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道法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A.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B. 道德和法律相互独立,没有关系C. 道德是法律的一部分,法律是道德的延伸D.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保障2. 下列哪项不属于道德规范()A. 尊敬师长B. 爱护环境C. 诚实守信D. 违反交通规则A. 帮助他人B. 欺骗同学C. 借东西不还D. 乱扔垃圾4.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的特征()A. 强制性B. 公平性C. 普遍性D. 临时性5.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制定法律()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 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受教育权B. 言论自由C. 人身自由D. 违法行为7. 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A. 偷窃B. 抢劫C. 乱扔垃圾D. 帮助他人8.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的作用()A. 规范行为B. 维护秩序C. 保障权益D. 创造财富9.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道德行为()A. 欺骗同学B. 帮助他人C. 违反交通规则D. 乱扔垃圾10.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帮助他人B. 抢劫C. 借东西不还D. 诚实守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危害________,依法应当承担________的行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 简述法律的特征。

3. 简述公民的基本权利。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政治协商制度2、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集体应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B. 个人应当完全牺牲自我以满足集体需要C. 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在本质上是对立的D.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3、以下哪项行为体现了诚信的品质?A. 在考试中抄袭他人的答案B. 说话算数,言出必行C. 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夸大自己的成绩D. 对朋友隐瞒自己的错误4、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A. 他人向我们求助时B. 他人犯错时C. 他人不愿意被关注时D. 他人有违法行为时5、小明发现班上有同学在考试时作弊,他应该:A. 视而不见,认为这与自己无关B. 告诉老师,维护考场公平C. 加入他们,以免自己吃亏D. 在班级里公开指责这些同学6、关于网络交友,下列哪种做法最恰当?A. 完全开放个人信息,便于朋友了解自己B. 拒绝所有网络交友的机会C. 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隐私D. 经常邀请网友见面,增加友谊7、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诚信的表现?A. 课堂上抄袭同学作业B. 向老师如实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C. 考试作弊D. 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8、以下哪个说法关于法律的特征是正确的?A. 法律没有强制力,依靠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C. 法律的制定过程是随意性的,没有固定的程序D. 法律对所有人都没有约束力,只有对违法者有约束9、在家庭生活中,体现孝敬父母的行为是:A. 对父母言听计从,从不反驳。

B. 每天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C. 只关心自己的学习,认为做家务是父母的事情。

D. 认为孝敬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情。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

2023-2024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2023-2024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金秋九月,告别小学生活,走进中学。

在这里我们将扬起理想的风帆!1.小福是七年级的新生,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小福既激动又担忧。

小福正确的选择是A. 找小学同学玩,远离新同学B. 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来找自己玩C. 敞开心扉,尽快融入新集体D. 保持警惕,不让同学伤害自己2.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崭新的“我”。

这个“我”表现为①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更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更上进,无比完美④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主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

”下列对中学时代理解正确的是①对我们一生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②见证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③是人生最苦恼也是最累的阶段④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4.小鼎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社区敬老院做志愿者,从中他学到了很多。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学习是中学时期的唯一任务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③做志愿者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④学习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如何做人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5.下列名言名句与启示相匹配的是序号名言名句启示①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努力需要立志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行千里必须要有方法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学会合作学习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努力学习先要培养学习兴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一生不知疲倦地探索耕耘。

这启示我们应①砥砺奋进,逐梦前行 ②永攀高峰,只争第一③珍惜时光,尽情享受 ④开拓进取,不负韶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课前没预习,上课不专注,作业交不了...老师上课讲了啥(图 1)?因此我们要A.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树立合作学习的观念C.只要努力就能名列前茅D.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8.“学习遇到困难时,会感到学习太苦;当经过刻苦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时,会获得 成功的快乐。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价值是()。

A. 提高学习成绩B. 培养道德观念C. 增强法治意识D. 提高社交能力2. 下列哪项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帮助他人B. 抢劫C. 捐款D. 保护环境3. 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受教育权B. 玩游戏的权利C. 生命权D. 睡觉的权利4. 下列哪项行为属于诚信行为?()A. 撒谎B. 偷窃C. 守时D. 欺骗5. 下列哪项行为属于礼貌行为?()A. 吵架B. 吐痰C. 道歉D. 乱扔垃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2. 违法行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4.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5. 礼貌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________和增强________。

2. 下列行为属于违法行为:________、________。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__。

4. 诚信是________,是________。

5. 礼貌是________,是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价值。

2. 简述违法行为的特点。

3. 简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 简述诚信的重要性。

5. 简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偷窃,他应该怎么做?2. 小红在学校的考试中作弊,她应该怎么做?3. 小华在商场偷了一块巧克力,他应该怎么做?4. 小李在图书馆大声喧哗,他应该怎么做?5. 小王在街上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他应该怎么做?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长过程中的作用。

