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两百)

合集下载

2018年【必考】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口腔粘膜病

2018年【必考】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口腔粘膜病

2018年【必考】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口腔粘膜病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6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概述发生在口腔粘膜软组织中的疾病,主要为局部疾患,也有一些全身疾病在口腔中的表征。

口腔粘膜病基本病理变化一、过度角化 hyperkeratosis角化亢进,是指粘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

1.过度正角化 hyperorthokeratosis2. 过度不全角化 hyperparakeratosis二、角化不良 dyskeratosis错角化,为上皮的异常角化,是指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1. 良性角化不良:多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2. 恶性角化不良:有时可见胞核,细胞形态有一定异形性,见于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

三、棘层增生 acanthosis----指棘细胞层较正常厚,增厚的棘层常不规则,伴有上皮钉突的延长或增宽。

---可由棘层细胞的肥大或细胞数目增加所致,但通常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加所致。

此病变常见于白斑。

四、上皮异常增生 epithelial dyspla非典型性增生:个别细胞改变。

上皮异常增生:上皮总的紊乱,包括:1.细胞多形性;2.细胞核浓染;3.核浆比例增加;4.核仁增大;5.有丝分裂象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6.上皮浅表1/2处出现有丝分裂;7. 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8. 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9. 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10. 上皮钉突呈滴状;11. 上皮层次紊乱;12. 细胞粘着力下降。

并不是以上12项均出现才诊断为上皮异常增生,根据以上项目出现的数目,而分为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

重度异常增生实际上就是原位癌,其上皮层内细胞发生恶变,但基底膜尚完整,未侵犯结缔组织。

2018年【金牌】浙江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复习笔记:医患关系

2018年【金牌】浙江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复习笔记:医患关系

2018年【金牌】浙江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复习笔记:医患关系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6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一)医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

单向性2、特征:1明确的目的性: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维护病人健康为目的,是一种帮助性的人际关系,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2医患双方地位的平等性3医生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影响者4医患关系的时限性一、人际关系的理论(一)社会认知 1、定义:个体对客观事物作出理性分析的过程2、特点:一致性、选择性、文饰性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客观:认知对象、认知情境;主观:认知者自身特点,如性格、个人需要等。

(二)人际吸引1、概念: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接纳和喜欢的现象。

2、人际吸引的规律:1相近吸引:如“日久生情”,“远亲不如近邻”2相似吸引:如“人以群分,物以类聚”3互补吸引:双方的需要及期望互补4个人特质:容貌与仪表吸引、能力吸引、人格品质吸引3、人际吸引对于医患关系的影响:吸引力强:能促使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

吸引力弱:会造成医疗活动中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不融洽,产生各种矛盾冲突,从而降低医疗服务效果,甚至使医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医患关系及其模式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及意义1是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2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3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康恢复√医患关系的三个基本模式 1主动-被动型(昏迷)2指导-合作型(急性疾病)3共同参与型(慢性疾病)临床医学中的人际交往1注意交谈沟通的技巧2医生的语言对病人心理的影响3注意倾听的艺术患者对医务人员过高的期望值。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一、口腔解剖学1. 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主要由口腔腔隙、口腔前庭、颌弓、舌、牙齿、牙龈等组成。

口腔前庭是指舌下、颊黏膜与颊部黏膜之间的腔隙。

颌弓又分为上颌弓和下颌弓,牙齿则是口腔中的重要结构之一。

2. 牙齿的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牙根和牙髓组成。

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而牙根则位于牙龈下方,与牙槽骨相连。

牙髓是牙齿内的一种结缔组织,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3. 口腔的血供和神经支配口腔的血供主要来源于上颌动脉和下颌动脉。

而口腔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所提供。

二、口腔生理学1. 口腔消化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口腔的消化主要由唾液和牙齿的作用完成。

唾液主要含有水、电解质、酶和黏液等成分,可以软化食物并促进食物的咀嚼和吞咽。

2. 唾液分泌调节唾液的分泌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交感神经通过使唾腺分泌增加,而副交感神经通过使唾腺分泌减少。

唾液分泌还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影响。

3. 口腔的免疫功能口腔黏膜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它们可以阻止细菌和病毒侵入,并迅速清除侵入的微生物。

三、口腔病理学1. 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炎症是口腔最常见的病理变化。

常见的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2. 牙体疾病牙体疾病一般是由于口腔细菌的侵袭所引起的。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体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釉质的溶解和破坏。

3.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口腔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病等。

牙周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口腔细菌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

