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换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
基于分段离散余弦变换的电能质量数据压缩算法实现

・
电能质量 ・
低压 电器 (01 o1 ) 21N .2
基 于 分 段 离 散 余 弦 变 换 的 电 能 质 量数 据压 缩 算 法 实 现
欧 阳华 , 李 曦 , 尹 为 民
( 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大 学 电气与信 息工程 学 院 ,湖北 武 汉 4 0 3 ) 海 3 0 3
摘 要 :采用分段离散余弦变换对 电能质量 数据进 行压 缩 , 用小波 变换对 原始信 欧 阳 华 ( 9 8 ) 17 ~ , 女 , 师 , 士研 究 讲 博
节 约存 储设 备 费用 , 而 电能 质 量 扰 动信 号 的压 因
缩具 有 重要 意义 。
工作 。由电弧炉引起的典型电压波动现象的频率 般 低 于 2 , 雷 电 冲 击 引起 的 脉 冲 暂 态 的 5Hz而
电能质量常用检测方法

电能质量常用检测方法发布时间:2021-12-31T06:36:14.960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11期作者:曲虹曲直金卫光张晓瑞[导读] 以安全性、准确性为原则,不断提升检测水平,科学评估检测环境,以此提升电能质量。
(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摘要:电能质量是衡量某一区域电压情况及电波稳定性的重要标准,也是其用电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基本表现,因而应对电能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为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提供资源安全。
此间,电能质量表现在多个方面,现行电能质量检测方法包括数学上的变法分析、人工智能检测以及检测设备等,本文基于电能质量检测重要标准与方法,阐述常用检测方法基本情况,并提出优化检测方法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能质量;检测方法;研究与分析前言:当前,电能质量检测面临几个难题,包括电能设备的更新迭代太快,电压不稳定性增大、电波暂降状态频发、作业时检测装置使用安全性被有所怀疑等情况。
应对这些问题,电能质量检测方法必须有所创新,以安全性、准确性为原则,不断提升检测水平,科学评估检测环境,以此提升电能质量。
1.电能质量基本内容1.1电能质量标准研究电能质量的标准首先应该明确何为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是指供电端供给用户端交流电能的品质,电能的质量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影响电能质量主要的因素是电压,电压的骤降、提升以及中断都会降低电能质量。
在居民和工业用电中很多电器设备都会对输送来的电压产生波动的影响,从而导致用电器不能在平稳的电压下工作,降低了电能质量也增加了电器设备的折旧率。
在正常的电压下,电器可以正常的工作且电能质量也高,一旦因为外在因素或者变压器的负面作用导致电压不稳就会降低电能质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平稳的电压条件下输送的电量即为电能质量的标准状态,这需要电能输送方和输送过程中都要保证电压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始终保持平稳。
控制电压的稳定性就能控制电能的质量好坏。
1.2电能质量检测重要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些不环保的能源已经被淘汰,电能作为21世纪以来应用最广泛,最环保的能源之一,其存在以及质量好坏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基于db4小波变换的电能质量数据压缩算法

设 ( t ) ∈L 2 ( R ) ( 平方 可 积 函数 空 间) , 若 其 傅里 叶 变换 ( ∞ ) 满 足容 许 性条件 『 5 1 :
c = ,
c =J l l ( ) r < o o
则 ( t ) 称 为基本 小波 或母 小波 函数 。 ( t ) 的伸缩 平 移系 列 :
~
福
建
电 鹅
U j l A N e O M U 了£ 融
基于 d b 4小波变换 的 电能质量数据压缩算法
肖嘉 耀
( 华 东 交通 大 学 电气与 电子 工程 学 院 江 西 南 昌 3 3 0 0 1 3 )
【 摘 要】 : 针对传统小波变换运 用于数据压缩算法存在的问题 , 提 出了基于 d b 4 小波 变换 的数据 压 缩 算 法。 该 算 法针 对 电能质 量数 据 的特 点 , 根据 d b 4小波 变换 具 有 多分辨 率分析 的特 性 , 将 检 测数 据
,
( 1 1
施加阈值后 的小波系数, 是阈值。
( 1 ) 硬 阈值 。当 小波 系数 的绝对 值 大 于给 定 的 阂
值时, 令 该系 数保 持不 变 ; 而 当其 小 于给 定 的 阈值 时 ,
令 其为 零 , 即
6
( f ) =a - l  ̄ 2 【 ( f —b ) / a ]
0引 言
称 为 由 ( t ) 生成 的小 波 , a , b分 别 为尺 度 因子 和 小波 变换 是对 信 号 的时 间一 尺度 分 析 方法 。设 函
未 来 电 网的 智 能化 发展 将 越 来 越 依 赖 于 实 时 监 时移 因子 。
测 系 统f 1 ] 的录 波 数 据 , 而有 效传 输 和 存 储 数 据 是 监 测
基于FFT和LZW波形数据压缩概要

基于FFT的电能质量波形数据的LZW压缩算法第一章绪论1.1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等的负荷特性,使电网的电压波形发生畸变或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相不平衡,甚至引起系统频率波动等,对供电电能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扰或污染。
