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氧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试卷和答案)解析版

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试卷和答案)解析版

第 1 页,共 6 页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试卷和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 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维持稳定,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稳定的氧循环,以下对自然界氧循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呼吸作用在产生氧气B .各种燃烧现象在消耗氧气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产生氧气D .绿色植物时刻都在产生氧气【答案】B【解析】【分析】A .根据呼吸作用的过程来分析;B .根据燃烧的概念来分析;C .根据微生物的氧化反应来分析;D .根据绿色植物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分析.【解答】解:A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B .一般可燃物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故正确;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故错误;D .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晚上没有光照的情况,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和产生途径,要了解它的全过程.2. 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 .植物的蒸腾作用【答案】D3. 自然界中有很多过程会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

在下列叙述的过程中,你认为会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 )①溶于海水、江河、湖水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某些结晶水合物的风化 ④动物的呼吸作用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④【答案】A4.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A .CO 2+H 2O===H 2CO 3B .6CO 2+6H 2O ――→光照C 6H 12O 6+6O 2C .CO 2+C=====高温2COD .CO 2+2NaOH===Na 2CO 3+H 2O【答案】B【解析】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B 正确。

5. 下列不是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途径的是( )A .生物呼吸作用B .物质的燃烧C .动植物尸体氧化腐烂D .水蒸发【答案】D6. 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

初二生物下册练习题第二章

初二生物下册练习题第二章

初二生物下册练习题第二章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运动是需要氧气参与的?A. 跳绳B. 瑜伽C. 举重D. 快速走路2.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脊椎动物?A. 蚯蚓B. 蚂蚁C. 蜈蚣D. 鱼类3. 肺是哪一类生物器官?A. 呼吸器官B. 运动器官C. 消化器官D. 循环器官4. 氧气在人体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是什么?A. 血液循环B. 淋巴循环C. 空气呼吸D. 皮肤呼吸5. 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是什么?A. 合成蛋白质B. 储存营养物质C. 分解余热D. 供能和呼吸作用二、填空题1. 植物通过 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2. 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主要血红蛋白是 __。

3. 哪种细胞对于骨骼和肌肉的运动起到调控作用?答: __细胞。

4.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是 __和__组织。

5. 动物体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脏、肺、胃等,这些器官属于 __级组织的结合体。

三、解答题1. 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作用是什么?细胞呼吸是指发生在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通过有机物质和氧气进行代谢,产生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活活动。

2. 请简单介绍一下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人体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其中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通过鼻腔进入的空气会在鼻腔内被加热、湿润和净化。

然后空气通过喉咙进入气管,再通过气管进入支气管,支气管细分为许多支气管小叶并最终进入肺泡。

肺泡是呼吸系统的最小单位,通过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与空气交换气体。

3. 人体骨骼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列举一些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骨骼系统的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内脏器官、运动与维持体型、储存矿物质和造血等。

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骨关节、韧带、骨髓等。

4. 什么是光合作用?简要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中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分为光能转化和化学能转化两步。

第八章 生物氧化 课外练习题

第八章 生物氧化 课外练习题

第八章生物氧化课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指发生在线粒体内的一系列传递氢和电子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质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逐步放出能量的过程。

2、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3、氧化磷酸化:代谢物氧化脱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由于是代谢物的氧化反应与ADP的磷酸化反应偶联发生,因此称为氧化磷酸化。

二、符号辨识1、Fe-S:铁硫蛋白;2、CoQ:辅酶Q;3、Cyt:细胞色素体系三、填空1、生物氧化通常需要消耗氧,所以又称为(呼吸)作用。

有两种类型的氧化体系,即(线粒体)氧化体系和(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2、生物氧化的方式有(脱氢)氧化、(加氧)氧化和(脱羧)氧化三种。

3、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包括脱氢酶的辅酶(NAD+)和(NADP+)、黄素蛋白的辅基(FMN)和(FAD)以及(Fe-S)蛋白、(泛醌)和(细胞色素)体系。

4、呼吸链的氢传递体既传递质子也传递电子,其类型有(NAD+)、(NADP+)、(FMN)、(FAD)和(UQ)。

5、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只传递电子,包括(细胞色素)体系、某些(黄素)蛋白和(铁硫)蛋白。

6、泛醌又称为(辅酶Q),广泛存在于动物和细菌的线粒体中。

它是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非蛋白)电子载体,是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合物。

