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参考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案(1)

教科版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案(1)“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学设计
岗上镇小丰学校
李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评选
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科学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手册。
二.教学课题
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责任教师:
课题
做一个生态瓶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2、过程与方法:结合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管理生态瓶,并对生态瓶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相信同学们都怕不急待的想跃跃欲试了,在动手制作前,老师还有一点实验小提示带给大家:
①按照小组实验方案来制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②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割伤。
③比一比哪一组最有秩序,最讲卫生。
(2)开始制作,教师参与制作指导。
(3)实验好的小组请整理好实验器材,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
二、探究发现(13—15分钟)
(一)认识生态系统
1、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课件出示),结合已有知识回答到问题。
①池塘里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
②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③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动物为植物的生长作
了哪些贡献?(相机板书)
2、梳理关系,学习概念
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池塘
生态系统
(1)快乐探究,展示风采。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你们的制作成果?
(2)哪个小组还想来
4、小结
三、归纳构建(5—8分钟)
1、提问:在亲自动手操作后,谁来说说在制作生态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引导小结:在制作生态瓶时我们要尽量满足生物的生存条件,使它们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舒服。
[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一个生态瓶》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一个生态瓶》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be105b31b765ce050814d4.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一个生态瓶》是本单元第六课。
学生在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然后以做生态瓶为例子,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有三个活动1、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环境下的池塘是什么样的,存在那些生物和非生物。
2、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让学生考虑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准备怎样的非生物环境条件。
3、做一个生态瓶。
按照设计好了的生态瓶建造方案运用准备好的材料,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探究过程: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10分钟)1. 竹林村的同学们观察了水田里的生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这片生机勃勃美丽的池塘.你有什么发现?(PPT展示)2.思考下列问题一:①在这个池塘里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物环境:水生植物:水藻、水草等。
鱼类:小鱼、大鱼或植食性的鱼、杂食及肉食性的鱼等。
虾、软体类:田螺、海蚌等。
水鸟类:鸭。
水生昆虫。
青蛙B、非生物环境:水、泥土、空气、岩石、阳光3.思考下列问题二:A.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预设生成:植物为动物提供足够的氧气,提供隐蔽的场所,为动物的提供食物。
)(预设生成:水、阳光、养份从哪儿来的呢?B.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预设生成:从动物的排泄物中来的。
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C. 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预设生成:如水为鱼提供生活的场所,石头为鱼提供躲藏的地方等,淤泥提供动物隐蔽的场所)4.总结: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件 做一个生态瓶PPT(附同步教案)

4、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应该 注意的是( B )。
A、开放、透明
B、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
C、置于较弱的散射光下
A
5、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它们是( )。
A、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
B、相互没有影响
C、生物会影响非生物,非生物不会影响生物
拓展
别忘了填写 观察记录呀!
拓展
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 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 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探索
探索
做一个生态瓶
1、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跟据自己组的研究 方案去做一个生态瓶。
2、看那一组最快、最有秩序、最讲卫生。 3、做好了后拿上来放在老师的讲台桌上。 4、思考:怎样使这些生物生活的更好?
• 生态瓶应该放在哪里呢?
• 如何去观察、观察些什么呢?
研讨
二、设计生态瓶
•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呢? •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那么你认为它的顺序应该是什么
拓展 选择:
1、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要透明的,
这是因为( C )。
A、让里面的植物见光 B、便于观察
C、既让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
2、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应( B )。
A、先放动物 B、先放植物 C、一起放动物和植物
3、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是( B )。
A、美化
B、提供氧气 C、固定沙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6、做一个生态瓶》教案(1)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1.说明制作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案及反思.doc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物群落。
2、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观察和管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观察和管理。
难点:坚持长期的观察和管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师生准备:做生态瓶的容器、水,水桶、小石子、沙、标签、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六课,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初步了解动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知道食物链、食物网的关系。
初步了解某一区域中食物能量交换的关系。
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生某一个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很感兴趣,对动手实际活动更是积极参与,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在材料准备方面,有些同学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对活动的开展有很大影响。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得到几点体会如下:1、成功之处:(1)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兴趣参与,这节课成功了一半。
(2)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倾听能力。
(4)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知道动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
一个湖泊、一片树林、一块草地等我们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2、不足之处:(1)由于学生想要动手的愿望强,所以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没有认真倾听,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
(2)活动中有些牵强附会,比如做一个小池塘的,由于本地不方便找到水草,所以乱放了有些其他植物。
(3)活动后的评价时间有些仓促。
