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分析规范

合集下载

DT数据分析及应用

DT数据分析及应用
USIM卡。 测试期间必须保证测试卡具有足够的话费,测试过程中不得出现因欠费停机导 致的测试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
测试卡应取消短信、炫铃、视频、手机报、手机阅读、天气预报等业务,并确
保签约需要测试的各项业务。测试终端应关闭推送功能。
8
路测采集方法——DT采集场景
712km
重点区域
交通干线
城区外围
参数 信息
信令 消息
RRC层信令:Attach、RRC建立、RAB建立、MR、切换等 NAS消息:如服务请求、Disconnect、Connect等 系统消息:SIB3、SIB5、SIB7、SIB11等等
测试过程记录信息:如HTTP测试开始、测试结束等 事件记录信息:如主页面打开、视频开始播放等
事件 标签
路测数据分析及应用
安瑞虹 网优与网管技术研究部 2014年8月
中国联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与传播
交流内容
路测数据采集方法及特点
路测数据基本结构及解析方式 路测数据分析方法流程 典型案例介绍
路测意义
路测又称DT(Drive Test,DT),是无线网络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用于获得以下数据: 服务小区信号强度、话音质量 相邻小区的信号强度指示Ec以及信号质量指示Ec/Io 切换及接入的信令过程、小区标识码、区域识别码 业务建立成功率、切换比例、上下行平均吞吐率 手机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呼叫管理、移动管理\业务建立时延等值 作用主要在于网络质量的评估和无线网络的优化 全网KPI指标评估 检查网络覆盖情况

12 13
Mainpage OK(HTTP/ 1.1 200OK) GET HTTP/1.1
14 15 16 17 18
Last Data(HTTP/ 1.1 200OK) [FIN,ACK] [ACK] [FIN,ACK路测数据解析结果——视频播放指标统计

DT分析

DT分析

DT测试中问题的发现及解决DT在平时的路测中,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整个网络的优化非常重要,所以需及时记录在路测时将所出现的问题,一来可以为后期的分析提供当时无线环境;二来可以及时处理当时出现的问题,主要问题为:1.掉话在测试中这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也是最难分析的一种,但是若你在测试时能够观察到是由哪只手机先断开连接的这对于后期的分析是很有帮助的。

2.信号强度的骤降在测试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第一,必须观察周围的建筑情况,是否存在高楼的遮挡;第二,记下当前小区的名称,尤其要记下邻小区中强度最好的小区,因为有可能是由于小区之间切换设置不合理,以至于当前向较远小区切换,从而引起信号强度的骤降。

3.话音质量较差后期分析时主要有以下问题:1.干扰问题:解决干扰是无线网络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具体表现来说,干扰在话务统计中主要反映为掉话原因为质量掉话。

在GSM网络优化测试中,射频干扰信号的测量和分析是最复杂的,这是因为首先干扰信号与工作信号混和在一起,很难区分。

在射频信号分析中,当两个相同频率的信号混和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两信号之间没有较强的正交性,要区分这两个信号是比较困难的。

GSM信号中虽然用于训练均衡器的26比特训练序列具有较强的正交性,但不包含数据,而用户数据部分没有内在的正交性,要分析这样的信号,须采用复杂的数学算法才能实现。

按照GSM规范,手机接收机部分采用均衡器校正信道特性以抵抗多径效应和同频干扰,但无法分离主信号和干扰信号。

其次干扰信号来源复杂,难以分析。

按照被干扰的信号方向区分,干扰信号可分为上行链路干扰和下行链路干扰。

下行链路干扰信号较强,多为系统内部干扰;上行链路干扰信号较弱,多为系统外部干扰。

按照干扰信号的来源区分,可分为系统外部干扰和系统内部干扰。

•系统外部干扰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工作在非GSM频段的无线电设备性能下降甚至故障所产生的谐波和交调信号落入GSM频段内造成干扰。