四、口腔临床医学1. 口腔疾病的诊断口腔医生主要通过患者病史、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因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 口腔疾病的治疗口腔医生主要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包括洗牙、根管治疗、拔牙等。

3. 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医生主要通过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等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的预防。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25道及解析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25道及解析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25道及解析七颗牙学堂盘点在近几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病例分析部分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真题,邀请七颗牙学堂名师作答并解析,然后分享给各位考友,希望给大家的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通关带来帮助!七颗牙学堂衷心祝愿考生们都能顺利通关考试,拿到梦寐以求的执业医师证书。

温馨提醒各位考友,七颗牙学堂《口腔执业医师历年考点解析4000题》《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解析3000题》已经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印制完成,有需要的考友可以登录七颗牙学堂官网或者电联我们。

同时,七颗牙学堂真题题库已经全面上线,想要练习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的学员请登录官网购买学习。

1.义齿修复前骨尖修整的最佳时机是拔牙后A.2周左右B.4周左右C.8周左右D.10周左右E.12周左右【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牙齿拔除后由于骨质的吸收不均,常可形成骨尖或骨突。

若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不消退,且有压痛,或有明显倒凹,妨碍义齿摘戴时,应进行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个月左右修整较好。

2.开口度是指患者最大开口时A.上下唇之间的距离B.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C.上下中切牙龈缘之间的距离D.上中切牙切缘至颏底的距离E.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开口度及开口型:开口度是指患者大张口时,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可用双脚规或游标尺测量。

正常人的开口度为 3.7~4.5cm,低于该值表明有张口受限。

3.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有A.处理急性症状B.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C.拆除不良修复体D.治疗和控制龋病及牙周病E.以上都对【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有、处理急性症状、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拆除不良修复体、治疗和控制龋病及牙周病都属于之前处理的内容。

4.金属全冠戴用2天后,咀嚼时修复牙出现咬(牙合)痛,检查有明显叩痛,其原因为A.牙髓炎B.牙周炎C.咬(牙合)时有早接触点D.牙龈炎E.接触点过松【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咬(牙合)时有早接触,会使该牙承受较大的咬(牙合)力,形成(牙合)创伤,因此会有咬(牙合)痛。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点涉及多个方面,以下为您列举部分主要考点:
1. 牙的组成部分:包括牙冠、牙根、牙颈。

2. 牙的分类:根据功能和位置,牙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3. 牙的切嵴和牙尖:上切牙的切嵴位于牙长轴的唇侧,牙尖由四个斜面组成。

4. 牙髓炎:分为急性、慢性、可复性等类型,治疗方法包括根管治疗等。

5. 龋病: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治疗方法包括充填治疗、嵌体修复等。

6.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治疗方法包括洁治、刮治、牙周手术等。

7. 口腔颌面部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清创缝合、固定复位等。

8. 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9. 颞下颌关节疾病: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颞下颌关节脱位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0. 口腔黏膜疾病:包括口腔溃疡、口腔癌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以上只是部分考点,建议查阅考试大纲或相关教材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同时,多做真题和模拟试题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方法。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知识点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知识点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知识点
1.口腔解剖学:了解口腔的整体结构,包括牙齿、牙龈、舌头、颌骨等。

理解口腔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理功能。

2.牙科材料学:熟悉常见的牙科材料,包括填充材料、修复材料、固位材料等。

了解它们的特性、用途和操作方法。

3.牙周病学:掌握牙周病的病因、病理、预防和治疗方法。

理解牙周袋的形成原因和临床意义。

4.口腔病理学:了解常见的口腔疾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掌握口腔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5.口腔内科学:熟悉口腔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了解常见的口腔感染和口腔黏膜病变。

6.口腔外科学:了解牙齿拔除、囊肿切除、牙槽骨切割等常见口腔外科手术的操作技巧和禁忌症。

熟悉口腔外科后处理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7.口腔影像学:掌握常用的口腔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片、牙周组织影像、颅底摄影等。

了解口腔影像学在口腔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8.牙体牙髓病学:了解龋病和牙髓炎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掌握根管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

9.正畸学:了解牙齿错颌畸形的分类、病因和诊断方法。

熟悉常见的正畸治疗方法和固定矫治器的使用。

10.口腔医学伦理学: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熟悉医患沟通、患者隐私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必考的一些知识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

助理医师的角色是协助医生进行口腔诊疗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总结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总结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总结口腔医师是一种重要的医疗专业,主要负责口腔健康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口腔医师的知识面广泛,涉及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等多个学科。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师,考生需要经过口腔医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并通过国家口腔医生资格考试。

