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 3.2 土地资源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抽象的自然资源,学生对其概念、类型和利用保护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保护。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案例等素材,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的图片、案例和视频素材。

2.设计好针对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思考题和讨论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美丽景色和丰富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分布,让学生对土地资源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针对土地资源的不同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等,让学生了解其利用与保护方法。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 教案1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  教案1

土地资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理解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建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构建人地和谐的地理思想。

【教学重难点】1.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3.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4.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播放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

教师: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谁?学生回答。

承转:土地是山川之根,是万物之本,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讲授新课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引导: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都合理吗?你听到或看到哪些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学生交流。

教师展示土地资源破坏的景观图片,师生互动,读图感知林地、草地、耕地因为部分人的急功近利而遭到的破坏,通过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知。

阶段小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政府官员、专家、环保人士、乡村干部、农民),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你准备如何保护土地?说出理由。

学生交流。

承转:国家土地政策的推动,有识之士的努力,使中国土地资源前景光明。

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希望。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 学案设计(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  学案设计(无答案)

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知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读图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差异及差异的原因。

3.会运用实例说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及分布情况。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______。

其中农业用地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建设用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另外,难利用土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我国土地资源总量______,土地利用类型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后备耕地______。

3.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①耕地和_____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区,这里是我国_____、____、___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____。

从地形上看,______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______主要分布在山区。

耕地类型南方以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为主(原因是南方降水____,北方降水___)。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______、______区,主要用于______。

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所以西部内陆的土地利用程度______。

4.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每年的_____月_____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

二、合作探究讨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有哪些?相应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读图,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我国土地类型的知识考查。

【解答】由图可知,甲是内蒙古高原上,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乙是东北平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丙是大小兴安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选D。

2.【答题】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耕地、林地比重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大C.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构成。

【解答】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

选D。

3.【答题】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C.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D.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知识考查。

【解答】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造成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加剧洪涝灾害发生。

所以正确的是D。

4.【答题】下图中四幅图表示我国土地利用的大致分布情况,下列图序与内容组合完全正确的是()A.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草地④林地C.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D.①水田②林地③草地④荒地【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利用。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1. [易错题]下列属于图3-1-1中乙图例所示的是( D) A.铜矿、汽油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
【解析】由于不会读图,而导致本题出错。乙图例表示 的是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的, 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物质或能量。A选项中汽油不 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B选项中的雷电和沙漠目前 不能为人类活动所利用;C选项中的化肥和大米都不是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只有D选项的森林和海盐 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且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
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居 世界首位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种类少 C.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D.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 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小国”
2.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1)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约和保护资源。 (2)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资源立法,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4)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源。
1.对可再生资源概念的理解 由于对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理解不全面,而误认为可 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例如:水 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仍然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还是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可再生资源。
A.能源消费总量最少 B.水电消费总量最少 C.以清洁能源为主 D.煤炭消费比重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从总 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 其实的资源大国。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 种类多。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 量少,相对短缺,并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 资源人均占有量还会继续减少。
7.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障我国自然资源供给的组合是( A ) ①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③培养公民节约能源意识 ④鼓励公民开大排量汽车 ⑤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⑥多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地资源》是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利用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一次重要补充,有助于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土地资源的认识相对较浅。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利用状况,提高他们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利用状况,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地资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利用状况。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土地资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好PPT,以便进行课件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资料和视频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利用状况,让学生对土地资源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土地资源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2章 从世界看中国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2章 从世界看中国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第(5)题,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 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又由于人们乱砍滥伐,长江流 域的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降水(mm) 104.3 134.4 56.7 22.7 13.8 5.7
(中考·青岛)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
布图,完成8、9题。
8.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D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9.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C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解析】图中自然灾害在我国
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D.冬季出现了断流现象
月份
1
2
34 5
6
气温(℃) -17 -11.6 -2 5.9 14 17.7
降水(mm) 3.8 5.5 7.4 29 49.6 84.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2 20.5 15.5 6.6 -5.4 -14.5
降水(mm) 104.3 134.4 56.7 22.7 13.8 5.7
(3)长江不同河段,水文特征迥异,其开发利用的重点也不同。 图9中甲、乙两图反应长江上游河段景观的是___乙__,并结合 “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说出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及 开发利用的重点__长__江__的__上__游__落__差__非__常__大__,__水__能__资__源__丰__富__,_ _所__以__上__游__要__建__设__水__电__站__,__开__发__水__能__资__源__________________。

3.2 土地资源—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共27张PPT)

3.2 土地资源—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共27张PPT)