另一种情况是未经核准的无线电设备非法占用GSM频段造成干扰。

广州DT案例分析

广州DT案例分析

室内信号外泄掉话
目录
案例一:记忆效应导致掉话 案例二:频率干扰 案例三:室内信号外泄掉话 案例四:越区覆盖导致掉话 案例五:重选序列问题 案例六:扩容后没对GRRU进行调频导致语音质量下降
越区覆盖导致掉话
问题描述:MS在沿江路东往西方向解放桥附近路段由华侨大厦D4(DV2HQX4)切 换到东江酒家F(GV2DJJF),占用到东江酒家F(GV2DJJF)时信号强度在-65dbm 左右。随着MS继续向西移动进入长堤大马路,信号衰减到-77dbm左右,质差7级, 最终发生质差掉话事件。
目录
案例一:记忆效应导致掉话 案例二:频率干扰 案例三:室内信号外泄掉话 案例四:越区覆盖导致掉话 案例五:重选序列问题 案例六:扩容后没对GRRU进行调频导致语音质量下降
频率干扰
问题描述: 1. MS在中山六路东往西方
向占用到西门口地铁口F (GAGXMKF)时信号强 度在-70DBM左右,质差 7级,存在质差掉话隐患。 2. MS在中山六路东往西方 向占用到中山七路2 (GAGZSQ2)时信号强 度在-66DBM左右,质差 6级,存在质差掉话隐患。
频率干扰
问题分析: MS占用到西门口地铁口F (GAGXMKF)的质差问题主要 是频率干扰导致,具体如下: ➢西门口地铁口F(GAGXMKF) 和中山七路2(GAGZSQ2)存在 同主频干扰,BCCH同为70。 ➢西门口地铁口F(GAGXMKF) 和中山七路2(GAGZSQ2)存在 同TCH频点干扰,有36和82。
N
问题发生位置
记忆效应导致掉话
在这里需要引入“记忆效应”的概念,记忆效应是由于BCCH规划不合理, 导致两个近距离小区BCCH同频,在路测切换时因为手机的记忆效应,容易回 切至原小区,导致质差掉话,记忆效应图例解释如下图所示:

DT常见事件问题原因分析总结

DT常见事件问题原因分析总结

同、邻频干扰,测量电平弱,跳频序列中几个频点的C/I差。

原因1:在覆盖区的边缘地带电平较弱,干扰水平相对较高。

措施1:可以降低同其它小区的切换门限,及降低邻小区的PBGT切换门限,早一些切换到邻小区。

原因2:该小区使用了功率控制,质量变差后,功率提升的较慢,或是质量低门限设置太大,使得质量仍在恶化。

措施2:调整功率控制参数,使功率提升的快一些。

如果是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的C/I差,就要查找干扰源,或修改频点。

同、邻频干扰,导致的连续的切换失败原因:目标小区受到严重的干扰,手机作接入尝试,解不出基站下发的物理层消息,导致切换失败。

措施:查找干扰源,控制其覆盖范围,或更改其频点。

频繁切换原因1:在几个基站的覆盖区边缘,下行测量电平在-90dbm,上行电平就在-100dbm时,已达到电平或质量切换门限,引起切换,切换后目标小区的电平和质量也很差,又触发紧急切换,不停的切换,使得通信质量很差。

原因2:A小区的BCCH载频和TCH载频功率不平衡。

切换后电平下降很多,其小区邻区列表里有达到切换要求的目标小区,切换后又发现A 小区的电平很好,达到了切换条件,又向A小区切换,这样两小区就会频繁的切换。

原因3:无主覆盖。

切换失败原因1:目标小区受到严重的干扰,解不出物理层消息。

原因2:目标小区电平差,手机不能同目标小区取的同步。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紧急切换时:邻区列表里没有更好的目标小区,但已达到紧急电平或质量切换门限,发起切换,由于目标小区的电平太弱,导致切换失败。

