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源于民间》教学简案第七章 品 苏州刺绣之典雅
幼儿园古今文化:苏绣文化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古今文化:苏绣文化教学案例分享幼儿园古今文化:苏绣文化教学案例分享一、简介古今文化的教学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并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其中,苏绣文化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通过在幼儿园中开展苏绣文化教学,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苏绣的历史渊源,了解苏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锻炼其细致耐心的品质;3. 培养幼儿对苏绣的鉴赏能力,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苏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利用布料和绣线,让幼儿动手感受苏绣的魅力,培养其细致耐心的品质。
3. 带领幼儿走进博物馆或手工艺品店,观赏和欣赏真正的苏绣作品,提升幼儿对苏绣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案例分享班级:小兔班主题:《苏绣的故事》教学步骤:1. 通过精心制作的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苏绣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幼儿对苏绣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在课堂上准备好苏绣的材料,让幼儿们动手体验苏绣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组织班级观赏苏绣的真迹,通过互动问答形式,提升幼儿对苏绣的认知水平,培养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苏绣文化教学,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在幼儿园中开展更多类似的古今文化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幼儿园中开展古今文化的教学活动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而苏绣文化教学活动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
通过让幼儿动手体验苏绣的乐趣,可以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刺绣作品 手工教案

刺绣作品手工教案教案标题:刺绣作品-手工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刺绣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能。
3. 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
4. 通过完成刺绣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适用年级:初中或高中所需材料:1. 不织布或织物(可以是毛巾、床罩等)。
2. 刺绣针、刺线针或绣花针。
3. 相应颜色的刺绣线。
4. 图案模板或自行设计的图案。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与学生交流对刺绣的了解和认识。
2. 展示一些刺绣作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其美丽和独特之处。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刺绣是一项有趣和有价值的手工技艺。
技巧讲解(15分钟):1. 介绍刺绣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刺绣技巧,如平面刺绣、卧铺刺绣、钉珠刺绣等。
2. 解释不同类型的刺绣线的用途和特点,提醒学生在选择线材时要与所选布料相匹配。
3.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刺绣针,包括插入针头、拉线和进行不同的刺绣针法。
实践操作(4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图案模板,或自行设计并绘制在布上。
2. 学生根据图案的轮廓线,使用合适的刺绣针和线进行刺绣。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刺绣针法,以增加刺绣作品的层次感和美观度。
3. 在刺绣过程中,老师或助教可以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刺绣技巧。
展示与评估(15分钟):1. 学生完成刺绣作品后,可以将其展示给全班同学或其他老师和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个人作品的创作感受和困难等。
3. 老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完成度、技巧运用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反馈。
延伸活动:1. 预约相关专业人士或手工艺人到学校进行刺绣技艺的讲解和示范。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刺绣工坊或博物馆,了解刺绣的历史和发展。
3. 鼓励学生将刺绣技巧应用于不同的项目,如服装装饰、家居饰品等,拓展学生的创作领域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1.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步骤和难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传统手工——刺绣教案

幼儿园传统手工——刺绣教案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阶段,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动手能力、耐心与细致,同时也可以传承民族文化。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将传统手工艺融入教学中,以丰富幼儿的课外生活,是教师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教师们可以通过设计刺绣教案,将刺绣艺术引入幼儿园课堂,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审美情感。
二、刺绣教案的设计1. 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刺绣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培养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热爱。
-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细致性。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其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2. 内容- 第一课:引入刺绣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刺绣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工艺特点,让幼儿初步了解刺绣的魅力。
- 第二课:学习基本刺绣技巧通过教师示范和指导,让幼儿学习基本的刺绣技巧,如线迹的密度、针法的使用等。
- 第三课:创作刺绣作品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并制作一幅简单的刺绣作品,可以选择简单的图案和颜色。
3. 方法- 视听结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幼儿介绍刺绣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
- 示范引导:教师示范刺绣技巧,引导幼儿逐步学习并掌握。
- 自主创作: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培养其艺术创造力。
4. 教学手段- 图片、视频资料- 刺绣布、绣线、刺绣针等工具- 教学板书三、总结与展望刺绣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和体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感,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案时,要注重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参与刺绣教学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邀请刺绣艺人或家长来园开展刺绣体验活动,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刺绣艺术,从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传统手工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手工——源于民间》教学简案第七章 品 苏州刺绣之典雅

