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期中模拟试卷10.31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为O A B C 、、、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图,其中O 为原点,且1AC =,OA OB =,若点C 所表示的数为x ,则点B 所表示的数为( )A .(1)x -+B .(1)x --C .1x +D .1x - 2.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 A .22232x y yx x y -=-B .224x y xy +=C .43xy xy -=D .23x x x +=3.有依次排列的3个数:3,9,6,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6,9,3-,6,这称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3,6,3.9,12-,3-,9,6,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从数串3,9,6开始操作第200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 )A .600B .618C .680D .718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个有理数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为( )A .2aB .2a -C .0D .2b5.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一位书生坚持每天五更起床读书,为了勉励自己,他用“结绳记数”的方法来记录自己读书的天数,如图1是他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表示的天数为51天(21626351⨯+⨯+=),按同样的方法,图2表示的天数是( )A .48B .46C .236D .926.截止2020年12月30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8000万例,其中“80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810⨯B .7810⨯C .40.810⨯D .80.810⨯ 7.若21||(1)02x y -++=,则23x y +的值是( )A .34B .34-C .54-D .54 8.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满足a c b <<.则下列各式:①b a c ->->-;②0ab ac ab ac-=;③+=+a b a b ;④0a b c b a c ---+-=.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9.下列图形为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A .B .C .D . 10.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截面图形不可能是( )A .B .C .D . 11.棱长为acm 的正方体表面积是( )cm 2.A .42aB .63aC .3aD .62a1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将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所标的两个数相等,则a ﹣b ﹣c 的值为( )A .2B .﹣2C .4D .﹣4二、填空题13.已知m 、n 满足|2m+4|+(n-3)2=0,则(m+n)2020=_______.14.用火柴按如图的方式搭六边形组成的图形,如图①搭1个六边形的图形需要6根火柴;如图②搭2个六边形的图形需要11根火柴,如图③搭3个六边形的图形需要16根火柴,…,按此规律,搭2021个六边形的图形需要______根火柴.15.规定*是一种运算符号,且a*b=ab-2a ,例1*2=1×2-2×1=0,则4*(-2*3)=_. 16.计算:()220423-÷⨯=__________.32 ⎪⎝⎭1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正方体中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或代数式互为相反数,则2x +3y 的值为____.19.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左视图和俯视图,符合条件的几何体有_______种.2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构建和谐社会”六个字,将其围成正方体后,与“社”在相对面上的字是_____.三、解答题21.某大型商场销售一种茶具和茶碗,茶具每套定价200元,茶碗每只定价20元,“双十一”期间商场决定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买一套茶具送一只茶碗;方案二,茶具和茶碗按定价的九五折付款,现在某客户要到商场购买茶具30套,茶碗x 只(x >30).(1)若客户按方案一,需要付款 元;若客户按方案二,需要付款 元.(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若x =40,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哪种购买方案比较合适?(3)当x =40,能否找到一种更为省钱的方案,如果能,写出你的方案,并计算出此方案应付钱数;如果不能,说明理由.22.先化简,再求值:()()22223212a b aba b ab +----,其中12a =-,2b =-. 23.计算(1)()()()23540.25548⎛⎫-⨯--⨯-⨯- ⎪⎝⎭ (2)222111111221232323⎡⎤⎡⎤⎛⎫⎛⎫⎛⎫⎛⎫⎛⎫⨯-+⨯--⨯--⎢⎥⎢⎥ ⎪ ⎪ ⎪ ⎪ ⎪⎝⎭⎝⎭⎝⎭⎝⎭⎝⎭⎢⎥⎢⎥⎣⎦⎣⎦34 ⎪⎝⎭25.如图是由一些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的图形(俯视图),数字表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的图形(主视图)、从左面看的图形(左视图).26.如图所示是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一个长方体.(1)与字母F 重合的点有哪几个?(2)若AD=4AB ,AN=3AB ,长方形DEFG 的周长比长方形ABMN 的周长少8,求原长方体的容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首先表示A 所表示的数,再根据O 为原点,OA=OB 可得B 表示的数和A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C=1,点C 所表示的数为x ,∴点A 表示的数为x-1,∵O 为原点,OA=OB ,∴点B 所表示的数为-(x-1),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关键是正确表示出点A 所表示的数.2.A解析:A【分析】先判断是否是同类项,后合并即可.【详解】∵22232x y yx x y -=-,∴选项A 正确;∵2x 与2y 不是同类项,无法计算,∴选项B 错误;∵43xy xy xy -=,∴选项C 错误;∵2x 与x 不是同类项,无法计算,∴选项D 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练判断同类项并灵活进行合并同类项是解题的关键. 3.B解析:B【分析】首先具体地算出每一次操作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得出操作第200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详解】解:设A=3,B=9,C=6,操作第n 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为S n . n=1时,S 1=A+(B-A )+B+(C-B )+C=B+2C=(A+B+C )+1×(C-A ),n=2时,S 2=A+(B-2A )+(B-A )+A+B+(C-2B )+(C-B )+B+C=-A+B+3C=(A+B+C )+2×(C-A ),…故n=200时,S 200=(A+B+C )+200×(C-A )=-199A+B+201C=-199×3+9+201×6=618,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找规律-数字的变化,本题中理解每一次操作的方法是前提,得出每一次操作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的规律是关键.4.D解析:D【分析】根据点在数轴的位置可得0a b <<且a b >,故()()a b a b a b a b --+=--++,化简即可.【详解】解: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0a b <<且a b >,∴()()2a b a b a b a b 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绝对值的性质,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出0a b <<且a b >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分析】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六进一的数为:百位上的数×62+十位上的数×6+个位上的数.【详解】解:图2表示的天数是:226+36+2=92⨯⨯故选:D【点睛】考查了考查了用数字表示事件和有理数的运算.本题是以古代“结绳计数”为背景,按满六进一计算读书的天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图中的数学列式计算;本题题型新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6.B解析:B【分析】先将8000万化成80000000,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即可.【详解】解:8000万=80000000=7810⨯,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于10的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7.B解析:B【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 、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由题意得,x-12=0,y+1=0, 解得x=12,y=-1,所以,x2+y3=(12)2+(-1)3=14-1=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有理数的乘方,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8.B解析:B【分析】根据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和绝对值的意义,进行逐一计算即可判断.【详解】解:∵|a|<|b|<|c|,∴①−b>−a>−c,故①正确;②ab ac ab acab ac ab ac-=--=1+1=2,故②错误;③+=+a b a b,故③正确;④|a−b|−|c-b|+|a−c|=a−b−(c−b)+(c−a)=a-b-c+b+c-a=0,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个数有①③④,共3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轴和绝对值.9.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A,B,D折叠后有一行两个面无法折起来,从而缺少面,不能折成正方体,只有C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故选C.【点睛】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只要有“田”“凹”字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10.A解析:A【分析】根据圆锥的形状特点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不可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此项符合题意;B、当平面经过圆锥顶点且垂直于底面时,得到的截面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此项不符题意;C、当平面不经过圆锥顶点且垂直于底面时,得到的截面图形是抛物线与线段的组合体,此项不符题意;D、当平面不经过圆锥顶点且与底面平行时,得到的截面图形是一个圆,此项不符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截一个几何体,熟练掌握圆锥的形状特点是解题关键.11.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棱长的平方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棱长为a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2cm2.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表面积,正确掌握立方体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2.A解析:A【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确定出相对面,再根据相对面上的数字相等,求出a、b、c,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a”与“﹣1”是相对面,“b”与“﹣5”是相对面,“c”与“2”是相对面,∵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相等,∴a=﹣1,b=﹣5,c=2,∴a﹣b﹣c=﹣1+5﹣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熟知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式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1【分析】由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先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绝对值的非负性乘方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mn 的值解析:1【分析】由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先求出m 、n 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224(3)0m n ++-=,∴ 240m +=,30n -=,∴2m =-,3n =,∴20202020()(23)1m n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绝对值的非负性,乘方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m 、n 的值. 14.10106【分析】根据前3个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图可知搭1个六边形的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搭2个六边形的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搭3个六边形的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 解析:10106【分析】根据前3个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图可知,搭1个六边形的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6511=⨯+,搭2个六边形的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11521=⨯+,搭3个六边形的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16531=⨯+,归纳类推得:搭n 个六边形的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51+n ,其中n 为正整数, 则搭2021个六边形的图形所需火柴的根数为51101016202⨯+=,故答案为:10106.【点睛】本题考查了用代数式表示图形的规律,正确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 15.-16【分析】结合题意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运算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解析:-16【分析】结合题意,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4*2*3-()42*324=⨯--⨯()()423228=⨯-⨯-⨯--⎡⎤⎣⎦()4648=⨯----⎡⎤⎣⎦()428=⨯--88=--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运算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6.4【分析】原式首先计算乘方的零次幂再计算乘除法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4【分析】原式首先计算乘方的零次幂,再计算乘除法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20423164141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1【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解答【详解】-2+3=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解答.【详解】11632⎛⎫-⨯-= ⎪⎝⎭-2+3=1,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8.19.320.和解析:和.三、解答题21.(1)(20x+5400);(19x+5700 );(2)方案一更合适,见解析;(3)可以有更合适的购买方式,按方案一购买30套茶具和30只茶碗,按方案二购买剩余10只茶碗,此方案应付钱数为6190元【分析】(1)由题意分别求出两种方案购买的费用即可;(2)将x =40分别代入(1)中所求的代数式,再比较哪个更优惠即可;(3)两种方案一起购买,按方案一购买30套茶具和30只茶碗,按方案二购买剩余10只茶碗,依此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1)若客户按方案一,需要付款30×200+20(x ﹣30)=(20x+5400)元; 若客户按方案二,需要付款30×200×0.95+20x×0.95=(19x+5700 )元.故答案为:(20x+5400);(19x+5700 );(2)当x =40时,方案一:20x+5400=800+5400=6200,方案二:19x+5700=760+5700=6460,因为6200<6460,所以方案一更合适;(3)可以有更合适的购买方式.按方案一购买30套茶具赠30只茶碗,需要200×30=6000(元),按方案二购买剩余10只茶碗,需要10×20×0.95=190(元),共计6000+190=6190(元).故此方案应付钱数为619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及代数式求值问题,得到两种优惠方案付费的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222a b ab +,92- 【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22223212a b ab a b ab +----,222233222a b ab a b ab =+-+--,222a b ab =+, 把12a =-,2b =-代入,原式2211()2()9((22))2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加减法则进行化简,准确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和顺序进行计算.23.(1)90;(2)199. 【分析】(1)先进行乘方运算,再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值.【详解】(1)原式=25160.25(4)(5)(4)8-⨯-⨯-⨯-⨯-=-10-80=-90;(2)原式=111111221432943⎡⎤⎡⎤-⨯+⨯--⨯-⎢⎥⎢⎥⎣⎦⎣⎦=2×(-136)+2×1312=-1391818+=199.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4.-4【分析】原式先计算乘方和化简绝对值,再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法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213121234⎛⎫-+-+-⨯ ⎪⎝⎭ 1312121234=-++⨯-⨯ 1249=-++-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见解析.【解析】【分析】由俯视图中的数字可知,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4,1.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4,3.【详解】解: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的图形(主视图)、从左面看的图形(左视图)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由几何体的俯视图及小正方形内的数字,可知主视图的列数与俯视数的列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该列小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左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行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相应行中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26.(1)与F重合的点是B(2)384【解析】【分析】(1)把展开图折叠成一个长方体,找到与F重合的点即可;(2)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y、z,根据题意可知:2z+y=4z,x=3z,2x+2z-(2z+2y)=8,从而可求得x、y、z的值,从而可求得元长方体的容积.【详解】(1)与F重合的点是B.(2)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y、z.根据题意得:解得:.∴原长方体的容积=4×8×12=38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5套)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尴.尬(gān)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B.憔悴.(cuì)菡萏.(dàn)狼狈.(bèi)应.和(yīng)C.着.落(zhuō)分歧.(qí)粗犷.(guǎng)干涩.(sè)D.祷.告(dǎo)并蒂.(tí)匿.笑(nì)霎.时(s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朗润宛转抖擞贮蓄B.安适澄清花苞荫敝C.莅临决别吝啬池畦D.静谧仿膳瘫痪锤打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她这席话说得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B.看到那样东西,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答案吗?C.他废寝忘食....地辛勤写作,历时5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D.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应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开卷有益....。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雕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雕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模拟卷(含详细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模拟卷(含详细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B 、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C 、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整数D 、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2、高度每增加1km ,气温要降低5℃。

