14.2.3.4 如果电梯行程大于30m,在轿厢和机房之间应设置8.17.4述及的紧急电源供电的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
(附:8.17.4 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1W灯泡用电1h。
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
)(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具体条文内容: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电梯轿厢会产生困人的情形外,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同样也存在被困危险,而这些人员可能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其被困的主要方位就是电梯的轿顶、底坑;另一方面,最能实现紧急救援联络的方位就是物业值班室(救援服务处所)及电梯机房。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要求及验收规范使用规范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是目前一个流行的提法,指在下列五个方位之间的对讲通话:1、电梯轿厢;2、电梯机房;3、电梯轿顶;4、电梯底坑;5、物业值班室(救援服务处所)。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的法规、标准、规范依据主要有:(一)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具体规定条文如下:第十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以及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第二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 )。
具体规定条文如下:5.10 紧急解困如果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设置报警装置。
该报警装置应符合14.2.3.2 和14.2.3.3 的要求。
14.2.3 紧急报警装置14.2.3.1 为使乘客能向轿厢外求援,轿厢内应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
14.2.3.2 该装置的供电应来自8.17.4 中要求的紧急照明电源或等效电源。
注:14.2.3.2 不适用于轿内电话与公用电话网连接的情况。
14.2.3.3 该装置应采用一个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
在启动此对讲系统之后,被困乘客应不必再做其他操作。
14.2.3.4 如果电梯行程大于30m ,在轿厢和机房之间应设置8.17.4 述及的紧急电源供电的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
(附:8.17.4 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1W 灯泡用电1h 。
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
)(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具体条文内容: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电梯轿厢会产生困人的情形外,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同样也存在被困危险,而这些人员可能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其被困的主要方位就是电梯的轿顶、底坑;另一方面,最能实现紧急救援联络的方位就是物业值班室(救援服务处所)及电梯机房。
电梯紧急报警的“五方通话”

电梯紧急报警的“五方通话”
正确理解电梯报警的“五方通话”
从事电梯安装施工过程的朋友都知道,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紧急报警要有“五方通话”,其实这仅是业内施工朋友的大众口语。
大家知道,规定设置紧急报警装置的目的是为了在一旦发生电梯困人事故时,被困乘客可以随时使用轿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向外求救,以免对乘客发生进一步的伤害。
所谓的“五方通话”是指,轿厢、值班室(或监控室、或消控室、或门卫、或大楼管理机构等)、机房、轿顶(井道顶)、底坑这五方之间的通话。
按电梯标准和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电梯都要求装“五方通话”的,有时甚至只有“两方通话”也能满足安全规范的要求。
1、轿厢、值班室必须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否则就是不满足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2、如电梯行程大于30m,则在机房应设置报警装置。
否则,机房不设报警装置也是允许的。
3、如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的井道顶(或轿顶)、或底坑设置报警装置。
否则,可以不设。
由此可知,如某电梯只有2层2站,在井道中也不存在人员被困危险,不就只要“两方通话”就满足规定了。
另外,紧急报警装置须配备应急电源(轿内电话与公用电话网连接的
情况例外)且能自动接通,同时紧急报警装置应为双工制式的对讲系统。
电梯五方通话是什么

电梯五方通话是指电梯对讲系统中管理中心主机、电梯轿厢、电梯机房分机、电梯顶部、电梯井道底部五方之间进行的通话。
一般常用的就是四芯总线制的,最好是选用RVVP4*0.75电线
五方通话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机房检修箱底坑盒轿厢主控室
可以从机房的电控箱里开始,分别引向各个区域
五方对讲的五方是指:(一)、24小时有人值班的值班室。
(二)、电梯机房。
(三)、电梯轿厢内。
(四)、电梯轿顶。
(五)、电梯底坑。
做五方对讲布线时,要将这五方根据设计要求连接起来。
井道里的布线可以敷设于固定在井道壁的线槽盒里(将电梯切换至检修状态,在轿顶上走慢车作业,注意安全。
)线路中间有接头时应加装中间接线盒。
一般前4方都是用电梯的随行电缆,机房/底坑/轿内/轿顶/值班室。
除了和值班室需单独布线其他的出厂时均有标准线缆连接无需另行布线。
4芯,两两双绞最好屏蔽0.75平方就行
我们这边电梯内是用网线代用,最好是用多芯软电话线(类似座机的听筒与主机的连线芯),2-3个回路。
轿厢与轿顶可用同一回路。