单元、章、节第七章品苏州刺绣之典雅需课时:12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苏绣的特征;2.平绣的基本针法3. 绒绣的基本针法4. 丝带绣的基本针法第__1-12_课时课型___ 新授课教学目标掌握平绣、绒绣、丝带绣的基本针法。
重点平绣的基本针法难点各种针法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课程导入】苏绣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地区的刺绣。
苏绣艺人“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将刺绣与绘画完美结合,将原本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绣品升华为精湛的艺术品。
本章节将带领我们从绣工精致、色彩典雅的苏绣中,领略江南水乡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感受精湛的刺绣技艺,学习手工刺绣的基础针法,拓展体验绒绣以及丝带绣的制作技法。
【讲授新课】【探寻传统】历史传说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使侄儿姬昌顺利继承王位,出走到江南一带定居。
当地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尽管十分痛苦,但泰伯、仲雍为入乡随俗,还是在身上刺上了文身。
泰伯去世后,仲雍不忍后人再受文身之苦,便召集众人商议此事,恰巧被房内低头缝衣的小孙女女红听到,女红便认真地揣摩起来,一不小心,针扎破手指,鲜血沾到衣服上。
女红看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次的教学目标。
染血的衣服,想出了一个妙法,即在衣服上进行刺绣以代替文身。
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女红终于做成了一件五彩缤纷的绣衣呈给仲雍。
仲雍看后大喜,披在身上感觉异常舒服,认为完全可以代替文身。
于是他便召集当地居民,提出不再文身,改穿刺绣衣服代替。
此后这种绣衣逐渐取代了当地的习俗。
人们为感激女红,就把妇女的针线活称为“女红”,而刺绣更是一直流传至今。
传统刺绣从出土的刺绣文物和记载来看,苏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刺绣的服装。
南宋时期,随着刺绣技艺的发展和绘画艺术的成熟,刺绣艺人将书画作品绣制在丝绸上,称其为“绣画”,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
清代,苏绣进入鼎盛时期,精湛的双面绣技艺得到提升。
《手工——源于民间》教学简案共十章节精品教案课件

折纸由各种基本折法组合而成,包括简单的对折、曲折、前后折等。在学习折纸前,需认识常用的折纸符号,学会基本的单位折法。
三、折纸作品
1. 折纸贴画
根据主题设计画面,用单个折纸元素组合形象,构成画面。根据画面需要,可以用画笔画出背景,也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添加背景。
2. 折纸场景
单个的立体折纸可作为场景中的道具元素,多个立体折纸组合摆放成立体的故事场景。
邑县剪纸:传统剪纸如人物、动物、植物等不同的构造元素中融入自己的创意元素,自由搭配,使作品色彩鲜明强烈,充满活力,构图饱满充实,造型奇特,既传统又时尚,既朴素又艳丽,形成奇特而新颖的剪纸艺术风格。
【布置小作业】
● 收集各地剪纸资料,分小组进行展示并交流。
● 参观剪纸博物馆,拜访当地剪纸艺人。
平面纸艺制作
四、剪纸作品赏析
【思考】
1.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教师如何开展剪纸教学?
2.如何将剪纸灵活运用于幼儿园环境布置中?
【体验实践】
● 用折剪法完成一组窗花作品,可结合窗饰和吊饰进行环境布置展示。
● 设计并完成一件单独图案的剪纸作品。
剪贴画
剪贴画就是巧妙地利用各种纸材,运用剪切与拼贴等手法制作而成的具有装饰效果的作品。剪贴画取材方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纸张,如报纸、海绵纸、卡纸、包装纸、广告纸等都适合做剪贴画,且其制作方便,能充分展现出材料的美感。陕西库淑兰剪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品生动地记录了生活,展现了自我,充满活力。
6. 吹塑纸7. 彩色卡纸8. 彩色瓦楞纸9. 手工白胶10. 刻刀11. 美工刀12. 花边剪13. 剪刀 14. 色粉笔15. 双面胶16. 切割垫17. 海绵胶
18. 订书机
一、工具材料
幼儿园文化遗产教育——苏绣教案-传承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旅

幼儿园文化遗产教育——苏绣教案-传承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旅幼儿园文化遗产教育——苏绣教案-传承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旅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最早阶段,文化遗产教育的融入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苏绣作为中国传统绣艺的瑰宝,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髓,其教学将是一次传承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旅。
二、苏绣教案的编写1. 教学目标- 了解苏绣的历史渊源,认识苏绣的艺术特点;- 培养幼儿们的手工技能,促进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准备- 准备苏绣相关的图片、实物,让幼儿感受苏绣的美丽和精致;- 准备适合幼儿使用的绣线、绣针等工具;- 寻找与苏绣相关的故事、歌曲等教学资源。
3. 教学内容- 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苏绣的历史渊源,让幼儿了解苏绣的起源和发展;- 利用图片和实物让幼儿欣赏苏绣作品,引导幼儿感受苏绣的艺术魅力;- 指导幼儿使用绣线和绣针,在布上进行简单的刺绣活动,培养幼儿们的手工技能。
4. 教学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苏绣作品,让幼儿感受苏绣的细致和精美;- 模仿法。
指导幼儿根据简单的图案进行绣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教学活动- 欣赏苏绣作品;- 制作简单的苏绣手工;- 唱歌、讲故事等辅助活动。
三、教学实施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们展示苏绣的图片和实物,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了解苏绣的美丽艺术世界。
2. 活动展开教师向幼儿们讲解苏绣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让他们在欣赏苏绣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之后,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简单的刺绣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苏绣的魅力,并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3. 结束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讲故事等形式进行总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本次活动进行回顾,激发他们对苏绣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苏绣这一传统手工艺品,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手工技能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手工与设计《苏州刺绣》教案(获奖详案)

