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3.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3.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第9课时: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教学重点: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明清修建的故宫是对中国历代宫殿建筑设计思想、体制、建筑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是由多种建筑物组成的多重庭院、广场,以及色彩的组合构成完整的建筑体系,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教学难点:天坛祈年殿建筑的多种寓意,建筑物与空间环境、园林的配合,强化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

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教学过程:导入:1.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答案: 9999.5间)2.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答案:代表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答案:代表嫔妃),这是为什么?一、讲授新课: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720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注:中国古代都城分外城,内城,皇城,宫城。

中国古代都城分:外城,内城,皇城,宫城。

紫禁城是宫城,其正门是午门。

紫禁城的外围就是皇城,有四门,就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故宫,现在通常指代紫禁城。

但实际上故宫包括紫禁城和一部分皇城。

因为在建国后对京城进行了拆迁、改造,所以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特注:宫城就是皇帝一家住的,皇城是政府办公区域,内城是城市中心。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建筑艺术》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建筑艺术》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建筑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建筑艺术》教学设计一、授课课题:《华夏匠意——建筑艺术》二、授课时间:1课时三、教学目标:通过故宫和天坛建筑群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艺术成就。

及建筑中体现出来的皇权大一统的思想、礼制意义等知识。

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理解能力。

使学生了解本国建筑艺术,知道中国建筑凝聚了无数的智慧,热爱祖国文化。

四、教学重点:故宫事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五、教学难点:故宫和天坛所体现出来的建筑设计思想、礼制思想。

六、课业类型:讲授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八、教具学具:教材,ppt九、板书设计:《华夏匠意——建筑艺术》一宏观解读——故宫整体布局中国建筑群落美/中国建筑中轴对称的格局二细节解读——建筑表现的至高无上的皇权礼制思想/天子居中/阴阳五行十、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今天的题目是《华夏匠意——建筑艺术》,你对中国的建筑艺术有什么样的印象?(建筑的特征)你能说出一些你喜欢的建筑吗(故宫天坛)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今天我们通过故宫古代宫殿建筑之大成的建筑实例来领略到中华五千年建筑文化的丰厚积淀。

一宏观解读——故宫整体布局小问题:故宫又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背山面水?1故宫又叫紫禁城.天上有个紫微星,象征王权,而紫微星宫阙是王住的地方,“紫”就是紫微星阙,象征着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禁”是禁止,非皇莫入,所以又叫“紫禁城”2中国的礼制思想里包含着崇敬祖先、倡孝道和重五谷、祭土地神的内容。

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右前方则设社稷坛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格局。

3设计规划时考虑执政和生活起居的功能需要,前朝(处理政务)后寝(寝宫)4中国的环境观念,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模式,没有自然的地势环境,人工创造出来的相应条件,求得吉祥安宁。

第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第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第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解密私家园林之美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材解读: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教材中第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选择片段教学内容为“中国传统园林——解密私家园林之美”。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

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

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或几个景点;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清高风雅,淡素脱俗。

江南私家园林,大多面积很小,且以围墙封闭,但它却能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表现了处理空间的极大灵活性。

很多园子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

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相比,规模比较小,因此它的设计手法更加精巧。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园冶》中所谓“因”,是指观察、利用地基、地形特点,对构成园景的树木、山石、泉流、建筑物,进行精心安排、调整,以达到“精而合宜”。

所谓“借”,指借景。

园林借景可以不受园林地域的限制,而将园外的晴峦秀山、凌空古寺,弃其庸俗者,取其精粹者,纳入园林视野范围,由此而达到“巧面得体”,如拙政园运用借景将苏州城内的北寺塔引入视线。

私家园林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

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古代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教学工具高一的学生从初中阶段跨入到高中阶段,在初中教材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学到了如何欣赏的方法,而《美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往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所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板书)(5分钟)
(1)木结构(板书):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从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板书)之妙。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
(3)、丰富的屋顶样式(板书)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硬山顶(板书)
欣赏: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幻灯片,教师讲解,学生体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
午门:紫禁城的大门,它是当年封建皇帝颁布诏书和战争后举行“献俘”的地方。所以在整个紫禁城建筑群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幻灯片)
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太和殿的大门,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幻灯片)
(教师讲解):同学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பைடு நூலகம்灯片)
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幻灯片)
保和殿: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幻灯片)
教学
重点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第一部分中国美术鉴赏的第三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设置主要是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中国古代建筑物,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了解古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的积累。

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高中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却力不从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本着美术鉴赏的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紫禁城的整体布局,以及建筑对封建皇权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

四、说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

五、说教学难点:古代建筑中有较多的专业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像讲述。

六、说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5分钟)①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所了解到的有关中国古代建筑方面的知识,并谈一谈为什么历史书会出现这些古代建筑,它与美术鉴赏有何联系?②展示课题:《华夏意匠—建筑艺术》(2)讲授新课(30分钟)①纵贯北京城的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宫殿建筑群: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的前朝区;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的内廷区。

作为中轴线前奏的天安门──午门,作为中轴线终结的御花园和神武门。

华厦意匠 建筑艺术

华厦意匠 建筑艺术

第一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初步了解和认识。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与西方建筑有哪些明显区别。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体现在建筑上的影响。

