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素、义位理论与同义词的辨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作者:王颖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05期摘要: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界定问题在学界争论颇多,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研究很有必要。

只依靠意义判定同义词的做法并不科学,两个或多个词有相同的所指才是构成同义关系的关键。

有些词的理性义和色彩义相互渗透,色彩义已成为其主要理性意义中的一部分,在确定它与其他词是否构成同义关系时,要把标准定在主要理性意义上。

同义词和近义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应该区别开来,区分的依据在于所指是否是同一事物。

关键词:同义词界定近义词区分多年来,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汉语词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其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诸如词义、语用等。

目前,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什么情况下两个词或多个词可以被称为同义词这一点上却莫衷一是,没有得出一致的、公认的说法。

同义词和近义词有何关系?同义词就是近义词吗?如何区分二者也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

同义词是衡量一种语言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一、几种流行观点“概念相同说”认为,同义词是指两个词或几个词具有相同的概念,在这一前提下各个词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这里所说的“概念”指的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本质特征。

“义位相同说”把义位相同或相近的词看作同义词。

20世纪80年代,国内语言学界引进了“义素分析法”,“义位相同说”便应运而生。

支持此观点的钱乃荣(1995)认为:“词的同义关系就是义位之间一种重要的类聚关系。

”[1]“意义相同说”认为,意义完全相同的两个词或多个词可以构成同义关系,称为同义词,比如“母亲、妈妈、娘”等这样的一类词。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等义词当作了同义词。

“意义相同、相近说”认为,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最多,如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11)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都是以此来给同义词下定义的。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4[《现代汉语》第三章现代汉语词汇] 参考答案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词,就是合成词。

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2.词义: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语义信息内容。

词义可以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类。

3.义位:义位也就是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4.义素:义素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的语义特征,包括区别性语义特征和共同语义特征两类。

5.语义场:具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

同一个语义场里的词语,通过共同义素联系在一起,也通过区别性义素互相区别开来。

6.上下义词:两个词在概念意义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关系,这两个词就是上下义词。

两个词是不是上下义词,可以通过“下义词是上义词”这个判别式进行判定。

二、判断说明题1.“星星”和“猩猩”都是合成词,“姥姥”和“妈妈”都是叠音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猩猩”和“姥姥”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不能单说,拆开了也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它们是单纯词、叠音词。

“星星”和“妈妈”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可以单说,构成词语的每一个音节的意思和构成懂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它们都是合成词、重叠词。

2.非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发展变化比较缓慢,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础。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构成语言基础的两个要素是基本语汇和语法,它们都是语言构成要素中比较稳定的要素。

非基本语汇是所有语言要素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要素,也是最不稳定的要素,它不可能成为语言的基础。

3.“悲剧、喜剧”和“教师、学生”都是正反反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悲剧、喜剧”所在的语义场还有“正剧(悲喜剧)”这个成员,所以表示正反反义词,而是两级反义词。

“教师、学生”构成一个二元关系义场,根本不存在反义关系,所以它们也不是正反反义词。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

面积大 ++++ + — ++ ++ —— —
1.2 义素分析法的作用
A 分析一个义项的内部成分。
B 对一组词进行对比式的词义分析,从而把某
个词同其它相邻近的词区别开来。 C 突出每个词组合搭配关系的不同。 D 帮助认识多义词义项间的发展脉络。
【灌木】 矮小丛生的木本植物.
【乔木】 树干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

(3)词性不同
(1)理性意义的差异
阻止——制止 爱好——嗜好 损坏——毁坏 悲伤——悲痛
A 轻重
批评——批判 准确——精确 侮辱——凌辱
轻视——藐视——蔑视——鄙视
良好——优良——优秀——优异
请求——恳求——乞求——哀求
(1)理性意义的差异


B 范围的不同
……
交通工具 陆路 机动
用油
载人 公共
自行车 卡车 公共汽车 电车 飞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 川 溪 沟
水 + + + + + + +
流动 — — — + + + /
差别—区别(词性) 结果—后果 (范围) 温柔—温顺 (侧重点) 轻视—藐视—蔑视—鄙视 (程度)