7、主要的两条呼吸链途径为(NADH)氧化呼吸链和(FADH2)氧化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偶联可分别产生(3)分子和(2)分子ATP。

8、ATP酶,由两个主要单元构成,(F0)起质子通道作用,(F1)起催化合成ATP的作用。

9、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可用Mitchell的(化学渗透)假说予以解释。

10、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包括(电子传递)抑制、(解偶联剂)抑制、(ATP酶)的失活以及(离子载体)的影响。

11、细胞的(微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也发现有氧分子直接参与的生物氧化体系。

八年级化学全册4.2《氧气》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全册4.2《氧气》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第二节氧气一. 选择题1. 在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A. 使产生氧气的量增多B. 提高氧气的纯度C. 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D. 使生成的氧气更干燥2.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 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D. MnO2可作任一反应的催化剂3. 下列操作能放出O2,且较快的是()A. 在试管中放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静置B.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碎瓷片C. 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D. 加热盛MnO2的试管4. 以下对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极易溶于水C.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5. 下列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6.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A. 氧气、氮气、空气B. 氮气、氧气、空气C. 空气、氧气、氮气D. 氮气、空气、氧气7. 某集气瓶盛有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可用下列物质中的哪种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A. 铁丝B. 红磷C. 木炭D. 蜡烛8. 已知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若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下列采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 排水法B. 向上排空气法C.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9.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和收集氧气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 集气瓶、导管、胶头滴管、药匙B. 漏斗、量筒、铁架台、集气瓶C. 铁架台、试管、导管、集气瓶D. 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10. 常温下,当碘与镁化合时,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镁,还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在此反应中水的作用是()A. 反应物B. 氧化剂C. 催化剂D. 还原剂11. 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密度比空气大B. 能支持燃烧C. 不易溶于水D. 无色无味12. 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A.做燃料B.加快炼钢速度C.用于登山或潜水D.供给动植物呼吸13.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3.1 空气与氧气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3.1  空气与氧气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3.1 空气与氧气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量筒的读数C. 加热液体D.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下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4.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阳光是一种复色光B.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土壤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5.下列有关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质量分数会减小D. 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增加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只有单质B. 空气是一种纯净物C.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D.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与实际不符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8.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不同相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9.加热氯酸钾时,忘记加二氧化锰会造成()A. 放出氧气总量减少B. 无氧气放出C. 放出氧气的速度慢D. 放出氧气的速度慢且量少10.已知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是铁粉的缓慢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原理是利用铁粉生锈消耗氧气B.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11.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的实验,共同点有()A. 都必须加热B. 都是分解反应C. 反应物都是氧化物D. 都是同一装置1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的是()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气能助燃B. 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无色的C. 氧气不易溶于水D.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和目的描述错误的是()A.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导致试管破裂B. 试管口不应放棉花,否则会导致气体溢出速度变慢C. 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否则试管会受热不均匀,导致试管破裂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事先向集气瓶里装满水,否则会导致制取的气体不纯1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 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燃煤火力发电B.治理工地扬尘C.露天焚烧垃圾D.使用氢能源汽车(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________ 、酸________ 、碱________ 、盐________ .17.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循环,这里的“氧”指的是 (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 )A.各种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3.绿色植物被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能 ( )A.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 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C.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 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4.如图3-7-1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其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①③⑥5.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根据图3-7-2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②过程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6.如图3-7-3是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一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1)甲装置中小白鼠很快死去的原因是小白鼠的________作用导致玻璃罩内缺氧。

(2)乙装置中小白鼠能正常活着是因为绿色植物的作用更新了玻璃罩内的气体。

这种生理活动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一实验现象来分析,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7.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以上三项全是8.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B.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 D.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肥料9.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图3-7-4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第08章生物氧化练习题