现在地面温度是8℃,那么3km 高空的温度是( )A 、21℃B 、7℃C 、-15℃D 、-7℃3、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本身,这样的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4、-1比-2大( )A 、-3B 、-1C 、1D 、3 5、若a.b=0,则( )A 、a=0B 、b=0C 、a=0且b=0D 、a 、b 中至少有一个是0 6、计算-32+(-3)2所得的结果是( ) A 、-12 B 、0 C 、-18 D 、18 7、1.20×108的原数是( )A 、120000000B 、1200000000C 、12000000D 、12000000000 8、近似数2.60所表示的精确值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595≤x <2.605 B 、2.50≤x <2.70 C 、2.595<x ≤2.605 D 、2.600<x ≤2.6059、一棵树刚栽是高2m ,以后每年长高0.2m ,n 年后的树高为( ) A 、0.2n B 、0.2n+2 C 、2-0.2n D 、2n+0.210、三个连续奇数,设中间一个为2n+1,则这三个数的和是( ) A 、6n B 、6n+1 C 、6n+2 D 、6n+3 11、下列代数式中,( )是单项式。

A 、-21xy 2 B 、a+b C 、x2+1 D 、2a112、x-2y-5a+6=x-( )A 、-2y-5a+6B 、2y-5a+6C 、2y+5a-6D 、2y+5a+6 13、化简-(-x+y )-[-(x-y)]得( ) A 、2y B 、2x C 、2x-2y D 、014、若代数式2x 2+3x+7的值是8,则代数式4x 2+6x-9的值是( ) A 、2B 、-17C 、-7D 、715、如果32xy 3m与-5x n y 9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分别为( ) A 、3,1 B 、1,3 C 、3,0 D 、0,2 16、 方程2(x +1)=4x -8的解是( )A .45 B .-3 C .5 D .-517、方程2-x 3 - x-14= 5的解是( ) A. 5 B . - 5 C. 7 D.- 7 18、 把方程831412xx --=-去分母后,正确的结果是( ) A .)3(112x x --=- B .)3(1)12(2x x --=- C .x x --=-38)12(2 D .)3(8)12(2x x --=-19、用加减法解方程组51{=+-=-y x y x 中,消x 用 法,消y 用 法( ) A.加,加 B.加,减 C.减,加 D.减,减20、若方程组35223x y m x y m +=+⎧⎨+=⎩的解x 与y 的和为0,则m 的值为( )A.-2 B .0 C.2 D.4 21、若关于x 的方程2x -4=3m 和x+2=m 有相同的根,则m 的值是( )A . 10B .-8C .-10D . 8 22、代数式2k-13 与代数式 14k +3 的值相等时,k 的值为( )A . 7B . 8C . 9D . 1023、由方程组43x m y m +=⎧⎨-=⎩,.可得出x 与y 的关系是( )A .1x y +=B .1x y +=-C .7x y +=D .7x y +=-24、如果4(1)6x y x m y +=⎧⎨--=⎩中的解x 、y 相同,则m 的值是( )A .1B .-1C .2D .-2 25.足球比赛的记分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队打了14场比赛,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 A .3场 B .4场 C .5场 D .6场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6、如果向东走3km ,记作+3km,那么向西走2km ,记作______。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 一、选择题 1.9的值是()A .﹣3B .3C .±3D .﹣92.在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的是( ) A . B .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1) P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给出以下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内错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列几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③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一个内角.A .1个B .2个C .3个D .4 6.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93-=- B .49714412=± C .23(8)4-= D .327382--=- 7.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摆放,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点E 在AC 上,EF ∥BC ,∠B =∠EDF =90°,∠A =30°,∠F =45°,则∠CED 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点(1,1)P y x -++叫做点P 的伴随点,已知点1A 的伴随点为2A ,点2A 的伴随点为3A ,点3A 的伴随点为4A ,…,这样依次得点A 1,A 2,A 3,…,n A ,…,若点1A 的坐标为(3)1,,则点A 2021的坐标为( ) A .(0,2)- B .(0)4, C .(3)1, D .(3,1)-二、填空题9425⨯=______.10.小明从镜子里看到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那么实际时间是_______.11.如图,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AD 是△ABC 的高,∠ABC=60°,则∠AOE=_____.12.如图,AE BC ∥,45BDA ∠=︒,30C ∠=︒,则∠CA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14.“⊗”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 和b ,都有21a b b ⊗=+.例如:2955126⊗=+=.当m 为有理数时,则(3)m m ⊗⊗等于________.15.已知点A 在x 轴上方,y 轴左侧,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16.如图,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跳动,第一秒它从原点跳动到点(0,1),第二秒它从点(0,1)跳到点(1,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 →(1,1) →(1,0)→…],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43秒后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3272-; (2)432+-.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2164x -=(2)3(1)64x -=19.如图,点F 在线段AB 上,点E 、G 在线段CD 上,AB ∥CD .(1)若BC 平分∠ABD ,∠D =100°,求∠ABC 的度数;解:∵AB ∥CD (已知),∴∠ABD +∠D =180°( ).∵∠D =100°(已知),∴∠ABD =80°.又∵BC 平分∠ABD ,(已知),∴∠ABC =12∠ABD = °( ).(2)若∠1=∠2,求证:AE ∥FG (不用写依据).20.已知:如图,把△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1)画出△A ′B ′C ′,写出A ′、B ′、C ′的坐标;(2)点P 在y 轴上,且S △BCP =4S △ABC ,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1.我们知道2是无理数,其整数部分是1,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请解答下列问题:(1)10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2)如果5的小数部分为a,13的整数部分为b,求a+b-5的值;(3)已知10+3=x+y,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22.如图,这是由8个同样大小的立方体组成的魔方,体积为64.(1)求出这个魔方的棱长;(2)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ABCD,求出阴影部分的边长.23.已知点C在射线OA上.(1)如图①,CD//OE,若∠AOB=90°,∠OCD=120°,求∠BOE的度数;(2)在①中,将射线OE沿射线OB平移得O′E'(如图②),若∠AOB=α,探究∠OCD 与∠BO′E′的关系(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在②中,过点O′作OB的垂线,与∠OCD的平分线交于点P(如图③),若∠CPO′=90°,探究∠AOB与∠BO′E′的关系.24.如图,△ABC和△ADE有公共顶点A,∠ACB=∠AED=90°,∠BAC=45°,∠DAE=30°.(1)若DE//AB,则∠EAC=;(2)如图1,过AC上一点O作OG⊥AC,分别交A B、A D、AE于点G、H、F.①若AO=2,S△AGH=4,S△AHF=1,求线段OF的长;②如图2,∠AFO的平分线和∠AOF的平分线交于点M,∠FHD的平分线和∠OGB的平分线交于点N,∠N+∠M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度数;若改变,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99的算术平方根,而9的算术平方根是3,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因为32=9,9,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正确解答的前提.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能通过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不合题意;B、能通过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不合题意;C、能通过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不合题意;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能通过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不合题意;B、能通过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不合题意;C、能通过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不合题意;D、不能通过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上面的三角形需要由下面的三角形旋转才能得到,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熟知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可得所在象限.【详解】解:∵点P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P(-3,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第一、二、三、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4.B【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③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原命题是假命题;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难度较小.5.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余角与补角的定义对③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④进行判断.【详解】解: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①错误;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所以②正确;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所以③正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一个内角,所以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6.C【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A、负数没有平方根,故错误B712,故错误C,故正确D、3322⎛⎫--=⎪⎝⎭,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计算,熟知任何数都有立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是关键7.B【分析】由∠B=∠EDF=90°,∠A=30°,∠F=45°,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ACB=60°,∠DEF=45°,由EF∥BC,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CEF的度数,结合∠CED=∠CEF-∠DEF,即可求出∠CED的度数,此题得解.【详解】解:∵∠B=90°,∠A=30°,∴∠ACB=60°.∵∠EDF=90°,∠F=45°,∴∠DEF=45°.∵EF∥BC,∴∠CEF =∠ACB =60°,∴∠CED =∠CEF -∠DEF =60°-45°=1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牢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C【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得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1除以4,根据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2021的坐标即可.【详解】解:∵点的坐标为,∴点的伴随点的坐标为,即解析:C【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得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1除以4,根据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 2021的坐标即可.【详解】解:∵点1A 的坐标为(3)1,, ∴点1A 的伴随点2A 的坐标为(11,31)-++,即(0,4) ,同理得:345(3,1),(0,2),(3,1),A A A --∴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2145051÷=,∴A 2021的坐标与1A 的坐标相同,即A 2021的坐标为(3)1,,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点的变化规律问题,解题关键是读懂题目,理解“伴随点”的定义,并能够得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二、填空题9.10【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计算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解析:10【分析】先计算乘法,然后计算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10.21:05.【分析】利用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详解】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21:05成轴对称,所解析:21:05.【分析】利用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详解】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21:05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21:05.故答案为21:05【点睛】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11.60°【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OB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OD 的度数,由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BE是△ABC的角平分线,∠ABC=60°,∴∠DOB=∠A解析:60°【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OB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OD的度数,由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C =60°,∴∠DOB =12∠ABC =12×60°=30°,∵AD 是△ABC 的高,∴∠ADC =90°,∵∠ADC 是△OBD 的外角,∴∠BOD =∠ADC -∠OBD =90°-30°=60°,∴∠AOE =∠BOD =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2.【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的度数.【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熟练运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 解析:15︒【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45BDA DAE ∠=∠=︒,30C CAE ∠=∠=︒,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CAD ∠的度数.【详解】解:∵AE ∥BC ,45BDA ∠=︒,30C ∠=︒∴45BDA DAE ∠=∠=︒,30C CAE ∠=∠=︒∴15CAD DAE CAE ∠=∠-∠=︒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熟练运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 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4.101【分析】根据“”的定义进行运算即可求解.【详解】解:=== =101.故答案为:101.【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理解新定义的法则是解题关键.解析:101【分析】根据“⊗”的定义进行运算即可求解.解:(3)m m ⊗⊗=2(31)m ⊗+=10m ⊗=2101+ =101.故答案为:101.【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理解新定义的法则是解题关键.15.(-4,3) .【分析】到x 轴的距离表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表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点在第二象限,第二象限中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所以点A 的坐解析:(-4,3) .【分析】到x 轴的距离表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表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点在第二象限,第二象限中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 所以点A 的坐标为(-4,3)故答案为:(-4,3) .【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关键.16.(5,6)【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出跳蚤跳到(n ,n )位置用时n (n+1)秒,然后根据43秒时n 是偶数,即可判断出所在位置的坐标.