原因3:硬件故障,要结合话统排查。

原因4:同频同BSIC.原因5:缺少切换关系。

切换混乱原因1:无主覆盖。

原因2:主覆盖小区停电等原因造成未工作,导致覆盖较差。

原因3:主覆盖小区受到干扰发生紧急切换,切换后又由于质量原因引起切换。

记忆效应产生原因:在通信过程中,移动台为了和其邻小区建立起预同步切换关系就必须要根据服务小区下行SACCH携带系统消息的指示去收听其邻小区的BCCH信道,BCCH信道携带着小区的同步和频率校正信道,移动台验证它接收的信道确实是BCCH的一种办法就是确认这个频率是否携带着FCCH。

无线网优DT案例分析大全

无线网优DT案例分析大全

附表2:覆盖案例1、安徽大厦此点为安徽大厦电梯厅,因较为封闭,信号衰减太大引起弱覆盖和高误码,话音质量差并引起意外中断。

当时手机占用的小区为翠微4(BCCH=62,BSIC=66,LAC=9705,CI=2114,Rxlev=-92,RxQUAL=6)。

电梯厅的信号好坏对于室内来说很重要,关系到进出电梯能否进行正常切换和正常通话。

建议通过安装室内覆盖系统来加强电梯厅的信号覆盖。

此图为电梯内出现弱覆盖的情况。

电梯内手机占用的小区为翠微4(BCCH=62,BSIC=66,LAC=9705,CI=2114, Rxlev=-95)。

从图中可见所有小区信号强度均不符合标准,在此信号强度下通话得不到保证,而且很难成功建立呼叫(见下图)。

建议对此电梯加装室内覆盖系统以改善网络情况。

(电梯1-23层。

)此图为电梯内出现SDCCH建立失败的情况。

从图中可见所有小区信号强度均很低,在此信号强度下很难成功建立通话,即使接通,通话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此测试点的地址是明珠南路3094号。

2、步步高服装城此处为步步高服装城D18号出现弱覆盖情况。

当时的网络环境为BCCH=38,BSIC=61,LAC=9645,CI=6627,Rxlev=-97,RxQual=7。

由于该点位于较为封闭的地方,接收信号很弱。

步步高服装城面积大,人流量大,手机用户多,受墙壁和装修材料等的屏蔽,里面很多区域信号都较弱,而且很难通过调整基站的天线或BSPWRT/BSPWRB等方法来改善。

建议通过安装室内覆盖系统来改善。

该测试点位于南屏商出大厦。

3、恒雅名园此图为恒雅名园地下停车场出现弱覆盖情况。

当时的网络环境为BCCH=22,BSIC=60,LAC=9705,CI=7912,RXLEV=-106,RXQUAL=7。

此停车场完全没有信号覆盖。

建议进行室内覆盖。

(此停车场面积约2000平方米,尚未使用,但由于恒雅名园比较大,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启用。

)该测试点的地址是梅华西路2398号。

中国移动网络优化DT路测数据分析要点

中国移动网络优化DT路测数据分析要点

路测数据分析要点1.覆盖盲区分析:分析通话测试中网络资源薄弱区域,并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描述出无线场强覆盖差与占有信道小区的地理关系。

手机接收灵敏度为-102dBm,通常当手机接收电平低于-95dBm,就很难进行有效的呼出和接入,这些区域称之为盲区。

现实GSM网络中,引起盲区的主要原因有:1)站址分布较稀,站距很大,相邻基站之间信号连接不上;2)上下行不平衡;3)MS最小接入电平设置过高,人为造成盲区。

解决好盲区,常用的方法有:1)对网络进行分析,合理规划和调整基站站址,可以适当增建新站来加强覆盖;2)采用大功率改造手段,同时对上下行信号进行放大,增加有效覆盖距离;3)合理设置系统参数,避免人为造成覆盖不足问题。

