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的正确诊断
病理学单选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病理学单选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积水所致脑萎缩属于A、压迫性萎缩B、失用性萎缩C、去神经性萎缩D、内分泌性萎缩E、营养不良性萎缩正确答案:A2、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A、增生性病变B、变质性病变C、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D、渗出性病变E、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正确答案:A3、属于患者症状的是A、腹痛B、体温升高C、呼吸加快D、心脏杂音E、肝大正确答案:A4、动脉血栓栓塞,栓子可能来源于A、右心房B、以上都不是C、髂静脉D、肝静脉E、左心房正确答案:E5、恶性高血压病的病变特点是A、小动脉玻璃样变性B、细动脉纤维化C、细动脉玻璃样变性D、小动脉纤维化E、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正确答案:E6、慢性脾淤血可见于A、门静脉血栓形成B、病毒性肝炎C、右心衰竭D、左心衰竭E、胃溃疡正确答案:C7、与细胞水肿发生机制无关的是A、线粒体损伤B、ATP生成减少C、细胞膜通透性增强D、细胞过度肥大E、钠钾泵功能障碍正确答案:D8、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小球主要病变是A、肾小球周围纤维化,肾小囊壁增厚B、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萎缩C、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D、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明显增生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增生,肾小球缺血正确答案:C9、脑动脉发生栓塞,其栓子最可能来自A、门静脉血栓B、左心室附壁血栓C、下肢浅静脉血栓D、盆腔静脉血栓E、下肢深静脉血栓正确答案:B10、女性生殖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是A、输卵管结核B、子宫颈结核C、子宫内膜结核D、卵巢结核E、阴道结核正确答案:A11、下面哪个是乳腺原位癌A、粘液癌B、硬癌C、导管内癌D、髓样癌E、单纯癌正确答案:C12、良性高血压病代偿期心脏的主要改变是A、心肌间质有肉芽肿形成B、左心室壁有疤痕形成C、心肌有梗死灶D、四个房室均扩张.肥大E、左心室心肌肥大,重量增加正确答案:E13、骨折愈合最关键的因素是A、减少体力活动B、控制感染C、经常复查X线D、准确复位和牢固固定E、补充营养,多吃蔬菜正确答案:D14、高血压病器官病变期的病变A、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B、心绞痛C、心肌硬化D、心肌梗死E、左心室向心性肥大正确答案:E15、患者女性,39岁。
最新病理学—病毒性肝炎-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病变主要为(答案:A) A.点状坏死 B.桥接坏死 C.碎片状坏死 D.大片坏死 E.灶性坏死 (2004)
临床病理联系
(1)肝大、肝区疼痛或压痛 由于肝细胞弥漫 地变性肿胀,使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 (2)血清转氨酶升高 由于肝细胞坏死,释出 细胞内的酶类入血,如谷草丙转氨酶,同时还 可引起多种肝功能异常。 (3)黄疸 肝细胞坏死较多时,胆红质的摄取 、结合和分泌发生障碍,加之毛细胆管受压或 有胆栓形成而引起黄疸。
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 肝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反应。 贮脂细胞(Ito cell)增生: 储存和代谢Vit A,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可转 变为纤维母细胞,促进肝纤维化和肝硬变。 纤维组织增生:汇管区及坏死区内。 肝细胞再生:双核、胞浆嗜碱性。
viral hepatitis
临床病理类型
viral hepatitis
急性普通型肝炎
病理:肝细胞广泛变性,点状坏死,慢性炎细胞浸润 临床:急性炎症变化:发热、消化不良等 肝大、压痛、SGPT增高 黄疸型和无黄疸型 预后:6月内恢复 乙型约10%转为慢性,丙型50%转为慢性 0.1%~1%转为重型
病变
广泛的肝细胞变性,以胞浆疏松化tis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病毒性肝炎 (1)基本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
点
viral hepatitis
基本病理变化
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
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 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viral hepatitis
肝细胞变性坏死
肝细胞疏松化(水性肿胀):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 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 进一步肿大呈圆形,胞浆几乎透明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肝炎病毒可以导致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若严重则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疾病。
本文将介绍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以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病理生理学特征病毒性肝炎最早表现为肝细胞受到病毒侵袭,并在其内部进行复制和繁殖。
随着病毒数量的不断增加,肝细胞受到破坏,甚至死亡。
同时,也会引起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再生,形成肝细胞受损和再生交替进行的过程。
而这些过程也是导致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的原因。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阶段,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厌食、腹泻等常见症状。
随着炎症反应的加剧,还会出现肝脏肿大和压痛等肝脏症状。
而慢性病毒性肝炎则较为隐匿,症状轻微,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原因。
临床治疗目前,对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治疗主要通过休息、饮食等康复保健措施,一般3-4周即可恢复。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则较为复杂。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核心。
当前主要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有两种,分别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其中,干扰素可以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并缩小肝脏炎症,但使用一定要注意人体的耐受性和副作用。
核苷类似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反转录酶活性,从而降低病毒的数量,但是会产生耐药性。
除了药物治疗外,营养疗法同样重要。
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食品,并尽量避免食用脂肪、糖分等高热量食品。