【详解】解:跳蚤跳到(1,1)位置用时1×2=2秒,下一步向下跳解析:(5,6)【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出跳蚤跳到(n ,n )位置用时n (n +1)秒,然后根据43秒时n 是偶数,即可判断出所在位置的坐标.【详解】解:跳蚤跳到(1,1)位置用时1×2=2秒,下一步向下跳动;跳到(2,2)位置用时2×3=6秒,下一步向左跳动;跳到(3,3)位置用时3×4=12秒,下一步向下跳动;跳到(4,4)位置用时4×5=20秒,下一步向左跳动;…由以上规律可知,跳蚤跳到(n,n)位置用时n(n+1)秒,当n为奇数时,下一步向下跳动;当n为偶数时,下一步向左跳动;∴第6×7=42秒时跳蚤位于(6,6)位置,下一步向左跳动,则第43秒时,跳蚤需从(6,6)向左跳动1个单位到(5,6),故答案为:(5,6).【点睛】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规律,从而可以得到到达每个点所用的时间.三、解答题17.(1)-1;(2).【分析】(1)按照立方根的定义与平方的含义分别计算,再求差即可;(2)按照算术平方根的含义与绝对值的应用先化简,再合并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点解析:(1)-1;(2)4.【分析】(1)按照立方根的定义与平方的含义分别计算,再求差即可;(2)按照算术平方根的含义与绝对值的应用先化简,再合并即可.【详解】=-=-.解:(1)原式341(2)原式22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乘方,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的运算,实数的加减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1);(2)x=5.【详解】分析:(1)先移项,然后再求平方根即可;(2)先求x-1立方根,再求x即可.详解:(1),∴;(2),∴x-1=4,∴x=5.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解析:(1)52x=±;(2)x=5.【详解】分析:(1)先移项,然后再求平方根即可;(2)先求x-1立方根,再求x即可.详解:(1)225 4x=,∴52x=±;(2)()1x-∴x-1=4,∴x=5.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解题时牢记定义是关键,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19.(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0;角平分线的定义;(2)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D=8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FGC,等解析:(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0;角平分线的定义;(2)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D=8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FGC,等量代换得到∠2=∠FGC,即可判定AE∥FG.【详解】(1)∵AB∥CD(已知),∴∠ABD+∠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100°(已知),∴∠ABD=80°,又∵BC平分∠ABD(已知),∴∠ABC=12∠ABD=40°(角平分线的定义).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0;角平分线的定义;(2)证明:∵AB∥CD,∴∠1=∠FGC,又∵∠1=∠2,∴∠2=∠FGC,∴AE∥FG.【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20.(1)作图见解析,A′(1,5),B′(0,2),C′(4,2);(2)P(0,10)或(0,-12).【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解决问题;(2)设P(0,m解析:(1)作图见解析,A′(1,5),B′(0,2),C′(4,2);(2)P(0,10)或(0,-12).【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B′,C′即可解决问题;(2)设P(0,m),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A′(1,5),B′(0,2),C′(4,2);(2)设P(0,m),由题意:12×4×|m+2|=4×12×4×3,解得m=10或-12,∴P(0,10)或(0,-1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21.(1)3,;(2)1;(3)【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求解;(2)估算出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即可确定出a+b的值;(3)根据题意确定出x与y的值,求出x-y的相反数即可.【详解解析:(1)3103;(2)1;(3312【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求解;(25a13b,即可确定出a+b的值;(3)根据题意确定出x 与y 的值,求出x -y 的相反数即可.【详解】(1)3104<<,33;(2)253<<,22,2a ∴=,3134<<,3,3b ∴=,231a b ∴++=;(3)132<<,11,10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y <1,)1,1011111111112y x x y ∴==+=∴-=-==12x y ∴-=x y ∴-的相反数是:(1212-=.【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 22.(1)棱长为4;(2)边长为:(或)【分析】(1)由立方体的体积为棱长的立方可以得到答案;(2)用勾股定理直接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则,所以,即正方体的棱长为4.解析:(1)棱长为4;(2【分析】(1)由立方体的体积为棱长的立方可以得到答案;(2)用勾股定理直接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 ,则364x =,所以4x =,即正方体的棱长为4.(2)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4,所以A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理解与计算,由实际的情境去理解问题本身就是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是关键.23.(1)150°;(2)∠OCD+∠BO′E′=360°-α;(3)∠AOB=∠BO′E′【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OE的度数,再根据直角、周角的定义即可求得∠BOE的度数;(2)解析:(1)150°;(2)∠OCD+∠BO′E′=360°-α;(3)∠AOB=∠BO′E′【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OE的度数,再根据直角、周角的定义即可求得∠BOE的度数;(2)如图②,过O点作OF∥C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可得∠OCD、∠BO′E′的数量关系;(3)由已知推出CP∥OB,得到∠AOB+∠PCO=180°,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出∠OCD=2∠PCO=360°-2∠AOB,根据(2)∠OCD+∠BO′E′=360°-∠AOB,进而推出∠AOB=∠BO′E′.【详解】解:(1)∵CD∥OE,∴∠AOE=∠OCD=120°,∴∠BOE=360°-∠AOE-∠AOB=360°-90°-120°=150°;(2)∠OCD+∠BO′E′=360°-α.证明:如图②,过O点作OF∥CD,∵CD∥O′E′,∴OF∥O′E′,∴∠AOF=180°-∠OCD,∠BOF=∠E′O′O=180°-∠BO′E′,∴∠AOB=∠AOF+∠BOF=180°-∠OCD+180°-∠BO′E′=360°-(∠OCD+∠BO′E′)=α,∴∠OCD+∠BO′E′=360°-α;(3)∠AOB=∠BO′E′.证明:∵∠CPO′=90°,∴PO′⊥CP,∵PO′⊥OB,∴CP∥OB,∴∠PCO+∠AOB=180°,∴2∠PCO=360°-2∠AOB,∵CP是∠OCD的平分线,∴∠OCD=2∠PCO=360°-2∠AOB,∵由(2)知,∠OCD+∠BO′E′=360°-α=360°-∠AOB,∴360°-2∠AOB+∠BO′E′=360°-∠AOB,∴∠AOB=∠BO′E′.【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平移的性质,直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1)45°;(2)①1;②是定值,∠M+∠N=142.5°【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①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GH,HF,再证明AO=OG=2,可得结论.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解析:(1)45°;(2)①1;②是定值,∠M+∠N=142.5°【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①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GH,HF,再证明AO=OG=2,可得结论.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M,∠N(用∠FAO表示),可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AB∥ED∴∠E=∠EAB=9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45°,∴∠CAE=90°-45°=45°.故答案为:45°.(2)①如图1中,∵OG⊥AC,∴∠AOG=90°,∵∠OAG=45°,∴∠OAG=∠OGA=45°,∴AO=OG=2,∵S△AHG=12•GH•AO=4,S△AHF=12•FH•AO=1,∴GH=4,FH=1,∴OF=GH-HF-OG=4-1-2=1.②结论:∠N+∠M=142.5°,度数不变.理由:如图2中,∵MF,MO分别平分∠AFO,∠AOF,∴∠M=180°-12(∠AFO+∠AOF)=180°-12(180°-∠FAO)=90°+12∠FAO,∵NH,NG分别平分∠DHG,∠BGH,∴∠N=180°-12(∠DHG+∠BGH)=180°-12(∠HAG+∠AGH+∠HAG+∠AHG)=180°-12(180°+∠HAG)=90°-12∠HAG=90°-12(30°+∠FAO+45°)=52.5°-12∠FAO,∴∠M+∠N=142.5°.【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最后一个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用∠FAO表示出∠M,∠N.。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 一、选择题 1.81的平方根是()A .9B .9和﹣9C .3D .3和﹣3 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识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各点中,在第三象限的点是( )A .()2,4B .()2,4-C .()2,4-D .()2,4--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如图,直线//EF MN ,点A ,B 分别是EF ,MN 上的动点,点G 在MN 上,ACB m ∠=︒,AGB ∠和CBN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若52D ∠=︒,则m 的值为( ).A .70B .74C .76D .80 6.若325.36 2.938=,3253.6 6.329=,则325360000=( ) A .632.9B .293.8C .2938D .6329 7.如图,直线a ∥b ,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b 上,若∠1=54°,则∠2的度数为( )A .36°B .44°C .46°D .54°8.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A .()2020,1B .()2020,0C .()2020,2D .()2021,0二、填空题9.若2(23)20a b ++-=则b =a ________.10.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11.如图,DB 是ABC 的高,AE 是角平分线,26BAE ∠=,则BFE ∠=______.12.如图,//AB DE ,70ABC ∠=︒,140CDE ∠=︒,则BC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13.如图,将一条对边互相平行的长方形纸带进行两次折叠,折痕分别为AB 、CD ,若//CD BE ,且156∠=︒,则2∠=_____.14.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输入n=100,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n=25,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开始输入的n 值可以是________.15.已知,(0,4)A ,0()2,B ﹣,1(3,)C ﹣,则ABC S =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4,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2021个点的坐标是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3)2﹣4; (2)23252+-;(3)220183|3|27(4)(1)-+---+-.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2164x -=(2)()318x -=19.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 ∠+∠=∠,理由如下:过点C 作//CF AB则B ∠=______( )又∵//AB DE ,//CF AB∴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 )∴12B E ∠+∠=∠+∠( )即B E ∠+∠=____________20.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2),(3,1),(0,2),若把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B C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2)写出点A '的坐标;(3)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 21.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479,<<即273<<,∴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 问题:已知52a +的立方根是3,31a b +-的算术平方根是4,c 是13的整数部分. (1)求13的小数部分.(2)求3a b c -+的平方根.22.已知足球场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而国际标准球场的长度a 和宽度b (单位:米)的取值范围分别是100110a ≤≤,6475b ≤≤.若某球场的宽与长的比是1:1.5,面积为7350平方米,请判断该球场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球场的长宽标准,并说明理由. 23.如图1,AB //CD ,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点O 在直线AB 、CD 之间,且100EOF ∠=︒.(1)求BEO OFD ∠+∠的值;(2)如图2,直线MN 分别交BEO ∠、OFC ∠的角平分线于点M 、N ,直接写出EMN FNM ∠-∠的值;(3)如图3,EG 在AEO ∠内,AEG m OEG ∠=∠;FH 在DFO ∠内,DFH m OFH ∠=∠,直线MN 分别交EG 、FH 分别于点M 、N ,且50FMN ENM ∠-∠=︒,直接写出m 的值.24.如图1,已知AB ∥CD ,BE 平分∠ABD ,DE 平分∠BDC .(1)求证:∠BED =90°;(2)如图2,延长BE 交CD 于点H ,点F 为线段EH 上一动点,∠EDF =α,∠ABF 的角平分线与∠CDF 的角平分线DG 交于点G ,试用含α的式子表示∠BGD 的大小;(3)如图3,延长BE 交CD 于点H ,点F 为线段EH 上一动点,∠EBM 的角平分线与∠FDN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探究∠BGD 与∠BFD 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先化简,再根据平方根的地红衣求解.【详解】 解:∵81,∴819=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则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即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x=±.2.D【分析】根据平移作图是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连续作图设计出的图案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B、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作图是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连续作图设计出的图案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B、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C、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正确;D、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关键是掌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3.D【分析】应先判断点在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进而找相应坐标.【详解】解:∵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也是负数,∴结合选项符合第三象限的点是(-2,-4).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在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分析】真命题就是正确的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详解】解:A.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故A不符合题意;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B是假命题,符合题意;C.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C不符合题意;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真假命题,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5.C【分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CB=∠5+∠1+∠2,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m即可.【详解】解:过C作CH∥MN,∴∠6=∠5,∠7=∠1+∠2,∵∠ACB=∠6+∠7,∴∠ACB=∠5+∠1+∠2,∵∠D=52°,∴∠1+∠5+∠3=180°−52°=128°,由题意可得GD为∠AGB的角平分线,BD为∠CBN的角平分线,∴∠1=∠2,∠3=∠4,∴m°=∠1+∠2+∠5=2∠1+∠5,∠4=∠1+∠D=∠1+52°,∴∠3=∠4=∠1+52°,∴∠1+∠5+∠3=∠1+∠5+∠1+52°=2∠1+∠5+52°=m°+52°,∴m°+52°=128°,∴m°=76°.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关键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6.B【分析】3632536000025.3610⨯.【详解】解:325.36 2.938=,∴3632536000025.3610⨯362325.3610 2.93810293.