电网正面对越来越多的电能质量问题,这使得电能质量的研究十分紧迫。
在电能质量监控方面,有两个趋势:其中之一是智能化,智能化旨在减轻人的劳动,能自动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识别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全面的无人监控功能。
另一个则是远程化。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网规模的扩大,供电部门和用户都迫切需要对较大量的监测点进行监控,然而各点的分散,距离远近不同,监测电能质量的问题也根据用户和电网的需要而各不相同。
所以远程化就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监控要求,从而使电能质量的监控点能够分布到电网中的任何地方,并且具有良好的在线功能。
而远程化必然带来的问题就是,监测点和监控站之间的通信问题以及大量的电能质量数据的传输问题都十分重要。
因此对数据进行压缩是减少数据存储费用和提高性能的有效办法,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电能质量分析仪表需要采集大量的三相电数据,从数据中解析出工业用电的各种参数,以便指导生产过程。
而由于嵌入式设备本身的CPU处理能力、通信能力和存储能力所限,要求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先进行压缩然后再传输、存储和分析等,以缓解嵌入式设备的通信带宽低、存储容量小、计算能力弱等缺点带来的不便。
1.2 国内外研究近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压缩作为海量信息存储和传输的支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
目前,对于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的分析等研究领域,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数据压缩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则相对较少。
目前电能质量问题主要的分析方法可分为时域、频域和基于数学变换的分析方法三种。
时域分析方法如差值法等,主要用于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检测,方法快速简单,适合于检测电压凹陷、暂态脉冲等暂态电能质量问题,而不能检测如电压偏差、谐波、周期性陷波等稳态、周期性电能质量问题。
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

( ho e t ia Sc olofEl c rc lEng ne rn nd Aut m a i i e ig a o ton,
Tini ie st a j Unv riy,Tin i 0 7 ,Chn ) n a j 3 0 n 0 2 i a
维普资讯
第1 9卷第 1期
20 0 7年 2月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学 报
Pr c e ng he CSU — o e di s oft EPSA
Vo1 19 No.1 . Fe 20 b. 07
基 于 二进 小 波 变换 的 电能质 量 扰动 检 测
Ab t a t I o de t a y e nd e al t w e s r c : n r r O an l z a v ua e po r quaiy,t s ne e s r O de e t t g n— nd tm e nd lt i c s a y t t c he be i e i a i
质量 扰 动 信 号 进 行 了仿 真 , 样 条 小 波 进 行 二 进 小 波 变 换 , 测 结 果 表 明 在 分 解 尺 度 一 上 可 以 实 现 较 为 准 确 用 检
的检 测 。
关键 词 :电能 质 量 ; 动 ;检 测 ; 波 变换 扰 小
中 图 分 类 号 : M 7 l TM7 T 1; 6
c n i u n e tmeo o rq a i it r a c ih a e c n i e e si o t n r p ri sf rd s rb n h o tn a c i fp we u l y ds u b n e wh c r o sd r d a mp ra t o e te o e c i i g t e t p d s u b n e B c u e o h e v e u d n y i a c l t n a d t e d fiu y i i t r a c e e t n wh c it r a c . e a s ft e h a y r d n a c n c lu a i n h if l n d s u b n e d t c i ih o c o n e u ls mp ea d r c n t u t d sg a s b n r v ltt a s o m d p e O d t c o rq aiy b s d e d d a a l n e o s r c e i n l , i a y wa ee r n f r i a o t d t e e tp we u l a e s t o v l t t a s o m o a n wa e e r n f r l c l mo u u x mu t e r wh c c r e p n s t h i g l r p i t o o r d l s ma i m h o y, ih o r s o d O t e sn u a o n f p we q aiy d s u b n e s g a n a e u e n d s u b n e d t c i n S m u a i n o o r q a i it r a c u l it r a c i n la d c n b s d i it r a c e e t . i l t fp we u l y d s u b n e t o o t sg a i g v n b le n tv r n in r g a ( i n l s i e y a t r a i e t a se t p o r m ATP) a d t e s l e wa e e s a o t d t k i a y , n h p i v lt i d p e O ma e b n r n wa ee r n f r . t c i n r s l n i a e t a e a i e e a t d t c i n c n b c u r d a e o o iin v lt t a so m De e t e u t i d c t h t r l t x c e e to a e a q ie t d c mp sto o s v