义素分析法分析“看的方式”语义场

义素分析法分析“看的方式”语义场

义素分析法分析“看的方式”语义场摘要:“看的方式”的语义场可以归为同义语义场。

通过义素分析的方法,并写出每个词的基本义的义素表达式,来分析该语义场内的词之间的异同。

词不仅有理性意义还有感性意义,通过感性意义能更好的区别和运用同义词。

关键字:义素分析法,同义词辨析,看的方式一、义素分析法在同义词辨析中的运用同义词辨析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不仅是在语言研究,还是在语言运用中,甚至在语言的教学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义素分析法是准确描写和掌握词义的有效方法。

词义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有若干层次的结构,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

将义素分析法引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对词义的微观层面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把词义分割成若干个义素的组合,不仅有利于准确掌握同义词之间的大同小异,还能提高人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理解两个及两个以上抽象的同义词,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主要通过义素分析法来分析比较“看的方式”的语义场,来说明义素分析法在同义词比较中的运用。

运用义素分析法的表达式来研究“看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本文研究的看的方式词有:看、望、顾、瞪、瞥、瞅、盯、窥、伺、瞟、瞰。

二、“看的方式”的语义场义素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确立语义场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同义语义场相当于一些论著中讲的一组广义的同义词(即不包括等义词),它所包括的各个义位间大同小异。

所谓的同,表现为基本义相同或者是基本义有一部分相同。

所谓的异,就是附加义不同,或者是基本义有一部分不同,又或是不只是基本义有一部分不同附加义也不一样。

“看的方式”语义场内的词是眼部动作描写都有“用眼睛看”这一基本义项,因此,这些看的方式词都可以看作是“看”这个词的同义词。

那么“看的方式”就构成了一个眼部动作的同义语义场。

根据义素分析法的分析并通过表达式的比较,可以准确的辨析出同义语义场内各个词之间的细微区别,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浅析义素分析法在现代汉语各领域中的应用

浅析义素分析法在现代汉语各领域中的应用

浅析义素分析法在现代汉语各领域中的应用作者:鞠艳清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30期摘 ; 要:义素分析法是一种新的词义解释方法,在现代语义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语言学者对此研究探讨的深入,义素分析法不仅在词汇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现代汉语其它领域也逐渐有所涉及。

本文首先对义素分析法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然后对其在现代汉语各领域中的应用做了细致的探究,从宏观上对义素分析法进行理性把握,加深对义素分析法的认识与理解,期望可以为义素分析法的研究尽些许绵力。

关键词:义素 ; ;义素分析 ; ;现代汉语 ; ;语义场义素分析是语义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成果。

本文主要运用分析综合法归纳义素分析法在现代汉语各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在分析过程中适当举例说明,使文章论点论据完整,形成强而有力的证明。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将来进行的微观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也可以给学者们以启迪。

一、义素分析与词汇义素分析就是通过对同一语义场或邻近语义场中词语的意义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它们包含的义素。

因此,在现代汉语各领域中,与义素分析联系最为密切的当属词汇。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义素分析与词汇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便更好学习和掌握有关义素分析理论的知识。

(一)义素分析与单音词的引申义在语言系统中,最不稳定的当属词汇系统,词汇几乎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当中,而词义引申是词汇发展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词义的对比,用一组义素来分析描写某个词或义位的意义更能清楚词汇的发展变化过程。

词的中心义素和限定义素的发展变化导致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词义扩大。

指在词义的发展过程中,中心义素不变,限定义素减少,在语义场中由先前下一级语义场中的词语转为上一级语义场的词语,词义指称范围扩大。

如:雇:古义{雇}=[购买、劳动力]今义{雇}=[购买]“雇”在古书文献中的词义记载为“购买劳动力”,后来引申为“购买”。

语义学 语义单位的几种关系

语义学 语义单位的几种关系

语义单位的几种关系(一) 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语音单位包括:音素:根据声音的自然特性分析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是音位的物质载体。

音位:语言中具有语言学区别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节:说话和听话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音的四要素:音长:又称时长。