详情可向当地质检局咨询。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要求及验收规范使用规范参考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要求及验收规范使用规范参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电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以及乘客的正常使用,乘客电梯五方通话要求及验收规范使用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乘客电梯五方通话的要求以及验收规范使用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乘客电梯五方通话要求乘客电梯五方通话是指乘客、电梯维修人员、监控中心、物业管理人员和报警接收中心之间的通话系统。
其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通话系统实现乘客与外部人员的联系,确保乘客的安全。
1. 通话按钮:乘客电梯应配备有明显的通话按钮,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按下该按钮即可与外部人员进行通话。
2. 语音功能:通话系统应具备清晰的语音功能,乘客在通话时能够清晰听到外部人员的指示及电话回应。
3. 通话接线:通话系统应确保快速接通,并保障语音的传输质量。
4. 通话记录:通话系统应具备通话记录功能,以便事后的追查及分析。
5. 紧急拨号:通话系统应设有紧急拨号按钮,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直接拨通相应的热线号码。
二、验收规范使用规范为了保证乘客电梯五方通话系统的正常使用,以下是一些通用的验收规范和使用规范:1. 系统完整性:验收过程中应检查通话系统的完整性,包括通话按钮、语音功能、通话接线、通话记录等。
各项功能应齐全正常。
2. 语音清晰度:进行验收时应验证语音功能的清晰度,乘客应能够清晰听到外部人员的指示及电话回应。
3. 通话接线快速性:通话系统的接线应达到快速连接的要求,确保乘客能够第一时间与外部人员进行通话。
4. 紧急拨号有效性:紧急拨号按钮应能够快速拨通相应的热线号码,验证紧急拨号的有效性。
5. 日常维护保养:通话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修人员应掌握相应的维护技能,及时处理故障。
6. 操作流程清晰:为了方便乘客正常使用通话系统,应对乘客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熟悉通话按钮的使用方法。
总之,乘客电梯五方通话要求及验收规范使用规范起到了保障乘客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重要作用。
五方通话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是目前一个流行的提法,指在下列五个方位之间的对讲通话:1、电梯轿厢;2、电梯机房;3、电梯轿顶;4、电梯底坑;5、物业值班室(救援服务处所)。
乘客电梯“五方通话”的法规、标准、规范依据主要有:(一)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具体规定条文如下:第十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以及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第二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
具体规定条文如下:5.10紧急解困如果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设置报警装置。
该报警装置应符合14.2.3.2和14.2.3.3的要求。
14.2.3 紧急报警装置14.2.3.1 为使乘客能向轿厢外求援,轿厢内应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
14.2.3.2 该装置的供电应来自8.17.4中要求的紧急照明电源或等效电源。
注:14.2.3.2不适用于轿内电话与公用电话网连接的情况。
14.2.3.3 该装置应采用一个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
在启动此对讲系统之后,被困乘客应不必再做其他操作。
14.2.3.4 如果电梯行程大于30m,在轿厢和机房之间应设置8.17.4述及的紧急电源供电的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
(附:8.17.4 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1W灯泡用电1h。
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
)(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具体条文内容: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电梯轿厢会产生困人的情形外,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同样也存在被困危险,而这些人员可能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其被困的主要方位就是电梯的轿顶、底坑;另一方面,最能实现紧急救援联络的方位就是物业值班室(救援服务处所)及电梯机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五方通话是指电梯对讲系统中管理中心主机、电梯轿厢、电梯机房分机、电梯顶部、电梯井道底部五方之间进行的通话。
一般常用的就是四芯总线制的,最好是选用RVVP4*0.75电线
五方通话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机房检修箱底坑盒轿厢主控室
可以从机房的电控箱里开始,分别引向各个区域
五方对讲的五方是指:(一)、24小时有人值班的值班室。
(二)、电梯机房。
(三)、电梯轿厢内。
(四)、电梯轿顶。
(五)、电梯底坑。
做五方对讲布线时,要将这五方根据设计要求连接起来。
井道里的布线可以敷设于固定在井道壁的线槽盒里(将电梯切换至检修状态,在轿顶上走慢车作业,注意安全。
)线路中间有接头时应加装中间接线盒。
一般前4方都是用电梯的随行电缆,机房/底坑/轿内/轿顶/值班室。
除了和值班室需单独布线其他的出厂时均有标准线缆连接无需另行布线。
4芯,两两双绞最好屏蔽0.75平方就行
我们这边电梯内是用网线代用,最好是用多芯软电话线(类似座机的听筒与主机的连线芯),2-3个回路。
轿厢与轿顶可用同一回路。
详情可向当地质检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