此外,心理治疗同样重要,可以采用心理疏导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总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需要多方面综合治疗,如抗病毒治疗、营养疗法、心理治疗等,以最终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更应注重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制定,遵循科学的治疗策略,通过全方位的治疗来延缓病变进程,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10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10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不包括A.细胞水肿B.嗜酸性变C.玻璃样变D.点状坏死E.溶解性坏死答案:C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①肝细胞变性,有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和嗜酸性变;②肝细胞坏死,有溶解坏死、点状坏死、碎屑样坏死、桥接坏死;③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④肝细胞再生,Kupffer 细胞增生、肥大;⑤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2. 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点是A.以肝细胞变性为主B.以汇管区渗出和纤维化为主C.以肝细胞坏死为主D.以肝细胞增生为主E.以汇管区间质增生为主答案:A急性普通型肝炎肉眼可见肝脏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
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的变性,以细胞水肿为主,肝细胞坏死轻微,可见点状坏死和嗜酸性小体,汇管区内炎细胞轻度浸润。
3. 肝细胞弥漫性细胞水肿主要见于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酒精性肝炎D.急性普通型肝炎E.慢性肝炎答案:D4. 重度肝细胞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主要见于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轻度慢性肝炎D.重度慢性肝炎E.急性普通型肝炎答案:D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的范围和分布不同。
急性普通型肝炎主要以点状坏死为主;轻度慢性肝炎也以点状坏死为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重度慢性肝炎可见重度的碎片状坏死和大范围的桥接坏死;急性重型肝炎表现为肝细胞的大片坏死。
5. 慢性肝炎时出现毛玻璃样肝细胞的原因是A.滑面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颗粒B.线粒体肿胀C.粗面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颗粒D.核糖体增多E.高尔基复合体内有大量HBsAg颗粒答案:A6. 关于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不正确的是A.肝细胞广泛坏死B.肝窦扩张充血及出血C.网状支架塌陷D.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E.可见明显的肝细胞再生结节答案:E急性重型肝炎时肝脏体积显著缩小,左叶更明显,重量明显减轻,是所有类型病毒性肝炎中重量减轻最显著的。
病毒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淤胆型肝炎
• (一)急性淤胆型肝炎 亦称毛细胆管型肝 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消化道症状 轻,主要表现长时间2-4周或更长时间肝内梗阻 性黄疸、皮肤瘙痒、大便灰白,明显肝肿大, TBiL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凝血酶元 活动度>60%,血清胆汁酸,碱性磷酯酶,胆固 醇水平明显升高,黄疸持续三周以上,除外肝外 梗阻原因。 • (二)慢性淤胆型肝炎 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出 现上述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概
述
•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 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 病,主要通过消化道、血液、体液传 播。
• 临床特征: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肝 区痛、肝肿大、肝功异常。
●病原学
• 目前已知有甲、乙、丙、丁、戊、庚、 TTV七种,其中甲、戊型主要表现为急 性肝炎;乙、丙、丁主要表现为慢性肝 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Ca;乙 型肝炎病毒和TTV属DNA病毒,其余均 属于RNA病毒。
• (二)亚急性重症肝炎:急性黄疸型肝 炎起病,15天至24周以内出现极度乏 力、消化道症状明显,(PT)凝血酶元 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元活动度<40%并 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 上升≥17.1umol/l,或TBiL>正常值10 倍,肝性脑病在此型中多出现于疾病的 后期,亦发展为坏死后型肝硬化。
二、慢性肝炎:
• ☆凡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 • ☆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 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 征及肝功异常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 • ☆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有明显的 慢性肝炎体征或肝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慢性肝 炎。 • ☆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彩超检查综合分 析,亦可做出慢性肝炎诊断。
慢性重症肝炎:
病理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病理学练习题库(含答案)1、下列不属于纤维素性炎的是A、绒毛心B、大叶性肺炎C、小叶性肺炎D、假膜性结肠炎E、白喉答案:C2、以下关于胃溃疡病的肉眼病变特点,错误的是A、溃疡通常只有一个B、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干净光滑C、直径一般大于2.5cmD、深达肌层或浆膜层E、圆形或椭圆形答案:C3、儿童期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A、乳头状肾细胞癌B、前尿道移行细胞癌C、肾细胞癌D、肾母细胞瘤E、嫌色性肾细胞癌答案:D4、癌巢中出现角化珠的是A、移行细胞癌B、鳞状细胞癌C、未分化癌D、基底细胞癌E、腺癌答案:B5、慢性肺心病出现右心衰竭时,以下哪项可能不是心衰的表现A、双下肢水肿B、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C、双肺底湿啰音D、肝肿大和压痛E、胸腔积液答案:C6、脂肪变性易发生在哪些器官的实质细胞:A、肠、肝、脾B、肝、肾、心C、肠、脾、脑D、心、脑、肺E、脾、心、肝答案:B7、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原位癌B、腺癌C、燕麦小细胞癌D、鳞状细胞癌E、腺棘皮癌答案:D8、下列病变除哪项外均为假小叶的特点A、中央静脉缺如B、可有两个以上的中央静脉C、可见汇管区D、肝细胞广泛凋亡,大量凋亡小体形成E、肝细胞排列紊乱,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脂肪变答案:D9、女性,50岁,慢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粘痰,每年秋冬发作,持续三个月左右。
