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

合集下载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院(系) : 专业: 年级: 学生 生姓名: 学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课程名称: 逻辑学》 《逻辑学》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闭卷、 闭卷题号 分值 得分 一 二 三课程代号:01126010 01126 0112 使用对象:本科学分制各课堂 本科学分制各课堂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151520201515100得分 密 封 线 内 不评阅人一、判断正误题: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密………………………………… ………………… 封………………………………………得分评阅人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 B得分2 B3 D4 D5 B6 D7 C8 D9 D10 D11 D12 C13 D14 A15 C评阅人三、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BD得分2 ABD3 BD4 ABCE5 AC6 AD7 ABD8 ACE9 AD10 BD评阅人四、分析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题号 推 理 形 式 题号 推 理 形 式1 3 5 7 9SIP ⇒ ¬SEP SEP ⇒ PES SEP ⇒ PAS PAM∧SEM ⇒ SEM MAP∧MAS ⇒ ¬SEP2 4 6 8 10(p,q)⇒ p∧q , ) ∧(p∨ q∨ r∨ s)∧¬p∧¬r⇒q∨ s ∨ ∨ ∨ ∧ ∧ ⇒ ∨(p→q)∧¬q ⇒ ¬ p )(p→q)∧(r→s)∧¬q∧¬s ) ( ) ¬ ¬ ⇒ ¬p∧¬r ∧ (p←q)∧(r←s)∧(q∨s) ) ) ∨ ⇒ p∨r ∨逻辑学(A)卷第 1 页(共 1 页)得分评阅人五、简答题: 1、2 小题分别为 7、8 分,共 15 分) (第1. 【答】 :SAP ⇒ SOP 有效…………………………………2 分 SAP ⇒ SEP ⇒ PES ⇒ PAS ⇒ SIP ⇒ SOP………5 分2. 【答】 :MAP∧SEM ⇒ SEP 无效…………………………3 分大项 P 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违反了三段论一般规则的第三条,即“前提中不 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不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 、人贵有自知之明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A 、B 、C 、D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A 、q p ∧B 、q p ∨C 、q p →D 、q p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A 、可同真,可同假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 、不可同真,可同假D 、可同真,不可同假8、以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 、SAPB 、SEPC 、 SIPD 、SOP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B 、预期理由C 、循环论证D 、推不出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逻辑学 课程考试试卷

逻辑学 课程考试试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逻辑学》课程考试试卷( A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历史的逻辑是无情的。

”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2.从∧的真值表可以看出,∧的逻辑性质是。

3.“p→q”的负命题等值于。

4.定义由、和三部分组成。

5.“泄密者是到会人员,甲是到会人员,所以甲是泄密者。

”这一推理的逻辑错误是。

6.在谓词逻辑中,全称命题一般表示为。

7.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8.假说具有两个显著特征:(1),(2)。

9.论题可以是科学上已经证实的判断,也可以是。

10.若 p→q取值为假,则p∨q取值为,p q取值为。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 20分)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这句话的逻辑推论。

a、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

b、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c、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d、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

2.微波炉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就会释放出氯气;在浴盆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也会释放出氯气;在排烟机清洁剂中加入漂泊剂,没有释放出氯气。

现在有一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加入漂白剂后,没有释放出氯气。

根据上述实验,关于这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作出三种判断:I、它是排烟机清洁剂;II、它既不是微波炉清洁剂,也不是浴盆清洁剂;III、它要么是排烟机清洁剂,要么是微波炉清洁剂或浴盆清洁剂。

以下哪项断定一定为真。

()a、仅Ib、仅IIc、仅IIId、仅I和II3.“长春人都是北方人,有些长春人不是工人。

”以上命题为真,则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有些北方人不是工人b、有些北方人是工人c、有些工人是北方人d、有些工人不是北方人4.小李说:“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小李的论断。

()a、也许有的非金属是固体。

b、可能有的金属不是固体。

c、日常生活中已没有出现不是固体的金属。

《逻辑学导论》(答案)

《逻辑学导论》(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通识课程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小题3分,其中判断1分,理由2分,合计30分)()1.凡无机物都不是生物,所以,有的生物是有机物。

答:错误,此三段论为省略三段论,前提中有一否定,违反三段论规则“前提中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

”()2.马季不是京剧演员,所以,相声演员都不是京剧演员答:错误,此三段论为省略三段论,小项“相声演员”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

()3.从“小王必然来赴宴”为真,可以推出“小王可能不来赴宴”为假。

答:正确,从必然P真,可以推出可能非P假。

()4.美国某州的法律允许同性恋者结婚,这表明,当地政府提倡同性恋。

答:错误,“提倡”相当于“应当”,从允许P真推不出应当P真。

()5.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A没有深入生活,所以A写不出好作品。

答:正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6.文学作品可以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等。