以下是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口腔解剖学主要研究口腔结构的组成和分布,包括口腔黏膜、口腔软组织、牙齿、牙周组织等。

学习口腔解剖学需要掌握口腔内外部结构的名称、位置、功能、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等。

口腔医师需要了解面部解剖学,因为口腔和面部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对面部解剖学的了解可以帮助口腔医生做好诊疗工作。

口腔生理学口腔生理学是口腔医生必学的学科之一,其主要研究口腔各种生理功能和机制。

口腔生理学需要掌握口腔黏膜、唾液腺、咀嚼、吞咽、语音、味觉等生理过程的知识。

对于口腔生理功能的了解有助于口腔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

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学是口腔医生必备的重要学科之一。

口腔病理学主要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口腔医生需要熟悉各种口腔疾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从而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口腔医生还需要掌握各种病理检查方法,如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等,以辅助诊断。

口腔药理学口腔药理学是口腔医生必须熟悉的学科之一。

口腔药理学主要研究口腔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口腔医生需要了解各种口腔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口腔内科学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生必备的学科之一。

口腔医生需要熟悉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如口腔感染、口腔黏膜炎症、牙髓病、牙齿过敏和口腔免疫疾病等。

口腔医生还需要了解口腔与全身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对全身的影响,提供有效的治疗。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四十九)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四十九)

(2)顺序规律在免疫应答中,各类抗体产生的顺序是IgM、IgG、IgA、IgD和IgE.这与个体发育中Ig 产生的顺序一致。

(3)意义①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免疫血清时,指导制订最佳免疫方案。

②作临床血清学诊断时应动态观察抗体含量,结合病程做出正确评估。

③检出IgM作为早期诊断或宫内感染诊断指标之一。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一、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为双识别:①T细胞在识别APC提呈抗原肽时,通过TCR识别MHC 抗原肽;②还需要其表面的CD4/CD8分子与APC表面的MHC识别与结合(MHC限制性)。

T 细胞在活化时需要两种刺激信号:第一信号由TCR特异性结合MHC抗原肽而形成;第二信号则由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与APC表面的相应配体结合而产生。

两种活化信号的形成即称为双刺激。

二、Th1细胞的效应Th1细胞: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机制;分泌IFNγ及IL2活化巨噬细胞,促进IgG的生成,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刺激CT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分泌的TNF直接诱导靶细胞凋亡,促进炎症反应。

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 细胞)。

三、Th2细胞的效应1.辅助体液免疫应答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IL-5、IL-6、IL-9、IL-10及IL-13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生成。

2.参超敏反应性炎疤Th2细胞分泌IL-4、IL-5可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超敏反应的发生和抗寄生虫感染。

Th1细胞和Th2细胞应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四、Th17细胞的效应Th17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是IL-17。

IL-17 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的致炎细胞因子,可以促进T 细胞的激活和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IL-6、IL-8、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和化学增活素及细胞黏附分子,从而导致炎症的产生。

IL-17 是T 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早期启动因子,可以通过促进释放炎性细胞因子来放大炎症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孕中期膳食要点:
①补充充足的能量;
②注意铁的补充;
③保证充足的鱼、禽、蛋、瘦肉和奶的供给。

3)孕末期膳食要点:
①注意增加钙的补充;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
②保证充足的鱼、禽、蛋、瘦肉和奶的供给;
③孕后期还要注意增加液体及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
④谷类食物的摄入以防便秘及痔疮的发生;
⑤妊娠后半期若出现水肿,应限制含盐分多的食物。

2.哺乳期的膳食原则
1)产褥期膳食:
①正常分娩后产妇可进食适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②分娩时若会阴撕伤Ⅲ度缝合,应给无渣膳食1周左右;
③做剖宫手术的产妇术后24小时给予流食1天,但忌用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品,以后再转为普通膳食;
④母体在分娩过程中失血很多,需要补充造血的重要物质,如蛋白质和铁等。

2)哺乳期的膳食:
①食物种类齐全多样化;
②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③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
④多食含铁丰富的食品;
⑤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和海产品,乳母还要多选用绿叶蔬菜;
⑥注意烹调方法。

3.婴幼儿的喂养原则:婴儿喂养方法分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其中以母乳喂养为最佳。

婴幼儿能量日摄入量1周岁以内RNI为0.40MJ(95kcal)/(kg·d),
1~2岁RNI为男童4.60MJ(1100kcal)/d,
女童4.40MJ(1050kcal)/d,
2~3岁RNI为男童5.02MJ(1200kcal)/d,
女童4.81MJ(1150kcal)/d。