教学难点:1、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2、因时代不同,古代建筑中体现出的思想文化不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想大家应该都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吧,大家还记得剧出现的漱芳斋、坤宁宫、慈宁宫等都在哪儿吗?是的,在皇宫,也就是北京的紫禁城,那大家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9999.5间)为什么呢?在古代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人说,紫禁城的房顶都是用黄金覆盖的,连地面都是用黄金铺的,皇宫里的一切用具都是用黄金做的。

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事实上皇帝妃嫔吃饭基本上是用银制餐具的,因为银可以试毒。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紫禁城的奢华。

(放图片)我们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除了少数屋子是用绿色的瓦,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

这是为什么呢?二、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看图思考: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板书)(1)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板书):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故宫建筑群精编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故宫建筑群精编

教案: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故宫建筑群
课程设计(教案)
1、姓名_ 新疆省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
2、课题名称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故宫建筑群
3、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
章节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

4、授课年级:高二年级
5、课程时数:一课时
6、教材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风
格鲜明,有极强的传统规范。

建筑是以物质实体占据一定空间的造型艺术,欣赏建筑在看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应在行进的时间过程中去感受建筑物均衡、对比、色彩、材质等形式美和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空间及延伸形成的多层次空间所造成的情绪氛围,领会深刻的精神,方能激起某种审美的感动。

本课以故宫为中心,了解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功能,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特点、装饰、彩绘等知识,体会皇
家建筑的气象和森严的等级区分。

7、学情分析:学生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知识有深厚的兴趣,非常喜欢美术鉴赏课,课前对学生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美术了解较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很愿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特点以及一些传说和历史故事。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1)学习任务单精品教案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1)学习任务单精品教案
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外观与装饰色彩方面的特点,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是结构性、功能性、艺术性、社会性的高度统一,提升对传统建筑的鉴赏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搜集资料,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种类?民居分为哪些派系呢?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你个人比较喜欢哪种风格的建筑呢?
查阅关于斗拱的相关知识,对斗拱这个部件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10MSR一
课题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1)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建筑诗意的美;理解斗拱与框架式木结构的特征,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墙倒屋不塌”的建筑特点。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参观故宫博物院,欣赏中国皇家建筑群。
2.参观位于先农坛的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3.通过书籍、网络资源进一步系统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
搜集关于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方面的相关资料,结合教材中的示意图,按照等级由高至低的顺序详细记录屋顶的样式。最高等级的屋顶是什么样的呢?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品味中国传统建筑诗意栖居之美。
【学习任务二】
阐述斗拱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灵魂部件的原因,阐明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学习任务三】
结合课前搜集的传统建筑屋顶的相关资料,讨论分析为什么屋顶多是曲线的而不是直线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夏意匠一一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从化中学邙正文
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鉴赏”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一一宏 伟、壮
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 想的具体体现;
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了解中 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
点及代表性作品。
以上为教学目的,而我希望表述的是: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生的综 合。建
筑物虽然是实体的,但它所喑示或揭示的,确包括生活的全部。因 为中国古代建
筑不但反应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那个时代的精 神,当时的审美观念,
而且忠实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美感表达与情感表达能 力。3.激发学
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体现一种文化的传承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认识古代建筑出发,去反思建筑与文化的 关系。
三、 教学活动过程:
1.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欣赏法讨论法
2.
教学模式:情景导入一一知识讲授一一探究讨论一一评价反思

3.
活动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式。

四、课程统整方向:

•故宫、天坛.园林介绍

•生命的建筑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问题:a何为建筑 b有谁去过北京故 宫,能说你的感受吗 阅读课文,思考并回

答问题。.
对所学有所了

解,个人回答引 起
其他学生的兴 趣。

1
•描绘心中的宜
c Aa*r I—* IL AA
式讲述


鉴 赏

1. 故宫介绍,故宫、天坛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 作品(板书),其最大的特 点是什么 2. 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 了什么样的思想 3. 中国古代园林包括什 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1.
观看课件内容, 从

结构、人文、形式 来
鉴赏
2
•提问题,并大胆说

出感受。

3
•阅读课文,说出自

己的想法与感受。

通过图片引发思
考,师生互动,
学生作为老师提
问,师亦可作为
学生回答问题。



建 筑
的 特

4.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其 他

建筑体系相比,区别在 哪里

5.
斗拱、屋顶样式的讲

述。

6.
庭院式的组群如局乂体 现

了什么

4.
小组讨论,反思表

5.
认识斗拱与各式 屋

顶样式,理解作 用。

6.
思考理解古人的 生

活追求与境界。

传统文化与视觉
文化的结合,体
现一种文化的传
承。




7.
你喜欢在古人的房子居 住

还是更喜欢现在的理由 是什

8.
为什么中国古人选择

7.
对比分析,得出自

我感悟。

8.
回到历史当中,看

由问题带出:不
求原物长存之观
念,着重布置之
规制。古代建筑
化 木材而不是石材建屋,是 古代礼制如何反应 代表了生命的期
的 因为技术落后吗 在建筑的空间上。 待与意义。


对 9.建筑之“恶”在那些方 9.可对古代建筑或 批判性思考。有
建 面呢 现代建筑进行批判。 没有可能建造一
筑 10.请描述你心中的宜居 10.对于理想宜居建 种不刻意追求象
的 建筑。 筑的描述。 征意义,又不刻
反 意追求视觉需求
思 的建筑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