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的含义,立方根的性质,熟练立方根的含义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A【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可求出∠3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2=∠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C=90°,∠1=54°,∴∠3=90°-∠1=36°,∵a∥b,∴∠2=∠3=3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分析点P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规律即可.【详解】解:点P坐标运动规律可以看做每运动四次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4个单位,则2020=505×4,所以,前505次循环运动点P共向右运解析:B【分析】分析点P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规律即可.【详解】解:点P坐标运动规律可以看做每运动四次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4个单位,则2020=505×4,所以,前505次循环运动点P共向右运动505×4=2020个单位,且在x轴上,故点P 坐标为(2020,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规律探究题,解答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二、填空题9.【分析】根据平方与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求解.【详解】依题意得2a+3=0.b-2=0,解得a=-,b=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实数的性质. 解析:32【分析】根据平方与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求解.【详解】依题意得2a+3=0.b-2=0, 解得a=-32,b=2,∴3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实数的性质.10.【分析】关于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可求解.【详解】解:由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 解析:()2,3--【分析】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可求解.【详解】解:由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AD=∠BAE=26°,而∠AFD 与∠FAD 互余,与∠BFE 是对顶角,故可求得∠BFE 的度数.【详解】∵AE 是角平分线,∠BAE=26°,∴∠FAD=∠B解析:64【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AD=∠BAE=26°,而∠AFD 与∠FAD 互余,与∠BFE 是对顶角,故可求得∠BFE 的度数.【详解】∵AE 是角平分线,∠BAE=26°,∴∠FAD=∠BAE=26°,∵DB 是△ABC 的高,∴∠AFD=90°−∠FAD=90°−26°=64°,∴∠BFE=∠AFD=64°.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30【分析】过点C 作CF ∥AB ,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CF ∥D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CF=∠ABC ,∠CDE+∠DCF=180°,根据已知条件等量代换得到∠BCF=70°,由等式性质得到∠解析:30【分析】过点C 作CF ∥AB ,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CF ∥D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CF =∠ABC ,∠CDE +∠DCF =180°,根据已知条件等量代换得到∠BCF =70°,由等式性质得到∠DCF =30°,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点C 作CF ∥AB ,∵AB∥DE,∴CF∥DE,∴∠BCF=∠ABC=70°,∠DCF=180°-∠CDE=40°,∴∠BCD=∠BCF-∠DCF=70°-40°=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3.68°【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翻折不变性即可得到∠5=∠DCF=∠4=∠3=∠1=56°,进而得出∠2=68°.【详解】解:如图,延长BC到点F,∵纸带对边互相平行,∠1=56°,解析:68°【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翻折不变性即可得到∠5=∠DCF=∠4=∠3=∠1=56°,进而得出∠2=68°.【详解】解:如图,延长BC到点F,∵纸带对边互相平行,∠1=56°,∴∠4=∠3=∠1=56°,由折叠可得,∠DCF=∠5,∵CD∥BE,∴∠DCF =∠4=56°,∴∠5=56°,∴∠2=180°-∠DCF -∠5=180°-56°-56°=68°,故答案为:68°.【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解析: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15.11【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面积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示,根据,,三点坐标建立坐标系得:则.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利用直角坐标系求三角形的解析:11【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面积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示,根据(0,4)A ,0()2,B ﹣,1(3,)C ﹣三点坐标建立坐标系得:则1115524351511222ABC S .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利用直角坐标系求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面积解答.16.(64,4)【分析】横坐标为1的点有1个,纵坐标只是0;横坐标为2的点有2个,纵坐标是0或1;横坐标为3的点有3个,纵坐标分别是0,1,2…横坐标为奇数,纵坐标从大数开始数;横坐标为偶数,则从0解析:(64,4)【分析】横坐标为1的点有1个,纵坐标只是0;横坐标为2的点有2个,纵坐标是0或1;横坐标为3的点有3个,纵坐标分别是0,1,2…横坐标为奇数,纵坐标从大数开始数;横坐标为偶数,则从0开始数.【详解】解:把第一个点(1,0)作为第一列,(2,1)和(2,0)作为第二列,依此类推,则第一列有一个数,第二列有2个数,第n 列有n 个数.则n 列共有()12n n +个数,并且在奇数列点的顺序是由上到下,偶数列点的顺序由下到上.因为1+2+3+…+63=2016,则第2021个数一定在第64列,由下到上是第5个数. 因而第2021个点的坐标是(64,4).故答案为:(64,4).【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规律,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三、解答题17.(1)9;(2)-;(3)-3.【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1=﹣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1);(2).【分析】(1)首先求出的值是多少,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求出x的值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可得x-1=2,据此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1)解解析:(1)52x=±;(2)3x=.【分析】(1)首先求出2x的值是多少,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求出x的值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可得x-1=2,据此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1)2164x-=2254x=解得:52 x=±故答案为:52x =± (2)()318x -= 12x -=解得:3x =故答案为:3x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立方根的含义和求法.19.∠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BCE【分析】过点作,则∠1,同理可以得到∠2,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解析:∠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BCE【分析】过点C 作//CF AB ,则B ∠=∠1,同理可以得到E ∠=∠2,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B E BCE ∠+∠=∠,理由如下:过点C 作//CF AB ,则B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AB DE ,//CF AB ,∴DE ∥CF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E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B E ∠+∠=∠+∠(等量代换)即B E ∠+∠=∠BCE ,故答案为:∠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BC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20.(1)见解析;(2);(3)【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确定,,的坐标,再连线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 (2)根据平移规律写出的坐标即可;(3)可将三角形补成一个矩形,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形的面 解析:(1)见解析;(2)()3,1-;(3)7【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确定A ',B ',C '的坐标,再连线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 (2)根据平移规律写出A '的坐标即可;(3)可将三角形补成一个矩形,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三角形A B C '''即为所求;(2)若把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B C ''',点A '的坐标为(-3,1);(3)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4×5-12×2×4-12×1×3-12×3×5=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以及三角形在坐标轴上的计算,切割法的运用,掌握平移规律和运用切割法求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21.(1);(2).【分析】(1)直接利用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分别得出答案;(2)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以及(1)结论,代入解答即可.【详解】(1)∵即,∴的整数部分为3,小数部分为,解析:(13;(2)4±.【分析】(1)直接利用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分别得出答案;(2)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以及(1)结论,代入解答即可.【详解】(1)∵即34<, ∴33,∴3;(2)∵52a +的立方根是3,31a b +-的算术平方根是4,c ∴5227a +=,3116a b +-=,3c =,∴5a =,2b =,3c =,∴316a b c -+=,3a b c -+的平方根是4±.【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估算方法、平方根的意义、代数式求值等知识点,读懂题意,掌握解答顺序,正确计算即可.22.符合,理由见解析【分析】根据宽与长的比是1:1.5,面积为7350平方米,列方程求出长和宽,比较得出答案.【详解】解:符合,理由如下:设宽为b 米,则长为1.5b 米,由题意得,1.5b×b解析:符合,理由见解析【分析】根据宽与长的比是1:1.5,面积为7350平方米,列方程求出长和宽,比较得出答案.【详解】解:符合,理由如下:设宽为b 米,则长为1.5b 米,由题意得,1.5b×b=7350,∴b=70,或b=-70(舍去),即宽为70米,长为1.5×70=105米,∵100≤105≤110,64≤70≤75,∴符合国际标准球场的长宽标准.【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列出方程求出长和宽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前提.23.(1) ;(2)的值为40°;(3).【分析】(1)过点O 作OG ∥AB ,可得AB ∥OG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 (2)过点M 作MK ∥AB ,过点N 作NH ∥CD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设∠BEM解析:(1)260BEO DFO ∠+∠=︒ ;(2)EMN FNM ∠-∠的值为40°;(3)53. 【分析】(1)过点O 作OG ∥AB ,可得AB ∥OG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2)过点M 作MK ∥A B ,过点N 作NH ∥CD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设∠BEM =∠OEM =x ,∠CFN =∠OFN =y ,由∠BEO +∠DFO =260°可求x -y =40°,进而求解;(3)设直线FK 与EG 交于点H ,FK 与AB 交于点K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50FMN ENM ∠-∠=︒,可得50KFD AEG ∠-∠=︒,结合260AEG n OEG DFK n OFK BEO DFO ∠=∠=∠∠+∠=︒,,,可得11180100AEG AEG KFD KFD n n∠+∠+︒-∠-∠=︒, 即可得关于n 的方程,计算可求解n 值.【详解】证明:过点O 作OG ∥AB ,∵AB ∥CD ,∴AB ∥OG ∥CD ,∴180180BEO EOG DFO FOG ∠+∠=︒∠+∠=︒,,∴360BEO EOG DFO FOG ∠+∠+∠+∠=︒,即360BEO EOF DFO ∠+∠+∠=︒,∵∠EOF =100°,∴∠260BEO DFO +∠=︒;(2)解:过点M 作MK ∥AB ,过点N 作NH ∥CD ,∵EM 平分∠BEO ,FN 平分∠CFO ,设BEM OEM x CFN OFN y ∠=∠=∠=∠=,,∵260BEO DFO ∠+∠=︒∴21802260BEO DFO x y ∠+∠=+︒-=︒,∴x -y =40°,∵MK ∥AB ,NH ∥CD ,AB ∥CD ,∴AB ∥MK ∥NH ∥CD ,∴EMK BEM x HNF CFN y KMN HNM ∠=∠=∠=∠=∠=∠,,,∴EMN FNM EMK KMN HNM HNF ∠+∠=∠+∠-∠+∠()x KMN HNM y =+∠-∠-=x -y=40°,故EMN FNM ∠-∠的值为40°;(3)如图,设直线FK 与EG 交于点H ,FK 与AB 交于点K ,∵AB ∥CD ,∴AKF KFD ∠=∠,∵AKF EHK HEK EHK AEG ∠=∠+∠=∠+∠,∴KFD EHK AEG ∠=∠+∠,∵50EHK NMF ENM ∠=∠-∠=︒,∴50KFD AEG ∠=︒+∠,即50KFD AEG ∠-∠=︒,∵AEG n OEG ∠=∠,FK 在∠DFO 内,DFK n OFK ∠=∠. ∴1180180CFO DFK OFK KFD KFD n∠=︒-∠-∠=︒-∠-∠ , 1AEO AEG OEG AEG AEG n∠=∠+∠=∠+∠, ∵260BEO DFO ∠+∠=︒,∴100AEO CFO ∠+∠=︒, ∴11180100AEG AEG KFD KFD n n∠+∠+︒-∠-∠=︒, 即(180)1KFD AEG n ⎛⎫ ⎪⎝∠⎭+-∠︒=, ∴115080n ⎛⎫ ⎪⨯⎭︒︒⎝+=, 解得53n = .经检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5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1)见解析;(2)∠BGD =;(3)2∠BGD+∠BFD =360°.【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EBD+∠EDB =(∠ABD+∠BD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ABD+∠BDC =180°解析:(1)见解析;(2)∠BGD =902a ︒-;(3)2∠BGD +∠BFD =360°.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EBD +∠EDB =12(∠ABD +∠BD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ABD +∠BDC =180°,从而根据∠BED =180°﹣(∠EBD +∠EDB )即可得到答案; (2)过点G 作GP ∥AB ,根据AB ∥CD ,得到GP ∥AB ∥CD ,从而得到∠BGD =∠BGP +∠PGD =∠ABG +∠CDG ,然后根据∠EBD +∠EDB =90°,∠ABD +∠BDC =180°, 得到∠ABE +∠EDC =90°,即∠ABE +α+∠FDC =9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2∠ABG +2∠CDG =90°﹣α即可得到答案;(3)过点F 、G 分别作FM ∥AB 、GM ∥AB ,从而得到AB ∥GM ∥FN ∥CD ,得到∠BGD =∠BGM +∠DGM =∠4+∠6,根据BG 平分∠FBP ,DG 平分∠FDQ ,∠4=12∠FBP =12(180°﹣∠3),∠6=12∠FDQ =12(180°﹣∠5),即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BE 平分∠ABD ,∴∠EBD =12∠ABD ,∵DE平分∠BDC,∴∠EDB=12∠BDC,∴∠EBD+∠EDB=12(∠ABD+∠BDC),∵AB∥CD,∴∠ABD+∠BDC=180°,∴∠EBD+∠EDB=90°,∴∠BED=180°﹣(∠EBD+∠EDB)=90°.(2)解:如图2,由(1)知:∠EBD+∠EDB=90°,又∵∠ABD+∠BDC=180°,∴∠ABE+∠EDC=90°,即∠ABE+α+∠FDC=90°,∵BG平分∠ABE,DG平分∠CDF,∴∠ABE=2∠ABG,∠CDF=2∠CDG,∴2∠ABG+2∠CDG=90°﹣α,过点G作GP∥AB,∵AB∥CD,∴GP∥AB∥CD∴∠ABG=∠BGP,∠PGD=∠CDG,∴∠BGD=∠BGP+∠PGD=∠ABG+∠CDG=902α-;(3)如图,过点F、G分别作FN∥AB、GM∥AB,∵AB∥CD,∴AB∥GM∥FN∥CD,∴∠3=∠BFN,∠5=∠DFN,∠4=∠BGM,∠6=∠DGM,∴∠BFD=∠BFN+∠DFN=∠3+∠5,∠BGD=∠BGM+∠DGM=∠4+∠6,∵BG平分∠FBP,DG平分∠FDQ,∴∠4=12∠FBP=12(180°﹣∠3),∠6=12∠FDQ=12(180°﹣∠5),∴∠BFD+∠BGD=∠3+∠5+∠4+∠6,=∠3+∠5+12(180°﹣∠3)+12(180°﹣∠5),=180°+12(∠3+∠5),=180°+12∠BFD,整理得:2∠BGD+∠BFD=3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综合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综合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综合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中学生活拉开序幕,下面诗句中值得刚进入初中的我们借鉴的是()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③书到用时方恨少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小学六年的美好时光已悄然流逝。