它取决于发音持续时间的长短,是构成重音、节奏等韵律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

音高:声音的高低。

它是构成语音声调和语调的主要因素。

音强:又称音势,指声音的强弱。

它是构成语音能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

音色:又称音质,声音的品质和特性。

其他语音称谓:音段:任何发音上不同、声学上有区别、听觉上可以感知到变化的语音段落。

狭义地说,音段是指话语线性系列中任何一个最小的语音单元,包括音素和音位。

广义地说,音段是指占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语音单位,包括音位、音节、语音词、语音短语和句子等。

相对低一级的音段可以线性地组合或直接构成高一级的音段,例如由音位组合成音节,音节组合成或直接构成语音词或句。

连续话语的音段切分所涉及的主要就是这种音段。

音变:语音的变化,分语流音变和历史音变两种。

语流:语音音节所构成的语音流动线性状态或语音串。

语调:集中体现一个语言韵律特性的总体模式。

狭义地说,指句子的音调变化模式,所以也叫句调。

对非声调语言而言,语调主要指话语音高变化所造成的旋律。

对声调语言来说,还涉及声调的变化模式及其跟整句音调变化之间的关系。

广义地说,语调还包括语句的时长、节奏和轻重配置格局,既涉及音高的作用,还涉及音长和音强的作用,有时还有音色的配合作用。

语调的功能主要在于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还可表达语义的重心,体现说话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语义单位与语音单位的关系:从语流中区分出来的5种语义单位是义位、语素义、义丛、句义、言语作品义,另外还有个附加义。

从语流中区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是音素、音位、音节、语音音流、语调,其中还涉及语流音变的问题。

一、义素与语音单位的关系义素又称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因子、词义构成成分,对义位的本质性语义特征进行对分后得出的最小语义单位,即义位之间的区别特征。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学习要点:掌握义...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学习要点:掌握义...

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学习要点:掌握义素分析法的特点及其作用,并了解辅助性的语素析义法以及构词析义法。

掌握解释现代汉语词语释义的三种基本方法,并且能够比较准确地描写词语的意义。

对词义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义素分析法,这就要运用语义场的理论,把词义放在跟其他词义的联系中来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借助语素分析法以及构词分析法。

词义分析以后,就要对词义进行描写,把词的意义内涵揭示出来。

一、义素分析法传统语义学对词义的分析只到词的义位为止,把义位看作最小的语义单位。

现代语义学则进一步将词的义位划分为更小的语义单位——义素。

义素,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是最小的不能独立使用的语义单位,只有不同的义素组合起来,形成义位才能构成一个独立运用的意义。

义位,就是某个义项的词义,它是由一组义素构成的。

义素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不同义位的比较,从而找出义素来的方法。

㈠语义场要考察一个词的词义,要进行义素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必须放在词与词的联系中去进行,这个联系的场合就是语义场.语义场强调一个词跟全体词在语义上存在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比较、分析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确定这个词的真正内涵。

语义场必须在一个共同语义要素的支配下组成,在“人类”这一语义要素的支配下,男人、女人、男孩、女孩构成了一个语义场。

在“坐具”这一语义要素的支配下,椅子、转椅、凳子构成了一个语义场。

同一语义场的词语建立在共同的语义要素基础上,同一词语可以依据不同的语义要素归入不同的语义场.“学”可以归入“教-学”这一语义场(学习),还可归入“工、农、商、学、兵”这一语义场。