2.干扰分析:根据通话测试的数据,分析出存在干扰的路段,根据地理化网络资源分布分析出干扰来源。

干扰通常分为网内干扰和网外干扰。

一般当接收电平相对较高而话音质量很差时,可以判断存在干扰。

上行通话质量差,因上行质量差切换次数频繁,可以判断存在上行干扰。

下行通话质量差,因下行质量差切换次数频繁,可以判断存在下行干扰。

但有时硬件故障也会导致干扰。

解决措施:1)上行干扰;这种干扰为目前的主要干扰现象。

上行干扰主要发生在话务高峰期它主要来源于同频干扰,也可能是外部干扰,同频干扰与同频小区的话务量有关,话务量高则干扰大,外部干扰主要是交调干扰。

对上行干扰可通过分析驱车测试中的相关报告,修改同频小区的同频频率,增加两个同频小区间的间距或利用频谱分析仪对交调干扰加以定位,通过分集接收和有效的功率控制也可减少干扰。

2)下行干扰;这种干扰不是很普遍。

下行干扰主要是由于频率规划不当而造成部分基站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发现的方法是通过在OMC中取得切换测量报告来加以判断,下行干扰会引起频繁下行切换。

通过测量报告和现场实测如发现存在同频和邻频干扰,需对蜂窝系统的频率规划重新进行优化调整。

对无上述情况但有干扰的小区可用频谱分析仪寻找干扰源。

LTE网络DT及CQT测试分析报告

LTE网络DT及CQT测试分析报告

LTE网络DT及CQT测试分析报告版本号: 1.02018年12月14日.1 概述⏹下面为本次对比测试小区;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52)O5、LFZ北流塘岸金城村(59_LT)O60。

⏹测试方法及终端➢测试软件采用:Accuver XCAL 路测软件➢测试终端:FDD采用中兴MF821(数据卡),;TDD采用华为E392U(2.6G)/MF91S(1.9G)。

➢测试方式:登录服务器15S;失败5S,下载/上传300S.间隔15S。

.2 测试站点DT测试整体指标:测试时间:10月10号-10月15号(1)城区DT测试总指标情况⏹测试指标表:.3 FDD测试指标分析.4 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52)O5覆盖测试分析.4.1.1 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开通前.4.1.1.2电信下载SINR轨迹图.4.1.1.4联通下载SINR轨迹图.4.1.2 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开通后.4.1.2.2电信下载SINR轨迹图.4.1.2.4联通下载SINR轨迹图.4.1.3 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开通后,CQT业务截图: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CQT下载截图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CQT上传截图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CQT ping32业务截图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CQT ping1500业务截图电信指标电信开通前后无线参数对比联通开通前后无线参数对比达标值平均下行吞吐量MbpsRSRP平均值SINR平均值平均下行吞吐量MbpsRSRP平均值SINR平均值.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20.573 -86.106 13.962 16.92 -83.16 12.75开通前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开通后22.171 -88.74 15.556 16.92 -84.16 12.65 .4.1.4 LFZ北流市实验中学(2.1G_3_LT52)O3开通后,联通CQT业务截图联通好点GX玉林北流实验中学_FLTE2100基站_F CQT下载截图联通好点GX玉林北流实验中学_FLTE2100基站_F CQT上传截图联通好点GX玉林北流实验中学_FLTE2100基站_F CQTPING32截图联通好点GX玉林北流实验中学_FLTE2100基站_F CQTPING1500截图联通差点GX玉林北流实验中学_FLTE2100基站_F CQT下载截图联通上传GX玉林北流实验中学_FLTE2100基站_F CQT上传截图联通上传GX玉林北流实验中学_FLTE2100基站_F CQTPING32截图联通上传GX玉林北流实验中学_FLTE2100基站_F CQTPING1500截图.5 LFZ北流塘岸金城村(59_LT)O60.5.1覆盖测试分析.5.1.1以我们的开通双载的站点为主,跑该双载覆盖区域的电信,联通的覆盖(联通的主要看干扰,),CQT业务ATTCH PING32 PING1500 上传,下载。