当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漫步在中学校园时,藏不住激动的心跳。

这是因为()A.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是新的机会和可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B.从小学到中学是每个人一生的起点C.每个人在中学阶段都会变得更好D.进入中学就意味着长大了3.梦想是现实的开始,做过了,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但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

这说明A.梦想与现实是相同的B.努力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C.梦想与现实是对等的D.梦想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可见学习()①局限于学校②不仅表现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还体现在情绪、情感方面的体验和感悟③体现在一切经历中: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等④只有读书写文章,才算得上是学习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下列观点中能够准确概括上面图片反映的内容有()②学习就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③学习只表现掌握知识和技能④学习还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这启示我们()①要明确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学习②要明确学习的意义,认识到学习点亮生命③要正确体味学习的苦与乐,学会享受学习④要发现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南亚1、7月风向图,结合两图分析可以看出()A.盛行东北季风时降水多B.盛行西南季风时降水多C.水热丰富无洪涝灾害D.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2、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3、世界上人种分布最复杂的大洲是()A.北美洲B.欧洲C.大洋洲D.南美洲4、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5、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152°、南纬74°,甲地位于乙地的()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6、下列山脉中,为我国陆地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太行山 B.祁连山 C.贺兰山 D.雪峰山7、读“地形雨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C.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没有差异 D.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多8、俗话说“找不到北了”。

