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及仪器》实验指导书2012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是石化、化工等行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与仪表控制有关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常见过程变量的测量与控制方法,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调试技术,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课程教材1.《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第四版),姜元发,机械工业出版社2.《仪表自动化及应用技术》(第三版),白学忠,高等教育出版社三、教学内容3.1 过程控制基础理论1.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过程参数的测量方法及常用单位3.过程控制系统的架构4.过程控制回路的类型及作用3.2 仪器仪表基础理论1.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2.常见仪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3.仪表的标定与检定3.3 常见过程参数的测量仪器与应用1.压力测量仪器的种类及应用2.温度测量仪器的种类及应用3.流量测量仪器的种类及应用4.液位测量仪器的种类及应用3.4 控制系统的构建与调试1.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2.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3.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3.5 实验教学本课程将安排多个实验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
1.压力变送器的调试实验2.温度传感器的校准实验3.流量计的调校实验4.液位计的校验实验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主要分为课堂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具体分配比例为:1.课堂成绩(60%):包括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讨论等2.实验成绩(40%):综合考虑实验操作技能、结果分析与实验报告等因素五、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2.掌握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技能3.熟悉常见的过程参数测量仪器及其应用4.能独立设计、构建并调试控制系统5.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六、结语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是石化、化工等行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在日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基本功。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重视本课程,认真学习、动手练习,掌握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油市卫生检测检验中心作业指导书期间核查操作规程文件编号:JYZY-70版号:第2版编写: 魏益波审核: 王丽萍批准: 干昌贵2012年01月15日2012年01月18日2012年01月20日修改记录修改页码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1 目的对参考标准、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和检测设备在有效期间、两次校准或鉴定周期间的状态进行检查,保证其技术指标符合检测工作要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2.1 一般原则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各种效期内标准物质。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2.2 本实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pH(酸度)计,离子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
2.3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2.3.1 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准确性。
2.3.2 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2.3.3 遇到重要的监测,如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
2.3.4 维修或搬迁后等。
3 期间核查计划3.1 每年初编制年度期间核查工作计划。
3.2 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与核准/检定周期相同,安排在两次校准/检定中间进行,一般为上次校准/检定后六个月(个别为一年)。
4 期间核查的类型4.1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核查适用于所有检测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用标准砝码核查。
4.2 参照仪器设备校准/检定规程5 期间核查方法5.1 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方法5.1.1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的岛津AUX-220等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
5.1.2 核查方法检查中心点示值误差。
保持天平清洁和天平室温湿度,按照操作规程,预热30分钟,去皮,将50g(M)标准砝码(E2级)轻轻放在称盘上,待天平稳定后,读取示值(m)。
试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2020年度试验室期间核查试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试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
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
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
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
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5.8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5.9对于没有方法来源的仪器设备,可以编制期间核查实施细则。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摘要:《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领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思政教育为引领,通过重构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共鸣反馈等教学改革方式,将思政教育与本课程专业知识教育有效融合,深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统一。