答:错误,此划分违反“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的规则,犯了“标准不同一”的错误。

或者,此划分违反“划分报得子项必须相互排斥”犯了“子项相容”的错误。

()7.某广告说“95%的人脸上长了螨虫”。

这个命题很容易驳倒,因为我就没长。

答:错误,特称肯定判断只能用全称否定判断来反驳。

()8.如果X能为6整除,则它能为2整除,Y不能为2整除,则Y不能为6整除。

答:正确,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后件就是前件的必要条件,所以,非Q则非P。

()9.任何A、E、I、O判断之间都具有对当关系。

答:错误,只有同素材的A、E、I、O判断之间才具有对当关系()10.金属都能导电,所以,纸不是金属。

答:正确,此三段论为省略三段论,补充小前提“纸不能导电”,符合第二格规则。

二.分析题:(每小题5分,合计30分)1、证明三段论第一格与第二格有效式的大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判断。

答:在第一格中,因M在小前提中做谓项,又有规则“小前提肯定”,则M在小前提中不周延,则M在大前提中必周延;又因为M在大前提中作主项,所以大前提必须全称。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A卷)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A卷)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姓名:学号:班级: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奋发向上”两语句中,概念“青年”( )A。

都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主要是指( )的两个性质判断。

A.判断联项分别相同B.量项分别相同C.主、谓项分别相同D.判断的结构分别相同4.若断定SAP和SEP都假,则(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5、“革命者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人”,这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同语反复B、循环定义C、定义过宽D、定义过窄E、定义含混6.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q假,那么,一定为(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7.“如果某行为是犯罪行为,则必是违法行为”,由此可知( )A.如果某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则不是违法行为B.如果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则不是犯罪行为C.只有某行为是犯罪行为,才是违法行为D.只有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才不是犯罪行为8.只有发烧才是患肺炎,小红发烧,所以她一定是患了肺炎。

以下各推理中与上述推理犯同样逻辑错误的是( )A.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好,所以我一定有资格当三好生。

B.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有资格当三好生,所以我一定学习好。

C.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没资格当三好生,说明我学习不好。

D.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不好,因此我没资格当三好生9.某司机违章,警察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

”司机说:“我不同意。

”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各项中他必须同意(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不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 、人贵有自知之明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A 、B 、C 、D 、5、当p 真、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A 、q p ∧B 、q p ∨C 、q p →D 、q p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A 、可同真,可同假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 、不可同真,可同假D 、可同真,不可同假8、以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 、SAPB 、SEPC 、 SIPD 、SOP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B 、预期理由C 、循环论证D 、推不出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马哲答案A

马哲答案A

社会科学部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答案(A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B 4、D 5、B 6、D 7、C 8、D 9、D 10、A 11、B 12、C 13、A 14、C 15、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 2、ABCDE 3、BCD 4、BD 5、DE 三、判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2、 × 3、√ 4、× 5、√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物质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

2、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 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3、生产力 :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各6分,共18分) 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它是联结主观认识和认识对象的桥梁,因而能把认识与对象相对照,判定认识是否正确。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答案要点:(1)量变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

12、在“并非如果张三进入过犯罪现场,他就是罪犯”这一判断中逻辑常项是。

3、根据律,若“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为真,则性质判断和均为假。

4、若qp∨为假,则)()(qpqp∧→←取值为5、一个有效的性质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则此三段论是第格式。

6、关系或关系。

7、与“张三不是杀人犯而是强奸犯”89当场将赃物交出。

后经反复调查,也未发现他们之中有人两次从现场盗窃电机。

于是,侦察人员认为,一定还有另外的盗窃分子偷盗了第4台电机。

”这个结论的得出使用了穆勒五法中的法。

(4分)p或者q”这两个命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否定定义D.以比喻代定义3.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4.“大部分人是通情达理的。

”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

A.所有的S是PB.所有的S不是PC.有的S是PD.有的S不是P5.“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间具有()。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9.“所有拾金不昧的人都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老张是拾金不昧的人。

”这个三段论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两否定的结论D.中项不周延10.“当p→q取值为真时,那么p与q均真,因为当p与q均真时,p→q取值为真”这个证明()。

A.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B.犯了“推不出”的错误C.犯“论据虚假”的错误D.是正确的一、填空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共16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多项选择题(每小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