2024年人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 人民民主专政B. 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C.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D. 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2.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 国家B. 人民代表大会C. 人民D. 政府官员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权利和义务。

A. 劳动B. 受教育C. 婚姻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义务。

A. 依法纳税B. 服兵役C. 遵守社会公德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A. 人权B. 妇女权益C. 少数民族权益D. 青少年权益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

()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但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权利和义务。

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的义务。

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的国家性质。

2.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简述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4. 简述我国宪法对人权保障的规定。

5. 简述我国宪法对青少年权益保障的规定。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我国宪法,谈谈你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2. 请结合我国宪法,谈谈你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

3. 请结合我国宪法,谈谈你对人权保障的理解。

4. 请结合我国宪法,谈谈你对青少年权益保障的理解。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选举制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五、论述题(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六、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选举制度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九、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十、论述题(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十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选举制度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十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十五、论述题(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期中考卷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期中考卷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道德与法治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A.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 勤劳、诚实、敬业、友善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C.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人身自由D. 拥有私人财产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 参加国家建设D. 保护环境5.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B.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C. 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道德与法治教育只针对学生,与教师无关。

(错误)2. 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正确)3. 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正确)4. 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正确)5. 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

(正确)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观念和______意识。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4.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5.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2. 简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简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

4. 简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5. 简述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原则。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道德范畴?()A. 尊老爱幼B. 诚实守信C. 爱国主义D. 违法行为A. 受教育权B. 人身自由权C. 隐私权D. 罪刑法定原则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的特征?()A. 强制性B. 规范性C. 临时性D. 公平性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的作用?()A. 规范行为B. 保障权益C. 促进和谐D. 惩罚犯罪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A. 相互补充B. 相互促进C. 相互独立D. 相互制约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公民的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C. 参加劳动D. 爱护公共财产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种类?()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道德责任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制裁的方式?()A. 罚款B. 拘留C. 判刑D. 通报批评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实施的主体?()A. 国家机关B. 社会组织C. 公民个人D. 国际组织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意识的表现?()A. 法律知识B. 法律观念C. 法律信仰D. 法律技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规范,它们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其中,道德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和内心信念来维持,而法律则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实施。

2. 法律的特征包括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和公平性。

3. 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行为、保障权益、促进和谐和惩罚犯罪等方面。

4.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5.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

6.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参加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等。

