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人格魅力论文
语文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语文教师要有人格魅力教师的主体人格作为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等,都可能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产生极大影响。
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比其他学科的教育,更有不可比拟的作用。
“师者,人之模范也。
”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可塑性、向师性极强,就使语文教师行为的示范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语文教师的情感、意志、性格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我曾经看过一部影片《死亡诗社》,影片中语文教师基丁有着独具一格的个人魅力。
他满腹经纶,在课堂中甚至生活中随时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他诗一般的语言随时随地影响、感化着学生。
他不循规蹈矩,敢于批判权威,甚至敢教唆学生撕毁自认为编写不好的教科书,这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
正是因为他的个性思想、人格魅力征服了孩子们,才使得每个孩子都爱上了文学。
他有真才实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让学生钦佩,愿意信服他,以他为榜样,去模仿他、学习他。
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生如同朋友、父兄般的关爱和理解,使学生愿意亲近他,接受他的教导和帮助。
这部影片对我启发很大,我认为语文教师就应有文人的魅力,只有自己知识渊博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在古今中外通用的,作为教师的第一条准则。
小学教师是启蒙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我想特别是语文教师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一定要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心中最美的偶像。
”教师像演员一样,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可感的影响,学生会老老实实照着自己心目中最崇高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去做,教师的言行无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语文教师人格产生的教育效应是巨大的。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以广博的知识吸引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化学生,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才能真正展示我们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再谈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内容精彩 、 让学 生百听不厌 的教师 , 而这样 : 的教师 , 也一定是充 分发挥 了自己的情感作 用, 做到课上有情 的教师 。教育家赞科 夫说 . 过 :教学方 法一旦触及学生 的情绪和 意志 “ 领 域 , 及学生 的精神 需要 , 触 便能发挥其高 : 度有效的作 用。” 这一论述阐明了课堂教学
上
思维 , 展现学生的个性 , 点燃学生的情绪 , 照亮学生 的心灵 , 让学生 兴趣盎然 , 乐此不疲 。 使他们 获得美的感悟 , 受到美的熏陶, 使课 堂
充 满 魅力 。
蔡
中收放 自如 , 井井有条 ; 处理教材 时举重若 j 县
语文教师有了激 隋, 就会 自觉探寻课堂艺术。 比如上课 时面对 学生 的那种有气有力 、 抑扬顿挫 、 节奏分明 ; 那眼神是平静的 、 温柔
梅开拓进取 , 不断超越 自我 , 文教育 田园里充满激情地拓展 出 在语 了一片片生机盎然 的天地 , 被广大教师称为 “ 燃烧 的玫瑰” 她在课 。
堂上 激 情 四射 , 昂时 会 让 学 生 振 奋 , 沉 时 会 让 学 生 寂 然 , 婉 激 低 委 时会 让 学 生感 悟 , 深沉 时 会 让 学 生遐 想 。听 她 的 课 如 坐春 风 , 沐 如
用。
展 自己的风采, 有人评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 有相声 的幽默 、 小 说 的形象 、 剧的冲突 、 朗诵 的激情 , 戏 诗 在轻松 活泼 的气 氛中把学 生引入知识 的殿堂。而著名的语文教学专 家支玉桓老师更是借助
幽 默 的语 言 巧 妙 地化 解 学 生 的 窘 迫 , 护 了学 生 的 自尊 心 , 学 生 保 让 时, 支老 师 用 富有 激 励 性 的语 气 问 :雪 景这 么 美 , 能 美 美地 读 一 “ 谁 读 ?用你 的 朗读把 大 家 带到 广 阔 的 雪野 中去 游 览 一 番 ? 一 名 学 生 ” 读得 尚可, 支老 师极 为风 趣 地 说 :读得 不 错 , 他 刚把 大 家带 到 雪 “ 但 野 边上 , 能再 把 大 家往 雪野 里边 带 一 带? ” 有一 名 学 生读 得 不 谁 又 如 前 一 个 学 生 。 支老 师 又 风趣 地 说 :刚 才 那位 同 学好 不 容 易把 我 “
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浅谈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人格魅力与诗意的光彩,展示着温馨的情怀,能让课堂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飞跃瑰丽的想象。
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睿智机敏、诙谐幽默、博学慈爱的语文教师会让一节语文课多姿多彩、情趣盎然,而且能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心,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先说教师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如何看待教育事业韩愈说:“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
”无论是传承大道,教授学业,还是解疑释迷,教师是教育理念的传承者,教育行为的实施者。
而作为教育的执行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育的效果。
正因如此,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必须培养并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是基于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
语文教师人格是由语文教师的渊博的学识素养,真诚的爱生态度,广博的教育资源挖掘能力组成。
渊博的学识素养,成就着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成才之路是用书堆砌起来的,书读得越多,读得越杂,文化背景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的多少,教师广闻博览,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学生从心底里敬佩,并且不由自主地想靠近、模仿、喜欢。
学生把这种敬佩之心带入课堂,更能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眼中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通过自己所经历的多种多样的人生体验获得的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经据典,博古论今,旁征博引,以独特教学个性与鲜明的教学特色,熏陶和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形成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这样的语文教师一定会真正的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提高人格魅力,做“有效”的语文教师

提高人格魅力,做“有效”的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时刻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教导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水平。
除了教学技巧和教学内容外,我们还应该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信任,从而更有效地影响他们的成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有效”的语文教师。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态度可以使教师更显得自信和坚定,能够给学生以正能量的影响。
当教师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时,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包容的心,宽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与同事的沟通中,教师也应该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们携手共进,为学生的发展共同努力。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教师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指导他们成长。