以下哪项最少发生A、可发生肺气肿B、可发生肺源性心脏病C、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D、可发生支气管扩张E、可发生支气管肺炎答案:E10、炎症时,变质是指A、凋亡B、坏死C、变性D、坏疽E、变性和坏死答案:E11、下列各型肝炎中,肝脏重量减轻最明显的是A、急性重型肝炎B、重度慢性肝炎C、急性普通型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轻度慢性肝炎答案:A12、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例特点为A、结节包膜完整,边界清晰B、结节呈单发性C、滤泡腔内大量胶质贮积D、小滤泡形成E、滤泡上皮呈柱状增生答案:E13、尿路梗阻时,因肾盂积水,肾实质长期受压引起的萎缩称为A、失用性萎缩B、去神经性萎缩C、营养不良性萎缩D、内分泌性萎缩E、压迫性萎缩答案:E14、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类型是A、宫颈肥大B、宫颈糜烂C、宫颈息肉D、宫颈原位癌E、宫颈腺体囊肿答案:B15、以下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描述错误的是A、易引起腹膜炎B、比胃溃疡小C、易发生癌变D、比胃溃疡易穿孔E、比胃溃疡浅答案:C16、细胞水肿属下列哪一种性质的变化:A、肥大B、凋亡C、坏疽D、变性E、适应性改变答案:D17、下面哪个是乳腺原位癌A、粘液癌B、单纯癌C、导管内癌D、硬癌E、髓样癌答案:C18、女,30岁,甲状腺右叶包块3年,无不适症状,包块增大缓慢。
肝脏疾病的病理学基础与临床-429-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429-肝脏疾病的病理学
基础与临床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与基本病理变化
1、慢性肝炎坏死较严重时,出现()
A、原位性再生
B、结节状再生
C、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
D、小胆管增生[正确答案]
E、间叶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2、下列哪项是桥接坏死()
A、单个或数个肝细胞坏死,伴炎细胞浸润
B、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灶状坏死和崩解
C、中央静脉与中央静脉、汇管区与汇管区之间的坏死带[正确答案]
D、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
E、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于肝小叶内或汇管区
答案详见:
3、小叶间动脉的特点是()
A、壁厚腔小[正确答案]
B、壁厚腔大
C、壁薄腔大
D、壁薄腔小
E、被覆立方上皮
4、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的是()
A、点状坏死[正确答案]
B、碎片状坏死
C、桥接坏死
D、大片状坏死
E、以上都不是
5、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的基本病变,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相应的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急性感染,经粪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诊断要点】(一)流行病学资料甲型肝炎:1.注意当地甲型肝炎流行情况;2.病前半月至一个半月有无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个人、集体饮食卫生状况;去外地或国外旅游、出差。
3.食物或水型暴发,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蛤蜊或饮用污染水等。
4.儿童及青少年为好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和春季高峰,皆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乙型肝炎:1.输血、不洁注射史;2.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有HBV感染家庭聚集史;3.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4.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多个性伴侣等。
丙型肝炎:1.输血及应用血制品史;2.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史;3.母亲为HCV感染者;4.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等。
丁型肝炎:1.输血、不洁注射史;2.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有HBV感染家庭聚集史;3.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4.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多个性伴侣等。
戊型肝炎:1.注意发病前2月内是否到过疫区、有不良饮食习惯、进食未煮熟食物或饮用生水、或与戊型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等,如当地有戊肝暴发流行则更有助于诊断;2.可籍水或食物型传播引起暴发流行,暴发以水传播为主;3.流行发病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散发病例季节不明显;4.多见于成年人。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各型肝炎的潜伏期不同,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2周~6个月,平均40天;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的正确诊断
导语:事情的变化是很无常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正好比疾病的发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病理变化,在病理变化的时候怎么样做出
事情的变化是很无常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正好比疾病的发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病理变化,在病理变化的时候怎么样做出正确的诊断呢?那么,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的正确诊断是怎么样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其相关详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
重症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
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
二、肝功能试验肝功能试验种类甚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
1、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
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
2、血清酶测定常用者有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转氨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
3、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测定肝细胞损害时,血内总胆固醇减少,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增加。
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均可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4、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测定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蛋白电泳示γ-球蛋白常>26%,肝硬化时γ-球蛋白可>30%。
但在血吸虫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结节病等γ-球蛋白百分比均可增高。
检测血浆中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如比值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