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该选择的是()A.赤道B.回归线C.南极点D.北极点9、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位于下列哪个国家()A.智利 B.英国 C.印度 D.澳大利亚10、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安第斯山 D.落基山11、在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A.夏季B.冬季C.秋季D.春季12、下列关于图a和图b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图b相比,图a比倒尺较大,表示的范围也大B.两图所示地区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图a所示地区在图b所示地区的西北方向D.图a和图b所在经度范围不同,地方时也不同13、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A.亚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1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是()A.日常生活B.交通运输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15、如图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A.野外露营B.减少外出C.室外踢球D.出海捕鱼16、西亚地区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C.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D.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17、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A.湿度、风力B.气温、降水C.气压、风力D.风力、降水18、美国“硅谷”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A.电子工业 B.汽车工业 C.钢铁工业 D.宇航工业19、下列说法指气候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风和日丽20、西亚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A.黑海 B.阿拉伯海 C.里海 D.红海21、被称为世界“加油站”的国家是()A.俄罗斯 B.日本 C.伊朗 D.伊拉克22、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加尔各答B.新德里C.班加罗尔D.孟买23、我国濒临的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C.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D.渤海、琼州海峡24、小明从赤道出发,先向正北,再向正西、正南、正东各走200千米,最后到达的地点位于A.起点 B.起点的正西 C.起点的正东D.不能确定25、下列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云层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下图为经纬网地图。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完整一、选择题1.化简4的结果为() A .16B .4C .2D .2±2.下列图中的“笑脸”,由如图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3.已知点P 的坐标为(2,4)P -,则点P 在第( )象限. A .一B .二C .三D .四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B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如图,//AB CD ,DCE ∠的角平分线CG 的反向延长线和ABE ∠是角平分线BF 交于点F ,48E F ∠-∠=︒,则F ∠等于( )A .42°B .44°C .72°D .76°6.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42±=±B .42±=C .382--=-D .()288-=-7.如图,将△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55°后得到△OCD ,此时//CD OB ,若20AOB ∠=︒,则A ∠的度数是( )A .20°B .25°C .30°D .35° 8.若点(1,3)++M k k 在x 轴上,则点M 的坐标为( )A .(4,0)B .(0,3)-C .(2,0)-D .(0,2)-二、填空题9.若,则()m a b +的值为10.若(),3A m -与()4,3B -关于y 轴对称,则m =______.11.在△ABC 中,若∠A=60°,点O 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OC=________.12.如图,把一把直尺放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板上,量得154∠=︒,则2∠的度数是_______.13.如图1是//AD BC 的一张纸条,按图示方式把这一纸条先沿EF 折叠并压平,再沿BF 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21CFE ∠=︒,则图2中AEF ∠的度数为______.14.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输入n=100,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n=25,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开始输入的n 值可以是________.15.点P (2a ,2﹣3a )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则点P 的坐标是__.16.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系列规律点,它们分别是以O 为顶点,边长为正整数的正方形的顶点,A 1(0,1),A 2(1,1),A 3(1,0),A 4(2,0),A 5(2,2),A 6(0,2),A 7(0,3),A 8(3,3)……依此规律A 100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3–8 + (–1)2021; (2)()2133+3––6⎛⎫ ⎪⎝⎭.18.已知a +b =5,ab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a 2+b 2; (2)(a ﹣b )2.19.已知:如图,DB ⊥AF 于点G ,EC ⊥AF 于点H ,∠C =∠D .求证:∠A =∠F . 证明:∵DB ⊥AF 于点G ,EC ⊥AF 于点H (已知), ∴∠DGH =∠EHF =90°( ). ∴DB ∥EC ( ). ∴∠C = ( ). ∵∠C =∠D (已知), ∴∠D = ( ). ∴DF ∥AC ( ). ∴∠A =∠F ( ).20.三角形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O 为坐标原点,()2,3-A ,()3,1B -,()1,2C -.(1)将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111A B C △,画出平移后的111A B C △; (2)将ABC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222A B C △,画出平移后的222A B C △; (3)直接写出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______平方单位.(直接写出结果)21.已知某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是314a -和2a +;11b +的立方根为3-;c 是6的整数部分.求3a b c -+的平方根.22.有一块正方形钢板,面积为16平方米. (1)求正方形钢板的边长.(2)李师傅准备用它裁剪出一块面积为12平方米的长方形工件,且要求长宽之比为3:2,问李师傅能办到吗?若能,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2 1.414≈,3 1.732≈).23.(1)如图①,若∠B +∠D =∠E ,则直线AB 与CD 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证明(不需要注明理由).(2)如图②中,AB //CD ,又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直接写出结论 . (3)如图③,已知AB //CD ,则∠1+∠2+…+∠n -1+∠n 的度数为 .24.在ABC 中,100BAC ∠=︒,A ABC CB =∠∠,点D 在直线BC 上运动(不与点B 、C 重合),点E 在射线AC 上运动,且ADE AED ∠=∠,设DAC n ∠=︒.(1)如图①,当点D 在边BC 上,且40n =︒时,则BAD ∠=__________︒,CDE ∠=__________︒;(2)如图②,当点D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BAD ∠和C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D 运动到点C 的右侧时,其他条件不变,BAD ∠和CDE ∠还满足(2)中的数量关系吗?请在图③中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画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加粗加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的性质即可化简. 【详解】 4=2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算术平方根的性质.2.D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详解】解:A 、B 、C 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 是由平移得到的. 故选:D . 【点睛】解析:D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详解】解:A 、B 、C 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 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3.B【分析】直接利用第二象限内的点: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点P的坐标为P(-2,4),∴点P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4.C【分析】利用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判断选择即可.【详解】解:A、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同旁内角互补,是假命题,符合题意;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真命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判断命题的真假,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难度不大.5.B【分析】过F作FH∥AB,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设∠ABF=∠EBF=α=∠BFH,∠DCG=∠ECG=β=∠CFH,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以及∠E-∠F=48°,即可得到∠E的度数.【详解】解:如图,过F作FH∥AB,∵AB∥CD,∴FH∥AB∥CD,∵∠DCE的角平分线CG的反向延长线和∠ABE的角平分线BF交于点F,∴可设∠ABF=∠EBF=α=∠BFH,∠DCG=∠ECG=β=∠CFH,∴∠ECF=180°-β,∠BFC=∠BFH-∠CFH=α-β,∴四边形BFCE中,∠E+∠BFC=360°-α-(180°-β)=180°-(α-β)=180°-∠BFC,即∠E+2∠BFC=180°,①又∵∠E-∠BFC=48°,∴∠E =∠BFC+48°,②∴由①②可得,∠BFC+48°+2∠BFC=180°,解得∠BFC=44°,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6.A【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逐一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A.2±,计算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2=±,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C.(2)2--=,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7.D【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出∠AOC=55°,∠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OC=∠C=35°,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55°后得到△OCD,∴∠AOC=55°,∠A=∠C,∵∠AOB=20°,∴∠BOC=∠AOC−∠AOB=55°−20°=35°,∵CD∥OB,∴∠BOC=∠C=35°,∴∠A=3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OC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8.C 【分析】点在轴上,则纵坐标为零,列式计算,得到 的值,从而代入横坐标得到点M 的坐标. 【详解】 解:∵在轴上 ∴ ∴ ∴∴点的坐标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解析:C 【分析】点(1,3)++M k k 在x 轴上,则纵坐标为零,列式计算,得到k 的值,从而代入横坐标得到点M 的坐标. 【详解】解:∵(1,3)++M k k 在x 轴上 ∴30k += ∴3k =- ∴13+1=2k +=-- ∴点M 的坐标为(2,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点的特征,根据知识点切入解题是关键.二、填空题 9.-1 【解析】解:有题意得,,,,则解析:-1 【解析】 解:有题意得,,,,则()ma b +10.【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 的值.解:∵A(m,-3)与B(4,-3)关于y轴对称,∴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解析:4【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解:∵A(m,-3)与B(4,-3)关于y轴对称,∴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如果两点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两个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11.120°【分析】由题意可知求出∠ABC+∠ACB=120°,由BO平分∠ABC,CO平分∠ACB,可知∠OBC+∠OCB=∠ABC+∠ACB=60°,所以∠BOC=180°-∠OBC-∠OCB=解析:120°【分析】由题意可知求出∠ABC+∠ACB=120°,由BO平分∠ABC,CO平分∠ACB,可知∠OBC+∠OCB=12∠ABC+12∠ACB=60°,所以∠BOC=180°-∠OBC-∠OCB=120°.【详解】∵∠A=60°,∴∠ABC+∠ACB=120°,∵BO平分∠ABC,CO平分∠ACB,∴∠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12∠ACB=60°,∴∠BOC=180°-∠OBC-∠OCB=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2.【分析】由已知可知,由平行可知,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从而求得的答案.已知可知 直尺的两边平行 故答案为:114°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 解析:114︒【分析】由已知可知460∠=︒,由平行可知13∠=∠,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234∠=∠+∠从而求得的答案. 【详解】 已知可知460∠=︒ 直尺的两边平行∴13∠=∠∴234145460114∠=∠+∠=∠+∠=︒+︒=︒故答案为:114°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113° 【分析】如图,设∠B′FE =x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BFE =∠B′FE =x ,∠AEF =∠A′EF ,则∠BFC =x−21°,再由第2次折叠得到∠C′FB =∠BFC =x−21°,于是利用平角定解析:113° 【分析】如图,设∠B′FE =x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BFE =∠B′FE =x ,∠AEF =∠A′EF ,则∠BFC =x −21°,再由第2次折叠得到∠C′FB =∠BFC =x −21°,于是利用平角定义可计算出x =67°,接着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EF =180°−∠B′FE =113°,所以∠AEF =113°. 