教师还应该注重自己的修身养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从而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
只有一个有修养且有内涵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影响学生,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慈爱的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爱护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理解,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情感。
只有在被爱与理解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更乐于向教师求教。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善待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从而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作文

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作文
老师的魅力,真的没法挡!每次上课,他都能让我们笑出泪来,那种幽默感,简直了!他不是那种只会照着课本念的老师,而是会
穿插各种小故事,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你瞧他那双眼睛,跟星星似的,闪闪发光。
他看人的时候,仿
佛能直接看透你的心灵。
每次我有啥困惑,他总能一眼看出来,然
后给我指点迷津。
说起他的声音,简直了,就像电台DJ一样好听!听他讲课,简
直就是一种享受。
有时候,他还会在课堂上唱歌,那嗓音,简直可
以去参加歌唱比赛了!
别看老师平时笑嘻嘻的,但他严肃起来,也是相当有震慑力的。
每次有同学调皮捣蛋,他总能一句话就让那同学安静下来。
他的气场,简直就是天生的领导者!
总之,老师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他的教学方式,还有
他的性格、他的声音、他的眼神……每一样都让人着迷。
我觉得,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的福气!。
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谈教师的人格魅力第一篇:谈教师的人格魅力谈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职业是培养、造就一代新人的特殊职业。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造就灵魂的劳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品德修养、性情、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熔铸成人格,这是一名教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
1教师的人格魁力来源于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要有正确的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即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是基础教育的综旨。
要有正确的基础教育的教学观,即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形成合作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要有正确的基础教育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是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表现有差异,学生是独特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内在感受和不同于常人的观察、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方式。
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特别是我们普通学校的学生,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的眼中不应该有差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
都有进步的愿望。
教师的责任是要设法满足他们,有区别地去塑造他们。
2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它来自于教师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
把爱洒向学生。
生命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
作为教师,我们应意识到,我们每天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我们应用涓涓细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
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教育学生爱生活与人生,而且还意味着我们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像春雨润物那样的言传身教。
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保持丰富而优美的灵魂。
让他们年轻的心灵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美好。
相反,如果对他们熟视无睹,无疑会使教育黯然失色。
知识是有用的,但没有爱的知识又有多少价呢?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动辄训斥、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如何发挥人格魅力作用 论文

教师如何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摘要]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彰显教育者的风采,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和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有真挚的爱心、高尚的品质、优雅的行为、渊博的学识是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内核。
[关键词] 人格爱心高尚品质优雅行为渊博学识所谓人格,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和倾向等。
它们是在一定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巩固的。
”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培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性的潜移默化。
一、以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
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
孟子讲究“仁爱”治天下,于学生何尝又不是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
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曹铁云、张玉仁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的一片真挚爱心。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的和谐时代,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
有爱心还能宽容学生是难能可贵的。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
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或者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做有人格魅力的教师5篇范文

做有人格魅力的教师5篇范文第一篇:做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人格魅力的教师做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认为做一个老师就要有做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因为只有你有人格魅力,你的学生才会追随,才会走在你的左右。
那么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
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
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第二,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三,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第四,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什么样的人是有人格魅力的呢,我认为《亮》里的李云龙,《中国兄弟连》里的第二篇:做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做一个有魅力的小学语文教师踏上这三尺讲台已有三十多年了,我懂得做一名教师的责任和艰辛,而做好一个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老师更难。