路测(DT)基本要素

路测(DT)基本要素
惠州市邮电工程有限公司
路测目的(续)
3、新站加入网络,需要路测试进行验证, 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4、考核的DT路测,各省公司、市公司, 大大小小各种考核,如集团公司对各省 公司的考核(通常每年两次,也是各省 市公司最为重视的考核),省公司对各 市公司的考核(每季度最少一次),还 有各地市公司对代维公司的考核(每月 一次,每季度进行评比考核),这些考 核都离不开DT测试; 惠州市邮电工程有限公司
2 ter
2 ter
7 B B
0
1 B
2 B 3 3 4
3 B 4 B 3 3
4 2
5 B
6 B 3 3 4 4
7 B B
0 1(3) 2
1 B B 3
2
4 1(3)* 2
E-GSM, GSM 1800 4 1(3) 2
2 bis
1(3) 2
3
2 bis
3 4 3 4
1(3) 2 1(3) 2
3 3

路测指标统计(续)
2、覆盖率( ≥-94dBm的测试路段里程数取主、被叫手 机的测试结果) 指标定义:覆盖率= (>=-90dBm的采样点数)/总 采样点数×100% 统计方法:当采样点数为180秒通话状态和20秒空闲 状态样本点数之和; 3、语音质量MOS评分(话音质量取主、被叫手机的统 计结果之和;) 统计方法:按照PESQ国际算法执行,取所有值的算 术平均作为结果; 惠州市邮电工程有限公司
惠州市邮电工程有限公司
路测指标统计(续)
4、平均呼叫建立时延(取所有测试的平均时长;取主叫 手机的测试结果) 统计方法:出现最后一条channel request到alert的 时间差(以帧号差计算);
惠州市邮电工程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T分析规范DT测试是我们发现网络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下面主要结合实例向大家介绍DT后续分析的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掉话和BLOCK CALL的定义实际上要想对掉话和BLOCK CALL分析的清楚准确,就必须对呼叫的整个流程清楚明了。

一.信令流程。

H)H)(主叫信令流程)(被叫信令流程)下面主要针对我们在进行DT测试所能看到的三层信令进行讲解C H) )C C H) H)1.channel request(ms1上行)MS通过动态地在RACH信道(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一个随机接入脉冲向一个(BTS)基站收发信台申请一条信道。

在信道请求消息中包括了建立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寻呼响应”、“紧急呼叫”、“移动主叫”、“短消息业务”或“其他”,比如“位臵更新”。

此外,这条消息还包括随机参数,移动台(MS)随机的选5个比特作为随机参数。

这些参数的作用是:当两个移动台同时接入网络时,网络能运用这些参数来区分这些移动台。

2。

Immediate assignment(ms1下行)基站分系统通过AGCH信道告知移动台有关使用的SDCCH信道的情况。

实际上,这条消息是一条从网络向移动台发送的从AGCH信道转到先前定义的SDCCH信道工作的指令。

在这条消息中,包括的参数有:寻呼模式、SDCCH 信道描述、随路SACCH、跳频,如果应用了跳频,则还应包括请求参考(与建立原因相同)、初始时间提前量和频率分配。

3.cm service request(ms1 上行)移动台向网络发送CM业务请求,目的是为连接管理子层实体申请一项服务,比如,电路交换连接建立、补充业务激活或短消息传送。

4。

Classmark change(ms1上行)这条信令主要是对手机的一些描述,如该手机的功率等级、是否支持短信息功能、所采用的加密算法、支持的频带以及是否支持3G网络接入等信息。