【详解】解:如图,设∠B′FE =x ,∵纸条沿EF折叠,∴∠BFE=∠B′FE=x,∠AEF=∠A′EF,∴∠BFC=∠BFE﹣∠CFE=x﹣21°,∵纸条沿BF折叠,∴∠C′FB=∠BFC=x﹣21°,而∠B′FE+∠BFE+∠C′FE=180°,∴x+x+x﹣21°=180°,解得x=67°,∵A′D′∥B′C′,∴∠A′EF=180°﹣∠B′FE=180°﹣67°=113°,∴∠AEF=113°.故答案为113°.【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画出折叠前后得图形.14.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解析: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15.(-4,8)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出方程求出a,即可得解.【详解】解:∵点P(2a,2-3a)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2a解析:(-4,8)【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出方程求出a,即可得解.【详解】解:∵点P(2a,2-3a)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12,∴-2a+2-3a=12,解得a=-2,∴2a=-4,2-3a=8,∴点P的坐标为(-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6.(34,0)【分析】本题是一道关于数字猜想的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坐标之间每三个增加一次,找出第100个所在位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1(0,1)、A2(1,1)、A3(1,0)、A解析:(34,0)【分析】本题是一道关于数字猜想的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坐标之间每三个增加一次,找出第100个所在位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1(0,1)、A2(1,1)、A3(1,0)、A4(2,0)、A5(2,2)、A6(0,2)、A7(0,3)、A8(3,3)…,∴数据每隔三个增加一次,100÷3得33余1,则点A在x轴上,故A100坐标为(34,0),故答案为:(34,0)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通过特殊到一般解决此类问题,利用前面正方形的边长与字母A 的脚标数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三、解答题17.(1)3;(2)–2【分析】(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乘方解决此题.(2)先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从而简化运算.再根据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详解】解:(1)原式=,=3.(2)原式,=解析:(1)3;(2)–2【分析】(1)根据绝对值、立方根、乘方解决此题.(2)先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从而简化运算.再根据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详解】解:(1)原式=()()221--+-,=3.(2)原式= =3+1-6,=–2.【点睛】本地主要考查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乘方,熟练掌握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乘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2+b2=(a+b )2﹣2ab ,即可求解; (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2+b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析:(1)21;(2)17【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2+b 2=(a +b )2﹣2ab ,即可求解;(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 ﹣b )2=a 2+b 2-2ab ,即可求解.【详解】解:(1)∵a +b =5,ab =2,∴a 2+b 2=(a +b )2﹣2ab =52﹣2×2=21;(2))∵a +b =5,ab =2,∴(a ﹣b )2=a 2+b 2-2ab =21-2×2=1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2222a b a ab b +=±+ 及其变形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9.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BA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先证DB ∥EC ,得∠C =∠DBA ,再证∠D =∠DB解析: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BA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先证DB ∥EC ,得∠C =∠DBA ,再证∠D =∠DBA ,得DF ∥AC ,然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DB ⊥AF 于点G ,EC ⊥AF 于点H (已知),∴∠DGH =∠EHF =90°(垂直的定义),∴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DB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 =∠D (已知),∴∠D =∠DBA (等量代换),∴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BA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1)见解析;(2)见解析;(3)【分析】(1)把三角形的各顶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到三角形;(2)把三角形的各顶点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对应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32【分析】(1)把三角形ABC 的各顶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的对应点1A 、1B 、1C ,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到三角形111A B C ;(2)把三角形ABC 的各顶点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的对应点2A 、2B 、2C ,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到三角形222A B C ;(3)三角形ABC 的面积等于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2个直角边长为2,1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一个两直角边长为1,1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解:(1)平移后的三角形111A B C 如下图所示;(2)平移后的三角形222A B C 如下图所示;(3)三角形ABC的面积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2个直角边长为2,1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一个两直角边长为1,1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ABC111=⨯-⨯⨯-⨯⨯-⨯⨯222121112221=---41123=.2【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图形的平移要归结为图形顶点的平移;格点中的三角形的面积通常整理为长方形的面积与几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差.21.【分析】由平方根的含义求解由立方根的含义求解由整数部分的含义求解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某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和,,又的立方根为,,,又是的整数部分,;当,,时,解析:7±【分析】由平方根的含义求解,a 由立方根的含义求解,b 由整数部分的含义求解,c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 解:某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14a -和2a +,(314)(2)0a a ∴-++=,3,a ∴=又11b +的立方根为3-,311(3)27b ∴+=-=-,38b ∴=-,又c2c ∴=;当3a =,38b =-,2c =时,333(38)249a b c -+=⨯--+=,3a b c ∴-+的平方根是7±.【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立方根的含义,无理数的估算,整数部分的含义,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1)4米 (2)见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边长与面积间的关系求解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米、米,由其面积可得x 值,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边长的大小可得结论.【详解】解解析:(1)4米 (2)见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边长与面积间的关系求解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 米、2x 米,由其面积可得x 值,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边长的大小可得结论.【详解】解:(1)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4=米;(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 米、2x 米,则3212x x •=,22x=,x=,2x=<,x=>,22243324∴长方形长是32米,而正方形的边长为4米,所以李师傅不能办到.【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实际应用,灵活的利用算术平方根表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23.(1)AB//CD,证明见解析;(2)∠E1+∠E2+…∠En=∠B+∠F1+∠F2+…∠Fn-1+∠D ;(3)(n-1)•180°【分析】(1)过点E作EF//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则可得出解析:(1)AB//CD,证明见解析;(2)∠E1+∠E2+…∠E n=∠B+∠F1+∠F2+…∠F n-1+∠D;(3)(n-1)•180°【分析】(1)过点E作EF//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则可得出∠B=∠BEF,再由已知及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AB∥CD;(2)如图,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过点G作GH∥AB,根据探究(1)的证明过程及方法,可推出∠E+∠G=∠B+∠F+∠D,则可由此得出规律,并得出∠E1+∠E2+…∠E n=∠B+∠F1+∠F2+…∠F n-1+∠D;(3)如图,过点M作EF∥AB,过点N作GH∥AB,则可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2+∠MNG =180°×2,依此即可得出此题结论.【详解】解:(1)过点E作EF//AB,∴∠B=∠BEF.∵∠BEF+∠FED=∠BED,∴∠B+∠FED=∠BED.∵∠B+∠D=∠E(已知),∴∠FED=∠D.∴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CD.(2)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过点G作GH∥AB,∵AB∥CD,∴AB∥EM∥FN∥GH∥CD,∴∠B=∠BEM,∠MEF=∠EFN,∠NFG=∠FGH,∠HGD=∠D,∴∠BEF+∠FGD=∠BEM+∠MEF+∠FGH+∠HGD=∠B+∠EFN+∠NFG+∠D=∠B+∠EFG+∠D,即∠E+∠G=∠B+∠F+∠D.由此可得:开口朝左的所有角度之和与开口朝右的所有角度之和相等,∴∠E1+∠E2+…∠En=∠B+∠F1+∠F2+…∠F n-1+∠D.故答案为:∠E1+∠E2+…∠E n=∠B+∠F1+∠F2+…∠F n-1+∠D.(3)如图,过点M作EF∥AB,过点N作GH∥AB,∴∠APM+∠PME=180°,∵EF∥AB,GH∥AB,∴EF∥GH,∴∠EMN+∠MNG=180°,∴∠1+∠2+∠MNG =180°×2,依次类推:∠1+∠2+…+∠n-1+∠n=(n-1)•180°.故答案为:(n-1)•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过E点作AB(或CD)的平行线,把复杂的图形化归为基本图形.24.(1)60,30;(2)∠BAD=2∠CDE,证明见解析;(3)成立,∠BAD=2∠CDE,证明见解析【分析】(1)如图①,将∠BAC=100°,∠DAC=40°代入∠BAD=∠BAC-∠DAC解析:(1)60,30;(2)∠BAD=2∠CDE,证明见解析;(3)成立,∠BAD=2∠CDE,证明见解析【分析】(1)如图①,将∠BAC=100°,∠DAC=40°代入∠BAD=∠BAC-∠DAC,求出∠BAD.在△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40°,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DC=∠ABC+∠BAD=100°,在△ADE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DE=∠AED=70°,那么∠CDE=∠ADC-∠ADE=30°;(2)如图②,在△ABC和△ADE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40°,∠ADE=∠AED=1802n︒-.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DE=∠ACB-∠AED=1002n-︒,再由∠BAD=∠DAC-∠BAC得到∠BAD=n-100°,从而得出结论∠BAD=2∠CDE;(3)如图③,在△ABC和△ADE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40°,∠ADE=∠AED=1802n︒-.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DE=∠ACD-∠AED=1002n︒+,再由∠BAD=∠BAC+∠DAC得到∠BAD=100°+n,从而得出结论∠BAD=2∠CDE.【详解】解:(1)∠BAD=∠BAC-∠DAC=100°-40°=60°.∵在△ABC中,∠BAC=100°,∠ABC=∠ACB,∴∠ABC=∠ACB=40°,∴∠ADC=∠ABC+∠BAD=40°+60°=100°.∵∠DAC=40°,∠ADE=∠AED,∴∠ADE=∠AED=70°,∴∠CDE=∠ADC-∠ADE=100°-70°=30°.故答案为60,30.(2)∠BAD=2∠CDE,理由如下:如图②,在△ABC中,∠BAC=100°,∴∠ABC=∠ACB=40°.在△ADE中,∠DAC=n,∴∠ADE=∠AED=1802n︒-,∵∠ACB=∠CDE+∠AED,∴∠CDE=∠ACB-∠AED=40°-1802n︒-=1002n-︒,∵∠BAC=100°,∠DAC=n,∴∠BAD=n-100°,∴∠BAD=2∠CDE.(3)成立,∠BAD=2∠CDE,理由如下:如图③,在△ABC中,∠BAC=100°,∴∠ABC=∠ACB=40°,∴∠ACD=140°.在△ADE中,∠DAC=n,∴∠ADE=∠AED=1802n︒-,∵∠ACD=∠CDE+∠AED,∴∠CDE=∠ACD-∠AED=140°-1802n︒-=1002n︒+,∵∠BAC=100°,∠DAC=n,∴∠BAD=100°+n,∴∠BAD=2∠CDE.【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从图形中得出相关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11.01
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与运用。