电能质量出题

一、填空题1、谐波的分析方法主要傅立叶理论。
2、电压合格,频率合格,连续供电这三项质量指标相互间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和制约关系。
3、10kV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7%。
4、电压合格、频率合格和连续供电这三项质量指标相互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和制约关系。
5、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间不得超过4%。
6、供电质量指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7、电压质量分为电压允许偏差、公网谐波、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
8、电能质量技术指标分别是:频率偏差指标、电压偏差指标、三相电压不平衡指标、电压波动和闪变允许值指标、公用电网谐波指标。
9、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方式有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就地补偿。
10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和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11.中枢点的调压方式逆调压、顺调压和恒调压。
12、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其内容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三相不平衡、波形畸变、电压波动与闪变。
13、评估非线性符合包括工业设备、商业设备、交通设备、及住宅区用电设备等类型。
14、电网谐波测量的组要参数(谐波电压)(谐波电流)(谐波相位角)(谐波功率及流向)(电压波形总畸变率)及电流波形总畸变率。
15、(电压)是电能质量的只要指标之一,其中(电压偏差)是衡量供电系统正常运行与否的一项主要指标。
16、根据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17、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的方式: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就地补偿)。
18、无功补偿的三种方式:(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就地补偿)19、电能质量的表现:(任选三个)暂停、暂时降压、暂时升压、过电压、欠电压、电压不平衡20、电能质量是指并网公用电网、(发电企业)、用户受电端的交流电能质量,包括(频率)和(电压质量)。
21、周期性电压和电流等信号都可用一个周期函数表示为(f(t)=f(t +kT )(k=0,12,...))。
电能质量的测量与分析

电能质量的测量与分析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电力质量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电能质量不仅会对电力设备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对终端用户的用电设备造成不小的损失,进而影响生产和生活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电能质量的测量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能质量的定义及参数电能质量一般定义为电力系统中电能暂态或稳态的偏离规范值或期望值的程度,表现为电压、电流、频率、波形的失真与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
电能质量的测量与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参数:1. 电压电压主要包括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最小值、基波值、总畸变电压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来描述电压的稳定性、波形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2. 电流电流的参数包括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最小值、基波值、总畸变电流等。
电流的不稳定性、波形失真等也会影响电能质量。
3. 频率频率是指电网中的交流电源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周期数,一般情况下应保持稳定。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频率的偏离可能会导致电能质量的不稳定性。
4. 波形畸变波形畸变指电网中电压和电流波形的失真程度,表现为谐波、间谐波、交叉谐波等。
波形畸变会对电能的传输和使用产生负面影响。
二、电能质量的测量方式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电压、电流波形、功率因数、谐波等参数直接得出电能质量的测量结果。