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est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courseSun Guanqiong, Lu Gong and Li Song(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00)Abstract: The course of Test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the field of autom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khalid ents educati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asthe lead, through reconstructing curriculum design, innovative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the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pay attentionto students resonance feedback teaching reform,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is cours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ducation effective integration, further promote professional course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coursesto peers, unity.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Middle fig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 G641 Literature logo code: A《检测技术及仪表》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的,课程既有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现代检测与仪表技术等基本知识的理论分析,还配有相关实验教学。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适合在实验室工作的你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适合在实验室工作的你!01感官检验各种产品的感官检验基本包含组织状态、色泽、气味、滋味是否正常,有无异物,液体样品有无分层及浑浊现象,粉状样品有无水湿、结块,有无霉变、腐败变质等现象。
在感官检验时同时要检验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
02理化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化学试剂化学试剂根据用途分为: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色谱试剂、生化试剂、光谱纯试剂和指示剂等。
一般用于食品检验的有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和专用试剂。
基础试剂:可用作基准物质的试剂叫做基准试剂,也可称为标准试剂。
基础准试剂可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用来校正或标定其他化学试剂。
如在配置标准溶液时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用的基准物。
化学试剂的储存:(1)化学试剂大多数都具有毒性及危害性,要加强管理。
(2)隔离存放:易燃类、剧毒类、强腐蚀性类、低温贮存的等分类放置;要求化验人员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3)一般存放于通风、阴凉、温度低于30℃的药品柜中。
有些药品遇光容易分解,避光保存。
固体、液体、酸、碱分别放置。
(二)仪器和器皿(1)检验所用的仪器应处于正常状态,要符合精度要求;同时高级的精密仪器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可在未弄清使用方法前动用仪器。
(2)仪器因经常使用,检测性能会逐渐降低,所以测试仪器要定期检定和校准。
(3)一般的玻璃器皿采用一次计量。
可以是送到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也可以送一套到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然后用这套计量好的容器对本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容器进行自校准。
玻璃仪器的计量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校正,并不是所有的仪器都要送检,但作为判定数据使用的器皿一定要计量。
(三)溶液的配制1.标准溶液的配制配制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 6682-2008的要求。
所用试剂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标定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中使用的基准试剂。
所用分析天平及砝码应定期检定。
解读CNAS-CL102012

解读CNAS-CL10:2012原文地址:/ilog/tanghuizhi01/notes/30430/2012年06月1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CNAS)发布了CNAS-CL10:201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2012年06月14日正式在其官网上公布。
CNAS-CL10:2012将替代CNAS-CL10:2006于2013年01月01日正式实施。
与此同时,CNAS还发布了新版应用说明的过渡政策(认可委(秘)(2012) 59号),相关下载地址如下:CNAS-CL10:2012:/extra/col23/1339651608.pdf 过渡政策的通知:/extra/col21/1339720680.rar前几天,已经在仪器论坛()上对新版的过渡政策进行了简要的说明:/shtml/20120615/4097058/现在对新版应用说明进行以下简要的解读,如有缺漏敬请指正!1. 化学领域的应用说明在发布以来进行了三次变更/修订,相关历程如下:1) CNAL/AC06-2003,2003年09月01日实施;2) CNAS-CL10:2006(替代CNAL/AC06-2003),2006年06月01日发布(由于机构变更致使文件编号修改,内容无变化);3) CNAS-CL10:2006,2007年04月16日第一次修订,2007年04月30日实施;4) CNAS-CL10:2012(替代CNAL-CL10:2006),2012年06月11日发布,2013年01月01日实施。
2. 明确适用范围一般理解,大部分化学实验室的最终目的都是定量,这就会存在一个误解,仅仅做化学定性的怎么办?CNAS-CL10:2006并没有明确这一点。
CNAS-CL10:2012言简意赅的说明适用范围:化学检测领域包括采用理化分析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的定性分析或定量检测。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材料实验室、或是神马实验室也好,只要是利用理化分析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的定性分析或定量的就属于她的管辖范围。
自动化《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知识讲解

自动化《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1.按仪表工业规定,仪表的精确度可划分为若干等级,精度数字越小,其精度越高。
2.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3.仪表的精度不仅与绝对误差有关,还与仪表的测量范围有关。
4. 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金属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成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5.半导体应变片原理是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作用应力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
6. 电感式传感器 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种传感器,互感式传感器又分为差动变压器和电涡流式传感器。