5。

Ciphering mode command (ms1下行)MSC要求BSC从无线通路开始加密。

假如网络想要在无线接口开始加密,需要在A接口发送消息。

如果网络使用加密,那么MS在接收到此消息以后开始加密。

6。

ciphering mode complete(ms1上行)MS确认加密命令。

7。

Setup(ms1上行)在鉴权,识别,加密后,MS处在SDCCH信道上,准备开始真正呼叫建立信令。

MS发送一建立消息给BSC,再被送到MSC。

8。

Call proceeding(ms1下行)当MS的呼叫控制实体接收到呼叫进程消息后,就进入“移动主叫进程”状态。

9。

Assignment command(ms1下行)BTS进一步把收到的消息发送给MS。

消息内容主要包括:信道描述、功率级别、小区信道描述、信道模式(全速率/半速率)和移动分配。

10。

Assignment complete(ms1上行)这条消息由移动台发送给网络以指示移动台已成功建立TCH。

11.progress(ms1下行)12.paging request(ms2下行)BSC在PCH信道上发送寻呼,并且携带了需要寻呼的手机的IMSI 13.Channal request(ms2上行)MS为了响应寻呼,在RACH信道(随机接入信道)上向基站收发信台发送一个随机接入脉冲。

在信道要求消息中包括了建立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寻呼响应”、“紧急呼叫”、“移动主叫”、“短消息业务”或“其他”,比如“位臵更新”。

此外,这条消息还包括随机参考,移动台(MS)随机的选5个比特作为随机参数。

随机参考的作用是:当两个移动台同时接入网络时,网络能运用这随机参考来区分这些移动台。

14.Immediate assignment(ms2下行)15.Paging response(ms2上行)在信令信道上MS对寻呼进行响应。

16.Classmark change(ms2上行)17.Ciphing mode command 和ciphing mode complete(ms2)18.Setup(ms2下行)BSC通过BTS把建立命令发送到MS,是为了通知MS将要进行通话。

19.Call confirmed(ms2上行)MS在完成了对所有兼容设备通话能力的测试后做出响应。

20.Assignment command和assignment complete(ms2)BTS进一步把收到的消息发送给MS。

消息内容主要包括:信道描述、功率级别、小区信道描述、信道模式(全速率/半速率)和移动分配。

21.Alerting(ms2上行)MS发送提醒消息给BSS。

22.Alerting(ms1下行)当在移动主叫过程中,MSC通知MS被叫用户已经被提醒。

如果MS收到提醒消息,就应当接通话音通路,此时主叫用户可以听到振铃声,表示被叫用户正在振铃。

23.Connect(ms2上行)MS用户接受通话。

24.Connect acknowledge(ms2下行)通过连接证实消息,MSC通知MS通话连接已经全部完成。

从而,在MS上可以打开话音编码,如果没有打开,那么逻辑信道就从FACCH(快速随路控制信道)变换到TCH。

25.Connect(ms1下行)26.Connect acknowledge(ms1上行)27.Disconnect(ms1上行)28.Release(ms1下行)实际的释放将来自MSC,真正的呼叫才结束。

29.Release complete(ms1上行)MS通知网络它将释放此次业务标识,也就表示释放过程正在进行中。

30.Channal release(ms1下行)使正在使用的TCH停止活动。

这个消息是由BSC发向MS的。

另外,它也被称为“第三层的断链消息”。

在正常的呼叫建立情况下,呼叫原因为“正常”。

31.Disconnect(ms2下行)32.Release(ms2上行)33.Release complete(ms2下行)34.Channal release(ms2下行)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掉话和BLOCK CALL是可以从三层信令里面进行判断的。

主叫手机在channal request (试呼)之后,如果缺少connect或者connect acknowledge,我们都视为block call,如果某小区SDCCH拥塞,那么我们从测试现象上应该看到一次channal request之后直接转为空闲模式;如果某小区TCH拥塞,那么在Call proceeding之后手机将转为空闲模式。

当disconnect 和channal release这两条信令都未出现,手机从专用模式转为空闲模式则视为一次掉话。

如何区分专用模式和空闲模式呢?比较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系统消息,系统消息1、2、3、4都是空闲模式特有的系统消息,而系统消息5和系统消息6则是专用模式下由SACCH下发的系统消息。