(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将错字改正。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到反在绿萍上冒着热气,水(zǎo)真绿,把终年贮.蓄()的
绿色全拿出来了。

2、名句积累与运用。

(7分)
①曹操在《观沧海》中表现其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②王湾《次北固山下》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的句子是:,
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热闹景象,真让人觉得鸟儿们也在忙着建设自己的美好的生活呢。

④《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两句话是:,
⑤《次北固山下》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⑥李白的朋友王昌龄被贬遥远的龙标,他曾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⑦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表达渴盼与亲人团聚的句子是:,
3、阅读下面这首哲理小诗,回答问题。

(4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⑴(2分)请说说你对这首小诗的理解。

⑵(2分)请你根这首诗的句式和主题,以“井底的蛙、峭壁上的松、笼中的鸟儿……”为对像,仿写一首小诗:,
,,
4、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叠词。

(3分)
我爱家乡的四季:春天的田野,细雨,芳草;夏天的夜晚,月色,凉风;秋天的山冈,硕果;冬天的原野,白雪。

这是一幅幅多么优美的风景画。

5、(4分)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你将担任发布会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100字左右的开场白。

要求语言简明得体,有号召力和鼓动性。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5分)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9、对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

D、“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10、这首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10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解释加点的字。

温故.而知新________ 可以为.师矣_________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不亦君子
..乎___________
三十而立.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写出三个出自《论语》中的常用成语。

(3分)
14、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

那么,
学习了《论语》六则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六则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3分)
四、阅读理解。

(36分)
(一)课内展示,读下面文段,完成8--12题。

(10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
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第2页(共4页)
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
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8、用简洁的文字给上面两段文字各拟一个标题。

(2分)
9、第一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风的?春风除了可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
你”外,你觉得还像什么?(2分)
10、写出第一段文字中所引诗句的上一句,并说说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2分)
11、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连用三个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2、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仅仅是写树叶、小草的颜色吗?为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0分)
没钓到的大鱼
(1)这是34年前的事了。

今天我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小有成就的建筑师了。

(2) 七岁那年,我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我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

安好诱饵后,我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

落日的余辉下,水中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猗。

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湖水中的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3) 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

我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钓,急忙收到鱼线。

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4) 终于,我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

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5) 我们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

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的翕动着。

母亲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6)“ ”母亲说。

(7)“不!妈妈!”我哭了。

(8)“还会有别的鱼的。

”母亲安慰着我。

(9)“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

”我仍然伤感不已。

(10) 我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

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我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不可更改的。

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把它放了生。

(11)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12)回想刚才钓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我就像做了一场梦。

(13) 如今,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我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14) 如我所说,我再也没有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

但我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

以后的生活中我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

我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我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的教诲,并常常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3分)
16.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第(6)自然段中,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17.文章采用了那种记叙顺序?(1分)
答: 18.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3分)
答: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线

封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