7. 采用差动变间隙式结构的电感传感器是为了改善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度。
8.平板电容传感器电容量dSC ε=,柱形电容器电容量dD LC ln2πε=。
9.压电晶体压电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晶格结构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所引起的。
10.主要的压电晶体有两种:石英和水溶性压电晶体。
11.磁电式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12.半导体热敏电阻分为:正温度系数PTC 、负温度系数NTC 、临界温度系数CTR 三种。
临界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通常用于开关元件。
13.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是:14.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是:在稳态下,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I 与其两端之间的电压U 的关系,称为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15. 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 。
16.热电阻测量线路采用直流电桥线路,主要考虑其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影响,常采用三线接法和四线接法(一般为实验室用)。
17. 热电偶连接补偿导线时,一定要注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补偿导线与配对的热电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热电特性。
18.光电转速计主要有反射式和直射式两种基本类型。
19.光纤传感器一般由光源、敏感元件、光纤、光敏元件(光电接收)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
20.光纤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和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21.莫尔条纹:光栅常数相同的两块光栅相互叠合在一起时,若两光栅刻线之间保持很小的夹角θ,由于遮光效应,在近于垂直栅线方向出现若干明暗相间的条纹,即莫尔条纹。
《检测及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应用说明》核查表格.doc

CNAS-AL01第1页共17页附表 7(CNAS-CL01-A025: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5结构要求条款核查内容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备注自查结果说明编号及章节 / 条款号实验室应以文件的形式对依据CNAS-CL01:2018 《检测和校5.3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运作的实验室活动的范围予以界定。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其开展的特殊类型的校准活动,比如现场校准、在线校准、远程校准等,以及在临时或移动设5.4施内进行的校准。
必要时,应对特殊类型的校准活动制定专门的文件。
填表说明: 1.“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2. 本核查表只在CNAS-CL01-A025适用时填写。
6资源要求条款核查内容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备注自查结果说明编号及章节 / 条款号6.2 人员实验室在制定影响实验室活动结果的各岗位的能力要求时,应考虑以下要求:a)校准人员、校核人员、授权签字人等关键技术人员应具备所从事校准项目或专业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6.2.21)了解测量标准以及被校设备的工作原理;2)熟悉测量标准和被校设备的使用方法;3)掌握校准方法涉及的测量原理;4)掌握测量结果相关的数据处理,能够正确应用和报告测量不确定度;5)能够正确使用规范的计量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
b)校准人员的培训应至少包含计量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6.2.2识、操作技能培训三部分。
培训应由具备资质或能力的机构或人员实施。
6.3 设施和环境条件校准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校准方法和程序6.3.1的要求。
条款核查内容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备注自查结果说明编号及章节 / 条款号当相关校准规范、方法或程序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尤其是温度、湿度、振动、供电、电磁干扰、噪声、灰尘等影响因素。
对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校准活动,或相关校准方法或程序有要求时,实验室应:a)对于灵敏度较高的仪器,应该隔离可能影响校准结果的机械振动和冲击来源,比如升降机、机械车间、建筑工地、繁忙的公路等;b)墙壁、天花板、地面使用光滑、抗静电的材料处理,必6.3.3要时,使用空气过滤装置,以提高对灰尘的控制;c)防止阳光直射的措施,如遮光布、附加的墙壁;d)按照相关规范、校准方法和程序等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进行控制,如 20°C±1°C,35%RH~70%RH;e)对废气予以适当的控制,如强制排风或回收装置,防止其对设备的不利影响,如对开关触点的腐蚀;f)电磁干扰的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出电压变化量,∆w重量变化量) ;计算线性误差,δF = yFS × 100%(∆y为输 出值(多次测量时取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 。 5.2 全桥测量中, 当两组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 即R1 = R3、 R2 = R4。 若R1 ≠ R2
图 1.2
金属箔应变片 弹性体 支柱 限程螺丝 模板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将±15V电源及 地从主控箱接入模板, 检查无误后, 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 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 4.2 单臂电桥实验
将其中一个应变片R( 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 R6、R7 l 模板左上方的Rl)
电源、±4V电源。
图 1.1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
4
实验步骤
托盘
图 1.2 是一应变转 换支架, 四个箔式电阻应 变片分别贴于弹性支架 上下两面, 并将箔式应变 片电阻引接在模板上的 左上方R1、R2、R3、R4, 其 阻 值 为 R1 = R2 = R3 = R4 = 350Ω,加热丝也接于模 板上,加热丝阻值为50Ω。 4.1 差动放大器调零
∆R ∆l l 为电阻丝
应变片接入电桥的邻边,受力后在邻边桥路的两个箔式应变片的电阻阻值,变化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电桥输出的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其桥路输出 电压为: 1 UO2 = 2EKε 2.4 全桥由全部箔式电阻组成,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
边,不同的两个应变接入邻边,桥路的输出电压为: UO4 = EKε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3 实验设备与器件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砝码盘、电压数显表、±15V
∆uO ∆t (∆uO输出电压变
化量,∆t温度变化量) ;及其非线性误差。 5.2 如何根据测温范围和精度要求选用热电阻?