3C 3B 8D
4C
答案显示
5D
4A 9B
5C 10 C
1.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是( D ) A.耕地 B.可利用草地 C.工矿、交通和城乡建设用地 D.永久积雪和冰川
2.某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则该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3.我国人地矛盾中最突出的是( C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小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
LJ版七年级上(五四制)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点要点·拨疑难 核心笔记
1.作用: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和生活、生产的空间。
2.分类 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 建筑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结论: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5.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D )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点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保护耕地尤 为重要,所以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 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培优精练
1.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属于建设用地的是( D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交通用地 【点拨】交通用地属于建设用地。耕地、林 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
4.图3-2-1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判断下列土地 利用类型分布正确的是( C ) A.Ⅰ为旱地 B.Ⅱ为草地 C.Ⅲ为林地 D.Ⅳ为水田
【点拨】图中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水田; Ⅱ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为旱地;Ⅲ位于我国的 湿润山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为林地;Ⅳ 位于半干旱区的高原,为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 本农田保护
草场退化
禁止过度放牧,建设人 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林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严重
退耕还草、还林,植树 造林等
1.误认为我国西部地区没有耕地 西部地区耕地较少,耕地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 洲或者河谷地区。
2.对于建设用地的范围理解不全面 只认为农村、城市及工矿企业的建筑用地属于建 设用地,而忽略了交通用地。
读漫画“分田”(图3-2-4),完成9、10题。 9.对漫画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我国人均土地资源量充足 B.工业、城市建设等大量占用耕地 C.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D.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10.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C ) A.为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 B.坚决不允许占用耕地从 事非农业生产 C.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 保护耕地 D.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8.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D ) A.北方平原辽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少,以旱地 为主 B.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资 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 D.青藏高原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解析】青藏高原地区光照充足,但由于海拔高、气温 低,热量不足,土地的生产力很低。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作用: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 生活、生产的空间。
2.分类 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 建筑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结论: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3.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1)优势: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 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2)不足:耕地少,后备耕地不足。
【解析】图中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水田; Ⅱ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为旱地;Ⅲ位于我国的 湿润山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为林地;Ⅳ 位于半干旱区的高原,为草地。
5.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D )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解析】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保护耕地尤 为重要,所以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 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析】本题组通过漫画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及其解决措施。第9题,漫画说明了我国土地资源由于 人口的增加,工业、城镇的发展占用大量的耕地,从而 使耕地大幅度减少。第10题,针对漫画中乱占耕地的现 象,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1.读图3-2-5,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的意思是:人口增长使得__耕__地____面积缩小了。 (2)乙图的意思是:人类滥伐森林,导致___沙__漠___面积逐渐 扩大。 (3)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 除了图中所示的问题, 你还知道存在哪些问题? (写出两项即可) 水土流失、土地污染、草场载畜量高等。(任写两项)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B ) A.耕地多,难以利用的土地少,草地少 B.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草地多 C.耕地多,难以利用的土地多,草地多 D.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少,草地少
4.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A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山地多,平地少 C.人均耕地少 D.难以利用土地较多
1.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属于建设用地的是( D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交通用地
【解析】交通用地属于建设用地。耕地、林 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图3-2-2),据此回答2~4题。 2.图中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依据是( B )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土地的利用状况 C.地表的起伏状况 D.人类的开发历史
4.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土地资源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旱地 水田
半湿润区 湿润地区
以平原为主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林地
湿润区
山地、丘陵
草地
半干旱、干旱区 高原、山地
难以利用土地
干旱区
戈壁、荒漠、石山
5.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依据歌词,回答5、6题。
5.歌词中描述了哪两种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C )
A.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
C.耕地、草地
D.耕地、戈壁
6.歌词中的“田野”一般分布在下列哪种地形区( A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沙漠 【解析】本题组通过歌词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第5 题,歌词中的“田野”和“牛羊、牧人”反映了农 民在耕作,牧民在放牧,故描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和草地。第6题,田野描述的是耕地,平原、 盆地地形最适合发展耕地。
2.某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则该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D.建设用地
3.我国人地矛盾中最突出的是( C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小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
4.图3-2-1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判断下列土地 利用类型分布正确的是( C ) A.Ⅰ为旱地 B.Ⅱ为草地 C.Ⅲ为林地 D.Ⅳ为水田
3.对我国山区土地资源优劣的评价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往往只夸大 了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 响,而忽略了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 采矿业等方面的优势。
1.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是( D ) A.耕地 B.可利用草地 C.工矿、交通和城乡建设用地 D.永久积雪和冰川
7.图3-2-3为我国人均耕地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 扭转这种趋势 D.这种趋势不影 响我国农业生产
【解析】读题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耕地呈越来越少 的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 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不是 近期能控制的问题,是一项长远艰巨的任务;但是对 耕地的保护,会减缓对这种趋势的发展。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 的分类依据、特点和优势。根据图中所示的土地类型,分析可 以得出是根据土地的利用状况来划分的。从各类土地资源的比 例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草 地多,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是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
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