手工与设计《苏州刺绣》教案(优秀获奖详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苏州刺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掌握苏州刺绣的基本技巧。
1.2 教学内容苏州刺绣的历史与文化苏州刺绣的种类与特点苏州刺绣的基本技巧与流程第二章:教学资源与准备2.1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苏州刺绣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样品。
学生准备刺绣布料、刺绣针、线等材料。
2.2 教学准备教师提前布置教室,展示苏州刺绣的样品。
学生提前了解苏州刺绣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苏州刺绣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苏州刺绣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苏州刺绣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3.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苏州刺绣的种类与特点。
教师示范苏州刺绣的基本技巧与流程。
3.3 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进行苏州刺绣的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苏州刺绣作品。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质量与创意。
第四章:教学总结与反思4.1 教学总结学生总结自己在苏州刺绣实践中的收获和体验。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教学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苏州刺绣实践中的表现和改进空间。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的适合度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学生尝试创作更复杂的苏州刺绣作品。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苏州刺绣展览或与刺绣艺术家交流。
5.2 教学拓展学生探索其他传统手工艺,如苏绣扇子、苏绣屏风等。
教师引导学生将苏州刺绣的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第六章:教学评估与反馈6.1 评估内容学生完成苏州刺绣作品的质量与技巧。
学生对苏州刺绣知识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态度。
6.2 评估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技巧、创意和完成度。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和相互学习。
6.3 反馈与改进教师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幼儿园传统手工艺——刺绣教案