二。

异常事件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分析DT LOG主要是分析异常现象和异常事件。

异常事件主要有:掉话、BLOCK CALL和HANDOVER FAILIUR。

异常现象主要有:越区覆盖、弱覆盖。

(一)掉话的原因分析:1弱覆盖导致掉话。

如上图,掉话地点附近信号强度极差,甚至在-100dBm以下,导致了该次掉话。

2.测量频点或相邻关系定义不全导致掉话。

在从佳木斯方向向依兰行驶途中发生了一次掉话,如下图所示:从测试现象来看,专用模式信号较弱,在掉话后,发生了位臵区更新,空闲模式信号较强,在-80dBm左右。

观察掉话前占用小区的SI5发现,该小区(佳木斯)测量频点定义不全,导致掉话。

建议与佳木斯移动取得联系,为CGI为460-00-17668-10731的小区添加小洼丹(H8B233A)和宏克利(H8B109A)的BCCH为测量频点并检查其是否添加了切换关系。

3.质量差导致掉话。

类似于这种原因的掉话主要从频率选择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4.误切换导致掉话或质量差。

如上图,发生了频繁的切换,而且这些切换具有这样的特点:小区H2AD01C(514 41)在作为邻小区的时候,信号强度很强,在-56dBm左右,但是一旦切换到该小区,信号强度却迅速衰落到-80dBm以下。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异常现象呢?首先应该肯定,这绝对不是动态功控的结果,因为手机接入该小区后信号强度并不是逐渐下调的,而是一直稳定在-80dBm左右;经过分析,这是所谓的误切换的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通过上面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出H2AD01C和H2AD05B同频,而且这两个小区都与H2AD01B有切换关系。

H2AD01C和H2AD05B没有重合的覆盖区域,所以即使他们同频也不会出现同频干扰的问题。

但是当手机沿护军街自西向东运动时就会出现其他问题。

手机并不是时时的解码BSIC,当手机成功的收听解码一个小区的频率和BSIC,在短时间内,如果手机收听到相同的频率,但没有解码BSIC,也会把该信号(实际上是干扰信号)与载波信号叠加,直到成功的解码该小区BSIC为止。

所以在上面的路线中,手机正常的切换目标应该是H2AD05B而不是H2AD01C。

这种想象在1800小区比较常见,这是因为相对900M小区而言,1800M小区的频率复用更为紧密。

5.室内微小区泄露导致掉话。

如上图,手机在街道上占用了室内微小区的信号,由于微小区信号衰减很快,通话质量和C/I迅速恶化,导致掉话。

一般说来,室内微小区的层间门限LAYER 为1,LAYERTHR设臵的较宽,这就为占用微小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种掉话很难避免,即使修改层间门限也很难得到改善。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工程改造解决。

(二)BLOCK CALL原因分析:1.干扰导致的BLOCK CALL如上图所示:该小区(HDB009C)的MAXRET设为4,所以手机在5次CHANNAL REQUEST(信道申请的原因为试呼)没有接入网络之后,不再进行任何动作,导致一次BLOCK CALL。

从原理上考虑,这是由于该手机的接入与其他的手机发生了冲突,网络无法识别该手机造成的,理论上,通过设臵较大的TX会减少这种意外情况发生的概率。

观察该小区的参数设臵情况,发现已经为50(最大),而且根据当时的统计,该小区的各项指标都比较正常,话务量很低,这基本可以排除以上原因。

还有一种原因可以造成这种现象,即上行干扰,由于上行干扰导致网络没有收到CHANNAL REQUEST。

2.手机故障导致BLOCK CALL如上图所示,出现了比较特殊的现象,在手机向网络发出了CM SERVICE REQUEST之后,没有任何其他信令,网络直接下发了CHANNAL RELEASE。

此时手机已经成功占用了SDCCH,正常来讲,接着网络应下发鉴权、加密等信令,手机再上发SETU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