多义词根据不同的义项可以归入多个不同的语义场。

“叔叔”有表示亲属称谓和表示社交称谓两个不同的义项各个义项分属不同的语义场。

“叔叔、伯伯、姑姑”、“叔叔、伯伯、阿姨”。

根据语义要素建立语义场,大的语义场下面可以分出小的语义场,小的下面还可以分出更加小的语义场,乃至最小的语义场,义素分析法必须在最小的语义场里进行。

第7章_同义词辨析

第7章_同义词辨析

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礼记· 檀弓》上:“君子曰终,
小人曰死。”
7
《書》曰:“成王崩。”天子稱崩何?別尊
卑,異死生也。天子曰崩,大尊像,崩之為 言,崩伏強天下,撫擊,失神明,黎庶殞涕, 海內悲涼。諸侯曰薨,國失陽。薨之言奄也, 奄然亡也。大夫曰卒,精耀終卒。卒之為言 終於國也。士曰不祿,失其忠節,不忠終君 之綠。綠之言消也,身消名彰。庶人曰死, 魂去亡。死之為言澌,精氣窮也。崩、薨紀 於國何?以為有尊卑之禮,謚號之制即有矣。 禮始於黃帝,至舜堯而備。
(4)大家都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气。
(5)有的动物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捷。 (6)他是个精力很充实的年轻人。
33
(7)你应该可惜你的身体,少喝酒,少抽烟。 (8)爸妈年龄都大了,我们几个儿女都很关怀他们。 (9)他父亲是一个很慈爱儿女的老人。 (10)祥子是个老实的洋车夫,他也恐怕警察。 (11)小红嫌疑她的男朋友看上了别人。 (12)就写到这里吧,有事后来再写吧。 (13)一年后来,我就回国了。
道树木的~。 【年纪】~轻│小小~,懂什么? 【岁数】妈是上了~的人了│他今年多 大~了?

(1)他今年多大_____? (2)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______。 (3)妈是上了______的人。
38

这个~真可爱! 屋里有很多~。 六一~节 ~医院
儿童
孩子
儿童 用于泛指义,较正式,书面语。
交通工具 陆路 机动
用油
载人 公共
自行车 卡车 公共汽车 电车 飞机
+ + + + +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素、义位理论与同义词的辨析
内容摘要:义素和义位是语义学理论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义素和义位对于辨析同义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义素和义位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利用义素和义位界定汉语同义词以及利用义素进行同义词辨析。

关键词:义素义位同义词
引言
义素和义位是语言学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在具体研究中重要的基本单位。

语义单位是语义系统的基本构件,义素、义位的研究对词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者们对西方语义学理论的介绍促进了汉语语义学的建立和发展。

但是,随着语义系统研究的深入,汉语语义单位的界定和分析存在着诸多的分歧和争论,这就包括最基本的语义单位—义位和义素。

贾彦德(2001)列出的语义单位有7个,即义素、语素义、义位、义丛、句义、言语作品义和附加义。

考虑到义素和义位的基础性(其它的语义单位的研究要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和历史性(对它们的研究的时间相对较长,也相对较为成熟),本文简要介绍了最基本的语义单位(义素和义位)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义素、义位理论框架下如何利用义素和义位来界定汉语同义词,随后讨论了义素和同义词辨析问题。

义素和义位理论
20世纪30年代,俄国学者别塞科夫斯基提出词义可以分解为独立的成分的观点。

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雅各布逊以及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把音位区别特征的分析法运用到词义描述之中。

20世纪50年代,美国描写语言学大师布龙菲尔德首先提出“义素”这一概念(徐志民,1998)。

后来,美国人类学家郎斯伯里和古德列夫对亲属词的词义进行义素分析。

20世纪60年代,卡茨、福特等人将义素分析用来为转换生成语法提供语义特征,这种分析方法很快受到现代语法学和语义学的重视。

义素理论和义素分析法也随之进入中国。

(一)义素
梅家驹(1986)认为:语言有它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语言的表达内容为语义。

以一个单词来说,它所表达的内容则为词义,每一词义都可以分析,经过分析得出词义的若干成份,通常称之为义素。

义素,语义系统的最小单位,是对语音学音位系统音素概念的仿用。

实际上,义素和音素有很大的差别。

第一,性质不同。

音素是声音形式,有客观的存在方式,可以被客观地感知和精确的分析;而义素并不表现外界的物理性质,而是表
现人类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心理状况,所以不是人类机体之外的物质性质和关系的符号,而是人类感知和认识外界现象的内部机制的符号。

第二,数量不同。

任何一种语言的音素的数量都是极其有限的,而一种语言的语义系统的义素的数量却无人知晓。

贾彦德(1992)在讨论义素是否是主观的心理符号时指出,义素及义素分析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地把握、分析义素,而不在于否认它是主观的、心理的符号。

人们可以采用通过上下文、比较词典中有关义位的释义、用列入图表等不同的方法将义素从义位中分离出来。

此外,还可以用某一语言的语句来验证分析出的义素是否是该语言某一个或某些义位所具有的,并且还可以推论出词义(义位)是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换言之,义素虽然是主观意识的东西,但它是有客观基础的。