第08章生物氧化练习题

第八章生物氧化一、选择题(一)A型题1. 下列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三大营养素为能量主要来源B. 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C. 物质经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产能相等D. 生物氧化中CO2经有机酸脱羧生成E. 生物氧化中被氧化的物质称受氢体(或受电子体)2. 三大营养素是指()A. 水,无机盐,糖B. 糖,脂类,蛋白质C. 糖,脂肪,水D. 糖,脂肪,蛋白质E. 蛋白质,核酸,酶3. 在生物氧化中NAD+的作用是()A. 脱氢B. 加氧C. 脱羧D. 递电子E. 递氢4. 下列有关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 呼吸链也是电子传递链;B. 氢和电子的传递有严格的方向和顺序;C. 仅有Cyt a3直接以O2为电子受体D. 黄素蛋白接受NADH及琥珀酸等脱下的HE. 递电子体都是递氢体5. 真核生物呼吸链的存在部位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细胞核D. 微粒体E. 过氧化物酶体6. 哪个代谢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A. 糖酵解B. 三羧酸循环C. 电子传递D. 氧化磷酸化E. 脂肪酸β-氧化7. 体内分布最广的一条呼吸链是()A. FADH2氧化呼吸链B. NADH氧化呼吸链C.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D. B与AE. B与C8. 哪个化合物不是呼吸链的组分()A. NAD+B. FADC. CoAD. CoQE. Cyt9. 下列哪个物质不是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分()A. NAD+B. FADC. CoQD. Cyt aa3E. Cyt b10. 下列有关NADH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又称还原型CoⅠB. 可在线粒体中形成C. 可在细胞液中形成D. 在线粒体中氧化并生成ATPE. 在细胞液中氧化并生成ATP11. Cyt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A. b→c→c1→aa3→O2B. c→b1→c1→aa3→O2C. b→c1→c→aa3→O2D. c1→c→b→aa3→O2E. c→c1→b→aa3→O212. 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浆内NADH进入呼吸链的穿梭机制主要是()A. 3-磷酸甘油穿梭机制B. 柠檬酸穿梭机制C. 肉毒碱穿梭机制D. 丙酮酸穿梭机制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13. 肝脏与心肌中NADH进入呼吸链的穿梭机制主要是()A. 3-磷酸甘油穿梭机制B. 柠檬酸穿梭机制C. 肉毒碱穿梭机制D. 丙酮酸穿梭机制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14. 细胞液中NAD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发生氧化磷酸化反应,其P/O比值为()A. 0B. 1C. 2D. 3E. 以上都不是15. 二硝基苯酚能抑制哪种代谢()A. 糖酵解B. 肝糖异生C. 氧化磷酸化D. 柠檬酸循环E. 以上都不是16. 二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A. 激活剂B. 抑制剂C. 解偶联剂D. 促偶联剂E. 无影响物17. 氰化物抑制的Cyt是()A. Cyt aB. Cyt bC. Cyt cD. Cyt c1E. Cyt a318. 可被CO抑制的呼吸链组分是()A. NAD+B. FADC. CoQD. Cyt cE. Cyt a319. 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种能源来维持代谢()A. ATPB. 脂肪C. 糖D. 环境热能E. 乙酰辅酶A20. 高能化合物水解释放能量大于()A. 10kJ/molB. 15kJ/molC. 20kJ/molD. 25kJ/molE. 30kJ/mol21. 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是()A. 氧化磷酸化B. 底物水平磷酸化C. 有机酸脱羧D. 肌酸磷酸化E. 