其小前提可以是()。

A .没有反腐倡廉B .搞好党风 C.并非没有反腐倡廉D.没有搞好党风2.以“只有受贿,才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另一前提可以是()A.受贿B.未犯法C.未受贿D .犯法3.项和谓项可以是()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系) : 专业: 年级: 学生 姓名: 学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 期 末 考 试 试 卷(A) )课程名称: 逻辑学》 《逻辑学》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闭卷、 闭卷 课程代号:01126010 01126 0112 使用对象:本科学分制各课堂 本科学分制各课堂【注意】A.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否则答题无效,后果自负。

B.试题纸和答题纸上都必须填写考生信息,并分开交到监考老师指定的位置。

得分 密 封 线 内 不 评阅人一、判断正误题: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答题要求】 根据所学逻辑知识,判断各题中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将其答案分别填入 答题要求】 答题纸中相应的位置。

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 × 1.当我们对“法律”这个概念进行划分时,我们是在从外延方面明确这个概念。

…………………………………… 密………………………………… 封……………………………………… 线………………………………… 线…………………………………………2.判断总是有所断定,而且不是真的就是假的。

3. “或者……或者……”在日常语言中既可用作相容选言联结词,也可以用作不相容选言 联结词。

4.判断使用中的“自相矛盾”是指同时肯定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的判断。

5.对一个概念的概括意味着其内涵的增加和外延的扩大。

6.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同素材性质判断一定是不同质(即联项不相同)的。

7.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句话,断定了“人不犯我”是“我不犯人”的充分条件。

8.同时否定“所有的被告都是无辜的”和“所有的被告都不是无辜的”违反排中律。

9.下定义时, “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是指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具有真包含于关系。

10.肯定判断的谓项有时周延,有时不周延。

11.一个联言判断为真,则与其判断变项完全相同的那个选言判断一定为真。

12.说“李某既不是中国人,又不是外国人” ,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13.划分时,犯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一定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14.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若其结论为真,则其前提必真。

15.在同一推论过程中,违反了充足理由律一定会违反同一律、矛盾律或者排中律。

逻辑学(A)卷第 1 页(共 8 页)得分评阅人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在“舟山群岛迄今仍有许多未命名的岛屿”这句话中, “舟山群岛”所表达是一个: (A) 正概念、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 (B) 正概念、单独概念、集合概念 (C) 负概念、单独概念、集合概念 (D) 正概念、单独概念、非集合概念 2. “有的导电的是金属”与“有的导电的不是金属”这两个判断的: ( ) (A) 量项相同, 联项相同 (B) 量项相同, 联项不相同 (C) 量项不相同,联项相同 (D) 量项不相同,联项不相同 3.并非只有是法律系毕业,才能成为优秀的律师。

这意味着: ( ) (A) 只要不是法律系毕业,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律师。

(B) 只要成为优秀的律师,就一定是法律系毕业。

(C) 即使是法律系毕业,也可能成不了优秀的律师。

(D) 即使不是法律系毕业,也可能成为优秀的律师。

4.从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来看, “日本人讲日本话,这个人讲日本话,所以,这个人是日 本人”这个推理的逻辑错误属于: ( ) (A) 预期理由 (B) 偷换概念 (C) 两不可 (D) 推不出 5.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的语词表达集合概念的是: ( ) (A) 小李是海南人。

(B) 解放军是威武之师。

(C) 我们班同学这次都会考及格。

(D) 有的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6.从逻辑上看, “凡被告都不是无辜的” 和 “有的被告是无辜的”这两个判断: ( ) (A) 可同真可同假 (B) 可同真不可同假 (C) 可同假不可同真 (D)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7.从逻辑上看, “或者 p,或者 q”与“要么 p,要么 q”这两个判断形式: ( ) (A) 常项相同, 变项相同 (B) 常项相同, 变项不相同 (C) 常项不相同,变项相同 (D) 常项不相同,变项不相同 8. 从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来看, “鸟都是会飞的, 所以, 会飞的都是鸟” 这个推理违反了: ( ) (A) 同一律 (B) 矛盾律 (C) 排中律 (D) 充足理由律逻辑学(A)卷第 2 页(共 8 页)9.判断间的“反对关系”与“下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 )关系的概念: (A) 全同关系 (B) 属种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反对关系 10.根据周延性理论, “有的罪犯值得同情”与“真理不是教条”这两个判断: ( ) (A) 主项周延性相同,谓项周延性相同 (B) 主项周延性相同,谓项周延性相反 (C) 主项周延性相反,谓项周延性相同 (D) 主项周延性相反,谓项周延性相反 11.在变项 p、q、r 的真值分别为 0、1、0 时,下列复合判断形式中取假值的是: ( ) (A) 要么 p,要么 q,要么 r (B) p 或者 q 或者 r (C) 只有 p 且 q,才 r (D) p 并且 q 并且 r 12.在间接证明中,通过论证反论题 ¬p 为假来确立论题 p 为真, 所依据的逻辑基本规 律是: ( ) (A) 同一律 (B) 矛盾律 (C) 排中律 (D) 充足理由律 13.下列各组概念中,外延关系可以用以下欧拉图表示的是: ( ) (A) 法院,法官,法庭 (B) 马,黑马,白马 (C) 青年,学生,青年学生 (D)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14. “既然人是从猿猴变来的,那么你也是从猿猴变来的。

