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

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老人与海》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

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

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2.《童年》这本书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再现了黑暗统治下的孩子从觉醒到长大的苦难历程。

阿廖沙是一个悲惨、可怜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他的生活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幸福,充满阳光和爱。

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也很自私、粗暴,这些都在年幼的阿廖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沙皇统治时期的困苦生活,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3.《海底两万里》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其中,我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难。

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战胜它。

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海底两万里》虽然只是一本冒险小说,但它却给了我许多的勇气,它让我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不能胆小怕事!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记录的是海伦.凯勒一生的事。

书中感人心腑的故事,总是在我受到困难和挫折是鼓励我,不要后退。

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4篇)

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4篇)

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4篇)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范文了!可是读书笔记范文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笔记篇1《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0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

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

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这个神秘人物的谜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开。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

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

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海底两万里》委实是一本经典名著,而在现代,却很少见到这样的经典的名著,那些浮华的东西倒是很多,真是可惜得很!读书笔记篇2我在读《狼王梦》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最吸引我的就是紫岚再生小狼崽的时候的那种爱,她努力得从鹿群的肚子底下抢走了鹿崽子,和大白狗战斗,在风雨中坚强的把小狼崽一个一个的叼回洞穴。

读书笔记10篇精选

读书笔记10篇精选

读书笔记10篇精选读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途径之一,读书笔记则是读书者记录知识的手段之一。

下面选取了10篇读书笔记精选,并分别给出了相关参考内容。

1.《论语》读书笔记《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经典著作,囊括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教诲。

读《论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习俗。

在读《论语》时,我们可以逐一解读其中的名言警句,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和而不同”等等。

这些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总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参考内容:《字词解释》刘思慕编,《论语》学习读本》李占增编等。

2.《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的一部科幻小说,描绘了人类进入海底世界的奇妙经历。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背景环境,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

这部小说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科幻空间。

参考内容:《海底两万里》英译本(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和《儒勒·凡尔纳故事集》(简体版)123。

3.《百年孤独》读书笔记《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以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家族为主线,通过自然、神秘等元素展现了哥伦比亚的民俗和文化。

这部小说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语言,读者可以透过马尔克斯的笔触,领略到一个独特而神秘的世界。

参考内容:《百年孤独》中文本和英文版。

4.《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笔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一个男人为了赢得某个女人芳心,开始了一段注定悲剧的爱情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对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与缺陷。

读完这部小说,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优美的语言,也能从中汲取生活智慧。

参考资料:《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文版和英文版。

5.《红楼梦》读书笔记《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人生故事,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风俗和道德观。

读书笔记20篇范文

读书笔记20篇范文

读书笔记20篇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读书笔记是一种记录阅读内容和感悟的方式,通过读书笔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书籍,加深对书中知识和思想的领会。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读书笔记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份关于读书笔记的20篇范文。

1.《红楼梦》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中国文化和社会风俗。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2.《小王子》读书笔记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3.《活着》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中国20世纪的历史和人民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残酷和坚韧。

5.《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这本书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兴衰变迁。

这个家族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是却永远无法逃脱命运的轮回。

6.《人类简史》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的全貌。

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7.《奥德赛》读书笔记这本古希腊史诗是荷马的代表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的传奇经历。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勇气和智慧的力量。

9.《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这本书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

这本书让我们思考青少年的困惑和迷茫。

14.《哈姆雷特》读书笔记这本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王子的复仇和悲剧。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欲望和报复的毁灭力量。

15.《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这本简·奥斯汀写的小说,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五篇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五篇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五篇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读书笔记1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之后引入正文。

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很多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化人心。

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训练。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就应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非常简洁: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正因他的儿子篡了汉。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之后又发觉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构成了鲜亮的比较。

曹操还是个实干家,以前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

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宏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我很是宠爱。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读书笔记2《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末世为背景,以宝黛钗的爱情婚姻为主线,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奏响覆灭的历史趋势。

二十篇读书笔记(优秀6篇)

二十篇读书笔记(优秀6篇)

二十篇读书笔记(优秀6篇)字的读书笔记篇一西游记》读书笔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

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读《永别了武器》有感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

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

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

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

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

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

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

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

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读后感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

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

正如剧中人霍拉旭所说: 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

曲折选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而展开。

哈姆雷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

读书笔记摘抄30篇简单

读书笔记摘抄30篇简单

读书笔记摘抄30篇简单读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能够让我们得到很多知识和智慧。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笔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

下面是我整理的30篇读书笔记摘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活着》: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通过他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变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2.《红楼梦》:这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3.《人类简史》:这本书讲述了人类的历史,从猿人时代到现代社会,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资料展现了人类的进化历程。

4.《论语》:这是一本经典的儒家著作,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三体》:这是一部科幻小说,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与外星文明的交流和对抗,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科技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6.《小王子》:这是一本童话故事,它通过一个小王子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对于生命和爱的追求,是一本非常感人的书。