总之,教学的成功与否,我认为这看师生是否用心投入。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6、做一个生态瓶》word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课设计做一个生态瓶一、教课背景:上一课学生了食品链,这一课将过一步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的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生态群落 . 认识到生态瓶和设计必要考虑到采用的生物,非生物的关系,以及如何安排动物 ?植物进入生态瓶,为的是让生态瓶这一模拟的生态群落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趋于友善有序 .二、教课目标:1. 经过研究池塘的生态群落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能制作一个生态瓶.2. 研究生态群落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关系.3.感觉生态群落的构成是友善的依存和作用关系 . 培育与同学谈论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提升 .三、教课要点:理解生态群落,能设计制作生态瓶四、教课难点:认识生态群落中的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五、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像水草这样的绿色植物在食品链中平时是什么角色?食品链中的花费者平时是?请观察画面中的植物有哪些?阳光 ?水?空气 ?泥沙 ?适合的温度生产者动物(二)研究池塘的生态群落池塘中动物有哪些?植物对动物有什么作用?动物对植物有什么影响?除动物植物外,池塘中还有什么?池塘中的非生物与生物有关系?小结:像这样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整体就是一个生态群落.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思虑后回答沙土,水 ------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理解(三)设计一个生态瓶刚刚我们研究了池塘的生态群落 . 让这样的生态群落成为活生生的生态,你有什么方法?做一个生态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我们需要准备哪些生物,非生物. 小组谈论,并记录下来 .对他们提出的想法,你有什么增补或许建议?向学生发问,如何放生物,非生物. 有什么序次要求?做一个生态瓶.思虑,回答学生报告学生向学生发问,解答 .学生思虑,合作谈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四)制作一个生态瓶要求只需采用一条可行的食品链方案. 依据我们刚刚谈论出来的序次进行制作.。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做一个生态瓶学情分析:在此,学生已经对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食物链与食物网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认识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和植物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动物或是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
本节课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研究生态群落。
做一个生态瓶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给生物营造一个家。
有可能学生能够构建一个完整长久的家,也许会有不适的条件影响生物群落的生存。
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干净的沙子和小石子、各种生物如:鱼、虾、水草、螺丝等)、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开场白:我想我们班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家,那谁来说说你家里有什么呢?生:……师:家人,家具,电器等等,那在这里爸爸妈妈,自己还有养的一些小植物,小宠物,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把他们称为生物;而电器家具没有生命的我们把他们称为非生物。
那请大家翻开书本第14页,看看这个小池塘,它就相当于一个家。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1)你看到池塘里有哪些东西呢?(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泥、沙石、水、阳光、空气等)(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水、空气、阳光、泥沙、养料等)(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氧气、食物、栖息场所、躲避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参考教案教科版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分析动植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建造生态瓶和模拟实验,认识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这将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和制作。
他们将通过研究,自制生物生存环境的实验,发现并建立起初步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教学设计思路:
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研究生态群落。
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特制定如下教学策略与环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坚持管理和观察生态瓶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
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池塘中的生物群落:
1、出示书中的池塘图,分组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2)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
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展示、评价各组的制作。
四、总结提升
1、通过你们组的制作,你们对所营造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满意吗?为什么?还想怎样改进?
2、完善制作。
五、完成观察作业
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
(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备课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
能力目标: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目标:(1)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
(2)培养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以及根据方案来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难点】
理解以及这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生态瓶的资料;
做生态瓶需要的材料:大可乐瓶(洗净)、金鱼或河水、适合在生态瓶里生活的生物;生态池塘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有关池塘的录像.
2.思考下列问题:
①在这个池塘里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呢?(预设生成:鱼、水草、浮游生物、微生物,水、石头、泥。
②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预设生成:如水为鱼提供生活的场所,石头为鱼提供躲藏的地方等。
)
③这些植物生存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生成:水、阳光、空气、养分)
养份从哪儿来的呢?从动物的排泄物中来的。
④这些水草对动物生存有哪些帮助呢?(水草为鱼提供足够的氧气,提供隐蔽的场所,为鱼的提供食物。
)
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
而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依赖关系。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
我们今天就来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做一个生态瓶。
二、探究交流,设计方案
生态瓶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先来设计一个生态瓶制作方案。
1.你认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非生物条件、生物种类和数量等、制作的步骤
那我们先把这个设计方案完成,然后,再动手制作生态瓶。
2.小组讨论,尝试制定方案。
让我们尝试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发实验方案记录表,见附页)
分组填写做生态瓶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方案。
方案设计得差不多了,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请大家对他们组设计的方案的优点和
缺点进行评价。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学生汇报方案,进行倾听交流。
教师进行引导和小结。
三、根据方案,制作生态瓶
同学们经过交流以后,肯定对自己的方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先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
(一分钟)
现在我们可以动手制作生态瓶了。
学生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合作做一个生态瓶。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比,总结表扬
现在生态瓶已经完成了,哪一组愿意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一下呢?
先请同学介绍一下,你的生态瓶里面生物的设计意图介绍一下。
同学们认为他们小组这样安排合理吗?适合这些生物生长吗?还需要哪些改进吗?
1.学生展示小组制作的生态瓶。
2.对自己小组做的生态瓶进行评价
3.老师及时表扬设计意图合理、有创意,合作完成较好的小组。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五)课外延伸
制作一个封闭式生态瓶
思考:在同样的条件下,封闭式生态瓶与开放式生态并哪个生物存活时间长?
完成作业
(六)、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生物:……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非生物:……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