”这种说法: ) ( (A) 违反了同一律 (B) 违反了矛盾律 (C) 违反了排中律 (D) 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15.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 ) (A) 犯罪,罪犯 (B) 电脑,电视 (C) 有效,无效 (D) 树枝,树根 得分 评阅人三、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A) (B) (C) (D) (E) (A) (B) (C) (D) (E)1.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 ) “负判断”概括为“否定判断” “假言判断”概括为“复合判断” “无效推理”概括为“结论虚假的推理” “直言三段论”概括为“演绎推理” “思维形式”概括为“逻辑形式” 2.下列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的是: ( ) 树可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部分。

实数可分为整数、分数和无理数。

性质判断可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

一年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三段论按照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

逻辑学(A)卷第 3 页(共 8 页)(A) (C) (E) (A) (C) (E) (A) (B) (C) (D) (E) (A) (C)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3.若“有的 S 是 P”与“有的 S 不是 P”均为真,则 S 与 P 之间可能具有: ( ) 全同关系 (B) 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D)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4.下列复合判断形式中,可调换其支判断的先后顺序而不影响其逻辑值的是: ( ) 虽然 p,但是 q (B) 或者 p,或者 q 要么 p,要么 q (D) 如果 p,那么 q 当且仅当 p,才 q 5.下列思维活动中,违反矛盾律的是: ( ) 既肯定了“某物是金属” ,又肯定了“某物是非金属” 既否定了“某物是金属” ,又否定了“某物是非金属” 既肯定了“世界上有好人” ,又肯定了“世界上没有好人” 既否定了“世界上有好人” ,又否定了“世界上没有好人” 既肯定了“有的成功者是一帆风顺的” ,又肯定了“有的成功者不是一帆风顺的” 6.下列逻辑错误中,由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而引起的是: ( ) 转移论题 (B) 定义过宽 子项相容 (D) 预期理由 大项扩大 7.根据简单判断推理的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

结论否定的三段论,必有一个否定前提。

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必须周延。

三段论的中项必须周延一次或两次。

结论是特称的三段论,前提中必须有一个特称判断。

8.根据复合判断推理的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已知一个联言判断为真,可以推断其各个联言支为真。

已知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为真,肯定其一部分选言支,可以否定其另一部分选言支。

已知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否定其一部分选言支,可以肯定其另一部分选言支。

已知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肯定其后件可以肯定其前件。

已知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否定其前件可以否定其后件。

9.下列简单判断推理的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是: ( ) ¬SAP ⇒ ¬SIP SEP ⇒ PES PAM ∧ SOM ⇒ SOP MEP ∧ MAS ⇒ SEP PAM ∧ MAS ⇒ PAS 10.下列复合判断推理的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是: ( ) (¬p→¬q)⇒(q→p) (¬p→¬q)∧¬q ⇒ ¬p (¬p←¬q)∧¬q ⇒ ¬p (¬p∨¬q)∧¬q ⇒¬p (¬p→q)∧(¬p→r)∧(¬q∨¬r)⇒ p逻辑学(A)卷第 4 页(共 8 页)得分评阅人四、分析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答题要求】 按照画线部分指定的变项表示方法,分别将下列推理的推理形式 答题要求】 写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

,所以,不能说凡非金属都不是导电的。

1.有的非金属(S)是导电的(P)2.初步分析表明,某三段论的结论只能是特称判断(p)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三段论 的结论只能是否定判断(q) 。

由此可知,该三段论的结论只能是特称否定判断。

3.任何人(S)都不会飞(P) ,所以,凡会飞的都不是人。

4.正确选项要么是 A(p) ,要么是 B(q) ,要么是 C(r) ,要么是 D(s) 。

现已知 A、C 都不是正确选项,因此,正确选项要么是 B,要么是 D。

5.我们班所有同学(S)都已年满十八岁(P) ,所以,凡没有年满十八岁的同学都是外 班的。

6. 如果是内部职工作案(p) ,那么作案人一定熟悉现场附近的环境(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