蛋白质RNI
婴儿为1.5~3.0g/4(kg·d),
1~2岁幼儿为35g/d,
2~3岁幼儿为40g/d。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所供能量以占总能量的50%为宜。

婴儿4~6月龄后,铁需要多,要及时添加含铁食物。

4.老年人膳食原则:
①饮食多样化,食物搭配合理,宜吃软食;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
②主食中包括一定量的粗粮、杂粮;
③每天饮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
④吃大豆或其制品;
⑤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
⑥多吃蔬菜、水果;
⑦饮食清淡、少盐。

三、临床营养:基本膳食、治疗膳食
1.基本膳食
一般健康人日常所用的膳食基本相同,膳食结构、能量与各种营养素和残次均应遵守平衡膳食的原则,使能量及营养素数量和质量达到合理营养的要求。

基础膳食是包括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膳食和流质膳食。

2.治疗膳食
是指根据不同的病理与生理情况,调整患者膳食的营养成分和性状,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膳食。

治疗膳食的基本原则是在平衡膳食的前提下,考虑到患者的消化、吸收和耐受力以及饮食习惯,进行治疗膳食的制备。

包括低蛋白、低盐、低嘌呤膳食等。

(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

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BMI小于18.5是体重过低。

18.5~23.9为体重正常,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

(2)皮褶厚度与上臂围
1)皮褶厚度:是通过皮下脂肪组织反映身体脂肪含量。

2)上臂围:是上臂中点周长,反映肌肉及脂肪的情况。

(3)腰围:是临床上估计患者腹部脂肪过多的最简单的和实用的指标。

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四、人群营养状况评价及干预策略:膳食调查方法、人群营养评价指标、人群营养干预策略
人群营养干预策略
1.心血管疾病的营养预防原则:
①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②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③适量摄入蛋白质,少吃甜食;
④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
⑤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⑥故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选用富含钙、镁的食品,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
⑦饮食清淡,少盐和限酒;
⑧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

2.糖尿病的营养防治原则:
①控制总能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②供给食疗的碳水化合物;
③供给充足的膳食纤维;
④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⑤控制脂肪摄入量;
⑥多食蔬菜;
⑦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⑧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3.肥胖的营养防治原则:
①控制总能量;
②限制脂肪摄入量;
③碳水化合物的供给要适量;
④限制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及调味品;
⑤膳食中必须有足够量的新鲜蔬菜;
⑥避免油煎、油炸和爆炒等方法;
⑦早餐一定要吃好,晚餐一定要少。

4.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原则:
①儿童期开始注意补充足够的钙量,青春期应摄入1000mg/d以上的钙;
②适度身体活动,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
③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咖啡;
④绝经后妇女加强钙的补充,可选用加钙食品的钙补充剂;
⑤补充维生素D;
⑥吃大豆或其他制品。

5.癌症的营养防止原则:
①使用营养丰富的,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多样化膳食;
②维持适宜体重;
③坚持身体活动;
④鼓励全年多吃蔬菜和水果;
⑤选用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植物性主食,尽量食用粗加工的食物;
⑥不要饮酒,尤其反对过度饮酒;
⑦每天红肉摄入量在80g以下,尽可能选择禽、鱼肉;
⑧总脂肪和油提供的能量在总摄入能量的15%~30%;
⑨限制食盐,成人每日从各种来源摄入的食盐不要超过6g;
⑩尽力减少霉菌对食品的污染,应避免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或在室温下长期储藏的食物;食品保藏适当方法;不要食用烧焦的肉和鱼。

身体活动促进
一、身体活动的概念:身体活动、体适能、身体活动分类、身体活动强度及衡量方法、身体活动总量
1.身体活动(PA)又称作体力活动,是指骨骼肌收缩导致机体能量消耗明显增加的各种活动。

2.体适能是指人们拥有或获得的、与完成身体活动的能力相关的一组要素或特征。

3.有氧运动是指躯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参与为主的、有节律、时间较长、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的身体活动。

4.身体活动分类
(1)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以及身体活动特点和内容,身体活动可以分为四类:1)职业性身体活动:指工作中的各种身体活动;
2)交通往来身体活动:指从家中前往工作、购物、游玩地点等往来途中的身体活动;
3)家务性身体活动:指在院子里或者室内进行的各种家务劳动;
4)闲暇时间身体活动:指职业、家务活动之余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运动锻炼。

(2)按生理功能分类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促进心血管健康不可或缺的运动形式,是身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2)阻力活动:也称强壮肌肉活动,指肌肉对抗阻力的重复运动,具有保持或增强肌肉力量、体积和耐力的作用。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