糖原磷酸化22. 下列化合物中没有高能键的是()A. ATPB. ADPC. 磷酸肌酸D. 1,3-二磷酸甘油酸E. 3-磷酸甘油醛23. 1mol琥珀酸脱下的2H经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摩尔数是()A. 1B. 2C. 3D. 4E. 624. 下列物质中脱下的氢不通过NADH 氧化呼吸链氧化的是()A. 苹果酸B. 丙酮酸C. β-羟丁酸D. 谷氨酸E. 脂酰辅酶A25. 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获得较多支持的假说是()A. 构象偶联假说B. 化学渗透学说C. 化学偶联学说D. 共价催化理论E. 诱导契合学说26. 肌肉细胞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A. ADP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 cAMPD. ATPE. 磷酸肌酸(二)B型题A. UTPB. GTPC. CTPD. TTPE. ATP27. 用于糖原合成而不参与糖酵解的是()28. 用于磷脂合成而不参与脂肪酸氧化的是()29. 用于蛋白质合成而不参与尿素合成的是()A. 1/2B. 1C. 2D. 3E. 430. NADH氧化呼吸链的P/O比值为()31. FADH2氧化呼吸链的P/O比值为()A. Cyt bB. Cyt cC. Cyt a3D. Cyt P450E. Cyt c132. 将电子直接传递给O2的是()33. 不在线粒体内传递电子的是()34. 与线粒体内膜结合较松容易分离的是()A. 甲状腺素B. 肾上腺素C. 一氧化碳D. 异戊巴比妥E. 2,4-二硝基苯酚35. 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而使生物氧化中断的是()36. 加速ATP水解为ADP和Pi的是()37.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三)D型题38. 都含有B族维生素又都是呼吸链组分的两种物质是()A. FH4B. TPPC. FMND. FADE. CoQ39. 铁硫簇主要有2种形式()A、Fe1S1B、Fe2S2C、Fe3S3D、Fe4S4E、Fe5S540. 细胞浆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主要有()A、3-磷酸甘油穿梭B、3-磷酸甘油醛穿梭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D、苹果酸-天冬酰胺穿梭E、苹果酸穿梭41. 把细胞浆生成的NADH + H+送入呼吸链的载体是()A. 肉碱B. 丙酮酸C. 天冬氨酸D. 3-磷酸甘油E. 苹果酸42. 在FADH2呼吸链中生成ATP的两个部位是()A. FAD与泛醌之间B. 泛醌与Cyt b之间C. Cyt b与c之间D. Cyt b与c1之间E. Cyt aa3与O2之间43.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主要有()A、鱼藤酮B、抗霉素AC、阿米妥D、氰化物E、叠氮化物44. 与肌肉活动最密切的两种能源物质是()A. ATPB. GTPC. CTPD. 磷酸肌酸E. 乳酸45. 以下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A、磷酸肌酸B、乙酰CoAC、肌酸D、CoAE、泛酸46. 体内生成ATP的方式有()A、蛋白质磷酸化B、糖元磷酸化C、核苷磷酸化D、底物水平磷酸化E、氧化磷酸化(四)X型题47. NADH氧化呼吸链的成分为()A、NADHB、FMNC、QH2D、CytE、FAD48. 呼吸链的几组酶复合体包括()A、Cyt cB、复合体ⅠC、复合体ⅡD、复合体ⅢE、复合体Ⅳ49. 含有铁卟啉化合物的有()A、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过氧化氢酶D、细胞色素E、铁硫蛋白50. 在下列化合物中含高能键的有()A. AMPB. ADPC. 磷酸肌酸D. 乙酰CoAE. GMP51.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A. COB. ADPC. ATPD. 氰化物E. mtDNA突变二、名词解释52. 生物氧化53. 呼吸链54. 氧化磷酸化55. 底物水平磷酸化56. 解偶联剂57. ATP循环58. 磷酸肌酸59. 细胞呼吸60. 铁硫簇61. α-氧化脱羧62. 细胞色素氧化酶63. NADH氧化呼吸链64. mtDNA65. 高能化合物66. P/O比值67. 呼吸链抑制剂三、填空题68. 在呼吸链中单纯催化电子转移的成分是____和____。

