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潮音》张晓风 阅读题目 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抽用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抽测 本张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一、积累运用。
(20分)1、下列加点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倜傥.(tǎng ) 秕.谷(bǐ) 撺.掇(cuān ) 气冲斗.牛(dǒu ) B 祈.祷(qǐ) 赫.然(hè) 元勋.(xūn ) 迥.乎不同(jiǒng ) C 亘古(gèn ) 冗.杂(r ǒng ) 喧.闹(xuān ) 热情澎湃.(bài ) D 重荷.(hè) 木屐.(jī) 默契.(qiè ) 慷慨淋漓.(lí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并改正。
群蚁排衙 鞠躬尽粹 疏疏朗朗 锋芒必露 一返既往 知恩图报 参次不齐 人迹罕至3、下列下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⑪仰之弥.高(更加)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⑫气冲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义愤填膺.:肚子 ⑬踌躇..:犹豫 鲜.为人知:少 ⑭警报迭.起:屡次 沥.尽心血: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陈教练当 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新春,汉宜高速公路车水马龙,显示出一派生机。
这条赶在春运前整修完的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明显提高,车流量同时上升。
C.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 ,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D. 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⑪《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表现出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⑫《未选择的路》一文中作者重点写自己选择了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以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独立人格。
⑬《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一、基础·运用(共21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一(5)题。
(共9分)闲章,是印章的一脉,是区别于姓名印、斋室印、职官印、藏书印一类的印章。
书画家或自拟词句,或① (采取/撷取)格言警句刻在闲章上,以示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
好的闲章,【甲】内容广泛,【乙】意趣盎然,除了让人玩味,【丙】可体现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闲章有的【丁】。
如徐悲鸿画白梅用“一尘不染”印,李苦禅画鹰用“搏击万里”印,李可染画牛用“师牛堂”印。
有的【戊】。
如齐白石出身木匠,半生② (漂泊/漂移)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他常在书画中钤盖“木居士”“鲁班门下”印,以示其独特的经历;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明自己的出身和处境。
有的还【己】。
如郑板桥有名的闲章“难得糊涂”,幽默隽永中带有几分苦涩,书写人生况味可谓入木三分;邓石如的闲章“胸有方心,身无媚骨”,直抒胸臆,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
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言情亦言志,造景亦绘心,故而闲章不“闲”了。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藏书( cang) 处境(chu) 隽永(jun) 刚正不阿(a)B.藏书(zang)处境(chu) 隽永(jun) 刚正不阿(e)C.藏书( cang) 处境(chu) 隽永(juan)刚正不阿(e)D.藏书(zang)处境(chu) 隽永(juan) 刚正不阿(a)(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①②处,①处应填____,②处应填。
(2分)(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即使也并且 B.虽然但是也C.尽管还又 D.不但而且还(4)根据语境,在文中【丁】【戊】【己】处依次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表现书画家的生平、境遇②反映作者的主观认识、情趣志向③紧密配合作品内容,深化作品主题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5)仔细观察下面的闲章,请选择其中一枚,将其内容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上的田字格内。
批注名家散文的方法

(一)细细的潮音张晓风眉批:(看标题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⑵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世代了。
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⑶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太阳晒得每一块石头都能烫人。
我一个人撑着伞站在路旁等车。
空气凝成一团不动的热气。
而渐渐地,一个拉车的人从路的尽头走过来了。
我从来没有看过走得这样慢的人。
满车的重负使他的腰弯到几乎头脸要着地的程度。
当他从我面前经过的时侯,我忽然发现有一滴像大雨点似的汗,从他的额际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
我的心刹那间被抽得很紧,在没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发现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个用筋肉和汗水灌溉着大地的人。
好几年了,一想起来总觉得心情激动,总好像还能听到那滴汗水掷落在地上的巨响。
⑷一个雪睛的早晨,我们站在合欢山的顶上,弯弯的涧水全都被积雪淤住。
忽然,觉得故国冬天又回来了。
只是万里外的客途中重见过的雪,却是一件悲惨的故事。
我抬起头来,千峰壁直,松树在雪中固执地绿着。
⑸到达麻疯病院的那个黄昏已经是非常疲倦了。
走上石梯,简单的教堂便在夕晖中独立着。