对于我来说,要一心投入到我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
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用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只有努力为它付出才能对得起国家给予我的这个称号。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教师生涯的主要目标就是做一个有魅力的小学语文教师。
下面谈一下我多年来的的基本收获:一、教师和学生要有良好的关系,用爱去呵护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她应该洋溢着围炉夜话般的和谐与随意,弥漫着“侍坐”式的平等和宽容;应该流动着人性的魅力与诗意的光彩,展示着温馨的情怀;更应该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飞跃着瑰丽的想象。
而这种教学的理想境界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语文课堂的多姿多彩、情趣盎然来自于语文教师的睿智机敏、诙谐幽默、博学慈爱……是语文教师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心。
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的根本所在。
汉语词典中这样简洁的写道:人格魅力其实是个体的特质特别能吸引人的一种力量。
一、人文素质——语文教师的底气
什么是人文素质呢?人文素质是一个内在生命中文化积累的深度和厚度,是意义赋予和意义理解的能力和素质。
一个人文教育工作者,缺少独立的人格,缺少人文素质的支撑就会带来学生阅读和个体发展的失落。
例如:用筷子和用刀叉在人文素质的人看来是两个民族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好成绩,整天捧着教参当《圣经》,体验布道文章的内在精髓,感到的仅仅是买火柴的小女孩的可怜,而忘了安徒生的童话之奇特。
更有甚者拿着教参照本宣读,千篇一律的课文分析把鲜活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教条,本该是各具灵性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他们的手下变成了一个概念化、标签式、毫无生气的哈姆雷特。
这样的教学,不但消融了学生的灵性,也消融了教师的灵性。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
”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苍白无力。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呢?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说得好:多读几本好书,优秀教师的成才之路是用书堆砌起来的。
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书读得越多,读得越杂,文化背景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的多少,教师广闻博览,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眼中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沈元老师渊博的知识引来了陈景润日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壮举,这已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魏书生,钱梦龙,于永正等名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们有着高尚的人文素质是分不开的。
而他们的普遍特征都是爱读书,读好书。
陶行知先生说:“为了创造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有教师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教师只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那么就有了上好语文课的底气了。
二、人文情怀——语文教师的人气
人气是时下较时髦的一个词,人气指数能反映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心目中的感召力,那么提高人气指数最根本的要点在哪儿呢?应该是爱心教育吧。
陶行知先生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先生强调“教育植根与爱”。
有了教育的爱,教师才能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暖阳下,学生才会抬起头来走路,微
笑着面对教师,课堂上才会出现畅所欲言,群情激昂的景象。
教师要赢得孩子天真的童心,首先,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的心。
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万事师表,关键在于他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心。
他的学生来自各诸侯国,出生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他对学生不分智愚,不分长幼,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一概热心教诲和鼓励。
其次,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
必须丢掉师道尊严的“面具”,允许“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也不能以虚言欺骗学生。
第三,教师爱心应表现在对待学生的宽容上。
宽容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
曾经有个学生因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顶撞了老师,而这位教师没有作任何解释,只给她写了一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学生看了这首诗,沉思许久,终于悟出了自己的缺点。
最后,教师的爱心表现在对待学生的责任感上。
教师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于无言感动之中受到心与心的感悟,教师不能奴化学生,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唤醒、体会。
罗森塔尔把他的“权威性谎言”实验产生的效应定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因为皮格马利翁用他真诚的爱才使石雕变成了活生生的少女,也正是告诉我们:发自内心的爱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三、人文智慧——语文教师的灵气
人文智慧是人文素质外在的表现形态,它是建立在一定人文素质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人文智慧所表现出来的是个体人文素质。
这种人文智慧表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职业的敏感性。
这种敏感性是建立在对教材的大胆地设想和创新,不唯上,不唯书,具有特别突出的分析理解能力,给学生以启迪。
这种敏感性也应该是教师把尝试、探究和发现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生共同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撞击的过程,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在一节地理课上,当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澳大利亚为什么“羊比人多”的时候,学生们用自己收集的大量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毫无疑问,学生们占有的资料远比教师占有的多得多。
这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虚心地融入学生中间:“哦,他是从气候方面说的,你是从资源方面说的,有很多知识都是老师不知道的。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学科的知识,还拓展到了生物的、数学的、经济的、环保的、社会的等多学科的知识。
这些跨学科、泛学科的知识的确是教师不曾拥有的。
通过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不仅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投入学习中,而且教师也在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语文教师在继承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更应有热情的创新精神,创造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
“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
”教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火去点燃学生的火。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撩拨学生燃烧的火把,魅力四射,方能熊熊燃烧。
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拥有充实的人文素质,
满腔的人文情怀,杰出的人文智慧,点点人格魅力的星火也终将会成就灿烂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