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

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

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生物氧化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具有线粒体的生物中,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它们是NADH 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载体不同而区别的。

2、在呼吸链中,惟一的非蛋白组分是辅酶Q ,惟一不与线粒体膜紧密结合的蛋白质是细胞色素C 。

3、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铁卟啉辅基的电子传递体,铁硫蛋白是一类含有非卟啉铁和对酸不稳定的硫的电子传递体。

4、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化学渗透学说,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 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5、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至氧的过程中,还原力逐渐降低,氧化力逐渐增强。

6、合成1分子A TP需 3 个质子通过A TP合酶,每个A TP 从线粒体基质进入胞质需消耗 1 个质子,这样每产生1分子A TP,共需消耗 4 个质子。

7、生物氧化中NADH呼吸链的P/O比值是每消耗1摩尔的原子生成的A TP摩尔数,FADH2呼吸链的P/O比值1.5 。

8、用特殊的电子传递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①鱼藤酮、安密妥等抑制电子由NADH 向CoQ 的传递。

②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b 向c1的传③氰化物、CO等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a+a3) 向分子氧的传递。

9、穿梭作用主要有磷酸甘油穿梭系统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两者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值分别是1.5 和 2.5 。

10、A TP 是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者。

脂肪是肌肉中能量的贮存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哪一叙述不是生物氧化的特点?:(D )A、逐步氧化B、必需有水参加C、生物氧化的方式为脱氢反应D、能量同时释放2、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 D )A、Cyt aa3B、Cyt bC、Cyt c1D、Cyt c3、真核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定位于:( C )A、胞液B、质膜C、线粒体内膜D、线粒体基质4、下列关于NADH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可在胞液中生成B、可在线粒体中生成C、可在胞液中氧化生成A TPD、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并产生A TP5、在生物氧化中FMN和FAD的作用是( D )A、转氨B、加氧C、脱羧D、递氢6、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高能化合物?( A )A、葡萄糖-6-磷酸B、肌酸磷酸C、GTPD、1,3-二磷酸甘油酸7、电子传递抑制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A )A、电子传递停止,A TP合成停止B、电子传递停止,A TP 正常合成C、氧不断消耗,A TP合成停止D、氧不断消耗,A TP正常合成8、解偶联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B )A、氧不断消耗,A TP正常合成B、氧不断消耗,A TP合成停C、氧消耗停止,A TP合成停止D、氧消耗停止,A TP正常合成9、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C )A、氧不断消耗,A TP正常合成B、氧不断消耗,A TP合成停止C、氧消耗停止,A TP合成停止D、氧消耗停止,A TP正常合成10、下列哪一个不是呼吸链的成员之一?( C )A、CoQB、FADC、生物素D、细胞色素C三、是非判断题1、生物体内,所有高能化合物都含有磷酸基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同步练习
1.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答案:D
2.如右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置光下,二氧化碳的
吸收量发生了变化。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递增,呼吸作用停止
答案:C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答案:C
4.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
答案:C
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
A.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B.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D.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答案:A
6.冬天,我州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

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菜农常常对温室内土壤栽培的蔬菜施用猪粪等有机肥,不仅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

温室内除了绿色蔬菜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另一主要原因是。

⑵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

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

⑶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

试分析:
①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②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

(4)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时往往用塑料大棚,夏季农民大面积种植烟叶、魔芋时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地膜覆盖。

前者使用塑料薄膜的主要目的是保温,后者使用塑料薄膜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1)有机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2)种类、比例(或数量、浓度)
(3)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②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少量的二氧化
碳 (4)保水
7.(18世纪,某科学家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材料、操作方法如下图。

实验结果:甲玻璃罩内的蜡烛很快熄灭,乙玻璃罩内的蜡烛能持续地燃烧。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探究实验的基本要求看,实验中的变量是。

(2)科学家设计该实验所提出的探究的问题应是。

(3)实验结果说明了。

(4)实验结束时,发现乙玻璃罩内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于。

(5)如果实验时将甲、乙玻璃罩用黑布罩住,实验结果是,该实验结果说明。

答案:(1)绿色植物(或花;或盆中植物)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释放氧气(或绿色植物是否释放氧气)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5)甲、乙两玻璃罩内的蜡烛都熄灭(或乙玻璃罩内的蜡烛睾熄灭)
没有光绿色植物不能产生氧气(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或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等)
8.下图表示芥菜叶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芥菜叶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
[③] ,场所是[④]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①和释放⑤,起到维
持大气中的和平衡的作用。

答案:(1)光叶绿体(2)二氧化碳氧
9.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a 、b 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 是 ,b 是 。

(2)A 、B 表示两种物质:A 是 ,B 是 。

(3)a 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 ,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 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4)b 作用的意义是释放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

答案:(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2)二氧化碳 有机物
(3)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碳—氧(4)能量 动力
10.下图中A 与B 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和幼苗进行的生理作用,A 、B 装置间用玻璃管连接。

请据图回答:
(1)向A 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 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 。

(2)B 装置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要验证幼苗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可将图中连接B 装置的玻璃管左端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同时对B 装置进行 ▲ 处理。

答案:(1)加强 种子呼吸作用加强后给幼苗提供较多的二氧化碳(或答对“B 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也可得分) (2)遮光(或黑暗)
11.红旗中学2009级三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
探究I :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吗?
光源
水 种子 玻璃管
玻璃罩
A
B
小娟同学用菜豆种子为材料,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玻璃棒由上至下的A、B、C三粒种子,均为饱满且具有完整活性的胚,杯内为清水,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结果,只有种子B萌发。

(1)种子A不萌发B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2)种子B萌发C不萌发,种子C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

(3)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探究II:叶片背面和正面的气孔数目一样多吗?
小鹏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立即观察并比较叶片背面和正面气泡数目的多少(气孔是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根据气泡数目多少可以判断气孔数目多少)。

(1)如果气泡数目背面与正面的相等,说明叶片背面与正面的气孔数目。

(2)如果气泡数目背面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

探究III:小兰为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

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如图丙)。

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2)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

该对照组有一处
..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

答案:I:(1)一定的水分(2)充足的空气(3)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II:(1)相等(2)多 III:(1)氧气(2)金鱼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