实验三
热电偶测温系统结构与特性实验
1
实验目的
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性能与应用范围,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原理与方法。 2 基本原理
当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闭合回路,并分别置于 t 和 t0 端,且两处温度不同 t > t0,则形成回路电流,有热电势产生,这就是热电效应。温度高的接点就是工 作端,将其置于被测温度场配以相应电路就可间接测得被测温度值。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法有:冰浴法,使冷端温度保持恒定(0℃补偿法) 、补 偿导线法、冷端温度修正法和电桥自动补偿法。 电桥法是在热电偶和测温仪表之间接入一直流电桥,称冷端温度补偿器,补 偿器在 0℃时达到平衡(亦有 20℃平衡的) 。当热电偶自由端温度升高时(>0℃) 热电偶回路电势 uab 下降,由于补偿器中,PN 结呈负温度系数,其正向压降随温 度升高而下降,促使 uab 上升,其值正好补偿热电偶因自由端温度升高而降低的 电势,达到补偿目的。
表 1.1 重量(g) 加载电压(mV) 卸载电压(mV) 加载电压(mV) 卸载电压(mV)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4.3
半桥实验
保持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根据图 1.4 接线。R1、R2为实验模板左上方的 箔式电阻(注意R1与R2受力状态是相反的) ,即电桥相邻边中两应变片电阻受力 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 。接入±4V桥路电源,调节电桥调零电位器RWl进行 桥路调零,接下来同实验步骤 4.2。实验时,若无数值显示说明R1与R2为相同受 力状态应变片,应进行更换。
实验一
金属应变片信号的不平衡电桥变换电路特性实验
1
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效应,掌握单臂电桥、半桥、全桥工作原理 和性能。 2 2.1 基本原理 电阻应变效应:电阻丝受外力作用,产生机械形变,其电阻阻值也产
生变化,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R R = Kε 式中: R 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K为电阻应变灵敏系数,ε = 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电阻应变片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 可转换成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使用常规电阻和箔式电阻应变片,可组成单臂 电桥、半桥、全桥;通过电桥,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 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2.2 压为: 1 UO1 ≈ 4EKε 2.3 半桥是由两个常规电阻、两个箔式电阻应变片组成的,两个箔式电阻 单臂电桥是由三个常规电阻和一个箔式电阻应变片组成的,其输出电
于温度设定。 4.3 将Pt100铂电阻引线接入Rt端的 a、b 上。Pt100三根线中,其中两根线
为铂电阻的一端。 采用三线制的第一对称接法将Pt100接入电桥, 这样Rt、 R3和Rl、 RWl、R4并联组成单臂电桥,见图 2.2。
图 2.2
热电阻测温特性实验
4.4
在端点 a 与地之间加直流源 4V,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 RW1 使 Vi
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
图 2.2
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
4.2
将 K 型热电偶插入到热源孔,将自由端按极性正确接至主控板上,用
于温度设定。注意:K 型热电偶与 E 型热电偶封装在同一个探头内,E 型热电偶 是实验用热电偶。
图 3.3
热电器输入端(图 3.3) ,首先不要将热电
接成直流电桥(R5、R6、R7在模块内已连接好) ,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从主 控箱上接入桥路电源上±4V,如图 1.3 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 开关。调节RW1,使输出电压在电压表显示为零。
图 1.3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首先读取初值,然后在电子称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逐次增加 砝码并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同样地,逐次减少砝码并读取 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没有砝码。实验进行两次,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 1.1。