长廊上有几个年老的病人并坐,看见我们便一起都站了起来,久病的脸上闪亮着诚恳的笑容。
⑹“平安。
”他们的声音在平静中显出一种欢愉的特质。
“平安。
”我们哽咽地回答,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简单的字能有这样深刻的意义。
⑺那是一个不能忘记的经验,本来是想去安慰人的,怎么也想不到反而被人安慰了。
一群在疾病中和鄙视中延喘的人,一群可怜的不幸者,居然靠着信仰能笑出那样勇敢的笑容。
至于夕阳中那安静、虔诚、而又完全饶恕的目光,对我们健康人的社会又是怎样一种责难啊!⑻一个残冬的早晨,车在冷风中前行,收割后空旷的禾田蔓延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D1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D12(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2分)1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肿胀.(zhàng) 叮嘱.(zhǔ) 骊.歌(lí) 花圃.(pǔ)B.沼.泽(zhāo) 骇.人(hài ) 木屐.(jī) 重荷.(hé)C.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qī) 诱.人(yòu)D.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磐.石(pá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迹罕至举目无亲狂风呼号来势凶凶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亦复如是C.锋芒毕露家喻户晓一反即往炯炯有神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杂乱无章惹人注目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上课之前,教室里总是人声鼎沸....。
B、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文化景观,使游人流连忘返....。
C、多少年来,弟弟到处打听哥哥的下落,真是望闻问切....。
D、一篇文章,最忌杂乱无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开展“三生”教育的一系列主题活动,使学生们懂得了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B、江西各地政府积极制定抗旱措施,调查旱灾情况。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1)“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2)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3)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在非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5)ETFE膜的延伸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

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二)(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繁花似锦吐露衷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改正错别字(4分)相形见绌.()深恶.痛疾()莫忠一是()合辙压韵()3、在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世博会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活力。
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在世博会上尽情,世博会会使中国更加美好。
()4仿句(2分)示例:成功对于有志者是继续攀登的台阶,对于无志者是一道就此止步的屏障。
5请根据下面表格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2分)(1)(2)6默写填空(10分)⑴,!风雨不动安如山。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⑷在《己亥杂诗》中,表现了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5)面对困境不失信心是很多诗歌的主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树”表现了刘禹锡困境中的乐观坚定;“,。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6分)这个不幸的船员快不行了。
谁能够从这么猛烈的束缚中把它拯救出来呢?然而尼莫船长奋不顾身地冲向那庞然大物,一斧头又砍下了一只触角。
大副狂怒地在与其他几个趴在前厅两侧的庞然大物搏斗。
全体船组人员用斧头在奋战。
我和加拿大人、孔塞伊握着手中的武器拼命地往一个肉坨上砍或捅。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怪味。
⑴本段选自小说《》,其中“庞然大物”是(动物名)⑵给本段拟个题目。
(3)全书中,表现尼莫船长奋不顾身救人的事例还有哪些?请概述一例。
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最新2019】《细细的潮音》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细细的潮音》阅读答案阅读张晓风的《细细的潮音》一文,完成问题。
①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②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世代了。
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③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太阳晒得每一块石头都能烫人。
我一个人撑着伞站在路旁等车。
空气凝成一团不动的热气。
而渐渐地,一个拉车的人从路的尽头走过来了。
我从来没有看过走得这样慢的人。
满车的重负使他的腰弯到几乎头脸要着地的程度。
当他从我面前经过的时侯,我忽然发现有一滴像大雨点似的汗,从他的额际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
我的心刹那间被抽得很紧,在没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发现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个用筋肉和汗水灌溉着大地的人。
好几年了,一想起来总觉得心情激动,总好像还能听到那滴汗水掷落在地上的巨响。
④有一次,午夜醒来,后庭的月光正在涨潮,满园的林木都淹没在发亮的波澜里。
我惊讶地坐起,完全不能置信地望着越来越浓的月光,一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快乐,还是忧愁。