这种方式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并且还需要注意测量环境的干扰因素。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电网中电能质量变化对网络产生的影响来推算电能质量的测量结果。
这种方式需要基于对电力系统的建模和分析,对电网的质量分析有一定的误差,但仍然是测量电能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
三、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1.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指通过将电能质量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筛选、排序等操作,从而获取各种质量参数的分布规律和特征。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定量描述电能质量的变化趋势、发现电能质量异常事件等。
2. 特征分析法特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电能质量波形的频域分析、时域分析等方法,找到其与质量参数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分析电能质量的问题。
2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2021/12/19
18
2电能质量的数学分析方法
2、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FFT在谐波分析仪、电能质量分析仪(离线)、电能质量在线监 测装置中的应用: 同时采集u、I信号,通过FFT分析给出各次谐波幅值、相角、功率 等。
75点:-2.2199E-13 -1.0076E-12i 76点:3.4315E-12 + 192i 77点:-3.0263E-14 +7.5609E-13i
很明显,1点、51点、76点的值都比较大,
附近的点值都很小,可以认为是0,即在那些频率点上的信号幅度为0。
2021/12/19
14
2电能质量的数学分析方法
如果要提高频率分辨率,则必须增加采样点数,也即采样时间。频率分 辨率和采样时间是倒数关系。
2021/12/19
12
2电能质量的数学分析方法
信号的时长的截取
截取信号的时长(N数值)决定了所需分开的两个频率之间的最小的频 率间隔。
如:相邻的最小频率间隔是10.2-10=0.2Hz,也就是说你需要把10 和10.2Hz这两个成分分开即可(如果分辨率太高则数据量太长, 浪费计算时间,如果分辨率太低,则无法把这两个频率分开), 所以可以选择截取的最小时长为t=1/(10.2-10)=5秒。
X (k ) F[x(n)] x(n)e N
n0
利用欧拉公式可以证明:
(k = 0,1, ,N-1)
可见:利用matlab中的函数FFT计算出X(K)乘以2/N,再求模即可 得到上述基于连续信号傅立叶级数的各次谐波幅值计算公式,即 得到各次谐波的真正幅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变换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摘要:对电能质量问题和基于变换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文中给出了各种电能质量扰动现象的分类与特征,对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二次变换这4种变换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能质量领域的应用作了详细论述,阐明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最后提出了电能质量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电能质量;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二次变换1引言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电能质量已成为电力部门及其用户日益关注的问题[1]。
主要原因有如下4个:①负荷设备对电能质量的变化更加敏感。
许多新型负荷装置都含有基于微处理器的控件和电力电子器件,这些控件和器件对于多种扰动都很敏感。
②为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效益而不断地应用一些装置,例如高效可调速电动机和用于功率因数补偿的并联电容器组等。
这就使电力系统的谐波水平有所增长。
③终端用户越来越了解断电、电压骤降(volt-age sag)以及开关暂态(switching transient)等电能质量问题,他们将督促电力部门提高供电质量。
④许多元器件都互连于一个网络之中。
集成作用意味着任何一个元件的故障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电能质量问题的出现不应该完全归咎于某个部门或某系统。
从本质上讲,它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最终解决需要电力部门、设备制造厂商和电力用户三方积极密切的合作。
2电能质量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电能质量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定义。
文[1]中将电能质量问题定义为“导致用户设备故障或误动作的,以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为表现形式的一切电力问题”。
电能质量这一术语用来描述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力系统扰动。
表1给出了各种电能质量扰动的典型频谱成分、持续时间及电压幅值。
利用这些信息就能够区分测量结果并描述电磁扰动。
在电能质量分析中主要研究的4种扰动是电压骤降(voltage sag)、瞬态过电压(transient over-voltage)、谐波畸变(harmonic distortion)和闪变(flicker)。