幼儿园传统手工艺——刺绣教案主题:幼儿园传统手工艺——刺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刺绣的起源和特点;2.学习刺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实践刺绣技能,培养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促进幼儿们的社交交往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刺绣的起源和特点2.刺绣材料和工具3.刺绣基本技巧和方法4.刺绣实践5.展示幼儿作品三、教学过程1.刺绣的起源和特点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刺绣的起源和特点,让幼儿了解刺绣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涵,同时介绍刺绣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2.刺绣材料和工具教师介绍刺绣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布料、线、针、剪刀等,并让幼儿手拿不同的刺绣工具进行触摸和辨认,了解刺绣工具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3.刺绣基本技巧和方法教师示范刺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刺线、绣花、填充等,并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逐渐掌握刺绣的基本技能。
4.刺绣实践教师提供不同种类的刺绣样本,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样本进行刺绣实践。
在刺绣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幼儿们的技能水平。
5.展示幼儿作品在刺绣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通过介绍作品的特点和亮点,促进幼儿们的社交交往和合作精神。
四、活动方式1.口头讲解2.图片和实物展示3.练习刺绣4.组织展示五、教学用具1.刺绣布料2.刺绣线3.刺绣针4.剪刀5.刺绣样本六、教学方案时间:1个课时预习:教师先从简单易懂的情境入手,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对刺绣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可通过图画和玩具进行引导。
教学策略:本次教学主要采用示范教学法和个别辅导法相结合。
1.刺绣的起源和特点(5分钟)2.刺绣材料和工具(5分钟)3.刺绣基本技巧和方法(20分钟)4.刺绣实践(25分钟)5.展示幼儿作品(5分钟)7、巩固与展示(5分钟)幼儿们用自己的心血完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刺绣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杰作吧!八、教学评价教学后,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刺绣技巧和作品质量,以及幼儿的反馈和表现情况,来评价本次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章、节第七章品苏州刺绣之典雅需课时:12课时
教学内容1.了解苏绣的特征;
2.平绣的基本针法
3. 绒绣的基本针法
4. 丝带绣的基本针法
第__1-12_课时
课型___ 新授课
教学目标掌握平绣、绒绣、丝带绣的基本针法。
重点平绣的基本针法
难点各种针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课程导入】
苏绣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地区的刺绣。
苏绣艺人“以针代笔、以
线代色”,将刺绣与绘画完美结合,将原本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绣品升华为
精湛的艺术品。
本章节将带领我们从绣工精致、色彩典雅的苏绣中,领略
江南水乡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感受精湛的刺绣技艺,学习手工刺绣的基
础针法,拓展体验绒绣以及丝带绣的制作技法。
【讲授新课】
【探寻传统】
历史传说
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使侄儿姬昌顺利继承王位,出走到江南一带定居。
当地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尽管十分痛苦,但泰伯、仲雍为入乡随俗,还是在身上刺上了文身。
泰伯去世后,仲雍不忍后人再受文身之苦,便召集众人商议此事,恰巧被房内低头缝衣的小孙女女红听到,女红便认真地揣摩起来,一不小心,针扎破手指,鲜血沾到衣服上。
女红看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次的教学目标。
染血的衣服,想出了一个妙法,即在衣服上进行刺绣以代替文身。
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女红终于做成了一件五彩缤纷的绣衣呈给仲雍。
仲雍看后大喜,披在身上感觉异常舒服,认为完全可以代替文身。
于是他便召集当地居民,提出不再文身,改穿刺绣衣服代替。
此后这种绣衣逐渐取代了当地的习俗。
人们为感激女红,就把妇女的针线活称为“女红”,而刺绣更是一直流传至今。
传统刺绣
从出土的刺绣文物和记载来看,苏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刺绣的服装。
南宋时期,随着刺绣技艺的发展和绘画艺术的成熟,刺绣艺人将书画
作品绣制在丝绸上,称其为“绣画”,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
清代,苏绣进入鼎盛时期,精湛的双面绣技艺得到提升。
清末,苏绣融入了西画的表现方式,出现了仿真绣。
其针法细腻,色彩典雅,体现出江南水乡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
苏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可分为日用品和欣赏品两大类,内容包括人物、动物、山水、花鸟、鱼虫等,表现形式有平绣、乱针绣、双面绣等。
苏绣工艺繁复,一幅作品要经历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劈线、绣制、落绷、装裱等多道工序。
刺绣针法丰富,常用的有齐针、散套、施针、乱针、打点、滚针、打子、套集、正抢、反抢等。
无论哪种针法,其特点都是由点或线平铺排列构成面,以面表现各种图像。
苏绣的艺术风格以“精、细、雅、洁”著称,其制作技法讲究“平、齐、细、密、和、顺、光、匀”,设色清新典雅,给人以柔和舒适的美感。
刺绣所用色线有数百种之多,同一色线由浅至深又分多个色阶,刺绣艺人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了“劈丝拼色”的技法,即用手指劈线,最细可劈至二
到三丝,使作品达到“层次丰富、纤毫毕现、匀细光亮”的艺术效果。
【思考问题】
简述苏绣的艺术特征。
【体验实践】
收集各地刺绣资料,分小组进行展示并交流。
有条件的地区可参观刺绣博物馆,拜访当地的刺绣艺人。
手工刺绣制作
刺绣历史悠久,针法多样,工艺讲究,且各地刺绣风格各异,自成一派。
刺绣作品或针脚细密,色彩淡雅,或富丽堂皇,璀璨夺目,体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传统刺绣艺术的探寻,我们感受到了民间刺绣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
平绣
平绣是苏绣中最主要的绣种,通过运针将绣线组合排列成面,构成图案,且线脚整齐均匀,疏密得当,不交叉,不露底,起针和落针均在花样的边缘。
一、工具材料
绣布、绣线、绣绷、剪刀、针等。
二、平绣的基本针法
绣线紧密填补,针脚整齐均匀。
又称套针,一长一短相互间隔。
后一针落在前一针的起针点内。
平针:绣线紧密填补,针脚整齐均匀。
长短针:又称套针,一长一短相互间隔。
回针:后一针落在前一针的起针点内。
通过体验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苏绣的相关知识。
通过图片与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平绣的基本针法。
柳针:又称轮廓绣,针针相扣,绣纹呈麻花状。
套环针:又称菊叶针,常用于绣花朵。
打子针:又称结粒绣,在绣片上绕一圈,于圈心落针,或绕多圈,于起针旁落针。
锁链针:又称辫子针,绣纹形似锁链。
十字针:经纬交织,成十字状,重复出现。
乱针绣:又称正则绣、锦纹绣,用长短交叉的线条表现画面。
三、平绣作品赏析
【体验实践】
学习平绣的基本针法,完成一件平绣实用作品。
绒绣
绒绣是以绒线为材料,在特制的麻布上进行的刺绣。
绒绣作品色彩丰富,具有独特的厚重感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一、工具材料
麻布、毛线、绒绣针、空心针、木框、图钉等。
二、绒绣的基本技法
1. 针法
绒绣的针法包括编织针、芦扉针、长短针、鱼骨针、起绒针、剪绒针、卷针、打子针、掇针等。
2. 空心针绣
另外,在绒绣的制作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专用的空心针绣制,将绣线从针的顶端穿入空心针中至针眼穿出,在底布的反面依照描绘好的图案依次刺戳。
绣制完成后,可用剪刀将毛圈修剪平整,调整画面。
通过体验实践,让学生学会制作平绣作品。
通过体验实践,让学生学会绒绣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