图 1.4
应变式传感器半桥实验接线图
实验进行两次,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 1.2。
表 1.2 重量(g) 加载电压(mV) 卸载电压(mV) 加载电压(mV) 卸载电压(mV)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4.4
全桥实验
保持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根据图 1.5 接线,实验方法同前。
图 4.3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接线图
4.2
差动放大器调零
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RW1顺时针调节大致到满度的 1/3 位置,将±15V 电源及地从主控箱接入模板,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进行差动放大 器调零。 4.3 逆时针旋转流量计的调气阀的旋钮,使流量计处于开通状态。合上主
图 1.5
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
实验进行两次,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 1.3。
表 1.3 重量(g) 加载电压(mV) 卸载电压(mV) 加载电压(mV) 卸载电压(mV)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5 5.1
思考题 根据表 1.1~1.3 分别计算单臂桥、 半桥、 全桥系统灵敏度, S=
器 4 端加补偿器电源+5V, 3 端接地, 使冷端补偿器工作, 读取数显表上数据 V2。 4.6 5 5.1 5.2 实验结束后将温度控制器温度设定为零,关闭电源开关。 思考题 作出温度与输出电势值的曲线图,计算非线性误差。 通过温度传感器的两个实验,你对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使用
范围有何认识? 5.3 比较 V1、V2 二个数据,其差值代表什么含义?
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热电阻用于测量时,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 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常用铂电阻和 铜电阻,铂电阻在 0~630.74℃以内,电阻Rt与温度t的关系为Rt = R0(1 + αt + βt2), 其 中 R0 是 温 度 为 0 °C 时 的 电 阻 。 本 实 验 R0 = 100 Ω , α = 3.9684×10−2 °C−1 , β = −5.847×10−7 °C−2,铂电阻使用三引线,其中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为消除引 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3 需用器件与单元
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请说明为什么? 5.3 如果同时使用四只应变片构成半桥测量电路,应如何连接电桥?请画
出电桥,并分析这样构成的半桥与 4.3 中连接的半桥有什么不同?(从灵敏度、 非线性特性、电桥功耗等方面分析)
实验二
三线制金属热电阻信号变换电路特性实验
1
实验目的
了解热电阻的特性与应用。 2 基本原理
检测技术及仪器
实 验 指 导 书
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2 年 4 月
目
录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金属应变片信号的不平衡电桥变换电路特性实验 三线制金属热电阻信号变换电路特性实验 热电偶测温系统结构与特性实验 压阻式压力检测元件信号变换及量程调整实验 工业用两线制差压变送器的调校实验 自动精确液位测量系统(综合性) 实验台介绍 放大器调零方法 温度控制仪操作方法 热电阻与热电偶分度表
压力源,流量计(见主控箱) 、压力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 验模板、三通连接导管、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4V、±15V。
图 4.1
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
4 4.1
实验步骤 主控箱内有气源部分:空气压缩机、贮气箱(见图 4.2) ,主控箱外有
气体流量计。将三通连接管的硬管一端插入主控箱上的气源快速插座孔中(注意
偶探头插入热源孔,稳定后记录室温输出值。然后将热电偶探头插入热源孔,调 节温度至最近的 5℃整倍数温度。 4.4 调节 RW2 使放大器增益最小, 按 Δt = 5℃逐次设定温度, 待输出稳定后
记录输出值,并记入表 3.1。
表 3.1 t(℃) uO(mV) 室温 热电偶热电势与温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