其中前2种属于短期暂态现象,而后2种属于持久性事件[2]。
随着电能质量问题的日益严重及广大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立电能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对其进行正确的检测、评估和分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了获得有关电能质量的信息,往往需要对三相电流、三相电压、中线电流和中线对地电压等信号进行测量与储存,以构成电能质量分析的数据源[3]。
由于这些数据必须以足够高的采样速率进行采样并储存,而且又必须长期在线进行,所以每年存储的数据量相当大。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数据,可以采用某种基于变换的方法将时域信息映射到频域或将时、频域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电能质量分析。
近年来,在电能质量分析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基于变换的方法主要有傅里叶变换法、短时傅里叶变换法、小波变换法和二次变换法。
本文将对这4种变换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3 傅里叶变换法在电能质量分析领域,常常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时间连续信号用采样装置进行等间隔采样,并把采样值依次转换成数字序列,然后借助计算机进行谐波分析[4]。
目前,各种算法的DFT和FFT已经成为现代频谱分析和谐波分析的基础[5],这些改进的算法大大提高了FFT方法的计算精度和速度。
文[6]提出了基于线性插值原理和抛物线插值原理的2种改进FFT方法,分别称为LFFT算法和PFFT算法。
为了验证其优点,文中对2种常见波形(锯齿波和余弦全波整流波形)分别用LFFT和PFFT以及标准FFT作频谱分析。
算例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明显提高了计算精度并可降低对采样频率的要求,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
文献[7]对FFT的泄漏误差进行了分析,根据V.K.Jain和T.Grandke提出的插值算法提出了多项余弦窗插值的新算法。
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加窗插值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尤其是相位精度),同时还能有效地抑制谐波之间或杂波及噪声的干扰。
由于电力系统的实际信号中往往含有衰减的直流分量,因此采用基于FFT算法的谐波测试仪进行谐波分析时必然会产生误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滤出非周期分量的全周期傅里叶算法[8]。
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非周期分量的影响,提高了计算精度,其缺点是速度较慢。
虽然傅里叶变换能够将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联系起来,分别从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观察,但却不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傅里叶变换只能适用于确定性的平稳信号(如谐波),对时变非平稳信号却难以充分描述。
这是因为傅氏变换是在整个时域内积分,因而去掉了非平稳信号中的时变信息。
同时,傅里叶分析在时域的分辨率是不变的,因而不足以在任意小的范围内描述或确定频率f。
为了分析电能质量领域的突变信号和非平稳信号,必须寻求新的信号处理工具,要求它既能保持傅里叶分析的优点,又能弥补其不足。
4短时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亦称加窗傅里叶变换(WFFT),是一种局域化的时-频分析方法,其奠基工作是由Gabor于1946年完成的。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信号划分成许多小的时间间隔,用傅里叶变换分析每一个时间间隔,以便确定该时间间隔存在的频率。
它把非平稳信号看成是一系列短时平稳信号的迭加,而短时性则通过时域上加窗来获得。
虽然短时傅里叶变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标准傅里叶变换不具有局部分析能力的缺陷,但其自身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即当窗函数确定后,只能改变窗口在相平面上的位置,而不能改变窗口的形状。
可以说短时傅里叶变换实质上是具有单一分辨率的分析,若要改变分辨率,则必须重新选择窗函数。
因此,这类变换用来分析平稳信号尚可,但对于非平稳信号,在信号波形变化剧烈的时段内(主要是高频),要求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而波形变化比较平缓的时段内(主要是低频),则要求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
而短时傅里叶变换不能兼顾两者。
由于STFT的时-频窗口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这种方法对于含有多个频率分量和暂态过程不连续的信号并不是最适合的,人们难以从其谱图中看出信号的时变特性[9]。
针对这一问题,G.T.Heydt等人提出了宽度可调节的滑动窗口,并利用这种WFFT 方法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估[3]。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用宽窗对测量数据进行快速浏览,检测到扰动之后再用窄窗对扰动“聚焦”,从而进行细节分析。