7. 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

8. 法律制裁的方式包括罚款、拘留、判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本试卷共4页,卷面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个小题,每个小题3 分,共 48 分)
1.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在黑板上写下一副对联:“你一言,我一语,畅谈交流成集体:你清高,我憋气,不通有无非兄弟.”这副对联包含的道理有 ( )
①要结识新朋友,珍视新友谊②要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③要齐心协力创建良好的班集体④要把交朋友作为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用海水种水稻被称为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海稻之父”陈日胜苦干了28
年,终于成功.这揭示了 ( )
A.梦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B.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C.只有立志,才能不懈追梦 D.不懈追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3.一位同学在升入初中后,在日记中写道:功课从“寥寥无几”到“五花八门”:老师从“里里外
外”到“大幅放权”;同学从“街坊邻居”到“五湖四海”……这段话主要表明 ( )
A.初中的课程比小学的难度要大得多 B.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C.他不喜欢初中生活 D.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4.说:“在新班级中,我熟悉的人很少.每当与同学在一起或上课被老师提问时,我总怕同学笑话我,
结果心跳加速,两腿发软,声音发颤,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你认为小乐应该做的是 ( )
①要充满自信,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②不怕被同学笑话③要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往
④丰富自己的知识⑤转到其他班级或学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
5.“我想明年有个好收成”“我想开个小饭馆”“我想养老金能不能再多一点”“我想娶个漂亮媳
妇”“我想天更蓝水更清”.农民、工人、老人、白领、牧民等用最朴实的话说出了他们的梦想.这
说明了( )
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②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梦想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梦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6.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南振中先生61岁时,还去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且卓有成效.如今,年逾古稀的他仍坚持每天凌晨5点起床看报、学习.这告诉我们 ( )
A.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可以学习B.老年人离开学校后,只能在家自己学习C.只有学习法律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D.中学毕业后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
7.小李在自己的QQ空间中写道:“语文老师朱老师是幽默大师,常让同学们乐得直拍桌子;历史老师张老师也是搞笑高手,他似乎满腹经纶,讲的历史故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生物课,我们观察动植物细胞;美术课,我们学写生,描绘春景;电脑课,我们更是纵横驰骋……丰富多彩的课堂,是我们求知的乐园,施展才华的场所,乐哉乐哉!”小李在日记中所表现的是( )
A.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要承担学习的责任 B.学习中面临着很多压力,学习中只有苦涩的味C.学习中有快乐,学习带来了快乐 D.学习就是轻松和愉快的事情,不需要付出努力8.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地产生友情,正如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这说明真挚的友情( )
A.是用真心呵护的结果 B.是为了利益而结成的
C.在生活中不存在 D.不可强求,来之不拒,去之不留
9.“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是我们压力的宣泄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是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这告诉我们( )
A.交友就是互相利用 B.友谊带给我们快乐、信心、幸福和智慧
C.友谊的维持需要交流与沟通 D.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
10.“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生活的补充,是一种交流工具.”一位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教师这样说道.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寻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轻易地被网络上的花花草草所吸引,才能做到“信息节食”,做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这表明 ( )
①网络交往有利无弊②我们要学会正确利用网络
③网络交往中虚拟的东西太多,不能轻易上网④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下列学习方法属于最好的是()
A.父母的经验之谈 B.既符合学习规律义适合自己的方法
C.老师的经验之谈 D.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介绍的方法
12. 小雪最近很不开心,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学习委员好,跑步不如体育委员快,相貌不如文艺委员漂亮,越比越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如果请你开导她,你应说()
A.要多把尺子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
B.如果处处不如人,就要学会赞美他人
C.只有过高地评价自己,才有利于自身发展
D.要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显示优越感
13.中学生小燕在网上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告诉了网友,导致了家里被窃,这说明
A.网络世界中不能讲诚信
B.小燕防范侵害的意识淡薄
C.网络世界不适合中学生
D.小燕智商不高,易上当受骗
14.“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给自己一个美丽的笑脸.这是 ( )
A.悦纳他人的表现 B.超越自我的表现 C.自恃清高的表现 D.接纳自己的表现
15.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 ( )
A.友谊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没有烦恼
B.拥有朋友,可以显示自己的人缘好
C.友谊可以满足我们爱与被爱的心理需求
D.没有朋友,会被人看不起
16.网民、网虫、网恋、网校、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电子商务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这表明 ( )
A.网络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
B.网络中的交流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
C.网络交往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D.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上网就会成瘾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丹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的班会课令我又忧又喜.首先,值周班干部总结时,点名批评了我,由于我不认真打扫清洁区,造成班级被扣分,我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接着班主任总结时,表扬了部分学习进步的同学,我也名列其中,我顿时转忧为喜.反省我今天的表现,我认识到自己……”
(1)材料表明丹丹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自己?(4分)请说明理由.(2分)
(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丹丹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分)?对此她应该怎么做?(4分)
18. 材料一每周四上午,在青羊区光华街18号,人们总是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从公交车上下来,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她就是被同学们称为超级学霸的青羊老教师李昌惠,今年已94岁高龄,仍然是青羊区教育局老年大学文史班的一名学生.走进宽敞的青羊区教育局老年大学校园,李昌惠心情更加舒畅,熟悉的上课铃声,亲切的教室,这种教育情怀陪伴她一生.
材料二潍坊学大教育九龙山校区就举办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之三本一卷”的专题讲座,旨在协同
家长朋友们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问题:
(1)94岁高龄的老教师李昌惠痴迷学习的劲头令人赞叹.学习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什么?(6分)
(2)请你分享一下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6分)
(3)你觉得良好的学习习惯给我们的影响有哪些?(4分)
19.材料一两位朋友一起穿越沙漠,在旅途中他们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位打了另一位朋友一记耳光.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但他一句话也没说,就在地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耳光.”然后他们又接着赶路,直到看见一片绿洲,他们决定停下来洗个澡.被打耳光的这位朋
友陷进泥潭中差点淹死,是他的朋友救了他,当他从死亡的边缘挣扎过来时,他拿了一把小剑在一块石头上刻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打了朋友又救了朋友的这个人就问他:“我伤害了你以后,你写在沙地上,而现在你却刻在石头上,为什么?”
(1)你能猜出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是怎么说的吗?(4分)
(2)这则材料反映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20.材料一微信用户的迅速蹿升,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与人关系淡漠却渴望交友的现实,特别是那些追求新奇、时尚、出乎意料的年轻男女,更是首批尝试者.他们愿意通过各种新鲜方式,认识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交际面.他们中多数早已是资深网虫,对与网络有关的活动并没有排斥感,更谈不上恐惧.当然,也有一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一心求新求奇,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没有能力识破他人的虚情假意和阴谋陷阱,网络交友不计后果,每每成为一些不良用心者的“猎物”,沦为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
材料二 2016年5月4日,大河网记者从舞钢市人民法院获悉,当天,舞钢市法院对周某某涉嫌微信交友诈骗钱财一案进行宣判.以诈骗罪判处周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对被告人非法占有的受害人的款项69.77万元予以退赔.
(1)结合材料,谈谈你如何看待微信这种新的交往平台.(4分)
(2)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微信这一交往平台,理性结交网友?(6分)
(3)为什么说网上交往是一把双刃剑?(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