7.《1984》:这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它揭示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警示人们要警惕权力的滥用。

8.《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一本美国现代文学经典,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

9.《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关于阿富汗的小说,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

10.《围城》:这是一本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小说,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

11.《活法》:这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作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提出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生活建议,对于我们改善生活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12.《论中国》:这是一本西方人写的关于中国的书,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8篇读书笔记

8篇读书笔记

1.《活着》余华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农民的一生,他的经历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事件。

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主人公的遭遇,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和苦难对人的影响。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和幸福的来之不易。

2.《围城》钱钟书这是一本经典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富家子弟的爱情故事。

主人公方鸿渐在爱情和事业之间的挣扎让我深受启发。

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让读者深刻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3.《西游记》吴承恩这是一本中国古典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主要人物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精神。

作者的描写非常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神奇的世界之中。

4.《红楼梦》曹雪芹这是一本中国古典小说,讲述了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的生活故事。

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和风俗。

作者的描写非常细腻,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美丽世界的魅力。

5.《1984》乔治·奥威尔这是反乌托邦小说,讲述了一个虚构的社会和一个政府对个人生活的控制。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政治权力对人的压迫和控制。

作者的描写非常深刻,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黑暗世界的恐惧。

6.《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这是一本现代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故事。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青春期的孤独和迷茫。

作者的描写非常真实,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成长时期的痛苦。

7.《了不起的盖茨比》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这是一本现代小说,讲述了一个富豪的生活和爱情。

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美国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作者的描写非常细腻,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华丽世界的魅力。

8.《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讲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人相处。

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作者的论述非常深刻,让读者感受到了人际交往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作为一代思想泰斗,其理论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众多思想家,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也影响了后来的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甚至一个世纪以后,仍掀起了一个新康德主义的哲学狂潮,像科恩、那托尔普、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都是他的思想的继承者。

康德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是由于他在大学的讲坛上以哲学家的身份讲授了教育学,以及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

(注:据文献记载,康德曾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

康德首次面对30位学生讲授教育学的时间是 1776年10月23日至1777年3月19日,第二次讲授教育学的时间是1780年,以后又于1783年至1784年、1786年至1787年再度主讲教育学。

在康德逝世的前一年,他的学生林克(Theoder Pink)据康德讲课的笔记,成《康德论教育》(Immanuel Kant,UberPadagogik)一书出版。

——以上于:Edward
F.Buchner,(Trans,&ed.)Educational Theory of Immanuel
kant.Philadelphia:J.B.Lippincott Company,1904,pp.16-17.)康
德的教育学说与洛克、卢梭不同,倒是与泛爱派的教育主张有些相近,他第一次讲授教育学即是用巴塞多所写的著作作教材。

由于泛爱派主要是致力于教育方法的改革,康德在讲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多是在方法的层面对教育发表见解,这就导致了后人对康德教育学的一个基本评价,即康德的教育学与他的批判哲学没有多大的关系。

如福培特(K.Vopt)说,康德的教育学说,一部分是从他对人类学的兴趣出发,
阐明他对教育目的、身心保育及道德教育诸方面的意见;另一部分是受教育思想史特别是洛克和卢梭的思想的启发,对教育方法所发表的见解。

这两部分都不是他的批判哲学的总结或超越。

(注:参见蒋径三著:《西洋教育思想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34页。

)为了便于论述康德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兹将瞿菊农译《康德论教育》一书目录转述如下: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体育
第三章训导(教化)
第四章心理之训育
第五章道德与陶冶
第六章实际教育
据目前见到的材料看,康德的教育学见解大致可归纳为下述五个方面:
(一)康德对教育目的、价值极为重视。

在整体上,康德接受了卢梭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注:(德)康德著,瞿菊农编译:《康德论教育》,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5页。

)人性的崇高和人类的伟大是由于教育造成的。

教育是养成人的一种活动。

从这个命题出发,康德特别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这在当时实属卓见。

在教育目的上,康德除了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的一般本性(普遍理性)、以人类的理想为目的以外,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
和智力的发达,乃是道德的完善。

从这一点看,我们不由想起了赫尔巴特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论,现在看来,康德的观点至少是他的思想之一。

事实上,在康德从柯尼斯堡大学退休后,接替康德的哲学讲座职位的就是年轻的哲学家赫尔巴特,因此,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和教育观影响了赫尔巴特是毫不奇怪的。

(二)康德在教育的发展方向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即为了将来的社会才需要教育。

康德针对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争论,尤其是对于教育是为了现实社会生活还是为将来做准备这一点,给予了明确的答复。

康德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了现在,即把青少年培养成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的人,不管现实社会是多么的险恶,只要儿童能够应付这种现成的社会环境就可以了。

不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抱着这种目的,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也只是着眼于现在,把现在的国家利益当作目的。

康德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远见、苟安于现状的表现,与人类的崇高使命和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的。

他认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