如果将这种方法与表1中的扰动定义结合使用,就可以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评估与分类。
5小波变换法小波变换(WT)是由Morlet于1980年在进行地震数据分析工作时创造的。
小波就是最短最简单的振动。
小波分析方法是一种窗口大小(即窗口面积)固定但其形状可改变的时频局部化分析方法。
它在低频部分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较低的时间分辨率,而在高频部分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较低的频率分辨率,所以被誉为“数学显微镜”。
正是这种特性,使小波变换具有对信号的自适应性。
小波变换是一种多尺度分析,对时间序列过程从粗到细加以分析(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既显示过程变化的全貌,又剖析局部变化特征。
对于电能质量领域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小波变换大有用武之地。
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都利用小波变换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研究[2,5,10~14]。
常见的小波基函数有:B小波、Daubechies小波、Haar小波、Meyer小波和Morlet小波等[15]。
Shyh-Jier Huang等人提出了用Morlet小波监视电力系统扰动的方法[5]。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电压骤降、骤升、短时断电和振荡暂态等扰动,同时也能对电弧炉产生的动态谐波进行分析。
今后要做的工作应该是找出最适合电能质量分析的小波基函数。
1988年Mallat在Burt和Adelson图象分解和重构的塔式算法启发下,基于多分辨率分析(MRA)框架,建立了小波快速算法——Mallat算法,它在小波分析中的地位相当于FFT 在经典傅里叶分析中的地位。
目前,这种MRA方法仍是电能质量分析领域中使用最多的算法[2,11]。
MRA方法的一个特性是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电压信号中尖锐变化的发生时刻(如电压骤降、断电、过电压和暂态)[2]。
但是MRA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它不能对基波信号的幅值进行直接可靠的测量,也无法准确地估计原始信号的谐波分量幅值[2]。
MRA方法的另一个特色是可以区分不同的电能质量扰动[11]。
文献[11]提出了不同分辨率上的标准偏差曲线,从而为区分不同的电能质量问题以及进一步找出扰动源提供了手段。
电能质量扰动现象的频率变化范围十分广泛。
例如,由电弧炉引起的典型电压波动的频率一般低于25 Hz,而由雷电冲击引起的脉冲暂态的频率则可达数MHz。
为了监测这类高频暂态扰动,需要采用具有1~4 MHz采样频率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这就要求存储大量的数据。
为了节省存储设备费用,常常采用小波变换进行数据压缩。
S.Santoso等人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数据压缩方法[11]。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扰动信号分解为多个尺度,在每个尺度上,与扰动事件对应的小波变换系数被保留,而与扰动事件无关的系数则被丢弃。
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电能质量数据时可达到的压缩比(原数据容量与压缩后数据容量之比值)在3~6之间,而且重构信号与原信号之间的归一化均方误差也很小,只有10-5~10-6。
文献[12]还利用小波包变换(WPT)对电力系统扰动数据进行压缩,从而减少了基于串行口和MODEM的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负担。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进行电能质量分析[2],以及利用小波实现电力系统扰动的建模[13]和暂态问题的分析[14]。
6二次变换二次变换(QT)是一种基于能量角度来考虑的时-频变换方法[16]。
信号的能量分布是时间和频率的双线性函数,它构成了时-频二次变换的基础。
文献[2]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变换的信号处理工具,称之为平滑的假维格纳-维尔分布(Smoothed PseudoWigner-Ville Distri -bution,SPWVD)的能量分布与可分离的哈明(Hamming)时窗及哈明频窗结合起来进行电能质量分析。
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二次变换不仅可以准确地测量基波和谐波分量的幅值,而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到信号发生尖锐变化的时刻。
7结语本文介绍了4种基于变换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电能质量扰动,可以根据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来选择一种加以分析。
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这2种分析方法已在电能质量分析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小波变换和二次变换也正成为电能质量分析的有力工具,其中小波变换尤为引人注目,目前它在电能质量分析领域正处于尝试应用的阶段,但其优势和潜力已初见端倪。
随着电能质量研究的逐步深入,今后的工作将是设计和开发基于变换的实用装置,从而进行电能质量的监测分析(在线或离线)以及扰动类型的正确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