(二)义位
1908年,瑞典语言学家诺论提出了“义位”这一概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学者高明凯先生首先引进这一概念并将之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语义单位”。

高明凯先生在《语言论》中指出,义位指的是一个词的全部词义,有若干个义位变体,其中有典型的义位变体,有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之分。

但是,这一理论具有明显的音位理论的仿用痕迹。

义位是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的意义所形成的语义单位,是词的语义存在的基本形式,是语义系统中基本的、现成的单位。

义位一般指词的义位,但有时也指语素的义位和熟语的义位。

有的词只有一种意义,就有一个义位,而有的词有多种意义,其中能独立运用的一种意义,才是一个义位。

一个义位一般表示一个概念,但义位还包括依附与概念之上的附属义。

各种附属义一般是与概念义结合在一起的,不能够独立应用,所以一般不能构成独立的义位。

而有的词没有概念义只有语法义,如“了、着、的、呢、啊”等词,这些词的语法义也能独立运用,因此,也构成义位。

词的义位是概括的、固定的,不包括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义或特殊义。

有人把义位称为“义项”,但事实上这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前者属于语义学术语,后者属于词典学术语,指词典中每一个词条所列举的意义项目。

单从表面上看,义项一般包括释文、书证和用例。

而义位只相当于释文部分。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则不难发现,在义位的研究上,我们始终没有摆脱义项在带给我们研究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束缚。

张志毅、张庆云(2001)认为,一些语言学家所说的义位一般有以下三种概念:第一,指一个词的所有义项;第二,指一个词的一个义项;第三,指一个义项的语义成分,也称“义素”。

其中,第三种概念是和义素是异名同实的,而第一和第二种概念使人们意识到义位研究和义项研究是分不开的。

目前,义位研究大多是利用词典学已有的成果,因为词典学在词的义位划分、意义源流分化和意义的阐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为语义学提供了可利用的丰厚资源,这使我们可以按照词典例举的义项来归纳和描写义位。

但是,林新年(2003)认为,人们忽略了词义是概念的反映,其实这种反映只不过是认知概念的一种“紧缩”,而认知概念又可以看作是人类认识主客观事物的结果,因此,它相对来说是更全面地反映了现实事物,包括根本特征与非根本特征;而词义则不同,它与事物的某些特征有关。

只要这些特征在交际中足以指称事物,传达概念就足够了,词义不能而且似乎也没有必要反映人类认知概念的全部。

他指出,利用义项来研究义位是不合理的,因为,语义系统本应当反映的是人类认知系统在语言中的表现,利用义项研究义位进而试图研究整个语义系统似乎难以达到这个目的。

所以,义位的描写、分析、归纳不可能只是利用词典学的义项分类就可以完成的。

葛本仪(2001)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指出,人们利用词典研究义位,应当注意对词典所列义项作词义发展过程的考察,根据语言实际和语义系统的要求来确定词的义位,而不能机械地根据词典的义项来归纳语素义和义位。

因为,词典中列出的义项并不区分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情况和一个词的意义演变情况的不同。

她认为,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情况和一个词的意义演变情况是有所不同的。

从共时范围来看,在词的一个意义的变化中,新义与旧义不再共存;而在一个词的范围内,无论义项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的各个义项都能够各自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即新旧义项可以共存。

义位、义素与汉语同义词的界定
同义词的界定一直没有公论,池昌海(1998)将先贤、时贤们对同义词的界说总结为“意义同、近”说、“概念同一”说、“对象同一”说、“义位同一”说四种。

随着“语义成分分析”法的引进,一些学者认识到义位对同义词界定的重要性,将其应用到同义词的界定中。

其中以黄金贵、钱乃荣、徐正考为代表。

黄金贵(2002)认为“同义词是具有不同‘义象’(理性意义或附加意义的同中之异)共同表示一个义位(词义)系统的词群。

”徐正考在对界定同义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取舍后,认为同义词是“同一时代、同一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一个或几个相同或相近义位而词性相同的实词”。

钱乃荣(1995)认为:“义位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

”从“意义同、近”说、“概念同一”说、“对象同一”说到“义位同一”说可以说是同义词界定的一个飞跃,是同义词的界定深化到了义位层面。

这说明学术界对同义词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