只觉得如小舟,悠然浮起,浮向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青天,而微风里橄榄树细小的白花正飘着、落着,矮矮的通往后院的阶石在月光下被落花堆积得如玉砌一般。
我忍不住欢喜起来,活着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这种晶莹的夜,这样透明的月光,这样温柔的、落着花的树。
⑤生平读书,最让我感慨莫过廉颇的遭遇,在那样不被见用老年,他有着多少凄怆的徘徊。
昔日赵国的大将,今日已是伏枥的老骥了。
当使者来的时候,他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的苦心是何等悲哀。
而终于还是受了谗言不能擢用,那悲哀就更深沉了。
及至被楚国迎去了,黯淡的心情使他再没有立功的机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年级:年级姓名:总分: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共30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A 倜傥.(tǎng)秕.谷(bǐ)撺.掇(cuān)气冲斗.牛(dǒu )B祈.祷(qǐ)赫.然(hè)元勋.(xūn )迥.乎不同(jiǒng )C亘.古(gèn)厌恶.(wù)喧.闹(xuān)热情澎湃.(bài )D重荷.(hè)木屐.(jī)默契.(qiè )慷慨淋漓.(l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A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D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芳.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A 仰之弥.高(更加)谰语..:没有根据的话B 气冲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义愤填膺.:肚子C 踌躇..:犹豫鲜.为人知:少D 警报迭.起:屡次沥.尽心血:滴4、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B.《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C.《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D.《福罗拜家的星期天》————屠格涅夫————俄国作家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⑪江山代有才人出,。
⑫夜发清溪向三峡,。
⑬苍苍竹林寺,。
⑭,凭君传语报平安。
⑮山际见来烟,。
⑯,思君不见下渝州。
⑰,散入春风满洛城。
⑱独怜幽草涧边生,。
⑲,崔九堂前几度闻。
⑳独坐幽篁里,。
6、综合学习与探究(7分)【甲】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高三语文散文的阅读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散文的阅读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散文的阅读【模拟试题】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4题。
细细的潮音张晓风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世代了。
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太阳晒得每一块石头都能烫人。
我一个人撑着伞站在路旁等车。
空气凝成一团不动的热气。
而渐渐地,一个拉车的人从路的尽头走过来了。
我从来没有看过走得这样慢的人。
满车的重负使他的腰弯到几乎头脸要着地的程度。
当他从我面前经过的时侯,我忽然发现有一滴像大雨点似的汗,从他的额际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
我的心刹那间被抽得很紧,在没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发现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个用筋肉和汗水灌溉着大地的人。
好几年了,一想起来总觉得心情激动,总好像还能听到那滴汗水掷落在地上的巨响。
有一次,午夜醒来,后庭的月光正在涨潮,满园的林木都淹没在发亮的波澜里。
我惊讶地坐起,完全不能置信地望着越来越浓的月光,一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快乐,还是忧愁。
只觉得如小舟,悠然浮起,浮向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青天,而微风里橄榄树细小的白花正飘着、落着,矮矮的通往后院的阶石在月光下被落花堆积得有如玉砌一般。
我忍不住欢喜起来,活着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这种晶莹的夜,这样透明的月光,这样温柔的、落着花的树。
生平读书,最让我感慨莫过廉颇的遭遇,在那样不被见用的老年,他有着多少凄怆的徘徊。
昔日赵国的大将,今日已是伏枥的老骥了。
当使者来的时候,他为之“一饭斗米。
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的苦心是何等悲哀。
而终于还是受了谗言不能擢用,那悲哀就更深沉了。
及至被楚国迎去了。
黯淡的心情使他再没有立功的机运。
终其后半生,只说了一句令人心酸的话:“我思用赵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细的潮音
张晓风
①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②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时代了。
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
③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太阳晒得每一块石头都能烫人。
我一个人撑着伞站在路旁等车。
空气凝成一团不动的热气,而渐渐地,一个拉车的人从路的尽头走过来了。
我从来没有看过走得这样慢的人,满车的重负使他的腰弯到几乎头脸要着地的程度。
当他从我面前经过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有一滴像大雨点似的汗,从他的额际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
我的心刹那间被抽得很紧,在没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发现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个用筋肉和汗水灌溉着大地的人。
好几年了,一想起来总觉得心情激动,总好像还能听到那滴汗水掷落在地上的巨响。
④一个雪晴的早晨,我们站在合欢山的顶上,弯弯的涧水全都被积雪淤住。
忽然,觉得故国冬天又回来了。
一个台籍战士兴奋地跑了过来。
⑤“前两天雪下得好深啊!有一公尺呢!我们走一步就铲一步雪。
”
⑥我俯身拾了一团雪,在那一盈握的莹白中,无数的往事闪烁,像雪粒中不定的阳光。
⑦“我们在堆雪人呢。
”那战士继续说,“还可以用来打雪仗呢!”
⑧我望着他,却说不出一句话,也许只在一个地方看见一次雪景的人是比较有福的。
只是万里外的客途中重见过的雪,却是一件悲惨的故事。
我抬起头来,千峰壁直,松树在雪中固执地绿着。
⑨还有一次,午夜醒来,后庭的月光正在涨潮,满园的林木都淹没在发亮的波澜里。
我惊
讶地坐起,完全不能置信地望着越来越浓的月光,一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快乐,还是忧愁,只觉得如小舟,悠然浮起,浮向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青天,而微风里橄榄树细小的白花正飘着,落着,矮矮的通往后院的阶石在月光下被落花堆积得犹如玉砌一般。
我忍不住欢喜起来,活着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这种晶莹的夜,这样透明的月光,这样温柔的、落着花的树。
⑩一个残冬的早晨,车在冷风中前行,收割后空旷的禾田蔓延着,冷冷清清的阳光无力地照耀着。
我木然面坐,翻着一本没有什么趣味的书。
忽然,在低低的田野里,一片缤纷的世界跳跃而出。
“那是什么。
”我惊讶地问着自己,及至看清楚一大片杂色的杜鹃,却禁不住笑了起来。
这种花原来是常常看到的,春天的校园里几乎没有一个石隙不被它占去的呢!在瑟缩的寒流季里,乍然相见的那份喜悦,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了。
甚至在初见那片灿烂的彩色时,直觉中感到一种单纯的喜悦,还以为那是一把随手散开来的梦,被遗落在田间的呢!到底它是花呢,是梦呢,还是虹霓坠下时碎成的片段呢?或者,什么也不是,只是……
⑾当这些事,像午夜的潮音来拍打岸石的时候,我的心便激动着。
如果我们的血液从来没有流得更快一点,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燃得更亮一点,我们的灵魂从来没有升华得更高一点,日子将变得怎样灰暗而苍老啊!
⑿不是常常有许多小小的事来叩打我们心灵的木屋吗?可是为什么我们老是听不见呢?我们是否已经世故得不能被感动了?让我们启开每一扇窗门,去谛听这细细的潮音,让我们久黯的心重新激起风声水声!
1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心“似乎已经惯于一个无声的时代了”?(4分)
15.(1)文章第③段作者对拉车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2)文章第⑩段,作者在残冬里看到一大片杂色的杜鹃时,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6.面对雪景,文章中的“小战士”和“我”有着怎样不同的表现?(4分)
17.纵观全文,作者听到了哪些“细细的潮音”?这些“细细的潮音”有什么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4. 因为我们的心沉寂已久,早已世故的不能被感动(2分),因此,我们常常忽略生活中许多令人感动的小事。
15.(1)对拉车人在烈日下辛苦负重的同情¬——对他用劳动灌溉大地的敬服¬——多年后一想起这件事就心情激动,被拉车人深深感动。
(2)对残冬的清晨,冷清空旷的田野突然出现一片缤纷的世界的惊讶¬——在瑟缩的寒流季里,乍然见到一大片杂色杜鹃的单纯的喜悦¬——不敢相信眼前的美景是真的,疑惑这是幻境。
16.“小战士”是初次见雪是兴奋、喜悦;(2分)“我”则在雪景中回忆往事,思念起故乡。
(2分)。
17.潮音:盛夏时拉车人的汗水;雪景中“我”和小战士对雪的不同感受;午夜里透明的月光、落着花的树;残冬里灿然开放的一大片杂色的杜鹃。
(4分)作用: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篇或串连起全文;让人不再世故、学会了感动;血液流得更快,眼睛燃得更亮,灵魂升华得更高,日子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